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結構,軌道,彗尾的產生,起源,彗星的起源,彗星的故鄉,性質,觀測,觀測方法,彗星與生命,命名規則,中國人發現的彗星,隕石流星關係,彗星各類,酒精彗星,周期彗星,最亮彗星列表,地球“送水工”,
簡介 彗星 (Comet),是進入
太陽系 內亮度和
形狀 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分為
彗核 、
彗發 、
彗尾 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質構成,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
冰核 周圍形成朦朧的
彗發 和一條稀薄
物質流 構成的彗尾。由於
太陽風 的壓力,彗尾總是指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形成一條很長的彗尾。彗尾一般長几千萬千米,最長可達幾億千米。彗星的形狀像掃帚,所以俗稱
掃帚星 。彗星的運行軌道多為拋物線或
雙曲線 ,少數為
橢圓 。目前人們已發現繞太陽運行的彗星有 1700 多顆。著名的哈雷彗星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 76 年。
2014 年 2 月 21 日,日本
京都 產業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彗星上有氨的存在。根據最新報導稱:科學家們近日在追蹤“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羅塞塔號飛行器上發現了屬於該彗星的一些化學殘留物。科學家使用探測器對這些化學物質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主要成份為氨、甲烷、
硫化氫 、
氰化氫 和
甲醛 。由此,科學家得出結論稱,彗星的氣味聞起來像是臭雞蛋、馬尿、
酒精 和苦杏仁的氣味綜合。
結構 彗星 沒有固定的體積,它在遠離
太陽 時,體積很小;接近太陽時,彗發變得越來越大,彗尾變長,體積變得十分巨大。
彗尾 最長竟可達2億多千米。彗星的質量非常小,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 1 克。
彗發 和彗尾的物質極為稀薄,其質量只占
總質量 的 1~5%,甚至更小。彗星物質主要由水、
氨 、甲烷、
氰 、氮、二氧化碳等組成,而彗核則由凝結成凍的水、二氧化碳(
乾冰 )、氨和塵埃
微粒 混雜組成,是個“髒雪球”!
一般彗星是由彗頭和彗尾兩大部分組成。
彗頭又包括彗核和彗發兩部分。後來自 1920 年探空火箭、
人造衛星 和
宇宙飛船 對彗星近距離的探測,又發現有的彗星在
彗發 的外面被一層由氫
原子 組成的巨雲所包圍,人們稱為“彗雲”或“氫雲”。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彗頭實際是由彗核、彗發和彗雲組成的。
彗核是彗星最中心、最本質、最主要的部分。一般認為是固體,由石塊、鐵、塵埃及氨、甲烷、冰塊組成。彗核直徑很小,有幾公里至十幾公里,最小的只有幾百米。
彗發:是彗核周圍由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球狀的霧狀物。半徑可達幾十萬公里,平均密度小於
地球大氣 密度的十億億分之一。通過光譜和射電觀測發現,彗發中氣體的主要成份是中性分子和原子,其中有氫、
羥基 、
氧 、
硫 、
碳 、
一氧化碳 、
氨基 、
氰 、
鈉 等,還發現有比較複雜的
