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

漁船

漁船是用以捕撈和採收水生動植物的船舶。也包括現代捕撈生產的一些輔助船隻,如進行水產品加工、運輸、養殖、資源調查、漁業指導和訓練以及執行漁政任務的船舶。

為保證漁獲物的質量,保鮮是漁船的重要功能之一。船上的保鮮方式一般有冰藏、冷海水保鮮、鹽藏、微凍、凍結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漁船
  • 外文名:fishing vessel
  • 日本語:漁船(ぎょせん)
  • 拼音:yú chuán
  • 功能:用以捕撈和採收水生動植物的船舶
船隻信息,主要分類,漁船特點,船隻設備,現狀,

船隻信息

漁船,即漁業船舶,進行魚類捕撈、加工、運輸的船舶統稱,是捕撈和採收水生動植物的船舶,也包括現代捕撈生產的一些輔助船隻,如進行水產品加工、運輸、養殖、資源調查、漁業指導和訓練以及執行漁政任務等的船舶。
漁船

主要分類

漁船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作業水域分為海洋漁船和淡水漁船,海洋漁船又分沿岸、近海、遠洋漁船。
船體材料分為為木質、鋼質、玻璃鋼質、鋁合金、鋼絲網水泥漁船以及各種混合結構漁船。
推進方式分為機動、風帆、手動漁船。
漁船所擔負的任務可分為捕撈漁船和漁業輔助船兩大類(見表)。

漁船特點

①多數捕撈船隻的船型較小,不過,為了適應在風浪中連續航行和作業,要求有較好的穩定性 、 耐波性和適航性,結構需特別牢固。
掛好國旗的漁船準備出海掛好國旗的漁船準備出海
②作業期間載重量變化較大。
③船用設備要求結構性能可靠、堅固耐用、維修方便。
④主機功率較大,相對速度較高。
⑤除配置一般船用設備外,還需配備捕撈設備、保鮮和加工設備、助漁和導航設備等,漁艙要求隔熱設施性能好。

船隻設備

動力裝置
捕撈漁船的主機功率一般為每總噸1.5~4.5千瓦,有的高達6~7千瓦。
大、中型捕撈漁船及漁業基地船因配備凍結和加工設備,發動機功率為主機功率的65%~85%。
為了提高主機效率,船上的發動機、捕撈絞機、製冷裝置、空壓機等往往由主機驅動,增加了動力裝置的複雜程度。
拖網漁船、漁業調查船、延繩釣漁船等工作狀況多變,常採用可調螺距螺旋槳並裝有助推器,以合理利用主機功率和提高船的機動性、靈活性和轉向性能。
捕撈機械
捕撈機械的種類多而複雜,功率較大。
拖網漁船使用的絞機,拉力和絞拉速度隨水深 、漁具、 船形大小、主機功率而變化。
圍網漁船的捕撈機械有的多達20多台。為配合圍網作業,有的還配有3~5艘漁艇。
延繩釣漁船配有理線機、卷線機、放線機、掛餌機等。
魷魚釣船和竿釣船則裝有自動釣機。
漁船漁船
保鮮和加工設備
沿岸、近海拖網漁船主要用 0℃ 左右的冰藏保鮮;
中小型圍網漁船主要採用 -1℃ 左右的冷海水保鮮;
漁港較遠作業的拖網漁船或漁業基地船,採用平板凍結、隧道式吹風凍結等低溫凍結;
竿釣漁船、鮪魚延繩釣漁船的漁獲物以低溫鹽水結凍,溫度-50~-55℃。
還有部分漁船採用輕鹽低溫保藏或-3℃左右的微凍保鮮 。
此外,在大中型遠洋漁船可將漁獲物加工成魚片、魚段、罐頭、魚糜、魚粉等,備有洗魚機、魚片機、剖切機、去皮機、采肉機、魚粉機等多種魚類處理和加工機械。
助漁和導航通訊儀器
助漁和導航通訊儀器用於探測魚群或輔助捕撈操作,主要有垂直探魚儀、漁用聲吶、網情儀、雙拖漁船船間距離計、拖網曳綱長度張力儀、雷達浮標及其接收器等。
現代探魚儀已備有計算機,具有記憶、儲存、分析等功能。漁用聲吶已發展為電子掃描式,可全方位探測魚群並直接顯示。
助漁儀器與導航儀器等結合起來形成綜合助漁系統。有的漁業調查船把探魚和網具監測信號與漁船駕駛、推進系統、漁撈機械結合起來,實現了拖網自動控制。
漁船噸位及檢驗
漁船按噸位丈量規範所測定的、以登記噸(2.83米) 計的全船內部總容積稱總噸位。世界上中小型捕撈漁船一般為數十至數百噸;大型漁船達千噸,甚至可達4萬多總噸。為保證漁船安全 ,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都對漁船進行定期檢驗並頒發證書。

