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套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列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重要成員,被譽為“中國地球科學的最高學府”。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於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學校協定。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占地面積1421758平方米,校舍面積815074.58平方米;設有19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0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有教職員工3122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6103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120
- 博士點:39
- 所屬地區:中國湖北省武漢市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學校官網:http://www.cug.edu.cn
- 中文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英文名: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 簡稱:地大(CUG)
- 創辦時間:1952年
- 類別:公立高校
- 學校類型:理工類
- 屬性:211工程
985平台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研究生院
自主招生
全國重點大學 - 現任校長:王焰新
- 知名校友:溫家寶、歐陽自遠、趙鵬大、王安順
- 博士後流動站:13
- 校訓:艱苦樸素,求真務實
- 校歌:勘探隊員之歌
- 專職院士:11
- 主要院系:地學院、資源學院,環境學院、地質調查研究院、珠寶學院等
- 國家重點學科:8
- 學校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
- 學校代碼:10491
- 主要獎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 - 郵編:430074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文革歲月
重建振興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科學研究始終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參與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引領行業科技發展,培養和輸送技術骨幹和管理人才。學校作為唯一高校參與了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擁有軍工項目科研生產完整資質,成立了2個“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預研分中心,參與了“嫦娥工程”月球探測數據處理和月球套用研究,自主研發的MAPGIS軟體成功套用於“神舟”系列載人航天搜救。學校堅持開展產學研合作,推進協同創新體系建設。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學校及時組織科技賑災專家組奔赴災區,為災區預防次生災害、做好災後重建與城鎮選址等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
科研機構
名稱 | 類別 |
---|---|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地理信息系統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工程中心 |
地質工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科技部國合基地 |
地球深部鑽探與深地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名稱 | 類別 |
---|---|
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及其套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工程研究中心 |
資源環境經濟研究中心 | 人文社科基地 |
自然資源部資源定量評價與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 | 重點實驗室 |
國家遙感中心地殼運動與深空探測部 | 非實體,暫掛靠科發院 |
岩土鑽掘與防護教育部工程技術中心 |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黃姜皂素循環經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光譜與成像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納米礦物材料及套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工程研究中心 |
構造與油氣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研究中心 | 985優勢學科平台 |
湖北省湖泊濕地與生態恢復重點實驗室 | 重點實驗室 |
湖北省高校藝術創作中心 | |
自然資源部法律評價工程重點實驗室 | 重點實驗室 |
大學生髮展與創新教育研究中心 | 省人文社科基地 |
地球內部多尺度成像重點實驗室 | 重點實驗室 |
緊缺戰略礦產資源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 協同創新中心 |
首飾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 | 省人文社科基地 |
智慧型地學信息處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重點實驗室 |
湖北省區域創新能力檢測與分析軟科學基地 | 軟科學基地 |
湖北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 智庫 |
湖北省地下水與環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國合基地 |
複雜系統先進控制與智慧型自動化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重點實驗室 |
國家地質環境修復技術創新平台培育基地 | 國家技術創新平台培育基地 |
湖北省水環境污染系統控制和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自然資源部國土資源戰略研究重點實驗室 | 重點實驗室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地大分中心 | 省人文社科基地 |
地質探測與評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流域關鍵帶演化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重點實驗室 |
