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yù)渾(公元313年—公元663年),亦稱吐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稱之為阿柴。是西晉至唐朝時期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古代國家。
西晉末,首領吐谷渾率部西遷到枹罕。後擴展,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建立國家。至其孫葉延,始以祖名為族名、國號。南朝稱之為河南國;鄰族稱之為阿柴虜或野虜;因此被南朝稱為河南國或河南。東晉十六國時期控制了青海、甘肅等地,與南北朝各國都有友好關係。隋朝與之聯姻。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王。唐朝後期,吐谷渾逃至河東,唐稱之為退渾、吐渾。五代時期開始受遼國統治。其後人大多數已與各民族融合,少數沒融合的為現代青海的土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吐谷渾
- 英文名稱:Tuyuhun
- 簡稱:河南國
- 所屬洲:亞洲
- 首都:伏羅川、伏俟城
- 主要城市:佨罕、白蘭、沙州
- 官方語言:吐谷渾語
- 政治體制:君主制
- 國家領袖:葉延、夸呂、諾曷缽
- 主要民族:吐谷渾人,在現代的後裔是青海土族
- 主要宗教:佛教
- 國土面積:92萬平方公里
- 成立時間:313年
- 滅亡時間:663年
歷史,典故,建立國家,中興時期,走向滅亡,後裔去向,政治,經濟,宗教,服飾,王城,民族,組成,遷徙,史料記載,世系,
歷史
典故
吐谷渾,慕容廆之庶長兄也,其父涉歸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隸之。及涉歸卒,慕容廆嗣位,而二部馬斗。慕容廆怒曰:‘先公分建有別,奈何不相遠離,而令馬斗!’吐谷渾曰:‘馬為畜耳,斗其常性,何怒於人!乖別甚易,當去汝於萬里之外矣。’於是遂行。廆悔之……鮮卑謂兄為阿乾,廆追思之,作‘阿乾之歌’,歲暮窮思,常歌之。”
建立國家
吐谷渾,是中國西北古代民族名,原為人名,是遼東鮮卑慕容氏單于慕容涉歸之庶長子,慕容涉歸分戶1700使別部以牧。4世紀初,慕容涉歸死,其嫡子慕容廆繼為單于,與慕容吐谷渾不和,吐谷渾遂率所部西遷上隴,止於枹罕,以此為據點,子孫相承,侵逼氐羌,成為強部。
吐谷渾死,長子吐延繼位。昂城(今阿壩)羌酋姜聰刺吐延,傷致命,死時囑咐其子葉延迅速保衛白蘭(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一帶)以鞏固其統治。葉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貴南縣穆克灘一帶)建立慕克川總部,設定司馬、長史等官。以祖父吐谷渾為其族名,從此,吐谷渾由人名轉為姓氏和族名。
葉延傳子辟奚。辟奚傳子視連,通聘於西秦,被封為白蘭王。視連傳弟視羆,西秦封他為沙州牧、白蘭王。視羆傳弟烏紇提,曾敗於西秦,求保持於南涼。烏紇提傳位於視羆之子樹洛乾,勢力復振,率部落數千家奔慕賀川,自稱大單于、吐谷渾王。曾敗於西秦,被西秦封為平狄將軍、赤水都護。
中興時期
