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

喀喇沁

蒙古語,“喀喇沁”的意思是“看守者”。讀音為kā lǎ qìn。蒙古部落,蒙古土默特永謝部的一支。現在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喀喇沁旗和遼寧省朝陽等地,蒙古國也有少量分布。清末年間喀喇沁和東土默特地區發生金丹道暴亂導致喀喇沁蒙古人集體移北,主要移往赤峰市巴林,阿魯科爾沁,興安盟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喀喇沁
  • 外文名:Khaichin/喀喇沁
  • 語言:蒙古語東部方言
  • 源於:蒙古土默特部
  • 意思:守衛者或釀馬奶酒的
  • 拉丁蒙語:Kharchin
  • 名人特睦格圖貢桑諾爾布等。
詞語簡介,詞語解釋,史料記載,明朝,清朝,封號,家族歷程,喀喇沁三旗,喀喇沁右旗,喀喇沁左旗,喀喇沁中旗,

詞語簡介

喀喇沁王的遠祖是成吉思汗的勛臣者勒篾,屬烏梁海氏。烏梁海氏,是近代蒙古喀喇沁民族的著名大姓,同時也是蒙古族歷史中的一個古老悠久的氏族稱號。烏梁海在古代歷史典籍中,也被譯寫為:“兀良哈”“兀良孩”“兀良海”“兀良罕”等等,音譯字樣雖不相同,其實內容相同,都是對烏梁海一詞的譯寫。

