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文化藝術絢麗多姿,有神話、傳說、詩歌、故事、寓言、童謠、諺語、謎語等。神話,傳說中有敘述萬物來歷的《創世紀》;有謳歌人類戰勝洪水,繁衍生息的《洪水記》;有反映哈尼族歷史遷移的《哈尼祖先過江來》等。詩歌主要有“拉八熱”和“阿基估”兩類。“拉八熱”多在婚喪、節日、祭祀以及其他莊重的場合吟唱,曲調莊重嚴肅。“阿基估”即山歌,只能在山間田野唱,以愛情為主,男女對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尼文化
- 外文名:Hani Culture
- 所屬:哈尼族
- 分布:雲南省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民族簡介,文化風俗,文化象徵,飲食文化,婚俗文化,生存危機,
民族簡介
哈尼族屬於國際性民族,根在中國。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哈尼族約185萬人。其中,中國哈尼族143萬人,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陽、紅河、綠春、金平、建水等縣,思茅市的江城、普洱、瀾滄、景東、鎮沅、思茅、墨江等市縣,玉溪市的元江、新平、峨山、易門等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勐臘等縣,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雙柏縣及昆明市的祿勸縣。國外哈尼族約42萬人,其中緬甸20萬,泰國8萬、寮國10萬、越南4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簡稱紅河州)哈尼族人口1952年約為24萬,到2003年末為68.6萬,占全州總人口的17.1%。紅河哈尼族人口約占全世界哈尼族人口的37%、全國哈尼族人口的48%;不僅人口多,而且支系稱謂也較為繁雜。哈尼族的族源和早期的遷徙活動,在漢文史籍中少有記錄,本民族也沒有文字可供探究,因而考證難度較大。但憑藉哈尼族地區廣泛流傳的口碑古籍以及散見於漢文史籍的零星記載,仍可窺見哈尼族的歷史概貌。使用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沒有文字。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於1957年創製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據史籍記載,公元前三世紀活動於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可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和夷”大約是古羌人南遷的分支。從公元四世紀到公元八世紀,又有部分向西遷移到元江以西達瀾滄江地區。在唐人文獻里,哈尼族的先民被稱為“和蠻”。“南詔”、“大理”政權建立後,其東部的“三十七蠻部”中,“官桂思陀部”、“溪處甸部”,“伴溪落恐部”、“鐵容甸部”等,都在今天哈尼族聚居的紅河地區。元朝征服“大理”政權後,設定元江路軍民總管府隸屬雲南行省,加強對哈尼族和各族人民的統治。明代在雲南少數民族地區推行土司制度,哈尼族部落首領由明王朝授予土職官銜,並受所隸流官的統治。清朝在雲南實行改土歸流,廢除了哈尼族地區的一些土官,流官制度代替了部分地方的土司制度,但思陀、溪處、落恐、左能等地土官仍被保留下來,土司仍然是這些地區的統治者。
哈尼族的原始說唱藝術哈巴是遠古時代保存至今的人類最早的文學樣式——原始說唱藝術的“活化石”。哈巴是哈尼歷史的產物,生活和勞動的產物,是哈尼族古老的歌。哈巴的題目稱為“奴局”,哈巴是一種敘事性較強的無伴奏說唱,哈巴的演唱內容,從大的方面可以劃分為“十二奴局”,包括天體自然、哈尼歷史、曆法計算、四時節令、農事活動、商業經濟、生老病死、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幾乎包含了哈尼人的整個社會活動。在表現形式上,以吟唱、吟誦為主要表現手段。莫批是專門演唱哈巴的人,由於哈尼族沒有文字,哈巴的內容全憑莫批的口傳心記在加之各支系的方言土語有差別,因此在流傳過程中,幾乎每一個莫批都在對它進行著加工,哈巴代代相傳,成為哈尼人保存歷史的工具。
