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奉行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其經濟的重點在於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經濟學家兼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更視香港為自由放任經濟的典範。縱使政府於2006年9月11日宣布香港首創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已經不再適用,且是“很久以前”的事,政府的經濟政策理念仍然是讓市場力量主導經濟,避免操控或指導市場發展。商業規管精簡、政府廉潔而高效率、稅率低、稅制簡單、法制健全、產權觀念牢固、貨幣穩定等因素,令大部分經濟學家均相信香港是市場經濟運作的表表者。香港經濟以自由開放而全球知名,美國傳統基金會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費沙爾學會(FraserInstitute)1996年起發表的自由經濟體系報告,一直將香港評定為全球第一位。再加上優秀的地理位置、資訊流通、高效率的配套設施及服務,都對香港的經濟作出貢獻。 香港僅為彈丸之地,自身天然資源匱乏,對外貿易一直是經濟不可忽略的一環。英國甫占領香港即於1841年6月7日宣布香港為自由港,允許商船自由進出。香港憑著便利的地理位置以及水深港闊的海港(見:香港港口),發展為轉口貿易航運中心。直至1940年代,大量逃避中國內戰的難民到港,當中不伐帶著技能和資金的商人。二戰後,中國大陸因為韓戰(見:韓戰)而於1950年代初面對聯合國實施禁運,香港作為轉口港大受打擊。憑著工業家的創意以及龐大而廉價的勞動人口,香港開始轉型為輕工業型經濟,工廠如雨後春筍冒起,加工出口的製品包括紡織品、膠花、假髮、鐘錶、電子零件等。及至1970年代末,中國實施改革開放,製造業開始北移,香港重新定位為亞洲區的轉口港,金融業等服務行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成功轉型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經濟突飛猛進,贏得“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美譽。不過,到了接近主權移交時,受到移民潮的影響,香港不少人才和資金外流,使不少人對香港經濟前景感到悲觀,1995年《財富雜誌》更發表了一篇題為《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 Kong)的報導,擔心中國接管後,一切都會“完了”。1997年主權移交後,香港經濟發展可謂一波多折。1997年年底至1998年年初,物業市場及股票市場的泡沫(見:經濟泡沫)爆破,市面消費意欲受到影響。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衝擊香港,8月有國際投機者狙擊港元、期貨市場以及股票市場,政府於14日決定史無前例投放龐大資金入市干預,惹來極大爭議。連同亞洲金融危機造成區內需求減少,全年經濟出現負增長,GDP下降5.1%。政府其後於1999年以盈富基金形式將所購入股票逐步沽售。香港經濟出現短暫復甦跡象,但2001年美國經濟低迷拖累外圍環境,加上911事件打擊旅遊業,以及網際網路泡沫爆破,當年GDP增長急跌至0.1%。2002年經歷稍微復甦後,2003年3月中爆發SARS,4月2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出旅遊警告,旅遊業受重創,市民消費意欲受嚴重打擊。政府於4月動用118億港元紓困,6月15日宣布再動用7.15億元提供超過3萬個短期職位及培訓名額,香港終於6月23日從疫區名單剔除。其後,香港經濟開始出現復甦跡象,7月28日首次推出個人游計畫,簡化中國大陸指定省市居民申請訪港旅遊程式,刺激旅遊業發展。加上美元開始轉弱,與其掛鈎的港元在國際市場顯得更具競爭力,惠及香港出口貨品表現。同年的施政報告(見:香港施政報告),政府更確立了金融、物流、旅遊(見:香港旅遊業)和工商業支援服務為香港四大經濟支柱產業,並希望能夠加以發展。此後,經濟成長勢頭漸趨強勁,2006年12月28日,恒生指數首次衝破二萬點,當日成交更達54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