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裕伯

秦裕伯

秦裕伯(1296~1373),漢族,字惟鏡、景容,號蓉卿,別號葵齋。上海縣人,原籍淮揚(今江蘇揚州),人稱秦景容。元代(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出身海陵秦氏,為北宋著名文學家、詞人,婉約派一代詞宗,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宋龍圖閣直大學士淮海公秦觀(少游)八世孫,江浙行省中書省儤使、中書省肅政廉訪使秦知柔之孫,國子監學錄、下沙鹽運使司監稅官、浙西道榷鹺使秦良顥之子,與其弟秦亨伯合稱“二秦”。

元至正四年(1344)中進士,明洪武六年追封顯佑伯,後又追贈護海公,後人稱他秦顯佑、顯佑公。朱元璋多次稱秦裕伯為:“裕伯博辯善論說,占奏悉當帝意,帝數稱之。“代表作品:《山舟辭》、《九賢祠頌》、《上中書相國卻聘書》、《再上丞相卻聘書》、《上海知縣祝大夫碑》。

曾任湖廣行省照磨(即湖廣省的掌管磨勘和審計工作官)、山東高密縣尹、福建行省郎中、行台侍御史、延平路總管兼管內勸農事。明太祖主政期間任侍讀學士、待制、治書侍御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裕伯
  • 外文名:Qin Yubo
  • 別名:葵齋
  • 國籍:元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松江府上海縣人
  • 出生日期:元元貞三年(公元1297年)
  • 逝世日期:明洪武六年(公元1376年)
  • 職業:官員,治書侍御史,福建行省郎中等
  • 畢業院校:國子監
  • 主要成就:元末明初著名詞人 
    文字工巧精細 
  • 代表作品:山舟辭、上海知縣祝大夫碑
  • 字號:字惟鏡、景容,號蓉卿
  • 所處時代:元末明初
  • 封爵:顯佑伯
  • 追贈:護海公
  • 後封:誥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定居長壽里,家境漸富盛,十年為官路,再三拒徵召,被推上神壇,主要成就,文學,書法,個人作品,人物評價,家族成員,八世祖,七世祖,六世祖,五世祖,高祖,曾祖,祖父,父親,伯父,兄弟,歷史記載,

人物簡介

秦裕伯,字惟鏡、景容,號蓉齋,松江府上海縣(今上海)人。元大德年間(1297~1307),隨父輩定居上海縣長壽里(題橋)。元至正四年(1344)中進士,歷官湖廣行省照磨、山東高密縣尹、福建行省郎中、延平路總管兼管內勸農事、行台侍御史。元末,棄官返鄉。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徵召,不得已入朝。歷官侍讀學士、待制、治書侍御史,並與御史中丞劉基主持京畿考試。後出知隴州,以病辭官歸里。明洪武六年七月二十日(1373年8月8日),病逝於家中,卒於長壽寺里。歿後,追封顯佑伯,為上海縣城隍正堂,歷明清兩代不變。工書法,上海令祝大夫碑,洪武元年(一三六八)楊維楨撰,為其所書,《海上墨林》。
秦裕伯

人物生平

定居長壽里

秦裕伯,字惟鏡、景容,松江府上海縣人(今上海)人。松江府境東西一百六十里,南北一百七十三里,東至海八十里,西至平江路長洲縣,界八十里;南至中明州界九十里;西南到海鹽縣界六十里到縣一百里;西北到崑山縣界一百五十里到縣二百,陸路西南至嘉興縣界六十里,水路同東北至青龍鎮五十四里,水路自靑龍入吳;松江同見嘉禾志。元至元二十九年,以民物繁庶,始割華亭東北五鄉,立縣於鎮,隸松江府,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也。
秦裕伯天資聰明卻好學習,由父親啟蒙識字,十分好學。元大德年間(1297~1307),隨父輩秦氏良顕、良顥兄弟定居上海縣長壽里(題橋)。

