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莆田二十四景”既突出自然景觀,又融合人文內涵,基本囊括原“莆田二十四景”以外的莆田其他優秀景點。新的二十四景各具特色,景點涵蓋了莆田山區、平原、沿海,包括:山、海、溪、湖、瀑、泉等山川形勝;日、月、風、雲、霞、霧等氣象物候;寺、塔、閣、城、塘、堤等人文遺蹟;岩、石、梅、竹、雁、鷺等生態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莆田二十四景
- 外文名稱:暫無
- 地理位置:福建莆田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年
- 門票價格:100元
景區特點,入選名單,景點匯總,調整因素,評選背景,綜合意見,
景區特點
“新莆田二十四景”評選具有3個鮮明特點:一是嚴格標準,好中選優。所選景點既突出自然景觀,又兼顧人文內涵,基本囊括原“莆田二十四景”以外我市其他優秀景點,在地域和類型上具有一定代表性。二是布局合理,各具特色。選出的景點涵蓋了我市山區、平原、沿海,包括:山、海、溪、湖、瀑、泉等山川形勝;日、月、風、雲、霞、霧等氣象物候;寺、塔、閣、城、塘、堤等人文遺蹟;岩、石、梅、竹、雁、鷺等生態景觀。三是命名優美,概括精當。邀請省、市詩詞造詣較高的專家、學者,參考原“莆田二十四景”命名,在精當概括景觀特質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古詩詞聲律為候選景點重新命名,與原“莆田二十四景”相映成趣。
入選名單
“新莆田二十四景”入選名單如下:
1、九鯉飛瀑(仙遊);2、龍谷奔泉(城廂);3、林泉禪武(荔城);4、江東梅影(荔城);5、菜溪幽壑(仙遊);6、永興畫幛(涵江);7、天雲石語(秀嶼);8、望江竹浪(涵江);9、麥斜雲岫(仙遊);10、媽閣風濤(北岸);11、東甲晨光(荔城);12、塔斗夕霞(仙遊);13、天馬懸梯(仙遊);14、圳湖映碧(城廂);15、浮曦春賞(北岸);16、五侯秋望(荔城);17、仙洋戲水(仙遊);18、清塘棲鷺(秀嶼);19、鳳頂無塵(仙遊);20、龜洋積霧(城廂);21、蜚山霜月(仙遊);22、雁陣歸舟(涵江);23、尖山瞰海(秀嶼);24、鵝尾觀瀾(湄洲)。
景點匯總
一、九鯉飛瀑
九鯉湖,位於仙遊縣東北部的鐘山鎮境內,系“仙遊四大景”之一,傳說漢武帝時,何氏九兄弟在此煉丹,丹成各乘一鯉升天而得名。九鯉湖盪青漾翠,四周林木蔥蘢,千岩競秀,怪石嵯峨,瀑漈泱泱,兼具林泉水石之勝,尤以飛瀑著稱,素有“九鯉飛瀑天下奇”的美譽,與武夷山、玉華洞並稱福建“三絕”。著名的九漈瀑布群全長10餘公里,總落差432米,每漈各有特色,其中又以瀑布漈、珠簾漈、玉柱漈最為壯觀,珠簾瀑從高聳的崖頭猛瀉而入深潭,水石相激,轟鳴如雷,濺起陣陣霧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特地前來探訪,在《九鯉湖遊記》中讚嘆說:“即匡廬三迭、雁盪龍湫,各以一長擅勝,未若此山微體皆具也。”。
何氏九仙是我國民間影響最廣的司夢神靈,九鯉湖因而以祈夢文化名聞遐邇,是漢族祈夢文化的發源地,其祈夢程式自唐宋一直沿用至今,被史學家譽為研究中華夢文化的“活化石”。歷代達官顯貴、騷人墨客來此朝聖、祈夢之風盛行,著名者有宋端明殿大學士蔡襄、宋太師蔡京、明禮部尚書陳經邦、清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等。相傳明正德二年,江南才子唐伯虎在此夢見“仙人”贈與一擔墨碇,文思大進,後在蘇州構築“夢墨亭”以紀念祈夢之靈驗,祝枝山為之撰《夢墨亭記》。明著名小說家馮夢龍,清著名學者紀曉嵐、梁章鉅等人對九鯉湖的夢文化都作過生動的記述。
二、龍谷奔泉