自吐谷渾至樹洛乾,經6世8傳,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而其時正當16國割據混亂,吐谷渾部得據甘、青間,實控東至洮河、龍固(今四川省松潘),西達赤水、白蘭,北界黃河,南至大積石山。北鄰南涼,東為西秦。
420年左右,樹洛乾傳弟阿才,兼併氐羌數千里,居澆河(青海省貴德縣),處諸羌中,號為強部。曾登上西傾山,尋找江源,以求至長江下游的通路,派使至建康,通貢於劉宋,被劉宋封為沙州刺史、澆河公。阿才傳弟慕瞶,宋封為隴西公、隴西王。慕瞶曾擒獲與北魏為敵的赫連定,送至北魏,魏封慕瞶為西秦王,占有金城、隴西等郡。慕瞶傳弟慕利延。這時吐谷渾土地廣袤,除總部在沙州外,還有4座大城,分別在清水川、赤水、澆河、吐屈真川等地。慕利延傳位於樹洛乾子拾寅,始邑於伏羅川,總部西移。拾寅受宋封為河南王,又受魏封為西平王。拾寅傳子度易侯。度易侯傳子伏連籌。伏連籌傳子夸呂,居伏俟城,周宇文周時始稱可汗。
走向滅亡
夸呂傳子世伏,娶隋朝光化公主為妻。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立,依照風俗,仍以公主為妻。公元608年,隋朝進攻吐谷渾,擊敗吐谷渾伏允,隋煬帝設西海、河源等郡,但是除了極短暫的控制最東邊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幾個郡並未被隋朝控制,隋煬帝派伏順去管理餘眾,才到西平,就不能前進到達,不得不返回了。幾年之後,吐谷渾伏允不僅收復全部失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抵禦不了。
唐貞觀九年(634年),六月,唐遣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率軍擊吐谷渾,伏允攜眾遠遁,唐軍追至青海湖後班師。十一月十九日,吐谷渾再次寇擾涼州。十二月初三,唐太宗李世民以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兵部尚書、積石道行軍總管侯君集、刑部尚書任城王、鄯善道行軍總管李道宗、涼州都督、且末道行軍總管李大亮、岷州都督、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利州刺史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和歸唐的突厥及契苾何力等軍進擊吐谷渾。次年閏四月初八,李道宗在庫山(今青海湖東南)擊敗吐谷渾軍。唐軍分兵兩路,李靖、李大亮、薛萬均等率軍向北,出吐谷渾之右,侯君集、李道宗率軍向南,出吐谷渾之左。李靖的部下薩孤吳仁戰於曼都山,斬殺吐谷渾名王。諸位唐朝將領在牛心堆、赤水源擊敗吐谷渾,俘獲吐谷渾伏允的心膂之臣慕容孝雋,繳獲雜畜數萬。侯君集、李道宗在烏海擊敗吐谷渾,俘獲名王梁屈蔥。李靖在赤海大破吐谷渾天柱三部落,收雜畜二十萬;李大亮又俘獲吐谷渾名王20,雜畜五萬,到達且末西境。吐谷渾伏允逃跑,薛萬均指揮騎兵追擊,擊破吐谷渾餘黨。士卒缺水,刺馬飲血。侯君集、李道宗率軍在荒原行軍兩千里,當地在盛夏也會降霜,缺乏水與草,士糜冰,馬秣雪,路過星宿川,到達柏海之上。執失思力擊破吐谷渾車重。吐谷渾王伏允的兒子伏順率全國投降於唐軍,伏允自縊而死,吐谷渾歸附於唐朝。伏順被封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渾成為唐朝屬國。
