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

壯,zhuang,從,本義表示大而有力,強盛的意思。壯是艾炷灸時計數的單位。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雲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壯
  • 拼音:zhuang
  • 形聲:從士,爿( pán)聲
  • 表示:大而有力,強盛的意思
  • 部首::丬 
  • 部外筆畫::3
  • 注音:ㄓㄨㄤˋ
漢字,基本信息,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壯族通史,廣西通志,

漢字

基本信息

部首:丬
部外筆畫:3,總筆畫:6
異體字:壵
漢字首尾分解:丬士
漢字部件分解:丬士
筆順讀寫:捺橫豎橫豎橫
五筆86&98:UFG
倉頡:LMG
鄭碼:TIB
筆順編號:41212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8EE

基本字義

壯(壯)
zhuàng ㄓㄨㄤˋ
1 大,有力,強盛:強~。~士。~心。~烈。~美。兵強馬~。
2 增加勇氣和力量:~膽。~行(xíng )。以~聲勢。
3 中國少數民族,~族。~錦。~歌。
4 用作“冊’,意思是受傷。初六,用拯馬壯,吉。——《周易
5 姓氏
English 壯 strong able-bodied big large robust name of tribe
方言集匯 粵語:zong3 客家話:[客英字典] zong5

詳細字義

◎ 壯
壯 zhuàng
〈形〉
(1) (形聲。從士,爿( pán)聲,兼表字義。士是能幹的人,爿是劈開成片的木柴,合起來的意思是乾出了很多事的人。本義:乾出了很多事的功臣。)
(2) 同本義 [tall and big;srong;robust]
壯,大也。——東漢·許慎《說文
壯,健也。——《廣雅
秦晉之間凡人之大謂之奘,或謂之壯。——《方言
三十曰壯。——《禮記·曲禮
壯士,賜之卮酒。——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西漢·司馬遷《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男氣壯力。——《逸周書》
壯哉我中國少年。—— 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三小姐長遠勿見,好像壯仔點哉。——清· 韓邦慶《海上花列傳》
(3) 又如:壯浪(健壯);壯盛(強壯旺盛);壯勇(強壯而勇敢);壯武(強壯勇武);年輕力壯;兵強馬壯;壯健(強壯,強健)
(4) 豪壯;豪邁 [grand and heroic]
彼不知懼,而學壯語,此之不武,何能為也。——《晉書·譙剛王遜傳》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唐·杜甫《壯遊
(5) 又如:壯夫(豪壯之士,豪傑);壯思(豪壯的情思);壯情(豪壯的情懷、抱負);壯意(豪壯的意氣)
(6) 勇壯 [brave and sturdy]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魏策三》
(7) 又如:壯武(勇壯,雄武);壯悍(勇壯強悍);壯毅(勇壯剛毅);壯辭(勇壯的言辭)
(8) 宏偉 [grandeur]
克壯其猶。——《詩·小雅·采芑
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史記·高祖紀》
(9) 又如:壯麗(雄偉華麗);壯制(宏偉的製作);壯圖(偉大的志願、計畫)
(10) 堅實,堅牢 [firm]
金繩鐵索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韓愈《石鼓歌
(11)(植物)粗壯,茂盛。[lush]
唐·柳宗元游黃溪記》:“自是又南數里,地皆一狀,樹益壯,石益瘦,水鳴皆鏘然。”
◎ 壯 zhuàng
〈動〉
(1) 增強 [strengthen]
《唐史拾遺》曰:“汝陽王王進嘗於上前醉,不能下殿,上遣人掖出之。” 王進謝罪曰:“臣以三斗壯膽,不覺至此。”—— 杜甫《飲中八仙歌·注》
(2) 又如:給他壯膽;壯聲勢
(3) 長成年,長大 [grown-up]
男女當壯,扶輦推輿,相賭樹下,戲笑超距,終日不歸。——《管子
(4) 以…為壯美;讚賞 [admire]
單于壯其本。——《漢書·李廣蘇建傳》
何其壯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甚可壯也。——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識者壯之。——《明史
(5) 傷。通“戕”( qiāng) [injure]
姤,女壯,勿用取女。——《易·姤》
韓安國 壯趾, 王恢兵首,彼若天命,此近人咎。——《漢書
◎ 壯 zhuàng
〈名〉
(1) 壯年 [prime of life]。中國古代稱男子三十為壯
少壯不努力。——《樂府詩集·長歌行
比後壯乃問其母。(壯:成年。名詞在句中作動詞用。長大成人。)——晉· 乾寶《搜神記
(2) 灸法術語 [one moxacone]
(3) 指艾炷灸中的計數單位。每灸一個艾炷,稱為一壯
(4) 指艾炷。如大壯灸,即指用較大的艾炷施灸,小壯灸即指用較小的艾炷施灸
(5) 壯族的省稱 [Zhuang nationality]。原作“僮”