氰化氫 (HCN)和甲基氰(CH
3 CN)等化合物。這些氣體以平均 1~3 千米/秒的速度從中心向外流出。
彗云:在彗發外由氫原子組成的雲,人們又稱為氫雲。直徑可達 100萬~1000 萬公里,但是有的彗星就沒有彗雲。
根據彗頭的形狀和組成特點,可分為“無發彗頭”、球莖形彗頭、錨狀彗頭等等。
彗尾是在彗星接近太陽大約 3 億公里(2 個天文單位)開始出現,逐漸由小變大變長。當彗星過近日點(即彗星走到距太陽最近的一點)後遠離太陽時,彗尾又逐漸變小,直至沒有。彗尾的方向一般總是背著太陽延伸的,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彗尾是拖在後邊,當彗星離開太陽遠走時,彗尾又成為前導。彗尾的體積很大,但物質卻很稀薄。彗尾的長度、寬度也有很大差別,一般彗尾長在 1000 萬至 1.5 億千米之間,有的長得讓人吃驚,可以橫過半個天空,如 1842Ⅰ彗星的彗尾長達 3.2 億千米,可以從太陽伸到火星軌道。一般彗尾寬在 6000~8000 千米之間,最寬達 2400 萬千米,最窄只有 2000 千米。
根據彗尾的形狀和受太陽斥力的大小,彗尾分為二大類。一類為“離子彗尾”由離子氣體組成,如一氧化碳、氫、二氧化碳、碳、氫基和其他
電離 的分子。這類彗尾比較直,細而長,因此又稱為“氣體彗尾”或 Ⅰ 型彗尾。另一類為“
塵埃彗尾 ”,是由微塵組成,呈黃色,是在太陽
光子 的輻射壓力下推斥微塵而形成。彗尾是彎曲的,彎曲較大,較寬的又稱為 Ⅱ 型彗尾;彎曲程式最大,又短又寬的又稱為 Ⅲ 型彗尾。此外還有一種叫“
反常彗尾 ”,彗尾是朝向太陽系方向延伸的扇狀或長釘狀。一般一顆彗星有兩條以上的不同類型彗尾。
軌道 橢圓軌道的彗星又叫
周期彗星 ,另兩種軌道的又叫
非周期彗星 。周期彗星又分為
短周期彗星 和
長周期彗星 。一般彗星由
彗頭 和
彗尾 組成。彗頭包括
彗核 和
彗發 兩部分,有的還有
彗雲 。並不是所有的彗星都有彗核、彗發、彗尾等結構。我國古代對於彗星的形態已很有研究,在長沙
馬王堆 西漢古墓出土的帛書上就畫有 29 幅
彗星圖 。在晉書“天文志”上清楚地說明彗星不會發光,系因反射
太陽光 而為我們所見,且彗尾的方向背向太陽。彗星的體形龐大,但其質量卻小得可憐,就連
大彗星 的質量也不到地球的萬分之一。由於彗星是由冰凍著的各種雜質、
塵埃 組成的,在遠離
太陽時 ,它只是個
雲霧 狀的小斑點;而在靠近太陽時,因凝固體的蒸發、氣化、膨脹、噴發,它就產生了彗尾。彗尾體積極大,可長達上億千米。它形狀各異,有的還不止一條,一般總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延伸,且越靠近太陽彗尾就越長。宇宙中彗星的數量極大,但觀測到的僅約有 1600 顆。彗星的軌道與行星的軌道很不相同,它是極扁的橢圓,有些甚至是拋物線或雙曲線軌道。軌道為橢圓的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陽身邊,稱為
周期彗星 ;軌道為拋物線或雙曲線的彗星,終生只能接近太陽一次,而一旦離去,就會永不復返,稱為
非周期彗星 ,這類彗星或許原本就不是太陽系成員,它們只是來自太陽系之外的過客,無意中闖進了太陽系,而後又義無反顧地回到茫茫的宇宙深處。周期彗星又分為短周期(繞太陽公轉周期短於 200 年)和長周期(繞太陽公轉周期超過 200 年)彗星。
彗星 已經計算出 600 多顆彗星的軌道。彗星的軌道可能會受到行星的影響,產生變化。當彗星受行星影響而加速時,它的軌道將變扁,甚至成為拋物線或雙曲線,從而使這顆彗星脫離太陽系;當彗星減速時,軌道的
偏心率 將變小,從而使
長周期彗星 變為
短周期彗星 ,甚至從非周期彗星變成了周期彗星以致被“捕獲”。
彗尾的產生 彗尾被認為是由氣體和塵埃組成;4 個聯合的效應將它從彗星上吹出:
