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 姓
孛兒只斤 ,本名圖魯拜琥(Tho-rol-pa’i-hur),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
哈薩爾 十九世孫,
哈尼諾顏洪果爾 第四子。祖父
博貝密爾咱 、父哈尼諾顏洪果爾、大哥拜巴嘎斯(及其長子
鄂齊爾圖汗 )世代為
衛拉特 (
厄魯特蒙古 )盟主【盟主有召集權,而汗王是集權領導,不同的,衛拉特盟主不能稱為衛拉特汗,但
和碩特部 首領在其建立政權時就是和碩特汗】。大哥拜巴嘎斯遇害後,他因驍勇善戰而繼任盟主,去青藏高原之前讓大侄子
鄂齊爾圖汗 擔任盟主。
護教法王—顧實汗 據研究,固始汗諸夫人的排列是:第一位土爾扈特夫人,生有四子;第二位回回夫人,生有五子;第四位藏夫人(是沒有婚姻關係的“侍女”),生有一子(達什巴圖爾,是
羅卜藏丹津 的父親)。應當還有一位處於第三位的夫人,她可能因為沒生育兒子,故被文獻記載忽略了,可能是
黃教 攝政者
索南群培 家族的女性。 長子為達顏汗。
人物經歷 固始汗(
顧實汗 )十三歲時即驍勇善戰,率兵擊潰“果噶爾”(mgo gkar,意為白頭,指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部一萬(一說四萬)士兵。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生母阿海哈屯(’a hari ha thun)去世,他傾其家產,廣散布施,為母超度,博得部眾擁戴。同年,喀爾喀蒙古與厄魯特部發生戰亂,他曾巧妙地調解兩部之爭。因此,代表西藏佛教中
格魯派 (
黃教 )與蒙古諸部聯繫的
東科爾呼圖克圖 三世甲哇嘉錯和
喀爾喀蒙古 部領袖,共同贈他以“大國師”的稱號(漢語
國師 的蒙古語轉音顧實,元代蒙古人就借用了一些漢語官名),因稱“國師汗”,音轉為顧實汗。此後,即尊信黃教,曾捐資翻譯佛教經典多部。
崇禎三年(1630)遣使去
烏法 與俄國地方當局接觸。
七年與俄國衝突。
九年秋率和碩特部兵馬在準噶爾部援助下,南進青海,目的在於進而占據西藏地區。
崇禎十年正月顧實汗殺原據青海與黃教為敵的
喀爾喀蒙古 部卻圖汗,並其部眾四萬人,遂據青海(顧實汗把其大哥的長子鄂齊爾圖汗留在天山南北家鄉)。
十五年進藏,滅與黃教為敵的
藏巴汗 ,掌握西藏地方政權,大力扶植黃教。
清天聰九年(1635),遣使赴盛京(今遼寧瀋陽)向清朝納貢通好。滅卻圖汗後,又與西藏
黃教 攝政者
索南群培 和達賴五世、班禪四世計議遣使與清通好。
使者於崇德七年(1642)抵盛京,備受款待。
順治二年(1645)尊班禪四世為師並贈“班禪博克多”稱號。十年受清封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並由他的子孫繼承世襲。
顧實汗對鞏固西藏地方與清朝中央政權的關係起過重大作用。
事件編年 據《青海史》載,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圖魯拜琥年僅十三歲,率軍擊敗俄伽浩特之四萬士兵,占據今
巴里坤 、
烏魯木齊 一帶。
青海德令哈市—固始汗主題雕像公園 九年(1635),遣使至
盛京 貢馬匹、方物(注意:和碩特部首領
固始汗 及其祖父、父親、及其大侄子主
鄂齊爾圖汗 ,都是前後相繼的衛拉特盟主,
固始汗 遣使表示歸順
後金 ,就代表衛拉特歸順清朝,
固始汗 為什麼歸順
後金 ?這個時期沙俄在西北侵略衛拉特區域,彼此衝突,而東方的喀爾喀蒙古與衛拉特也衝突,1636年喀爾喀攻打衛拉特,所以
固始汗 使用遠交近攻的方法以保護衛拉特)。
十一年(1638),至
拉薩 會見西藏
黃教 攝政者
索南群培 和
達賴五世 及其師傅