文化風俗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織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用黑布或白布裹頭。西雙版納地區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鑲兩行大銀片做裝飾,以黑布裹頭。婦女多穿右襟無領上衣,下穿長褲,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褲腳鑲上彩色花邊。西雙版納及瀾滄一帶的婦女,下穿短裙,裹護腿;胸前掛成串的銀飾,頭戴鑲有小銀泡的圓帽。墨江、元江一帶的婦女,有的穿長筒裙或皺摺長裙,有的穿稍過膝蓋的長褲,系繡花腰帶和圍腰。婦女在服裝和裝飾上區別是否已經結婚,有的以單、雙辮區分,有的以垂辮和盤辮區分,有的以圍腰和腰帶的花色區分等等。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這在西雙版納比較嚴格。一般認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習俗,如果婚後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則被允許。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戀愛,但結婚要徵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區實行包辦婚姻。墨江碧約人有“踩路”訂婚的習慣,就是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後,由雙方老人同走一段路,如果在路上沒有遇到兔子等野獸,就算訂婚了。
哈尼族仍然保留著古羌戎父子連名制的傳統,即父親名字後頭的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為兒子名字的起頭字,世世代代連續下來。喪葬主要實行火葬。
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祭祀由巫師“貝瑪”主持。用巫術和草藥治病。西雙版納的哈尼族,每年祭祀象徵寨神的“龍巴門”。20世紀初,基督教傳入部分哈尼族地區,佛教也曾在一些地區傳播過,但信教的人不多,影響不大。新中國成立後,上述宗教活動已逐漸減少。
傳統的節日主要有十月節和六月節。哈尼族以農曆十月為歲首,過十月節,就是過新年,節期5~6天,多至半月。六月節在紅河地區稱“苦扎扎”,一般在6月24日前後,節期3~6天。此外,內地和紅河地區的哈尼族民眾同漢族一樣,也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文化象徵
在元江的南岸,有一個以雲海梯田景觀和哈尼民族文化而聞名的地方——那諾。那裡的雲海梯田,如夢如幻;那裡的哈尼文化,神秘美麗,回味無窮。
那諾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有著燦爛的民族文化,值得一去。
雲海梯田哈尼文化的象徵
梯田被稱為巧奪天工的人類藝術。唐代樊綽《蠻書》記載“蠻(哈尼族)治山田(梯田)殊為精好”,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將哈尼梯田列入全國七大田制之一,稱為“世外梯田”。那諾的哈尼族靠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了萬畝如錦似繡的梯田,代表著哈尼族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是哈尼族智慧的結晶。那諾的梯田,是藝術的神韻,是一幅巨大的田園風光畫,是哈尼族千百年來改造自然的歷史見證。
近萬畝梯田沿著哀牢山從山腳一直修到山頂,層層疊疊,埂回溝轉,鱗次櫛比,連成一片成為讓人嘆為觀止的“天梯”。梯田繡在山樑上,村莊鑲嵌在梯田中,一年四季,變化無窮,美不勝收。觀那諾雲海梯田最佳時間在十一月至次年三月,這期間,千餘米的山谷,因紅河(元江)低海拔熱潮的抬升與哀牢山腰乾冷空氣的交融,哀牢山雲霧繚繞,隨風變幻。這時的那諾,就會出現雲海梯田奇觀,像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何必再憶桃花源”的讚譽。“雲海梯田滿哀牢,茫茫雲海繞元江”的奇觀在這裡一一展現。這時候的那諾,是攝影家的理想去處。因為在這裡,你不但可以看到美景,還可以領略到人與自然高度的和諧統一,感受勤勞智慧的哈尼人創造出的農耕文化。