現狀

目前我國從事遠洋漁船設計、建造的單位數量有限,自主設計建造的遠洋漁船船型少,技術儲備不足,整體建造水平落後。我國遠洋漁船速度慢、能耗大、燃油成本占40%-50%,比先進國家相同功率的遠洋漁船要高15%左右。我國雖為世界造船大國,但高附加值漁船建造少,船舶工業先進的設計、建造技術未能惠及遠洋漁船。因此提高我國遠洋漁船裝備水平已成為當務之急。
已開發國家為了合理利用近海漁業資源,都建立了科學的漁政管理體系,十分重視漁具的選擇性研究,每年都派漁業調查船在世界各海域進行新漁場新資源的調查,為本國海洋捕撈船隊提供新的作業漁場。日本、英國等海洋捕撈業發達的國家,為了對現有漁具漁法進行革新,對各種漁具漁法進行大量的基礎研究,使其結構日趨合理,提高了網次產量。
目前美國、日本都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衛星導航、探魚系統,他們可以從天上、海底、沿岸領域探測追蹤魚群,能隨時知道魚群的動向,保障漁船的捕撈成功率。
遠洋漁業特點是遠離生產基地、獨立性強,必然要求船體輕、速度快、網具操作自動化、加工自動化、系列化。隨著工業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漁船的馬力、噸位、航速、艙容量、捕撈機械自動化程度、綜合生產能力、自我維修能力、加工能力等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國外漁船裝備的先進程度大大高於開發中國家。如西班牙的鮪魚船隊的旗艦ALBACORA號圍網船,是世界上最大的鮪魚圍網船。該船長105米,型寬10米多,總噸位2640噸,鮮魚冷藏能力3000噸,速凍能力2350立方米。其製冷設備包括6台73.5K壓縮機,26個冷海水儲藏室,每天可速凍140噸。該機不僅發動機主機先進、航速大、輔助設備也頗為先進,助絞機、起網機、動力滑車、吊車也十分先進。另外,駕駛室內裝有3台雷達,衛星導航儀、迴轉式羅盤、自動導航和計程儀,以及單邊帶和甚高頻通訊設備。船上還配有一架用來偵察魚群的休斯500E型直升飛機,飛行最大高度達2900米,每小時時速為150公里。
冰島在90年代中期,研究出一船拖兩網的捕蝦系統。這種捕蝦系統使用的網具是兩頂ANGMAGSALIK拖網,總長102米,兩頂網具的網口張開距離各為25米,網口高度各為11米。捕撈結果顯示,儘管漁船在作業時燃料增加了30%,但產量增加了70%,在19天捕撈中,產量達到210噸。
據統計,一艘8000噸級大型遠洋拖網漁船價值量超過18萬噸級好望角型散貨船,而一艘先進的南極磷蝦捕撈船價值則高達1.7億美元,超過萬箱貨櫃船,屬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作業漁船船齡都較長,其配備的捕撈裝備和助漁導航等設備都相對落後,拖網作業的捕撈設備絞綱機,雖然已採用液壓傳動技術,但在控制技術方面和自動化方面的技術水平還相對落後,產品規格也相對較小。
我國圍網作業的捕撈裝備主要為:絞綱機、動力滑車、舷邊滾筒、尾部起網機、理網機;另一種被稱作多滾筒的圍網起網機,雖然已研製成功,但卻由於作業習慣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推廣:一般國內圍網漁船的捕撈裝備是採用部分機械化設備,許多作業程式還是依靠人力完成,自動化水平相對較低。
採用單船進行中層拖網捕撈,是目前世界各國中層拖網作業的主要形式。其操作技術與單船底拖網相似。保持網具的水層位置也主要通過調節曳綱長度、拖速來進行。捕撈對象目前主要為鯡魚,也用於捕南極燐蝦。
我國的鮪魚超低溫延繩釣漁船基本都是引進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等地企業陸續淘汰的舊船。
1)超低溫延繩釣船
可由海上扒載魚貨和補給,每航次可堅持6至12個月。總噸位400~750,船長45~60米。捕撈對象為大目、藍鰭、黃鰭等成體魚,採用-50℃至-55℃冷凍和冷藏,目標是生食鮪魚市場。
2)冷海水和常溫鮪魚延繩船
主要是依託基地補給,船型較小,船長在25~35米,海上自持力15~30天。捕撈對象主要為長鰭,兼捕少量黃鰭,採用冷海水製冷冰凍保鮮。約一半以上產品為長鰭,賣給罐頭廠;可生食品種,一等品賣至日本,二等品賣至美國。這類船按船殼材料分為鋼質冷海水鮪魚船和玻璃鋼冷海水鮪魚船。由於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開發經濟、節能、性能可靠的玻璃鋼船型曾一度成為科研攻關熱點問題,但因機械設備的材料耐電化腐蝕問題難以過關,維護成本過高,船東大多又轉造鋼殼船。
3)冰鮮鮪魚延繩釣船
我國的冰鮮鮪魚漁船最早在1988年開始在南太海域作業,無論是冷藏還是捕魚設備都比較落後,船型也較小,依託基地補給,海上自持力7~10天,主要捕大目或黃鰭等成體魚,冰鮮保鮮,空運到生食市場。這些在用船在捕撈、助漁和通訊等設備配置方面普遍比較落後,其適漁性、冷藏條件和艙容量、加工操作衛生與安全保障,以及船員居住條件等方面尚有不少缺陷。