班禪四世 ,獲“顧實·丹增曲結”(“國師·持教法王”,或作“丹津卻吉甲波”,意“佛教護法王”尊號。蒙語又稱為“顧實·諾門汗”(“國師·護法汗”)。
十三年(1640),攻滅康區白利土司頓丹多吉。同年出席蒙古領主大會,參加制定《蒙古—
衛拉特法典 》。
翌年,興兵入後藏。十五年(1642),滅
藏巴汗 ,掌握西藏地方政權,命長子
達延鄂齊爾汗 駐守拉薩。扶持
黃教 ,以前後藏之稅收奉獻五世達賴作為寺院費用。除日常政務由其友好的西藏
黃教 攝政者、第巴
索南饒丹 料理外,西藏高級官員均由其委任,並制定“十三法律”,新添噶倫達本等官職,健全西藏地方行政機構,直接控制西藏軍隊,牢固掌握青、藏地方政權,以黃教護法王自居。屢遣使與清廷聯繫。
順治三年(1646),他與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命其統轄諸部。後來多次進貢。——確定了主權關係,青藏高原和新疆等地 正式納入清朝的主權版圖(1635年還沒有“命其統轄”,沒有這種形式上的確認性授權關係。1705年拉藏汗時期是要求清朝介入管理西藏內部事務,是進入清朝的具體管理版圖。衛拉特裡面的
準噶爾部 首領
噶爾丹 打敗盟主
鄂齊爾圖汗 之後、步步把衛拉特聯盟改變為
準噶爾汗國 ,就改變了衛拉特對清朝的關係,所以史籍說噶爾丹是叛亂)。
人物生平 明未清初,在青藏高原的政治舞台上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厄魯特蒙古著名首領顧實汗(1582-1656)。他在十七世紀前半期以武力結束了戰亂不息、紛爭迭起的青藏高原的局面,並扶持和聯袂黃教歸向清廷,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青海德令哈市—固始汗主題雕像公園 據藏佛教格魯派名僧
松巴·益西班覺 用藏文寫成的名著《
青海史 》記載,顧實汗十三歲時已成和碩特部首領,才智膽略過人,武藝騎射超群。他曾率領自己的軍隊擊敗了四萬多外族武裝軍隊,於是“威名大振,所向無敵”。二十五歲時,母親阿海敦去世,他為老母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乘機給部落百姓散發大批財物,贏得部眾的擁戴。
明歷三十四年(1606),厄魯特(即衛拉特)蒙古與蒙古高原的喀爾喀蒙古發生了戰爭。這場兵燹之禍,給雙方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與痛苦。在這緊急關頭,顧實汗不畏艱險,挺身而出,他只率領幾個侍衛大膽來到喀爾喀蒙古的汗張,曉諭大義,終於使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以和平方式結束了戰爭(了解一個背景——和碩特部首領
固始汗 及其祖父、父親、及其大侄子
鄂齊爾圖汗 ,都是前後相繼的厄魯特盟主)。由於他的威望和才智,得到了當時參與調解各方——藏傳佛教格魯派代表與蒙古諸部均有聯繫的東科爾活佛代表、喀爾喀各部首領等的一致尊敬,贈與“大國師”的稱號。從此,圖魯拜虎便以“顧實汗”(顧實為蒙古語國師之轉音)聞名於世。
自十五世紀初藏傳佛教傑出人物宗喀巴大師改革佛教、並創立格魯派(俗稱黃教)後,其勢力在藏區迅速發展,甘丹、哲蚌、爭拉及札什倫布寺先後建立,逐步形成龐大的寺院集團,勢力遍及整個青藏高原。
萬曆四十六年(1618),
信奉 噶瑪噶舉派的封建主
辛夏巴 家庭族在
後藏 建立
第悉 藏巴政權 (掌握地方政權者),對格魯派極端仇恨。第悉藏巴首領噶瑪·丹迥旺波(時稱
藏巴汗 )、卻圖汗和
頓月多吉 為了反對黃教,結成同盟,立誓要摧毀拉薩的甘丹、哲蚌、色拉大三寺,消滅格魯派。