飲食文化
做米飯,是把新近舂就的米粒,頭天夜裡用清泉井水浸泡,第二天早晨經淘洗,把生米置於飯甑里生蒸,特蒸氣升騰片刻,又把夾生的飯倒出加水稍許攪拌,復蒸至飯粒無核即成熟飯。飯甑銷量日增,很受省內外民眾歡迎。
哈尼族多利用房屋後和村子附近田邊地頭的小塊空地種植蔬菜。有青菜、白菜、蘿蔔、黃豆、芋頭、洋芋、茄子、扁豆、豇豆、南瓜、冬瓜、黃瓜、茴香以及苤菜、韭菜、蔥、姜、蒜、芫荽、竦椒等。品種似乎也不少,但每種菜的數量不多,常年食用的蔬菜,還要靠婦女採集野菜。哈尼族山區,水土豐饒,氣候溫和,各種野菜常年不衰,有蕨菜、甜菜、碧色菜、細芽菜、蘑菇、木耳、香椿、老鴰花、棠梨花、甜筍、苦筍、野山藥等。有些野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益於人體,可防治疾病。
紅河南岸的哈尼族善於用發酵的黃豆滲合豆殼灰製作具有特殊風味的豉,用以佐食,被稱為“哈尼豆豉”,用油炒香或在火塘邊烤熟,舂碎後拌菜,都很好吃。“哈尼蘸水”用豆豉、姜、蒜、蔥、草果、八角、薄荷、胡椒和辣椒等作料調配而成,清香可口。哈尼人不管是日常用餐還是招待賓客,餐桌上都不少了一碗“哈尼蘸水”。
“吃新谷” :紅河一帶哈尼族,農曆七月的第一個龍日,有“吃新谷”的習俗。吃新谷這一天,每戶人家按照老規矩,應在東方剛露魚肚白時,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連根帶穗的稻子。拔稻時要選擇株數逢單的稻穴,背回時無論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則以為不吉。
“長龍宴” :到了新年的後半期,每個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擺上長長的酒宴,全村共飲同樂,慶祝象徵他們團結和睦,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這種酒宴恰似一條長龍,故稱“長龍宴”;因設在街心,人們又稱之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個下午就可結束,若是大寨,則按戶劃分為三組,分三個下午舉行,每組輪流做東道主。
按約定的日子,做東的各戶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掃乾淨的街心,一張接一張地擺放好,百來張桌子連成100多米的長龍。午後,經一聲招呼,做東的各戶人家爭先恐後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擺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體面,所以許多人家連自己平時都捨不得吃的美味佳肴都一一獻出來。一眼望去,魚雀、江鰍、鯉魚、竹筍、木耳、蘑菇、大肥雞……每桌20來碗,桌桌飄香,顯示出哈尼人辛勤勞作的成果和傳統的烹調技巧,展現出哈尼族最長最盛大宴席的風采。在鑼鼓喧天的熱鬧氣氛中,人們根據不同的年齡、興趣與愛好自願組合就座。這時鑼鼓止息,鑼鼓手端鑼抬鼓逐桌接受人們敬酒獻菜。接著,由一對姑娘代表眾人向老奶奶們一一敬酒。婦女先開吃,爾後男人才舉杯動筷。一連幾個小時的街心酒宴,溫馨和諧、喜氣洋洋,笑語歡歌不絕於耳。
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來的稻穗搓下穀粒,連殼放在鍋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應先給狗吃一點。因為自古傳說,哈尼族在一場大洪水後重新得到的谷種是狗叼來的,所以要感謝它。吃過米花,也要把當年栽種的瓜豆菜蔬統統拿出來嘗新,同時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筍,象徵來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樣節節高;還要殺吃閹過的大肥雞,希冀來年的生活豐足美滿。
婚俗文化