九龍谷,位於城廂區常太鎮莒溪,海撥717米,與九鯉湖風景區接壤,鯉湖九漈中的下五漈,盡在九龍谷之中。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六月,旅行家徐霞客沿山中古道,從第九漈上溯到達九鯉湖,遊記中記載:“六月初八日,出莆郡西門,西北行五里,登嶺四十里,至莒溪。過莒溪公館,二里,由石步過溪。又二里,一側徑西向山坳,北復有一磴,可轉上山。初九日,辭九仙,下窮九漈……自四漈來,山深路絕,幽峭已極,惟聞泉聲鳥語耳。第五漈石門漈,兩峽削起,一水斜回,下涌奔泉,上礙雲影。第六漈五星漈,危嶂屏列,五石會聚;第七漈飛鳳漈,左則飛鳳峰迴翔對之,亂流繞其下,或為澄潭,或為倒峽;第八漈棋盤漈,數巨丈石,裂紋成棋盤,登台觀景,飄然欲仙;第九漈將軍漈,斷崖裂谷,削壁如牆,危峰列岫,林木蓊鬱,巍峨的將軍岩守護著九雄關。出九漈,沿澗依山轉,東向五里,始有耕雲樵石之家。”
九龍谷有莆田“後花園”之美稱,谷內峰巒起伏,怪石林立,泉瀑清奇,古木蒼鬱,碧水青山融於一體,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12年被評為國家AAAA景區。
三、林泉禪武
林泉院,位於荔城區西天尾鎮境內,始建於南朝陳永定元年(557年),寺院周圍,有九座山圍成一圈,形如九瓣蓮花,故名九蓮山,林泉院就坐落在花心上。九蓮山外圍山勢峻峭,內圍以林山為中心,形成海拔500多米的山間盆地小平原,是個易守難攻的藏龍臥虎之地。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感念嵩山少林寺相助之情,準其在全國各地建立十座分寺。貞觀年間,十三棍僧之一道廣奉命帶五百僧兵入閩平暴,來到九蓮山,住在林泉院。道廣見林山地利,就將林泉院易名為九蓮山少林寺,俗稱莆田南少林,是嵩山少林寺較早創建的分寺之一。
林泉院以禪武文化聞名。習武之風,始於唐初,其歷經磨劫,也與武風有關。北宋時,寺廟興旺,規模宏大(占地約三萬平方米),僧人500多名,武風極盛,形成南少林拳,與北少林的腿功一起譽稱“北腿南拳”。南宋詞人劉克莊盛讚“邑之嵩山少林”。清初,因倡導反清復明的天地會組織於此締結,遭兵焚毀。二十世紀80年代,湮滅了幾百年的寺院遺址被發掘重建,現建築群依山就勢,坐東向西,以護寺河、牌坊、山門、蓮花池、天王殿、大雄寶殿等組成中軸線,並建有偏門、鐘鼓樓、伽藍殿、祖師殿等,有楹聯題為“少室禪風,一枝錫杖來中嶽;林泉靈氣,九品蓮花湧上方”,規模宏偉,布局勻稱,主次分明,古樸大方,重現了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
四、江東梅影
江東村,位於荔城區黃石鎮境內,相傳為唐梅妃故里。村中有南塘,方圓百畝,清澈如玉;塘中央有梅亭,塘邊有白色梅妃塑像,附近巨石刻著“梅妃故里”四個大字。行走南塘畔,碧波蕩漾,四周田園稻菽飄香,溫婉恬淡的興化水鄉遺韻展露無餘。微風拂過草木,如細碎的琴音,仿佛訴說著前朝的往事。
梅妃原名江采苹,才貌雙全,唐玄宗年間被選入宮中為妃,因生性酷愛梅花,深慕梅之高潔,在居處周圍遍植梅樹,且建有一亭,取名“梅亭”,玄宗因而叫她梅妃。後玄宗寵幸楊玉環,她獨居冷宮,感懷傷世,寫下《一斛珠》等膾炙人口的詩篇。“安史之亂”中,梅妃投井殉節。
江東有多處與梅妃生平相關的歷史建築,如浦口宮、飛雲廟等。浦口宮供奉梅妃塑像,傳為唐代所建,明清兩朝先後多次重修,宮內尚存清嘉慶《重修浦口宮記》等石碑及郭沫若“梅妃生里傳猶在”的詩碑。梅亭中有清狀元趙以炯、榜眼何冠英、監察御史江春霖等名人書聯。
五、菜溪幽壑
菜溪岩,位於仙遊縣菜溪鄉境內,平均海拔750餘米,系“仙遊四大景”之一。《興化縣誌》記載,唐代時鳳山九座寺智廣和尚雲遊到此,結廬修煉,他不食人間煙火,以野菜為糧,常在溪邊洗菜,菜葉隨波而下,山麓村民見溪流上菜葉飄流,因而稱為菜溪。清名士嚴光漢有詩曰:“瀑盡雲飛石室開,萬山供奉雨花台。遊人莫訝溪名菜,自昔莖根逐水來。”菜溪岩集山、水、岩、洞於一體,以清、秀、奇、幽著稱,谷深徑幽,泉石玲瓏,林木蔽空,風日不到。谷中一片巨岩,如斧削劍劈,垂天而下,氣勢磅礴,與深澗、古木、瀑布、冰臼等景觀形成天然的絕世幽谷。其林壑之幽美,水雲之靜閒,令人頓生閒逸、超凡之心。即使炎夏酷暑,此間猶涼爽宜人,是名符其實的天然避暑勝地。
菜溪岩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南北朝時,中郎將鄭莊創建的“潯陽書院”,是福建最早的民間書院之一,宋狀元鄭僑等名流年幼時曾在此讀書;北宋時,名士陳聘君隱居於此,創建“菜溪書院”傳播理學。
