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狄梁公碑

唐狄梁公碑

唐狄梁公碑》作者宋代詩人范仲淹。本詞條主要介紹作者范仲淹其人、狄梁公,以及《唐狄梁公碑》詩文原文展示、詩文賞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唐狄梁公碑》
  • 創作年代:宋仁宗寶元元年
  • 作品出處:《范文正公集》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范仲淹
  • 相關人物:狄梁公(狄仁傑)
基本信息,原文,文章翻譯及分析,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第九段,第十段,第十一段,第十二段,感慨,范仲淹極度敬仰狄梁公,碑文盡顯了狄梁公的偉大之處,狄梁公任過職的寧州,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正月十三日,范仲淹被貶,從饒州(即鄱陽郡)去潤州(即丹徒郡,今江蘇省鎮江市)任知州,途經彭澤縣,拜祭了此間的狄梁公祠,他為狄梁公的功德所感動,洋洋灑灑寫下了一千九百零七字的包含敬仰之情的《唐狄梁公碑》。全篇碑文,不但盛讚了狄梁公一生重大的功績,而且抒發了自己願以狄梁公為榜樣,報效國家、報效民眾的思想感情
狄梁公即狄仁傑(公元630—700年),為唐代著名大臣,因封為梁國公,故有是稱。武則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後為酷吏來俊臣誣陷下獄,在武則天長壽元年(公元692年)被貶為彭澤縣令,任職一年。期間,他施恩彭澤民眾,當他離開彭澤升任魏州剌史後,當地民眾為感念他,建生祠予以紀念,故彭澤縣內有狄梁公祠。
范仲淹寫的《唐狄梁公碑》,其內容可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為第一段文字,高度讚揚了狄梁公的豐功偉績,並交待了他的名字和籍貫。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從十五個方面列舉了狄梁公的忠與孝的事實,並在每一二件事實後面進行了極簡短的評議。第三部分作了總結,第四部分為碑文的銘文。

原文

天地閉,孰將辟焉?日月蝕,孰將廓kuo焉?大廈仆,孰將起焉?神器墜,孰將舉焉?岩岩乎!克當其任者,惟梁公之偉歟yu。
公諱hui仁傑,字懷英,太原人也。祖宗髙烈,本傳在矣。公為子,極於孝;為臣,極於忠。忠孝之休掲如日月者,敢歌於廟中。公嘗赴并州掾yuan,過太行山,反瞻河陽,見白雲孤飛。曰:吾親在其下,久而不能去。左右為之感動。詩有《陟zhi岵hu陟屺qi》,傷君子於役,弗忘其親之深。於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由生乎!
公嘗以同府掾當使絕域,其母老疾。公謂之曰:奈何重太夫人萬里之憂!詣長史府請代行。時長史司馬方睚眥yazi不協,感公之義,歡如平生。於嗟乎:與人交而先其憂,況君臣之際乎!
公為大理寺丞,決諸道滯獄萬七千人,天下服其平,武衛將軍權善才,坐伐昭陵柏,髙宗命戮之。公抗奏不卻。上怒曰:彼致我不孝!左右築公令出。公前曰:陛下以一樹而殺一將軍,張釋之所謂假有盜長陵一抔土,則將何法以加之?臣豈敢奉詔陷陛下於不道!帝意解,善才得恕死。於嗟乎:執法之官,患在少恩,公獨愛君以仁,何所存之逺乎!
髙宗幸汾陽,宮道出妬女祠下,彼俗謂盛服過者,必有風雷之災。并州發數萬人別開御道。公為知,頓使曰:天子之行,風伯清塵,雨師灑道,彼何害焉?遽ju命罷其役。又公為江南巡撫使,奏毀淫祠千七百所。所存惟夏禹、太伯、季子、伍員四廟。曰:安使無功血食,以亂明哲之祠乎!於嗟乎:神猶正之,而況於人乎!
公為寧州刺史,能撫戎夏。郡人紀之碑。及遷豫州,會越王亂後,縁坐七百人,籍沒者五千口。有使趣行刑,公緩之,密表以聞曰:臣言似理逆人,不言則辜陛下好生之意,表成復毀,意不能定。彼鹹非本心,唯陛下矜焉,敕chi貸之,流於九原郡,道出寧州舊治,父老迎而勞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輩耶!相攜哭於碑下,齋三日而去。於嗟乎:古謂民之父母,如公則過焉!斯人也,死而生之,豈父母之能乎!
時宰相張光輔率師平越王之亂,將士貪暴。公拒之,不應。光輔怒曰:州將忽元帥耶!對曰:公以三十萬眾除一亂臣,彼脅從輩聞王師來,乘城而降者萬計。公縱暴兵殺降以為功,使無辜之人肝腦塗地!如得尚方斬馬劍加於君頸,雖死無恨!光輔不能屈,奏公不遜,左遷復州刺史。於嗟乎:孟軻有言,威武不能挫,是為大丈夫,其公之謂乎!
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為來俊臣誣構下獄。公曰: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朝舊臣,甘從誅戮。因家臣告變得免死,貶彭澤令。獄吏嘗抑公誣引楊執柔,公曰:天乎!吾何能為!以首觸柱,流血被面。彼懼而謝焉。於嗟乎:陷阱之中,不義不為,況廟堂之上乎!
契丹冀州,起公為魏州刺史以御焉。時河朔震動,鹹驅民保郛fu郭。公至,下令曰:百姓復爾業,寇來吾自當之!狄聞風而退。魏人為之立碑。未幾入相,請罷戍疏勒等四鎮以肥中國,又請罷安東以息江南之饋輸,識者韙之。北狄再寇趙定,聞公出為河北道元帥,狄退就命。公為安撫大使,前為突厥所脅從者鹹逃散山谷。公請曲赦河北,以安反側。朝廷從之。於嗟乎:四方之事,知無不為,豈虛尚清談而巳乎!
公在相日,中宗幽房陵,則天欲立武三思儲嗣。一日問群臣可否,眾皆稱賀。公退而不答。則天曰:無乃有異議乎?對曰:有之。昨陛下命三思募武士,歲時數百人。及命廬陵王代之,數日之間應者十倍。臣知人心未厭唐也。則天怒命策出。又一日則天謂公曰:我夢雙陸不勝者何?對曰:雙陸不勝,宮中無子也!復命策出。又一日,則天有疾,公入問閣中。則天曰:我夢鸚鵡雙翅折者何?對曰:武者陛下之姓,相王廬陵王則陛下之羽翼也,是可折乎!時三思在側,怒發赤色。則天以公屢言不奪,一旦感悟,遣中使密召廬陵王矯衣而入,人無知者。乃召公坐於簾外而問曰:我欲立三思,群臣無不可者,惟公一言從之,則與卿長保富貴,否則無復得與卿相見矣!公從容對曰:太子天下之本,本一搖而天下動。陛下以一心之欲,輕天下之動哉!太宗百戰取天下,授之子孫,三思何與焉?昔髙帝寢疾,令陛下權親軍國,陛下奄有神器數十年,又將以三思為後,如天下何?且姑與母孰親?子與侄孰近?立廬陵王,則陛下萬歲後享唐之血食;立三思則宗廟無祔fu姑之禮。臣不敢愛死以奉制,陛下其圗焉!則天感泣,命褰qian簾使廬陵王拜公。公隕絕於地。則天命左右起之,拊公背曰:豈朕之臣、社稷之臣也!巳而謂曰:還宮無儀,孰為太子?復置廬陵王於龍門,備禮以迎中外大恱。於嗟乎: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其至誠如神雷霆之威,不得而變乎!
則天嘗命公擇人,公曰:欲何為?曰:可將相者。公曰:如求文章,則今宰相李嶠qiao蘇味道足矣!豈文士齷齪思得奇才,以成天下之務乎?荊州長史張柬之真宰相,才誠老矣。一朝用之,尚能竭其心。乃召拜洛州司馬。他日又問人於公,對曰:臣前言張柬之,雖遷洛州猶未用焉。改秋官侍郎,及召為相。果能誅張易之輩,返正中宗,復則天為皇太后。於嗟乎:薄文華、重才實其知人之深乎!
公之勲xun徳不可殫言。有論議數十萬言,李邕載之,別傳論者。謂松柏不夭,金石不柔,受於天焉。公為大理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帥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復廢主以正天下之本。豈非剛正之氣,出乎誠性,見於事業,當時優遊薦紳之中。顛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亦何以哉!
某貶守鄱陽,移丹徒郡,道過彭澤,謁公之祠而述焉。又系之雲商有三仁,弗救其滅;漢有四皓,正於未奪。嗚呼!武暴如火,李寒如灰,何心不隨,何力可回!我公哀傷,拯天之亡,逆長風而孤鶱xian,訴大川以獨航。金可革,公不可革,孰為乎剛!地可動,公不可動,孰為乎方!一朝感通,群陰披攘rang。天子既臣而皇,天下既周而唐,七世發靈,萬年垂光。噫!非天下之至誠其孰能當!

