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簡介
地位
提起二戰後世界的局部戰爭,很多人會立即想到朝鮮、中東、
阿富汗、
馬島,但很少有人會記得
奈及利亞東南面一個被稱作“比夫拉”的地方。
影響
從1967年到1970年,這裡爆發了一場空前慘烈的戰爭——
奈及利亞內戰,或“比夫拉”之戰,這場戰爭不但造成了200萬-300萬人的死亡和空前的饑饉,而且留下了許多至今尚未消除的後遺症。這場戰爭導致了“醫生無國界”組織的創立和全世界對黑非洲饑荒問題的空前關注,產生了深遠的國際影響。從戰略戰術角度而言,這場戰爭中也有頗多值得總結、借鑑的經驗,值得汲取和反思的教訓,和耐人尋味的細節。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場不該被世界遺忘的血戰。
奈及利亞
國家簡介
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1963年獨立後首次人口普查人口數為5566萬,面積達92萬平方公里,是黑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
殖民歷史
該國境內在歷史上曾興起過
伊費、
貝寧、
奧約、豪薩等多個擁有高度文明的城邦,自15世紀末,葡萄牙人首先到達這裡,此後350年內各國殖民者從尼境內掠走了350萬以上的
黑奴。1807年,黑奴買賣被宣布為非法,但英國人很快就把殖民統治的觸角伸向這裡:1861年,他們宣布
拉各斯為英屬殖民地;1885年,整個
幾內亞灣沿岸都被置於英國保護之下。
聯邦前身
英國人把這塊廣闊的殖民地重新劃分為兩個保護區:北區和南區,另加西南沿海的
拉各斯直屬殖民區。1914年12月1日,成立了凌駕於各區之上的
行政長官公署,以
弗雷德里克·盧加爵士為行政長官,這個行政公署被認為是現代
奈及利亞的雛形,英國人所劃分的3個地區,也成為奈及利亞聯邦最初三大主體的前身。
獨立鬥爭
奈及利亞的民族主義情緒在20世紀初開始形成和高漲,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1954年,英屬奈及利亞制定了憲法,規定成立大英國協框架下的奈及利亞自治政府,下轄東區、西區、北區和首都
拉各斯直轄區;1960年10月1日,奈及利亞宣布獨立,並於3年後成立了聯邦共和國,史稱奈及利亞第一共和國,仍留在大英國協框架內。
民族矛盾
獨立後的
奈及利亞深受殖民後遺症所累,國家發展舉步維艱。
奈及利亞在歷史上並非一個統一體,而是一個由不同種族、不同文明在很短時間內糅合成的新興國家。該國民族多達250餘,但最有影響的是三大部族:北部信奉伊斯蘭教的
豪薩-
富拉尼族、西南部的約魯巴族和東南部
尼日河三角洲地帶的
伊博族。
這三大民族中,豪薩-富拉尼族仍保留了傳統的
埃米爾和邦國統治機構,與英國殖民者保持著有距離的合作,英國人也因為宗教不同的緣故,對他們採取以羈縻為主的做法。南部的兩大民族都不同程度接受了基督教,其中伊博族受影響最大,其所轄地區發展最快,