家境漸富盛

宋代末年,秦裕伯祖父秦知柔這一代是避戰亂而流落到黃浦江畔的,雖是“宦室裔胄”,但此時已經落難了。而過了50年左右,到元泰定年間(1324~1328),秦良顕出任上海縣長人鄉里正時,已稱為“田產富盛”。秦知柔任江浙行省中書省儤使之後,小兒子秦良顥赴大名府求學,任國子監學錄,後調任浙西榷鹺使。大兒子秦良顕出任長人鄉里正之前在忙什麼呢?
秦裕伯
當時,長人鄉的社會經濟環境正處在轟轟烈烈的“大開發”之中,一是鹽業興旺,二是大量墾荒。上海縣長人鄉的沿海地區,在唐代末錢鏐建吳越國以後,即開始有了煮海製鹽之業。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在下沙地區建有鹽監之後,這一帶被闢為下沙鹽場。而下沙以西地區,仍以農業為主。隨著沿海成陸面積逐漸擴大,鹽區亦隨之東移。至元末明初,鹽區已移至里護塘以東一帶。塘內之地稱漕田或有司地,屬長人鄉管轄,設保、圖建置;塘外之地則稱灶田或鹽司地,屬下沙鹽場,設團、灶建置。
秦知柔、秦良顥當官,自有俸祿保障,加上身處鹽業興旺之地,收入必定不薄。而秦良顕定居在行頭秦家行,忙的是帶領子孫們墾荒屯田,擴建家園。當時,朝廷為推進這裡的“大開發”,規定可以豆麥代替米糧繳納田賦,後又可以棉花代替米糧納賦。這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移民,土地日趨熟化,農業生產迅猛發展,土地的主人們自然富盛起來。附近的召稼樓,就是在這個時機以召人耕作而名聞八方,遂形成市鎮。附近的撥賜莊,是元順帝將妹妹百花公主下嫁給丞相脫脫之子時,撥賜這裡收歸的田產作陪嫁的“脂粉田”,傳說有上百頃。這座由蒙古族人建造的莊園此時已頗具規模,還從黃浦江到下沙鹽場專門開挖了運鹽乾河“鹽鐵塘”。
在如此“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中,秦良顕以及其子孫們,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竟然從幾乎一無所有的“避難者”,發展為“田產富盛”、宅院碩豐的大家族,以致世上有了“秦家行”這樣一個被標上史書圖籍的地名,可謂是有幸遇上了天時、地利、人和。然而,儘管秦家的家境日趨富盛,秦裕伯卻遲遲未能走通“學而優則仕”的理想之旅。秦裕伯不足10歲隨父母定居長壽里,到至正四年(1344)中進士,出任湖廣行省照磨而離鄉,其間時達40年左右。
他成年後,在此娶儲氏為妻,她是周浦一帶的望族之女。當時,周浦儲姓家族頗具聲望,祖輩是宋代詞人儲泳(約1101~1165,字文卿,號華谷),隨宋室南遷而隱居在周浦一帶,後人為紀念他,還倡議將當地稱為“儲里”或“華谷里”。然而,這望族之女並沒有給秦裕伯增添福音,夫妻倆生下兒子,取名世隆,可惜因病早歿。此後,夫妻倆沒有再生養。

