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
守護神:守護城池、國家。
司法神:主管生人
亡靈、獎善罰惡、生死禍福和增進幸福利益等等。
城隍在明清以後,成為一個神的官職,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為
省級行政區所奉祀,相當於陽間的
巡撫。
府城隍相當於陽間的
知府,縣城隍相當於陽間的縣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標準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古代教人做官的
黃六鴻《
福惠全書》寫道,新縣官蒞境:“於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
城隍廟齋宿”以便在夢中請教境內是否有懸而未決的冤案。
城隍來歷
城隍”這個名詞最早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城復於隍城隍神,勿用師”;《易經》中又言:“城復於隍,其命亂也”,在這裡所說的“城”是指“城廓”、“城壁”、“城牆”,“隍”則是“城塹”,指城外護城的壕溝,也就是指“護城河”,“城隍”的意義就是防守城池的護城河。其意是指如果城牆傾覆時,是為亂兆,為政者應應息武止戈,不可窮兵牘武。
《梁書.陸襄傳》中也曾記載陸襄曾率領城中百姓官史一起修城隍的事情。
《說文解字》曰:“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周易》亦有“城復於隍,勿用師”之語。
“城隍”一詞連用,首見於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城隍神的奉祀,古人有始於堯,始於漢,始於三國諸說,然所據不足,無可憑信。有史可征者,約在南北朝《北齊書·慕容儼傳》載:北齊文宣帝天保六年(555)慕容儼鎮守郢城,被南朝梁軍包圍,梁軍以荻洪截斷水路供應,形勢危急。
“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於是順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請,冀獲冥佑。須臾,衝風歘起,驚濤涌激,漂斷荻洪”這是關於城隍神顯靈護城的最早記載。
城隍是神話中守衛城池的保護神。中國古代的城市,一般用土來築城牆,城牆的四周都挖有護城的塹壕,有水的稱池,沒水的稱隍。所以這種護城的壕溝就叫"隍"。據史書記載,城隍神信仰在南北朝時期已經興起,梁武陵王時,某地鄉民在籌祭城隍時,突然間竄出一條紅色的蛇,繞著牲牛不去。由這段記載,可知梁時祭祀城隍在中國南方已是件極為尋常之事。及至隋唐一統天下,初因祭祀城隍的習俗僅流行於江南一帶,故於唐初尚未被列入祀典。但是中唐以後,各州郡相繼設立城隍祠,可見此時的城隍信仰已逐漸發展成全國性的信仰。當時張曲江曾有《祭洪州城隍文》,五代之際,吳越王有重修《城隍神碑記》,南宋陸游亦有《寧德縣城隍廟記》,由此可知,中唐以來都縣大多有祭祀城隍之活動。
及至明代朱元璋洪武二年正月丙申朔 “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當時的京都(南京應天府)的城隍神被封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汴、濠、鳩、和、滁等州朱元璋“龍興之地”的城隍亦封為正一品王爵,其他府城隍則為“鑑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被封為正二品,州城隍“鑑察司民城隍威靈侯”為正三品,縣城隍“鑑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為正四品,清代初年又加封北京、南京、西安、福州四地為“都城隍”,而後台灣的新竹城隍廟受光緒帝敕封,亦稱都城隍,所以自清代開始,民眾一般把城隍歸為下列幾類:都城隍(公爵,威靈公):掌管省。府城隍(侯爵,綏靖侯):掌管府。縣城隍(伯爵,顯佑伯):掌管縣。當然在一些特殊地點或特殊機構中也都存在著這四類以外的城隍。如蘇州除了府城隍之外,還有布政財帛司“城隍”廟、按察糾察司“城隍”廟、糧巡道城隍廟。長洲縣的城隍還兼“七省漕運都城隍”,即漕運總督的城隍。另外,赤蘭相王廟兼蘇州的江南織造城隍神。
由此可見,城隍神原是城鎮的守護神,後來漸由守護神演變成對應於人間政府所派遣的“陽官”的“陰官”,專責這一地區的大小陰間事務。但凡新官到任前需到城隍廟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禮才能就任,請求城隍爺一起協助地方政治事務。北宋歐陽修所寫的祭城隍文中提到:“吏竭其力,神祐以靈,各供其職,無愧斯民”,顯示了當時官吏們對城隍的敬重和互相依賴的關係。
各地城隍一般多由歷史上的忠良賢達來擔任,如福建都城隍廟奉祀的是劉邦的御史大夫周苛因忠貞不屈,痛斥項羽,而被處烹刑。戰國時代的春申君黃歇,封他為大將軍及萬戶候,因連橫抗秦有功,即被奉祀為蘇州城隍。也有一些是對當地開化民智,提高民生有很大貢獻的國主或官員,如四川縉雲縣城隍就是縉雲縣首任知縣李陽冰,浙江紹興城隍廟是供有功於民的龐玉大將,寧化城隍廟城隍為巫羅俊,廣州城隍爺是五代十國時的南漢國皇帝劉龑,也有“廉潔奉公,擁政愛民”的“清官”,如杭州城隍周新,明成祖即位時,任之為監察御史,多所彈劾,貴戚震懼,當時被視為冷麵寒鐵,曾任浙江按察史。北京地區是明朝一代忠良楊繼盛,安徽青陽城隍廟是清官海瑞等等。梁興揚道長參考《周易.泰封》《易經》