文章翻譯及分析

第一段

原文是這樣的:
天地閉,孰將辟焉?日月蝕,孰將廓焉,大廈仆,孰將起焉?神器墜,孰將舉焉?岩岩乎可當其
任者,惟梁公之偉歟!公諱仁傑,字懷英,太原人也。祖 宗高烈,本傳在矣。公為子極於孝,為臣
於忠,忠孝之外,揭如日月者,敢歌於廟中。
這篇碑文一開頭就很不平凡,用了四個重大的自然和社會的懸念,即天地閉、日月蝕、大廈仆、神器墜來影襯狄梁公的功業艱難而偉大。誰能解決這些重大的難題?只有狄梁公。當然,這裡只是虛寫,帶有像征意義。接著說出狄梁公的名諱和籍貫,並說明文章中取得的資料,多來之於唐李邕(公元676—747年的《狄梁公家傳》,這就是“祖宗高烈,本傳在矣”一句的意思。最後說,狄梁公極孝極忠,他的忠孝事跡可與日月同輝,敢歌頌於廟堂。神器,即帝位、政權。揭:高舉、揭舉事實,公之於眾。廟,不僅僅指寺廟,也指朝廷。這段文字用現代語言說:天地合閉,誰能將它們分開?日月全蝕,誰能讓它們復明?大廈傾倒,誰能將它扶正?政權丟失,又誰能將它奪回?像岩石那樣高竣偉岸,而能擔當此重任的人,只有狄梁公這樣的偉人。狄梁公名叫仁傑,字懷英,太原人氏。從唐李邕的《狄梁公家傳》中看,他的祖宗都是些高尚忠烈之人。狄梁公繼承了祖宗這些性格特點。作為人子,極為孝順;作為臣子,極為忠貞。除了忠孝之外,我們還可以舉出許多與日月同輝、能在任何地方都可為他歌功頌德的事實。