十年為官路

秦裕伯48歲成為進士,出任湖廣行省照磨,做些具體的文書工作,而且熬了六年之久,才得到提拔。元至正十年(1350),秦裕伯赴文化發達的山東高密縣(今屬濰坊市),升任七品知縣。他的才智終於得到充分發揮的機會,能獨擋一面,又十分勤政。據《山東通志》《高密縣誌》等史籍稱,歷史上的膠東半島是地勢低洼、氟毒橫行、十年九不收的地方。當地民謠稱“遙望西壕里,蒼茫一片窪。人人拖黑腿,個個齜黃牙。有土都是鹼,無田不養蛙。等到好年景,也學種地瓜”。秦裕伯指導民眾“塹其周為渠,以蓄大雨,渠外築墉,以防野潦”。之後,“連歲大熟,獲麻禾菽麥若干斛”,從而形成當地獨具特色的“台田溝”,抵禦了鹽鹼澇窪之災。
秦裕伯
明萬曆《即墨志》記載,至正十二年(1352),即墨(今屬青島市)知縣董守中始建廟學和九賢祠,為當地歷史上的九位名宦才俊塑像加以供奉,特請高密知縣秦裕伯撰寫《九賢祠頌》,勒碑刻石記之。秦裕伯還曾應邀撰寫《密州修學記》(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由黃翔書正書,被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可見當時他在山東地區是頗有聲望的。
秦裕伯在任高密知縣的三年間,不僅沒有增加農民的賦稅負擔,而且把鹽民的負擔按他們的產量、收益之多寡分成三等九品,廢除了原來按統一標準收稅的辦法,做到了合理公平。地方上經常要有許多臨時的或額外的開支,秦裕伯發動農民把原來公家拋荒的土地重新播種耕耘,收穫的糧 食即作為過往官員的接待費用,農民、市民不必再交納額外賦稅,不僅供給飲食住宿綽綽有餘,而且還有餘資可以購置一批新的馬匹以供使用。當時,社會時局很不穩定,朝廷讓各地州縣修築城池,以利防守。在秦裕伯的規劃領導之下,新建的高密縣城牆周邊有五里長,開闢了東、南、西、北四門。城門均牢固而蓋了磚瓦,能遮蔽風雨。城外開鑿了寬闊的護城河,河上架設了吊橋,隨時可以收起。要想進攻縣城,就非越此防線不可。此外,他還大規模地興修了孔子廟、漢代經學大師鄭康成祠堂等公共建築,又造了一批高密縣衙門的辦公用房。他在全縣境內先後辦了42所教學機構,使學童們有了讀書的機會。這一系列政績是在兩年多時間內取得的,可見他勤政愛民,“雖動大役而民不知擾”。
當秦裕伯離任時,百姓欲留任而不能,為頌其勤政愛民之功德,特請在大都(今北京)任禮部郎中的明善寫了《秦尹去思碑記》,詳盡記載其政績。《秦尹去思碑記》被收入《高密縣誌·藝文志》。至正十三年(1353)春, 秦裕伯被調往福建地區,出任福建行省郎中。他為官恩威並施,曾規定盜匪首次捕獲,發款囑其自謀生活;再捕獲則杖數十,令其歸耕;第三次則數罪合科,加重罰,令“清白”而死,即將罪犯投入石灰坑畢命。以此告誡雞鳴狗盜之徒,要行善事,清白為人。因此,秦裕伯為政期間盜賊匿跡,百姓稱頌,贏得“公正幹練”的美名。
秦裕伯
秦裕伯任行省郎中一年後,即得到越級提拔,出任延平路總管兼管內勸農事,後又調往朝廷御史台(監察機構),擔任侍御史。然而,不久秦裕伯卻“突然”提出辭職了。《明史》說是“遭世亂”,其實是另有緣故。元代晚期,確實世道紛亂。而更關鍵的原因是,秦裕伯為官十年,儘管十分勤政,但並沒有得到朝廷的真正賞識。因行御史南台大夫達識帖睦邇“與江浙省臣有隙”,秦裕伯曾遭台臣“嗾臬司以飛語”中傷,自然甚為憤懣。何況作為一名仕途坎坷的儒生,此時秦裕伯從事監察工作,更深知官場的內幕,但他卻無力回天,促使他逐步對分崩離析的時勢喪失信心,更為了照料年及八旬的父母,他最終拿定主意,於至正十四年(1354)毅然辭官,先到揚州小住,尋祖訪友,後返回故鄉長壽里,時年58歲。