智慧型地質裝備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珠寶工程技術中心 |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 學術期刊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學院 (課部) | 代碼 | 本科專業 | 學 制 | 學位授予門類 | 備註 |
地球科學學院 | 070901 | 地質學 | 四年 | 理學 | 國家理科基地,兼有第二學士學位 |
070902 | 地球化學 | 四年 | 理學 | ||
資源學院 | 081403 | 資源勘查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部工科基地,兼有第二學士學位 |
081502 | 石油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70701 | 海洋科學 | 四年 | 理學 | ||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 070302 | 套用化學 | 四年 | 工學 | |
080401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80403 | 材料化學 | 四年 | 工學 | ||
環境學院 | 082502 | 環境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71001 | 生物科學 | 四年 | 理學 | ||
070601 | 大氣科學 | 四年 | 理學 | 2016備案通過 | |
工程學院 | 081001 | 土木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82901 | 安全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81401 | 地質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81402 | 勘查技術與工程(鑽探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地球與空間信息學院 | 070801 | 地球物理學 | 四年 | 理學 | |
070903T |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081402 | 勘查技術與工程(勘查地球物理) | 四年 | 工學 | ||
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 | 080202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
080205 | 工業設計 | 四年 | 工學 | ||
080701 | 電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80703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經濟管理學院 | 12010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四年 | 管理學 | |
120103 | 工程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兼有第二學士學位 | |
120202 | 市場行銷 | 四年 | 管理學 | ||
120203K | 會計學 | 四年 | 管理學 | ||
120204 | 財務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020101 | 經濟學 | 四年 | 經濟學 | 兼有第二學士學位 | |
02040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四年 | 經濟學 | ||
120901K | 旅遊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071201 | 統計學 | 四年 | 理學 | ||
外國語學院 | 050201 | 英語 | 四年 | 文學 | |
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 | 080706 | 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80902 | 軟體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81201 | 測繪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81202 | 遙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070504 | 地理信息科學 | 四年 | 理學 | ||
070501 | 地理科學 | 四年 | 理學 | ||
070502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四年 | 理學 | ||
081205T | 地理空間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學 | 2017備案通過 | |
數理學院 | 070101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四年 | 理學 | |
070102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四年 | 理學 | ||
070201 | 物理學 | 四年 | 理學 | ||
體育部 | 040203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四年 | 教育學 | |
珠寶學院 | 080410T |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 四年 | 工學 | |
130504 | 產品設計(珠寶首飾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050302 | 廣播電視學 | 四年 | 文學 | |
130202 | 音樂學 | 四年 | 藝術學 | ||
130502 | 視覺傳達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130503 | 環境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130508 | 數字媒體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 | 2016備案通過 | |
公共管理學院 | 030101K | 法學 | 四年 | 法學 | |
120404 | 土地資源管理 | 四年 | 工學 | ||
120401 | 公共事業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120402 | 行政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兼有第二學士學位 | |
馬克思學院 | 030503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法學 | |
計算機學院 | 08090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080903 | 網路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080904K | 信息安全 | 四年 | 工學 | ||
080908T | 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自動化學院 | 080301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四年 | 工學 | |
080801 | 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師資力量