部屬
其中城隍的僚佐為各司,而各司依各廟配置,並不相同,有三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說,且各司名號,也不盡相同,如頭城城隍廟則以吏、戶、禮、兵、刑、工
六部為司。唯大抵以
陰陽司為諸司之首。陰陽司是城隍爺的第一輔吏,協調諸司,監察諸案後,方陳報於城隍。
七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增祿司、注壽司。
八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財神司、注壽司、功過司。
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良願司、查過司、文書司、地獄司、功曹司、掌案司、檢簿司、驅疫司、學政司、典籍司、罰惡司、注福司、注壽司、督糧司、巡政司、感應司、保全司、儀禮司、稽查司、賞善司、提刑司、考功司。
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功曹司、功過司、注福司、瘟疫司、感應司、罰惡司、功考司、記功司、事到司、監獄司、巡察司、賞法司、刑法司、察過司、見錄司、來錄司、警報司、賞善司、庫官司、改原司、保健司、人丁司。
廿四司:陰陽司、吏部司、司封司、司勛司、考功司、戶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倉部司、禮部司、祀部司、主客司、膳部司、兵部司、職方司、駕部司、庫部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此組廿四司,為採用朝廷
六部廿四司而來。
廿四司:陰陽司、任免司、感應司、差捕司、訊問司、府庫司、科甲司、農嗇司、匠工司、商賈司、錢銀司、幽冥司、糾察司、婚娶司、子孫司、醫藥司、壽命司、功過司、曲直司、監獄司、兵戎司、運途司、文書司、土地司、江海司。此組廿四司,司名皆為
對偶,相當
駢儷,文藝程度較高;且各司之職稱,皆為民眾所求而設定。
演變
在台灣,許多中國大陸原鄉的城隍,得到本省人的虔誠香火,立廟奉祀:如安溪城隍、霞海城隍等。
在台灣,雖然台北的省城隍廟的城隍稱為“省城隍”,但在1891年,清朝官方即升格
新竹城隍廟的城隍為省級的城隍。此外,
台南市的
台灣府城隍廟,以其為最早之官建城隍廟,並且台南為
明鄭王朝之首都,故亦號稱省城隍等級的“威靈公”。三廟信徒各以其歷史為榮,自認所奉之城隍爺位階最高,頗見爭議。
封號
依明朝官方“城隍階級封號”的說法:
府城隍(公爵,威靈公):掌管府
境主 若無城池的街道、行政區欲奉祀守護本地的神祇,則不稱城隍, 改稱“
境主尊神”。
明太祖
洪武二年正月丙申朔(1368年2月7日),“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當時的京都應天府(今南京市)的城隍神被封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開封府的城隍神是“承天鑒國司民顯靈王”,中都臨濠府(即鳳陽府,現安徽省鳳陽縣)的城隍神是“承天鑒國司民貞佑王”,太平府(現安徽省當塗縣)的城隍神是“承天鑒國司民英烈王”,和州(現安徽省和縣)是“承天鑒國司民靈護王”,滁州(現安徽省滁縣)是“承天鑒國司民靈佑王”。京都以外的五位城隍,都是正一品。這一都五府州以下,府城隍“鑑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被封為正二品,州城隍“鑑察司民城隍威靈侯”為正三品,縣城隍“鑑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為正四品。
起源
城隍,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儒教《
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的亡魂。
早在周朝,每到收穫之後,到了除夕,人們都要臘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
漢代,紀信救劉邦的故事在《
史記·項羽本紀》和《
漢書·高帝紀第一上》及地方相關資料上均有敘述。劉邦得天下稱帝後,厚賞、追封紀信,並賜黃袍加身,擇上林苑自己打獵休息之地(今王曲鎮),修建大型廟堂並祭祀,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祀,後遂成廟會。據傳“文景”二帝時期,為了順應民心、強化統治,遂將供奉的紀信封為城隍神,成為長安城的保護神。由史料記載來看,王曲城隍祭祀紀信據今已兩千餘年的歷史,比三國東吳蕪湖城隍爺周瑜和城隍廟要早四百年。
唐朝時,中國信仰城隍已相當普遍,很多文人雅士,如
杜甫、
韓愈、
張九齡、
杜牧、
李商隱等人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詩文。因為在當時的封建專制統治下,人們都希望那些當官的能為民做主,體恤他們的疾苦,因此,他們對那些為人民做好事的官員非常敬重,在他們死後,便把他們做為城隍神供奉。如蘇州祀
春申君,杭州祀
文天祥,上海祀
秦裕伯,桂林祀
蘇緘等。
到了明朝
朱元璋做皇帝時,他對城隍大感興趣,因為他是在
土地廟里出生的,因而對
