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額新對蝦(基圍蝦)

刀額新對蝦

基圍蝦一般指本詞條

刀額新對蝦俗稱泥蝦、麻蝦、花虎蝦、虎蝦、砂蝦、紅爪蝦、盧蝦,商業上稱基圍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刀額新對蝦
  • 拉丁學名:metapenaeus ensis(De Hann)
  • :動物界
  • :新對蝦屬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內部構造引,骨骼系統,肌肉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排泄系統,內分泌系統,產地產季,經濟價值,飼養管理,分類學,加工方式,核型分析,

簡介

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游泳亞目、對蝦科。最大體長可達19cm。近岸淺海蝦類,它具有雜食性強、廣溫、廣鹽和生長迅速、抗病害能力強等優點,而且能耐低氧,具有潛底習性。因殼薄體肥,肉嫩味美能活體銷售而深受消費者青睞。是目前“海蝦淡養”的優良品種。
刀額新對蝦

形態特徵

體淡棕色,額角上緣6~9齒,下緣無齒。無中央溝,第一觸角上鞭約為頭胸甲技的1/2,腹部第l~6節背面具縱脊,尾節無側刺。第一對步足具座節刺,末對步足不具外肢。近緣新對蝦的形態特徵與刀額新對蝦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鮮紅色、雄性交接器為“Y”形,雌性交接器為“C”形,中央板呈台狀。

生活習性

廣溫廣鹽性蝦類。廣泛棲息於沙底、沙泥底、泥底的海區,在沿海50米等深淺範圍內均有分布,而以10米內數量較多。刀額新對蝦水溫適應範圍很廣,在海區8~29°C均有分布,養殖水溫以18-25°C為宜。刀額新對蝦是廣鹽性種類,鹽度範圍可在0‰一34‰間。食性很雜,以捕食底棲生物為主,兼食底層浮游生物及游泳生物。

內部構造引

骨骼系統

由頭胸甲和體節甲殼組成。

肌肉系統

肌肉發達,多為橫紋肌,分布於頭胸部和腹部,腹部肌肉最為發達。

消化系統

位於兩大顎之間,食道呈短管狀,膨大的部分為胃。胃分為前後兩部,前部較大呈囊狀,壁薄,稱賁門胃或前胃;後胃較小,在賁門胃之後,稱幽門胃,胃壁較厚。賁門胃壁上有幾丁質齒,形成胃磨,能磨碎食物,然後送入幽門胃。幽門胃內前端有無數剛毛交織如篩,可過濾食物以免大塊食物進入幽門胃。幽門胃後接一條管狀的腸子,自胸部末端向腹部背面延伸。腸分為兩部,即中腸和後腸。後腸或稱直腸,位於第六腹節內,開口於尾節的腹面,即肛門。中腸前端兩側有1對大的消化腺,稱中腸腺或肝胰臟。肝胰臟由小管及分泌盲管組成,呈塊狀,分泌消化酶,消化澱粉、蛋白質及脂肪等營養物質。中腸與中腸腺之間有管相通。

循環系統

循環系統為開放式。心臟為扁平囊狀物,位於胸部背面後端的圍心腔內。心臟的跳動可從甲殼外清晰地看到。心臟上有3對心孔,2對位於心臟背面,1對位於心臟的腹側面。心孔內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主要動脈有眼動脈1條,觸角動脈2條,肝動脈2條,腹上動脈1條,胸動脈1條,腹胸動脈1條,腹下動脈1條。由心臟壓迫的血液經動脈及其分支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各個組織中去。對蝦的血液無色,血漿內含血藍素,可攜帶氧氣到組織中去。血液進入組織後,由組織間的空隙——血竇,匯集流入胸血竇,然後進入鰓,經氣體交換後,新鮮的血液經出鰓血管流回圍心竇,再經心孔進入心臟。

