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豐八景

信豐八景

信豐八景系古代文人對信豐縣城附近的一些人文和自然景觀的合稱。據目前已有史料,此說應自明朝開始,盛於清代民國相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信豐八景
  • 地理位置:江西省信豐縣
  • 形成年代:明代
歷史沿革,內容簡介,花園早春,竹橋夕照,東禪曉鐘,西湖夜月,七里灘聲,五團仙跡,谷山積翠,桃水拖藍,附註,

歷史沿革

信豐自唐代永淳之年(682年)設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初名南安,取“地接嶺南,人安物阜”之意。至天寶元年(742年),詔改天下縣名相同者,採訪使韓朝宗以福建省泉州有南安縣,遂取“人信物豐”之意,奏改信豐。信豐不僅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而且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明代開始,信豐就有“八景”之說。始倡者和具體年代已不可考,但明代王綸的組詩《詠桃江八景》,讓今人對此有所了解。清代“信豐八景”之說尤盛,沿至民國。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自然環境的變化,“八景”中的景觀大多已經不存在了,僅僅成為人們對鄉土的一種美好記憶。

內容簡介

花園早春

此景在嘉定鎮花園村,舊稱花園坊(里),距縣城三華里。花園裡踞城之南,前有南山嶺,桃江環繞其間,背山向陽,良田千頃,花卉果蔬最先成熟。村莊裡桃紅柳綠,田野里稻青花黃,田園風光,盡收眼底,無邊春色,令人陶醉,呈現一種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作為縣農耕主要區,成八景之一。
花園早春(謝偉平繪)花園早春(謝偉平繪)
明王綸也有詩讚花園此景:
簇簇林深隱隱紅,石冢錦帳矮牆東。
落梅地濕消香雪,飛絮枝柔颭暖風。
拾翠人游殘臘後,催耕鳥弄上元中。
炎涼南北從來別,莫對春光怨不公。

竹橋夕照

竹橋夕照(溫國良繪)竹橋夕照(溫國良繪)
景在城西半里竹橋河(西江)上,舊時屢架石墩木樑瓦橋於此,稱“慧應橋”,河兩岸竹叢逶迤掩映,故又名竹橋。橋與河常通稱。每夕陽西墜,晚霞落照,空際昏輝,霞光燦然,岸堤綠竹、河上虹橋相映成碧波洞天,令人留戀忘返。舊志稱“渭川、淇水差堪比勝”。竹橋於1961年被洪水沖圯,景觀隨之消失。1971年,縣政府在原址上游十米處新建鋼筋水泥橋,仍稱“竹橋河橋。”
明王綸贊此景:
雲滿前林翠滿溪,琳琅拋擲小橋西。
鳥聲飛噪樹頭亂,牧歌橫騎牛背低。
戈在魯陽光返照,馬隨王濟障無泥。
倚門莫訝黃昏後,錦綺無邊望欲迷。
明人鄧卓也有詩題此景:
竹橋夕照(謝偉平繪)竹橋夕照(謝偉平繪)
竹外長虹鎖碧溪,溪頭殘日欲沉西。
晴光斜逐空梁下,螟色平臨斷岸低。
鴉閃落霞金有色,馬憐錦帳淨無泥。
魯戈願借回余照,莫謂桑榆絕景迷。

東禪曉鐘

東禪曉鐘(溫國良繪)東禪曉鐘(溫國良繪)
東禪寺在水東,建築年代失考,明清時期為壺峰書院。此寺在1929年被毀,遺址即原水東國小、現縣二小。東禪寺里有一銅鐘,大如車輪,每當拂曉時分,晨曦初露,寺內和尚撞鐘,鐘聲清晰宏亮,響徹長空,繚繞盤旋於縣境數十里範圍,人們把它當作報曉的金雞,紛紛聞聲起床。東禪曉鐘,蔚然一景。
明朝王綸有詩詠此景:
雲蘿煙薛掩招提,桃水東邊企嶺西。
東禪曉鐘(謝偉平繪)東禪曉鐘(謝偉平繪)
上界鐘敲半輪月,殘更人聽一聲雞。
僧翻貝葉燈將滅,樵步雲根路尚迷。
明發嗟予騎瘦馬,紫微回首玉繩低。

西湖夜月

西湖夜月(溫國良繪)西湖夜月(溫國良繪)
此景在城外(西北方向)沙窩裡,有兩口相連大塘曰“肖家大塘”,水面面積約三十畝,水塘的形成疑為修築城牆時取土所至,由於地勢較低,常為竹橋河水所,但潭澄清澈,嘗有文人取雅號稱其“西湖”,湖水清冷,無風時波平如鏡。每逢夕陽既末,新月初升,月光如瀉,湖中泛銀,嬋娟倒映,如鑲寶鏡,令人心曠神怡,逸趣無窮。此塘八十年代被填充,景毀。“西湖”位置在今縣工商銀行、電影公司處。
王綸曾詩詠“西湖夜月”景觀:
瑟瑟荻蘆淡淡秋,湖光如練溯寒流。
影搖波浸月中掛,氣逼雲籠天上樓。
背踏金鰲銀漢近,聲飛玉笛素娥游。
何時擺脫紅塵鞅,七尺輪竿一葉舟。

