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樂器

商周樂器,是中國古代商周時期的樂器。主要是用陶土、玉石、青銅、竹木和皮革等原料製作各種樂器。與禮器一樣,樂器在當時的社會生活(尤其是奴隸主貴族的生活)中也處於很重要的地位。

這一時期發現的各種樂器,對考察商周時期的社會生活和中國音樂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周樂器
  • 朝代:商周
  • 時間:公元前2070——前1600年
簡介,各類樂器,

簡介

商周時代用陶土、玉石、青銅、竹木和皮革等原料製作各種樂器。與禮器一樣,樂器在當時的社會生活(尤其是奴隸主貴族的生活)中也處於很重要的地位。 這一時期發現的各種樂器,對考察商周時期的社會生活和中國音樂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樂器的類別與出土 據文獻記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樂器又有八音之稱,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商周時代的樂器,已知有玉、石製作的磬,陶土燒制的塤,青銅鑄造的鐘,木製的配有絲弦的琴、瑟和木框皮面的鼓,竹製的篪、笙、排簫等。這些樂器中,吹奏用的有塤、篪、笙和排簫,彈奏用的有琴、瑟,打擊樂器則有鐘、磬、鼓等。其中,除了塤在遺址中常有出土外,其餘幾乎都出自墓葬(主要是貴族墓葬),而琴、瑟、篪、排簫、笙等,目前僅在東周時期的墓葬中才能見到。
塤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出現,但尚未定型。商代基本定型。塤體為圓錐形,安陽殷墟、輝縣琉璃閣等地出土的陶塤都有五個按音孔。測音表明它們的基音相同,均為a。
鼓出現的時間也很早。早期可能有用陶土燒制的,稱為土鼓。木質皮面的鼓大多不易保存,所見多是朽痕。湖北崇陽出土1件商代銅鼓,應是仿照木鼓鑄成,可知商代所用木鼓的形制。從東周墓葬出土情況可知,鼓的下部一般都有木質或青銅的鼓座,無鼓座的安有木把,有的則是懸鼓。
磬的出現可能在商代以前。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的早期石磬倨勾部有孔,可供懸掛,外形與後來流行的石磬一致,但表面留有打制痕跡,未經磨平。經過測音,知音高為□。商周時期的石磬,有的磬面雕刻有精緻的裝飾花紋,如安陽武官村大墓出土的一件石磬,兩面都雕琢有精美的虎紋。不過,雕琢花紋可能會影響音質,所以不少石磬的表面僅彩繪出花紋,有些磬則用玉或似玉之美石製作。磬分單枚的特磬和數枚一套的編磬。商代編磬為3枚或5枚一套,東周時多為9枚一套。演奏時磬懸掛於磬架之上,每磬可發一音,音的高低由磬的形體而定:大而薄則音低;小而厚則音高。其懸掛次序為由大到小,即按低音到高音的順序排列曾侯乙墓出土的石磬是目前所見數量最多的,出土時青銅磬架上懸掛兩層石磬,每層兩組(一組6枚,一組10枚),總計32枚。但從漆木磬盒中的磬槽、槽內編號和樂律銘文可知,總數當為41枚。