唐龍朔三年(663),吐谷渾被吐蕃所滅,諾曷缽奔涼州,率數千帳內附唐。唐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安樂州刺史,子孫仍世襲青海地號,直至貞元(785~804)時為止。
後裔去向
唐朝後期,吐谷渾移居河東,被稱作退渾、吐渾。五代時散處蔚州等地,曾附屬於沙陀李氏,後屬後晉石氏。天福初(936)燕雲地區割屬契丹,吐谷渾人附契丹,後世多同化於漢族或其他民族。吐蕃滅吐谷渾後,仍有一部分吐谷渾人留居故地,附落猶存,達延芒結波與素和貴等仍擁重兵。9世紀中葉吐蕃崩潰後,吐谷渾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險屯聚自保。12世紀後,河東的吐谷渾人返回甘青故地,與湟水流域之吐谷渾人聚會。元朝時,稱作西寧州土人。一些研究者認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渾的後裔,此說能否成立,尚待進一步研究。
政治
- 中央政治
吐谷渾最盛時有王、公等號及僕射、尚書、將軍、郎中等官職。伏俟城中有小城、宮殿,布局受漢地影響較多。王公服式略同於漢族,使用漢文。
- 賦稅
國無常賦,需要時向富室、商人收稅以充國用。
- 刑罰
殺人及盜馬者處死,其餘則征物以贖罪。
經濟
吐谷渾經濟以牧業為主,吐谷渾人擅長養馬。主要從事畜牧業,馬、牛、羊、駝數量很多,馬是遊牧民族跨越山嶺、馳騁草原的最好交通工具,吐谷渾的良馬有龍種、青海驄,所產牲畜曾大量輸往內地。傳說每當冬季來臨時,波濤起伏的青海湖被結成的冰塊所覆蓋,吐谷渾人把良種母馬趕到湖中心的海心山上,到第二年春天,母馬懷孕產下體格健壯的馬駒,號為“龍種”。青海驄是波斯馬與當地土著馬雜交而生,號稱日行千里。吐谷渾境內的羌人除從事畜牧業外,有的還從事農業生產,種植大麥、粟、豆等作物。
吐谷渾的手工業也有較高水平,白蘭山出黃金、銅、鐵,金屬冶煉也比較發達。主要有採掘、冶煉、製造兵器及金銀門,製作等部更是戰爭中出色的冶煉業所不可缺少的。 吐谷渾因地處中西陸路交通要道,北與蒙古高原,西與中亞,南同青藏高原,東同黃河長江流域均有貿易往來。絲綢之路中的青海道,又稱吐谷渾道,就是從吐谷渾的轄區經過,因而吐谷渾一度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隨著畜牧業、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軍事上的需要,採礦、冶煉業也有所發展。商業較為活躍,其商隊往來於“絲綢之路”,東到長江、黃河下游,南至成都平原,西往中亞,遠至波斯(今伊朗)。1956年,曾在西寧城內隍廟街挖出銀幣76枚,都是波斯薩珊朝卑路斯王朝的銀幣。這是吐谷渾與波斯交往時的遺物。
宗教
就當時的高原而言,吐谷渾的文明程度較高,已進入封建化時代。早期的吐谷渾人信薩滿教,到後來佛教傳入吐谷渾;夸呂可汗時曾遣使至梁,求釋迦牟尼佛像和佛教經論,獲得佛像,及《涅盤經》、《般若》、《金光明講疏》等佛經,因而青藏高原上最早接受佛教文化的是吐谷渾,佛教也有可能從吐谷渾向臨近地區滲透。他們通用鮮卑語和漢語,沒有自己的文字,其貴族階層多使用漢文。婚俗與突厥大體相同,以妻後母、納寡嫂、妻弟婦的“收繼婚”為婚俗的主要特點。
服飾
吐谷渾男子服飾,男人服裝大致與中原漢人相同,著小袖,小口袴,大頭長裙帽。帽上以羅冪遮住臉容,騎馬可避風沙。吐谷渾婦女服飾與漢族婦女相似。但髮式即辮髮。以金花為首飾,特別是可敦則首戴金花冠,具有鮮卑遺風。束髮縈後,發上綴有珠貝。人們從頭飾上金花與珠貝的多少,可以看出貴賤之別。