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詔加封天下城隍。並嚴格規定了城隍的等級,共分為都、府、州、縣四級。於是一下子全國各地的
城隍廟便如雨後春筍般修了起來。朱元璋說“聯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奉祀
立廟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
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廟。
最早的城隍廟見於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建的
蕪湖城隍廟。歷史上有唐人
張說、
李德裕、
李陽冰、
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獻記載。福州的城隍廟是建於
晉朝太康三年(282年),相距僅43年,所以福州城隍廟是全國第二早的廟宇,距今已有1700多年了。
後唐末帝
清泰元年(934)封城隍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則下旨封開封、臨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為王,職位正一品,與人間的太師、太傅、
太保“三公”和左、
右丞相平級,又封各府、州、縣城隍為公、侯、伯,即府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威靈公,職位
正二品;州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縣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職位
正四品,並且重建各地城隍廟,規模高廣與當地官署衙門完全一樣,還按級別配製冕旒哀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正祀典,詔去封號,只稱“某府或某縣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廟不得雜祀其他之神。據說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廟裡,所以他對土地廟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極為崇敬。明孝宗年間(1488—1506),莆田抗元英雄
陳文龍(1232—1277)被封為福州城隍爺,其從叔抗元英雄
陳瓚(1232—1277)被封為興化府城隍爺。
大多城隍廟裡掛有“綱紀嚴明”、“浩然正氣”、“護國庇民”、“我處無私”、“節義文章”、“發揚正氣”等匾額,還有“作事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善惡到頭終有報,是非結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無愧,惡過吾門膽自寒”等楹聯。這些匾額與楹聯的核心是歌頌城隍爺的功和德,勸人行善不作惡。此外還有石碑、石刻等,這些文化古蹟是城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時候中國的城隍信仰在歷代帝王的推崇下遍及中國各地,幾乎每個縣城都有一兩座建築雄偉堂皇的城隍廟,從前的新加坡也繼承了處處有
城隍廟這一傳統。 從前新加坡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山芭,通常這些山芭都設有一座城隍廟,村民相信它能為大家消災、解難、
賜福,是村民生命、財產的守護者。山芭的被徵用和重新發展,聯合廟出現之後,城隍廟的數目才銳減。以前的城隍廟地方性很強,香客大都是住在廟宇所在及鄰近地區的居民,現今這個地方性已打破了,不管哪一座城隍廟,香客都可能來自島國各個角落。現今的城隍廟除了滿足香客的心理要求外,也是過去的山芭村民聯絡情感的場所。
祀日
奉祀城隍神,據《諸神聖誕日玉匣記》,明代定五月十一日為都城隍聖誕日。不過,由於各地的城隍神多有功於民,例如蘇州城隍神是春申君,上海的城隍是秦裕伯,他們的生日也並不一樣。因此各城隍廟的聖誕之日也不盡相同。舊時於清明和中元之日,還有將城隍神的金身抬出城隍廟,全副儀仗,吹吹打打,出巡市街之舉,民國以後在中國大陸已廢,但是在元旦,春節以及每月朔望之日,進城隍廟燒香奉祀,祈禱健康平安的人群,仍似往昔。
每逢正月十三日的元宵、五月十九日的城隍壽誕、六月初八日夫人媽的生辰以及
清明節、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的祭孤,城隍廟都要舉行廟會活動。這些廟會規模大、範圍廣、人數多。
城隍廟裡,每年都有錢、米、衣服、棉被、醫藥、棺木等的施捨,府城隍廟每年農曆十二月廿五日為最大的一次施捨活動,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有小規模的施捨。還有為人主持公道,排解糾紛的活動。在舊社會每年除夕之夜,府城隍廟戲台上例有一場木偶“魯戲”。因那時窮人多,三十晚上因躲債,有家難還,無路可走,只得進城隍廟看“魯戲”當“守歲“。有樂善好施者,派人捎帶“紅包”,悄悄地分別送給那些窮苦人。
國內祠廟
福建都城隍廟