伊博人對於西方文化和教育也採取了更為積極的態度,因此被英國人認為是“合作的民族”,大批伊博人被提拔到公務員和軍官崗位上;而約魯巴族則取得了商界的主導地位。英國殖民者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將三大民族、三大地區分而治之,各地區的經濟並不與鄰近地區關聯,而是直接成為英國的原料輸出地,這就給地區與民族間的關係埋下了衝突的種子。
1954年的憲法規定,各地區享有除外交外的充分自決權,軍政和經濟大權均掌握在地區手中,因此約魯巴、
伊博族控制的東、西兩區於1957年便宣告自治,而豪薩-
富拉尼人的北區卻直到兩年後的獨立選舉前夕才宣布自治,政治進程的不一致造成了地區和民族間關係的不協調,而且在如此鬆散成員基礎上構成的聯邦政府職能自然受到極大限制,雖然新政府意識到加強中央職能的重要性,並在1963年將原有的三大地區劃分為四個:將原有三個區土地的各一部分劃分為新成立的西部
中央區,以削弱地區勢力,但此舉不但收效甚微,在某種程度上反倒激起了一些地方主義者對中央的不滿,因為他們覺得屬於本民族的土地被強奪了。
二月政變
獨立前在三大民族中,
伊博族經濟最發達,受教育程度最深,在獨立運動中表現積極,所作出的貢獻也最大,因此獨立後不論政府、軍隊,都充斥著伊博族的各級官員。但他們對於這些並不滿足,他們認為
奈及利亞是落後國家,需要更強有力的
中央政府和更有效率的行政治理,而現行的體制和領導人積弊太深,無法承擔帶領奈及利亞走向現代化的歷史使命;此外,對於投票前夕才匆忙宣布自治的
豪薩-
富拉尼族,卻倚仗人口優勢在投票中勝出,由該族領袖巴勒瓦擔任聯邦總理,他們也覺得忿忿不平。
但另兩個民族對伊博族也頗有怨言:豪薩-
富拉尼人認為
伊博人在殖民時代已占了很多便宜,如今獨立了,權力理應重新分配;
約魯巴人在獨立運動中同樣作出不小的貢獻,他們也越來越不滿意僅僅在商界呼風喚雨,希望在政界、軍界進行重新政治分配。出於利益的考量,豪薩-富拉尼和約魯巴兩大民族逐漸走近,和
伊博族的矛盾日益深刻。
在很大程度上他們的怨言是有道理的:1966年初北部地區的出版物宣稱,
奈及利亞的公職45%已被
伊博人占據,而該比例在1968年還會上升到60%,而“北部人”在這些機構中只占10%,不但如此,由於伊博人居住區人口密度大,他們在幾年間不斷向人口密度較小的北方移民,引起了另兩個民族、尤其是
豪薩-富拉尼族人的驚恐,在他們看來,伊博人享受了與他們的人數比例不相稱的政治與經濟利益,而且正打算憑藉這一優勢鯨吞整個
奈及利亞。
伊博人自己卻不這樣看,在他們看來,“素質較高”的伊博人所擁有的權力不但不是太大,相反還遠遠不夠,只有讓他們獲得更多權力,他們才能領導奈及利亞走向富強和現代化。
60年代初在伊博人控制的東區發現大油田的訊息使得族群和地區矛盾雪上加霜:伊博人援引憲法,不希望石油開發的收益被其它民族和地區均沾;而另兩個民族當然不會認同這樣的意見——既然是一個國家,資源理當屬於全體國民。
直到此時,這個年輕國家裡並不存在“分裂”勢力:
伊博人也好,另兩個民族也罷,他們的主張都是加強中央政府的作用,維護國家的統一——但得照他們族的主張去做。
由於英國人給
奈及利亞留下一個地方獨大的鬆散聯邦體制,和機械按地區和人口分配話語權的模式,使得部分以精英自詡的伊博族人日益感到,人口不占優勢的他們僅憑議會和選票,是難以讓國家按照他們的方略來發展的,他們中的激進分子產生了用非常手段實現的目標的想法。
