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是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騫。全書不僅介紹了哈尼族及其由來、哈尼族的人口與分布、哈尼族的生產與生活等,還介紹了哈尼族的歷史沿革、哈尼族的宗教信仰與文化藝術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尼族
- 作者:王騫
- 語言:中文
- 出版時間:2010年
- ISBN:9787546903231
《哈尼族》是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騫。全書不僅介紹了哈尼族及其由來、哈尼族的人口與分布、哈尼族的生產與生活等,還介紹了哈尼族的歷史沿革、哈尼族的宗教信仰與文化藝術等內容。
哈尼族,東南亞稱阿卡族,民族語言為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現代哈尼族使用新創製的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哈尼族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元江和瀾滄江之間,聚居於紅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鎮沅等縣,和泰國、緬甸、寮國、...
哈尼族屬於國際性民族,根在中國。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哈尼族約185萬人。其中,中國哈尼族143萬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陽、紅河、綠春、金平、建水等縣,思茅市的江城、普洱、瀾滄、景東、鎮沅、思茅、墨江等市縣,玉溪市的元江、新平、峨山、易門等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勐臘等...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普洱市下轄縣之一,位於雲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為滇南要衝,與思茅、墨江、江城、景谷、鎮沅五個區(縣)山水相連,北距離省會昆明市370公里,南距離市政府駐地思茅區33 公里。全縣轄6鎮3鄉、85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9.5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55.5%...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中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1°39′~102°22′、北緯23°18′~23°55′。東與石屏縣毗鄰,南與紅河縣相連,西與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接壤,北與新平縣緊鄰。距省會昆明220公里、玉溪市區132公里,轄區面積2858平方公里,下轄10個鄉鎮(街道)81個村(社區)。 [12]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哈尼族食俗指的是少數民族哈尼族的飲食風俗習慣,特殊節日有十月節、六月哈尼族節、波突等。基本簡介 有十月節(新年)、六月哈尼族節(吃新)、波突(祭山)、祭母節、認舅舅、阿巴多(戀愛歌宴)等民俗節慶,其豐富的飲食文化與節日文化相映成輝,構成了獨特的哈尼風情。飲食習慣 哈尼族日食兩餐,以大米為主,...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雲南省普洱市轄縣,位於雲南省南部,普洱市東部,地處雲貴高原西南邊緣,四季冷暖不太分明,有四季如春之稱,總面積531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墨江縣下轄12個鎮,3個鄉,常住人口為27.06萬人。墨江縣是1979年11月28日成立的中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2005年開始,墨江縣便每年都舉行“中國·...
哈尼族還沒有形成虔敬的一種崇拜,原始的萬物有靈,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其宗教信仰的主要內容。有少數地方信仰基督教。祭祀 原始宗教信仰主要圍繞農業生產和建寨進行。祭天、祭山、祭龍是祭祀的主要內容,特別是祭龍尤為突出。祭龍在舊曆正月屬龍日進行,以村為單位祭祀。龍樹被認為是人類的保護神。每個...
哈尼族民俗村坐落於半山腰,屬於雲南省開遠市紅河大羊街鄉下轄村,占地約5公頃,全村有150戶人家,800多人。村寨樹林異常茂密,鳥啼蟬鳴,充滿了濃郁的原始鄉土氣息。民俗村集中體現哈尼梯田文化的共性即森林、村莊、梯田和江河四度同構的特徵,所以又被稱為哈尼族四度同構展示區。地理環境 哈尼村落位於開遠市紅河大羊...
哈尼族歷史悠久,遠在唐代以前即在寧洱居住,有哈尼、豪尼、碧約、卡多、阿木自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根據民族自願統稱為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節日為“十月年”和“火把節”。每年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定為歲首,舉行慶祝。由於長期與漢族交往,也與漢族同過春節。六月火把節(寧洱的哈尼族稱為“矻扎扎”)...
僅有76戶人家的勞齋村是意巳鄉黑哈尼族居住最集中的村子,其建築相當的統一。這裡所有的房屋從形狀、結構、使用空間到屋裡的擺設都一模一樣:內外兩圈土程牆式建築。牆厚40-45厘米,高4.5-5米,牆芯加有拳頭大的石塊。每座房子的平均面積約65-80平方米,有四個短斜的茅草頂,無屋檐。房正中間是大門,左右...