4)鮪魚圍網船
這是現有漁船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目前國內的漁船全部為引進國外二手船型,根據新舊程度、裝備不同,單船價格在800~1000萬美元。截至目前,我國引進最先進的鮪魚圍網船是中水總公司2008年購買、台灣2001年建造的新型船~“中太二號”。
魷魚釣船,目前國內主要有三種船型。
1.由600馬力拖網漁船改造後的魷釣漁船,由於拖網和魷釣作業方式不同,主要柴油動力裝備主、輔機使用方面存在先天缺陷。為解決這一問題,絕大多數漁船都加裝了大功率輔機,但冷藏能力和艙容較小的問題難以解決。因魷釣作業遠離大陸,對冷藏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在生產旺季經常出現因冷藏倉滿被迫停產等待轉載等情況。
2.引進二手專業魷釣船,主要從日本等國購買進口。
3.國產仿造船型,配置較進口船型類似,有的略加改造,如中水集團股份公司在船上加裝蒸煮加工設備等。船長一般為60~70米。主機功率1800馬力左右,最大航速為14節,冷藏能力在500~1000噸。從近幾年生產情況看,70多米的專業魷釣船生產效益大大好於其他改造型船。
我國漁船與先進國家的差距
1,遠洋漁船裝備落後、自動化水平低、資金投入少
儘管近些年開始引進了一些較為先進的鮪魚圍網船、超低溫延繩釣船和大型拖網加工漁船,但都是外國使用10多年以上的舊船,我國仿造的部分漁船性能和質量(包括鋼材、管路、電器儀表、油漆等)還沒有完全過關,捕撈技術和網具、探漁設備、通訊和定位監測設備等也多屬引進。就是現在使用20年左右船齡的大型拖網加工船,其先進性也比我國自行建造的同類新漁船質量更為可靠。我國自行研發與更新舊船的投入也是遠遠跟不上先進國家的腳步。
經過多年運營,目前我國遠洋作業船隊和設備均已出現老化嚴重的現象,既增加了維修成本,又帶來了安全生產的隱患。
目前國外的遠洋漁船裝備基本是自動控制的,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證了產品的品質,而我國大多以手工操作為主,由於作業機械數量多,手工操作不但增加了船員的數量,也增加了作業危險性。國外7000噸到8000噸的拖網加工船上只需要15-16名船員,而中國需要超過100名。
2,漁船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極少
對於更為先進的南極麟蝦捕撈船、犬牙魚船、歐洲大型和專用捕撈船以及母子式捕撈加工船組等,在鋼材、穩性設計、破冰能力、魚糜深加工設備、直升機救助方面採用了許多高科技裝備,因已開發國家的技術封鎖,使我們知之甚少。
比如日本的鮪魚延繩釣漁業,沿岸一般採用總噸20噸以內的船隻;而產量占極大優勢的近海和遠洋鮪魚延繩釣,卻分別以50噸~100噸級和200噸~500噸級的漁船為主,從事母船式作業的母船在數百噸級或千噸級以上,最大的達3000多噸級。這種延繩釣的作業船最多攜帶釣具400餘籮。
近期國際漁業養護組織規定,嚴禁設定流木和電浮標,這預示著將來鮪魚圍網只能以追捕浮水魚為主。因此,使用直升機探魚和功能強大的海鳥雷達,為保證漁船速度使用大功率動力機型、艙容較大的船型成為必然趨勢。
我國發展遠洋漁業在裝備上必須從數量優先改進為質量優先,否則難以從根本上改變落後局面,同時也與我國的綜合經濟實力極不相稱。
3,管理缺失導致遠洋漁船節能效益低下
實施船舶節能製造,必須“有法可依”。儘管國際組織、行業組織、地區聯盟和其他國家對節能製造和船舶綠色製造提出了相關法規,我國也對節能製造提出了一些政策要求和法規,但是這些法規和要求涉及面比較廣、針對對象比較寬,將它們作為我國實施船舶綠色製造的依據,一是不現實,二是可操作性不強,我國船舶綠色製造總體上還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
行業管理弱化的問題在很多行業都存在。但是,由於船舶行業產業鏈長、生產工藝複雜,行業管理弱化對船舶行業的發展帶來的影響較其它行業更大。長期以來,全國數百家造、修船企業不同地方,不同部門管理,始終沒有建立起健全有效的行業管理體系。沒有國家的統籌規劃和巨觀調控,企業缺乏指導性的計畫,船舶工業發展帶有相當的盲目性和自發性。
國內造船業使用普通鋼板,鋼材切割量大、焊接長度長、因此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由於未使用鋼材計算機套料系統,國內造船業設計精度差、鋼材加工餘量大、反覆多、成本高、廢料多。國內船廠一般採用普通焊技術,自動焊、半自動焊接使用率低,僅為30%至40%,
我國造船業目前鋼材利用率為87%,而日本韓國鋼材利用率已達到92%至95%,差距十分明顯。若鋼材利用率提高1個百分點,可節省鋼材2萬噸,節約成本近1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