六、永興畫幛
永興岩,位於涵江區大洋鄉境內,系瑞雲山森林公園的主體景區,與永泰縣、福清市交界,海拔1015米,高聳天際,村人常以山間積雲判斷晴雨,其山有峰、巒、嶺、嶂、崖、岩等,千奇百態;其水有泉、瀑、溪、澗、潭、瀨等,動靜相生。
永興岩岩體屬於火山噴出岩,節理有孔隙,地下水可滲透,風化較為嚴重,因而造就了靈山秀石的奇特景觀。永興岩中心岩體“石象岩”高100米,寬50米,形如大象,名為“巨象岩”,岩面奇峭崢嶸,有幾處類似骷髏,故又稱“鬼岩”。岩底有420平方米的石窟,早在宋元時期,當地人就在石窟中供奉神佛,石窟中有張公洞及仙人洞。
永興岩上諸多肖形石,如“仙人引路”、“鷹嘴峰”、“石門壁”“十二生肖石”等。《莆輿紀勝》稱“永興岩削立可三十丈,上有飛瀑霏霏……左有石獅、石象、香爐、玉女諸峰,前有將軍石門峰,皆極形似,非他山可比……諸峰成立斧勢,最奇則入谷兩危獻,矗空百丈,蒼碧岌嶪,望而知其為異境。”“玉女照鏡”是永興岩代表性景點之一,遠望像一位風姿綽約的仙女正對鏡打扮,分外端莊秀麗。其中“香爐峰”最奇,一塊巨石高懸於天地之間,而底下的支撐點,瘦得似乎馬上就要斷掉。
山上有轉水寺,舊為古祠,故老相傳,那裡是“陸禪師曷石回流之處”。永興周邊,山水靈異,1166年、1169年、1172年,相繼出了蕭國梁、鄭僑、黃定等狀元。
七、天雲石語
天雲洞,位於秀嶼區埭頭鎮境內,系大蚶山主峰,海拔398米,興化灣的船隻進出港口,往往以此來定方位。山上岩陣群立,怪石雜陳,洞穴奇多,石像遍布,石魚鼓、石磬、十八跳石、東西覆船石等秀石奇石,駱駝、鷹、狗等石像群,極為傳神,富有靈性,似能言語;最著名的是“三十六碟”,在幾百平米巨石頂面上,錯落著似盤、碗、碟、湯匙等食具形狀的天然石窟,令人嘆為觀止。
天雲洞是莆仙四大祈夢勝地之一,以道、釋、儒相安共祀而見奇,洞中水草能發香氣,相傳晚唐代詩人羅隱來此,甚為驚喜,題詩為記;山上還多殿堂樓閣,有通明殿、孔子殿、同道寺等,皆倚峰傍石、逢崖就壁而立,密集分布在方圓不到400平方米的巨岩怪石叢中,殿堂與石洞、石洞與樓閣之間,都有曲徑相通,景致幽然。天雲洞西北一巨石刻:“致雨龍池”,池前一片空地,據說是“恆山草堂”遺址,草堂建於清初,系清初邑儒陳恆山吟讀課徒、隱居修身之處。陳恆山攜妻帶兒,寄情於幽寂,超然於物外,以石為友,以石寄情,以石悟道,孤高介節,尚有殘瓦斷垣可尋。山中另有大石牛詩牌、滴水岩、第一山、奉谷里崖刻“演嶼聖跡”等古蹟,其中,“第一山”石刻為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所題。
八、望江竹浪
望江山,位於涵江區莊邊鎮西部,與永泰縣交界,海拔1083.4米,是莆田市第二高峰,因在山上可望見錦江入海而得名。舊志記載:“升高遠眺,銀海渺茫,風檣浪舶,宛在目睫下。”只見秋蘆溪蜿蜒馳突於群山之間,在天邊形成一線水光,從江口注入興化灣。
望江山上植被茂密,以竹林為最,自古便有“百里之內皆毛竹”的讚譽,漫山遍野,滿目蔥蘢,千樹萬竿,亭亭玉立,不愧為山之浪,竹之海。穿梭於竹海間,幽深邃遠,生機盎然,碧浪蕩漾,優美壯觀,人立而似竹,竹雅而近人。
望江山地貌複雜多變,生態差異顯著,多奇岩怪石、曲澗幽泉,有他山不可企及的幽趣奇觀。山高氣候多變,不時雲霧突涌,環繞各個山頭形成雲山霧海,一望無涯;雲海之中,偶爾露出高峰,如大海之島礁,形態各異,變幻莫測。
山上有龍穿城、倭寇洞等古蹟。南麓有開福寺,始建於唐,寺中尚存一口宋皇祐三年(1051)鑄造的千斤古鐘。距開福寺一里,有桃源洞,由兩塊天然巨石堆壘而成,五代時曾有隱士棲居於此。《興化府志》記載,宋孝宗年間,名儒蔣萬章在桃源洞設館講學,廣納莆仙、永泰學子,他教出的學生蕭國梁、鄭僑、黃定連續三科高中狀元。
九、麥斜雲岫
麥斜岩,位於仙遊縣鐘山鎮境內,南距九鯉湖約8公里,乃石所山主峰,海拔1006.5米,系“仙遊四大景”之一。因峰頂常有雲霧繚繞,形成雲岫,故又稱“雲居山”。南宋理學名家林光朝譽之“小武夷”。沿著奇石夾峙、古木掩映的石徑攀登,途中峰迴路轉,拔地而起的千仞石崖藏匿於雲霧之中,偶露崢嶸,顯得危峭瑰麗。最奇特的是絕頂雲居峰的佛光:雨後初晴的早晨,日光穿透表面雲層,巨大的光環分內外二層,外一層色彩斑斕,輪廓清晰,內一層較為模糊,中間酷似佛影浮現。從山巔俯瞰,山下林木田園,溪流農舍,如在畫中,令人心醉。麥斜之美,出於自然,氣象萬千,語言無法窮盡。