王城
吐谷渾王城──伏俟城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以北、菜濟河南,東距青海湖約7.5公里的地方,又稱鐵卜加古城。周圍是一片地域開闊、水草豐美的大草原。 此城當地人稱“切吉加夸日”,藏語‘夸日’為城,稱漢人為‘加’,意思就是切吉地方的漢人城。因為這裡自古以來,一直是兄弟民族遊牧之地,他們沒有築城而居的習慣,加上年代久遠,誰也說不清它的來歷,就誤認為是漢人所築,其實它就是公元6-7世紀赫赫有名的吐谷渾王城。
對以遊牧為生的民族來說,他們並不那么看重和需要城堡,吐谷渾直到五世紀中葉才開始建城,“始邑伏羅川”;六世紀中葉,其王夸呂始稱“可汗”,“居伏俟城”。但其習俗仍然是“雖有城廓而不居”,“猶以氈廬百子帳為行屋”。
建於1400年前的這座古城,到現今仍然保存得相當完整。城略呈方形,東西長220米,南北寬200米,牆基寬17米,高12米。在城內的中軸線兩側,各有隆起的長50米、寬35米的3個互為聯接的基址,幾組建築遺蹟仍然隱約可見,南面的城牆上有一個缺口寬10米左右,應該就是城門。城內偏西處有一東西長70米,南北寬68米的小方城,門在東邊,南北及東牆略高於地面,兩牆與城西牆重合。城外尚有用礫石築成的外郭,長15米,高9米,台上有房屋遺蹟。外郭的北牆已被河水沖毀,完整的南牆長達1400米。這種城內有城,城外有郭以及中軸線為基礎的建築布局,反映了漢式城郭制度的基本特點,又頗具民族風格,體現了吐谷渾文化的多元性。
在公元四世紀至六世紀河西走廊一度阻塞不通的情況下,東西商旅往來多取道祁連山南,經青海西達南疆。伏俟城東連西平(今青海西寧)、金城(今甘肅蘭州),南下可達益州(今四川成都),西通鄯善(今新疆婼羌)曾經在中西交通線上發揮過相當重要的作用,是這條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樞紐。
民族
組成
吐谷渾境內以鮮卑人、羌人為主。前者是統治民族,後者是居民的主要構成部分。從吐谷渾建城郭以居等看,羌與鮮卑間有融合的跡象。上引藏文文獻中,稱吐谷渾為“桑阿夏,桑即賽,是為藏族最早形成的六氏族之一。將吐谷渾稱之為“賽氏”,似乎也反映了吐谷渾的羌藏化現象。另外,吐谷渾境內尚有突厥人、康居人等。
遷徙
吐谷渾,亦稱吐渾,唐後期五代又稱之為退渾。隋代,其遊牧範圍“自西平臨羌城(今青海湟源縣東南)以西,且末(治新疆今縣)以東,祁連(今祁連山)以南,雪山(今崑崙山和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以北,東西四千里, 南北二千里”, 都城伏俟城在青海(今湖)西45里。
開皇年間(581~600年),吐谷渾數次進擾隋的邊境。不久,可汗呂夸殺太子,立少子訶,“訶復懼其父誅之”,圖謀率領部落15000 人戶內遷,但遭到隋朝拒絕。名王拓跋木彌率千餘家要求歸化,也未被接納。大業五年(609年),隋軍擊敗吐谷渾, 可汗伏允逃入分布在今青海東部的党項部。
隋末,天下大亂,吐谷渾可汗伏允乘亂收復故地,並且進攻隋朝河右郡縣。唐初,與唐朝時和時戰。貞觀九年(635年),李靖率唐軍深入吐谷渾境內作戰,攻滅吐谷渾汗國,改立諾曷缽為可汗。此後,吐谷渾採取親唐的政策,唐亦將弘化公主嫁與諾曷缽,雙方相安無事。