第二段

進入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共列舉了狄梁公的十五件事,是實寫,都是狄梁公曾經的的確確做過的事。頭一件寫的是狄梁公赴任途中,時刻不忘雙親,表現他的孝心。文曰:
公嘗赴并州掾,過太行山,反瞻河陽,見白雲孤飛,曰:“吾親在其下。”久而不能去,左右為
之感動。詩有《陟岵陟屺》,傷君子於役,弗忘其親之深。於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繇生乎?
據《大唐新語》載:狄仁傑“以明經舉授汴州判佐……特薦為并州法曹。其親在河陽別業,仁傑赴任,於并州登太行,南望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近此雲下!悲泣,停立久之,俟雲移乃行。”這段記載同於范仲淹這篇碑文的記述。狄公是在汴州受任并州掾(古代屬官的通稱,這裡實指并州法曹)的。赴任時,下運河,到河陽,然後上沁水,經懷州,過太行山,向北走到并州即今太原市,這才有了登太行山、向南望河陽的情景。不過範文以《詩經·魏風·陟岵陟屺》為喻,表現了狄公千里為官,時刻不忘雙親的心情。《陟岵陟屺》是敘述
了一位征夫出發服役、難忘家中雙親的真實感情。詩共三段,每段分別以“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罔兮,瞻望兄兮”開頭,後面是父、、兄三人的囑咐的話語。這首詩的引用,具體而生動地體現了狄梁公思念雙親的孝心。隨後,范仲淹感嘆地說:“孝之至也,忠之所繇生乎?”就是說:孝是忠的基礎,忠心是在孝心上產生的;只有先是孝子,然後才能成為忠臣。將這段文字翻譯白話文,即是:狄公曾經去并州任州掾,路過太行山,登上峰頂,反轉身子遙望遠處的河陽,只見白雲朵朵,向南飄去。他說:“我的父母就生活在白雲覆蓋的下面。”由於思念雙親久久盤桓,不能繼續前行。他的親隨都為他眷戀雙親的真實感情而感動不已。《詩經》上有《陟岵陟屺》詩,描述了一位征夫在出發服役前難忘家中親屬的真實感情。這就是狄公
為什麼要說這句話的原因。啊呀,孝心到了極點,忠心就像草那樣,自然地、茂盛地生長起來。

第三段

講了狄梁公的第二件事,即請代同事出使絕域,表現他的仁義之心及其影響力。原文是:
公嘗以同府掾當使絕域,其母老疾,公謂之曰:“奈何重太夫人萬里之憂?”詣長史府請代行。
時長史、司馬方眥睚不協,感公之義,歡如平生。於嗟乎!與人交而先其憂,況君臣之際乎?
狄梁公在并州任法曹參軍時,他的同僚鄭崇質被派作使者,去非常遙遠的地方,當時鄭的母親不但年高而且有病。狄梁公就對鄭崇質說:“太夫人有病,而你將出使遠方,這難道要你走一路操心一路嗎?”狄梁公不等鄭崇質說話,就直接找州長史,要求代替鄭出使。當時,州長史和司馬兩人正鬧不團結,為公的義氣所感動,就自動消除了他們之間的矛盾,齊心協力,合舟共事。狄梁公在同僚之間,都能為同事承擔責任,解除憂愁,那么在君臣之間就更不用說了。這件事,在《舊唐書》有記載,在《太平廣記》引《譚賓錄》中也有記載。

第四段

講了狄梁公的第三件事,即決諸滯獄及奏免權善才死罪,表現他的公正執法。碑文寫道:
公為大理寺丞,決諸道滯獄萬七千人,天下服其平。武衛將軍權善才坐伐昭陵柏,高宗命戮之,公
抗奏不卻。上怒曰:“彼致我不孝。”左右築令出。公前曰:“陛下以一樹而殺一將軍,張釋之所謂假
有盜長陵一抔土,則將何法以加之?臣豈敢奉詔,陷陛下於不道?”帝意解,善才得恕死。於嗟呼!執
法之官,患在少恩,公獨愛君以仁,何所存之遠乎?
狄梁公善於判案,是歷史上有名的破案、判案的高手。所判的案例有傳奇色彩,編演的電視劇非常吸引人。文中說,他共判疑案牽扯一萬七千多人,都比較公平合理。這裡舉了一件武衛將軍權善才伐唐太宗昭陵的一棵柏樹的案子,唐高宗李治要處死權善才,而狄梁公不畏皇帝的雷霆之怒,勸解高宗收回了成命,免去了權善才的死罪。從這件事上,表現了狄梁公勇於直諫的性格。不僅如此,范仲淹在此段文字之後說:凡是司法界的官員犯了一個通病,只認法,不重情。而狄梁公在執法的過程中,不但執法公正,而且誘導皇帝以仁愛之心治理天下,這種做法用意十分高遠。這段文字中,引用了漢代的一個故事。漢文帝時,有人偷盜了漢高祖劉邦座像前的環,文帝大怒,將此人發往管理司法的廷尉衙門治罪,要求殺其全族人。廷尉張釋之認為罪當只殺此人頭,不能株連全族。文帝不答應,張釋之取下官帽跪地奏說:按法津這樣處理就足夠,如果因為盜竊宗廟的器物而殺其全族,那么有人私取埋葬漢高祖陵墓上的一銑土,那么會定什麼罪呢?過了幾天,文帝將這件事告訴了皇太后,皇太后讚許張釋之的意見。由於這件事,張釋之得到天下民眾的稱讚。