1966年2月15日,一群伊博族少壯軍官把這種想法付諸行動:他們發動了“二月政變”,暗殺了巴勒瓦總理。政變的組織者之一恩澤奧古少校通過電台宣布了最高
革命委員會的革命目標,是推翻這個腐敗、支持分裂、充滿部族主義的政府,建立新的秩序。還宣布對挪用公款、受賄、腐敗、強姦、同性戀以及反革命行為都可以判處死刑。不過奈及利亞軍隊的大部分對這個革命並不感興趣。很快,
奈及利亞的軍隊最高領導人,駐守在
拉各斯的伊龍西準將就取得了大部分軍隊的支持,竊取了革命果實,成為奈及利亞第一屆
軍政府領導人。
不論伊博族人有怎樣的動機和理由,這次變質的軍事政變無疑是莽撞和毫無道理的:本已在政界、軍界位置上占盡便宜的他們利用這次機會大肆排斥甚至殺害異己,致使包括西區、北區首席部長(分別為
約魯巴人和
豪薩人)在內的大批非
伊博族官員被害,從而使原本緊張的族際、區際矛盾愈演愈烈。
在這種緊張局勢下,伊龍西少將強化
中央集權的措施很自然地被西區、北區理解為替
伊博人攫取更多利益賬目,而遭到頑強抵制;同時,迫於本族人的壓力,也鑒於形勢的叵測,他不得不任命伊博人奧朱古中校為東區軍事長官,並提拔為上校,同時出於政治平衡的考量任命了另外三個區的軍事長官,使得地區割據、對抗的趨勢更加不可收拾。
這是奈及利亞歷史上首次軍事政變,此後的幾十年里,軍事政變在這個年輕的國家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講,二月政變打開了用軍事干預政治的
潘多拉盒子。
伊龍西之死
儘管伊龍西少將一再淡化二月政變的族群色彩,但政變中的死難者大多為
約魯巴人和豪薩-
富拉尼人的事實,讓後者很難接受這樣一個“
伊博人政府”的領導。在短短几個月時間裡,西區、北區的各種媒體和政治家紛紛起來,用“民族利益”這把利器鼓動民眾對抗伊博族人,他們提出,要按人口比例重新分配權力,把被伊博人占據的“好位置”,尤其是軍權和政權都奪過來。
根據由英國人制訂、獨立後稍加修訂繼續沿用的徵兵法,
奈及利亞軍隊系按民族比例招募:北區60%,東區、西區各15%,西部中央區10%,這種意在鼓勵人口較多的豪薩-富拉尼族人當兵的政策造成的後果,就是在大多數部隊里均可看見這樣的場景,即人數占絕對優勢的豪薩-富拉尼和約魯巴士兵,被孑影孤立的
伊博族軍官所領導。這種現象在種族矛盾尖銳時即刻變成了災難:從5月開始,大批伊博軍官被部下驅逐甚至殺死,這種可怕的浪潮隨即卷向北區、西區政府機關的伊博族公務員,以及因生活所迫移居這裡的普通
伊博人,短短兩個月內,被殺死的伊博人據說達到3000。
伊龍西政府對這一事態的強硬鎮壓激起了更大的反彈,一些
豪薩族軍官在國防部長
瓦德將軍和陸軍參謀長戈翁上校的影響下開始醞釀新的政變,這些政變者的構成很複雜,既有堅定的聯邦派,也有僅僅出於對伊博人的仇恨而參加者,而瓦德和他的外甥、
總參謀部通訊局長
穆罕默德中校則希望通過政變,將信仰伊斯蘭教的北區和信奉“異教”的其它地區分割開來,但形勢迫使這些各懷心思的軍人走到了一起。
7月29日,政變爆發,由於穆罕默德中校迅速切斷了總統府和外界的一切通訊聯繫,並第一時間搶占
拉各斯機場,政變士兵迅速衝進總理府,殺死了伊龍西少將和另外27名伊博高級軍官。