各類樂器

商代銅鼓 湖北崇陽出土
商代虎紋石磬 安陽武官村大墓出土
戰國木鼓 信陽長台關1號墓出土
鐘因形制不同,又有鐃、鐸、甬鐘、□鐘、鈕鐘等不同稱呼。鐘大多數為青銅鑄造,但江浙一帶東周墓中出有用釉陶製作的。使用時有的手執或植於座上,有的懸掛在鐘架上。商代的鐘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東周時期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鐘的隧部和右鼓(或左鼓)部木槌敲擊時可發出兩個不同的音,有人稱為正鼓音(或稱鼓中音)和側鼓音(或稱鼓旁音)。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有編鐘64件,加楚惠王贈送的□1件,計65件,依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三層鐘架上。鐘架為銅木結構,呈曲尺形,全長10.79米,高2.67米,出土時仍矗立如故,並能演奏多種樂曲。(見彩圖編鐘及鐘□)
商代象紋大銅鐃 湖南寧鄉出土
戰國編鐘 長台關1號墓出土
各地東周墓中還出土篪、笙、排簫、琴、瑟等絲竹樂器,但數量及組合不盡相同。其中曾侯乙墓出土瑟12件、笙5件、篪和排簫各2件,五弦琴和十弦琴各1件。笙有12管、14管、18管3種。篪與笛的形制不同,橫吹,無膜,七孔,有底,五個指孔並列,另兩個孔分別列於兩端,與五個指孔成90°角。
戰國木瑟 長台關1號墓出土
樂器在墓葬中的隨葬情況,當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反映。如曾侯乙墓有東、西、中、北4室。 北室主要放兵器和車馬器;東室放墓主人的葬具和陪棺8具,並放置琴、瑟、笙、懸鼓等樂器;中室則放置編鐘、編磬、建鼓、篪、笙、排簫、瑟、□鼓等樂器,鐘架旁邊還有演奏編鐘時使用的6個木槌和兩根木棒,組成一個相當完整的“鐘鼓樂隊”;西室有陪棺13個。東室和西室陪棺內的死者均為青年女性,有人推測她們原是樂隊的演奏者或表演歌舞女樂
編鐘、編磬與金石之聲 半個世紀以來,發現的商周編鐘已經超過40套。經過測音知道,鐘體的隧部和右鼓(或左鼓)部所能發出的兩個音級,均相隔一個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殷墟婦好墓出土的5件鐘約當G、A、C、F、(?)、G,可構成四聲音階序列。扶風齊家村出土的西周柞鐘,各鐘發音基本上按羽、宮、角、徵、羽、宮的次序排列。侯馬出土的一套春秋編鐘共9枚,總音域比柞鐘少一個八度,但在西周編鐘角、徵、羽、宮的結構上增加了商音和變徵音,構成了有變徵的六聲音階。戰國早期的曾侯乙編鐘,總音域達五個八度。在約占三個八度的中部音區,由於有三套音列結構大致相似的編鐘,形成了三個重疊的聲部,而且十二個半音俱全,因此能奏出完整的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樂曲。
十二個半音,傳統音樂術語稱為“十二律”。曾侯乙墓出土的鐘、鐘架和磬、磬盒上都有銘文,鐘的隧部和右鼓部的發音部位都有定位、定音的標音銘文,磬的銘文與鐘相通。由銘文可知,戰國初期各諸侯國所用十二律的名稱和制度並不統一,如曾國的姑洗相當楚國的呂鐘,曾國的大族相當楚國的穆鐘、宗周的刺音等。不過,其基本原理仍與宗周一致,如曾國的六律至少有五律(黃鐘、大族、姑洗、妥賓、無□)與宗周的完全相同。
有關樂器和音樂史的研究 對於中國五聲音階、七聲音階的形成與發展,學者之間歷來存在不同的看法,近年以來,學者們在實測古代樂器的基礎上對此進行了探討。有人認為,中國古代五聲音階的形成在仰韶文化時期,七聲音階的形成在公元前第2千年前後;也有人認為,七聲音階的出現不一定晚於五聲音階出現的時間,至少在晚商時期已出現完整的七聲音階;還有人認為,七聲音階至遲在春秋戰國之際已經形成。雖然看法還不太一致,但都否定了將中國古代音階的形成時間估計得過晚的觀點。
關於編鐘,學者們在對鐘體進行測音的工作中發現,每枚鐘的鼓部基音大都比隧部基音高一個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有人把每枚銅鐘發兩個基音的現象追溯到商代。有人用雷射全息干涉檢測技術,對編鐘進行聲學性能的研究,認為商代鐘的隧音和鼓音關係以大二度居多,自西周晚期始,雙音鐘音程的小三度關係很顯著,大三度也有所增加,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其他音程關係也逐漸展開
對曾侯乙編鐘的研究證明,65件銅鐘都是由陶范分范合鑄而成的,花紋用模具翻制。鐘的含錫量為12.5~14.6%,含鉛1~3%,配比比較合理。由金相組織推斷,鑄造過程中可能採用預熱鑄型,延時脫范,利用鑄型和金屬餘熱進行均勻退火來改善金屬組織,減弱應力。有的研究者指出:含錫14%左右,鉛在2~4%之間,鐘的綜合性能最優。淬火回火工藝可以調整音頻並使之穩定。曾侯乙編鐘在鑄造工藝上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