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比較優勢理論

外生比較優勢理論

外生比較優勢理論包括外生比較優勢說和要素稟賦比較優勢說。它是指由於天生條件的差別產生的一種特別的貿易好處,它是以外生給定的技術和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即外生比較優勢是由事前的差別引起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生比較優勢理論
  • 外文名:無
  • 解釋:一種特別的貿易好處
  • 學科:經濟學
概述,內容,不足,第一,第二,第三,現狀,發展,

概述

亞當·斯密和李嘉圖貿易模型以及H-O模型實質上都是把國家間先天賦予的生產條件差別作為貿易基礎的,因此從大衛·李嘉圖到20世紀中期以前的比較優勢理論被稱為外生比較優勢理論。外生比較優勢理論是以李嘉圖的外生比較優勢說和郝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比較優勢說為代表的。

內容

外生比較優勢說
外生比較優勢則是指由於天生條件的差別產生的一種特別的貿易好處,它是以外生給定的技術和稟賦差異為基礎的比較優勢,即外生比較優勢是由事前的差別引起的。
大衛·李嘉圖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了比較優勢貿易理論。該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而非絕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集中生產並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比較優勢貿易理論在更普遍的基礎上解釋了貿易產生的基礎和貿易利得,大大發展了絕對優勢貿易理論。李嘉圖的這種比較優勢說的理論前提是比較嚴格的,是屬於外生比較優勢的前提。
要素稟賦比較優勢說
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ELI.Heckscher)和其學生俄林(Bertil Ohlin)所提出的資源稟賦理論(Factor Endowments Theory),又叫H-O理論、H-O模型,它建立在對現實經濟簡單化、抽象化的嚴格模型設定基礎上。
赫克歇爾赫克歇爾
H-O模型假定只有兩種生產要素勞動力和資本。假定只有兩種商品X、Y,且X商品是勞動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資本密集型商品。要素密集是通過對兩種商品生產中投入的資本-勞動比率進行比較而確定的,資本-勞動比率(K/L)高的為資本密集型商品,資本-勞動比率低的為勞動密集型商品。還假定只有兩個國家A、B,且B國資本充裕,A國勞動力充裕。要素充裕是通過對兩國生產要素相對價格或生產要素總量相對比例進行比較而確定的,B國的資本價格與勞動力價格之比小於A國,則B國資本充裕,A國勞動力充裕;或者B國的資本總量與勞動力總量之比大於A國,則B國資本充裕,A國勞動力充裕。兩國具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組社會無差異曲線。H-O定理表明資本充裕的國家資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對優勢勞動力充裕的國家在勞動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對優勢,一個國家在進行國際貿易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對充裕和便宜的生產要素的商品,而進口密集使用其相對缺乏和昂貴的生產要素的商品。

不足

外生比較優勢理論在20世紀中期前風行一時,與當時產業還很粗糙,生產形態是勞動力密集型而非技術密集型相適合的。當時的國際貿易活動更顯示國家的資源、資金與技術還處於發展中狀態,這段期間國際貿易的主要產品有香料、絲綢、菸草和礦產等,貿易的區域也限制在較小的範圍內。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得到了迅速發展。外生比較優勢理論並不足以解釋豐富多元的貿易形態。這一使命注定由內生比較優勢理論來完成。

第一

工業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量大大增加,產業內貿易迅速發展。這使外生比較優勢理論在解釋現實上遇到了難題。依據H-O理論,一個國家應該出口較密集地使用其相對充裕的生產要素生產的商品。勞動力豐富的國家專業化生產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資本豐富的國家專業化生產並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貿易雙方的要素稟賦差異越顯著,貿易的潛力就越大,因此,開發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應主導國際貿易的流向。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第二

技術密集型產品貿易的比重迅速上升。在世界出口總額中,製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其中技術密集度更高的工程產品,如汽車、飛機、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和其他機械產品出口上升更為迅速,占總出口的比重由1963年的27%上升到1987年的39%。外生比較優勢理論把技術作為一個外生的變數,顯然無法解釋這一現象。

第三

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迅猛增長,且跨國公司內部貿易迅速增長。外生比較優勢理論不考慮規模報酬,假定完全競爭市場結構,因而沒有實實在在的公司存在,這也就無法討論範圍限於公司內部的公司內貿易問題。

現狀

中國既是世界農產品生產大國,也越來越成為世界重要的農產品貿易大國,許多農產品的進出口都對世界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全世界的農產品的出口市場上,中國的份額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約是2.4%,2003年達到了3.2%,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大農產品的出口國。中國農產品進口貿易近幾年發展也較快,1992年進口額為96.6億美元,到2002年則達到124.15億美元,10年進口增加27.2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2.5%,到2003年,中國農產品進口額居世界第四位。
中國加入WTO已快5年時間,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對中國的農業經濟而言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如今,在農產品生產相對過剩,國內需求不足的情況下,農產品的對外貿易主要是為尋求農業發展和增加貿易收益,因此,必須遵循比較優勢原則進行貿易。
對外貿易是經濟成長的引擎,比較優勢理論是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和核心。比較優勢理論有外生與內生之分。外生比較優勢理論以國家間先天賦予的生產條件差別為貿易基礎,在20世紀70年代末以前,一直是貿易理論的主流,為大多數經濟學家信奉。國際貿易理論的鼻祖亞當·斯密提出“絕對優勢學說。認為各國間存在的生產技術上的差異,會造成勞動生產率生產成本的絕對差別。貿易各方應集中生產並出口其具有絕對優勢產品,進口其不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其結果比自己什麼都生產更有利。

發展

李嘉圖在絕對優勢理論的基礎上提出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並不限於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別,只要各國之間存在生產技術上的相對差別,就會出現生產成本產品價格的相對差別,從而使各國在不同的產品上具 有比較優勢,使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成為可能。每個國家都集中生產並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從而獲得比較利益,因此,這一學說亦被稱為比較利益理論。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即使一個國家不擁有任何絕對優勢,仍然可以參加國際分工國際貿易,並獲取比較利益,正好彌補了亞當·斯密絕對優勢學說的理論缺陷。但是,其本身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李嘉圖雖然解釋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如何引起國際貿易,但是沒有進一步解釋造成各國勞動生產率差異的原因;二是李嘉圖認為各國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將進行完全的專業化生產,這一點與現實有較大的出入。現實中,難以找到一個國家國際貿易中進行完全專業化生產。一般來說,各國大都會生產一些與進口商品相替代的產品
李嘉圖雖然指出了比較優勢的存在,卻將之歸結為由於技術的不同而產生的結果。20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俄林和他的老師赫克歇爾又進一步從生產要素比例的差別而不是生產技術的差別上,解釋生產成本和商品價格的不同,從而導致比較優勢的產生。這一理論可概括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產要素比例,而不同的國家擁有的生產要素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各國在生產那些能夠比較密集地利用其較充裕的生產要素的商品時,就必然會有比較利益產生。因此,每個國家應該出口能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換取那些需要比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產要素的進口商品。”赫克歇爾和俄林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圖貿易模型中的局限性,認為不僅僅是勞動力,資本、土地以及其他生產要素也都在生產中起了重要作用並影響到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他們還注意到,不同的商品生產需要不同的生產要素配置,而各國生產要素的儲備比例和資源稟賦不同,因此,產品生產的相對成本不僅由技術差別決定,也由要素比例和稀缺程度的不同而決定。一般來說,勞動力相對充裕的國家勞動力價格會較低,因此,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成本會相對低一些。而資本相對充足的國家,資本的價格會較低,生產資本密集型產品則相對成本較低。因此,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資源配置或要素稟賦上的差別
俄林俄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