麥斜岩上有寺,始建於南宋。岩腳一石上刻“樵谷山”三字,據說乃元世祖忽必烈為拒受官爵的隱士林璧卿所書。麥斜岩頂峰上,有一凌空矗立、形如鐘罄的巨石,相傳天氣倏變時,附近村莊可隱約聽見巨石發出哐哐作響的鐘聲,這一帶山區便以“鐘山”為名。鐘石附近有一“占星石”,傳宋代史學家鄭樵寓山中撰寫《天文略》,於此觀察天象。石上刻有百來個篆字,大如龍蛇飛舞,小似蝌蚪戲水,至今無人辨識,被稱為“仙篆”。
十、媽閣風濤
媽祖閣,位於湄洲灣北岸山亭鄉境內,居麒山之巔,與湄洲媽祖祖廟隔海相望。閣高四層32.3米,取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生之意。總建築面積為2685平方米,基座面積為1568平方米。閣平面為方形,四角減缺,成海棠狀。一樓擴出,環四面為敞廊,外面是基座上的平台。二、三、四層逐層收進,屋頂為歇山頂,成前後三重屋脊。造型端莊古樸,兼容傳統風格和現代氣息。登臨閣端,憑欄遠眺,長風萬里,潮音時聞;鷗鳥低翔,雲帆高舞;東望浮曦,紫霄騰氣;西眺吉蓼,玉帶橫江……湄洲灣勝景盡收眼底。
媽祖閣2006年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牽頭興建,2008年竣工並對外開放。閣內供奉媽祖神像,設大廳、陳列室、展覽館等,作為焚香朝拜、觀光遊覽、五色土展示之用。大廳立有大型紅木屏風,上刻榮獲海內外公開徵賦評選特等獎的《媽祖閣賦》一文,句曰:“富貴者登臨,當思少欲利生;貧弱者登臨,鹹念慈懷浩蕩。得意者登臨,可醒榮辱進退;失路者登臨,能使添勇知返。”媽祖閣與湄洲媽祖祖廟、賢良港天后祖祠、媽祖城連成一體,成為媽祖故里的新景觀,弘揚媽祖文化的新載體。
十一、東甲晨光
鎮海堤,原名東甲堤,位於荔城區黃石鎮境內,蜿蜒橫臥在興化灣南岸木蘭溪入海口,全長6公里。唐元和年間,為抵禦海潮、圍墾埭田,福建觀察使裴次元築造東甲堤,歷代屢有重修,是福建省最早最大的海堤,保護著興化南洋平原二十多萬畝良田。相傳,鎮海堤存,則南洋平原一年三熟,水鄉漁米;鎮海堤亡,則南洋平原蒲草叢生,澤國水鄉。其意義和地位可見一斑。
漫步東甲堤,漲潮時,堤外波瀾壯闊,堤內安靜祥和,一動一靜之間,是對自然和歷史的敬畏與謙卑。退潮時,堤外灘涂綿延,停泊著富有莆田特色的木製小漁船;堤內村落相連,民居鱗次櫛比,充斥著濃郁的莆仙風情。若趕在日出之前,在堤上瞭望,晨光欲現未現,水面蕩漾著無聲的紫藍、天際展現出絮絮的早霞、接著水天間露出激情的晨紅、江面上倒映著古拙的小船的剪影,組成江天一體的動人美景,故有“東甲晨光”之稱。
2006年,鎮海堤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堤岸有報功祠,系清道光年間邑人陳池養修堤後重建,祠內紀念歷代修堤人九位,並用石刻記載了歷代修堤的有功人士四百多人事跡。
十二、塔斗夕霞
塔斗山,位於仙遊縣楓亭鎮境內,山形似螺,亦稱青螺峰,聳立在湄洲灣畔、楓江平原上,東臨大海,既可俯瞰楓江滄溪兩岸風光,也可眺望湄洲灣千頃碧波。每當旭日初升,放眼東南海面,但見煙波浩淼、霞光萬道,氣象萬千;而當夕陽西下,楓江兩岸,晚霞與歸鳥齊飛,燈火與歸帆相襯,故有“塔斗煙霞”美稱。
塔斗山上,有年代久遠的航標塔,俗稱望海塔,也稱天中萬壽塔,創建於五代年間,形制特殊,如古印度阿育王王冠,是名聞全國的古代石塔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西有建於唐宋年間的文昌閣、會心書院、崇正祠等。會心書院前身叫青螺草堂,是楓亭附近學子讀書、作文的好所在,宋端明學士蔡襄、宰相蔡京、元朝狀元林亨、明朝布政司右參議陳遷等都曾在此讀書,宋代理學家朱熹曾多次登塔斗山,在會心書院設壇講學,並題寫了“敬義堂”的匾額;歷代名人陳洪進、王十朋、戚繼光、陸秀夫、林蘭友、鄭紀也曾在塔斗山題詩留字。塔斗山周圍還有朝天寺、元代肖妃墓、蘭友祠等名勝古蹟。
