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理論

H-O理論

H-O理論(即赫克歇爾-俄林理論)以要素分布為客觀基礎,強調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同要素稟賦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產函式對貿易產生的決定性作用。要素合作型FDI是該理論的擴展,其基本原則是轉移可流動要素與不可流動要素的結合,提高各類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

要素稟賦則是指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率,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與其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絕對數量無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克歇爾-俄林理論
  • 外文名:Heckscher-Ohlin(H-O)theory
  • 目的:提高各類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
  • 亦稱:要素比例理論
簡介,不同觀點,理論之謎,檢驗研究,新的發現,確定定理,研究架構,理論檢驗,

簡介

赫克歇爾—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y),又叫做要素比例理論(Factor Proportion Theory)。
理論沒有試圖去解釋國際間生產率的重要差異。這種差異致使各國間比較成本的不同,並由此引起國際貿易。在現代赫克歇爾—俄林理論中,這些生產率差異本身被歸因於各國初級要素擁有量的差異,這種初級要素擁有量的差異實際上肩負了解釋國際貿易的全部重任:比較明顯的對外貿易商品構成的原因,如要素質量的國際差異以同一產品生產函式的差異等,都通過假設前提而精心排除了。赫克歇爾—俄林的理論最終形成了現在眾所周知的國際貿易模型的赫克歇爾—俄林定理(HOT):一個國家出口用其相對富足的要素密集生產的那些物品,進口該國相對稀缺的要素密集生產的那些物品。這個定理看似甚有道理,但卻也十分魯莽,它用供給條件解釋整個外貿商品的構成,如果(比如說)一國的進口需求傾向於用其富足的要素比較密集地生產的那些物品,那赫克歇爾—俄林定理就沒法解釋了。
對於現行形式的赫克歇爾—俄林模型是,薩繆爾森在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發表的一系列文章的功績,要比赫克謝爾1919年的開創性文章和俄林據此加工和發展而形成的《區際貿易和國際貿易》(1933年)一書的功績要大。
在一系列特定條件下,自由貿易將使要素價格基本上完全、而不是局部均等。這些特定條件包括:完全競爭、無交換成本、不完全專業化、相同的線性齊次生產函式、無外生經濟、在所有相對要素價格上相對要素密集程度不變、要素質量相同、要素數量不大於商品數量。這種絕妙的闡述(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最後推廣到了n個國家、n種要素和n種物品;H-O理論則沒能做到這一點,它至今仍只是一個討論兩個國家、兩種要素和兩種商品的定理(巴格沃廷,1965年,第175—6頁)。

不同觀點

對他們認為非常重要的許多變數,如需求條件和規模經濟,均未作討論,而他們對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則在相當大程度上偏離了兩位先行者自己確立的解釋實際觀測到的外貿結構這一目標。由於把國際貿易看作國際要素流動的一種形式,赫克謝爾和俄林均推測,自由貿易將使要素稀缺程度、從而世界要素價格均等化,但不管怎么說,俄林還發現了這種過程達不到完全相等的許多原因。薩繆爾森則把他的主要精力放在HOT的推論上,即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EPET)上。

理論之謎

赫克歇爾在討論國際貿發生的原因時,使用了與李嘉圖基本一致的假設前提,目的是探討李嘉圖學說比較利益發生的基礎。雖然對國際貿易“貨幣”理論(或古典的交換機制理論)的經驗檢驗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但無論是李嘉圖的解釋還是俄林的解釋,他們的國際貿易純粹或“真正”理論直到1951年都仍然完全沒有得到檢驗。

檢驗研究

在1951年,麥克杜格爾對李嘉圖的貿易理論首次進行了檢驗,幾年以後,華西里·里昂惕夫把他1947年的投入產出表運用於美國貿易模型,他發現美國的出口品是相對勞動密集的,而它的進口品則是相對資本密集的,這個結論與我們根據赫克謝爾—俄林定理所作的預期完全相反。經濟學家對於里昂惕夫之謎大體上有四中解釋:(1)生產要素密集型逆轉(2)關稅和政府的其它貿易壁壘(3)技能和人力資源不同(4)其它自然資源不同。

新的發現

各地的要素和技術是不同的各國的需求條件差別正好為生產中的要素傾向所抵銷,要素密度的轉變很可能在要素價格的相關範圍內,等等。(3)其它一些人,包括薩繆爾森自己,或多或少忽視了里昂惕夫之謎,他們研究的是所謂“俄林—薩繆爾森研究架構”,他們的目的是把國際貿易的純粹理論降為一般均衡(GE)理論的特例。在他們看來,赫克謝爾—俄林定理的實際精確性並不是什麼重要問題,因為,它無論如何只是向差別稅、關稅交易成本、規模經濟、需求條件、要素流動性和不完全競爭的第一次逼近。(4)還有一群人,主要是商業經濟學家,他們對赫克謝爾—俄林定理和俄林—薩繆爾森研究架構均加反對。他們利用里昂惕夫之謎去支持自己結構鬆散的“產品周期”和“技術缺口”(gap)模型,用產品創新的動態性和高收入國家生產者在信息與行銷方面的優勢來解釋製成品貿易模型。另有極少數象查爾斯·金德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那樣,認為:“他[里昂惕夫]所證明的並不是美國資本稀缺而勞動力充足,而是證明了赫克謝爾—俄林定理是錯誤的”(轉引自德馬切,1976年,第124頁)。大多數貿易理論家繼續加工精煉受到明顯反駁的要素比例理論,日益陷於由里昂惕夫之謎引起的一系列技術難題,如要素是什麼?許多不同的要素如何進入生產過程?在多要素世界裡,能夠排除要素密度的轉變嗎?當要素數量增長時,保證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確定定理