再三拒徵召

《淮海宗譜》稱,秦裕伯辭官返回長壽里時,仍耳目聰明,筋力不倦,高談劇飲,手不釋卷。平生所著意見及典籍格言,歷代奏議,日取閱之,愛君愛國之念,耿耿不能忘也”。
一年之後,78歲的父親逝世,“有誡子書,詞甚真切”。從此,秦裕伯與老母親相依為命又十年。當時,秦裕伯與流寓烏泥涇鎮的著名詩人王逢交往甚密。王逢(1319~1389),字原吉,號梧溪子,又號席帽山人,江陰人。少時聰慧,勤奮好學,頗有才氣,因而聞名於鄉里。為人正直,熱愛故鄉,關懷故鄉百姓的疾苦。一直以布衣為榮,不願為官。時有金陵台臣推薦他出仕,他則以身體有病而婉辭拒絕。他一心作詩,且才氣橫溢,多題詠孝義勇烈之事。他寓居烏泥涇鎮時達17年,著有《梧溪集》。然而,秦裕伯只享了兩年清福,麻煩事又接連發生。至正十六年(1356),起義軍首領張士誠(1321~1367)占據蘇州後,慕其學名,兩次派人上門招賢。秦裕伯卻固辭不允。為避招是非,秦裕伯帶母親到松江的橫泖去隱居了一段時間。
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打敗上海縣的錢鶴皋起反勢力,占據了上海地區。相傳,朱元璋猜疑心特別重,在南京處決錢鶴皋時,見其白血噴出,因此他一直心神不安,生怕錢鶴皋變作厲鬼長久作祟。而就在這時,朱元璋徵召了隱居在家鄉的元廷老臣劉基(字伯溫),邀其擔任謀臣,就此戰果輝煌,既得到了有力輔佐,又獲得了廣泛讚譽。朱元璋發現自己缺少文化和智謀,利用前朝高官為服務,是一條克敵制勝的捷徑。於是,他決意要起用一位出身於上海地區的元廷高官,既可輔助自己,又可討好當地百姓,沖抵錢鶴皋作祟之危。最終,他選中了秦裕伯,“命中書省檄起之”,擬起用他出任巡迴御史或福建行省農田水利都監。至正二十五年(1365),秦裕伯母親去世,歸葬長壽里秦氏墓地。正當他閉門守孝時,事態逼緊了。
秦裕伯
朱元璋於吳元年(1367)正月發出《聘裕伯公御書》,派人前來徵召秦裕伯出山任職,並十分關切地說:“海濱之民好鬥,裕伯居於此地恐有累焉”,即使不願入朝,也要勸其移居別處。秦裕伯剛安葬母親,正在家守孝,便對使者說:“食元祿二十餘年而背之,是不忠也;母喪未終忘哀出而拜命,是不孝也。”為此,他特作《上中書相國卻聘書》,並委託弟亨伯代他趕赴南京,拜謝丞相李善長,回應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廷殘餘勢力,在南京稱帝。但他卻更加擔心那些有影響的文人成為對立面,便命令中書省推進徵召。洪武元年(1368)四月,朱元璋發出《再聘裕伯御書》,一再甜言蜜語,又以歷代應召實例勸其入朝。秦裕伯時年已72歲,堅持稱病不起,又作《再上丞相卻聘書》回應,還是苦苦推辭,請求“投鹿于山,放魚於淵,不出範圍,物遂其天”。
可是,朱元璋也不罷休,當月又給秦裕伯發出《三聘裕伯公御書》,嚴詞追逼,緊咬不放。相傳,傳旨者言語頗具威懾性,質問秦裕伯:“天下定,伏處不出,意欲何為?”甚至宣稱:“苟堅守不起,恐有後悔。”面對不可抗拒的強權政治,秦裕伯生怕再不從命,必定招致殺身之禍,甚至殃及桑梓。他嘆曰:“是皆已甚迫,斯可見矣。”於是,只得垂淚告別故里,隨使者入了朝。秦裕伯如此選擇,日後成了人們爭議的焦點。而秦裕伯當時的心境,另有事實可考察:同年八月間,他應著名文學家楊維楨(1296~1370,字廉夫,號鐵崖)之邀,手書了他為明代上海首任知縣祝挺撰寫的《上海知縣祝大夫碑》(此碑於清鹹豐十一年毀於西兵之手)。幾年前,豪傑錢鶴皋起兵,一度攻下上海縣城。而祝挺是明太祖朱元璋指派收復上海縣城,後任知縣的。秦裕伯欣然為朱元璋的命官手書碑文,除了應對同為元臣、同拒張士誠徵召的楊維禎之情義,更說明他當時的心情是不論前朝今世,但求天下太平。
秦裕伯入朝後,授翰林侍讀學士,但他受事不受職。次年,朱元璋任命侍讀學士秦裕伯和翰林直學士詹同為待制(顧問)。不久,又為治書侍御史(專事辦理檔案)。洪武三年設科取士後,秦裕伯與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劉基同為京畿主考官。《明史》稱秦裕伯“出知隴州,卒於官”。此說也有誤。朱元璋要年已75歲的秦裕伯到西北地區出任隴州知州,實是貶官外放。秦裕伯以病辭官不就,返回了故里。對此,清雍正八年(1730)進士曹一士為上海城隍神作《頌序略》時,評價為“釋主疑,明民智,不惜一身去就,為國人請命耳。”秦公後人秦榮光有詩讚曰:“救萬生靈一入朝,肯貪五斗折陶腰。還山老鐵衣仍白,信史千秋節未標。”洪武六年七月二十日(1373年8月8日),秦裕伯在家中悄然去世。而且為了不禍及後人,他寧可絕傳,始終未有納妾,決然息交絕遊,以求銷聲匿跡。

