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

哈剌嗔一般指本詞條

喀喇沁,又譯哈喇臣、哈喇慎、哈拉克親,古代蒙古部落名。現在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喀喇沁旗等地,蒙古國也有少量分布。

“喀喇沁”的漢語意思是“守衛者”。漢語拼音為kā lǎ qìn,蒙古語讀音為“哈日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喀喇沁
  • 外文名:Kharchin
  • 別名:哈喇臣、哈喇慎、哈拉克親
  • 意思:守衛者或釀馬奶酒的人
  • 名人特睦格圖貢桑諾爾布
歷史沿革,元代以前,明代時期,清代時期,喀喇沁三旗,喀喇沁右旗,喀喇沁左旗,喀喇沁中旗,

歷史沿革

元代以前

喀喇沁是蒙古歷史上古老而著名的部落,元代叫哈剌赤,明代叫哈剌嗔,清代叫喀喇沁。它原是一支遊牧於中亞草原阿姆河流域的烏古斯人,形成於7世紀。
按元代的有關記載,拖雷西征歐亞時,將居住在阿姆河以南的呼羅珊地區的喀喇沁部強行編入軍隊,設立欽察侍衛親軍,以土土哈為都指揮使,居住在嶺北行省哈剌和林一帶,世代為汗廷提供馬乳食品,為大汗守衛陵寢和倉庫。土土哈家族祖孫幾代管轄著哈剌赤軍隊,土土哈和其三子床兀兒率領的哈剌赤軍在元廷政治生活中起著堅定的保皇作用,為元廷屢建戰功。

明代時期

15世紀,喀喇沁部仍駐牧於漠北,曾出過北元權臣孛來太師。孛來死後,喀喇沁部歸於瓦剌諾顏亦不剌統領,編為右翼三萬戶中的永謝布萬戶的十營(十鄂托克)之一,從漠北遷入鄂爾多斯境內駐牧。1510年,達延汗擊敗亦不剌,永謝布萬戶瓦解,遺留下喀喇沁部、阿速特部、永謝布部三部,組成了新的喀喇沁萬戶,取代了過去的永謝布萬戶,並歸達延汗之孫昆都力哈統領。1540年前後,喀喇沁萬戶遷出鄂爾多斯,駐牧於明朝的獨石口邊外舊開平(元上都)一帶,其牧地位於今河北省崇禮縣東北部、沽源縣及內蒙古正藍旗和多倫縣境內,即小灤河流域和閃電河流域之間,北起渾善達克沙地,南到崇禮縣獅子溝一帶,勢力強盛。
重組後的喀喇沁萬戶除了昆都力哈所領的舊部眾(喀喇沁、阿速特、永謝布三部)外,還吸收了東土默特(其牧地在今天河北省豐寧縣西部和南部,圍場縣、隆化縣境內的伊遜河、蟻螞吐河一帶,以及從平泉縣西部到遼寧凌源縣、建昌縣一帶)以及兀良哈三衛(蒙古稱“山陽萬戶”)之一的朵顏衛主幹部眾(其牧地以今天內蒙古喀喇沁旗、寧城縣北部為中心,東邊到遼寧省喀左旗和建昌縣北境一帶:西邊經過河北省隆化縣東部,到豐寧縣東部、灤平縣北部:南邊經平泉縣境,到承德縣東南部一帶)。其中喀喇沁等三舊部和東土默特由黃金家族統領,處於統治地位;朵顏衛則是兀良哈一族統領,處於被統治地位。朵顏衛與支配喀喇沁萬戶的黃金家族廣泛聯姻,成為黃金家族諸諾顏塔布囊。喀喇沁萬戶與朵顏衛之間的融合日益密切,以致明人有時將朵顏衛各支的概稱“朵顏三十六家”也叫做“哈剌嗔(喀喇沁)三十六家”。
明朝末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在後金與明朝以及察哈爾的鬥爭中,喀喇沁萬戶處於明、金、蒙古各部中間的地理位置,捲入被各方爭奪的漩渦中。察哈爾若征服了喀喇沁,可東與後金抗衡,後金若占據喀喇沁,可進至明境北邊。由於以林丹汗為首的察哈爾部對蒙古族各部經常進行肆意侵犯和掠奪,1627年,喀喇沁萬戶與其它各部組成十萬聯軍在趙城(呼和浩特)附近與察哈爾部展開激戰,昆都力哈後裔所統治的喀喇沁被擊潰,退到喀喇沁塔布囊的營地(即朵顏衛)。喀喇沁立即派使者到後金,請求皇太極攻打察哈爾,皇太極同意聯合遠征察哈爾。1628年,喀喇沁與後金正式結盟。