早在1941年,薩繆爾森和W.斯托爾佩(Stolper)就致力於確立這樣一個定理,即保護性關稅無論從絕對意義上還是從相對意義上都有利於相對稀缺的要素。這個定理不失為俄林—薩繆爾森研究架構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此後在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證明在一個有許多要素和許多物品在分隔而又相關的市場上交易的世界裡,商品價格和對應的要素價格之間——對應關係的特性,從而完成一般均衡框架的關節的結合。在一般均衡框架中,李嘉圖模型和俄林模型都只看作是特例,前者根據給定的要素價格論證商品價格問題,後者則反過來從給定的商品價格出發,論證要素價格問題。

研究架構

假如里昂惕夫之謎使俄林—薩繆爾森研究架構停下來,損失有多大?問題的答案顯然是一個價值判斷問題。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說明大多數貿易理論家並沒有表現出他們是“天真的證偽主義者”:他們抓住俄林—薩繆爾森框架的“硬核”,禁止不用一般均衡要素比例的定價理論去解釋世界貿易模型的一切意圖。不管俄林—薩繆爾森框架過去和將來是否是卓有成效,在產生大量新生事實的拉卡多斯意義上,它是否是“進步的”研究架構將又是一個棘手的判斷問題。用俄林—薩繆爾森方法得出的大多數新發現,比國際貿易與國內貿易之間的密切聯繫更缺乏事實的支持(德馬切,1976年,第123頁)。可以肯定的是,俄林—薩繆爾森框架對於普及充斥於戰後一切分配問題討論的簡單化的邊際生產力理論發揮了很大作用,國際貿易的要素比例模型,激勵了服從規模收益不變並包含兩個國家、兩種物品和兩種要素的總生產函式的傳播,這樣,通過高度簡化和綜合的一般均衡理論(該理論預示了超過實際交易能力的交易量),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可以統一處理。因此,對俄林—薩繆爾森研究架構的評價,不可能拋開對更為廣泛的希克斯—薩繆爾森—阿羅—德布魯一般均衡研究架構的評價,後者是整個研究架構的一部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作為經濟理論中最熱心的操作主義擁護者(至少在其早期是這樣,參見第4章)的薩繆爾森,對這項工作的展開與發展作出了如此之大的貢獻。一位評論者發現:“[要素價格均等化的]整個討論,無論好壞,都是非操作的理論化的典型例子”(凱弗斯,1960年,第92頁)。薩繆爾森坦率地承認,現實世界中實際觀測到的要素價格差異,必定在相當大程度上偏離在靜態競爭條件下要素價格的完全相等。然而,他對自己對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的研究深信不疑,認為它通過一些方法“洞察了決定世界貿易的力量”(轉引自德馬切,1976年,第118頁),這使人想起由於他公開藐視先驗論的方法論而引起的一場爭論(見第4章)。從內心說,人們很難反對這樣的結論:要素價格均等化討論已變成一場智力遊戲。雖然它通過澄清純理論的結構產生了某些有時候很有用的結果……得出了有趣的結論,即在某些情況下,貿易可能並不傾向於使要172經濟學方法論素價格均等,事實上,甚至沒有哪個政策制定者想知道從自由貿易里能否找到對解釋現實世界的統計或觀測到的事實有任何價值的答案[科登,1965年,第31頁]。

理論檢驗

實際觀測到的各國間要素價格的巨大差異,顯示出與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大相逕庭。但是,如果世界上的要素價格事實上不相等,那必定意味著赫克謝爾—俄林的要素比例貿易模型的一個或多個假定前提是不成立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回過頭來對赫克謝爾—俄林定理的經驗有效性作最後的分析,這種分析主要是回答貿易的商品結構是否是一方面決定於要素的擁有情況,另一方面決定於技術、規模經濟和市場完善程度的差異。自里昂惕夫以來,這個問題已經在大量經驗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研究,大多數的研究結果實際上是否定赫克謝爾—俄林定理的。用對貿易理論檢驗的最後總結的話來說①,“簡單的赫克謝爾—俄林模型並不是建立在堅實的經驗基礎上的。當嚴格地考慮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本時,模型可提供更深入的洞察……[不過,各國的效率差異似乎足以說明,要素擁有情況假說是唯一有效的經驗根據這種說法最沒有道理”(斯特恩,1965年,第20—1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