詞語解釋

根據考證,“喀喇沁”的意思是“重要的人”或“偉大的人”,也有守衛者之意。
首先,“喀喇沁”的末尾字“沁”在現代蒙古語裡最普遍的意思是“人”或“民”,這無可爭議。因為,蒙古語裡“瑪勒沁”=牧民,“塔仁雅沁”=農民,“黑迷沁”=化學家,“額么沁”=醫生……
其次,喀喇沁”的前兩個字“喀喇”在現代蒙古語裡最普遍的意思是“黑”。但是用於專有名詞的這個Qara(音譯為“哈剌”或“喀喇”)即“黑”字卻並沒有表示顏色的意思,更不是黑色崇尚,而只是用作修飾,以傳統方式顯示中心詞的首要地位、偉大性質、崇高形象等,如喀喇崑崙=高大崑崙、哈剌契丹=偉大契丹、喀喇(阿)穆爾=大河等等[劉鳳翥《“阿穆爾”源於契丹語的“黑水”說》,載《黑龍江文物叢刊》1984年1期]。新版《伊斯蘭百科全書》 “黑汗王朝”(Ilek Khans or Qarakhanids)條援引德國東方學家O. Pritsak在其《Qara,突厥語綴字元研究》里說法:“Qara字面意思為‘黑’,但在早期突厥語里也指方向的原初點即北方,從而延伸出‘首要的’、‘主要的’等含義。”[《伊斯蘭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Islam, New Edition)第3卷,萊頓:E.J.Brill,1971年,1113頁。]
第三,根據以上兩點“喀喇沁”=“重要的人”或“偉大的人”,那么其為什麼會被冠以“重要的人”或“偉大的人”。這要追溯到成吉思汗時代的“親衛軍”(“喀喇沁”的貴族領主們的先人)。“親衛軍”主要由蒙古統治下各領主、千戶、百戶們的“子弟”構成,因而又稱“質子軍”,其餘部分是各部落比武后選送的“蒙古勇士”。“質子”是分封各地“諸侯”及在外征戰將帥的“質押”,是對蒙古統治者忠誠的一種表示,其每個人的地位都與在外征戰的千戶官相當,而且起爭執要罰在外的千戶官[詳見謝再善本《蒙古秘史》],因而對統治者和各領主將帥都是“重要的人”或“偉大的人”,他們是民間廣為流傳的“金帳武士”。
喀喇沁族源
永謝布-喀喇沁萬戶構成了喀喇沁蒙古人的另一系先民。這個萬戶體系非常龐大,一直是蒙古本部極為重要的一支,達延汗之前,北元汗廷的歷代實權太師幾乎全部出自這個萬戶。我們對其內部部族結構的了解相比朵顏兀良哈則要清晰很多。這裡,首先對該萬戶的演化過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以便對更好地分析該萬戶各部族的來源。元末,漢地以及交界地區的蒙古人紛紛北撤,其中包括元朝皇室的護衛親軍欽察衛、阿速衛等,灤河上游的察罕腦兒行宮的各族工匠;東北地區的“五投下”之眾。這些北撤的元朝遺民逐漸演化為蒙古草原的部族集團,並最終匯合為一體,在北元汗國的體系內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來自衛拉特和西北汗國系統的一些部族,匯入並主宰了這個部族體系,促成了永謝布萬戶的形成與強大。達延汗時代,永謝布的異姓王公被打敗,達延汗後裔入主永謝布萬戶。其後,他們的勢力向東部的朵顏兀良哈延伸,逐漸形成了包含朵顏兀良哈與東土默特部眾的喀喇沁萬戶。
十五世紀癿加思蘭太師統治下的永謝布萬戶進入鼎盛時代,其中至少包括十個部族集團,分別為:阿速(阿速特)、阿喇嗔(喀喇沁)、舍奴郎(西剌努特)、孛來(布里亞特)、叭兒廒(巴爾虎)、當喇兒罕(Danglagar)、荒花旦(晃豁壇)、失保嗔(昔保赤)、奴母嗔(Nomucin)、塔不乃麻(TabunAimag)。