福建都城隍廟(福州城隍廟)是全國第二早的廟宇,距今已有1700多年了。極盛時面積達100多畝,門前聳立有華表,內有大廣埕、戲台、酒樓、天井、大殿、廡郎、鐘鼓樓、後殿等,規模宏大,蔚為壯觀。據記載,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曾對天下各地城隍按等級賜予封號,如府稱公、州稱侯、縣稱伯。而福州的城隍老百姓尊稱其為“城隍公”,可見級別之高。洪武二年(1369年),被賜封為“監察司民威靈公”, 秩正二品。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年),把福州府級的城隍提升為省級,稱為“福建都城隍”。所在的小巷,被稱為“城隍街”這在全省、全國實屬罕見。
福州的城隍廟,供奉的是漢代忠烈人物周苛。周苛是漢高祖劉邦的御史大夫,堅守滎陽城,當項羽攻下城池時,周苛被俘,項羽欲封他為上將軍,享萬戶候。但周苛忠貞不降,並怒斥項羽,於是被烹煮而死,十分慘烈。
此外,福建都城隍廟裡,還附祀許多歷代的名臣良吏、清官鄉賢人物。如唐朝光祿大夫樊公、五代輔佐王審知有功的劉昌祖、宋朝任福州知州的蔡襄,南唐時尤溪守將盧珖、元朝太尉忠獻董元炳、明朝率兵攻入福州戰勝元軍,秋毫勿犯,保住福州城有功的湯和等十幾位之多。由此可見,福州人民對於歷代以來在守護福州城、建設福州城有突出政績的官吏,立牌位於城隍廟中,以示永遠懷念,這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興化廟
在原
莆田縣內,有創建於明
洪武二年(1369),位於城內長壽街廟前巷的
興化府城隍廟,由照牆、外埕、大門、甬道、儀門、中門、正殿、後殿及兩廂護厝等組成,占地面積24畝(一說18畝),與興化府衙,莆田縣衙一樣大,為莆田五大宮廟之一;主祀城隍大神陳瓚,俗稱城隍爺。該廟現為福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廟
莆田城隍廟除了興化府城隍廟外,還有建於府城隍廟之後的莆田縣城隍廟,元至正十三年(1353)興化縣由
游洋遷往的新縣城隍廟,明洪武二十年(1387)設衛後建的平海城隍廟,建城後建的吉城隍廟,為懷念故國宋在南門建的浙江城隍廟,南宋末年二少帝南渡福建後建的
華亭仁和城隍廟。清康熙五年(1660)沿海截界,
莆禧民眾被迫遷往
涵江鳳嶺、鯉江城隍廟廢,他們於此重建廟宇,亦名鯉江城隍廟;復界後,他們遷回莆禧,重建其廟宇,涵江鯉江城隍廟保持不動,現為
涵江區一所著名的道觀。
永寧廟
永寧城隍廟位於泉州城東南
石獅市永寧鎮永寧街。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為當時永寧
衛城的附屬建築;清道光十五年(1835)擴建,光緒年間(1875~1908)進行大修。現存為清代建築,1992年加以整修。廟坐北朝南偏西,三進、五開間、
重檐歇山頂,由門樓、前殿、戲台、拜亭、後殿和左右兩廂房組成,主祀忠佑侯城隍爺,配祀
二十四司、四大將軍、
三夫人以及役吏差官等,建築宏偉壯觀,規制完備,且石雕、磚雕、木雕工藝頗為精美,是泉州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城隍廟,在全省亦少見。
廟內外還保存有清道光十五年的重修碑記1方、序碑1方、民國8年及12年摩 崖石刻3方。
永寧城隍在石獅、厝上都有分爐,且傳播到台灣,在閩台兩地有較大的影響。現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永寧唐時稱「
高亭」,宋時稱「涼恩亭」。明洪武二十年(公元一三八七年)設立衛城,轄今崇開、廈門、
金門一帶海域,與天津衛、
威海衛齊名。現永寧隸屬
晉江縣。1989年石獅市成立,劃歸石獅市管轄。現轄永寧、沙堤、
梅林、港邊、外高、浯沙、金埭、下宅、郭坑、山邊、後桿柄、院東、郭宅、塔石、西偏、洋厝、前埔、西岑、子英、沙美、新沙堤二十一個行政村。
邱縣廟
在
邱縣舊治邱城內西南,逼近西門,城內街北。明天順年間,縣丞唐映建。明隆慶年間,知縣沈宗杲重建,有正殿、寢室、兩廊、儀門,門左為土地祠,南為鐘樓,門右為寄魂祠,南為鼓樓,前為大門。1665年(清康熙四年),知縣
張珽重修,金碧輝煌,炫然奪目。對門增置戲樓一座,每月朔望,長吏拜禮致敬,詣香神前。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知縣
閻大綬傾其家產,治理
邱縣,愛文才,禮賢士,重教化,在任十年,殉職於邱,百姓傳頌亡靈為“邱縣城隍”。
霞浦縣城隍文化——全國一地三城隍廟(福寧府城隍廟、霞浦縣城隍廟、義烏城隍廟),全國罕見
2012年4月16日開始,義烏市志編輯部啟動“重走義烏兵東南抗倭路”活動,探尋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率領義烏兵來抗倭遺蹟和文化傳承影響,探尋霞浦縣義烏城隍廟。
2012年5月,中央電視台的國際頻道播出“走遍中國”《城隍作證》節目後,引起人們對霞浦縣城隍文化的重視。
福寧府城隍廟
福寧府城隍廟位於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原福寧府府治所在地)松城街道(原松城鎮)萬賢村,城隍廟始建於宋元佑二年(1087) 。現存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重建城隍廟”石碑等, 現主體建築為1995年重修。199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福寧府城隍廟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廟史。元、明兩代,