青海德令哈市—固始汗主題雕像公園 在格魯派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四世班禪羅桑曲吉(1570-1662)等上層僧侶進行周密計畫後,先派心腹從青海繞道去厄魯特蒙古部住牧地,請求勇武而敬奉格魯派的顧實汗出兵援救。於是,顧實汗便以黃教護法者的姿態,揮眾進入了青海,叱吒風雲,左右政局,走向了統一青藏高原的政治舞台。
顧實汗頗有謀略,從不魯莽行事。為了搞清楚對方的主要情況,他於崇禎八年(1635),喬裝改扮成朝佛的香客,從新疆途經青海進藏作實地調查,偵知敵情。正好遇到卻圖汗兒子阿爾斯蘭率領的一萬蒙古騎兵向西藏進發,準備去援助藏巴汗,消滅格魯派。顧實汗與阿爾斯蘭同行相走。一路上,顧實汗說服阿爾斯蘭不要敵視黃教,阿爾斯蘭改變了態度。他率領的蒙古騎兵聆聽了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1617-1682)的講經說法,最終,阿爾斯蘭的行為被噶瑪噶舉派告到卻圖汗處,卻圖汗惱怒不已,遂命部將暗殺了阿爾斯蘭。
裝扮成香客的顧實汗一行平安抵拉薩。崇禎九年(1636),達賴贈給顧實汗“丹增卻傑”(意為持教法王)稱號。顧實汗與五世達賴、四世班禪秘密商議,決定由顧實汗率大軍從新疆前來青海,稱消滅卻圖汗,再消滅白利土司頓月多吉,繼而進軍西藏消滅第悉藏巴。
第二年,顧實汗率領本部人馬,加上巴圖爾琿台吉的部分準噶爾軍隊,進入青海境內。戰役在大小烏蘭和碩(今剛察縣境內)之間進行。結果,顧實汗以少勝多,大敗卻圖汗,並擒殺卻圖汗。這場戰鬥在青海歷史上稱為“血山之戰”。
顧實汗於第二年五月進攻孜一帶消滅白利土司。戰爭持續一年後,顧實汗占領了白利土司統治的全部地區,今四川北部的德格、甘孜、鄧柯、白玉、石渠、瑪爾康等部落,都成為和碩特蒙古的統治區,顧實汗俘虜並處死了頓月多吉,釋放了被白利土司關在監獄裡的格魯派、薩迦派等所有喇嘛。由此,顧實汗得到了西藏各教派(除苯教)全體喇嘛的欽佩和感激。
顧實汗順利地消滅了卻圖汗、白利土司兩個敵人後,第悉藏巴便成為他的最後進攻目標。
崇禎十四年(1614),顧實汗出其不意,奇兵入藏,先占領前藏大部分地區,藏巴汗率領殘部退守後藏,顧實汗乘勝進軍,活擒噶瑪·丹迥旺波,將這位一貫反黃教的首領按照處死蒙古貴族習俗裝入牛皮袋裡,投入湍急的雅魯藏布江中。統治西藏地方約24年(1618——1642)的噶舉噶瑪政權正式結束,使格魯派擺脫了危局。格魯派集團在顧實汗的支持下取得了巨大勝利,在宗教勢力上、經濟實力上占據絕對優勢。顧實汗也因此統治了整個青藏高原。
清順治二年(1645),顧實汗給自己的老師羅桑曲吉贈給“班禪博克多”稱號。“班”是梵文班智達(學者)的簡稱,“禪”是藏語大的意思,“博克多”的蒙古語中對智勇兼備傑出人物的尊稱。從此後確立了班禪活佛轉世系統。羅桑曲吉去世後被認定為班禪四世。又向前追認了三世:第一世班禪克主傑,是宗喀巴大師上首弟子,第二世班禪索南確朗,第三世班禪羅桑丹珠。這是西藏地方政治、宗教歷史上一件具有深遠影響的大事。
顧實汗以黃教施主的保護者的身份,成為握權整個藏族地區的最高統治者——汗王,形成了由蒙古汗王和格魯派領袖聯合統治藏區的局面。
顧實汗坐鎮拉薩,建立西藏地方政權。這個新的世俗政權的各級官員,都是為大汗和格魯派領袖盡忠盡力的蒙古族、藏族的有功人員組成。顧實汗把這些人封為貴族,賜給莊園和農奴。
顧實汗牢牢控制軍隊指揮權,他的親信部隊,駐紮在拉薩北面的當雄一帶,由大汗直接統轄,後稱為“當雄八旗”。這支軍隊為屢次應付突如其來的兵變,立下了戰功。
顧實汗建立西藏地方政權後,命索南饒丹對過去第悉藏巴的法律作了改革,制定十三法律,並對這些法律逐條作解釋說明,進一步從法律上鞏固和碩特蒙古貴族與格魯派僧侶集團上層勢力的既得利益。顧實汗不對西藏地方政權作了局部調整,在保留自元代以來薩迦派掌握西藏地方政權時設定的13種官職基礎上,又新增設了噶(行政官員)、化本(武職官員)等職官,健全西藏地方政權的行政機構。
