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

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

“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是世界地球科學高等教育機構按照自願原則組成的國際教育合作組織。德國卡爾斯魯厄技術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法國巴黎第六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以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香港大學等8個國家(或地區)的12所大學加入聯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
  • 創辦時間:2012年
聯盟簡介,成立過程,聯盟章程,聯盟擴大,

聯盟簡介

為加強地球科學領域世界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2012年11月6日,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在武漢正式成立。中國地質大學校領導王焰新、唐輝明、郝芳,中科院院士趙鵬大、殷鴻福、金振民,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曹士海,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法國、德國等7個國家的11所大學代表,學校相關學院、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等參加了成立大會。

成立過程

中國地質大學校長王焰新講話。他以《在開放合作中實現共贏》為題,介紹了中國地質大學在地球科學領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的章程、合作機制等。他認為,由於地球科學在人類應對資源短缺、自然災害頻發、生態環境惡化等重大挑戰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地球科學工作者不但要完成好認識地球的歷史重任,而且要擔負起參與管理地球的崇高使命。為此,需要跨學科和跨國界的持續有效的合作,需要更多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眼光的青年科技人才。這為我們成立聯盟,加強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推動建立“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正是為了探索一個長期、穩定、持續、健康的合作機制和平台。他表示,作為發起高校,我校願意率先向聯盟成員開放學校擁有的有關研究機構、實習基地,推薦我校優秀學生和中青年教師到聯盟機構學習深造,同時接納聯盟成員師生到我校訪學交流。他希望,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各成員單位以聯盟的成立為起點,在“聯盟章程”的框架下,合作得到不斷的深化,共同推動世界地球科學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不斷向前發展,開創世界地球科學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美好明天。
曹士海講話。他代表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向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說,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機構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各方面開展深入交流和合作,是推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內在要求,也是共同提高科學研究水平的必然選擇。他認為,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的成立必將成為中外高校之間深度合作的橋樑和紐帶。他表示,國家留學基金委會將一如既往,支持地球科學領域高水平大學、研究機構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為聯盟後續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和服務。
德國卡爾斯魯厄技術大學套用地球科學研究院院長Nico Goldscheider教授、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地球科學部水文地質系主任Hui-Hai Liu博士,澳大利亞大陸地球化學演化與成礦作用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亞基金會地球流體系統傑出中心主任Suzanne Y O'Reilly教授,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古生物學與古環境學研究中心主任、微體古生物實驗室主任、法國自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Sylvie Crasquin教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Paulo Vasconcelos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環境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Scott Fendorf博士、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理學院院長 Terry McMahon博士在會上做了交流發言。

聯盟章程

大會通過了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章程。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將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設立聯盟秘書處,作為聯盟的常設機構負責聯盟的日常工作。
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由中國地質大學發起,香港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昆士蘭大學法國巴黎第六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俄羅斯國立礦產資源大學(礦業)、美國史丹福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10所大學加盟,著力構建5個方面的合作機制:①建立地球科學教育發展國際論壇機制;②建立科技項目合作與共享機制;③建立本科生交換培養機制;④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機制;⑤建立教師和科研人員互派訪學交流機制。

聯盟擴大

2015年9月25日,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加入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聯盟成員增至12所高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