十三、天馬懸梯
天馬山,位於仙遊縣榜頭鎮境內,海拔655米,因主峰山勢巍峨,狀如天馬行空而得名,系“仙遊四大景”之一。天馬山以“險幽”著稱,山分五峰,水流七漈。五峰為天馬、龜柱、雙兔、天梯和海日峰,七漈為鼎湖、丹室、龍首、藥槽、天門、天津和松關漈,景致天成,各具風姿。鼎湖漈一側,是倚天小徑,傍崖臨澗,蜿蜒懸空,如雲梯懸於空中,異常險峻,拾級攀援,如登青天,被稱為“天梯”。登上梯頂,峰迴路轉,曲徑幽深,過凌空飛架在深澗上的聚仙橋,往西有深潭,潭傍峭壁,臨空有清泉奔瀉,經多次跌宕墜入潭中,這便是天津漈。漈上有一峰突起,險峻逼人,黎明時站在山頂,能看到壯麗的日出奇景,這便是海日峰。
山中有天馬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寺門鐫刻的清代楹聯“入天出天遊行自在,是馬非馬色相皆空”、寺中懸掛的清代“秘訣延年”匾及古香爐,被視為鎮寺三寶。
十四、圳湖映碧
東圳水庫,位於城廂區常太鎮境內,延壽溪中游。水庫攔河大壩像一座巨大的屏障,橫亘在天馬、地龍兩山峽谷之間,將莆田西北部山區大小溪澗之水,匯聚於此,形成一個面積1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庫面呈桑葉形,猶如一面明鏡,四面青山環繞,樹木蓊鬱,蒼翠的遠山近景倒映在澄碧的湖水中,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晨昏浮光躍金,碧波蕩漾,水鳥翱翔,景色怡人;月夜清輝直瀉,湖光閃爍,靜影沉壁,幽雅靜謐。凌波盪槳,泛舟湖上,如入仙鏡,其樂無窮。十幾個大小不等的島嶼,點綴其中,像瑪瑙、翡翠鑲嵌在玉盤上。
東圳水庫於1958年6月動工興建,1960年4月竣工通水,總庫容4.35億立方米,具有灌溉、防洪、發電、航運、遊覽等作用,是福建省大型水庫之一,也是莆田市的“大水缸” 和生命線工程,2012年入選福建省第一批省級水利風景區。環庫區遍植枇杷、龍眼、荔枝三大名果及各類雜果,四季飄香。1962年,郭沫若來莆參觀時,曾賦詩盛讚。
十五、浮曦春賞
莆禧,古稱“浮曦”,位於湄洲灣北岸山亭鄉境內。明洪武十四年(1381),此地設莆禧千戶所,隸屬於平海衛。二十年(1387),始建防倭軍事城堡,拆東甲“鎮海堤”石料,築平海城和莆禧城。因莆禧所為守御千戶所,故稱“所城”。城牆圍長590丈,牆高2.1丈,寬1.2丈,有城垛1049個,警鋪24個;城門4座,門上建有城樓,並築月城;城之東、南、北三面臨海,每當晨曦初現,嵐光海霧幻作一襲絳紗披掛其間,像在茫茫蒼波中浮立,故美其名“浮曦”。城內有青石鋪設的十字街和城隍廟、天妃宮,及宋大安橋石碑、明八卦井等古蹟,城外有戚繼光塑像,步入斑駁的城門,讓人頓生思古之幽情。
莆禧城東北角約三里許,有紫霄洞賞春台,這裡古榕參天,怪石嶙峋,摩崖題刻比比皆是,系莆仙四大祈夢勝地之一。拾級而上,“洞天”二字赫然入目。“紫霄洞”、“望仙門”、“普陀庵”、“九仙閣”等景點各具情趣。傳說何氏九仙飲龍津廟井泉,仙眼全開,到此眺望東海勝景,後人因此修九仙閣祭祀。閣西有賞春台,以巨石削成,四方整齊,上面平坦。據說古時名人騷客,多會於此,論古談今,下棋作賦,而當地百姓也素有登山春遊、祈夢的習俗,所以,這裡流傳著許多仙洞“乞仙夢”的傳說。佇立賞春台上,下望就是莆禧城,觀不盡春花爛漫,田疇如錦;賞不完舟楫如梭,港灣似鏡。
十六、五侯秋望
五侯山,位於興化灣南側,綿延笏石、北高及東嶠等鎮,海拔約400多米,為莆田沿海第一高峰。《莆輿紀勝》稱,從不同角度仰看山體,所得形狀不一,因其形狀酷似巨型筆架,得名筆架山;而從正面望去,則有五座山峰,故稱五侯山;另從壺公山東北側遠望,山體有如雙髻,故又稱雙髻山。秋高氣爽之日登上山巔,居高臨下,極目平海、湄洲、興化三灣和南北洋平原,眼前豁然開朗,海灣港口、原野田疇、林木溪流,織成一幅瀕海地區的山川風物巨畫,自成格局,自有風情,不禁令人逸思勃發,興味盎然。