被推上神壇

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略定中原,大封功臣,分為王、公、侯、伯四等。除賜封開國功臣們不同的爵位之外,還敕封各地城隍神為“顯佑伯”。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倖免”。城隍就此由護衛神變為陰界監察系統,道教因之而稱城隍神職司為剪除凶逆,領治亡魂等。秦裕伯生前,朱元璋三次徵召而不受。上海地區又有錢鶴皋可能變作厲鬼,長久作祟。秦裕伯去世後,朱元璋一直心神不安,為了籠絡江南名紳,他決意以“生不為我臣,死當衛我土”,親自敕封秦裕伯為“顯佑伯”,稱“上海邑城隍正堂”。
秦裕伯
朱元璋對秦裕伯生前未到隴州去任知州,“生不為我臣”,必定異常不滿。因此封你為上海縣城隍神,不擔心你拒不赴任。而且,縣城隍的封號與隴州知州的品級相等同,不貶不褒,“死當衛我土”。與秦裕伯同為京畿主考官的御史中丞劉基,洪武三年被朱元璋任命為弘文館學士,授“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稱號,賜封為“誠意伯”。因秦氏祖塋在淡井廟北,而且淡井廟曾為華亭縣城隍行殿,秦裕伯被封為“上海邑城隍正堂”後,這裡開始供奉秦裕伯。從此,農曆二月二十一日定為上海縣城隍秦裕伯誕辰日, 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為“城隍娘娘”的生日。洪武三十年(1397),上海知縣張守約將霍光行祠(又名金山神廟)改建成縣城隍廟後,“上海邑城隍正堂”被遷移到了上海縣城內的縣城隍廟後殿。明代上海城地處海隅,屢遭侵擾,尤其是嘉靖年間倭寇五次襲擊,民眾深受其害。於是,秦裕伯“顯靈”的傳說越說越奇。城隍廟香火日盛,廟舍不斷擴建,人們盼望城隍老爺能保佑一切。
自明嘉靖十四年(1535)起 ,在上海城隍廟的正門口,高懸起“保障海隅” 匾額。清同治十一年(1872),秦裕伯又被同治皇帝欽封為“護海公”。在巡道應寶時的號召下,上海城隍廟趁機又作大修,邑人曹一士又推出了《上海縣城隍神頌序略》,使“城隍顯靈避屠城”的故事越加成真,廣泛傳播。