阿速(阿速特):阿喇嗔(喀喇沁)、舍奴郎(西剌努特):三部被稱為舊喀喇沁,為該萬戶的核心成分。阿速特起源於元代皇廷阿速衛,祖先為遊牧於南俄草原上的阿蘭人,屬突厥化較深的伊郎語族。喀喇沁源於元代皇廷的欽察衛以及草原上的喀喇沁皇家牧馬群,欽察人原為遊牧於南俄草原上的突厥語族,分支眾多,遷徙於蒙古的一支,其皇族有著庫莫奚(契丹近族、蒙古語族)血統背景。喀喇沁部起源還有著另一種不同的意見,認為他們起源於伊朗、土庫曼斯坦等國交界地區的呼羅珊,為烏古思突厥的主要支系之一合拉什。西剌努特的源流不詳,但西剌努特字面上含有黃色之譯,可能暗示他們也有著某些高加索人種的特徵,與上述兩部的起源類似。阿速特領主阿魯台太師為北元前期最為強大的領袖,一生與明朝大軍周旋,力保北元江山不失。喀喇沁孛來太師繼承阿魯台太師,曾一度把持北元朝政。
塔不乃麻(TabunAimag)、當喇兒罕(Danglagar)、荒花旦(晃豁壇):塔不乃麻“五部”之譯。繼承孛來太師成為該部族集團領袖的人物是斡羅出少師,直屬部族為兀魯兀特。塔不乃麻應為元代東北地區的“五投下”之眾,其中含扎剌亦兒、弘吉剌特、亦乞列思、忙兀特與兀魯兀特五部。蒙古與明朝的軍事衝突導致“五投下”部眾北撤,孛來太師稱霸蒙古時代,斡羅出少師領兀魯兀特等部分“五投下”部眾加入了他們的聯盟,並成為了孛來太師的繼承者。斡羅出少師領其屬部進入河套地區,他將女兒失乞爾嫁與博羅忽-濟農(副汗之譯),形成了某種同盟關係。當喇兒罕(Danglagar)與荒花旦(晃豁壇)被認為是博羅忽-濟農的屬民,當喇兒罕似乎與河套地區的唐古特(西夏党項)遺民有關,而晃豁壇是是一支古老的蒙古部族。癿加思蘭太師攻殺博羅忽-濟農之後,他的屬民也被吞併。博羅忽-濟農與失乞爾夫人生有一子,他便是後來的達延汗。當癿加思蘭太師族弟亦思馬因太師強取失乞爾夫人,年幼的達延汗寄人籬下,受盡虐待。當喇兒罕部人不能容忍,將達延汗強去撫養長大。
失保嗔(昔保赤)、奴母嗔(Nomucin):元代灤河上游設有察罕腦兒行宮,為元朝大汗北巡上都時的行宮。元另設雲需府總領各項事宜。該行宮為各色人種的手工藝人組成。其中,失保嗔(昔保赤)為司鷹之人,奴母嗔(Nomucin)為弓匠。二者構成了永謝布本部的主要成分,一般認為永謝布為雲需府的蒙古語讀音。永謝布初為一支名不轉經轉的小部族,可能為喀喇沁部的一支從屬部落。但當衛拉特乜克力部的癿加思蘭太師入住河套地區,他將整個部落集團體系命名為永謝布萬戶。
孛來(布里亞特)、叭兒廒(巴爾虎):此二部初為西伯利亞地區的林中百姓,後曾構成衛拉特聯盟的一支。他們的領主據推論為也先太師的副將阿剌知院,阿剌知院在也先太師稱汗後不久兵變,推翻了也先的政權,但他也很快被喀喇沁部領主孛來太師擊敗。可能此時,孛來太師吞併了阿剌知院的屬民。但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在癿加思蘭太師等衛拉特領主入主永謝布時加入這個部族聯盟的。
乜克力(維吾爾特、維吾爾慎):乜克力部雖然不在永謝布十營之列,但從永謝布萬戶的演化過程來看,也克力無疑為此部族集團最為主要的組成之一。也克力的匯入應當至少包括兩個過程。最初,阿速特阿魯台太師擁立西北地區的窩闊台後裔桂力赤為汗,桂力赤汗的屬民即是乜克力,一般認為二者的聯盟奠定了永謝布萬戶的最初基礎。其後,癿加思蘭太師攜乜克力等衛拉特部族入主河套地區,最終促成了永謝布萬戶的形成。乜克力為維吾爾地區的山地之民,雖然可能與真正的維吾爾人有著一定的區別,但蒙古人還是將他們稱為維吾爾特。另外,繼癿加思蘭太師與其族弟亦思馬因太師之後,衛拉特的亦不剌太師入主永謝布。亦不剌為也先太師的後裔,其所屬之民應當為綽羅斯或其他衛拉特部族。桂力赤汗、癿加思蘭太師、亦不剌太師在永謝布萬戶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主要屬民乜克力(維吾爾特)應當為該萬戶的核心成分,但頗為奇怪的事,乜力克並沒有在該萬戶部族組成中得以體現,反倒並非十分重要的孛來(布里亞特)與叭兒廒(巴爾虎)卻位列其中。同時,維吾爾特卻也分布於土默特萬戶、鄂爾多斯萬戶的部族體系之中。我個人的分析是:可能處於部族衝突風口浪尖的乜克力人成為了北元大汗的重點打擊對象,大部分被驅逐或分解到鄰近萬戶之中了。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在中原的統治,蒙古族退居漠北,歷史進入北元時期。