當氣體和伴生的塵埃從彗核上蒸發時所得到的初始
動量 。
太陽風將帶電粒子吹離太陽。
這些效應的相互作用使每個彗尾看上去都不一樣。當然,物質蒸發到
彗發 和彗尾中去,消耗了彗核的物質。有時以爆發的方式出現,
比拉彗星 就是那樣;1846 年它通過太陽時破裂成兩個,1852 年那次通過以後就全部消失。
慧尾往往不止一條 起源 除了一些周期性的彗星外,不斷有開放式或封閉式軌道的新彗星造訪
內太陽系 。新彗星來自何處?這個問題就要從太陽系的形成談起了。
太陽系的起源
太陽系的前身,是氣體與塵埃所組成的一大團雲氣,在 46 億年前,這團雲氣或許受到
超新星爆炸 震波的壓縮,開始緩慢旋轉與陷縮成盤狀,圓盤的中心是年輕的太陽。盤面的雲氣顆粒相互碰撞,有相當比率的物質凝結成為行星與它們的衛星,另有部份殘存的雲氣物質凝結成彗星。
當太陽系還很年輕時,彗星可能隨處可見,這些彗星常與初形成的行星相撞,對年輕行星的成長與演化,有很深遠的影響。地球上大量的水,可能是與年輕地球相撞的許多彗星之遺產,而這些水,後來更孕育了地球上各式各樣的生命。
太陽系形成後的四十多億年中,靠近太陽系中心區域的彗星,或與太陽、
行星 和衛星相撞,或受太陽輻射的蒸發,己消失迨盡,我們所見的彗星應來自太陽系的邊緣。如假設殘存在太陽系外圍的彗星物質,歷經數十億年未變,則研究這些彗星,有助於了解太陽系的原始化學組成與狀態。
彗星的起源 彗星的起源是個未解之謎。有人提出,在太陽系外圍有一個特大彗星區,那裡約有 1000 億顆彗星,叫
奧爾特雲 ,由於受到其它
恆星 引力的影響,一部分彗星進入太陽系內部,又由於
木星 的影響,一部分彗星逃出太陽系,另一些被“捕獲”成為短周期彗星;也有人認為彗星是在木星或其它行星附近形成的;還有人認為彗星是在太陽系的邊遠地區形成的;甚至有人認為彗星是太陽系外的來客。因為周期彗星一直在瓦解著,必然有某種產生新彗星以代替老彗星的方式。可能發生的一種方式是在離太陽 105 天文單位的半徑上儲藏有幾十億顆以各種可能方向繞太陽作軌道運動的
彗星群 。這個概念得到觀測的支持,觀測到非周期彗星以隨機的方向沿著非常長的橢圓形軌道接近太陽。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過路的恆星給予的輕微引力,可以擾亂遙遠彗星的軌道,直至它的近日點的距離變成小於幾個天文單位。當彗星隨後進入太陽系時,太陽系內的各行星的萬有引力的吸力能把這個非周期彗星轉變成新的周期彗星(它瓦解前將存在幾千年)。另一方面,這些力可將它完全從彗星雲里拋出。如果這說法正確,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一千顆左右的彗星記錄只不過是巨大彗星雲中很少一部分樣本,這種雲迄今尚未直接觀察到。與個別恆星相聯繫的這種彗星雲可能遍及我們所處的
銀河系 內。迄今還沒有找到一種方法來探測可能與太陽結成一套的大量彗星,更不用說那些與其他恆星結成一套的彗星雲了。彗星雲的總質量還不清楚,不只是彗星總數很難確定,即使單個彗星的質量也很不確定。估計彗星雲的質量在 10
- 1 3 ~10
- 3 地球質量之間。
彗星
彗星的故鄉 歐特雲理論 (Oort cloud theory):在 1950 年,荷蘭的天文學家 Jan Oort 提出在距離太陽 30,000 AU 到一光年之間的球殼狀地帶,有數以萬億計的彗星存在,這些彗星是太陽系形成時的殘留物。有些歐特彗星偶爾受到"路過"的星體的影響,或彼此間的碰撞,離開了原來的軌道。大多數的離軌彗星,從未進入用大型望遠鏡可偵測的距離。只有少數彗星,以各式各樣的軌道進入內太陽系。不過到目前為止,歐特雲理論僅是假設,尚無直接的觀測證據。
彗星 柯伊伯帶(Kuiper Belt):歐特雲理論可以合理的解釋,長周期彗星的來源和這些彗星與