山間有古廟、洞岩多處,以“仙女洞”風景最佳。莆仙四大祈夢勝地:春莆禧、夏天雲、秋仙女、冬九鯉,其中“秋仙女”正是筆架山上的“仙女洞”,鑲嵌在崖邊的天然巨石之上,下臨萬丈深淵,周圍蒼松掩映,怪石嶙峋,奇秀驚險。每年秋季,八方香客紛至沓來,尋幽探勝,求卜祈夢,絡繹不絕。附近有通明殿,殿中一長約米半、酷似筆峰的岩石,上刻“正來一雪山”,落款“正德”,相傳是明正德皇帝游江南時留下的御筆。殿中還存有清代名士郭尚先《侯山玉皇廟》碑文。
十七、仙洋戲水
仙水洋,位於仙遊縣與德化縣交界處,在九座寺以西,有大溪澗,澗水琤淙,蜿蜒數里,流入鳳山村,溪面變寬,溪床平展,溪流輕緩,水深沒踝,接近膝半,沿溪延伸約1公里,是罕見的淺水廣場。溪面最寬處達數十米,岩石溪床平滑如砥,系整塊棕色平坦石皮構成,淨無砂礫,布水均勻,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瀲灩,流淌著一種清澈的原生態之美。夏秋季節,入溪踏水而行,隨溪水從田野間穿過,如行水上天街,沁涼無比,身心舒展自在,情思靈動歡悅,充滿山野情趣,是遠離喧鬧、洗滌塵土、補給身心的絕佳去處,可以將心神完全沉浸在大自然最神奇的賦予中。
仙水洋兩岸,重巒疊嶂,松柏掩映,山環水抱,環境清幽,有著與世隔絕的寧靜。周邊村落依山傍水,民風淳樸,緩緩的水聲,清澈的鳥鳴,裊裊的青煙,斑駁的泥牆,古舊的木門,蒼老凝重的磚瓦,如同一幅水墨畫,透出自然的逍遙與自在。
十八、清塘棲鷺
清塘,古名國清塘,位於秀嶼區笏石、荔城區黃石兩鎮之間,開鑿於唐貞觀五年(631),由木蘭溪支流灌注而成面積近2000畝的泱泱水澤,是莆田南洋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水域遼闊,泥沙較多,民間俗稱“土海”。國清塘上接谷城山,下抵笏石山,東倚天馬山,西望壺公山,仿佛一面鏡子,倒映著天光雲影,碧野青山。巨大的濕地面積,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白鷺等數十種國家級、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此棲息、繁殖,白鷺時而在塘邊悠閒地散步,時而展翅高飛,掠過水麵,棲息在隨風蕩漾的蘆葦上。日照、雲煙、山色、水光、沃野、草木、飛禽構成一幅動靜相宜的田園詩意圖。
自唐以降,歷代文人墨客常來此游賞,漫遊探勝,吟詩作賦,為國清塘寫下了許多名篇佳詠。宋代理學家林光朝見國清塘“澄碧萬頃,壺山、谷城山倒影其中”,詩興大發,寫下七言長詩《城山國清塘》,有“小舟塘外日溶溶,漁歌忽斷荷花風”之句;宋景祐進士鄭伯玉泛舟國清塘,作《夏日國清塘泛舟》詩,有“水滿人如天上坐,波澄舟在鏡中行”之句,寫出國清塘之情態。朱熹、鄭樵、陳池養等名家也曾留下讚美國清塘的詩詠墨寶。
國清塘是莆田最重要的濕地之一,已開發建設“土海生態濕地公園”,栽植垂柳、榕樹、蘆葦等植物,形成濕地景觀,恢復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重現“清塘棲鷺”“碧野濯纓”“天光雲影”之美。
十九、鳳頂無塵
九座山,位於仙遊縣西苑鄉境內,重巒疊嶂,巍然高峙。明弘治《興化府志》載:“九座山,舊經謂八峰環繞一峰,故名九座。自仙遊望之,正在西北。其山高大,是為眾山之祖……山有盤髻峰,蓋中峰獨峙,上有嘉木異卉,四時不改。”九座山有鳳凰來儀的山形,九座寺建在鳳頂冠上,故稱當地為“鳳頂”,方圓數十裡間,山水秀潔,清幽脫俗,是一片半封閉的淨土,高山、流水、叢林、石景、古塔,組成簡單而神奇的風景。
九座寺原名太平禪院,由智廣禪師始建於唐懿宗鹹通六年,寺舍院九座相連,規模宏偉,鼎盛時僧眾有500餘人,是唐代仙遊最大的禪林寶剎,宋端明殿大學士蔡襄、著名詩人劉克莊等曾在此留下墨跡。寺西有無塵塔,亦建於唐鹹通年間,為寺僧圓寂後火化的荼毗塔,宋崇寧間賜名“無塵塔”,由蔡襄題寫,是省內罕見的最具特殊形態的唐代古塔之一,為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
九座寺西去十三里處,有“十八股頭”等岩群奇觀,怪石嶙峋,奇洞遍布。再往西行,有閩中第一高峰石谷解,主峰海拔1803米,冬季的石谷解常下雪,皚皚白雪,藏著另一番洞天和幾分神秘、妖嬈。
二十、龜洋積霧