長溪縣升為
福寧州,原縣城隍廟,改為州城隍廟。清代,
福寧州升為福寧府,原福寧州城隍廟隨即改為福寧府城隍廟。原奉祀的城隍爺,亦依例晉爵為監察司民威靈公。據《霞浦縣誌.祠祀志》載:舊時“每歲春秋仲月,地方官於風雲雷雨壇合祭,每月朔、望行香及祈禱皆詣廟”。崇拜神“為西漢御史周苛。因守
滎陽,羽破城、苛罵不絕口,羽怒,烹,高祖即位,思苛忠烈,令天下郡縣各設城隍廟祀之”。
2012年5月,中央電視台的國際頻道播出“走遍中國”《城隍作證》節目後,引起人們對霞浦縣城隍文化的重視。
一宇兩廟
清代,
福寧州升為福寧府,福寧府統轄霞浦、
福安、壽寧、
福鼎、寧德五縣(當時周寧、柘榮尚未設縣),福寧府城隍也統轄五縣城隍,城隍廟內,並塑有五縣城隍神像合祀之。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
霞浦縣知縣胡世鈺,將福寧府城隍廟東側的原藍溪書院舊址,改建為霞浦縣城隍廟。這樣就出現同一個廟宇裡面有兩個城隍廟,即福寧府城隍廟和
霞浦縣城隍廟,這種“一宇兩廟”現象在福建各地比較少見。
霞浦縣城隍廟比較小,門前對聯:廟小城隍大,檻低百姓親。
白馬紅馬
福寧府城隍廟內南面建有一個馬廄,有泥塑的白馬、紅馬各一匹,石造的馬槽一個,兩馬高大威武,白馬和紅馬旁邊各有一個馬卒牽著。據說這是城隍爺的坐騎,城隍爺白天騎白馬,晚上騎紅馬,巡視府縣各地,保一方平安。
霞浦縣城隍廟歷史文化
一、福寧府城隍廟
1、福寧府城隍廟歷史沿革
霞浦縣古名溫麻,創建於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縣治在今霞清縣古縣村、縣境範圍相當於現在的連江、寧德、周寧、壽寧、福安、霞浦、福鼎、柘榮8縣及羅源、政和、各一半的面積,除遼闊的海洋、眾多的島嶼外,陸地總面積約有1.16萬平方公里。(現僅存1500平方公里)
唐、宋期間,連江(包括羅源)從溫麻縣劃出自立為縣,原溫麻縣改名為長溪縣,縣治由古縣村移至今之霞浦松城鎮(現為松城街道),後因寧德、福安各自建縣,長溪縣境面積縮小為3500平方公里(即今之霞浦、福鼎、柘榮三縣領地)
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5年),創建長溪縣城隍廟(即福寧府城隍廟的前身)為閩東境內第一座城隍廟,至今已有九百一十三年的廟史。元、明兩代,長溪縣升為福寧州,原縣城隍廟,改為州城隍廟。清代,福寧州升為福寧府,原福寧州城隍廟隨即改為福寧府城隍廟。原奉祀的城隍爺,亦依例晉爵為監察司民威靈公。每歲春秋仲月,地方官於風雲雷雨壇合祭,每月朔、望行香及祈禱皆詣廟。神為西漢御史周苛,因守滎陽,羽破城、苛罵不絕口,羽怒,烹,高祖即位,思苛忠烈,令天下郡縣各設城隍廟祀之。故福建都城隍廟與福寧府城隍廟,所祀之神,皆為周苛御史也。
福寧府統轄霞浦、福安、壽寧、福鼎、寧德五縣(當時周寧、柘榮尚未設縣),是閩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福寧府城隍統轄五縣城隍,城隍廟內,並塑有五縣城隍神像合祀之,城隍文化內涵比較完整,且地點寬闊,廟宇雄偉,足為各縣楷模;在福寧府城隍文化的影響下,寧德縣於宋乾道六年(1170年)、福安縣於宋淳祐十年(1250年)、壽寧縣於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福鼎縣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先後建立了各縣城隍廟宇,雖然建築規模大小,場地寬狹,各有不同,但閩東城隍廟宇總的特點是堂皇而不華侈,莊嚴而不恐怖,與府廟完全一致,其他春秋祭祀、迎神賽會諸俗例,亦無多大區別。霞浦縣是福寧府的所在地,起初只有福寧府城隍廟,建築年代最早,未有霞浦縣城隍廟,鑒於福寧府五縣其他四縣都有縣城隍廟,因此霞浦縣知縣胡世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將福寧府城隍廟東側的原藍溪書院舊址,改建為霞浦縣城隍廟。另外於明嘉靖間,戚繼光參將,帶領的浙江義烏兵,來此剿除倭寇,義烏兵營有一段時間常駐本縣東關,他們都帶有義烏城隍爺的香位前來,這些義烏兵也就在駐軍處,建立了一座義烏城隍廟;因此霞浦縣城就有府城隍、縣城隍和義烏城隍三個城隍廟,所以霞浦城隍文化特別發達,老百姓和政府,對城隍文化也比其他地方格外重視。三個城隍廟,都有較多神產,尤其是福寧府城隍廟,神產之多,富甲福寧府的所有廟宇。
2、福寧府城隍廟原有建築規模
福寧府治的霞浦縣城,背倚龍首山,面向松山海形勢險要,景物幽美,物產豐富,氣候宜人,城內房屋鱗次櫛比,各種廟宇不下一二十座,其中最大廟宇就是福寧府城隍廟。該廟占地約7畝,坐北朝南,內有三進,分為三堂,第一堂亦稱前座,面向東門大街,為重檐歇山頂雙層磚木結構,左右有東西轅門,中為弧形照牆,牆中有彩色巨型麒麟圖像,入內有東西馬廄,塑有披鞍大馬及馬夫神像,栩栩如生,顯得莊嚴威武,經中天井上台階為長廊,廊上卷棚頂,懸柱樑邊掛滿宮燈,裝飾極美觀。前座入口處有紅漆大門六扇,平日左右邊門出入,神誕節日正門始啟,正門內正中,有六角形戲台,面積約50平方米,高約1.5米,台沿雕刻花鳥人物,五彩油漆,台頂天花板為八角形斗拱,結構精緻,台前為觀眾看戲的大廳,兩旁為小天井,天井外上有環樓,下有廂房,專供婦幼看戲之用。
二堂又稱中座,為單層懸山頂磚木結構,登上台階,東西兩邊各有廂房六,祀有科房官員及福寧府屬五縣城隍神像,中有大廳,供行人走路及節日城隍出巡前,排列儀杖、鑾駕之用。