呼吸系統

呼吸器官是鰓,位於胸部兩側的鰓腔內。鰓由於其著生倍位不同可分為胸鰓、節鰓、足鰓及肢鰓。鰓為枝狀物,每個鰓上具有1個鰓軸及許多分枝的鰓絲。鰓軸內有入鰓血管及出鰓血管,兩種血管都有細血管通入鰓絲。鰓絲內具有分枝很細的血管,構成血管網。第二小顎的外肢(顎舟片)不停地擺動,使水流入鰓腔與鰓絲接觸,通過擴散作用進行氣體交換。

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為鏈狀神經系統,包括位於食道前方的腦、食道側神經節、食道下神經節及縱貫全身的腹神經索。腦神經節位於兩眼基部之後方,由3對神經節癒合而成。由腦引出5對神經,即視神經、第一觸角神經、第二觸角神經、皮膚神經、圍食道神經。視神經由腦前側引出通入眼柄,其末端為終髓,終髓周圍分布著多個細胞群,具有內分泌作用,稱X器官。第一觸角神經由腦的前腹面引出,各分為2支,一支到觸角,另一支到平衡囊。第二觸角神經由腦的後側緣引出,進入第二觸角。皮膚神經由腦後側角引出,分布於頭部皮膚。圍食道神經由腦的後側引出,與食道下神經節相連。食道下神經節位於食道的下方胸部腹避上,由它引出5對神經,通至大顎、第一小顎、第二小顎、第一顎足和第二顎足。
在圍食道神經節的中後部各有一食道神經節,由此引出2對胃神經,胃神經在胃磨前方膨大為胃神經節,而後分為兩支分布於胃磨肌肉和胃壁。
與食道下神經節相連的為腹神經索,它由兩支神經合併構成,沿身體腹面中線向後延伸,直到腹部第六節炎止。相當於胸部和腹部的每一體節處,均有1對神經節,各神經節發出神經通至相對應的附肢和肌肉上。第一對神經節發出的神經通至第三顎足,以後依次類推,第五對神經節是由2對癒合而成,發出2對神經,分而到第四、第五步足上。

生殖系統

雌性對蝦有2對卵巢,貫穿於身體背面,未成熟時為白色,成熟時為暗綠色,左右兩卵巢相併呈葉狀,各葉分別向前、後、側方延伸。向前伸的2葉達胃區背面,稱作前葉,其頂端折向背面呈屈指狀;向側面延伸的7葉覆蓋在肝胰臟的兩側,稱作側葉;還有2葉比較長,向後沿腸的背面延伸,直達腹部的末端,稱作後葉。後葉伸入第六腹節處左右分開,後腸由分開處穿過。由左右卵巢第六側葉上方各發出二條細的輸卵管,向腹面延伸,穿過第三對步足和胸部的肌肉束,在第三對步足基部內側的生殖乳突上開口,即雌孔(或稱產卵孔)。在生殖期間生殖乳突明顯易見。
雄性對蝦的精巢也是1對,所在部位相同於卵巢位置。未成熟的精巢無色透明,成熟後為乳白色,包括1對前葉和1對短小的後葉,8對側葉。由後葉各伸出1條細而短的前段輸精管,而後膨大成粗大半透明的儲精囊。儲精囊位於肝胰臟的後方,呈橫“S”形,其後部變為細管狀的後段輸精管,伸入第五對步足基部而後膨大成球狀精莢囊。精莢囊下方通1第短的射精管,其開口即雄性生殖孔(或稱雄孔)。雄孔位於第五對步足基部內側的乳突上,成熟雄蝦的每一精莢囊記憶體有一個精莢;精莢連一薄膜狀精莢栓。精莢內裝有大量成熟精子。雌雄蝦交尾時,精莢傳送到雌蝦的納精囊內,精莢栓留在納精囊外,數月後精莢栓脫落。

排泄系統

排泄器官為1對觸角腺,位於食道的前面、腦的背面,觸角腺伸入大觸角基部,由1個多血管的整狀腺體、1個薄壁的膀胱及1條短的排泄管組成,該管開口於大觸角基部內側的薄膜上,即排匯孔。