高宗龍朔三年(663年),向北擴張的吐蕃族進入河源地區, 滅了吐谷渾,吐谷渾可汗諾曷缽被迫與弘化公主率數千帳遷入涼州。鹹亨元年(670年),為了牽制日益向西域擴張的吐蕃,唐朝派薛仁貴率軍出兵河源地區,並送吐谷渾部回歸故地。三年,由於唐軍大敗,回遷至鄯州浩亶水(今青海大通河)之南的吐谷渾部落“畏吐蕃之強,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狹”,復遷到靈州(治今寧夏靈武縣南),唐於故鳴沙縣地設安樂州(治今同心縣東北韋州)以安之。儀鳳中(676-679年),部分吐谷渾部落自涼州內遷, 被安置在延州金明縣(治今陝西安塞縣南)西境,設渾州以處。此次遷移的過程和原因文獻闕載,估計移民人數也不多。
龍朔以後遷入安樂州的部眾不過數千帳,仍有大量的吐谷渾人留在青海湖地區,受吐蕃的控制。武周長壽元年(692年), 王孝傑率軍進攻吐蕃,自河源軍(治今青海西寧市)一帶將吐谷渾耽爾乙句貴部內遷至靈州境內。聖歷二年(699年),吐蕃內亂,重臣論欽陵兵敗被殺。一月,論欽陵子論弓仁率所統吐谷渾7000帳內遷。不久,論弓仁又派人赴吐谷渾部招降,“其吐渾以論家世恩,又曰:‘仁人東矣’,從之者七千人”。《資治通鑑》卷206載:同年七月,又有吐谷渾部1400帳內遷,疑這些部落即論弓仁招降來的吐谷渾人。這兩批吐谷渾移民遷居何處,史無明載,估計也應在安樂州和耽爾乙句貴部所在的靈州。
諾曷缽率部落自遷入安樂州之後,即與其子慕容忠長期居住於此。但約在聖歷二年八月(699年),諾曷缽之孫慕容宣超卻率領靈州一帶的吐谷渾人大舉叛亂,“入牧坊掠群馬,瘢夷州縣”,繼而逃入青海故地復國。至久視元年(700)八月, 因不堪吐蕃控制,又自願歸唐,率十萬眾,“突夭刃,棄吐蕃而來”,各部赴河西涼、甘(治今張掖市)、肅(治今酒泉市)、瓜(治今安西縣東南)、沙(治今敦煌縣)等州降唐,並安置在各州附近。
綜上所述,初唐時吐谷渾人的內遷,主要有四次:第一次是高宗龍朔三年由諾曷缽率領遷入涼州;第二次是鹹亨三年諾曷缽率部遷青海後復遷入靈州;第三次是聖歷二年論弓仁等部遷入靈州;第四次是慕容宣超率吐谷渾人回遷青海後復遷入河西各州。但內遷的吐谷渾移民,實只有第一次和第三次遷入的兩批,據上述數字估計人數在十萬上下,其餘兩次不過是外遷後的重新遷入。
安史之亂後,河西和靈州一帶的吐谷渾人,一部分加入唐軍,參加了保衛潼關的戰鬥,一部分因吐蕃的進逼向東遷入鹽(治今陝西定邊縣)、慶(治今甘肅慶陽縣)和夏州朔方縣(治今陝西靖邊縣東,於此置寧朔州)等地。加入唐軍的吐谷渾部落潼關戰後下落不明,但遷居鹽、 慶等州的部落則仍活動在關內道的北部。 文宗開成元年(836年), 關內道北部的吐谷渾部三千餘帳又向北遷入豐州(治今內蒙五原縣南)一帶。此外,《新唐書·李匡威傳》載:“(赫連)鐸本吐谷渾部酋也,開成中,其父率種人三千帳自歸,守雲州(治今山西大同市)十五年。至是(昭宗大順二年,891年),失其地。 ”按史未載遷入豐州的部落酋長姓名,故無法得知同年是兩支部落同時遷入豐州和雲州,還是同一支部落先遷入豐州爾後再遷入雲州,但豐州的部落遷後即無聞,而雲州的部落屢屢在文獻中留下記載,當是後一種可能性較大。天復三年(903 年)李克用部將又攻占振武軍(治今內蒙和林格爾西北),殺赫連鐸部二千餘人。據此,毗連雲州的振武軍也是吐谷渾部後期的遷入地之一。
赫連鐸丟失雲州以後,逃入幽州(治今北京城南),其部族分散在蔚州(治今山西靈丘縣)界中。後唐莊宗時,白承福代理都督,在中山(治今河北唐縣西南)北的石門建寨,有丁壯數千人,以畜牧業為生,與後唐保持較好的關係。長興二年(931年), 由於契丹族向南進逼,塞外的吐谷渾部落開始向雲、朔(治山西今市)二州運動。