三堂左右為鐘鼓樓,廳中大殿為城隍爺座位,座位背後有一暗室,內塑有一尊特別高大的城隍師爺神像,俗稱土城隍,室內陰森森,非有緊要事故,人們不敢進內點香。
此廟系北宋元祐二年(1085年)創建,明洪武三年福寧縣令郭征一修,成化十六年福寧州判黃晟又一修,嘉靖乙巳年,福寧州知州黃良材,曾擴建並大修一次,進士林炫有記。該次修廟立有碑石一座,經地下發掘出土,今仍樹立於廟中。最後於民國四年全宮又進行油漆重修一次。自從建廟至今,將近千年歷史,地址始終沒有變動。
3、福寧府城隍廟現狀
福寧城隍廟歷史悠久,雖歷經重修,但也不無坎坷的遭遇,民國初期經常被國民黨軍隊,作為駐兵營房之用,抗日戰爭時期,一度作為縣國民兵團團部辦公的場所,後又被縣司法處(法院)占用。解放初期暫為縣公安局使用,其後長期被借用作為解放軍的營房。
1990年部分熱心公共事業的萬賢村老人,為恢復城隍文化景觀,同時作為老人活動場所,自發成立福寧城隍廟籌建組,推舉理事五十一人,辛苦經營,籌集資金百萬餘元,按照原有的廟貌,進行重建,在民眾及有關部門的贊助和支持下,一座規模宏偉金碧輝煌的福寧府城隍廟,終於在1995年,正式落成。
廟宇坐北朝南,建築面積400平方米,高14.56米,屋頂為重檐歇山頂式,鋼筋水泥及磚木結構,上面披以金黃色琉璃瓦,走廊中間有四根青石透雕的龍柱,左右有花崗岩方形石柱,刻有楹聯:城隍廟建古善里,宋創明修今豹變;漢御史封威靈公,州興府繼縣蟬聯。此聯概括點明,府城隍廟的整個歷史過程,同時也敘述廟中所祀神名和封號,使人看後一目了然。聯為長溪詩社社長張景騫老先生撰,永安一中高級教師張一儀書。廊長22.4米,寬4.5米,廊內一字排二十單扇大門,門中玻璃框內鑲嵌有岳母教子、木蘭從軍等二十幅杉木精雕的傳統故事。設計幽雅美觀。入大堂有六支紅朱油漆大柱,莊嚴雄偉,堂正中神殿上,高懸福寧永福黑底金字1米寬,4米長的大匾額,左右柱上有大聯板一副,文曰:明日究無多,世人似覺未覺;私心少一點,善事難為能為。此聯富有哲理,為龍山樵撰,鄭名彥書。藻井八角形,繪有十四圖,彩色工筆的百鳥百獸圖,十分典雅,神座前有長3.5米,高2米,寬1米的大供桌一張,廳中豎敬神如神在篆體五字的木牌,左右兩廂塑有十八尊侍從,判官等立像。肅穆潔淨,令人欽敬。廟內現仍保存有歷史文物多種,如地下出土的明嘉靖二十二年立的重建城隍廟石碑、船形石槽、須彌座石鼓、梅花鹿石刻等,均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福寧府城隍廟已於1997年12月,被霞浦縣人民政府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二、義烏城隍廟
1、基本概況
義烏城隍座落於
福建省霞浦縣松城街道(原松城鎮)東關村,始建於明朝浙江參將
戚繼光率領義烏兵來閩討伐倭寇期間。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原義烏城隍廟,坐東朝西,建築面積1278平方米,前座有大門,門外有馬欄爺及神馬。門內有戲台,兩邊有天井,中有大廳供人看戲用,廳邊有兩廡及灑樓。第三大廳殿上配祀有關帝及周倉、關平神像,最後一座為義烏城隍爺大殿,殿後尚有廚房、宿舍供廟卒使用。現義烏城隍廟是利用原廟舊大殿重新再建,面積325平方米,祀有義烏城隍爺顯佑伯。霞浦義烏城隍廟是戚繼光將軍率領戚家軍入閩抗擊倭寇,保疆衛民的歷史見證,是霞浦不可多得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2005年3月,中央電視台4套攝製組到霞浦縣義烏城隍廟拍攝《城隍作證》節目,同年5月31日,在中央電視台4套《走遍中國》節目中播出。
2、建造霞浦縣義烏城隍廟
在福建省霞浦縣東關,義烏城隍廟就在街道邊上。雖然面積不大,但“義烏城隍廟”的招牌非常顯眼。門口有一副對聯:“戚繼光平倭衛國,義烏兵保境安民。”廟內的《義烏城隍廟碑記》記述了這座廟的由來。
“嘉靖四十一年,民族英雄戚繼光率義烏兵八千,來閩平倭,英勇善戰所向皆捷,萬民稱慶。為防倭寇死灰復燃,戚繼光將軍特留下數營義烏兵,駐防在福寧東關臨水宮。部隊出師時,為保護行軍順利,隨軍帶來‘關帝公’及‘義烏城隍’神牌,他們自己出錢出力,在駐地臨水宮東側,建起‘關帝廟’和‘義烏城隍廟’。”
廟內,供著義烏城隍“顯佑伯”。義烏市志編輯部的張金龍說,這裡的“顯佑伯”塑像跟義烏的一模一樣。
霞浦縣義烏城隍廟秘書林宗榮介紹,霞浦是閩浙交界的第一站,當年義烏兵入閩時,首先駐紮在霞浦待命。這支軍隊不但作戰勇敢,而且紀律嚴明,絕不入城擾民。戚家軍征戰五年,先後取得橫嶼之戰、福寧州保衛戰等戰役的勝利,於嘉靖四十六年(1567)蕩平倭寇。為防止倭寇死灰復燃,戚繼光在凱旋之前,特留下一部分義烏兵駐守霞浦,正是他們建起了義烏城隍廟。
3、史海勾陳
從義烏到霞浦
400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間,數千名義烏志士回響戚繼光的招募,前往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在戚繼光率領下,以義烏兵為主力的戚家軍在浙江、福建連戰連捷,一舉扭轉明軍之前屢戰屢敗的危局,蕩平了東南沿海的倭患。剛勇的義烏兵從此名揚天下。
時至今日,在東南沿海各地,仍留存著眾多義烏兵抗倭的遺址,傳說著他們奮勇殺敵的英雄事跡。義烏兵的後代在各地繁衍生息,一些地方還沿襲了當年義烏兵帶過去的生活習俗。
在福建省霞浦縣東關,保留著一座當年由義烏兵建造的義烏城隍廟,並且還生活著義烏兵後裔!
