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漢語一級字,讀作xià或jiǎ,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雄武的中國人或中國人(兩處的“中國”都特指“中原一帶”),即《說文解字》所謂的“中國之人也”,後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
- 拼音:xià;jiǎ
- 注音:ㄒㄧㄚˋ;ㄐㄧㄚˇ
- 古字:𡔰、𠍺、昰、𡕾
- 結構:上下結構
- 部首:夂
- 字碼1:U:590F;GBK:CFC4;鄭碼:ANRS
- 字碼2:倉頡:MUHE;四角碼:10407
- 五筆:DHTU
- 總筆畫:10畫
- 字級:一級字(1862)
- 平水韻:上聲二十一馬,去聲二十二禡
漢字源流,詳細釋義,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演示,各體書法,音韻匯集,常用詞組,
漢字源流
夏,象形字。關於“夏”的字源,主要有兩種觀點。
其一,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圖①)是一個人的象形:頭、發、眼、身軀、兩臂、腿腳一應俱全,且雙手擺開呈現出一種強而有力的架勢。金文中的“夏”字(圖①)較其甲骨文字形大大地複雜化:人的頭和身軀變成繁體的“頁”字形結構;其左右兩邊的兩個呈鋸齒狀結構的部分,是手的象形;其下是腳趾朝向左邊的兩隻腳的象形,也就是“止”。小篆中的“夏”字(圖①)由其金文字形發展而來,只是“腳”只剩下了一隻,整個字的結構看起來也更為明朗。約在隸書階段的後期,“夏”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簡化:上面繁體的“頁”被寫成了圖①中隸書“夏”字所示的形狀,兩邊的“手”被省略掉了,下面的“腳”變成了“夂”。由此演變為楷書中的“夏”字。在字義上,“夏”字的本義為“雄武的中國人”(這裡的“中國”特指“中原一帶”)。
其二,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體較為複雜。金文中的“夏”字(圖②)實際上就是“人”形:上為“頭”,中間為“軀幹”,兩側為“手”,其下為“足”。小篆中的“夏”字(圖③)也是“人”形,但已經發生了偽變,人的身軀部分沒有了,只是一隻大腳還在。楷書中的“夏”字(圖④)從小篆演變而來,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義上,“夏”字的本義是“人”——“中國之人”(這裡的“中國”指黃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後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詳細釋義
讀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xià | 動詞 | 通“假”,寬假。 | pardon | ||
名詞 | 四季的第二季。 | summer | 夏季 | ||
最初為中原古部族名,相沿用為中國人的稱呼,也泛指中國。 | Chinese;China | 華夏 諸夏 | |||
大屋,今作“廈”。 | a tall building | ||||
華彩。 | magnificent color | 《周禮·天官·染人》:秋染夏。 | 夏縵 | ||
樂歌名。 | 《詩經·周頌·時邁》:我求懿德, 肆於時《夏》, 允王保之。 | ||||
舞名,文舞。 | 《穀梁傳·隱公五年》:舞《夏》,天子八佾,諸公六佾,諸侯四佾。 | ||||
古水名。 | Xia River | 屈原《九章·哀郢》: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 夏水 | ||
漢水別稱。 | 《左傳·昭公十三年》:王沿夏,將欲入鄢。 | ||||
春秋時期楚國地名。 | 《左傳·宣公十一年》:(楚子)乃復封陳,鄉取一人焉以歸,謂之夏州。 | ||||
古州名。 | |||||
縣名。 | Xiaxian County |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西三·解州》:夏縣,本漢安邑地,後魏太和十一年,別置南安邑縣,後周改為夏縣。 | 夏縣 | ||
通“雅”。 | |||||
姓。 |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相傳為啟所建立的奴隸制國家。 | Xia Dynasty | 夏曆 | |||
東晉末年赫連勃勃所建封建割據政權名。 | |||||
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建立政權名。 | |||||
北宋初年李元昊所建封建割據政權名。 | 西夏 | ||||