清代時期

1635年,統一漠南蒙古的後金開始著手整飭喀喇沁部。原本支配喀喇沁萬戶的黃金家族諸諾顏被後金從喀喇沁部中剝離,編入八旗,成為八旗蒙古的一部分,如喀喇沁末代汗拉斯喀布被編入蒙古正黃旗、末代洪台吉弼喇什被編入蒙古鑲紅旗、出身東土默特的布爾哈圖被編入蒙古正藍旗。而大部分兀良哈氏(清譯“烏梁海氏”)的塔布囊則襲用喀喇沁之名,成為外藩蒙古札薩克。後金將喀喇沁分為左翼和右翼旗,右翼以固嚕思奇布為第一任額真(首領),治所在今錫伯河北岸龍山(今內蒙古喀喇沁旗龍山鄉),左翼以色棱掌管左翼旗(今遼寧喀左),授札薩克(旗長),世襲罔替,後增加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中、左三旗加上土默特左、右二旗組成內蒙古六盟之一的卓索圖盟。入清以後,朝廷劃定的喀喇沁部遊牧地界為:“在喜峰口東北三百五十里。至京師七百六十里。東西距五百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東至土默特及敖漢界,西至察哈爾正藍旗牧場南界,南至盛京邊牆界,北至翁牛特界。”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寧城縣和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還包括河北省承德市的部分地區。從此,這裡的蒙古人們開始了定居農耕生活,結束了長期以來的狩獵、遊牧和戰爭、劫掠的生活。
喀喇沁部是與清朝皇室聯姻關係最為密切的部落之一,據歷史文獻記載,清朝皇家與喀喇沁通婚共114次,其中下嫁到該部的皇家女有93人,娶喀喇沁之女的21人。這一情況表明,喀喇沁部三個旗的扎薩克王公塔布囊之家世代與清朝皇室結親。在這裡尤以清康熙皇帝將其第五女端靜公主下嫁到喀喇沁右旗扎薩克郡王扎什之子噶爾臧為之最。扎什為兒子迎娶公主特意修建了端靜公主府,現在這座端靜公主府又稱公爺府,至今猶存。在清廷中引人注目的喀喇沁額駙是喀喇沁左旗的僧袞扎布祖孫三代。僧袞扎布是色棱曾孫,於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迎娶康熙皇帝的孫女,乾隆二年升為理藩院外侍郎。僧袞扎布的兩個兒子瑚圖靈阿、扎拉豐阿也都成為皇家額駙。嘉慶以後至清末,喀喇沁右旗固魯思奇布的後裔成為喀喇沁部較有影響的皇家額附,其六世孫曼朱巴咱爾於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娶定郡王綿恩長女,官至御前行走。他的後人色伯克多爾濟、旺都特那木濟勒等都娶皇家女,而且他們在清廷中都是很高品級的官員。尤其貢桑諾爾布,無論對於清廷還是蒙古各部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和起過重要的作用。

喀喇沁三旗

喀喇沁右旗

喀喇沁旗建制始於後金皇太極天聰九年(1635年),原稱喀喇沁右翼旗。清朝對大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3年一會盟,各杞薩克旗獨立執政,由清廷直接統轄。清廷對蒙旗王公貴族封官晉爵,喀喇沁右翼旗第一代杞薩克固魯思奇布為貝勒,第三任札薩克班達爾沙晉郡王,第八任杞薩克喇特納錫第被清廷賜封親王銜,地位顯赫。十家公主陵雖然陵寢無存,但高大的石牌坊告訴人們,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一位清廷的金枝玉葉、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公主下嫁雖為清廷和親政策但也為塞外蒙旗帶來了手工業、建築業、園藝種植等技術。
喀喇沁(哈剌嗔)
喀喇沁旗
今喀喇沁旗。政府駐地:錦山鎮。喀喇沁旗轄8個鄉鎮、1個錦山街道:錦山鎮、王爺府鎮牛營子鎮乃林鎮美林鎮小牛群鎮十家滿族鄉民族鄉),西橋鎮

喀喇沁左旗

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置喀喇沁左翼旗(治所初在官大海,後遷至南公營子)。
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在旗境內置塔子溝廳。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塔子溝廳為建昌縣,開始實行蒙漢分治:漢族歸縣管轄,蒙古族歸旗管轄。一抉兒土地上有兩套行政建制,旗縣並立。
喀喇沁(哈剌嗔)
喀喇沁
1940年撤銷縣。將喀喇沁左翼旗改為喀喇沁左旗,統歸喀喇沁左旗管轄。
1946年8月,成立喀喇沁左旗人民政府,從此結束了蒙漢分治的歷史。
1957年10月,國務院58次會議通過撤消喀喇沁左旗建制。
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駐地大城子鎮。今屬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下轄22個鄉鎮(場)、1個經濟開發區、1個工業園區、1個街道辦事處、8個社區、186個行政村、4個分場:大城子鎮中三家鎮南公營子鎮、北公營子鎮白塔子鎮平房子鎮山嘴子鎮南哨鎮老爺廟鎮六官營子鎮十二德堡鎮水泉鄉臥虎溝鄉甘招鄉興隆莊鄉羊角溝鎮尤杖子鄉東哨鄉草場鄉坤都營子鄉大營子鄉官大海農場利州經濟開發區、冶金鑄造工業園區、大城子鎮街道辦事處。

喀喇沁中旗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增建為喀喇沁中旗。自清至民國喀喇沁中旗蒙制屬卓索圖盟,漢制屬熱河省,長期實行蒙漢分治。清代,漢制歸承德平泉州、熱河省平泉縣
民國20年(1931年)設寧城設定局,民國22年(1933年)始稱寧城縣
1945年我黨建立平泉縣,包含寧城地區。解放後,先後設寧城縣、喀喇沁中旗、寧城縣——喀喇沁旗聯合政府
1949年改稱寧城縣人民政府,屬熱河省。
喀喇沁(哈剌嗔)
喀喇沁
1956年,熱河省撤消,寧城縣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盟轄。
1969年隨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1979年又重歸內蒙古,1983年昭烏達盟撤消建赤峰市,寧城縣屬赤峰轄至今。縣城所在地為:天義鎮
寧城縣轄:天義鎮大城子鎮大明鎮二龍鎮八里罕鎮小城子鎮汐子鎮城關鎮頭道營子鎮熱水鎮、忙農營子鄉、五化鄉、山頭鄉西泉鄉鐵匠營子鄉必斯營子鄉榆樹林子鄉大雙廟鄉甸子鄉石佛鄉、黑里河鄉、三座店鄉、四道溝鄉、存金溝鄉馬架子鄉布日嘎蘇台鄉八肯中鄉一肯中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