黃道面 夾角的隨意性。但短周彗星的軌道在
太陽系行星 的軌道面上,歐特雲理論無法合理解答短周期彗星的起源。
1951 年,美國天文學家 Gerard Kuiper 提議在距離太陽 30~100 AU 之間有一柯伊伯帶(或稱為凱伯帶),帶上有許多繞行太陽的冰體,這些冰體的軌道面與行星相似,偶爾有些柯伊伯帶物體受到外行星的重力擾動與牽引,而向太陽的方向運行,在越過
海王星 的軌道時,更進一步受海王星重力的影響,而進入內太陽系成為短周期彗星。
天文學家 David Jewitt 與 Jane Luu 自 1988 年起,以能偵測極昏暗物體的高靈敏度電子攝影機,尋找柯伊伯帶物體。他們在 1992 年找到第一個這類物體(1992 QB1),1992 QB1 距太陽的平均距離為 43 AU,而公轉的周期為 291 年。
柯伊伯帶天體 又常被稱為是
海王星外天體 (List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s)。自 1992 年至 2002 年 10 月為止,陸續又發現了 600 多個柯伊伯帶天體(最新的列表可參見 MPC 的 List Of Transneptunian Objects)。在現階段,天文學家認為
冥王星 、
冥衛一 和
海衛一 ,可能都是進入太陽系內部的柯伊伯帶天體,而發現的瓜奧瓦(Quaoar),其大小約有冥王星的一半。
性質 彗星的性質還不能確切知道,因為它藏在彗發內,不能直接觀察到,但我們可由彗星的光譜猜測它的一些性質。通常,這些譜線表明存在有 OH、NH 和 NH
2 基團的氣體,這很容易解釋為最普通的元素 C、N 和 O 的穩定氫化合物,即 CH
4 ,NH
3 和 H
2 O 分解的結果,這些化合物凍結的冰可能是彗核的主要成分。科學家相信各種冰和
矽酸鹽 粒子 以鬆散的結構散布在彗核中,有些象髒雪球那樣,具有約為 0.1 克/立方厘米的密度。當冰受熱蒸發時它們遺留下鬆散的岩石物質,所含單個粒子其大小從 10
4 厘米到大約 10
5 厘米之間。當地球穿過彗星的軌道時,我們將觀察到的這些粒子看作是流星。有理由相信彗星可能是聚集形成了太陽和行星的星雲中物質的一部分。因此,人們很想設法獲得一塊彗星物質的樣本來作分析以便對太陽系的起源知道得更多。這一計畫理論上可以作到,如設法與周期彗星在空間做一次會合。這樣的計畫正在研究中。
觀測 除了離太陽很遠時以外,彗星的長長的明亮稀疏的彗尾,在過去給人們這樣的印象,即認為彗星很靠近地球,甚至就在我們的大氣範圍之內。1577 年第谷指出當從地球上不同地點觀察時,彗星並沒有顯出方位不同:因此他正確地得出它們必定很遠的結論。彗星屬於
太陽系小天體 。每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它的亮度迅速地增強。對離太陽相當遠的彗星的觀察表明它們沿著被高度拉長的橢圓運動,而且太陽是在這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與克卜勒第一定律一致。彗星大部分的時間運行在離太陽很遠的地方,在那裡它們是看不見的。只有當它們接近太陽時才能見到。大約有 40 顆彗星公轉周期相當短(小於 100 年),因此它們作為同一顆天體會相繼出現。
歷史上第一個被觀測到相繼出現的同一天體是哈雷彗星,牛頓的朋友和捐助人哈雷(1656~1742 年)在 1705 年認識到它是周期性的。它的周期平均為 76.1 年。歷史記錄表明自從公元前 240 年也可能自公元前 466 年來,它每次通過太陽時都被觀測到了。離太陽很遠時彗星的亮度很低,而且它的光譜單純是反射陽光的光譜。當彗星進入離太陽 8 個天文單位以內時,它的亮度開始迅速增長並且光譜急劇地變化。科學家看到若干屬於已知分子的明亮譜線。發生這種變化是因為組成彗星的固體物質(彗核)突然變熱到足以蒸發並以叫做彗發的