穆塔拉.穆罕默德,7月政變中立下頭功,比夫拉戰爭中任聯邦第二師師長,1975-76曾任
奈及利亞聯邦總統。
破鏡難圓
較諸“二月政變”,這次起事顯得更混亂,更無章法,戈翁上校直到政變後3天才正式宣布“繼承”政權,但他顯然無力阻止殺戮、搶劫、焚掠等無法無天的行為,在北方各地,憤怒的豪薩-
富拉尼人開始變本加厲地攻擊當地
伊博人,後者的反應是拋棄一切,逃回東南方
三角洲地區,自己的傳統家園,而在奧朱古(已升為上校)領導下的東區,伊博人也以同樣暴力對待當地其它民族,迫使他們向北遷移,整個國家處於一片混亂之中。
這種局面顯然並不符合任何政府的利益。經過一段思考,戈翁(此時已升為
準將)發表聲明,指責“全國各地”殺戮和迫害其他民族的做法都是“魯莽和不負責任的”,並呼籲各方保持克制、和解,召開特別會議解決爭端。
雅各布.戈翁將軍,比夫拉戰爭中聯邦領導人、三軍統帥8月9日,特別會議在拉各斯召開,會議提出了包括加強中央權力、約束部隊行動、強調軍官服從最高軍事委員會命令和打破民族界限、重新指定部隊防區等的“四項決議”,但這些很快變成一紙空文:許多部隊官兵以安全為由拒絕到非本民族防區服役,由於伊博軍官大批流失,各部隊多呈無政府狀態,一些官兵乾脆自行逃回老家。
由於安全的需要,北區、西區相繼成立了一些小規模的“安全部隊”,以部分取代一片混亂的聯邦軍職能,這更加劇了
伊博人的恐慌,導致更大規模逃亡的開始,至當年底,約5萬名伊博人從北方的工作地逃回位於東區的家園,原住東區的其他民族也幾乎逃亡殆盡,這使得各地區間民族壁壘森嚴,更大的衝突一觸即發。
擔任東區軍政首長的奧朱古上校拒絕承認戈翁政府的合法性,並提出懲辦兇手、賠償伊博人損失等要求,遭到其他族群代表抵制,雙方巨大的分歧導致特別會議毫無成效。
奈及利亞的混亂局面引起國際社會關注,在
加納民族解放運動主席恩科拉赫的斡旋下,1967年3月聯邦和東區代表在加納的阿布里召開和會,並達成了一份旨在緩解矛盾的共識。17日,聯邦政府簽署《第8號條令》,宣布接受阿布里共識,但奧朱古認為該共識不能滿足
伊博人的要求,不顧包括
衣索比亞皇帝
塞拉西一世和美國民權領袖
馬丁.路德.金在內的各界勸說,執意拒絕接受。
此後奧朱古對一切調解和會談態度冷淡,並拒絕出席原定3月在
貝寧城舉行的聯邦高峰財政會議,由於國內政局的混亂,這項旨在制訂年度
財政計畫、本應在前一年舉辦的會議遲遲未能召開,奧朱古認定,這樣的會議“不過是討論怎樣瓜分伊博人的財產”罷了。
奧朱古的態度越來越激進,他甚至曾策劃劫持
奈及利亞國家航空公司從貝寧城飛往
拉各斯的福克-27“友誼”客機,“作為聯邦政府對伊博受害者的賠償”,並第一次提出了“比夫拉”的概念——用伊博地區瀕臨的
比夫拉灣來命名自己的家園,其它地區和族群在聯邦中的代表因此頻繁向戈翁準將施加壓力,要求他“必須拿出聯邦的態度來”。
如果說豪薩軍官發動政變推翻伊龍西少將時,參與者中還不乏有分裂傾向者的話,此時幾乎所有的聯邦新貴都成了堅定的統一派,因為如今他們是聯邦的主人,對於主人來說,統一當然比分裂好得多。他們不但警惕著奧朱古越來越明顯的分離傾向,而且越來越難以壓抑一種衝動:削弱東區和
伊博人。
這種衝動促使他們慫恿戈翁在5月27日提出一項法令,將整個國土重新劃分為12個州,其中東區被分割為三個州。
平心而論,這一舉措有利於消除民族間壁壘,削弱地方勢力,強化中央權力,即使換了