15世紀30年代,當年的喀喇沁軍和他們的家屬以及喀喇沁牧戶逐漸發展演變成為一個強盛的部族,被稱為喀喇沁部。他們仍然遊牧在元朝時期的漠北地區原嶺北行省和寧路之西的稱海宣慰司境內。這時的喀喇沁部是在阿速特部首領阿魯台的統領之下。阿速特部祖先是13世紀生活在高加索附近的阿思、阿蘭人,1239年,被西征的蒙古軍帶回蒙古高原後組成阿速軍服務於蒙古大汗,這些人便是後來阿速特部祖先。他們與喀喇沁人有著基本相同的經歷,祖先都來自於西方。這兩部也成為日後右翼蒙古永謝布萬戶的主要鄂托克。
1449年,也先太師率部南下,對明王朝發動了“土木之役”,明50萬大軍全軍覆沒,也先在土木堡俘獲了明英宗皇帝。在這之後,明軍被迫放棄了之前所占領的漠南地區,全面退守明長城以南。也先也於1453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成為蒙古歷史上唯一非黃金家族出身的大汗。但是好景不長,在登上汗位的第二年,當時在脫脫不花汗時期任樞密院知院一職的阿剌因對也先不滿與之反目,遂起兵殺死了也先汗。從此衛拉特部勢力瓦解,也先餘部迅速退出東蒙古地區,也失去了對喀喇沁部的統治權。
此時,北元太師孛來擔任喀喇沁部新的領主,並率領喀喇沁部、阿速特部於1456年進人黃河河套地區。期間翁牛特部首領毛里孩率部進入河套,毛里孩是成吉思汗同父異母弟別里古台後裔。1470年,元室後裔孛羅忽(巴延蒙克)濟農率鄂爾多斯部大批人馬進入河套地區,他們與喀喇沁部成為河套地區的新主宰。與此同時,衛拉特部的癿加思蘭也進入河套。
黃金家族對喀喇沁部的控制
1480年,滿都海哈屯輔佐年方7歲的巴圖孟克即蒙古大汗位,號達延汗。為了消除衛拉特部對汗廷的威脅,滿都海哈屯攜帶年幼的達延汗並親自率領大軍征戰衛拉特部,經過近30年的奮戰,達延汗在滿都海哈屯的輔佐下,終於在1510年再度控制了蒙古諸部,並將蒙古劃分為左右翼六萬戶。其中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為右翼三萬戶,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為左翼三萬戶。
為了加強對蒙古右翼的控制,在1510年,達延汗派遣自己的次子烏魯斯博羅特前往右翼蒙古擔任濟農,並在鄂爾多斯八白宮前即了濟農之位。但是右翼永謝布領主亦不刺、鄂爾多斯部領主滿都賚等為首的大封建主看到達延汗的統一事業,妨礙了他們手中的權力,右翼三萬戶起事叛亂。1510年,達延汗親自率兵討伐右翼,經過“土爾根河戰役”和“達蘭特哩袞戰役”,平定了以右翼永謝布領主亦卜剌為首的叛亂。
平定了右翼的叛亂以後,達延汗將右翼三萬戶分封給了自己的子孫。他把右翼三萬戶統帥權交給三子巴爾斯博羅特掌管並封為濟農(副汗),令其坐鎮鄂爾多斯萬戶。後來,巴爾斯博羅特再次為其諸子分封領地時,其第四子巴雅思哈勒分得了右翼永謝布萬戶,掌管了喀喇沁、阿速特等鄂托克,從此,巴雅思哈勒成了喀喇沁部的領主,喀喇沁部也成為黃金家族世襲領地和屬民。他的兩個哥哥之一袞必里克濟農分得了鄂爾多斯萬戶,阿勒坦汗分得了土默特萬戶。
另據《九邊考》記載,這時的喀喇沁部活動地域已經從鄂爾多斯地區遷出,駐牧於宣府張家口、獨石口邊外,包括今天張家口以北的河北省西北部,錫林郭勒盟的太僕寺旗、正鑲白旗、正蘭旗和多倫縣一帶。這一帶已經深入到了兀良哈三衛的駐牧地域。
兀良哈人介入喀喇沁部