第五段

講了狄梁公的兩件事,一是奏罷別開御道,二是奏毀江南淫祠千七百所的事,表現他的剛直足以正鬼神。文曰:
高宗幸汾陽宮,道出妒女祠下。彼俗謂盛服過者,必有風雷之災。并州發數萬人別開御道。公為
知頓使,曰:“天子之行,風伯清塵,雨師灑道,彼何害哉?”遽命罷其役。又公為江南巡撫使,奏毀
滛祠千七百所,所存唯夏禹、太伯、季子、伍員四廟。曰:“安使無功血食,以亂明哲之祠乎?”於嗟
乎!神猶正之,而況於人乎?
關於妒女祠的說法,見之於《朝野僉載》和《酉陽雜俎》。《朝野僉載》中說:“并州石艾、壽陽二界有妒女泉,有神廟,泉水沉潔澈千丈。祭者投錢反羊骨,皎然皆見。俗傳妒女者,介子推妹,與兄竟。去泉百里,寒食不許舉火,至今猶然。女錦衣紅鮮,裝束盛服,及有人取山丹百合經過者,必雷風電雹以震之。”唐高宗要去汾陽宮遊玩,中途經過妒女祠,當地風俗說:“凡是穿戴整齊的人經過一定會遭大風與雷雨的襲擊。”并州官員為了不讓高宗受到驚嚇,奏請調用民夫另外開避御道。狄梁公為了愛惜民力、減少徭役,他巧妙地奏勸唐高宗說:“天子出行,千騎萬乘,就是發生雷雨,那也是風伯為你清掃塵埃,雨師為你水濕道,這有什麼不好呢?”經狄梁公這么一解說,高宗心裡自然舒坦,決定按原路走,停止了另修道路的勞役。并州官員,實指并州長史李玄沖。他拍高宗的馬屁,不惜毫費幾萬民力,而狄梁公這幾句話也有點拍馬屁之嫌,卻節省幾萬人的勞役,兩相比較,狄梁公高明得多。狄梁公一身正氣,不怕那些凶神惡鬼。他為江南巡撫使時,上奏朝廷同意,拆毀了一千七百多所淫祠,只保存了夏禹、太伯、季子、伍員等四座廟。他還說:“我們怎能讓那些無功受祿、枉受血食的
神安享民眾祭祀,而將那些教人明白事理的神混入其間受到冷落呢!”他毀掉的淫祠內有項羽的廟。項羽武力過人,江浙一帶民眾對他有點害怕。狄梁公拆毀他的廟時,還寫了討檄之書,責備他有勇無謀、喪失了江東八千子弟,還有什麼臉面享受牲牢(即祭祀用的豬、牛、羊,故稱血食)的供獻。然後將檄書燒掉,以壯民眾之心。最後范仲淹感嘆地說:狄梁公連神都能扶正卻邪,何況對於人呢!

第六段

講了狄梁公兩件有聯繫的事,一件是任寧州刺史時,能安撫戎夏;另一件是救活了越王兵。說這兩件事有連繫,是因為都提到寧州,同時表現了他善待百姓的仁政。
公為寧州刺史,能撫戎夏,郡人紀之碑。及遷豫州,會越王亂後,緣坐者七百人,籍沒者五千口。
有使促行刑,公緩之,密表以聞曰:“臣言似理逆人,不言則辜陛下好生之意。表成復毀,意不能定。
彼鹹非本心,唯陛下矜焉。”敕貸之,流於九原郡。道出寧州舊治,父老迎而勞之曰:“我狄使君活
汝輩耶!”相攜哭於碑下,齋三日而去。於嗟乎!古謂民之父母,如公則過焉。斯人也,死而生之,豈
父母之能乎?
狄梁公在寧州的最大功績是“撫和戎夏,人得歡心,郡人勒碑頌德。”(《舊唐書》第八十九卷2887頁)可見當時寧州的居民大部分是羌人。到了他遷官豫州,正碰上越王李貞參加他兒子琅邪王李沖與宗室其他諸王的叛亂。不久,反叛失敗,當地百姓因受連累獲死罪的七百人,登記沒收財產的五千人。朝廷派來的司行刑使催促行刑,狄梁公對這些無辜之人十分可憐,說通行刑使,暫緩行刑,然後密秘寫表上奏皇帝說:“我如果明里上奏朝廷,就落下了為反叛之人說情的嫌疑,不說這事嗎,又辜負了陛下存恤好生之德。所以表寫成又毀掉,毀掉又寫,主意拿不定。經查證,這些人的反叛不是出於本人意願而是受到威逼,還望陛下可憐他們吧。”狄梁公為無辜百姓說情的舉動打動了武則天,她下敕書寬免了這些人的死罪,改刑為流放九原郡。被流放者路過寧州時,寧州的父老鄉親前來迎接慰勞他們,並說:“是我們的狄使君(剌史的別稱)給了你們一條活路。”這些人知道了原委,互相牽拉著來到狄梁公碑下哭拜,感激狄梁公的活命之恩,並戒齋三日才離開寧州。范仲淹寫到這裡,感嘆地說:州縣之官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實際狄梁公對百姓的關心要比父母還要親。這些人本來是被砍頭的,是狄梁公拯救了他們,這種死而復生的大事父親能辦到嗎?這件事,在《舊唐書·狄仁傑傳》和《大唐新語》中均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只是“緣坐”的人數有出入,一說為“六七百人”,一說為“六百人”,范仲淹採用了李邕《別傳》中的“七百人”說法。