主要成就

文學

秦裕伯作文音律諧美,追求精巧。從文學發展的規律來看,由質樸到華麗,由簡單到繁複,是必然的趨勢。正如蕭統所說:“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陸、潘發展了曹植“辭采華茂”的一面,對中國詩歌的發展是有貢獻的,對南朝山水詩的發展及聲律、對仗技巧的成熟,有促進的作用。
秦裕伯流傳下來的詩,代表作有《山舟辭》等。秦裕伯文今存6篇,有《九賢祠頌》、《密州修學記》、《上中書相國卻聘書》等。其友戶部尚書李士瞻曾稱讚他:“予識景容十五年,頗謂相知”,特賦七絕一首為謝:錦緞裁來五色絲,千方制就欲誰衣。自慚輸與天孫巧,凡女從今不下機。

書法

秦裕伯工書法,其作品《上海令祝大夫碑》是難得的名人法書真跡,是在洪武元年(1368)應著名文學家楊維楨(1296~1370,字廉夫,號鐵崖)之邀,手書了他為明代上海首任知縣祝挺撰寫的《上海知縣祝大夫碑》(此碑於清鹹豐十一年毀於西兵之手)。

個人作品

秦裕伯作品所傳甚少,現一一摘錄如下:《山舟辭》、《九賢祠頌》、《密州修學記》、《上中書相國卻聘書》、《再上丞相卻聘書》、《上海知縣祝大夫碑》。
秦裕伯
明萬曆《即墨志》記載,至正十二年(1352),即墨(今屬青島市)知縣董守中始建廟學和九賢祠,為當地歷史上的九位名宦才俊塑像加以供奉,特請高密知縣秦裕伯撰寫《九賢祠頌》,勒碑刻石記之。秦裕伯還曾應邀撰寫《密州修學記》(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由黃翔書正書,被收入《四庫全書存目》。

人物評價

《明史》:“裕伯,字景容,大名人。仕元,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遭世亂,棄官,客揚州。久之,復避地上海。居母喪盡禮。張士誠據姑蘇,遣人招之,拒不納。吳元年,太祖命中書省檄起之。裕伯對使者曰:“食元祿二十餘年而背之,不忠也。母喪未終,忘哀而出,不孝也。”乃上中書省固辭。洪武元年復征,稱病不出。帝乃手書諭之曰:“海濱民好鬥,裕伯智謀之士而居此地,堅守不起,恐有後悔。”裕伯拜書,涕泗橫流,不得已,偕使者入朝。授侍讀學士,固辭,不允。與張以寧等扈從,登鐘山擁翠亭,給筆札賦詩,甚見寵待。二年改待制,旋為治書侍御史。三年始詔設科取士,以裕伯與御史中丞劉基為京畿主考官。裕伯博辯善論說,占奏悉當帝意,帝數稱之。出知隴州,卒於官。”
《高密縣誌》“名宦”篇:“斷獄明決,建城池,立壇陵,築堤防,修學校。民德之立碑。”
李士瞻在《經濟文集》中說:“秦景容郎中昨日承歌談笑,適詩酒相忘,有放浪形骸之意,以謂到閩以來無此一樂,但傷足下以特達之材,坎坷仕路走也,辱為知己之游,不能拔而出之,此安足為故人耶,詩以志懷,聊伸雅嘆。”
《淮海宗譜》:“耳目聰明,筋力不倦,高談劇飲,手不釋卷。平生所著意見及典籍格言,歷代奏議,日取閱之,愛君愛國之念,耿耿不能忘也。”
朱元璋:“海濱之民好鬥,裕伯居於此地恐有累焉。”
《皇明典故紀聞》:洪武四年七月,朱元璋與侍臣談論用將時說:“秦裕伯曾言,古者帝王之用武臣,或使愚使貪。其說雖本於孫武,然其言非也。夫武臣,量敵制勝,智勇兼盡,豈可謂愚?攻城野戰,捐軀徇國,豈可謂貪?若果貪愚之人,不可使也。”
曹一士:“釋主疑,明民智,不惜一身去就,為國人請命耳。”
秦榮光:“救萬生靈一入朝,肯貪五斗折陶腰。還山老鐵衣仍白,信史千秋節未標。”
朱元璋:“生不為我臣,死當衛我土。”
唐寅:“市衣致龍袞之勤,林下來朝廷之敕。生有奇功,死有遺澤。歟!斯人也,山水同風,萬古不息者秦!”
王憺:“山河故國重欷歔,萬里逃名海畔居。新主屢裁五色詔,逋臣不受兩朝糈。心馳塞北行台久,身老河南待制余。今古玉埋龍浦上,柏翳里後孰旌閭。”