巴雅思哈勒成為喀喇沁部的領主並深入到兀良哈三衛駐牧地以後,兀良哈三衛開始和喀喇沁部發生了十分密切的關係。根據蒙古文獻《阿勒坦汗傳》記載,大約在16世紀40年代初期,兀良哈三衛中的朵顏衛在其領主恩克兄弟9人的率領下,舉部攜帶成吉思汗母親訶額倫祭祀宮帳歸附了成吉思汗黃金家族。阿勒坦汗將恩克兄弟5人所部賜予其弟巴雅思哈勒昆都侖汗,成為喀喇沁部兀良哈人的來源,將恩克弟弟4人所部收為己有成為阿勒巴圖(屬民),由阿勒坦汗長子辛愛黃台吉統領,他們進而成為後來的東土默特部的兀良哈人。以恩克為首的一部分朵顏兀良哈人歸附喀喇沁部後,奉喀喇沁部首領巴雅思哈勒及其後裔為自己的領主。
林丹汗時期的喀喇沁部
17世紀初葉,林丹汗即蒙古大汗位。當時中國北部處於十分複雜的政治格局。在東北,建州女真已經逐步崛起,使女真族從蒙古的附庸逐步變成蒙古的強大政治、軍事對手並建立了後金國;蒙古各部卻處於各自為政的封建割據狀態,大汗權勢衰微差不多快淪落到察哈爾一家的汗王;明朝控制著遼東地區,在這一地區仍然具有較大的政治影響力。這三方角逐的結果是後金勢力逐漸做大。林丹汗針對如此複雜的局面,曾經躊躇滿志妄圖重新統一蒙古各部。
林丹汗執行了一條錯誤的路線,他未能利用身為蒙古大汗的政治影響力和智慧團結同族各部,卻同室操戈、骨肉相殘對蒙古各部進行了兼併戰爭。其結果是造成東北地區蒙古各部(奈曼、敖漢、巴林、扎魯特,科爾沁)紛紛歸附後金。林丹汗在兼併周邊蒙古各部接連失利的形勢下,把軍事鋒芒轉向右翼蒙古各部向西推進,以謀求新的發展和反攻機遇。右翼蒙古各部反對他的入侵和兼併,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喀喇沁部地處右翼蒙古的前沿,以前與林丹汗素來有矛盾。早在喀喇沁部巴雅思哈勒在世時,其第四子滿五素由圖們汗收養為義子。圖們汗派遣其部下駐在喀喇沁部駐地以示保護。到了林丹汗時期,滿五素率領原圖們汗留下的部眾回歸喀喇沁部。林丹漢對滿五素的做法極為不滿,遂要求歸還原圖們汗派駐喀喇沁部的人馬而遭到拒絕。另外,喀喇沁部遊牧於宣大邊外,在與明互市中居於有利地位,因此搶占了與明的大部分互市貿易份額,林丹汗對此極其不滿,曾調集10萬大軍對喀喇沁部進行威脅。同時,他又派遺使臣前往宣府,通報明朝:張家口之地原屬察哈爾部,今後不容許喀喇沁部人在此冒名互市。喀喇沁部針鋒相對,企圖聯合明朝勢力和林丹汗抗爭,但明朝對此採取了陽奉陰違、袖手旁觀的做法。在這種事態下,戰爭一觸即發。
在喀喇沁部遭遇林丹汗的幾次兼併戰爭中,其大軍大部潰散,一部分逃入明邊內躲避,一部分被林丹汗俘虜。喀喇沁黃金家族首領和所擁有的人口因大多在察哈爾的兼併戰爭中被殺被虜而所剩無幾。喀喇沁內的兀良哈人所屬部民沒有參加艾不哈之戰,在長昂子色棱和孫蘇布地塔布囊率領下歸附後金,因而保存了實力,他們不久之後便參加了後金對林丹汗的戰爭。原來幸免於難的喀喇沁部黃金家族台吉和部民大部分被後金編入蒙古八旗而分離出去。這樣,色棱和蘇布地塔布囊就繼續沿用了原宗主部“喀喇沁”這一名稱。喀喇沁部領導權由黃金家族徹底轉入到兀良哈人手中,兀良哈人成為喀喇沁部的新領主。這也標誌著新的喀喇沁部落是由兀良哈人為主體重新組成的。
清朝時期的喀喇沁部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1635年,後金統治者為了更有效地統轄歸附的蒙古各部,開始在一些蒙古部落劃定地界,清查人口,按照滿八旗的形式組織形式立規建旗。原喀喇沁部和東土默特部的殘餘壯丁共16953名,喀喇沁部領主蘇布地子固魯思奇布、萬丹偉征、色棱,領5286人為一旗。土默特右翼首領鄂木布楚唬爾,領1826人為一旗。土默特左翼善巴領2010人一旗。其餘9371名壯丁被劃到蒙古八旗,徹底脫離了原來的喀喇沁部。