義烏兵後裔尋根
霞浦不僅存有義烏城隍廟,還繁衍生存著義烏兵後裔。97歲的張景騫,至今仍盼望著回故里尋根。
從2012年4月16日開始,義烏市志編輯部啟動“重走義烏兵東南抗倭路”活動,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20多人組成的走訪隊伍由義烏出發,從台州臨海一路向南,沿著400多年前義烏兵的足跡實地尋訪,蒐集相關資料。昨天,在福建省霞浦縣東關,尋訪隊伍收穫重大發現:這裡,保留著一座當年由義烏兵建造的義烏城隍廟,並且還生活著義烏兵後裔!
為了這次尋訪,義烏市志編輯部實際上已經準備了很多年。早在2002年,張金龍等人就曾踏上過尋訪之路。之後,陸陸續續有人過去探訪,史料的挖掘也在不斷深入。而這一次的尋訪,用義烏市志編輯部主編吳潮海的話說,就是“重走義烏兵戍邊路”的延續,是為了給立下不朽功勳卻極少被史冊記載的義烏兵作完整的記錄。
2012年4月19日,義烏市“重走義烏兵東南沿海抗倭路”走訪團到達福建寧德市霞浦縣。
在霞浦縣松城街道東關,至今仍矗立著一座“義烏城隍廟”。據說,這座廟是四百年前留守的抗倭義烏兵建起來的,在2003年得到重修,門口掛著對聯:戚繼光平倭衛國,義烏兵保境安民。
最令走訪團激動的是,大家找到了一名義烏兵的後裔:97歲的霞浦東關人張景騫。張景騫在解放前當過國小校長、教育局局長,解放後到霞浦縣政協擔任文史專員,至今參與編纂或主筆的霞浦文史資料彙編已有10多本。2004年前,義烏市志編輯部編輯孫清土、金善富、張金龍等人曾到霞浦收集義烏兵資料,得到當地可能有義烏兵後裔的線索。
張景騫家住距“義烏城隍廟”1公里多處。見面時,老人神智清楚,口齒清晰。他戴著老花眼鏡,拿著放大鏡,幫大家在書架上的文史書籍中尋找有關戚家軍、義烏兵的資料。張景騫說,他的祖輩是抗倭義烏兵,兩兄弟從義烏一起到福建,一個兄弟在戰爭後失去音信。“我們原來有家譜記載我們來自義烏,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家譜燒毀了。我一直很想去義烏看看,可惜現在腿走不動了。”
在幾十冊《霞浦文史資料彙編》、《霞浦古建築》等書籍中,大家收集了七八篇與戚家軍、義烏兵有關的文章,其中張景騫寫的就有三篇,這些書籍大多出版於上世紀90年代。張景騫在一篇《義烏霞浦城隍廟》歷史沿革文章中,對義烏兵的在霞浦的經歷、風俗習慣、為何留下來作了一些考證。
走訪中,寧德市志辦工作人員蒐集到了有關義烏兵在寧德等地抗倭的資料,包括入福建抗倭的第一捷,在距離霞浦縣不遠處打的橫嶼之戰。那一戰,戚家軍以“不成功、誓成仁”的英勇氣概,直撲倭寇老巢,殲敵348人,俘虜29人,另有500多名倭寇逃到海中淹死。
“寧德的抗倭資料詳細而齊全,有點出乎意料,找到張景騫,有些幸運,也非常令人振奮。他是我們在東南沿海找到的第一個義烏兵後裔。”義烏市志編輯部主編吳潮海說。
在霞浦縣城一間木結構的老房子裡,97歲的張景騫坐在書桌前。他的房間裡除了一張床,大多是書畫和各種歷史書籍。看到尋訪隊伍,他激動地說,他就是明代抗倭義烏兵的後代,霞浦張姓宗譜上有記載,可惜在“文革”時家譜被毀。
“真想回老家看看啊!”張景騫說,“真對不起自己的老祖宗,到現在也不知道老家在哪兒。”自號“龍山樵”的張景騫是霞浦縣政協委員,一生坎坷,霞浦縣眾多文史資料都是由他主持編寫的。雖然已經97歲高齡,老人依然思路清晰,並仍然堅持寫文章、寫詩詞。他說,目前霞浦還有幾家張姓,他們都是義烏兵的後裔。
在霞浦,義烏兵行軍作戰攜帶的軍糧光餅、糖塔還流傳在民間,並成為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年義烏兵在農曆八月十五夜用曳石嚇退倭寇的戰術,成為人們祈求一年平安的風俗,延續至今。
福寧府城隍對閩台文化傳承和歷史影響
福寧府統轄霞浦(包括柘榮)、福安、福鼎、寧德(包括周寧)、壽寧五縣,是閩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福寧府城隍廟,建築年代最早,城隍文化內涵比較完整,且地點寬闊,廟宇雄偉,足為各縣楷模,在福寧府城隍文化的影響下,寧德縣於宋乾道六年(1170年)、福安縣於宋淳礻右 十年(1250年)、壽寧縣於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福鼎縣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先後建立了各縣城隍廟宇,雖然建築規模大小,場地寬狹,各有不同,但閩東城隍廟宇總的特點是堂皇而不華侈,莊嚴而不恐怖,與府廟完全一致,其他春秋祭祀、迎神賽會諸俗例,亦無多大區別。