後晉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屬契丹, 分布在雁門關以北的吐谷渾人皆役屬於契丹。由於不堪奴役,加上鎮州節度使安重榮的勸誘,吐谷渾部落千餘帳自五台南遷,被安置在並(治今太原市南)、忻(治今忻州)、代(治今代縣)、鎮(治今河北正定縣)四州山區。因契丹指責,天福六年(941 年)後晉命供奉官張澄率兵二千,將分布並、代、忻、鎮四州的吐谷渾人驅回塞北舊地。不過,石敬瑭“亦以契丹誅求無厭,心不平之”,故命出鎮太原的劉知遠“潛加撫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安重榮也收納之,因而仍有相當部分吐谷渾人留在四州。開運間(944-946年),白承福率部族從晉出帝出兵至澶州(治今河南濮陽市南)作戰,“屬歲多暑熱,部下多死”,不久部落移居嵐州(治今山西嵐縣北)和石州(治今離石縣)。由於白承福馭下無法,白可久率部分族人北遷契丹境內,不久白承福也被劉知遠殺死。白承福死後,河東境內的“吐渾遂微,不復見”。但在契丹(遼)境仍有一定數量的吐谷渾部落。
《資治通鑑》和兩《唐書·吐蕃傳》多次記載,廣德元年(763年)以後吐蕃以吐谷渾、党項等部族侵入唐朝轄境。這些吐谷渾人,一部分應是至德後仍留居河西的部落,一部分則應來自武周以後仍留在河源故地的部落。唐後期貞元二十年(804年),呂溫奉使入吐蕃, 還曾見“退渾種落盡在,而為蕃所鞭撻”,因賦《蕃中答退渾詞》:“退渾兒,朔風長在氣何衰。萬群鐵馬從奴虜,強弱由人莫嘆時。”五代以後,留在青海的部分部落可能也與吐蕃人相融合,另有部分部落此後還長期存在著。現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樂都和甘肅省天祝等地的土族,即與吐谷渾有淵源關係。
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宋軍伐遼南歸,將山北雲、應(治今應縣)、寰(治今朔州市東北)、朔四州境內的百姓及吐谷渾部族都遷到河東和京西(主要在今河南省西部),估計在遼境仍有一些吐谷渾人。
由於與漢族、契丹、沙陀等族人民雜居生活,吐谷渾移民逐漸與各族人民相融合,因而十一世紀以後的文獻中已不再有吐谷渾部落活動的記載。
史料記載
吐谷渾在陝西塞外。古析支之地,鮮卑種也。晉永嘉中,慕容庶兄吐谷渾始度隴而西,居洮水之西,極於白蘭,地方數千里,稱河南王。其孫葉延,以為禮,公孫之子得以王父字為氏,乃自號其國曰吐谷渾,保於白蘭。太和六年,葉延子辟奚附於苻堅,苻秦封為氵強川侯。太元十五年,辟奚子視連附於乞伏乾歸,乾歸拜為沙州牧白蘭王。旋卒,子視羆嗣立。乾歸以父爵授之,不受。隆安二年,為乾歸所敗,走保白蘭。是年,卒。弟烏紇堤立,尋卒。視羆之子樹洛乾立。義熙十二年,為西秦將木奕乾所敗,走保白蘭山。卒,弟阿柴嗣立。以兵力侵併其旁小種,地方數千里,遂為強國。宋元嘉初,卒,烏紇堤之子慕貴立。元嘉六年,西秦王暮末徙南安。其金城、枹罕、隴西之地,皆為慕貴所據。十三年,卒,弟慕利延立。三十一年,慕利延兄阿柴之子緯世謀降魏,慕利延殺之。緯世弟叱力延奔魏,請兵攻吐谷渾。魏主燾使拓跋伏羅督諸軍討之,慕利延奔白蘭。二十二年,復遣拓跋那擊之。慕利延擁其部落,西度流沙,入于闐,殺其王,據其地。明年,復還保白蘭。二十九年,卒,樹洛乾之子拾寅立,始居伏羅川。齊建元三年,卒,子度易侯立,請命於齊。