常用詞組

● 壯(壯)
zhuàngㄓㄨㄤˋ
◎ 強壯:健壯。身體壯、年輕力壯。
◎ 加強;使壯大:以~聲勢。壯壯膽子。
◎ 雄壯;大:~觀。~志。理直氣壯。
◎ 中醫艾灸,一灼叫一壯。
◎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雲南、四川、貴州等省(舊作“僮”):~族。~錦。~歌。~鄉。
◎形容有勁、厲害。主要用於河南地區。例如:1、這煙抽著真壯!(形容有勁、沖的意思)
2、這人今天抽獎手氣真壯!(形容厲害、好)
◎ 壯大 zhuàngdà
(1) [grow to manhood]∶長大成人
諸子壯大,未能以有室家。——王安石《上執政書》
(2) [strengthen]∶變得強大;使強大
壯大隊伍
(3) [bulky;grand]∶龐大;宏偉
其體壯大,不辨其面。——《北齊書
(4) [thick;sturdy]∶粗大;粗壯結實
生得壯大高粗
◎ 壯膽 zhuàngdǎn
[boost sb.'s courage] 使膽大
壯丁 zhuàngdīng
[able-bodied man (subject to conscription)] 年壯的男子。指服勞役的民丁或到達當兵年齡的人
◎ 壯觀 zhuàngguān
[grand sight;magnificent sight] 雄奇偉觀的事物或風景
頗為壯觀
壯火 zhuànghuǒ
[sthenic fire] 指過亢的、能耗損人體正氣的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壯火食氣,…壯火散氣。”
◎ 壯健 zhuàngjiàn
[be strong and healthy;robust] 身體健康強壯
◎ 壯舉 zhuàngjǔ
[magnificent feat;heroic undertaking] 英勇偉大的行動舉措
先輩的壯舉永遠激勵著我們
◎ 壯闊 zhuàngkuò
[vast;grand;grandiose] 雄偉而壯觀
◎ 壯麗 zhuànglì
[majestic;glorious;magnificent] 健壯美麗;宏偉瑰麗;雄壯美麗
壯麗的歷史畫卷
◎ 壯烈 zhuàngliè
[heroic;brave] 豪壯激越
壯烈的犧牲
◎ 壯美 zhuàngměi
[magnificent] 健美;雄壯美麗
最壯美的景色
◎ 壯年 zhuàngnián
[the more robust years of a person’s life;prime of life] 中國古年稱男子三十為壯年
◎ 壯士 zhuàngshì
[heroic man;vigorous man] 勇士,心雄膽壯的人;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
壯士十年歸。——《樂府麻集·木蘭詩》
壯士不死。——《史記·陳涉世家
田橫齊之壯士。——《資治通鑑
壯士從之。——《資治通鑑·唐紀》
◎ 壯碩 zhuàngshuò
[sturdy] 健壯肥碩
壯碩的小胖墩兒
◎ 壯心 zhuàngxīn
[lofty aspirations] 宏大的志願;壯志
壯心不已
壯陽 zhuàngyáng
[strengthen yang-qi] 中醫上指用溫熱藥物壯助腎陽。適用於腰膝痠軟、手足不溫、尿頻、陽痿早泄等腎陽虛衰之證。代表方劑為腎氣丸右歸飲
◎ 壯語 Zhuàngyǔ
[Zhuang language] 中國壯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
◎ 壯志 zhuàngzhì
[great aspiration;lofty ideal] 豪壯的志願、襟懷;偉大的志向
壯志未酬
◎ 壯志凌雲 zhuàngzhì-língyún
[with soaring aspirations] 形容志向宏大,高入雲霄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醜集中】【士字部】 壯
【廣韻】【集韻】【韻會】側亮切【正韻】側況切,𠀤莊去聲。
【說文】大也。又彊也,盛也。
【爾雅·釋天】八月為壯。
【易·卦名】震上乾下,大壯。
【禮·曲禮】三十曰壯。
月令】仲冬之月,冰始壯。
又【史記·趙後傳】額上有壯發。
【師古曰】俗呼圭頭是也。
又【前漢·食貨志】貝有五種,一曰壯貝。
又傷也。【郭璞曰】淮南呼壯為傷。
又醫用艾灸,一灼謂之壯。
又側羊切,音莊。亦姓
晉語】趙峑子問賢人,得壯馳茲。
又【伏滔·望濤賦】宏濤於是郁起,重流於是電驤。起沙渟而迅邁,觸橫門而克壯。
俗從土作壯,省作壯,𠀤非。