龜山,古名龜洋,位於城廂區華亭鎮境內,距莆田市區以西15公里,因群山中一片平地形似龜殼狀,且南倚之紫帽山昂聳猶如龜首,故名。龜山峰巒重疊,嵐霧瀰漫,清幽陰涼,林深樹多,滴水不絕,自古就有“龜洋積霧”之稱。尤其春夏多霧,春季盆地周圍飽含水汽,遇晴則蒸發為霧,聚成雲海;夏季午後多雷陣雨,翌晨就出現平流雲霧,有如白雪堆積。
龜山上有福清寺,是一座千年古剎。相傳唐長慶二年(822),無了祖師從莆田登山西行,一路策杖披籟,攀藤附葛,來到三紫山一處平塢,發現密林復被一坳,泉水潺潺有聲,祖師走向坳邊掬水解渴,迎面走來一隻六眸巨龜,引領四小龜,齊向祖師三復行禮,爾後消失無蹤。祖師頓然醒悟,即結茅為庵,開山建寺,白天種茶,夜間悟道,盛名遠播。鹹通十一年(870),又建寺院9座,僧徒多達千餘人。到後梁貞明年間(915-920),閩王王審知給寺院賜名“龜山福清禪院”。明代擴建為寺。現存建築物乃清光緒三十年(1904)重建。寺西有無了祖師墓塔。齋房中有多個石槽,最大的可儲水萬斤,刻有“元祐四年十一月”字樣。據傳明禮部尚書陳經邦出仕前,曾在寺內寒窗苦讀,並題有一對楹聯:“山半樓台天半寺,雲中鐘鼓月中僧”。
龜山盛產名茶,以“炒綠”茶葉最為著名,宋《莆陽志》記戴:“莆諸山產茶,龜山第一”。明代所產的“月中香”,曾被選為貢品。
二十一、蜚山霜月
大蜚山,古稱飛山,分為大小,位於仙遊縣城北,系境內五大山脈之一。《八閩通志》稱,“大飛山、小飛山,縣之主山也。蜿蜒數百里,屹立為二,高可千仞,其形翼然,如飛揚之狀。”蜚山乃自九座山綿延而來,蜿蜒百里,矗為大蜚、小蜚二峰,是鯉城盆地的屏障,有九龍巖、富洋道場等十八勝景。
大蜚山麓的九龍巖,以水見長,山間有瀑布二漈。第一漈稱“蒙泉”,高三丈多,闊一丈余,上窄下寬,呈扇狀,遠望如一匹白緞從山頂飄下,微風吹過,激起晶瑩水花,如散珠,如玉屑,如柳絮,在空中迷迷濛蒙地飄散,“蒙泉”因此得名。宋代理學家朱熹弟子、閩中理學名家陳宓作詩詠贊:“仙溪七十里,半世始聞名。一日見山面,千年懷友情。古匏浮醾酹,清水照塵纓。霜月亭亭白,連床話到明。”足見九龍巖的吸引力。而九龍巖的霜月,更是引人眷戀,在月明之夜,登大蜚山,坐蒙泉邊,看水潭若冰壺貯涼月,聽蟲聲啁啾,別有一番意蘊,不覺繾綣、陶醉,今人古人同此情懷。
大蜚山優美如斯,贏得無數高人名士的垂青。唐時,高僧瑞香禪師於此開闢富洋道場,建東西塔、堂。宋時,喻景山慕名來此隱居讀書,在崖壁刻下“大飛書院”“挹飛”“煮茗”等篆書;史學家鄭樵也曾到此遊憩,篆“小夾漈”三字。
二十二、雁陣歸舟
雁陣山,又稱岩潯山、鰲山,海拔約50米,位於涵江區三江口鎮境內,是涵江沿海最高峰。舊志書有載:“岩潯山,發脈自囊山,屹立海濱,高閣層軒,東望大海。唐時初立,以稍障東方之缺。”其山狀如大鰲之頭,故名鰲山。因東面瀕海,海浪滔滔,漁舟點點,海闊天空。深秋之際,退潮之時,鴻雁成群結隊在此棲息、覓食、過冬,故又名雁陣山。
山上有登瀛閣,舊為南宋狀元黃公度讀書處,閣額“登瀛閣”三字,為黃公度中狀元後宋高宗御筆特賜。黃公度乃莆田城內黃巷人,少年時寄於鰲山姑母家,在山上結廬苦讀。有志載:登瀛閣曾毀廢,明萬曆年間,國子監祭酒、左春坊使林堯俞再建一座七層石塔於其上,為船隻夜航標誌,與海上的塔仔塔遙遙相對。二十世紀初,莆田人下南洋,船走三江口,石塔成為家山最後的象徵。近年,鰲山村重建閣、塔,圓了海外僑胞返鄉探親時“未到唐山地,先見雁陣塔”的夢。
山上另有雁陣宮,又名昭靈祖廟,始建於宋元符三年(1100),祀三殿真君,從祀首創曬鹽法而被民間奉為鹽公宋代邑人陳應功,是周圍村莊較為信仰崇祀的宮廟。宮中一塊拜石,有幾道天然裂痕,裂痕交錯處略顯凹型,中有一小孔,習習生風,用水注入,終不見溢滿,亦不知流往何處。
二十三、尖山瞰海
尖山,位於秀嶼區南日鎮中部,是南日島的標誌性山峰,海拔100.2米,以頭尖得名。島上漁民出入東海捕魚,均以此山為指南針。山上巨岩遍布,樹木蔥鬱。置身尖山之巔,飲風俯瞰,島上風光,盡收眼底:但見遠天大海,無邊無際,十八列島如一顆顆珍珠,撒落在波瀾壯闊的海洋中,點點雲帆,明滅不定,島礁、港灣、魚排、船舶,組合成一片如詩如畫的海上牧場;島內田疇蒼翠,石屋錯落,風車旋轉,依序綿延數十里,堤岸、沙灘、樹林、村落,排列出一種風情迥異的海上景觀。
