【大發遺址】 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山西省榆次市東的瀟河右岸。1980年發現。隨後經數次發掘清理,獲得大量石製品、6種哺乳動物化石和一些人工敲擊的碎骨。石製品有石核、石片和少量石器,原料主要是燧石和石英,傳統的打制石製品和細石器製品共存。石核有錘擊石核、砸擊石核和細石核。石製品中最多的是石片,包括錘擊石片、砸擊石片和石葉,以錘擊石片最多。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和雕刻器,石器多向一面加工,形體規則,加工精細勻稱,器形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發遺址
- 地理位置:山西省榆次市東的瀟河右岸
【大發遺址】 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山西省榆次市東的瀟河右岸。1980年發現。隨後經數次發掘清理,獲得大量石製品、6種哺乳動物化石和一些人工敲擊的碎骨。石製品有石核、石片和少量石器,原料主要是燧石和石英,傳統的打制石製品和細石器製品共存。石核有錘擊石核、砸擊石核和細石核。石製品中最多的是石片,包括錘擊石片、砸擊石片和石葉,以錘擊石片最多。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和雕刻器,石器多向一面加工,形體規則,加工精細勻稱,器形穩定。
【大發遺址】 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山西省榆次市東的瀟河右岸。1980年發現。隨後經數次發掘清理,獲得大量石製品、6種哺乳動物化石和一些人工敲擊的碎骨。石製品有石核、石片和少量石器,原料主要是燧石和石英,傳統的打制石製品和...
丹寨汞礦工業遺址位於貴州省丹寨縣龍泉鎮和揚武鄉南部。礦脈聯結黔東南、黔南兩自治州的丹寨、三都兩縣的廣大地區。礦點主要分布在丹寨縣龍泉、揚武及三都水族自治縣的交梨、苗龍、拉纜、九阡、周覃等鄉鎮。北起丹寨縣揚武鄉硃砂村,南抵三都縣拉峩鄉壩橋村。南北長約3.6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主要建有硃砂廠...
明堂遺址,是武則天於紫微城所造明堂的遺址。明堂始建於公元688年,號“萬象神宮”,供布政、祭祀、受賀、饗宴、講學辯論之用,是武則天布政令、饗群臣、迎使節、祭天地的大殿,是武周王朝的統治中心。是唐代著名建築物,約在安史之亂中被毀。20世紀80年代經考古發掘,發現明堂中心柱礎保存完好。歷史記載 據記載,...
據說李白與元丹丘一天沿溳水結伴而行,當船行此地時,見西邊岸上有一塊大石,兩人棋興大發,於是上岸對弈起來。真是棋逢對手,一直到日落西山,仍難分勝負。李白就順手撿了一塊石頭把棋盤壓住,倆人飄然而去。李白和元丹丘走後再也沒來,這塊小石頭也慢慢同底盤上的大石頭長在一起,所以後來有人稱此石為“太白...
到了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摩訶池全部被填平成了演武場。一個在唐宋時期讓無數文人騷客雅興大發的摩訶池,如今只存在於各種詩詞和史料之中,而世人對摩訶池的方位、大小也一直存疑。此次發掘,不僅發現了足以定位摩訶池近7米深的堆積,還發現摩訶池的東南部走向並不規則,這為今後的成都城市考古提供重要的坐標。
護國禪寺歷盡滄桑,幾經毀建,直至大躍進時,廟宇全部拆毀,僅存遺址,荒湮蔓草,斷瓦頹垣,一片狼籍。1998年,遼寧高僧釋佛友方丈為弘法利生續佛慧命,大發宏願,勇挑重擔,重建護國禪寺,再現皇庵輝煌。經五年多的努力,現已投入資金1300餘萬元,建起了大雄寶殿天王殿,放生池、山門、圍牆、東西廂房。畫棟雕梁,殿...
大荔縣朝邑縣城遺址是朝邑縣城先在原上,後移原下。明景泰二年(1451)知縣申閏創建城垣,成化三年(1467)、十七年(1481),嘉靖二十年(1541),時圮時葺。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修,三十七年(1698),坡水大發,東、南、北三面沖崩幾盡,四十六年(1707)重建:“城周四里,城牆高一丈五尺,池深廣各一丈,城門五:...
代表遺址 山西境內與下川文化同時或關係密切的文化遺存還有幾個分布區:汾河流域:已發現地點有古交市石千峰,榆次大發和襄汾丁村77:01地點。細石器文化內涵同下川一致,但77:01地點時代略早於下川,為距今26400±800年。既有下川細石器工具類型,又包容了“丁村文化”特色,含三棱大尖狀器、斧狀器、雙陽面石刀、...