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系統由神經內分泌系統和非神經系統組成,重要的神經內分泌器官之一是X-器官,位於蝦眼柄中,主要功能是調節蝦蛻皮活動及性腺成熟等生理活動。

產地產季

原產中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澳大利亞一帶,主要分布於日本東海岸,中國東海與南海,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澳大利亞一帶。在我國廣泛分布於山東半島以南沿岸水域。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及澳大利亞一帶也有分布。我國沿海5~8月為產卵盛期。

經濟價值

刀額新對蝦和近緣新對蝦均為經濟蝦類中的中小型對蝦。刀額新對蝦體長一般為 7.5~16厘米,近緣新對蝦體長為8~15厘米。兩種蝦體重均為4~50克。廣東沿海的河口海區產量較高,且體肥殼薄,是新對蝦屬中經濟價值較高的兩種蝦。目前廣東已開始養殖。在香港養兩個月左右即可上市。捕撈成活率高,較耐乾運,是珠江口一帶漁民向港澳出口活蝦的重要品種。營養價值與其他蝦類相近。

飼養管理

1.投餌:蝦苗下塘後一個月時主要攝食稻田中浮游生物,一個月後生長到2~3cm,投餵細微人工配合顆粒餌料(對蝦餌料)為主,日投餌量為蝦體重的5~6%;如水溫達到24~30℃時,基圍蝦攝食旺盛,日投餌料增加到8~10%。每天投3~4次,傍晚一次餌料多投占全天的40%,有條件的地方從外部廢坑或稻田撈取浮游生物和野雜魚做輔助飼料。每次投餌以蝦2~3小時吃光為宜。
2.水位控制和水質管理:蝦苗早期飼養水位保持在5cm左右,以後隨著稻苗的生長水位逐漸加深。中期水位不得低於10cm。水質清新、肥度適中,養蝦溝透明度在35―40cm之間,水色為淡綠色為好。每隔20一25天施生石灰一次,每畝7.5―10kg。
水質清新和理化因子相對穩定是基圍蝦蛻皮生長的重要保證,對蝦與魚類相比,水質條件要求高於魚類,它們對水質污染反應較敏感。已知每升水溶氧在8―9mg時,可促進基圍蝦脫皮生長,而低於3―4mg時,則不利於生長。基圍蝦適宜pH值在7―9之間,低於7以下時,不利於蛻皮變態。在高溫季節每2―3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稻田的1/2,特別在雨季里日交換水量要達1/3以上,嚴防缺氧。
3.病害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整個養殖期間定期潑灑生石灰5次,每次用量10―15ppm,以殺滅病菌和驅除敵害。同時,還需及時補充鈣質有利於蝦蛻皮生長。
4.做好記錄:從放苗到捕撈建立檔案記錄,管理制度。每天對氣溫、水溫、換水和注水及蝦生長速度,攝食情況等搞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分類學

蝦,太湖蝦,米蝦,河蝦

加工方式

可選取凍乾、烘乾、蝦丸化以及油炸4種加工方式處理刀額新對蝦。經過不同的加工處理後,分子量為35 ku左右的主要過敏原蛋白仍然存在,免疫印跡顯示其免疫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蝦丸化處理對免疫活性的降低程度最大,達87%,凍乾處理的影響最小,僅達6.8%;而主要過敏原蛋白抗酶解能力變化不明顯。不同的加工方式對蝦過敏原活性的降低有比較大的差異,但對於抗酶解能力影響不大。

核型分析

刀額新對蝦的染色體數目為 2n=78,n =39,核型為 2n=78=40M +1 0SM +1 4ST+1 4T。以刀額新對蝦血淋巴、卵巢、肌肉、鰓為材料,以雞血細胞為DNA標準 (2 50pg/ 2c) ,使用PartecCCAⅡ型流式細胞儀測定刀額新對蝦細胞的基因組DNA含量,其值為雞血細胞的 1 75倍,絕對含量為 4 375pg/ 2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