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

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

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英語:Haji Ahmadou Ahidjo,1924年8月24日,加魯阿,——1989年11月30日,達喀爾。)(又名:阿赫馬杜·巴巴托拉·阿希喬,英語:Ahmadou Babatoura Ahidjo)喀麥隆開國總統、獨裁者、政治家、外交家、國務活動家、喀麥隆民族聯盟創始人、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傑出領導人之一。1960年1月1日-1960年5月15日任喀麥隆總理;1960年5月5日-1982年11月6日任喀麥隆總統,執政長達22年。阿希喬在非洲是頗受尊敬的元若政治家之一。他給人的表面印象是溫文爾雅“並不是鋒芒畢露”的人,他在許多方面表現出獨裁專制,在後殖民時代的非洲領導人中亦屬保守,但在他的鐵腕治理下,昔日四分五裂、內戰不休的喀麥隆,成為非洲的”穩定之邦“,他的經濟自由化政策使喀麥隆實現繁榮。阿赫馬杜·阿希喬與尼日總統哈馬尼·迪奧里、塞內加爾總理馬馬杜·迪亞並稱非洲“三賢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
  • 外文名:Haji Ahmadou Ahidjo
  • 別名:阿赫馬杜·巴巴托拉·阿希喬
  • 國籍喀麥隆
  • 民族:富爾貝族
  • 出生地:法屬喀麥隆加魯阿
  • 出生日期:1924年8月24
  • 逝世日期:1989年11月30日
  • 職業:政治家、外交家、公務員
  • 畢業院校雅溫得高等行政管理學校
  • 信仰泛非主義非洲民族主義、右翼保守主義
  • 主要成就:第一任喀麥隆總理
    第一任喀麥隆總統
    實現全國統一
    發展民族經濟
    維護民族權利
  • 代表作品:《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統一和正義中的國家與發展》
  • 配偶:艾達·加魯阿(第一任)
  • 配偶:傑曼·阿希喬(第二任)
  • 子女:5人
  • 政黨:喀麥隆民族聯盟
  • 宗教:伊斯蘭教遜尼派
人物簡介,人物傳記,早年,政治生涯,最後歲月,執政業績,專制統治,執政風格,權利之爭,個人著作,榮譽,與中國的關係,人民日報社論,

人物簡介

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Haji Ahmadou Ahidjo,1924年8月24日——1989年11月30日)
喀麥隆聯合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喀麥隆民族聯盟全國主席。
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

人物傳記

早年

1924年8月24日生於喀麥隆北部貝努埃河重要的港口城市、北部省首府加魯阿的一個酋長家庭。富爾貝族(亦稱富拉尼人)。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穆斯林。父親是富拉尼族酋長,母親是富拉尼族奴隸後裔。幼年時,阿希喬的母親把他作為穆斯林來培養,並把他送進一所古蘭經學校學習。1932年,阿希喬在當地的公立國小讀書,1938年他未能通過學校畢業認證考試,他在獸醫站工作了幾個月,之後,他重返學校復讀一年,終於獲得學校畢業證書。在本地完成三年中學學業後,就讀於雅溫得高等行政管理學校,攻讀職業公務員,在校期間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是足球和腳踏車比賽選手。
1942年阿希喬畢業後加入公務員隊伍,先後在雅溫得電台和法屬殖民地政府的無線電報務部門工作,由於工作需要,在全國幾個主要城市,如杜阿拉恩岡代雷貝爾圖阿莫科洛開展業務,是喀麥隆第一位在南方工作的北方籍公務員。他的這段走遍全國的工作經歷為促進他的民族認同感並為他日後走上政壇頂峰,以其睿智處理問題和治理一個多民族國家打下了基礎。
阿赫馬杜·阿希喬阿赫馬杜·阿希喬