遺址位於市政府大院內的人事局大樓(原興化報社大樓)南側不遠處,是一座並不十分高大軒敞的宋代單檐、斗拱、三開間磚木結構的典型衙署建築。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至1162年),興化知縣黃萬頃在將縣衙西擴時,按照北宋天聖三年(1025年)至天聖六年(1028年)擔任興化知縣的著名政治家范仲淹“退而省其私”的縣衙署(明代改...
楊家腦包後坡遺址 馬架子南房申遺址 紅光北遺址 雙廟西北遺址 爛城梁遺址 巴潤扎哈吉林遺址 老爺廟遺址 長勝石城址 岱王山石城址 吉呼郎圖遺址 阿布蓋圖洞穴遺址 洪湖日諾爾遺址 溝心廟磚窯址 大發西山漢長城 呼熱敖包烽燧 哈拉曾浩尼圖烽燧 楚倫昂高茨採石場遺址 賽罕東遺址 五間房遺址 泊和烏蘇東南遺址 大連...
遺址 燕州城是遼寧省內保存完好的古代高句麗城垣,現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離燕州城不遠的太子河南岸,是全國重要的民窯遺址---遼陽縣冮官屯村。1988年12月,冮官屯窯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每逢暴雨天,還會有許多小馬小狗形的瓷玩具被沖刷出來,昭示著千年的童心。窯址長約200米,寬約100米,文化層...
官紳勾結大發“國難財”,變賣城石、磚飽入私囊。石、磚大部流入農村,至今仍可見到明代的興化府城磚。城於次年3月拆完,至此千年古城毀於一旦,目前只存一些殘垣遺址。遺址一覽 莆禧城 莆禧古城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忠門半島(莆禧半島)南端,離市區約38公里,與湄洲島(湄洲祖廟,湄洲媽祖廟所在地)隔海相望。...
東禪寺在水東,建築年代失考,明清時期為壺峰書院。此寺在1929年被毀,遺址即原水東國小、現縣二小。東禪寺里有一銅鐘,大如車輪,每當拂曉時分,晨曦初露,寺內和尚撞鐘,鐘聲清晰宏亮,響徹長空,繚繞盤旋於縣境數十里範圍,人們把它當作報曉的金雞,紛紛聞聲起床。東禪曉鐘,蔚然一景。明朝王綸有詩詠此景:雲...
在棋盤山山頂南側有一方巨石棋盤,下側雕有“星落石枰”字樣,所謂“天地為局星作子,遺蹟千古化仙緣”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這座古棋盤石也是棋盤山名稱由來的源頭。相傳一次群仙聚會後鐵拐李和呂洞賓結伴而返,途徑一座奇山,山頂一塊巨石,方整光滑,形如棋盤。二仙棋性大發,降下雲頭,畫石為盤,抬石化子,以...
村民為了紀念董永與七仙女的傳奇愛情,把七仙女常走的石拱橋稱為“七仙橋”,把七姐妹洗過澡的池塘稱為“七仙池”,還在那棵老槐樹下建了一座槐蔭廟,並把這個村子改名為槐蔭村,村子附近有一個小山丘,是七仙女被召回上天的地方,稱為“上天台”。此外,還有織錦樓、外八字相門、相門場、上馬礅等古蹟遺址。在...
孫臏旅遊城是在中國古“億城寺”遺址的基礎上興建的,整個景區由孫臏軍事文化旅遊區、億城寺景區、園林遊覽區及羊左結義區四個區域組成。簡介 鄄城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著名的“伏羲之桑梓、堯舜之故里”,是古代著名軍事家、一代兵師孫臏的故里,名聖古蹟遍布,旅遊資源極為豐富...
鵝毛口新石器遺址 鵝毛口新石器遺址位於懷仁市城西北10公里鵝毛口村西1公里處鵝毛口遺址的瓜地溝內。遺址東西約540米,南北約700米,分布在兩座山丘上,面積約37.8萬平方米。1963年7月調查時發現,時代為新石器時代。遺址是一處大型石器製造場。由於山體長期遭受風雪侵蝕和雨水沖刷,石器多暴露於地表,在沖溝兩側的...
山頂上面存有建於明代的雲台寺遺址。2016年1月21日,在北京成功舉行資源縣八角寨景區旅遊開發項目投資協定簽約儀式,資源縣八角寨景區旅遊開發項目,由中國鐵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投資不少於7億元建設的項目,分3年完成投資:2016年完成3億元投資,將八角寨景區打造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7投資3億元,將八角寨景區基本...