哈尼族實行宗族外婚制,同一宗族內一般不聯姻。青年男女自由戀愛,但一定要履行求婚的禮儀。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互贈定情物後,即將實情告訴父母。男方家長需請能說會道的媒人,帶上一瓶米酒、一包草煙,主動到女方家中去求婚。女方父母以接過媒人的敬酒,表示同意兒女的婚事;以不接敬酒表示拒絕。在一般情況下,女方父母決不輕易接受媒人所敬的煙、酒,並找出許多藉口(如女兒年幼無知,或父母離不開女兒等),拒絕男方的求婚。有些時候,女方親友還會趕來給媒人找麻煩,他們會趁媒人不注意時,將媒人帶去求婚的菸酒暗藏起來,指責媒人不懂禮節,登門求婚不帶禮品。有時,女方親友會端上大盆、大碗向媒人要酒喝,故意作弄媒人。碰到這種情況,媒人要隨機應變,揭露其所耍花招,反唇相譏,使其無言以對。
遭到女方父母的拒絕以後,男方父母和媒人應再次帶禮物登門相求。因為女方父母拒絕婚事多數並非真意,只是想借男方登門求婚之機抬高女兒身價,讓男方反覆懇求,方才應允。因此,媒人要因勢利導,講解雙方聯姻的好處,對女方父母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解釋。有時還得展開唇槍舌戰,使女方父母無言以對,不得不接下媒人帶來的禮物,喝下媒人敬給的酒,把婚事決定下來。再按傳統習慣商定婚期,為兒女備辦結婚用品,等待舉行婚禮。
哈尼族的求婚,一般是三次定奪。經三次求婚不應允者,一定另有原因不便明說,求婚不成將影響男方家族在寨內的威信,並會敗壞伙子的聲譽。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男女雙方又情真意切,姑娘會與伙子暗暗商量,策劃一場“搶婚”鬧劇。雙方把“搶婚”的時間、地點定下來以後,伙子的親友按計行事,在預先約定的地方暗伏,姑娘如約按時投入羅網,讓伙子及其親朋好友“搶”走。姑娘被“搶”時,要裝模作樣高聲哭喊呼救。旁人深知奧妙,笑而不睬。姑娘被男方“搶”走以後,一般在親戚朋友家藏匿幾天,造成“米成飯、木成舟”的態勢,男方再登門求婚。面對此情此景,女方父母再也無法拒絕,只得應允婚事。“搶婚”多是昔日追求婚姻自由的青年,對父母包辦婚姻的一種反抗,解放後已不多見。
在商定婚期的時候,姑娘的父母往往一反常態,顯得謙虛客氣。他們會熱情招待媒人,當著媒人和男方親屬的面講自己女兒的不足,諸如腳不勤手不快呀,不懂禮儀呀、毛手毛腳呀等等。盡講女兒的不足,不講女兒的長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把醜話說在前”,不讓男方在成婚後挑剔毛病。婚期一經確定,便按自家的經濟情況,給女兒準備嫁妝,讓女兒高高興興地出嫁。
以歌求愛和以物傳信
唱歌,是哈尼族的一種娛樂形式,也是青年男女傳情求愛的一種方式。哈尼族村寨地處山區,田地分散。農忙時節,青年男女大多分散在自家的田地里勞作,隔山隔水難以相見。因此,許多男女青年便以歌來交流感情,甚至以歌聲求愛。地里、田裡,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山歌:“想吹葉子怕爬樹梢/想騎水牛又怕牛角挑/想看一眼阿妹的臉喲/又怕妹用土團敲/想吹樹葉就要上樹梢/想騎水牛莫怕牛角挑/哥若想與妹相會喲/坡頭櫻桃林中把妹找。”
哈尼族青年男女,不僅在田頭地角用歌傳情求愛。夜裡還常在稱為“底航”的寨場中雲集,對唱情歌。月明星稀之夜,寨場上不時傳來動人心弦的山歌:“夜幕降臨的時候/阿哥的歌聲飛進了竹樓/歌聲像只無形的木鉤/鉤在阿妹的心頭/阿哥的歌聲像股清泉/流進了阿妹乾涸的心田。”通過一段時間的交往,男女雙方有了感情以後,便開始幽會。幽會的地點有時在姑娘的樓下,有時在伙子的小土房中,姑娘有意與伙子幽會時,會在出工或收工與伙子相遇時,把自己親手編織的彩穗送到伙子手裡。心有靈犀的伙子,吃過夜飯以後便梳洗一番,帶上稱為“區哩”的竹笛或是稱為“當宏”的弦子,到姑娘的竹樓下彈奏。姑娘聽到笛聲或琴聲,便走下竹樓和伙子談心。
伙子和姑娘在樓下幽會時,姑娘的父母往往會在樓上辱罵,指責伙子沒有教養,在夜深人靜時來勾引姑娘,並趕貓趕狗,指桑罵槐。對於父母的辱罵,伙子和姑娘都不會在意。他們知道長輩的辱罵僅僅是一種做作。老人們這樣做的目的不過是想抬高女兒的身價,表達父母特別珍愛女兒,不願女兒出嫁。因此,樓上的罵聲,只會引得幽會的男女暗自發笑。伙子約姑娘幽會,大多以鮮花傳遞信息。伙子采來美麗的鮮花獻給愛慕的姑娘,若碰不到姑娘,可托弟妹或其他兒童代為送到姑娘家裡。對伙子有意的姑娘,在夜幕降臨以後,便會藉故出屋,鑽進伙子的小房子,在室內談情。在伙子的小房內幽會,無人干擾,姑娘伙子可相依相擁,飽享初戀的甜蜜。
哈尼族村寨內,男女青年都有自己的頭領。男青年的頭領叫“扎達阿尤”或“扎古阿尤”;女青年的頭領叫“眯達阿尤”。如果到外寨去與意中人幽會,應該給該寨的“扎達阿尤”和“眯達阿尤”送點禮物或鮮花,通報一下情況,取得他們的同意和幫助。伙子如果得到“扎達阿尤”的幫助,不僅可以儘快見到心上人,而且“扎達阿尤”還會為他安排小房,讓一對情人在小房內無憂無慮地傾訴衷腸。
