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爺信仰

城隍爺信仰

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 守護城池之神。據《說文解字》中的記載: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無水曰隍,城隍一詞原是指保護人民身家安全的城牆和護城河。所以城隍爺即是有一物則有一物之神的傳統思維與民間佛教、道教融合之下所產生的信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隍爺信仰
  • 由來:太上老君說城隍威應消災集福妙經
  • 特色:城隍神還保有許多生前的特質
  • 所屬宗教:道教
簡介,由來,特色,牌匾,大算盤,七爺和八爺,城隍爺出巡,台灣城隍爺,

簡介

城隍爺是中國民間宗教中相當為人所熟知的神祇之一,中國自唐以降,有德者死後為的觀念被漸漸接受。唐朝姓李,對於也姓李的道教老祖極度推崇,而在『續道藏太上老君說城隍威應消災集福妙經』中提到的城隍二字,也在唐朝之後於中國各地成為家喻戶曉的信仰神祇。

由來

『太上老君說城隍威應消災集福妙經』中「城隍神足不出戶,安坐廟中享受世人的祭祀朝拜」的典故使唐以後,在中國各地的縣級以上城市中,開始出現許多祭祀城隍神的城隍廟,掌管陽世善惡禍福、兼管地方陰曹幽冥,有攝作福作威之柄,造注生注死之權。這些城隍廟,至今仍存。然而,城隍神最早並非出於太上老君說城隍威應消災集福妙經中,顧名思義,「城隍」即城池之意。「城」指城牆,「隍」則是圍城的壕溝,古代稱有水環護的城塹為「池」,無水環護的城塹為「隍」,都是起保護城池的作用的。城隍神據傳由『周禮 臘祭』中八種人間地神之一的「水庸」而來,(「水」即隍,「庸」即城)。「城隍」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 泰卦』中,有「城復於隍」的句子,漢班固『兩京賦序』中也有「京師修宮室,浚城隍」。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建於叄國時吳赤烏二年(西元239年)的蕪湖城隍。城隍作為城池守護神的信仰則是隨著道教的興起而開始流行的。『北齊書 慕容儼傳』記載:北齊大將慕容鎮守郢城,南梁大將侯填、任約率軍來攻,以水草堵塞長江航道,並以鐵鍊鎖住江面,切斷了郢城糧草運輸和與外界的聯絡,危急之時,慕容儼聽到「城中先有神祠一座,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便親赴祭拜,祈求城隍神保佑郢城。當晚一場暴雨,江水上漲,沖走水草,沖斷鎖江鐵鏈,城內軍民以為城隍顯靈,士氣大振,一舉擊敗梁軍,這一神奇傳說的流傳,使城隍神逐漸成為民眾心目中城池的保護神。唐代,全國各地普遍建起了城隍廟,城隍神的社會職能也由原本的護城神,逐漸擴大到驅災除患、揚善懲惡、督官懾民,成為保障人們生命與財產的全能神明。在中國,縣城眾多,城隍神的需求量相當高,而城隍神要能保佑城裡的百姓萬物,基本條件就是對當地的民情風俗有想當的瞭解,並且是百姓心目中正直與忠義的效法對象。根據這兩個條件,在世有功績或是德性的人,便具有要成為城隍神的候選人的資格。根據記載,早在秦漢之際就有世間豪傑死後英魂晉升為城隍神的流傳。在陝西省戶縣的『重修戶縣誌』中記載:戶縣線北有叄城隍,大城隍為漢高祖三年(西元前204年)在滎陽大戰中佯裝劉邦詐降而被項羽活活燒死的忠臣名將紀信(後裔遷戶縣渭豐鄉紀家莊,今散居真守村、王守村),由定舟村、卓日村、渭曲坊、叄過村等19個村輪祀;二城隍為明代南征北戰、英勇殉國的韓成(戶縣甘亭鎮韓村人),被牙道村、野口村、孝義坊、東韓村等21個村子迎祭;叄城隍為忠於漢室、寧死不屈的周苛,由皇甫村、六老庵、叄旗村等13個村接來送往(據傳這叄個城隍過去均有聖旨存卷,系明洪武四年即西元1371年由明太祖朱元璋赦封)。每年各村按照議定的路線,依次接送,輪流致祭。

