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棘蛙

四川棘蛙

四川棘蛙(學名:Nanorana sichuanensis)是叉舌蛙科、倭蛙屬的兩棲動物。頭略寬扁,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微突出下唇,吻棱不顯;鼻孔距眼較近;鼓膜明顯;犁骨齒短弱;齒列後端間距窄;舌卵圓形,後端缺刻深。前肢短,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內掌突大,卵圓形,外掌突窄長。後肢肥壯,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後部;脛長不到體長之半;趾端甚膨大,成球狀;內蹠突窄長;跗褶清晰,超過跗長之半。皮膚粗糙。背部有排列成縱行的短褶或橢圓形大疣,其間有許多小圓疣或細痣粒,其上均有小黑刺;頭頂和頭側無大疣;頭部、體側、四肢背面及瞧部有分散大小不等的黑刺疣;顳褶明顯;兩眼後有橫膚溝。生活時體色隨環境和年齡有變異。一般深灰棕色或黃棕色;一般眼至上唇緣及鼓膜至口角有深色紋;四肢背面深色紋隱約可見,後肢的明顯。腹面灰白色或黃色,散有灰色斑,咽喉部及股部尤為明顯;眼的瞳孔菱形,虹彩深紅棕色。

四川棘蛙一般生活在海拔1500-2400米的山區,也能在湖、塘岸邊及其附近的溝渠中生活,其適應性較強,在溫度較低(10-22℃)的環境中最為適宜。白天多隱蔽在溪邊大石下,夜間外出活動或覓食,常蹲在近水邊的石上。中國特有種,分布於四川、雲南。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棘蛙
  • 拉丁學名:Nanorana sichuanensis
  • 別名:無聲囊棘蛙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亞綱滑體亞綱
  • 無尾目
  • 亞目參差型亞目
  • 叉舌蛙科
  • 亞科叉舌蛙亞科
  • 倭蛙屬
  • :四川棘蛙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Dubois,1986)
  • 保護級別:IUCN紅色名錄:易危(VU) 
  • 英文名稱:Sichuan Spiny Frog
  • 同義學名1:Rana sichuanensis
  • 同義學名2:Paa sichuanensis
  • 同義學名3:Gynandropaa sichuanensis
  • 同義學名4:Rana liui
  • 同義學名5:Paa liui
  • 同義學名6:Nanorana liui
  • 同義學名7:Gynandropaa liui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Liu(1950)將中國四川西昌(原Ningshu of Sikang)的標本定名為Rana phrynoides。Dubois(1975)將其改訂為Rana(Paa)phrynoides。Dubois(1986)又將其發表為新種Rana(Paa)sichuanensis費梁等在編寫《中國動物志》的過程中核查了中國四川西南部的標本,將Rana(Paa)sichuanensis列為有效種。

