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哈尼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哈尼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哈尼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尼族傳統體育
哈尼族概況,哈尼族歷史,哈尼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摔 跤,磨 秋,打陀螺,賽蒙抬(跳高蹺),
哈尼族概況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哈尼族人口為1439673人。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與彝語、拉枯語、傈僳語、納西語、基諾語相近,分為哈雅、碧卡、豪自三個方言。1957年,黨和政府幫助哈尼族採用拉丁字母形式創製了哈尼文。
哈尼族歷史
根據民族史學家的研究,公元前3世紀活動於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是我們現在能夠知道的哈尼族最早的先民。“和夷”是遠古時期居住在中國西部的古代羌人南遷的一個分支。後逐漸南遷進入滇東南、滇南各地定居下來。
公元前2世紀,漢朝在滇池以南的瀘江區域設定有益州郡的律高等四個縣(均在今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內)。這四縣的設定從西漢到唐初,始終作為一個行政區域來看待。而活動於該區域的“和”部落,就是哈尼族的先民。公元7世紀,被稱為“和蠻”的哈民族先民已經廣泛分布於哀牢山、無量山一帶。南詔時,哈尼族逐漸向東南集中,其分布區域主要在元江外側。這一地區,元朝設立和泥路,明初改為和泥府,後又分設納樓、溪處、思陀、左能、落恐等長官司,以各部落首領任土司。
在漫長曲折的遷徙過程中,哈尼族完成了從遊牧、游耕到定居農業的轉化。新中國建立後,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哈尼族傳統體育
哈尼族被稱為“雕塑群山的子民”,是一個被生活和苦難磨礪成藝術品的民族。多少個世紀以來,他們在群山中雕塑的梯田,猶如山神的臉譜,優美而莊嚴,堪稱世界奇蹟。哈尼族人民勤勞、善良、能歌善舞、愛好運動,創造了燦爛的傳統體育文化。哈尼族體育文化的具體表現並不是一種獨特的、純粹單一的體育形式,而是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之中,融入了哈尼族人民的理想、願望、審美觀和價值觀。其主要項目有摔跤、磨秋、打陀螺、賽蒙抬(跳高蹺)、侗尼尼和樂作舞等,其中摔跤和賽蒙抬(跳高蹺)與漢族差別不大,磨秋則頗具民族特色。
代表性體育項目
摔 跤
摔跤,是哈尼族民間較普及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聚居在雲南元江的哈尼族稱摔跤為“辣把則”,也稱“乾跤”。
哈尼族的摔跤,一般在每年的人把節(夏曆6月24日)舉行。在雲南元江,最出名的摔跤場,要算離縣城約10公里的水卜龍。每到節日,各族民眾都身著盛裝前往觀看。這裡盛行的摔跤分自由式摔跤和預備式摔跤。規則簡單,摔倒就勝,一般是三局兩勝制。
在雲南紅河州的紅河縣,每到清明節上墳時,人們以家族村寨為單位,白天祭祀,晚上青年們則進行摔跤比賽,這同時也是青年男女們社交娛樂的一種方式。
在雲南瀾滄的哈尼族愛尼支,也經常以摔跤為戲。每當農閒或勞動間隙,他們就在在田間和地頭進行比賽。
磨 秋
磨秋,是哈尼族民間非常普及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根據傳說,這一活動的出現與流傳與衷牢山哈尼族的“苦扎扎”有著密切的關係。
傳說每年“苦扎扎”節時,天批“摩米”派小神“威嘴”騎著白馬來到哈尼山寨,人們便豎立一根磨秋樁來迎接。節日的第二天,全村人們在祭祀活動的主持者“勒收”的帶領下舉行祭祀磨秋儀式,先讓“威嘴”象徵性地騎磨秋轉一圈,然後是村里成員騎磨秋。後來,這一活動形式便在哈尼族民間傳承了下來。
“苦扎扎”是衷牢山哈尼族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每年夏曆的五月舉行。屆時,各村寨推選出節日慶典活動的主持者“勒收”,進山挑選粗大筆直的青松木作磨秋桿。因而,磨秋桿成為了哈尼族節日中必不可少的神聖之物。磨秋活動也成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磨秋比賽時,在磨秋樁頂端橫架的松木秋桿兩端坐人,或人撲伏在桿上。一般一邊一人,其中一人用腳猛力蹬地,便騰空而起,對方雙腳落地,秋桿反覆起落飛旋不停。
除磨秋外,節日期間還在大樹上系盪秋、架車秋等等。
盪秋。男女均可參加,男的只能單人,婦女可單可雙。人們邊打秋邊唱歌,歌聲隨鞦韆飛盪,有對唱、領唱、合唱等賽歌形式。
車秋。分為四人秋、八人秋等。過節後三天是打秋、串游的日子,忌下地勞動。人們自動聚攏,組成一支支串寨隊伍,參加各村的攆磨秋活動,每到一秋場,要爭取登秋比試,以賽高低。
當代,在紅河浪堵、浪堤等磨秋場,每天都聚有二、三千人,男女青年在此建立友誼、約會、談情。尤其是節日期間,當年的新生嬰兒,由其父母抱著在鞦韆上盪一盪,以祈福求樂。
打陀螺
打陀螺,是聚居在雲南元江等地哈尼族民間的一項傳統體育娛樂活動。主要在春節、“苦扎扎”和“十月年”等節日裡舉行。
哈尼族的陀螺,形態奇特,象一隻蘿蔔。其直徑10厘米左右,質料為一般的雜木。鞭索為2米左右,無鞭竿,由上而下,纏於陀螺上部,抽旋後讓其自轉於地。
陀螺比賽可分隊進行,比賽過程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比賽開始抽轉陀螺,以旋轉時間長的組為贏,以得分多的組為勝方,則勝方即取得了先打權。但有一點競技雙方必須明確,即勝方的“陀螺神”(相當於隊長,技術較優),一定要勝對方的陀螺神,否則算被“陀螺神”“賣”吃了,成為輸方。
第二步,進行支打比賽。輸方將陀螺抽轉給對方打,勝方從劃在地上的基準線上打出,越線違例。五人或六人的陀螺隊,只要打著並轉贏了對方一架,就算贏一次,然後繼續打下去。最後由“陀螺神”出場打陀螺,如果他的陀螺只擦著對方“陀螺神”的陀螺面過,不僅靶螺越打越轉,而且自己的陀螺就此而歇腳,全隊則又算被他“賣”吃而成為輸方。
在哈尼族民間,還有另一種陀螺的玩法,即劃一圓圈(一米左右),一方支靶螺於圈內,攻方用抽旋的陀螺拋去,以打出圈為勝。
賽蒙抬(跳高蹺)
賽蒙抬,為哈尼族語,意即跳高蹺遊戲。是哈尼族民間男女青少年喜愛的一種體育遊戲活動。
賽蒙抬活動的形式分單腳跳、跳花、擰花、擊響、對踢和競速等。而高蹺的種類有四種:第一種為以天然樹杈製作的形式;第二種為用竹、木做好主桿,然後打孔安裝踏腳而成;第三種是用竹、木挖槽後,把踏腳嵌入綁牢於上而成;而第四種則是將較細的短棍做成三角形狀,並將其綁在竹、木的長桿上而成。
賽蒙抬活動,生動有趣,可以因地制宜地製作高蹺用具,舉行比賽時非常方便,在哈尼族民間有著廣泛的普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