特色

道教城隍信仰的特色是充滿人性的一個神祇,不同於其他神靈不食人間煙火,城隍神還保有許多生前的特質,並且與人世間的地方官一樣,城隍有分等級,明清時分為都城隍(掌管一省)、府城隍(掌管一府)、州城隍(掌管一州)、縣城隍(掌管一縣)等階級,民國之後,現行制度分為首都城隍、縣城隍、省城隍、市縣城隍叄級。城隍不但分等級,而且也有任期制,因此城隍爺可以攜家帶眷來城隍廟任職,所以在後殿有城隍爺夫人並坐的畫面,在需多宗教文物館中,城隍的圖像中常有二把大紅的椅子並列。有些在世時未娶妻或是喪偶的城隍,偶爾也有城隍娶妻的故事,當然也有妻妾成群的城隍羅。例如在台灣的新竹城隍廟中,還可以看到城隍爺的大少爺和二少爺也一併供奉在廟內。有不少城隍廟在廟後方有長官宿舍和後花園,城隍爺也因任職地點不同,有等級之分,在京都的城隍爺封為「承天鑒國司民昇福明靈王」,府城隍爺是威靈公的地位,住在州的城隍爺封為「靈佑侯」,住在縣的城隍爺封為「顯佑伯」,顯示各級城隍爺、廟也有不同的身份與地位,這是城隍信仰中相當特別的。
五代以降,城隍爺又按其管轄區域而分為京城隍(管轄京都地區)、都城隍(轄省城)、府城隍(轄府城)、縣城隍(轄縣城)和境主公(管轄無城郭之鄉、鎮)。民間俗信城隍乃陰界的地方官,司掌都導邑吏、監察民隱之職,因此舉凡新官到任、地方上有懸疑案件或詛咒立誓,都要祈告到城隍爺;至今,民眾每為證明決心與清白,往往會到城隍斬雞頭立誓,請城隍做見證以取信大眾。由此可見,陰界的城隍廟遠比人間的司法、檢察單位更具公信力,民眾對城隍爺的信任度也勝過司法官員。
城隍神就像是陰間的地方官,其功能在於滿足世間人的一些期待。例如,某甲受到某乙極度的欺凌與加害,事後雖然獲得平反,但某乙卻依舊逍遙法外數十載,在人世間的法令無法約束某乙,某甲只能期盼陰間的神祇來協助他懲奸罰惡。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功能,城隍神廟中,也像人世間的官員一樣,擺設各種刑具與行頭,甚至必須定期大陣仗到所轄境內巡視。

牌匾

幾乎所有城隍廟的主殿都有一塊寫著「爾來了」或是「你來了」的牌匾,意思是說,不管你在人世間活了多久,終究逃不過城隍爺這一關。走入主殿抬頭就看到「爾來了」叄個大字,心裡有一股震撼作用,彷佛城隍爺用嚴厲的口吻在威嚇著。要人存善念,在世上做事光明正大,就不必擔心這叄個字的恐怖。

大算盤

大算盤通常位在「爾來了」匾的正對面,一顆顆的珠子細數著世間的是非善惡;有許多關於城隍廟的傳說都與大算盤有關,住在隍廟附近的人,半夜常聽到撥動大算盤的響聲,並且伴隨著恐怖的枷鎖聲與淒涼的哀號聲,聽了令人毛骨悚然,極其恐怖。「善惡權由人自作,是非算定法難容,幾何代數留今古,乘法歸除定是非」是一句相當耐人尋味,值得好好省思的佳言。