第七段

記述了一件事,即抗拒元帥張光輔,表現了狄梁公“威武不能屈”的可貴精神。
時宰相張光輔率師平越王之亂,將士貪暴,公拒之不應。光輔怒曰:“州將忽元帥耶?”對曰:
“公以三十萬眾除一亂臣,彼脅從輩聞王師來,乘城而降者萬計,公縱暴兵殺降以為功,使無辜之人肝
腦塗地。如得尚方斬馬劍加於君頸,雖死無恨。”光輔不能屈,奏公不遜,左遷復州刺史。於嗟乎!孟
軻有言,威武不能屈,是為大丈夫,其公之謂乎!
這一段記述的事同上一段記述的第二件事為同一件事,不過寫的對象不同。上面寫的被協從反叛的民眾險遭屠殺,是狄梁公拯救了他們。這段寫的是平叛的元帥,即當時的宰相張光輔,與狄梁公的一段對峙。張光輔率領的軍隊貪婪而又殘暴,加之他的縱容,到處燒殺搶掠。為了確保州城內百姓的安寧,狄梁公將暴軍阻攔於城外,對於張的要求抗拒不遵。張光輔大怒,說:“你一個小小的州將怎敢忽視元帥的命令?”狄梁公回答說:“你率領三十萬兵力平滅一個亂臣賊子,那些被脅裹的老百姓聽王師到來,舉城投降的人員達萬人,這是你取勝的根本,但你不但不寬待這些投誠的老百姓,反而縱兵屠殺,以此邀功請賞,使無辜的百姓肝腦塗地。我如果得到柄尚方寶劍,一定要設法將你斬於馬下,因斬你而將我定為死罪,我也沒有什麼遺恨。”張光輔用官勢不能屈服狄梁公,便上奏朝廷,說狄梁公對他驕氣不遜。朝廷聽信一面之詞,將狄梁公降職到復州任刺史。這件事使范仲淹想起了孟夫子說的一句話:“威武不能屈,才是大丈夫。”范仲淹感嘆地說:“這句話難道就是針對狄梁公的行為而說的嗎?”

第八段

寫狄梁公在牢獄之中,保持公直的人格,不義之事絕對不做。
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為來俊臣誣構下獄。公曰:“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朝舊臣,
甘從誅戮。”因家人告變,得免死,貶彭澤令。獄吏嘗抑公誣引楊執柔。公曰:“天乎!吾何能為?”
以首觸柱,流血被面,彼懼而謝焉。於嗟乎!陷牢之中,不義不為,況廟堂之上乎?
武則天在取得政權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官職名稱。狄梁公此時任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相當於原來的丞相。有名的酷吏來俊臣是武則天的親信,他羅織各種罪名,打擊迫害忠於李唐的朝臣,狄梁公也不能倖免。來俊臣背過武則天,將狄梁公逮捕,投入監獄,逼狄梁公承認有反周行為。狄梁公說:“大周革命,萬物惟新,我作為唐朝的舊臣甘願被誅殺,反周是事實。”由於狄梁公採取敷衍的對策,才免除了各種酷刑,不得而死。狄梁公要求家人送取換季衣服,家人取走夾在衣服裡面的狄梁公寫的申訴書,上遞武則天,武則天出面干預,才救狄梁公出獄,貶官到彭澤縣任縣令。在獄中來俊臣的親信判官王德壽威逼狄梁公誣陷他的部下楊執柔與他是一黨。狄梁公說:“天啊,我怎么能做這種賣友求榮的事啊!”說罷,用頭撞柱,血流滿面。王德壽見狀,害怕了,再也不敢逼迫他了。范仲淹讚嘆地說:“身陷牢籠,還能堅持不義的事堅決不做的態度,何況位居朝堂之上呢?

第九段

寫狄梁公的出將入相、抗禦外族入侵的三件事,說明狄梁公不尚空談,依靠自己的威望和聰明才智處理重大事件,安民保國。文章說:
契丹陷冀州,起公為魏州刺史以御焉。時河朔震動,鹹驅民保郛郭。公至,下令曰:“百姓復爾業,
寇來吾自當之。“狄聞風而退,魏人為之立碑。未幾入相,請罷戍疏勒等四鎮,以肥中國。又請罷安東,
以息江南之饋輸。識者韙之。北狄再寇趙、定間,出公為河北道元帥。狄退,就命公為安撫大使。前為
突厥所脅從者,鹹逃散山谷。公請曲赦河北諸州,以安反側,朝廷從之。於嗟乎!四方之事,知無不為,
豈虛尚清談而已乎?
作為文職官員,狄梁公曾兩次掛帥出征,擊退了外族的侵略。一次是契丹的入侵,攻陷了冀州,整個河北震動。朝廷啟用時任豫州刺史的狄梁公為魏州的刺史,抵禦契丹的軍隊。當時,河北的許多州縣都軀趕老百姓入城保城,而狄梁公認為這是當地官員與軍隊的事,不應該動用老百姓,所以他下令讓老百姓回家種地,自己指揮軍隊抵禦敵軍。由於狄梁公的鎮定自如和他的名聲威望,契丹軍隊聞風而退,確保了魏州的安寧,魏州人為他刻立了功德碑。不久,朝廷召他回京為相。第二次是在前事過後不久,契丹人再次入侵趙州定州之間的廣大地區,朝廷任狄梁公為河北道元帥,率軍抵禦。契丹人又聽狄梁公掛帥,就自動退去。朝廷又改狄梁公為安撫大使,處理契丹軍隊退後的安民事由。在此之前,突厥人入侵時,曾經脅迫當地民眾隨同他們侵犯唐廷,突厥人退去後,這些人怕朝廷追究他們的罪責,都逃往山區為匪,造成當地社會的不安寧。狄梁公認為他們為匪是形勢所迫,情有可原,就散發布告,寬赦他們,讓他們回家種田。朝廷同意了他的這些做法。在他為丞相期間,他建議武則天撤消了已不起多大作用的西北疏勒等四鎮的戍守,減少了朝廷的開支;又上書請撤消了東部的安東的戊守,自然停止了江南向那裡的錢糧的運輸。這些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凡是有見識的人都認為這么做是對的。狄梁公出將入相,都能正確而又恰當地處理一些軍國大事,可見他是一位遠見卓識的實幹家,不是那些只說不乾的清談家可以相比。狄梁公的這些經歷與范仲淹以後的經歷頗為相似:他們都出將入相,他們都有效地抵禦了外族的入侵,他們都在抵禦外族的入侵時,注意解決當地民眾的安樂問題,等等。范仲淹撰文贊狄梁公,正應了英雄識英雄、英雄贊英雄的說法。