元末明玉珍所建封建割據政權名。 | |||||
佛教語,僧徒對年的稱謂。 | a year | ||||
形容詞 | 大。 | big | 《爾雅·釋詁上》:夏,大也。 | 夏屋 | |
通“暇”,閒暇。 | not busy | ||||
jiǎ | 名詞 | 古縣名用字。 | |||
通“榎”,木名。 |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豫部》:夏,假借為“榎”。 |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第五下】【夊部】
夏,中國之人也。從夊從頁從𦥑。𦥑,兩手;夊,兩足也。胡雅切。𠍺,古文夏。
說文解字注
【卷五】【夊部】
夏,中國之人也。
註: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義為大也。
從夊、從頁、從臼。𦥑,兩手;夊,兩足也。胡雅切。
註:古音在五部。
𠍺,古文夏。
康熙字典
【醜集下】【夊部】夏
古文:𡔰、𠍺、昰、𡕾。
《唐韻》、《正韻》:胡駕切,《集韻》、《韻會》:亥駕切,並音暇。四時,二曰夏。《釋名》:假也。寬假萬物,使生長也。《前漢·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秉禮,執衡,司夏。
又《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並音下。中國曰“華夏”。《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詩·周頌》:肆於時夏。
又國號。禹受舜禪,易虞為夏。
又澤名。《書·禹貢》:雷夏既澤。
又大夏,禹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舞《大夏》,以祭山川。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杜子春曰:王出入奏《王夏》,屍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賓客至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裓夏》,公出入奏《驁夏》。齊音齋,裓音陔,驁音遨。(按:“九夏”有聲無辭,“注”、“疏”以《雅》、《頌》諸篇強分配之,非。)
又大屋曰夏。宋玉《招魂》:冬有穾夏。
又大俎曰夏。《詩·秦風》(《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禮·檀弓》:見若覆夏屋者矣。註:大俎,一名大房,半體之俎,足下有跗,如堂房也。
又五色曰夏。《書·禹貢》:羽畎夏翟。註:羽畎,羽山之谷。夏翟,雉具五色中旌旄之飾。《周禮·春官·染人之職》:秋染夏。服車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縵,蓋取諸此。
又《集韻》:舉下切,音賈。地名。負夏,衛地。《禮·檀弓》:曾子吊於負夏。
又陽夏,在開封。《史記·高祖紀》:追項王至陽夏。
又木名。《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夏,榎也。楚,荊也。《詩·大雅》(《大雅·皇矣》):不長夏以革。王博士云:夏用木,革用皮,皆鞭撲之刑。
《說文解字》中的“夏”字 | 《說文解字注》中的“夏”字 | |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 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同文書局本 《康熙字典》書影 |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參考資料:)
書寫演示
(參考資料:)
各體書法
篆書 | 隸書 | 楷書 | |||
篆書 | 隸書 | 楷書 | |||
行書 | 草書 | ||||
行書 | 草書 |
音韻匯集
字頭 | 小韻 | 韻目 | 韻部 | 韻母 | 反切 | 聲調 | 聲母 | 聲符 | |
---|---|---|---|---|---|---|---|---|---|
上古音系 | 夏 | 下、暇 | 魚 | 夏 | |||||
廣韻 | 夏 | 下 | 馬 | 麻二開 | 胡雅 | 上聲 | 匣 | ||
中原音韻 | 夏 | 下 | 家麻 | 家麻齊 | 去聲 | 曉 | |||
洪武正韻 | 夏 | 下 | 十五馬 | 麻 | 亥雅 | 上聲 | |||
夏 | 賈 | 十五馬 | 麻 | 舉下 | 上聲 | ||||
夏 | 暇 | 十五禡 | 麻 | 胡駕 | 去聲 | ||||
分韻撮要 | 夏 | 夏 | 第二十六家賈嫁 | 家 | 陽去 | 曉 |
(參考資料:)
常用詞組
殘夏 | 大夏 | ||||
夏中 | |||||
夏子 |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