政治生涯

1947年,阿赫馬杜·阿希喬返回故鄉並任加魯阿廣播電台台長,同年領導成立“青年穆斯林運動‘政治組織。1947年喀麥隆由法國“委任統治地”改為“託管地”,阿希喬當選為第一屆託管領土議會議員。1953年當選為法蘭西聯邦議會議員,先後任議會秘書、議會政治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任喀麥隆領地議會副議長,1957年1月28日——5月10日任議長。1957年5月10日任第一屆自治政府副總理兼內政部長。1958年2月18日——1960年1月1日任自治政府總理。同年創建喀麥隆聯盟,任主席。1960年1月1日東喀麥隆(法屬喀麥隆託管區)獨立,成立喀麥隆共和國,阿希喬任政府總理,同年5月5日任喀麥隆共和國總統。
阿赫馬杜·阿希喬執政後建立起血腥的獨裁統治,對一切反對者進行鎮壓。這期間,阿希喬通過法國顧問的幫助,為了確保他的政權穩定,一直在進行血腥殘暴的鎮壓,英、法託管當局殖民軍和自治軍聯合絞殺人民愛國武裝的反抗。1958年9月3日,阿希喬自治政府憲兵隊殺害了喀麥隆獨立之父、民族英雄、喀麥隆人民聯盟總書記呂班·姆·尼奧貝,人民聯盟另一名領導人馬依-馬蒂普帶領部分游擊隊投向政府。喀麥隆人民聯盟主席、民族英雄費利克斯-羅朗·穆米埃創建喀麥隆民族解放軍,繼續堅持武裝鬥爭,1960年10月16日,穆米埃在日內瓦被法國戴高樂政府國外情報和反間諜局第七處派遣的特務毒死。喀麥隆獨立後的1960——1972年,阿赫馬杜·阿希喬採取分化、瓦解和武力鎮壓手段消滅喀麥隆人民聯盟在西部、南部的游擊戰爭。1964年1月,喀麥隆民族解放軍杜阿拉地區司令坦克烏·諾埃被處死,1965年9月,人盟左派領導人奧山地率領一批人進入喀麥隆東南部進行武裝鬥爭,1966年3月,奧山地遇害。1970年8月,人民聯盟武裝力量重要領導人歐內斯特·烏安迪被捕並慘遭殺害。至此,由於阿希喬當局的鎮壓和人民聯盟內部嚴重分裂,武裝鬥爭已經沉寂。阿赫馬杜·阿希喬總統真正實現了一統江山、獨攬大權。
1961年2月,根據第十四屆聯合國大會的決議,西喀麥隆(英屬喀麥隆託管區)舉行全民投票,根據公投結果,北部地區於同年6月1日併入奈及利亞,南部地區決定與喀麥隆合併,於1961年10月1日組成喀麥隆聯邦共和國,阿赫馬杜·阿希喬當選為首屆總統,1965年6月、1970年6月、1975年6月、1980年6月蟬聯四屆總統,併兼任政府首腦、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66年9月合併東、西喀麥隆政黨,由喀麥隆聯盟、喀麥隆民族民主黨和其他支持阿希喬政府的黨派合併成立喀麥隆民族聯盟,阿希喬任聯盟全國主席,宣布實行一黨制,確立喀麥隆民族聯為執政黨和全國唯一合法政黨,取締其他所有政黨。1972年5月22日宣布取消聯邦共和國,成立喀麥隆聯合共和國。1982年11月6日提前辭去總統職務。1983年8月涉嫌未遂政變,流亡法國,同年被迫辭去執政黨民族聯盟全國主席職務。1984年2月28日以“顛覆和危害國家安全罪”和“企圖謀殺喀麥隆國家元首保羅·比亞”罪被雅溫得軍事法庭缺席判處死刑。同年3月被保羅·比亞總統赦減為終身監禁
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宣讀獨立宣言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宣讀獨立宣言

最後歲月

阿赫馬杜·阿希喬的晚年歲月是在法國和塞內加爾度過的。1989年11月30日因心臟病病逝於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享年65歲。1991年12月,喀麥隆議會通過法案為阿希喬恢復名譽。2007年10月30日,保羅·比亞總統表示,阿希喬遺體遷回國內安葬是喀麥隆的“內政”。2009年6月喀麥隆政府與阿希喬家族以及塞內加爾政府達成關於將阿希喬遺體遷回喀麥隆安葬的協定。同時,雅溫得體育場以阿赫馬杜·阿希喬的名字命名。
喀麥隆開國總統阿赫馬杜·阿希喬喀麥隆開國總統阿赫馬杜·阿希喬