1635年後金首次編封的喀喇沁旗,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扎薩克旗。扎薩克旗制度的正式確立是在1636年清朝建立時成制的。據《蒙古回部王公表傳》記載,固魯思奇布是在崇德元年受封固山貝子,被賜多羅杜棱號的,這才真正標誌著喀喇沁扎薩克旗的建立。喀喇沁部後來分為三個旗,固魯思奇布及其後裔所領的部分,成為喀喇沁右旗。色棱在1648年被封為鎮國公,他所領的部分成為喀喇沁左旗。萬丹偉征及其後裔所領的部分,傳至1705年到其曾孫格哷爾時,因人眾繁衍,所編佐領已積至38個,因而又立一旗,為喀喇沁中旗,格哷爾為首任扎薩克。這樣,喀喇沁部先後被清王朝編成了3個扎薩克旗。需要說明的是,土默特左旗的扎薩克善巴與喀喇沁三旗同祖,姓“烏梁罕”,而土默特右旗的扎薩克鄂木布楚琥爾則是土默特阿勒坦汗後裔,姓“孛兒只斤”,屬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喀喇沁右、中、左三旗加上土默特左、右二旗,組成了清朝時期的卓索圖盟。
清朝期間,朝廷劃定的喀喇沁部遊牧地界為:“在喜峰口東北三百五十里。至京師七百六十里。東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東至土默特及敖漢界,西至察哈爾正藍旗牧場南界,南至盛京邊牆界,北至翁牛特界。”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寧城縣和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還包括河北省承德市的部分地區。因而喀喇沁部是距離北京最近的蒙古部落。喀喇沁地區地理環境優越,宜農宜牧,處於京師與漠南蒙古的昭烏達盟、哲里木盟等蒙古諸部的咽喉地帶,地處在古北口外,在清代政治軍事格局中的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因此,加強對喀喇沁的統治,對清朝穩定和鞏固東北疆都是非常重要的。清政府管理蒙古各盟旗的機構是理藩院,並制訂了《理藩院則例》,對蒙古地區實行嚴密的統治。除理藩院之外,喀喇沁還歸熱河都統節制。從中央到地方的層層控制,最大地體現了清廷對蒙古的“分而治之”的盟旗制度,喀喇沁部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
從17世紀後金天聰年間到18世紀乾隆年間的100多年時間裡,正是清王朝由弱到強、由東北一隅的後金到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國土面積僅次於元王朝的統一多民族的國家。在這一歷史過程中,喀喇沁蒙古族為大清王朝開疆擴土、衝鋒陷陣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為歷史留下了重彩一筆。
喀喇沁部是與清朝皇室聯姻關係最為密切的部落之一,據歷史文獻記載,清朝皇家與喀喇沁通婚共114次,其中下嫁到該部的皇家女有93人,娶喀喇沁之女的21人。這一情況表明,喀喇沁部三個旗的扎薩克王公塔布囊之家世代與清朝皇室結親。在這裡尤以清康熙皇帝將其第五女端靜公主下嫁到喀喇沁右旗扎薩克郡王扎什之子噶爾藏為之最。扎什為兒子迎娶公主特意修建了端靜公主府,現在這座端靜公主府又稱公爺府,至今猶存。在清廷中引人注目的喀喇沁額駙是喀喇沁左旗的僧衰扎布祖孫三代。僧衰扎布是色棱曾孫,於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迎娶康熙皇帝的孫女,乾隆二年升為理藩院外侍郎。僧衰扎布的兩個兒子瑚圖靈阿、扎拉豐阿也都成為皇家額駙。嘉慶以後至清末,喀喇沁右旗固魯思齊布的後裔成為喀喇沁部較有影響的皇家額附,其六世孫曼朱巴咱爾於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娶定郡王綿恩長女,官至御前行走。他的後人色伯克多爾濟、旺都特那木濟勒等都娶皇家女,而且他們在清廷中都是很高品級的官員。尤其貢桑諾爾布,無論對於清廷還是蒙古各部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和起過重要的作用。