伊博族的伊龍西少將在位,遲早也會採取相同措施,但此刻族際矛盾正趨白熱化,採取如此激進的措施顯然操之過急;更糟的是,豪薩-富拉尼和約魯巴代表出於本民族私利,在劃界中故意將大片產油區從東部三州中划走,這自然更難為伊博人所接受。
霎時間“比夫拉”地區群情激憤,只有脫離聯邦,才能保住屬於
伊博人自己的資源和財富,成為當地的主流思想。感到機不可失的奧朱古於30日在政治中心
埃努古發表《比夫拉獨立宣言》,宣布脫離
奈及利亞聯邦,成立獨立的“比夫拉共和國”,定都埃努古,這個“國家”面積近1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高達1350萬。“比夫拉共和國”任命奧朱古為國家元首,並晉升為將軍,任命原
奈及利亞獨立運動領袖、享有盛譽的馬迪埃博將軍為比夫拉軍隊總司令,伊夫勇上校為參謀總長。由於馬迪埃博將軍秉持
聯邦主義立場,對比夫拉獨立態度消極,比夫拉軍的實際指揮權一直掌握在奧朱古手中。
戈翁少將當天即嚴厲譴責這種“背叛行為”,宣布對比夫拉地區實行嚴厲經濟制裁,並發誓要儘快採取軍事措施平息分離運動。
此刻的“比夫拉”萬眾歡騰,對戈翁提高的調門充耳不聞,奧朱古在《比夫拉獨立宣言》最後用低沉的語調說道:
“生日快樂,比夫拉共和國。”
然而這個“共和國”的生日注定不可能快樂,“慶典”當天,北部邊界就傳來兩營聯邦軍集結的訊息,此後數天裡,雙方相繼發出軍事總動員令,一場血腥大戰序幕的揭開,此刻僅僅是時間問題了。
南北戰爭
戰爭進程
戰爭從7月6日開始,首先
奈及利亞聯邦部隊以兩路縱隊攻入比夫拉。奈及利亞右路部隊首先在14日拿下南部重鎮恩蘇卡,但遭到比夫拉軍的抵抗,戰爭陷入僵局狀態。雖然比夫拉軍作戰勇猛,但是戰爭還是呈一邊倒狀態。中央政府受到了英國以及最主要蘇聯的軍事支持,法國,
葡萄牙和
南非則支持比夫拉共和國。法國向比夫拉出售武器,葡萄牙則提供飛機中繼站。然而他們都並沒有發表官方的承認。
比夫拉政府從一開始就處於劣勢,一周內就失去了幾個城市。比夫拉也不是沒有反擊,7月9日,一隊人馬就越過了
尼日河,進入中西部。中西部的軍隊主要也是
伊博人,自然沒有多少抵抗。8月底,奧朱古的軍隊控制了中西部。聯邦政府急忙在西部組建了第二步兵師開始反擊。到9月份,第二師就奪回了對中西部大部分地區的控制,開始在尼日河與比夫拉軍隊拉鋸。隨後,戈翁又組建了第三師進攻
尼日河三角洲的油田地區。三個師出動的總兵力超過十萬,海陸空軍全面出動,可以說是非洲獨立後最大的戰爭。到10月份,第一師已經從北方進入到
伊博人的核心區域,占領了比夫拉的首都;第二師成功越過了尼日河,也深入到比夫拉境內;第三師則基本上控制了三角洲地區的油田和比夫拉南部海岸線上的主要的港口。到1968年6月,聯邦軍隊已經控制了比夫拉90%的地區,大部分的城市,所有的港口、油田,大多數的機場,完成了對東部軍隊的包圍,斷絕了比夫拉與外界的陸路聯繫。
宣傳戰
現在奧朱古政府的日子就很難過了。油田沒有了,交通斷絕了,比夫拉政府基本上就沒有了收入,軍隊也開始缺乏彈藥,眼看就堅持不下去了。而被圍困的人,缺乏最基本的生活物資,食品也不夠,饑荒遍地。奧朱古畢竟是受過
牛津教育的,很知道利用輿論。於是,一場宣傳戰在歐美展開。在奧朱古的宣傳裡面,
奈及利亞聯邦政府在利用飢餓政策和比夫拉作戰,比夫拉