執政業績

阿赫馬杜·阿希喬執政22年的主要政績:
實現全國統一。為結束英、法殖民主義者瓜分造成的東、西喀麥隆分裂狀態,首先使東、西喀麥隆合併,建立聯邦,然後創建聯合共和國,完成統一大業。為實現這一目標,採取合併政黨、取消省議會、取消英鎊貨幣、統一流通非洲法郎以及制定全國統一的經濟發展計畫等措施,削弱西喀麥隆的英屬特性,但同時注意團結擁護聯合的英語地區的西喀麥隆人士,而且制定並執行“地區平衡”和“互相促進”的經濟發展戰略。經過12年的努力,終於結束了分裂狀態,成為統一的國家,1972年5月20日經公民投票,取消聯邦制,建立中央集權單一制國家
遏制部族主義。喀麥隆全國共有大小部族200餘個,相互之間的區別十分明顯,由於部族不同而形成的地方主義十分突出,再加上殖民者的瓜分和有意挑唆、利用,使部族矛盾、地方衝突更加尖銳複雜。為避免部族主義猖獗威脅國家統一,阿希喬制定和貫徹部族平衡政策。特別在組織政府和配備各部門官員中,儘量按照平衡原則。同時在政黨議會工會活動中嚴禁部族主義活動,有效遏制了分裂的威脅;
發展民族經濟。獨立後,在阿希喬總統領導下,喀麥隆制定了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即在統一的前提下,在維持和加強與原宗主國的經濟聯繫的同時,逐步改造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畸形經濟結構和致力於發展民族經濟。為此,喀麥隆政府在統一東、西喀麥隆的同時,制定了優先發展農業和創建民族工業的基本國策,並通過貫徹地區平衡、喀麥隆化、有計畫的自由主義等具體政策來保證實施。喀麥隆強調農業為國民經濟基礎,並且制定了在保證經濟作物生產的前提下實行作物多樣化政策和爭取糧食自給的政策。獨立後對外資企業,喀麥隆政府不採取沒收,而採取逐步贖買政策,對外資起到穩定和吸引作用。
阿希喬政府首先制定“喀麥隆化”政策,採取由政府和私人資本參與外資企業的辦法使民族資本逐步增加,從而建立起合營經濟,其次是鼓勵本國私人資本創辦中、小企業,建立起本國私營經濟。喀麥隆民族資本中發展較快的是國家資本,1963年國家資本以2.5億非洲法郎資本成立了投資公司,購買法國在喀麥隆企業中的股份和向工、農、商企業投資,逐步增加國家資本在外資企業中的比重。1972年,投資公司已在39個重要企業中進行投資,投資總額為45億非洲法郎,占39個企業總資本額的1/3。到1979年喀麥隆與外資合營的企業中,本國資本已占52%,主要是國家資本。喀麥隆在實行資本本地化的同時還實行幹部本地化。
其次,外資多元化。獨立初期,喀麥隆的經濟命脈絕大部分仍被外國資本所控制,全國200多個工廠企業大多數是法國所創建,占外資總額的90%。1960~1970年的10年期間,法國在喀麥隆的投資已達250億非洲法郎,為改變過分依賴法資的狀況,同時又為爭取更多的外資,喀麥隆政府於1968年正式制定並開始實施“投資法”,喀麥隆除了接受法資外,還接受德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資本。
實施“有計畫的自由主義”、“自主自為平衡發展”以及“綠色革命”等政策,使喀麥隆經濟在維持原有結構的前提下逐步得到改造和發展,國民經濟發展較快。1960——1982年間,喀麥隆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達5%,發展速度在法語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80年代初期經濟成長率達到兩位數,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度達到1200美元。
調整外交政策。獨立之初,為爭取法國繼續不斷地支持與援助,阿希喬實施與法國保持友好與依賴關係的政策。喀麥隆參加了法國主張成立的非洲—馬爾加什聯盟,並與法國簽訂了防務協定,還參加了法國鼓勵成立的中非關稅和經濟同盟。但是1967年緊靠西喀麥隆的奈及利亞發生內戰(比夫拉戰爭),由於法國支持奈及利亞比夫拉人的分裂活動,加劇了西喀麥隆的分裂危機。此時,阿希喬總統冒著與法國關係惡化的風險,明確表示“毫無保留地支持奈及利亞所進行的保衛國家統一的鬥爭”,同時嚴厲譴責西區的分裂傾向。不久,阿希喬總統宣布喀麥隆退出非洲—馬爾加什聯盟和非洲航空公司,並拒絕參加法非首腦會議,從此與法國在政治上保持一定距離,但同時儘量避免因過激而引起關係惡化。特別在經濟上始終與法國維持密切關係:一直不脫離法郎區;接受法國對中非銀行的管理;維持和加強與法國的經濟往來。直到阿希喬總統引退之時,法國在喀麥隆的進出口貿易外援外資中仍占據重要地位。同時,喀麥隆重視發展同美國的關係;美亦把喀列為重點發展關係的非洲國家。總統阿希喬曾四次訪美。1964年3月與蘇聯建交。以上外交政策的調整表明,維護民族利益、捍衛國家統一和發展民族經濟是阿希喬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則。

專制統治

執政風格

阿赫馬杜·阿希喬的治國手段和政治風格對喀麥隆政局產生了深刻影響:首先,利用人民要求結束分裂,發展經濟的願望,將中央政府的最高權力始終全部抓在自己手中,到聯合共和國成立時,阿希喬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執政黨全國主席和軍隊最高統帥;其次,長期重用北方部族少數人。軍隊憲兵部隊基本上由北方部族組成,而武裝部隊各部的最高指揮官則清一色由與阿希喬同族的富拉尼人擔任;最後,優先照顧、支持北方新興的商人和官員,特別是通過“喀麥隆化”,把外資公司,主要是北方的外資公司的股份逐步轉移到富拉尼人的名下。
阿赫馬杜·阿希喬總統阿赫馬杜·阿希喬總統