七爺和八爺

七爺高高瘦瘦白白的臉,名叫謝必安,表示酬謝神明必平安,有人稱他為高爺或長爺。
八爺矮矮胖胖黑黑的臉,名叫范無救,表示觸犯了法規一定沒救,有人稱他為矮爺或短爺。
另外還有文判官跟武判官,文判官手拿生死簿,紀錄每個人的是非善惡功過,掌管人在世間的歲數。武判官手拿著令牌,等候城隍爺的判決,負責執行處。二位分別站在城隍爺身邊,是城隍爺的左右手。以及二十四司,二十四司位在正殿的左右二側牆上,是城隍爺的陪審團共有24位,每位都有專職,其中速報司和地岳司最有威嚴;考功司和學政司是考生的最愛,在他們案前總擺上許多 准考證,希望能保佑考生,考個好成績。

城隍爺出巡

唐、五代以後,城隍由自然神轉化為人格神,而中國民間宗教信仰中神明層級是對應政治的官吏制度,城隍廟即相對於人世間的衙門,城隍就是地方父母官。到了宋代,城隍被列入國家祀典,元代又被封為「聖王」。如同人世間的官員一樣,城隍神也要巡視轄區,各區城隍的巡視時間不同。以台北大同區的「霞海城隍廟」為例,每年五月初,就開始放軍安營。所謂「放軍」即是將東、西、南、北、中五營神兵神將安置在轄區內五方鎮守,目的在協助城隍護衛轄區鎮煞驅邪,直到五月十叄日才收回城隍廟。五月十一、十二日「霞海城隍廟」舉行「暗訪」,所謂「暗訪」是指司法類神明利用夜晚遶境巡視轄區,以查訪民間隱情,並掃蕩邪魔惡煞,可謂冥界的「一清專案」掃黑行動
五月十三日當天,「靈安社」及臨近寺廟、民俗社團都會出動所屬神轎、神將、家將團等宗教陣頭參與遶境,各種舞龍、舞獅、繡旗隊、花車、北管樂團、雜技等遊藝隊伍也參加出巡。城隍遶境,七爺、八爺是其特色,七爺身長瘦小、伸吐長舌、臉色蒼白;八爺則身材矮胖、臉色烏黑。據說兩人原是衙門差役,名為謝必安、范無救,有一回因押解要犯不慎被脫逃,因此商議分頭尋找,並約定在橋下會合。不料到了約定時辰,七爺卻因暴風雨耽擱行程,無法及時趕回會合;八爺依約在橋下等候,雖見河水暴漲,但為信守諾言,不敢離去,終因洪水上漲而緊抱橋墩溺斃。後來七爺趕至,見八爺殉難,痛不欲生,於是上吊自盡。嗣後玉帝感念兩人忠義,乃冊封為神,專職緝拿陰界鬼魂,由於七爺系因上吊而死,因此造型呈吐舌狀,八爺則因溺斃而臉色黝黑,兩神皆為城隍部將,相當於人間的刑警。
城隍出巡時,七爺、八爺身戴鹹光餅,後掛黃高錢,據說都能驅邪治病,因此信徒家中如有幼兒「歹搖飼」,則向七爺、八爺乞取鹹光餅餵食或配戴黃高錢,祈求消災厄保平安。在城隍爺出巡隊伍中,經常可見善男信女手持掃帚沿街掃地,或身戴紙糊枷鎖跟隨神轎遊行,這些信徒大都曾因染病而向城隍爺許願,在病癒之後自願掃街或戴枷鎖以示贖罪謝恩。在法律不周延、道德良知淪喪、司法體制被質疑的社會中,城隍爺被視為陰界的司法神,在冥冥之中監視著人民與官吏的行為;雖然人世間的制度不健全,而信仰正能補足現有體制的缺失,形成安定社會、匡正人心的重要監督力量;法律的制裁往往會因證據、對象而有差別待遇,但民間鹹信,城隍爺的審判不會因階級地位或時間久遠而有所差異。
清末、民國時期,永寧、石獅的城隍信仰最具特色,影響之大遍及東南亞。石獅的城隍廟分靈自永寧衛城,因此石獅城隍廟經常去永寧舉行盛大的謁祖活動,規模龐大,儀式十分隆重。屆時除泉州各縣城隍廟派團參加外,漳州、廈門的城隍廟也組團前來參加,甚至聘請有400多人的滬劇團來石獅演出。東南亞的菲律賓、星洲和馬來亞等地的晉江籍華僑,甚至旅居朝鮮的晉江籍華僑,也組團返國參加法事盛會,真是蜚聲閩海,聞名東南亞各地。