唐代天寶年間,著名詩仙李白來到皖地,特到釣崖瀏覽遺址,詩興大發乃揮豪題詩於釣崖之壁。李白一留掛句,歷代文人騷客更是爭先恐後來這裡瀏覽瀟灑。有的即興高吟,刻字崖上,以作紀念;有的則短歌抒懷,攜刻佳作,以展顯才華。更有見詩仙大作而感發,詩於崖壁。這樣,偌大而高聳的崖壁,竟詩歌密布。因此,釣崖...
明崇禎九年(1636年)秋,河南官洲北亭村“田間有雷出,突而成穴。耕者梁父……率子弟入,將大發之。所發隧道如城鞏,中有碑文,始知為南漢墓也”。“文革”期間,德陵被村民用作防空洞。1972年6月間,文物工作者到北亭調查殘磚墓,認為是劉龑的康陵。2003年2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和廣州市委、市政府決定興建...
戴村壩博物館是戴村壩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建設面積2000平方米,展品300餘件,依託水工文化遺蹟遺物,通過遺物展廳、模型展廳、圖片展廳、引水展覽廳、3D影院等,向遊客集中展示戴村壩的歷史、價值、功能、作用以及京杭大運河的燦爛文化,京杭大運河重要的水工文化博物館。地理位置 ...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湖南安陵縣五子廟五子中的大子,在觀賞南風面風景時著戀此處的美景,在此處招兵買馬,形成高山中的集市,打算在此建都,並派跟隨國師選擇風水好的地方,就隨手把自己吸菸的煙桿扎在此地為記,直到現在當地村民運氣大發時,還可以採到空心的寒竹,這裡現存著當時簡函的建築群遺址。
截至2023年6月,石拐區轄6個街道、1個鎮、1個蘇木:石拐街道、大發街道、大磁街道、五當溝街道、白狐溝街道、大德恆街道、五當召鎮、吉忽倫圖蘇木,另轄1個鄉級單位:內蒙古包頭鋼鐵冶金開發區管委會石拐產業園。區人民政府駐喜桂圖新區。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拐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包頭市中南部,介於北緯40...
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國古老而遼闊的土地上留下了無數遺蹟,先民草創的公社村落,群雄逐鹿的古戰場,綿亘萬里的長城,水利工程的奇蹟,古都雄偉的宮觀城垣,造型複雜的塔樓橋樑,古墓中瑰奇的藝術世界,石窟寺廟內精美的雕刻壁畫,歷代文化名人的故里舊居,富有詩情畫意的古典園林……莫不疊合著興廢盛衰的印記,凝聚著世...
東佳書院(現為遺址), 位於徳安縣城西北32公里(今車橋鎮義門村)是我國最早的書院之一,它比白鹿洞學館至少早半個世紀。 據中國古代書院史之研究,江西徳安東佳書堂創立於唐龍紀年(公元889年)前,發展到宋,成為江南著名的書院,所藏書、帖“號天下第一”(文德翼《求是堂集》)。書院遺址 義門始祖陳旺於唐...
經過文管所和景區主管部門與以前發現的清代楠木雕刻“西竺天台佛會寺全圖”比對後,肯定此處為明清時期大寺—“下雷音寺”遺址。遺址面積約 2萬平方米,從此處往上行約 1公里是“和尚街”遺址。從近 3日的發掘來看,天台山下雷音寺遺址下面埋藏佛家當年留下珍寶的可能性很小。目前清理出的一些東西多為兩三百年前...
“新莆田二十四景”既突出自然景觀,又融合人文內涵,基本囊括原“莆田二十四景”以外的莆田其他優秀景點。新的二十四景各具特色,景點涵蓋了莆田山區、平原、沿海,包括:山、海、溪、湖、瀑、泉等山川形勝;日、月、風、雲、霞、霧等氣象物候;寺、塔、閣、城、塘、堤等人文遺蹟;岩、石、梅、竹、雁、鷺等...
天台山上有羲和部落遺址、太陽神石、太陽神陵遺址、女巫墓、祭祀羲和與女媧的老母廟和老母洞、老祖像、大羿陵和嫦娥墓、女媧補天台與神鰲、天然東方神龍、魁星閣遺址與獨占鰲頭石刻、忘憂谷、秦始皇賜名的望仙澗、東方朔記載的東方玉雞等眾多遺蹟與傳說。天台山歷來有天台八景之說:八景分別是東海日出、太陽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