有趣的迎親與護親
哈尼族的婚禮,多在秋收以後、春耕大忙以前舉行。舉行婚禮時,男女雙方都要殺豬備辦酒席,招待親朋好友。新郎家還要組織一支有歌手和未婚男女青年組成的迎親隊,準備迎娶新娘。
迎親隊員要穿戴一新,提前到新郎家集中,帶上米酒、豬肉等禮物,由新郎家一位有威望的親屬帶隊,前往新娘的住地迎接新娘出門。這天,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梳洗打扮,穿上結婚禮服,藏匿在不易被人發現之地,並有一幫男朋女友暗中保護,作好護親的準備。
新郎家的迎親隊,出發以後,便要放聲高歌,特別是到外寨迎親時,一出寨門歌手便應首先唱迎親調。迎親調的歌詞並不固定,可由歌手即興創作,已整理髮表的迎親歌詞有十多首,其中一首的內容是:“獵人槓著獵槍上山去了/獵人心想的是麂子馬鹿的肉/種田人拿著鐮刀下地去了/種田人心中想的是地里的金谷/我們穿戴一新走出寨子/我們要去摘一朵鮮花/把歡樂與幸福送上新郎家的竹樓。”迎親隊邊唱邊走,進到新娘居住的村子以後,首先要與女方護親的歌手對歌。當人們沉浸於歌手動聽的歌聲中時,迎親隊的青年男女趁護親者不備,衝上女室,把打扮一新的新娘“搶”下竹樓,迅速“逃離”。新娘被“搶”以後,護親人員便向迎親隊展開進攻,將米飯糰、泥團、土塊擲向迎親人員,甚至會用竹竿木棍追打,使迎親護親活動達到高潮。女方的陪娘們則放聲慟哭,邊哭邊唱,一唱女方家庭失去了一個天真活潑的女兒,使家庭失去了歡樂;二唱女友交上了好運,有了一個好丈夫,日子會過得幸福。當迎親隊伍離寨以後,女方的送親人員,又背上一些禮物去送親。迎親、護新活動熱烈隆重,極富民族特色。
迎親隊員離村以後,一路還得小心在意,因為過去愛過新娘但僅是單相思的伙子,會在路邊設伏。或結繩攔路絆人摔倒,或以泥石偷襲。直到離開了女方寨子的範圍,才算進入安全區。進入安全區以後,歌手又開始放聲歌唱,逗樂新娘,並以歌聲向新娘祝福:“你豎起耳朵聽一聽/林中的鳥兒在用歌聲祝福你/你睜開眼睛瞧一瞧/路邊的花兒搖著頭在歡迎你/新娘呀你邁開步子快快走/等著你的是歡樂與幸福……”新娘來到新郎家門口揭去蓋頭巾,對站在門前相迎的公婆喊爹、喊娘,即人們所說的認公、認婆。然後才在女室內舉行儀式。儀式由寨里的“嘴瑪”主持,主要內容是讓新郎、新娘分吃一隻雞蛋,誦念一段祝詞:“一個雞蛋只有一個黃,一對夫妻只有一顆心,今天吃下同黃蛋,天長日久不分心”然後還要象徵性地分吃一隻豬腳或一隻雞,才舉行婚宴。
開宴以後,新郎新娘要按先舅父、舅母,繼而村內長老的秩序敬酒。並用一種用竹筒煮製的肉敬老人。席間要請歌手“雅悉”演唱,歌手按古規,以唱歌的形式對新娘進行人生教育和禮儀教育,同時,還對新婚夫婦進行讚美、祝福。有些村寨保留著一種象徵性合床的習俗。讓新郎、新娘在新鋪的床上躺上片刻,人們唱些祝賀歌表示祝福,然後再舉行婚禮。
新婚夫婦在婚後的第二天,要一起上山砍柴,找些野菜回來,由新娘親自生火,做一餐飯讓公婆品嘗。第三天回門去拜見女方父母,讓女婿認岳父岳母。婚事到此方為結束。
生存危機
哈尼族作為中國少數民族中較為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文化藝術絢麗多姿。
由於哈尼族沒有文字,其文化內容全憑傳承者的口傳心記,這些文化的傳承人年事過高,哈尼文化正面臨著一場“生存危機”。為此,紅河州正式宣布成立哈尼族文化搶救小組,並計畫投入一千萬元人民幣,力爭在三年內收集、整理、出版涉及哈尼族聚居地區的各種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百卷。
紅河州宣傳部門官員表示,哈尼文化是哈尼族先人在長久的歷史文化進程中,留下的風格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紅河州將大力保護哈尼文化,此次計畫就是完成一項將對哈尼傳統文化保護髮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基礎工程,而不讓這朵民族文化的“奇葩”最終掩入歷史的長流。
紅河州有哈尼族人口七十萬,約占全國哈尼族人口一半以上,主要居住在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金平四縣。紅河州政府部門加大了對哈尼文化的保護工作,舉辦了多個以哈尼文化為主的文化節,建設了哈尼族博物館、哈尼族文化傳承館,並對民間哈尼文化的傳承人進行資金扶持。
[2]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