台灣城隍爺

古代只要有城池就有城隍廟其地位大小並無太大區分,直到明初朱元璋稱帝後將城隍爺分為都‧府‧州‧縣四級並加以冊封,京都為承天鑒國司民昇福明靈王:興王之地俱封為王,秩正一品:府為鑑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秩正二品:州城隍為靈應侯,秩正叄品:縣城隍為顯佑伯,秩正四品。按興王之地指開封、臨濠、東河、平滁等四處。 到了宋代,城隍被列入國家祀典,元代又被封為「聖王」,明初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分別由國君及府州縣令主祭後來,不少著名歷史人物死後被帝王按封建爵位尊祀為城隍,從此也就逐漸有了都城隍、府城隍和縣城隍之別,縣以下則不設城隍,統一由社神,又稱土地神(公)來管理。朱元璋篤信城隍,認為城隍既為陰界地方官,其官等、轄境應與陽世行政官署相仿,乃以皇帝身分大加敕封天下城隍,京都城隍為「明靈王」(或天下都城隍)、省城隍稱「都城隍」都城隍,府城隍為「威靈公」、州城隍為「靈佑侯」(或綏靖侯)、縣城隍為「顯佑伯」。
城隍職銜區分五等,在京為京城隍是王,在省都為都城隍是公,在府城為府城隍是侯,在縣城銜伯,第五等在城邑或境是子或男,皆如同陽間制度。
1.京城.國都:京城隍(如:北京)
2.省治:都城隍
3.府治:府城隍(如:台南府城)
4.縣治:縣城隍(如:諸羅縣)
5.村里:境主公(如:西港慶安宮)
自明清以來,國都首城以北京南京為主,有位於南、北兩處之北京與南京。以北京來說,京城稱為順天府,南京稱為印天府。明末鄭成功氏驅逐荷人收台,定赤崁地區為『承天府』,以北為天興縣,以南萬年縣,既然命台南為「承天府」承晚明正統,則當有一國之都的地位,照理台南理應設有一個『京城隍』,但卻並未設制。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克台,是年設台灣府於台南府城,故頒旨設府城隍。當時台灣府下設叄縣,其中台灣縣於台南,故亦設有縣城隍;清末,台灣政治中心北移,光緒元年台灣設二府八縣四廳;光緒十一年台灣建省,當時以新竹為台北府府城,故於光緒十七年奏準新竹城隍為省都城隍。因為這樣的典故,台灣文史發展重鎮的台南地區雖然早在明代就已經人文薈萃,但是今天台南除了有府城隍、縣城隍、還有南門路的小城隍廟與安平鎮城隍廟外,並無都城隍的設定。畢竟都城隍是屬於省級的省政府所在地的城隍位階,台灣直到清末才設省,且省都在今新竹地區,而前述台南的城隍廟都於設省前設立,因此始終沒有都城隍的位階。不過,另有一說,台灣的城隍爺最高為府城隍廟,因台灣並未為都,所以台灣沒有都城隍廟,如果有,那也許是從大陸的都城隍廟分靈而來的,並非是台灣真正在地的城隍爺。
與中國諸省一樣,台灣的城隍信仰也相當興盛。康熙二十叄年,清從鄭氏家族取得台灣統治權,在台灣設台灣府,下轄台灣、諸羅、鳳山叄縣。而台灣府與台灣縣的官署均在台南,台灣府城隍廟乃是由鄭氏時期的天興州城隍廟升格為府城隍廟的,而台灣縣城隍廟則要等到康熙五十年知縣張宏才興建。以清代的祭祀典範,地方官員每到朔望日(初一、十五)均要到城隍廟上香,縣城隍廟未建之前,知縣必須與知府一同上府城隍廟上香祈求,直到縣城隍廟建立之後才分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