南日島陸域面積52平方公里,由111個島礁組成,面積在0.1平方公里以上的島礁有18個,素有“十八列島”之稱,海岸線總長66.4公里,是福建省第二大島。民國二十六年,薩福榛著《南日島志》,記錄島上有浮斗觀日、九龍險峻、尖山望遠、海會古墓、西寨晚照、皇帝帽、皇帝山等勝跡。
尖山頂有玉皇宮、關帝廟。南日島烈士紀念碑屹立在尖山之腰,碑高約8米,碑身有原中共福建省委書記葉飛等人的題字。
二十四、鵝尾觀瀾
鵝尾山,位於湄洲島東南端,因形似鵝尾而得名,是一座天然的地質公園,又名鵝尾神石園,占地約32公頃。由於受風蝕、海蝕的雙重作用,山上形成眾多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象形石,如海門、龜石、飛戟洞、斧劈崖、媽祖書庫等,千姿百態,形神俱佳。鵝尾山的地表材質,被地質學家稱為世界罕見的海蝕地貌,是一億三千多年時間風化而成的獨特奇景。登臨鵝尾山,可駐足賞石,領略大海與石頭共同創作的藝術傑作,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滄桑風化成的峭麗;也可扶石觀瀾,看海色波光,聽大海與岩石共同譜就的交響曲。
從鵝尾神石園一路往北到九寶瀾黃金沙灘,是賞石、觀瀾、聽濤、衝浪的絕佳去處。九寶瀾沙灘綿延3000米,縱深300~500米,坡度5%,呈波浪狀緩緩斜入大海,灘平坡緩,沙細如面,是天然的海濱浴場和理想的避暑度假休閒寶地,前臨碧波萬頃,後枕綠茵千疇,寬敞平坦,狀如一鉤新月,懸掛在湛藍的大海上。到寶瀾沙灘遊覽,最好的時辰是晨昏和月夜,每當明月升起,沙灘一片皓白,海上萬點粼光,此情此景,正如明代秦邦錡《登湄洲山謁天妃聖宮》詩中所描繪的那樣,“月滿瓊波諸島靜,潮來銀屋一帆開”。
調整因素
2002年,莆田市行政區劃調整,莆田縣被撤銷。原“莆田二十四景”的地域分布,顯得極不平衡。按莆田市現有區劃看,其中位於荔城區境內有9景,位於城廂區境內有10景,位於涵江區境內有4景,位於湄洲島旅遊度假區境內有1景,秀嶼區和北岸開發區境內均無。隨著莆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全市各縣區先後開發或發現一些新的景觀,有的在省內外還頗具知名度。近年來,民間人士關於按現在莆田市轄區評選全市性新景觀的呼聲愈來愈高。
評選背景
為充分挖掘莆田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大力推進我市文化旅遊產業的融合與發展,提升莆田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11年10月29日,市委宣傳部、市旅遊局等7家單位聯合發起了“莆田36景”評選活動。活動啟動後,得到了我市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近3萬人次通過網路、來信等方式海推出101個候選景點。經市、縣(區)“兩會”代表、委員投票及專家評審,按票數高低產生前60景,其中包括原“莆田二十四景”中的18個景點,以及新推薦的42個景點。而後經專家多輪評審投票,最終評選出候選景點38處(最後4景票數相同),並於2012年9月12日在媒體公示。
因“莆田36景”評選活動海推景點包括原“莆田二十四景”全部景點,但初評結果中有“三紫凌雲”、“天馬晴嵐”、“西岩晚眺”、“錦江春色”等8個景點未入選。廣大市民及在外鄉親,有關專家、學者紛紛來電來信,提出諸多不同意見,不少人主張保留原“莆田二十四景”。評審會綜合各方意見並充分考慮老百姓對原“莆田二十四景”的感情,決定提出新的評審思路:即跳出原有的評選框架,主張保留原“莆田(縣)24景”,同時以現在的行政區域和“莆田36景”評選活動推出的前60景為基礎,評選“新莆田二十四景”(指現在的莆田市,以區別原莆田縣)。
綜合意見
2013年9月,評審會綜合各方意見並充分考慮老百姓對原“莆田二十四景”的感情,決定保留原“莆田(縣)二十四景”,並以評選活動推出的前60景為基礎,評選“新莆田二十四景”(指現在的莆田市,以區別原莆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