福寧府治霞浦,地處閩東沿海,是全省海岸線最長、海洋面積最闊、海島管轄最多的縣份,它和台灣只有一水之隔,人際關係往來甚密,漁業、商業交流活動,更是頻繁,福寧商人也有不少去台灣開設店鋪,或做其他職業,至今福寧人在台灣定居的仍有數萬之多,福寧城隍文化,必然也隨之傳到台灣去。特別是清代駐防在台灣的軍隊,實行“班兵制”,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開始,至同治八年(1869年)止,時間長達兩百年之久,這種“班兵制”是每三年換一班,由福建沿海縣份調派善守善戰的水師兵員,到台灣去駐防,福寧鎮烽火營被抽調戌台的兵員人數最多,據現存資料:道光八年(1828年)的《戌台營丁官弁錄》中的統計,是年(1)抽調分配到台灣艋舳營兵額707名中,福寧烽火營占108名,(2)抽調到台護洋水師營的兵額707名中,福寧鎮烽火營水兵占265名。(3)抽調到台灣噶瑪蘭營兵額397名中,福寧鎮占63名。(4)抽調到台灣北路協轄兵額726名中,福寧鎮水師官兵占270名,總計僅道光八年這一年的班兵中,福寧鎮被調兵官人數達888名之多,如按此數推算,清代實行“班兵制”的兩百年中,福寧鎮被調去戌台的水師官兵額數,當在6萬人次以上。
在這時間久長人數眾多的福寧鎮戌台官兵中,他們都是福寧人,同樣都是福寧府城隍的信徒,各人為著使其三年戌台期間,家中父母妻子平安長壽,個人行軍安全順利,臨去之前必然會到福寧府城隍廟燒香許願,祈求保護。有的人還會把城隍圖像及符袋,作為保護神,隨身帶到台灣去。鑒於明代戚繼光來霞浦(當時稱福寧州)剿除倭寇的義烏兵數百名駐防霞浦縣城,他們都帶有義烏城隍神位,後來還建了義烏城隍廟一座(至今猶存)的情況,那么福寧鎮水師兵員駐防台灣的人數達6萬多人次,時間達兩百年之久,很可能和戚繼光的義烏兵在霞浦建義烏城隍廟一樣,他們也會在台灣駐地,建立起福寧自己的城隍廟來,目前因無資料,這只是一個推測,據說台灣松山有一座名叫“霞海城隍廟”,是否與此有所淵源,似也值得研究,不過不管有無建廟還是次要的,而福寧城隍文化,隨著許多官兵長期傳到台灣去,這是可以肯定的。閩台城隍文化關係密切,我們希望今後能夠得到進一步研究和更大的發展。
文學形象
予姊丈之祖
宋公,諱燾,邑廩生。一日病臥,見吏人持牒,牽白顛
馬來,云:“請赴試。”公言:“文宗未臨,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病乘馬從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時入府廨,
宮室壯麗。上坐十餘官,都不知何人,惟關壯繆可識。檐下設幾、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與連肩。几上各有筆札。俄題紙飛下,視之有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無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諸神傳贊不已。召公上,諭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稱其職。”公方悟,頓首泣曰:“辱膺寵命,何敢多辭?
但老母七旬,奉養無人,請得終其天年,惟聽錄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壽籍。有長須吏捧冊翻閱一過,白:“有陽算九年。”共躊躇間,
關帝曰:“不妨令
張生攝篆九年,瓜代可也。”乃謂公:“應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給假九年。及期當復相召。”又勉勵秀才數語。二公稽首並下。秀才握手,送諸郊野,自言
長山張某。以詩贈別,都忘其詞,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之句。公既騎,乃別而去,及抵里,豁若夢寤。時卒已三日,母聞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語。問之長山,果有張生於是日死矣。後九年,母果卒,營葬既畢,浣濯入室而沒。其岳家居城中西門裡,忽見公鏤膺
朱幩,輿馬甚眾。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驚疑,不知其為神,奔詢鄉中,則已歿矣。公有自記小傳,惜亂後無存,此其略耳。
幽明異路,人所能治者,鬼神不必更治之,示不瀆也。幽明一理,人所不及治者,鬼神或亦代治之,示不測也。戈太僕仙舟言:有奴子嘗醉寢城隍神案上,神拘去笞二十,兩股青痕斑斑。太僕目見之。
陰陽水火不能相容,人能夠分清的,鬼神不必要去管,以表示敬重人。明暗同一準則,人不能正確處理的,鬼神有時代為處理,以防止意外。太僕寺卿戈仙舟說,有個奴僕醉倒在城隍廟的神案上,被神捉去打了二十大板,傷痕累累,戈仙舟曾親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