史料記載

烏梁海曾是一個森林部落,烏梁海部生活於高原森林中的年代,要遠早於《蒙古秘史》所敘的成吉思汗時代,據波斯人拉夫德所著《史集》記載:兀良哈人,原來棲居於巴爾古真灘的森林百姓,後來徙至不而罕哈喇敦。
烏梁海氏族是較早歸附成吉思汗的蒙古部落之一。《蒙古秘史》中記載:札兒赤兀歹老人的兒子者勒篾弟兄二人,來到成吉思汗身邊後立下了汗馬功勞。扎兒赤兀歹與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曾為一代摯友,所以,當成吉思汗忙於統一蒙古各部的時候,扎兒赤兀歹便將自己的兩個兒子者勒篾和速不台送到成吉思汗那裡,做了成吉思汗的“伴當”。當成吉思汗成就一代偉業時,者勒篾兄弟二人成為了成吉思汗麾下的佐命功臣。
者勒篾,也譯為“濟拉瑪”,喀喇沁王的遠祖,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時曾三次救過成吉思汗性命,特賜他九次犯罪而不罰,被封為第九位千戶那顏。後來,成吉思汗又將女兒花茵公主嫁於者勒篾之子吉伯格,享有“塔布囊”的稱號(駙馬)。成吉思汗1206年在斡難河源宣布建立大蒙古國

明朝

反抗
烏梁海蒙古七傳至和通(又譯成“花當”),其領地為明朝屏藩福余衛泰寧衛朵顏衛。1627年,包括烏良哈三衛在內的喀喇沁屬地向南抵張家口.明熹宗天啟七年(1627),雄心勃勃一直想重振黃金家族雄風的北元政權林丹汗,對喀喇沁部土默特部抗拒汗庭的行為進行討伐,擊敗喀喇沁部,喀喇沁餘部東遷至烏梁海三衛地。但由於林丹汗長年征討和殘酷的剝削,引起了其他諸部的反抗,後發生了一場著名的戰役趙城之戰。明思宗崇禎元年(1628),喀喇沁部封建主達來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圖汗等糾集內喀爾喀等部,聯軍10萬,在土默特的召城(也稱趙城)消滅了林丹汗4萬多人馬。這便是著名的朵顏反擊戰.同年七月,朵顏衛首領蘇布地,色楞等害怕遭到林丹汗的報復,遂率喀喇沁部投靠了後金皇太極,行青牛白馬之誓。皇太極出兵相助蘇布地,在西拉沐淪河邊,突襲林丹汗營地,林敗走青海,皇太極詔封蘇布地仍駐喀喇沁故地,賜號為都固棱。
喀喇沁喀喇沁

清朝

封號

崇德六年 (1636) ,皇太極詔令蒙古諸部清查戶口,編制牛錄: 300 人為一牛錄, 150 箭丁為一佐, 50 丁為一馬甲。整編後的喀右旗有 22 牛錄, 44 佐領,計 6600 戶, 33000 口,晉封固魯思奇布為固山貝子,賜多羅杜棱號。(清代,在蒙古地區推行七等爵制,即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台吉塔布囊)統稱王公貴族。“台吉”是只有成吉思汗血親後裔才享有的稱號,是漢語太子之意;塔布囊是喀喇沁貴族享有的品位,因其先人曾是成吉思汗的女婿,即附馬的意思。)其後,喀喇沁右翼王旗歷經十二代、十四襲。家譜世次如下:

