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因素
貨物貿易進出口
順差的擴大,既有主觀因素的影響,也有客觀因素的作用。
客觀因素
一是世界經濟成長勢頭良好,外部需求強勁,拉動我國出口增長。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穩步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5年全球經濟成長4.3%,仍維持較高水平;國際市場以石油為主的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受需求和投機雙重因素的作用,仍將繼續高位運行;美聯儲為抑制石油價格上漲和國內通貨膨脹壓力,繼續採取趨緊的
貨幣政策,小步快走地升息,全球經濟有進入
加息周期的可能性。從國內看,下半年國內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國家將進一步改善巨觀調控,鞏固巨觀調控的成果,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加快發展資本市場,穩步推進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儘管面臨一定通貨膨脹壓力,但總體上處於可控範圍,本
外幣負利差可能擴大。綜合上述因素的影響,內外部需求都將有進一步強勁的增長,不僅拉動了出口的增長,而且可能減少部分進口需求。
二是國內投資增長趨緩,國際市場石油等
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影響了進口,卻帶動了出口。
2005年上半年中國投資的特點是:第一產業投資增速加快,二、三產業投資增速放緩;重點行業投資增速繼續趨緩;各種註冊類型投資增速繼續回落;東、西部地區投資小幅回落,中部地區投資略有上升;
國內貸款的資金來源小幅回落,
自籌資金增速略有上升;新開工項目繼續增長,但當月新開工項目較上月有所減少;
房地產投資增速略有上升。儘管國際石油成本居高不下,但中國政府卻限制了主要石油產品零售價格的上漲。這樣,
油價只是對中國的石油公司造成了衝擊。石油公司為了應對油價上漲,就減少了向國內市場的石油供給,轉而選擇出口更多的精練石油產品。同時,中國政府又鼓勵這些石油公司減少石油進口。於是,2005年1月至7月份,中國的
原油進口量僅增加6%,而精練石油產品的出口量卻飆升了46%。
三是一些已開發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出口多重限制,進一步擴大了中國
貿易順差。
按照建立在
比較優勢基礎上的
自由貿易原則,中國主要對海外原材料產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需求較大。但一些
已開發國家以國家安全等為藉口,對本國企業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設備施加種種限制。
巴黎統籌委員會解散後,某些國家對華出口的管制政策不但沒有放鬆,反而加強,這自然會加大
雙邊貿易不平衡。早先西方已開發國家主要是為了遏制中國軍力發展,限制主要針對的是
軍事技術和產品,富有冷戰色彩。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西方已開發國家對華出口限制出現了軍事與高科技並重的變化,西方已開發國家更多地從國家競爭的戰略高度來看待對華出口,通過種種管制手段來確保其
國家實力的領先。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已開發國家有關
出口管制部門,在對華高技術出口和項目合作方面實行的嚴格管制措施,也是我國貨物
貿易順差擴大的重要原因。
1994年以後我國
貿易收支出現連年
順差,與1994年
匯率並軌,
人民幣貶值刺激了出口有很大的關係,但以後幾年人民幣
名義匯率基本沒有發生變化,而
實際有效匯率還有升值的趨勢,卻仍然保持了貿易順差。雖然關於
人民幣升值與貨物貿易順差之間有無實際聯繫一直眾說紛紜,但低匯率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我國在貨物貿易
出口方面的增加。
主觀因素
一是我國處在特定的歷史發展時期,生產力大幅提高,但消費需求有待進一步擴大。
改革開放28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
增速平均達9.6%,有專家估計到2020年,還可以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之所以成為全球經濟的領跑者,主要是由於改革開放大大激發了經濟活力,解放了社會生產力 。改革開放猶如兩條自動向前滑動的巨輪,帶動中國生產力大幅提高的同時,推動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但另一方面,生產力的大幅提高,並未引起我國消費需求的同步增長。由於我國
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降低了社會
平均消費傾向。從理論上說,不同收入階層的
消費傾向也不同,高收入者
邊際消費傾向較低,低收入者則較高。根據
國家統計局的統計,二十年來居民收入差距逐漸拉大,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下降。然而提高
居民收入,建立健全有效的
社會保障體制,是消費長期穩定增長的根本保證。因此,提高居民收入特別是
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縮小各階層