說文解字

【卷一】【士部】壯
大也。從士爿聲。側亮切

壯族通史

黃現璠著《壯族通史》說: “(僮)”舊史書作“僮”或“撞”。這—名稱最早見於南宋史書。 《 宋史》中還有稱蠻而不稱僮。該書《蠻夷傳》撫水州條中說“廣西所部二十五郡,三方臨溪洞:與蠻、僮、黎、蛋雜處”....再如稱“鑄銅為大鼓”的蠻,與依智高同族的蠻,都是專指壯族。朱輔溪蠻叢笑說: “五溪蠻種類有五:曰苗、曰俚、曰瑤、曰僮、曰仡佬”。《宋史·李曾伯列傳》載:“淳檢間,宜州丁壯有:土丁、民丁、保丁、義丁、效丁、撞丁,共九千餘人,而撞丁可用”。.................

廣西通志

清人李紱修的《廣西通志》說:“撞者撞也,粵之頑民,性喜攻擊撞突,故曰撞”。說這些人行為撞突,所以稱為僮人。此說即使不是對壯人的侮辱,也是對壯人的一種誤解。壯人向以勇敢剛強和富於反抗精神著稱,可能因壯人具有這種特性,統治階級或封建文人便侮稱之為“”。這並沒有什麼奇怪,奇怪的是這個帶有侮辱性的稱謂,後來竟成了整個壯人的自稱。是否因這個侮稱並不那么明顯和那么刻毒,久而久之,人們便習以為常而接受下來?在宋史籍文獻中,也還保存著“僚”這個族名,僮與僚常碰見。到了明、清時代、俚僚、蠻、土人、等等名稱完全統一在“”這個族名中。《明史·廣西土司傳》說:“廣西僮居多,盤萬嶺之中,當三江之險,六十三山倚以巢穴,三十六源踞其腹心,其散布於桂林、柳州、慶遠、平樂諸郡縣者,所在蔓衍,而田州、泗城之民,尤稱強焊,種類滋繁,莫可枚舉”。這是把廣西境內的少數民族歸納為“僮”“瑤”兩類,至於他們的族屬淵源,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明確指出:“徭乃荊蠻,僮則舊越人也”。顯見壯是甌駱的後裔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