地史古生物學教學團隊 | 龔一鳴 |
礦產(能源)資源勘查工程教學團隊 | 王華 |
工程地質學教學團隊 | 唐輝明 |
地球化學教學團隊 | 張宏飛 |
礦物岩石學教學團隊 | 馬昌前 |
地下水與環境教學團隊 | 王焰新 |
學科建設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中國地質大學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 ||||||
序號 | 學科門類代碼、名稱 | 學科代碼、名稱 | 自設學科代碼、名稱 | 授權級別 | ||
1 | 02 經濟學 | 0202 | 套用經濟學 | 一級學科 | ||
2 | 03 法學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二級學科 | ||
3 | 07 理學 | 0707 | 海洋科學 | 一級學科 | ||
0708 | 地球物理學 | 一級學科 | ||||
0709 | 地質學 | 0709Z1 | 寶石學 | 一級學科 | ||
0709Z2 | 地球生物學 | |||||
0709Z3 | 行星地質與比較行星學 | |||||
0709Z4 | 水文地質學 | |||||
4 | 08 工學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14 | 土木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15 | 水利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16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一級學科 | ||||
0818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0818Z1 | 資源產業經濟 | 一級學科 | ||
0818Z2 | 資源與環境遙感 | |||||
0818Z3 | 地學信息工程 | |||||
0818Z4 | 地質裝備工程 | |||||
0820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3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0830Z1 | 資源與環境化學 | 一級學科 | ||
0830Z2 | 環境生物與生態技術 | |||||
0837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一級學科 | ||||
5 | 12 管理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一級學科 | ||
120405 | 土地資源管理 | 二級學科 |
中國地質大學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 | ||||||
序號 | 學科門類代碼、名稱 | 學科代碼、名稱 | 自設學科代碼、名稱 | 授權級別 | ||
1 | 01 哲學 | 010108 | 科學技術哲學 | 二級學科 | ||
2 | 02 經濟學 | 0201 | 理論經濟學 | 一級學科 | ||
0202 | 套用經濟學 | 一級學科 | ||||
3 | 03 法學 | 0301 | 法學 | 一級學科 | ||
030203 |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 二級學科 | ||||
030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一級學科 | ||||
4 | 04 教育學 | 0401 | 教育學 | 一級學科 | ||
040203 | 套用心理學 | 二級學科 | ||||
040303 | 體育教育訓練學 | 二級學科 | ||||
5 | 05 文學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 | 一級學科 | ||
0503 | 新聞傳播學 | 一級學科 | ||||
6 | 07 理學 | 0701 | 數學 | 一級學科 | ||
0702 | 物理學 | 一級學科 | ||||
0703 | 化學 | 一級學科 | ||||
0705 | 地理學 | 一級學科 | ||||
070602 |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 | 二級學科 | ||||
0707 | 海洋科學 | 一級學科 | ||||
0708 | 地球物理學 | 一級學科 | ||||
0709 | 地質學 | 0709Z1 | 寶石學 | 一級學科 | ||
0709Z2 | 地球生物學 | |||||
0709Z3 | 行星地質與比較行星學 | |||||
0709Z4 | 水文地質學 | |||||
0710 | 生物學 | 一級學科 | ||||
0712 | 科學技術史 | 一級學科 | ||||
0713 | 生態學 | 一級學科 | ||||
0714 | 統計學 | 一級學科 | ||||
7 | 08 工學 | 0802 | 機械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04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一級學科 |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1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11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0812Z1 | 信息安全 | 一級學科 | ||
0814 | 土木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15 | 水利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16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一級學科 | ||||
0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一級學科 | ||||
0818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0818Z1 | 資源產業經濟 | 一級學科 | ||
0818Z2 | 資源與環境遙感 | |||||
0818Z3 | 地學信息工程 | |||||
0818Z4 | 地質裝備工程 | |||||
0820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3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0830Z1 | 資源與環境化學 | 一級學科 | ||
0830Z2 | 資源生物與生態技術 | |||||
0835 | 軟體工程 | 一級學科 | ||||
0837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一級學科 | ||||
8 | 09 農學 | 0903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一級學科 | ||
9 | 12 管理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一級學科 | ||
1202 | 工商管理 | 一級學科 | ||||
1204 | 公共管理 | 一級學科 | ||||
10 | 13 藝術學 | 1305 | 設計學 | 一級學科 |
教學建設
序號 | 課程名稱 | 項目負責人 | 所在學院 | 批准年份 |
1 | 地球化學 | 張宏飛 | 地學院 | 2003 |
2 | 工程地質學基礎 | 唐輝明 | 工程學院 | 2003 |
3 | 機械製圖 | 王巍 | 機電學院 | 2003 |