家族歷程

清順治七年(1650)喀喇沁右翼旗札薩克固魯思奇布崐晉封貝勒,順治十五年(1658)死,其長子圖巴色楞襲扎崐薩克多羅杜棱貝勒,不久,病歿,由其弟班達爾沙繼任,崐康熙七年,晉封班達爾沙為郡王。班達爾沙卒後,其兄崐札什襲任札薩克郡王。(康熙十四年(1675),札什向清延密報林丹汗之孫崐布爾尼謀反,康熙皇帝重賞札什。又曾先後多次巡視塞崐外,康熙十六年(1677),康熙巡幸至哈拉和屯(今寧城崐黑城),札什奉獻土地充行圍之地。康熙三十一年(1692)康熙帝封其第五女端靜為和碩公主,下嫁札什之子噶爾崐藏。康熙三十二年(1693)康熙巡視塞外,駐蹕錫伯之勒(崐今錦山鎮),幸端靜公主府。次年,康熙再巡塞外。駐崐喇嘛洞山(今寧城頭道營),賜喀喇沁郡王札什冠纓、蟒崐緞及銀兩。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北巡,駐和碩崐端靜府第。)道光十六年(1836)喀喇沁郡王布尼雅巴拉卒,詔崐其子色伯克多爾濟襲爵,仍命御前行走,戴三眼花翎,崐道光二十七年(1847)色伯克多濟之女被清廷指定為惱親崐王妃,鹹豐五年(1855)卓索圖盟盟長色伯克多爾濟,因崐奉剿太平軍有功,諭令表獎優敘。同治七年(1868)清廷崐詔準已故郡王色伯克多爾濟之子旺都特那睦濟勒襲爵。崐光緒二十四年,旺王病卒,其子貢桑諾爾布襲爵,一直到民國時期。

喀喇沁三旗

喀喇沁右旗

喀喇沁旗建制始於後金皇太極天聰九年(1635年),原稱喀喇沁右翼旗。清朝對大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3年一會盟,各杞薩克旗獨立執政,由清廷直接統轄。清廷對蒙旗王公貴族封官晉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杞薩克固魯思奇布為貝勒,第三任杞薩克班達爾沙晉郡王,第八任杞薩克喇特納錫第被清廷賜封親王銜,地位顯赫。十家公主陵雖然陵寢無存,但高大的石牌坊告訴人們,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葉、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雖為清廷和親政策但也為塞外蒙旗帶來了手工業、建築業、園藝種植等技術。
喀喇沁旗喀喇沁旗
喀喇沁旗。政府駐地:錦山鎮。喀喇沁旗轄8個鄉鎮、1個錦山街道:錦山鎮、王爺府鎮、牛營子鎮、乃林鎮美林鎮小牛群鎮十家滿族鄉(民族鄉),西橋鎮

喀喇沁左旗

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置喀喇沁左翼旗(治所初在官大海,後遷至南公營子)。
清朝乾隆三年(1738),在旗境內置塔子溝廳
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塔子溝廳為建昌縣,開始實行蒙漢分治:漢族歸縣管轄,蒙古族歸旗管轄。一抉兒土地上有兩套行政建制,旗縣並立。
喀喇沁
1940年撤銷縣。將喀喇沁左翼旗改為喀喇沁左旗,統歸喀喇沁左旗管轄。
1946年8月,成立喀喇沁左旗人民政府,從此結束了蒙漢分治的歷史。
1957年10月,國務院58次會議通過撤消喀喇沁左旗建制。
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駐地大城子鎮。今屬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下轄22個鄉鎮(場)、1個經濟開發區、1個工業園區、1個街道辦事處、八個社區、186個行政村、4個分場:大城子鎮、中三家鎮南公營子鎮、北公營子鎮白塔子鎮平房子鎮山嘴子鎮、南哨鎮老爺廟鎮六官營子鎮、十二德堡鎮 水泉鄉臥虎溝鄉甘招鄉興隆莊鄉、羊角溝鎮、尤杖子鄉東哨鄉草場鄉坤都營子鄉大營子鄉 官大海農場 利州經濟開發區 冶金鑄造工業園區 大城子鎮街道辦事處。

喀喇沁中旗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增建為喀喇沁中旗。自清至民國喀喇沁中旗蒙制屬卓索圖盟,漢制屬熱河省,長期實行蒙漢分治。清代,漢制歸承德平泉州、熱河省平泉縣
民國20年(1931)設寧城設定局,民國22年(1933)年始稱寧城縣
1945年我黨建立平泉縣,包含寧城地區。解放後,先後設寧城縣、喀喇沁中旗、寧城縣--喀喇沁旗聯合政府
1949年改稱寧城縣人民政府,屬熱河省.
喀喇沁
1956年,熱河省撤消,寧城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轄。
1969年隨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1979年又重歸內蒙古,1983年昭烏達盟撤消建赤峰市,寧城縣屬赤峰轄至今。縣城所在地為:天義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