為了鞏固後方,顧實汗把青海轄境分為左、右兩翼,自西寧西邊的東科爾寺(今青海湟源縣內)起,沿今湟水上游、青海湖、布哈河、布隆吉河迄額濟納河為界的東部和北部為左翼,西部和南部為右翼。左翼包括今海北、柴達木西北部、甘肅西部及額濟納河流域,右翼包括今黃河南部,海南、玉樹果洛及柴達木盆地東南部。分別由他的10個兒子率部駐牧,成為和碩特的根據地。規定青海當地和川西部的賦稅,全部歸青海的碩特部支用。
顧實汗以他的遠見卓識和敏稅的政治眼光,於崇德元年(1636)果斷地派遣使團,與滿清政權建立聯繫,受到皇太極的隆重接待。
順治二年(1645),顧實汗派出他的第六個兒子多爾濟達賴巴圖爾台吉到北京,表達了和碩特蒙古對順治帝的歸順意願,此後,顧實汗和五世達賴幾乎每年譴使北京,貢使不絕。
順治八年(1651),順治帝派專使進藏,敦請五世達賴前往北京。在顧實汗的努力下,達賴與班禪的代表赴京,受到順治帝的格外優待。五世達賴因水土不服,住了兩個月後請求返回。清班府派出八旗官兵送達賴一行到內蒙代噶地方,送賜金冊、金印,封五世達賴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亦喇坦達賴喇嘛”。冊文、印信均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寫成。由此,清中央政府正式確認了達賴喇嘛的蒙藏地區的宗教領袖地位。這是中國民族史上的重大事件,意義深遠。
順治十年(1653)清政府派使臣赴藏給顧實汗送去金冊、金印、封他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金冊、金印用漢、蒙、滿三種文字寫成。並由他的子孫世襲。
清政府冊封顧實汗,實際上是對和碩特蒙古貴族在西藏建立政權的正式冊封。從此,顧實汗作為清政府的“屏輔”統治著整個青藏高原,實現了他通好中央王朝以自重的夙願。而清中央政府通過顧實汗間接地統治整個藏區,也順利地實現祖國多民族大家庭的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講,它的價值超過了金冊金印的本身。
順治十三年(1656),一代英豪顧實汗病逝拉薩,時年74歲。
影響西藏 主要貢獻 顧實汗 作為統一青藏高原的和碩特蒙古首領、
和碩特汗國 (清朝屬國)的創建者,歷史自然有公論。他一生至少有三件大事值得我們肯定。第一,早年堅決抗擊和抵制沙俄分子的侵略,充分反映出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抵禦外辱的英雄氣概。第二,在統一青藏的同時,加強西北各民族之間關係,促進了藏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三,結束了動盪的青藏地區,使整個高原藏區逐漸走向安定統一的局面,加強了與清中央政府的政治聯繫,為清政府進一步統一青藏地區奠定了良好基礎。為祖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其它信息 十年(1653),受封為“遵行文義敏慧固始汗”。後病故於拉薩。對鞏固西藏地方和清中央政權的關係起了一定作用。
紀念公園 《走進世界最大的固始汗主題雕塑》報導:2014年8月26日,世界最大固始汗主題雕像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德令哈市 落成,坐落於柏樹山
德都蒙古 文化原生態旅遊區。因為為促進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
青海德令哈市—固始汗主題雕像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