哈尼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哈尼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哈尼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哈尼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
哈尼族吧是百度民族文化目錄下的貼吧之一。以交流哈尼族歷史與文化、學習和發揚哈尼族傳統、了解哈尼族歷史,關注哈尼族發展為主。另外還兼容經濟、軍事、民生、政治、科技等話題。會員以海內外的青年為主。口號是:天下哈尼是一家。哈尼族吧以交流探討哈尼族歷史、學習和復興哈尼族文化、娛樂交友等為宗旨,尊重史實和...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哈尼族,迎親方式是領婚:男方家派出媒人、弟弟或堂弟去女方家把新娘領回來。領婚者到了女方家,新娘卻被女伴藏起來了。領婚者絞盡腦汗地商討對策,不停地與女方家的人交涉,千方百計地要找到新娘。想盡種種辦法,通過層層關卡,最後領婚者終於找到了新娘,又經過一波三折,女方家才同意領走...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雲南紅河縣地方民間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歷史悠久,它主要流傳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以普春村為中心的數個哈尼族村落中。該民歌一般分為有樂器伴奏和無樂器伴奏幫腔二種,演唱內容以原生態的《栽秧山歌》為主體,其它的《歐樓蘭樓》、《情歌》等為附體,...
哈尼族音樂,即哈尼族的音樂。哈尼族居住在中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自治州和思茅,玉溪,西雙版納等地,人口1058836人(1982年統計)。方言土語差別頗大,民間音樂豐富,可分為民歌、歌舞音樂、器樂3類。分類 民歌 主要有“哈巴”(敘事歌)、“阿哧”(玩 的歌)、“然咕差”(兒歌)、“阿尼托”(搖兒歌)、 “然...
哈尼族有 105萬餘人(1982),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紅河和瀾滄江兩岸。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有新創製的哈尼文。其文學以民間文學為主,包括詩歌、神話、傳說、故事、寓言、謠諺等 介紹 神話和傳說最古老,數量相當多,有《天、地、人的傳說》、《兄妹傳人種》、《作洛搓羅》等。創世史詩以《沃果策尼果》為代表...
是哈尼族的一種特色舞蹈。哈尼族棕扇舞是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蹈之一,流行於元江羊街鄉那諾街哈尼族聚居地。舞蹈的起源與古老的狩獵採集生活和祭祀活動有關,從模仿狩獵中的禽獸飛躍奔跑和表現獵人凱旋歸來的心情,到表現手拿棕扇驅鬼祭神的場景都有體現。簡介 《棕扇舞》是...
《哈尼族》是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騫。全書不僅介紹了哈尼族及其由來、哈尼族的人口與分布、哈尼族的生產與生活等,還介紹了哈尼族的歷史沿革、哈尼族的宗教信仰與文化藝術等內容。內容簡介 哈尼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253195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玉溪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
哈尼族人口共有1660932人(2010年),絕大部分集中分布於雲南南部元江(紅河)、瀾滄江兩江的中間地帶。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紅河縣、元陽縣、綠春縣、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四縣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約有70多萬人;思茅地區的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哈尼族昂瑪突節,哈尼族最盛大的節日,是哈尼族每年春耕開始前(一般在一月中旬)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活動已成為哈尼族最盛大的節日。昂瑪突節 “昂瑪突”一般舉行3—5天,活動中,熱情奔放能歌善舞的哈尼人不分男女老少圍成圓圈兒盡情地跳舞,歌唱...
《哈尼族簡史》是2008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哈尼族簡史》編寫組。內容簡介 《哈尼族簡史》根據國家民委對《民族問題五種叢書》進行修訂的指示精神,遵照學校有關部門的要求,我們組成了《哈尼族簡史》修訂課題組,從2005年底開始進行修訂工作。該項目是國家民委重點科研項目,其課題組由馬廷中(西南民族大學...
《哈尼族口傳文化譯註全集》是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介紹 雲南省紅河州從2008年起收集、整理、編譯《哈尼族口傳文化譯註全集》。4月23日,先期編譯出版的20卷正式在紅河州州俯蒙自市首次出版發行,這標誌著哈尼口傳文化正式進入文字時代。哈尼族歷史上沒有文字,所有文化知識都靠口耳相傳。哈尼族博大精深...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主要節日,哈尼語稱“美首扎勒特”或“米索扎”。時間從夏曆十月第一個屬龍日開始,直至屬猴日結束,歷時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長,內容最豐富的節日,類似漢族的春節。簡介 哈尼族以十月為歲首,所以每年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龍日要過“十月年”。節日期間,各家各戶殺豬殺雞、舂糯米粑等,...
阿卡人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稱愛尼人,自稱阿卡,阿卡人是個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國雲南省南部(我國稱哈尼族)、緬甸東北撣邦、寮國北部、越南西北部和泰國。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支。他們的祖先靠打獵為生,屬於典型的高山民族,屬於少數民族。分類 阿卡人又分為尖頭阿卡和平頭阿卡,生活在思茅市孟連縣境內的阿卡人是...
高族 緬甸民族稱呼,在中國叫哈尼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高族有6萬人,分布在撣邦東部的景棟一帶。高族在中國叫哈尼族,在寮國國豐沙里省叫卡戈族,有7萬人;在泰國清萊、清邁府叫阿卡族,有3.5萬人。高族屬於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