權利之爭

阿赫馬杜·阿希喬的以上作為引起眾多部族的強烈不滿,特別是引起經濟勢力歷來大於北方部族的南方部族的堅決反對。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南方部族利用世界經濟危機影響喀麥隆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困難、怨聲四起、社會動盪之機,迫使阿希喬總統於1975年設立總理一職,並同意由南方部族出人擔任此職,接著又被迫在執政黨內和軍隊中,特別是在政府的經濟部門逐步增加南方部族的代表人數。
但分權鬥爭並未結束,到20世紀80年代初,南方部族直接提出“專家治國”的口號,矛盾日益激烈。為了暫時緩解國內局勢,以利東山再起,阿希喬於1982年11月趁健康狀況不佳之機,主動提出辭呈,提前辭去總統職務,由總理保羅·比亞(南方人)繼任。同時,他依仗民族聯盟全國主席的權勢(在傳統的一黨制下,執政黨擁有最高權力)和利用部族主義的力量,企圖強迫政府服從黨的領導,再樹自己的最高統治地位和實際權力。他的計謀造成政局混亂,迅速被比亞總統挫敗。結果他被迫攜家逃亡國外,最後客死異鄉。
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哈吉·阿赫馬杜·阿希喬

個人著作

阿赫馬杜·阿希喬主要著有:《為國家建設作出貢獻》和《統一和正義中的國家與發展》。
阿赫馬杜·阿希喬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阿赫馬杜·阿希喬被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榮譽

阿赫馬杜·阿希喬曾被授予喀麥隆瓦盧爾最高國家榮譽勳章、喀麥隆騎士勳章大綬章。還曾獲美國加拿大等一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阿赫馬杜·巴巴托拉·阿希喬阿赫馬杜·巴巴托拉·阿希喬

與中國的關係

1960年1月喀麥隆獨立時,周恩來總理曾致賀電。1964年9月中國對外貿易部副部長率領中國政府友好代表團訪問喀麥隆,與喀麥隆外長發表聯合公報說:“雙方同意採取積極步驟促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喀麥隆聯邦共和國之間關係的發展”。1971年3月26日,喀麥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斷絕與台灣當局的所謂“外交關係”。在1971年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上,喀麥隆對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關於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驅逐蔣幫的提案投贊成票,對美、日“重要問題”(雙重代表權)提案投反對票。
建交後,喀麥隆與中國關係穩步發展,兩國高層互訪不斷。阿赫馬杜·阿希喬總統曾於1973年3月和1977年10月兩次訪問中國。

人民日報社論

熱烈歡迎阿希喬總統
(1977.10.04)《人民日報社論
“喀麥隆聯合共和國總統阿赫馬杜·阿希喬應我國政府的邀請,前來進行正式訪問,今日抵達北京。阿希喬總統曾在四年前訪問過我國,今天他從遙遠的非洲又一次給我們帶來了喀麥隆人民的珍貴友誼。我們對這位中國人民尊敬和熟悉的老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英勇的喀麥隆人民為反對殖民主義的侵略和壓迫,進行了頑強的鬥爭,終於獲得了民族獨立。近幾年來,喀麥隆政府和人民在阿希喬總統領導下,為加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發展民族經濟,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等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並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喀麥隆政府奉行不結盟政策,反對帝國主義、新老殖民主義大國霸權主義。它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運動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的正義鬥爭,堅持睦鄰友好,積極推動非洲的團結和統一,譴責超級大國干涉別國內部事務,主張非洲的問題應由非洲人自己解決。喀麥隆為第三世界反帝、反殖、反霸的共同事業和加強非洲國家的團結,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當前國際形勢大好。世界在動亂中不斷前進。各國人民在鬥爭中日益覺醒。第三世界各國人民在反帝、反殖、反霸的鬥爭中越來越發揮著主力軍的作用。兩個超級大國在世界各地爭奪霸權,給各國人民的獨立和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那個打著“支持民族解放運動”和“友好合作”幌子的蘇聯社會帝國主義,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施展各種陰謀和詭計,加緊對非洲進行侵略擴張。它肆意干涉非洲國家的內部事務,挑撥非洲國家的團結,破壞南部非洲民族解放運動。蘇聯社會帝國主義的種種卑劣行徑,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和人民所識破。非洲國家和人民反對超級大國干涉、控制、侵略和顛覆的鬥爭正在深入發展。
“中國和喀麥隆雖然遠隔重洋,但都屬於第三世界。我們過去都有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和奴役的共同經歷。我們兩國人民在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中,一貫互相同情和支持,結成了深厚的友誼。近幾年來,我們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有了進一步發展。現在,阿希喬總統又一次前來我國訪問,必將為增進中、喀兩國人民的友誼和兩國的友好合作關係,作出新的貢獻。”
華國鋒主席到機場迎接阿希喬總統華國鋒主席到機場迎接阿希喬總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