第十段

寫了一件事,就是狄梁公為相時,不懼雷霆之怒,膽敢冒犯天威,想方設法挫敗了武三思奪位之謀,恢復了廬陵王的太子之位。
公在相日,中宗幽房陵,則天欲立武三思為儲嗣。一日問群臣可否,眾皆稱賀,公退而不答。則
天曰:“無乃有異議乎?”對曰:“有之。一昨陛下命三思募武士,歲時之間數百人。及命廬陵王代之,數
日之間應者十倍。臣知人心未厭唐德。”則天怒,令策出。又一日,則天謂公曰:“我夢兩陸不勝者何?”
對曰:“雙陸不勝,宮中無子也。”復命策出,又一日,則天有疾,公入問閣中。則天曰:“我夢鸚鵡雙翅
折者何?”對曰:“武者,陛下之姓;相王、廬陵王,則陛下之羽翼也,是可折乎?”時三思在側、怒發赤
色。則天以公屢言不奪,一旦感悟,遣中使密召廬陵王矯衣而入,人無知者。乃召公坐於簾外而問曰:“我
欲立三思,群臣無不可者,惟俟公一言。從之則與卿長保富貴,不從則無復得與卿相見矣。”公從容對曰:
“太子天下之本,本一搖而天下動。陛下豈以一心之欲,輕天下之動哉?太宗百戰取天下,授之子孫,三思
何與焉?昔高宗寢疾,令陛下權親軍國。陛下奄有神器數十年,又將以三思為後,如天下何?且姑與母孰親?
子與侄孰近?立廬陵王,則陛下萬歲後享唐之血食;立三思,則宗廟無附姑之禮。臣不敢愛死以奉制,陛下
其圖焉!”則天感泣,命褰簾,使廬陵王拜公,曰:“今日,國老,與汝天子。”公哭於地,則天命左右起
之,拊公背曰:“豈朕之臣?社稷之臣耶!”已而奏曰:“還宮無儀,孰為太子?”於是復置廬陵王於龍門,
備禮以迎,中外大悅。於嗟乎!定天下之業,斷天下之疑,其至誠如神,雷霆之威,不得而變乎!
將這段文字翻譯為白話文,即是:狄公在任丞相期間,後為中宗皇帝的廬陵王被武則天軟禁在廬陵這個地方。武則天想改立她娘家侄子武三思為皇位的接替人,即任太子。一天,武則天徵詢大臣意見:“這樣做行嗎?”大臣都贊同她的這一想法,只有狄梁公一言不發,默默地退走。則天皇帝看在眼裡,急忙派人叫來狄梁公,問:“你是不是有不同的意見呢?”狄梁公答說:“有不同意見。以前,你命武三思招募武士,一年時間才招了幾百人,你又命廬陵王代替武三思招募武士,只有幾天時間,應募者十倍於武三思招募的武士。這是為什麼?我知道這是民眾還沒有忘記唐朝的恩德。”武則天聽言大怒,命左右人員用馬鞭子將狄公趕出。又一天,武則天問狄公:“我夢見玩雙陸博戲次次不贏,是什麼原因?”狄公回答說:“玩雙陸博戲不贏,是象徵宮中沒有你的兒子。”武則天又怒,再次命令左右人用馬鞭子將狄公趕出。又有一次,武則天病了,狄公進入內閣慰問。則天皇帝說:“我夢見一隻鸚鵡的雙翅折斷了,這又說明了什麼?”狄公說:“武者,陛下的姓氏,相王、廬陵王則是陛下的兩個兒子,猶如兩個翅膀。這兩個翅膀難道可以折斷嗎?”狄公說這話時,恰巧武三思在場,聽得此言,氣得臉都變成了赤色。武則天因為狄公多次受到鞭打而不改變自己的意見,突然醒悟過來,派宦官密秘召廬陵王便衣入宮。這事做得很機密,誰也不知道。再召見狄公,讓他坐在帘子外面,問:“我想立武三思為太子,群臣沒有不同意見,就你一人不同意。今天再聽你一句話,你如果順從了我的這個意見,就可以長保富貴,
如果不順從這個意見,從此我你就不能再見面了。”狄公聽此言,從容地回答說:“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動搖天下就動盪不安。你難道想滿足自己的私念而輕視天下動盪這樣的大事嗎?太宗經過浴血奮戰才奪取了天下,是為了傳位給自己的子孫,武三思是什麼人?他怎么能得到江山呢?以前高宗皇帝病臥在床,命你親自處理軍國大事,這樣你才有了數十年的皇位,你今天想立武三思為太子,你將天下置於何地?而且,姑與母誰最親?兒子與娘家侄子又誰離你最近?恢復廬陵王的太子地位,你可以名正言順地享受李唐後代的祭祀,立武三思為太子,那么武家宗廟內不可能放上姑姑的牌位啊!我不敢愛惜我的生命而屈從於你的決定,請你認真考慮。”狄公的一番話,令武則天感動地流下了淚水。她命人揭起竹簾,令廬陵王拜謝狄公,並說:“國老,我今天給你個天子。”狄公看見廬陵王出現,感激地哭倒在地。武則天命左右扶起狄公,用手拍著狄公的脊背說:“你豈止是我的臣子,你是社稷的臣子!”狄公又跪奏說:“廬陵王回宮不舉行隆重的儀式,怎么能封為太子呢?”武則天同意狄公的看法,派人先將廬陵王送往龍門,然後舉行隆重的大禮迎進宮中,中外見狀,皆大歡喜。啊呀!確定天下大事、解決天下的疑惑,他的忠誠如有神助,既是敢冒雷霆震怒,也不改變自己的忠心。在這段文字里,我們注意一個“策”字。“策”,是馬鞭子、鞭打的意思。作為一個宰相,被用馬鞭子兩次打出,可見武則天的憤怒,這種憤怒稱為雷霆之怒一點也不為過。而且武則天還威脅說,你不同意這個意見,我們就不能再見面了。這就是說:你不被殺頭,便是流放,永不敘用。面對這樣的威脅,狄公不為所動,一直不同意立武三思為太子的意見,可見他對唐室的忠心。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到,既然武則天這樣憤怒,但並不想殺狄公,而且每次有疑難之處,都會向狄公徵求意見,可見她是非常愛惜狄公這個人才的,也反映出她的內心處於矛盾之中,要有人來點撥她。狄公就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先是堅持已見,然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於打動了武則天的心,才匡復了李家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第十一段