收入差距,可使全社會平均消費傾向提高,從而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
二是全球製造業向我國轉移,形成了門類齊全、配套能力較強的製造業體系,對一般產品的進口需求減弱。
跨國公司將生產或服務的一部分搬到海外,
人工成本更低廉,賦稅更低,企業負擔的其他成本也更低。這種跨國
外包產生的影響之一,就是各國的
比較優勢格局發生重組,而且重組還出現了
時間差,即勞動成本密集型生產和服務通常率先外包到
勞動力成本較低的中國、印度等國。
已開發國家感受到壓力,轉而創造更高檔次的產品或服務,以期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和新的出口優勢。但這一過程往往滯後一段時間,從而形成了時間差,在這一階段,貿易不平衡會擴大。而國內形成了以外資企業為主的
加工貿易基地,且供應鏈不斷延長,附加值不斷提高。而
外國直接投資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的大幅增加部分替代了中國的進口,形成了門類齊全、配套能力較強的製造業體系,減弱了對一般產品的進口需求。中國市場上外國品牌、外國設計的產品非常多,但其中相當一部分已轉為由外國直接投資在中國生產。
三是我國政府推進出口行業發展壯大,扶持
進口替代產業日趨成熟。
當前巨大的
經常賬戶和
資本賬戶的順差也和中國現有的外資、外貿政策有關。中國現有的外貿、外資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於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國中國是一個既缺資金又缺外匯的典型“雙
缺口”發展中經濟。為了多賺外匯,克服外匯缺口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限制,1985年開始中國政府採取了
出口退稅等政策以鼓勵出口。在這些政策的刺激下,中國
對外貿易增長非常快,1978-2005年間年均增長高達17%,為世界同期貿易
增長率8%的2倍多,27年間對外貿易增加了68倍。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扶持國內的公司提升產業結構,進而導致大量的
進口替代。進口替代型產業是我國政府產業政策的扶持方向,雖然我國製造業科技基礎一直很薄弱,且產業升級的過程充滿艱巨性和長期性,但通過進口替代不斷實現局部升級將是一個長期現象,積極產業政策對此的支持不是短期性的,可以在較長時期內帶來“產業政策紅利效應”。最近,隨著在華的外國公司,尤其是電子產業領域,越來越多地向國內供應商採購部件,產生了大量的進口替代。
四是國家為了保護某些相對較弱的行業,從而對其在
關稅壁壘方面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貿易保護。
國家為了保護某些相對較弱的行業,諸如保險、汽車等行業,能夠在入世後有一個更為有力國內外的競爭條件,從而對其在關稅壁壘方面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貿易保護。這使得國外的同類型產業,在國內失去了競爭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國的進口需求。但2005年後許多行業和產業的保護政策將逐步取消,一些弱勢產業的競爭力在近幾年並沒有得到根本加強,如農業,一些相對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如家電、紡織等,則面臨如何
開拓國際市場、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等問題。
原因分析
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順差的擴大,既有主觀因素的影響,也有客觀因素的作用。從主觀因素來看:一是我國處在特定的歷史發展時期,生產力大幅提高,但消費需求有待進一步擴大;二是全球製造業向我國轉移,形成了門類齊全、配套能力較強的製造業體系,對一般產品的進口需求減弱;三是我國政府推進出口行業發展壯大,扶持
進口替代產業日趨成熟;四是國家為了保護相對較弱的行業,從而在
關稅壁壘方面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貿易保護。從客觀因素來看:一是世界經濟成長勢頭良好,外部需求強勁,拉動我國出口增長;二是國內投資增長趨緩,國際市場石油等
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影響了進口,卻帶動了出口;三是一些
已開發國家對中國的
技術出口多重限制,進一步擴大了中國
貿易順差;四是我國的
人民幣匯率被低估。
經常項目順差增加主要是因為貨物貿易順差大幅上升。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按國際收支口徑,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07億美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3425億美元,進口2882億美元,分別增長33%和14%;貨物貿易順差542億美元,增長823%。
順差影響
當
國際收支順差來自於大量實際資源的輸出時,會制約一個國家長期的可持續發展;而國外投資的淨流入,則增加了對遠期利潤、利息流出的資金需求,同時可能會對國內資金的利用產生一定的
擠出效應;如果流入的資金中包含大量遊資,很可能會對一個國家的
金融穩定、經濟安全帶來威脅。另外,長期的國際收支順差還可能招致夥伴國的經濟對抗和
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