家族成員

八世祖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江蘇高郵人。別號邗溝居士,學者稱其淮海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詞人,婉約派一代詞宗,龍圖閣直學士淮海公。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代表作品:《鵲橋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曾任太學博士(即國立大學的教官)、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
秦裕伯

七世祖

秦湛,生卒年不詳,字處度,號濟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高郵(今屬江蘇)人,秦觀之子。曾任右奉議郎,監諸軍計司,官宣教郎,紹興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少好學,善畫山水。嘗注《呂好問回天錄》,有《蠶書》一卷。詞存《卜運算元》一首,見《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四。秦湛亦能詩,嘗與李之儀唱和。其文僅見《西菩山寺記》載於《錫山秦氏文鈔》卷首。是常州秦氏一脈始祖。
秦裕伯

六世祖

秦南翁,居江蘇常州毗陵新塘鄉秦村。有四子,一名照,一名煦,一名熙,一名烈。後裔有繁衍於常州府無錫縣,明代寄暢園園主、右都御史、湖廣巡撫秦燿,即秦南翁後人。

五世祖

秦照,秦南翁長子。行名小五,字世明,號隱南,居江蘇常州毗陵新塘鄉秦村。有二子,一名師尹,一名師傅。
秦煦,秦南翁次子。行名小十,字世和,號振南。任常州府教授,仕至修武校尉。居江蘇常州毗陵新塘鄉秦村。有三子,一名師孔,一名師孟,一名師曾。
秦熙,秦南翁三子。行名十一,字世雍,號立齋,居江蘇常州毗陵新塘鄉秦村。有一子名師閔。
秦烈,秦南翁四子。行名二十,字世威,居江蘇常州毗陵新塘鄉秦村。有一子名師古。

高祖

秦師閔,秦熙子。有四子,一名宗賢,一名宗邁,一名宗述,一名宗蘧。
秦師尹(伯高祖),秦照長子,行名廿三。有四子,一名宗器,一名宗導,一名宗學,一名宗立。
秦師傅(伯高祖),秦照次子,行名廿七。有三子,一名宗文,一名宗祿,一名宗仁。
秦師孔(伯高祖),秦煦長子。行廿一,一名同軌,字志道。有一子名宗進。
秦師孟(伯高祖),秦煦次子。行廿二,一名同文,字志學,早卒。
秦師曾(伯高祖),秦煦三子。行廿八,一名同倫,字志孝,任徙仕郎蘭溪縣主簿。有三子,一名宗雅,一名宗舉,一名宗選。
秦師古(叔高祖),秦烈子,居江蘇常州毗陵新塘鄉秦村。