形態特徵

  • 成體
一般雄蛙體長80-103毫米(大者可達117毫米),雌蛙體長89-109毫米。頭略寬扁,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微突出下唇,吻棱不顯;鼻孔距眼較近;眼間距與鼻間距或上眼瞼寬約等或略大;鼓膜明顯;犁骨齒短弱,自內鼻孔內側向中線傾斜;齒列後端間距窄;舌卵圓形,後端缺刻深。
前肢短,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雄蛙前臂極粗壯,最寬的達27毫米,為體長的21%左右,指略扁,指端圓;第二、第四指幾乎等長,短於第一指;第二指兩側及第三指內側有緣膜;關節下瘤球狀;原拇指發達;內掌突大,卵圓形,外掌突窄長。後肢肥壯,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後部,左、右跟部不相遇或僅相遇;脛長不到體長之半;趾端甚膨大,成球狀;趾全蹼;外側蹠間蹼超過瞧長之半;關節下瘤明顯;第五趾外側緣膜寬,僅達趾基部,內側趾緣膜窄;內蹠突窄長;跗褶清晰,超過跗長之半。
皮膚粗糙。背部有排列成縱行的短褶或橢圓形大疣,其間有許多小圓疣或細痣粒,其上均有小黑刺;頭頂和頭側無大疣;頭部、體側、四肢背面及瞧部有分散大小不等的黑刺疣;顳褶明顯;兩眼後有橫膚溝;雄蛙胸部有兩團黑刺,刺粗大而分散,刺基部為肉質疣粒隆起,兩團刺間距8-10毫米;咽喉部有分散小黑刺;有的在腹前部或腹兩側亦有稀疏小黑刺;雌蛙腹麵皮膚光滑,極少數標本有分散小刺,第一指基部也有黑刺,但不及雄蛙者發達。
生活時體色隨環境和年齡有變異。一般深灰棕色或黃棕色,少數標本下唇緣有深色縱斑;一般眼至上唇緣及鼓膜至口角有深色紋;四肢背面深色紋隱約可見,後肢的明顯。腹面灰白色或黃色,散有灰色斑,咽喉部及股部尤為明顯,有的標本無斑;眼的瞳孔菱形,虹彩深紅棕色。液浸標本深棕色,斑紋不清晰。
  • 第二性徵
雄蛙前臂粗壯,內側3指黑色錐狀刺甚顯;胸側2個刺團大,相距近或遠,有的個體刺粒分散到腹側;有單咽下內聲囊;無雄性線。
  • 蝌蚪
生活時棕褐色,尾部淺棕色;尾分散有大小不一的深色麻斑,尤以尾前部的3-4條黑色橫斑更為醒目;腹面略呈黃棕色。第36-39期的蝌蚪,頭體長26.2毫米,尾長45.7毫米左右,後肢芽長8-20毫米,尾長為體長的174.4%左右;尾肌發達,尾末端鈍尖或鈍圓;吻端圓,鼻孔略近眼;眼位於頭背面;出水孔位於體左側;肛管寬,無游離管,肛孔大,斜開於下尾鰭右側。口小,約為頭體長的14.4%;下唇中央部位乳突1排,兩側為2排,相距近,口角處副突多;唇齒式一般為Ⅰ∶4+4/1+1∶Ⅱ,少許為Ⅰ∶3+3/1+1∶Ⅱ;角質頜較強。中國四川西昌即將完成變態第43期的蝌蚪,四肢發育完好,頭體長25毫米,尾長39毫米,附足長25毫米,唇齒及角質頜均消失;枕部橫膚溝出現;背面有極細小疣粒;四肢深色橫紋很清晰;關節下瘤及趾踐與成蛙同。一隻剛完成變態的新成蛙(第46期)體長為22毫米,已具成體特徵。

生活習性

四川棘蛙一般生活在海拔1500-2400米的山區,在中國四川昭覺七里壩其海拔達3100米。所在環境林木繁茂,地勢平緩,水質清澈,水凼內大小石塊、孔隙甚多,林下陰暗潮濕,這是它們棲息和繁殖較為理想的場所。該蛙也能在湖、塘岸邊及其附近的溝渠中生活,其適應性較強,在溫度較低(10-22℃)的環境中最為適宜。白天多隱蔽在溪邊大石下,夜間外出活動或覓食,常蹲在近水邊的石上。蝌蚪多生活在山溪水凼內石下,白天翻開石塊可以找到,夜間蝌蚪常游到水邊刮食苔蘚等。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種,分布於四川(昭覺、冕寧、九龍、攀枝花、會理、會東、德昌、西昌、木里、米易、鹽邊、鹽源、雷波)、雲南(寧蒗)。
四川棘蛙
四川棘蛙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6月下旬或7月,卵產於溪內石底面,相互粘連成串,產卵633粒左右。卵徑4毫米左右,動物極灰黑色,植物極乳黃色;卵外有3層卵膜,外層彼此相連成串。

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易危(VU)。
  • 種群現狀
棲息地分裂和環境質量下降,種群數量很少。
  • 瀕危原因
常被人們捕捉,對其資源破壞較大;加之森林被採伐,某些地區生境改變較大,該蛙的生活和產卵場所發生巨變等因素,致使該蛙數量明顯減少,有些地區已經瀕危或絕滅。

主要價值

四川棘蛙生活於林區山溪內,能捕食多種害蟲,而且食量大,對森林害蟲有防治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