七里灘聲

七里灘聲(溫國良繪)七里灘聲(溫國良繪)
景在桃江上游嘉定鎮七里村,舊稱七里坊,距縣城七華里。這段江面有大片淺灘,煙波浩渺,但河床巨石縱橫,暗礁密布。桃江河奔騰而下,受狗崽嶺山體所阻,河道碰“壁”轉了個大灣,形成險灘,致使江面略顯狹窄,石窟溶洞眾多。每當漲潮時分,狂風鼓浪,亂石穿孔,怒濤洶湧成雷轟噴雪、沉牛奔馬之險勝,濤聲四起,迴蕩遠近,七里灘聲之景觀也多為遊人所感悟。今隨堤岸寬展,巨石疏毀,灘聲已因水流平緩而息,景已不存。
明人王綸曾有詩讚此景:
曲曲灘迴轉轉山,無端震盪更潺湲。
夜深驚醒蛟龍夢,沙畔容留鷗鷺閒。泊岸似聞河伯嘯,倚台遙憶子陵還。
寰瀛未必如斯險,千里乘風指顧間。
七里灘聲(謝偉平繪)七里灘聲(謝偉平繪)
清人黃世成在詩《上桃江》中稱此景:
休愁亂石積江中,長礙行舟惱舵工。
但得長年稱好手,灘聲到處疾如風。

五團仙跡

五團仙跡(溫國良繪)五團仙跡(溫國良繪)
景在嘉定鎮山塘村口,今信安公路大橋下位置,桃江河航道北側江水中,距縣城四華里。可見五塊大石蹲居水中,平面光滑,形如棋子,大石呈圓形分布,中間一塊,四周各一塊,相傳是神仙下棋遺留的棋子,頗具靈性,能水漲石浮,水落石沉,故稱五團仙跡。1982年信豐糖廠在此建水泵房,五團大石俱被炸毀,景廢。
王綸也有詩詠“五團仙跡”:
五團仙跡太荒唐,舟轉如何見保光。塵幻有鳧歸王子,洞深無犬吠劉郎。鶴游天外人三世,鸞跨池邊月一方。
五團仙跡(謝偉平繪)五團仙跡(謝偉平繪)
欲向蓬邱問訊息,碧雲弱水兩茫茫。

谷山積翠

景在縣城西大阿鎮谷山村。谷山山長如峻,其峰崔巍,重巒疊峰,嵐黛欲滴,望之如翠浪搖風。山有草名“翠雲”,其葉夾放在書中翠瑩久不萎退。山中有葉公廟,系祭祀晉代九江太守葉率而建。“谷山積翠”為信豐八景之一。
谷山積翠(溫國良繪)谷山積翠(溫國良繪)
明代王綸詩讚此景:
砥柱分明插太空,稜稜氣勢更蔥蔥。
佛頭突出僧嵐外,鸞尾斜拖杳靄中。
濃淡黛分如罨畫,高低碧立自玲瓏。
等閒登眺歸來晚,爭訝仙郎月下宮。
谷山積翠(謝偉平繪)谷山積翠(謝偉平繪)
清人黃文澍在《游谷山及仙濟岩記》中說:“登谷峰之頂,俯瞰城邑,台榭樓觀,近在目前;閩山粵嶠,可攬而接。”谷山高峻可想而知。

桃水拖藍

桃水拖藍(溫國良繪)桃水拖藍(溫國良繪)
舊志載,景在縣城東南里許,應是狗崽嶺與南山嶺犄角相峙的一段江面。此處水面開闊,水勢瀠洄,桃江被兩岸無窮的綠色擁抱,可以想像,春夏之際,一陣狂雨過後,天空碧藍如瀉,兩岸古本蔥籠,全倒影在桃江河中,清澈的江水被染成蔚藍色,蜿蜒而下的桃江,拖藍流淌,詩意盎然。“拖”是一種非常想像的概括。
王綸也有詩頌其景:
閃閃波光漠漠煙,煙波萬頃自年年。
浪翻垂柳影難辨,痕染浮萍色更鮮。
桃水拖藍(謝偉平繪)桃水拖藍(謝偉平繪)
膩網沙柔青似靛,濯纓水溜碧於天。
船頭徹底分明見,不用燃犀照九淵。

附註

關於“西湖塔影”
遍查古今縣誌,信豐八景中並無“西湖塔影”一說。但在民間,“西湖塔影”流傳甚廣,這一景觀是否是信豐八景之一?它在何處?有以下兩個傳說版本。其一,“西湖夜月”即“西湖塔影”。理由是城外沙窩裡的肖家大塘(景中雅稱西湖)與大聖寺塔的直線距離約100米,在風平浪靜時能看到塔影。這一說法太牽強附會。縱觀全國八景,也沒有一地(西湖)兩景(“夜月”和“塔影”)以及一地一景兩說(既是“夜月”又是“塔影”)之先例,顯然與“八景”構成範式不合。更不用說縣誌中僅描述“夜月”之景,未見“塔影”一字,此說無任何典籍依據。
西湖夜月(謝偉平繪)西湖夜月(謝偉平繪)
其二,城裡人特別是下西門人聽到的傳說,是在竹橋河對岸靠烏家嶺方向有一口塘,(已廢,大致位置在縣文化藝術中心偏北處,旁有劉婆井)據說,城區周邊只有這口塘能偶爾看到塔影,此景難得一見,唯有緣人才有幸目睹,且誰見誰發。若此版本成立,則此景應為第九景,也不在信豐八景之例,(更別說信豐出現了二個“西湖”)坊間相傳,不足論。
因此,所謂“西湖塔影”雖已流傳經年,應該是“文人好事者”在看到已有的信豐八景之後,雅興大發所創,意為信豐增一景。作者並無惡意,卻令後人與經典八景相混淆。
以上為一家之言,附註於此存疑,請有識之士斧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