曾祖

秦宗蘧,字茂之。
秦宗邁,字益之,金紫光祿大夫。

祖父

秦知柔(1233~1306),字以和,號節齋。宋末鹹淳年間(1265~1274),“乘元兵渡江之時,挾其先世圖像譜牒及所賜誥命,渡江來南”,率全家流落到黃浦江畔,後兄弟5人分地徙居。曾任江浙行省中書省儤使,後兼任中書省肅政廉訪使,主管監察事務。大德十年(1306),秦知柔去世後,“夫婦合葬於烏泥涇之陽,即今上海縣之肇家浜右、淡井廟北。”安葬時,著名書法家趙孟頫也來弔唁,並題寫墓碑“元處士節孝先生秦公之墓”。

父親

秦良顥(1278~1355),字信甫,號述齋。師從蕭氏,蒐集蒙古文史傳故事及時務功要者三百餘條,編譯成漢文的知識大全《纂通》;又掇拾師言,兼采別說,輯成《一貫》,並取蒙古及維吾爾問答之言,編成《吹萬集》。他是極為難得的漢人出身的蒙古文專家。當時,漢人學蒙古文者無出其右,因此他年紀輕輕就出任國子監學錄,而他“淡然無求進意,隱居教授,戶外之屨至,無所容達。官大人至者,莫不晉謁,與之語,動中肯綮,而適於事情未嘗 不為之嘆服也”,“其平時一言一動,無不揆乎道義,人皆稱篤行君子焉”。大德年間(1297~1307),秦良顥經翰林寇學士推薦,進萬言策,由國子監學錄提升為浙西榷鹺使。於是,秦良顥舉家南下返回上海地區。

伯父

秦良顕(1276~1333),字微甫,號懿齋,“環瑋剛直,端莊整肅,作氣好俠”。元泰定年間(1324~1328),秦氏“田產富盛,充上海縣長人鄉里正。”《淮海宗譜》又稱,秦良顕當里正,“平心率揚,治民有方,爭訟者質求判斷,曉譬曲直,人皆退服而無怨言,相嘆曰:‘寧被刑罰所加,莫為秦君所短’。”至順二年(1331),他調任下沙鹽運使司監稅官,此時年已56歲。由此以“營邸為憇息所”,當時的徙居地應在上海縣長人鄉十九保六十圖,距下沙鹽場很近。

兄弟

秦亨伯,字惟通,號蘭齋,喜讀道家書,服食求仙,遍游天下名山。

歷史記載

秦裕伯傳為宋秦觀八世孫。世居淮揚(今江蘇省揚州市)。父良灝,國子監學錄。祖知柔,江浙中書儤使,宋末南鹹淳年間渡居滬瀆。
1344年(元至正四年)裕伯中進士,歷官湖廣行省照磨、山東高密縣尹、福建行省郎中、行台侍御史、延平路總管兼管內勸農事。
元末,天下紛亂,棄官久居維揚,後返上海。張士誠據蘇州,招請裕伯,不應。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兩次徵召,裕伯以己仕元20年,背之不忠;母喪未除服,出仕不孝,託病辭謝。朱元璋又手書徵召,有“海濱之民好鬥,裕伯智謀之士而居此地,苟堅守不起,恐有後悔”語,裕伯不得已入朝。
歷官侍讀學士、待制,治書侍御史,並與御史中丞劉基同任主考,主持京畿考試。後出知隴州,以病辭官歸長壽里。長壽里建橋,裕伯題為“大通”,鄉民直呼“裕伯題橋”,簡稱題橋,後成為集鎮名(今陳行鄉題橋鎮)裕伯墓即在鎮南長壽寺西側。子孫除一支居陳行外,世居魯匯東閘港北岸,其他稱內外秦。歿後,封為上海縣城隍神,歷明清兩代不變。傳因裕伯屢次辭謝明廷徵召,朱元璋以為“生不為我臣,死當衛我土”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