齊主授以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永明八年,卒,子伏連籌立,仍授秦、河二州刺史。十年,魏以伏連籌為都督西垂諸軍事,西海公,吐谷渾王。梁天監三年,魏又以伏連籌為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中大通二年,梁以吐谷渾佛輔為西秦、河二州刺史。時魏亂,佛輔以別部南附梁也。大同六年,伏連籌卒,子夸呂立,始稱可汗,居伏俟城。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千餘里。隋開皇初,寇涼州。遣將元諧等擊敗之於豐利山,又敗其太子可博汗於青海。吐谷渾震駭,夸呂遠遁,部落多降於隋。隋以其高寧王移茲裒為河南王,使統降眾。十一年,夸呂卒,其子世伏立。十七年,國亂,國人殺世伏,立弟伏允,朝貢於隋。大業四年,伏允為鐵勒所破。請降求救於隋。隋遣宇文述將兵迎之,伏允懼而西走,述追獲其眾。伏允南奔西山,其故地盡為隋有。明年,親將兵伐吐谷渾,虜獲其眾。伏允敗走,無以自資,客於党項。會隋亂,伏允乃還收故地。貞觀中,屢犯鄯、蘭、廓諸州。八年,遣李靖等分道討之。伏允走死,盡平其地。改立伏允子順為可汗。尋為國人所殺,改立其子諾曷缽。自是吐谷渾益衰。龍朔三年,為吐蕃所滅。
世系
稱號 | 名字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河南王 | 313年―317年 | ||
河南王 | 317年―329年 | 慕容吐谷渾長子 | |
吐谷渾王 | 329年―351年 | 吐延之子 | |
吐谷渾王 | 351年―371年 | 葉延長子 | |
白蘭王 | 371年―390年 | 碎奚之子 | |
吐谷渾王 | 390年―400年 | 視連長子 | |
大單于 | 400年―405年 | 視連次子 | |
405年―417年 | 視羆之子 | ||
417年―424年 | 樹洛乾弟 | ||
惠王 | 424年―436年 | 阿犲弟 | |
436年―452年 | 慕璝弟,《宋書》作慕延 | ||
河南王 | 452年―481年 | 樹洛乾之子 | |
河南王 | 481年―490年 | 拾寅之子 | |
490年―540年 | 度易侯之子 | ||
可汗 | 540年―591年 | 伏連籌之子 | |
可汗 | 591年―597年 | 夸呂之子 | |
步薩缽可汗 | 慕容伏允 | 597年―635年 | 世伏弟,恢復慕容本姓 |
趉胡呂烏甘豆可汗 | 635年 | 伏允之子 | |
烏地也拔勒豆可汗 | 慕容諾曷缽 | 635年―663年 | 慕容順之子 |
663年,吐蕃滅吐谷渾。同年諾曷缽復國,但已成為唐朝的保護國,喪失了獨立性。 | |||
烏地也拔勒豆可汗 | 663年―687年 | ||
688年―699年 | 諾曷缽之子 | ||
烏地也拔勤豆可汗 | 700年―? | 慕容忠之子 | |
燕王,唐封五原郡開國公 | 慕容曦光 | ?—738年 | 慕容宣超之子 |
慕容兆 | 738年—739年 | 慕容曦光之子 | |
烏地野拔勤豆可汗兼安樂州都督、吐谷渾使 | 慕容曦輪 | 739年―749年 | 慕容曦光之弟 |
慕容政 | 749年―? | 慕容曦輪之子 | |
798年―? |
以上資料來源自《宋書》、《魏書》、《北史》、《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