難民營裡面的悲慘狀況,被奧朱古放大了多少倍的在歐美宣傳。1968年,比夫拉在歐美眼裡,幾乎成了苦難非洲的象徵;奈及利亞聯邦政府,也成了種族屠殺的兇手。很快,大批西方援助抵達比夫拉,人道主義物資自然不少,武器裝備也源源不斷,在最高峰的1969年,每天飛往比夫拉的救援飛機就多達四十架次,自願到比夫拉進行
人道主義援助的志願者也有不少。
實際上比夫拉的糧食問題遠沒有宣傳得這么嚴重,造成平民大饑荒的元兇,正是奧朱古自己。奧朱古為了保證軍隊的糧食供應,囤積了大量的糧食,拒絕發放給平民。歐美很多的援助資金,也都被奧朱古換成了其他物資,特別是武器。可惜,這些要到戰後才會被揭穿。現在,這些救援救活了奧朱古政府,給奧朱古政府帶來了足夠的外匯購買武器。除法、葡、南非外,以色列、
羅得西亞(今
辛巴威)也提供了不少幫助,甚至連
梵蒂岡都在道義上加以聲援。為了保持西方的援助,奧朱古拒絕了開闢人道主義通道、解救比夫拉難民的建議。難民已經成了奧朱古重要的反抗武器,日子自然越艱苦越好。有了資金補充的奧朱古政府開始使用僱傭軍,在小股僱傭軍的協助下,1969年6月,比夫拉軍隊開始反擊,進行了一些空襲。不過這些騷擾並沒有給聯邦軍隊帶來太大麻煩,聯邦軍隊受到的損失很快就恢復了。這也是比夫拉軍隊的最後反擊。
結果
1969年6月底,
奈及利亞聯邦政府斷絕了對比夫拉的
紅十字會的援助,兩周后,同意紅十字會進入前線地區進行醫療服務,但是拒絕為比夫拉提供食品供應。10月,奧朱古要求聯合國干涉停火,戈翁則要求奧朱古投降。1969年12月底,聯邦軍隊發起了總攻,帶隊的是第三海軍陸戰師的
奧巴桑喬上校。在1969年的最後幾天,第三海軍陸戰師成功地將比夫拉一分為二。1970年1月初,第三師又連續攻占兩個比夫拉城市。比夫拉共和國政府不得不於1970年1月15日(一說13日)正式宣布投降。比夫拉地區重新加入奈及利亞。這場持續了兩年半時間的內戰終於結束。
這場戰爭真正的勝利者只有個別
軍政府的首腦。首先就是被倉促扶持上台的戈翁。內戰使得
奈及利亞迅速擴充了軍隊,極大地充實了戈翁的影響力,穩固了戈翁在軍隊內部的基礎。1970年1月13日,戈翁在比夫拉的電台發表講話,宣稱這場內戰沒有勝利者,沒有被征服者,並宣布了和解重建計畫:沒有人在戰爭中授勳,
伊博人在內戰以及之前的騷亂中損失的財產,都將被補償、重建;比夫拉的軍隊,被全部吸納進入奈及利亞軍隊——雖然這些政策並沒有認真實施,但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在這場戰爭中,約200萬人(一說300萬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絕大多數死於飢餓和疾病。比夫拉的經濟被徹底摧毀,預計需要許多年才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全國第一大種族
伊博族在此後數十年時間內,無一人能夠在
奈及利亞軍隊或政府中擔任要職。獨立領導人奧朱古在戰後逃往
象牙海岸,在1982年奈及利亞大赦後,才回到國內。他參加了2003年的總統大選,然而慘敗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