4 | 趙晶 | 數理學院 | 2003 | |
5 | 寶石學 | 袁心強 | 珠寶學院 | 2004 |
6 | 岩土鑽掘工程學 | 蔣國盛 | 工程學院 | 2004 |
7 | 古生物學 | 童金南 | 地學院 | 2004 |
8 | 地理信息系統 | 吳信才 | 信工學院 | 2004 |
9 | 地球科學導論 | 黃定華 | 地學院 | 2004 |
10 | 地史學 | 龔一鳴 | 地學院 | 2005 |
11 | 礦床學 | 呂新彪 | 資源學院 | 2006 |
12 | 管理學 | 余敬 | 經管學院 | 2006 |
13 | 礦產勘查理論與方法 | 曹新志 | 資源學院 | 2006 |
14 | 資源信息系統 | 吳沖龍 | 資源學院 | 2006 |
15 | 周口店野外地質實踐教學 | 袁晏明 | 地學院 | 2006 |
16 | 岩石學 | 馬昌前 | 地學院 | 2006 |
17 | 結晶學及礦物學 | 趙珊茸 | 地學院 | 2006 |
18 | 分析化學 | 趙中一 | 材化學院 | 2006 |
19 | 大學物理 | 羅中傑 | 數理學院 | 2006 |
20 | 機械設計基礎 | 孫立鵬 | 機電學院 | 2006 |
21 | C語言程式設計 | 戴光明 | 計算機學院 | 2006 |
22 | 戶外運動 | 楊漢 | 體育課部 | 2007 |
23 |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 | 徐思煌 | 資源學院 | 2007 |
24 | 構造地質學 | 曾佐勛 | 地學院 | 2007 |
25 | 水文地質學基礎 | 梁杏 | 環境學院 | 2007 |
26 | 大學化學 | 金繼紅 | 材化學院 | 2007 |
27 | 地球物理勘探概論 | 張玉芬 | 地空學院 | 2007 |
28 | VISUALC++t程式設計 | 朱莉 | 計算機學院 | 2007 |
29 | 地下水動力學 | 靳孟貴 | 環境學院 | 2007 |
30 |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 | 李長安 | 地學院 | 2008 |
31 | 岩體力學 | 劉佑榮 | 工程學院 | 2008 |
32 | 勘查地球化學 | 鮑征宇 | 地學院 | 2008 |
33 | 電路與電子技術(非電類) | 葉敦范 | 機電學院 | 2008 |
34 | 鑽井液與岩土工程漿液 | 烏效鳴 | 工程學院 | 2008 |
35 | 金屬材料及熱處理 | 饒建華 | 機電學院 | 2008 |
36 | 數學建模 | 彭放 | 數理學院 | 2008 |
37 | 普通地質學 | 黃定華 | 地學院 | 2009 |
38 | 線性代數 | 李宏偉 | 數理學院 | 2009 |
39 | 油氣儲層地質學 | 姚光慶 | 資源學院 | 2009 |
40 | 財務管理 | 查道林 | 經管學院 | 2009 |
41 | 地下水污染與防治 | 王焰新 | 環境學院 | 2009 |
42 | 物理化學 | 何明中 | 材化學院 | 2009 |
43 | 土地管理學 | 李江風 | 資源學院 | 2010 |
44 | 市場行銷學 | 嚴良 | 經管學院 | 2010 |
45 | 材料晶體化學 | 何涌 | 材化學院 | 2010 |
46 | 大學英語 | 胡志紅 | 外語學院 | 2010 |
47 | 大學體育-特色課程 | 董范 | 體育課部 | 2010 |
48 | 首飾概論 | 張榮紅 | 珠寶學院 | 2010 |
49 | 地質學基礎 | 楊坤光 | 地學院 | 2011 |
50 |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 陳建平 | 工程學院 | 2011 |
51 | 測量學 | 吳北平 | 信工學院 | 2011 |
52 | 基礎工程學 | 黃生根 | 工程學院 | 2011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立項部門 | 立項時間 |
基於自然景觀資源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余瑞祥 | 藝媒學院 | 教育部 | 2009 |
工商管理國際型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 嚴良 | 經管學院 | 教育部 | 2007 |
項目名稱 | 單位 | 立項部門 | 立項時間 | |
第一批特色專業 | 地質學 | 地學院 | 教育部 | 2007 |
煤及煤層氣工程 | 資源學院 | 教育部 | 2007 | |
安全工程 | 工程學院 | 教育部 | 2007 | |
第二批特色專業 | 資源勘查工程 | 資源學院 | 教育部 | 2007 |
第三批特色專業 | 地球物理學 | 地空學院 | 教育部 | 2008 |
勘查技術與工程 | 工程學院 | 教育部 | 2008 | |
第四批特色專業 |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 珠寶學院 | 教育部 | 2009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環境學院 | 教育部 | 2009 | |
第六批特色專業 | 地球化學 | 地學院 | 教育部 | 2010 |
環境工程 | 環境學院 | 教育部 | 2010 |
固體礦產勘查實驗教學中心 | 口店野外地質實踐教學中心 |
國際合作
文化標識
校徽
學校校徽由中英文校名、學校成立時間、地質錘、羅盤、放大鏡、地球等元素構成,顯示學校優勢與特色,以及久遠的辦學歷史,指明學校向綜合性穩步發展的方向;放大鏡外圍為地球經緯線,不僅代表著中國地質大學與地球的親密關係,同時蘊含著地大人對實現開放型、現代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學辦學目標的矢志追求和豪邁情懷。 |
校名
2012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為我校題寫了校名。溫家寶總理為母校題寫校名,表達了對母校的赤子情懷和深情祝福,寄託了對發展地質教育、培育地質英才的殷切期望。 |
校訓
校訓“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是著名校友溫家寶於1994年10月19日視察母校時為地大的題詞。 “艱苦樸素”就是要求師生要堅持樸實無華、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 “求真務實”,就是求大學之真,務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創建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之實。 |
校歌
中國地質大學的校歌是電影《年輕一代》的主題曲《勘探隊員之歌》。由佟志賢作詞、曉河作曲。 從北京地質學院時期起,新生們入學後學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勘探隊員之歌》,師生人人會唱。1990年6月19日,在第九次校務會議上正式決定將《勘探隊員之歌》定為校歌。 歌詞如下: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是那天上的星,為我們點上了明燈。 是那林中的鳥,向我們報告了黎明。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是那條條的河,匯成了波濤的大海, 把我們無窮的智慧,獻給祖國人民。 我們有火焰般的熱情,戰勝了一切疲勞和寒冷。 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 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
校園景點
逸夫博物館
地大隧道
化石林
知名校友
-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
- 校友中的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