寫狄公向武則天舉薦張柬之等人才,表現狄公作為丞相,知人善任。文曰:
則天嘗命公擇人,公曰:“欲何為?”曰:“可將相者。”公曰:“如求文章,則今宰相李嶠、蘇
味道足矣。豈文士齷齪,思得奇才以成天下之務乎?荊州長史張柬之,真宰相才,誠老矣,一朝用之,
尚能竭其心。”乃召拜洛州司馬。他日又問人於公,對曰:“臣前言張柬之,雖遷洛州,猶未用焉。”
改秋官侍郎,及召為相,果能誅張易之輩,返正中宗,復則天為皇太后。於嗟乎!薄文華,重才實,其
知人之深乎!又嘗引拔桓彥范敬暉姚元崇等至公卿者數十人。
狄公可貴之處,還在於他能識拔一些國家棟樑之才,協同自己匡扶唐室。當武則天向他征舉人才時,他舉薦了張柬之。據《大唐新語》一書中說,張柬之任宰相時,已有八十歲高齡。正如姚崇也向武則天舉薦張柬之說:“張柬之沉厚有謀,能斷大事,且其人年老,陛下急用之。”在狄公多次舉薦下,武則天終於重用了張柬之。張柬之任宰相後,會同桓彥范、敬暉、袁恕已、崔玄暉等人誅殺了張易之弟兄二人,將太子廬陵王擁上帝位,恢復武則才的皇太后職位,使一度中斷了的唐朝江山又延續了下去。這裡注意“文士齷齪”一語。“齷齪”,原指器
量局狹,拘牽於小節,後才引申到骯髒、品行不端等意思。這裡按原意講,是說當今的宰相李嶠、蘇味道文士出身,讓他們作文章足以勝任,但他們器量局狹,膽小慎微,難辦大事。從歷史上看,成就帝王大業的,都是些膽大敢為的武夫,文人成事的不是沒有,但很少。

第十二段

是對二至十一段的簡單總結。
公之勛德,不可殫言。有論議數十萬言,李邕載之別傳。論者謂松柏不夭,金石不柔,受於天焉。
公為大理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帥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復廢主,以正天下之本。豈非
剛正之氣出乎誠性、見於事業?當時優遊薦紳之中,顛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亦何以哉?
狄公的功勳道德,是說不完道不盡的。有數十萬言專門記載狄公事績的言論,由李邕刊載在狄公別傳中。有人說:松柏經年蒼翠,金石堅硬如鋼,都是受到自然的錘鍊。狄公在任大理寺丞時,能夠違抗皇帝的旨意而不屈服;在豫州刺史位上,能夠阻攔元帥三十萬大軍入城而不退讓;到了升任為丞相時,又能冒雷霆之怒,堅持恢復被廢黜的廬陵王的太子地位,保證了天下根本不致動搖。以上這些不正說明狄公剛正不阿的正氣來之於忠誠的性格、表現在他所從事的事業上嗎!當時在那些悠閒的高級官吏之中,不乏有傾倒而不去支持、危難之際而不去
扶助的人物,這些人能與狄公相類比嗎?
作為一篇文章,這裡本可以結束了,但作為碑文,還要有銘文。銘文,是刻在金石上的贊語或申戒之辭。這裡是贊語:
商有三仁,弗救其滅;漢有四皓,正於未奪。嗚呼!武暴如火,李寒如灰。何心不隨?何力可回?
我公哀傷,拯天之亡。逆長風而孤鶱,溯大川以獨航。金可革,公不可革,孰為乎剛?地可動,公不可
動,孰為乎方?一朝感通,群陰披攘。天子既臣而皇,天下既周而唐。七世發靈,萬年垂光。噫!非天
下之至誠,其孰能當?
商朝雖然有三位仁臣輔佐(微子箕子比干),但不能挽救她的滅亡;漢初劉邦想用戚夫人生的兒子換掉太子,但見太子身後有四位老人(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立著,只能放棄了易儲的想法。啊呀!武則天性暴如火,為了帝位不知殺了多少人,那一件事不隨著她的心意而成?而李氏一脈幾經殺戮已是一盆死灰,誰有力量能使他們死灰復燃?只有狄公對著李氏後代的傷殘而哀痛悲傷,願出死力拯救他們不致斷根滅亡。狄公象雄鷹孤獨地逆風振翅飛翔,又象一艘大舟在大江中溯流而上。金石可以刻鏤,但狄公性格不可以改變,二
者相比較,誰最為剛強?大地可以動搖,但狄公的意志不能動搖,二者相比較,誰最為方正?狄公復唐的行為感動了天地,許多鬼神都為他掃礙排障。廬陵王由臣子登上了皇位,天下由武周又回歸給了李唐。這樣的功德,使大唐又有了七代有為的帝王,他的英名垂範後世,萬年流光。他之所以能這樣,是因為有顆赤誠的心,除了這一點又有什麼才可能擔當這樣的重任呢?

感慨

范仲淹極度敬仰狄梁公

范仲淹由鄱陽郡去丹徒郡的途中,遇到多少廟宇,惟獨拜祭了狄梁公廟,而且,讀《范文正公全集》,再未見他有盛讚歷史重臣的文章,可見他最敬重狄梁公。他在祭拜了狄梁公神像後,認真閱讀了保存在廟中由李邕撰寫的《狄梁公家傳》,對狄梁公的一生重大事件又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此之前,他可能閱讀過《舊唐書·狄梁公傳》,閱讀過由唐人劉肅在元和年間撰寫的《大唐新語》,對狄梁公的生平和有關事跡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才有了在彭澤縣專訪狄梁公的舉動。在他拜祭了狄梁公廟、拜竭了狄梁公神像、
又認真閱讀了李邕的《狄梁公家傳》之後,心情澎湃,難以自持,寫下了這篇千古的名篇。《狄梁公碑》的文章是范仲淹肺腑之言,是他敬仰狄梁公真實感情的流露。我們讀這篇碑文,既為狄梁公力挽狂瀾的舉動而敬佩,也為范仲淹敬仰名臣的真實情感而感動。

碑文盡顯了狄梁公的偉大之處

由於這是一篇表達自己敬仰之情的文章,並不同於其它悼亡之文。文章一開始,就以高屋建瓴之勢,提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的四大懸難,來考問讀者。誰能解決這些重大問題,只有狄梁公,這就引發了讀者要進一步了解這位神奇的人物的底細。文章還表明狄梁公是個極孝、極忠之人。接著文章列舉了狄梁公的十五件大事,表現狄梁公的過人之處,而且在每一類事件之後,加上一兩句的評語,起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些重大事件的成功處理,又反襯出他之所以能面對各種壓力,堅持信念,力挽狂瀾,是他忠孝性格的具體表現,照應了前文。最後,他利用銘文的形式,高度讚揚了狄梁公的偉大功德。文章寫得氣勢磅礴,又自然順暢,讀起來,感人至深。
寫狄梁公實際是表達自己的志向
范仲淹與狄梁公的生平極為相似。他們都是孝子、忠臣;都敢於直諫皇帝,都因為直諫而遭貶斥,都設法限制皇太后的權力;都是親民、愛民的好官,百姓為其立生祠;後來范仲淹也被派往西北邊疆,抵禦西夏人的入侵,所以都曾出將入相,等等。相似的經歷,使他們的思想相通。范仲淹紀念狄梁公,是為了抒發自己憂國憂民、誓為國為民建立像狄梁公那樣的功業的思想。以後事實證明,范仲淹敬仰和學習狄梁公的高尚情操,做到了學以致用,成為了狄梁公那樣的人物,這是難能可貴的。狄梁公是唐代的名臣,范仲淹是宋代的名臣,兩位名臣,輝映千古,成為歷代的典範。

狄梁公任過職的寧州

即今甘肅省寧縣,與范仲淹任過職的慶州即今甘肅省慶城縣接壤,是毗鄰,同屬慶陽市管轄。在唐宋時,兩地均是戎羌居住區。狄、范二公對少數民族,都採用了安撫的辦法,這與漢末“涼州三明”(段穎、字紀明,張煥、字然明,皇甫規,字威明,均涼州人)的剿戮的做法截然相反。實踐證明,狄、范的做法不僅是人道的,而且具有遠見卓識。范仲淹在《答趙昊書》中說:“朝廷以王者無外,有生之民,皆為赤子,何蕃漢之限哉?何勝負之言哉?”這是他們能對漢羌一視同仁,採取愛撫的政策的思想根源,是儒家仁人思想的一種實踐。他認為:蕃漢都是天下赤子,是親如手足的兄弟,不應兵戎相見,而應和平共處,對待他們要有仁愛之心。這種思想影響比較久遠,對於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融合、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應該記住這一功德。作為范仲淹知慶州時管轄下的當地居民後裔,在尋訪范仲淹戍邊時與寧縣的一些活動的蛛絲馬跡,自然提到了范仲淹的《唐狄梁公碑》。
寧州狄公碑現存寧縣博物館。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 。唐宰相履冰之後。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後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省吳縣)。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於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洛陽東南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集》傳世,通行有《四部叢刊》影明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