氣體雲 包圍彗核。太陽的紫外光引起這種氣體發光。彗發的直徑通常約為 10
5 千米,但彗尾常常很長,達 10
8 千米或 1 天文單位。
科學家估計一般接近太陽距離只有幾個天文單位的彗星將在幾千年內瓦解。公元 1066 年,
諾曼人 入侵
英國 前夕,正逢
哈雷彗星 回歸。當時,人們懷有複雜的心情,注視著夜空中這顆拖著長尾巴的古怪天體,認為是上帝給予的一種戰爭警告和預示。後來,諾曼人征服了英國,諾曼統帥的妻子把當時哈雷彗星回歸的景象繡在一塊掛毯上以示紀念。中國民間把彗星貶稱為“
掃帚星 ”、“
災星 ”。像這種把彗星的出現和人間的戰爭、饑荒、洪水、
瘟疫 等災難聯繫在一起的事情,在中外歷史上有很多。彗星是在扁長軌道(極少數在近圓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雲霧狀小天體。
觀測方法 彗星的目視觀測是青少年業餘愛好者的主要觀測項目,其方法筒單易做,經費少,大多數的業餘觀測者都能進行,而且也為部分專業觀測者所運用。儘管照相觀測已較普遍,但由於歷史上保留有大量多顆彗星目視觀測資料,因此,目視觀測資料可同以前的聯繫起來,保持目視觀測的連續性,並能很直觀地反映彗星所在的狀態,這對研究彗星演化有重要意義,一直受到國際彗星界的重視。
彗星 目視觀測有彗星的亮度估計、彗發的大小和強度測定,以及彗尾的研究和描繪等幾方面的內容。
彗星的亮度估計
彗星需要測光的有三個部分:核、彗頭和彗尾。由於彗尾稀薄、反差小,呈纖維狀,對它測光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彗尾測光不作為常規觀測項目。通常所謂彗星測光是測量彗星頭部(即總星等 M1)和核(即核星等 M2)的亮度。彗核常常是看不到的,或者彗頭中心部分凝結度很高,彗核分辨不清等等原因,彗核的測光相對來說要困難些。另外,我們所指的彗星測光不僅是測量它的
光度 ,記錄測量時刻,而且要密切監視彗星亮度變化,記下突變時刻,所有這些資料對核性質的分析是十分有用的。估計彗星亮度的幾種方法:
彗星
博勃羅尼科夫方法(B 法)
使用這個方法時,觀測者先要選擇幾個鄰近彗星的比較星(有一些比彗星亮,有些比彗里暗)。然後按下面步驟:
(A)調節望遠鏡的焦距,使恆星和彗星有類似的視大小(即恆星不在望遠鏡的焦平面上,成焦外像,稱散焦)。
(B)來回調節焦距,在一對較亮和較
暗恆星 之間內插彗星星等(內插方法見
莫里斯 方法)。
(C)在幾對比較星之間,重複第二步。
(D)取第二和第三步測量的平均值,記錄到 0.1 星等。
西奇威克方法(S 法)當彗星太暗,用散焦方法不能解決問題時,可使用此法。 (A)熟記在焦平面上彗發的“平均”亮度(需要經常實踐,這個“平均”亮度可能對不同觀測者是不完全一樣的)。 (B)對一個比較星進行散焦,使其視大小同於對焦的彗星。 (C)比較散焦恆星的表面亮度和記住的對焦的彗發的平均亮度。 (D)重複第二和第三步,一直到一顆相配的比較星找到,或對彗發講,一種合理的內插能進行。
莫里斯方法(M 法)這個方法主要是把適中的散焦彗量直徑同一個散焦的恆星相比較。它是前面兩種方法的綜合。 (A)散焦彗星頭部,使其近似有均勻的表面亮度。 (B)記住第一步得到的彗星星像。 (C)把彗星星像大小同在焦距外的比較星進行比較,這些比較星比起彗星更為散焦。 (D)比較散焦恆星和記住的彗星星像表面亮度,估計彗星星等。 (E)重複第一步至第四步,直到能估計出一個近似到 0.1 星等的彗星亮度。
另外,還有
拜爾 (Bayer)方法,由於利用這個方法很困難,以及此法對
天空背景 亮度非常靈敏,一般不使用它來估計彗星的亮度了。
當一個彗星的
目視星等 是在兩比較星之間時,可用如下的內插方法。估計彗星亮度同較亮
恆星亮度 之差數,以兩比較量的星等差的 1/10 級差來表示。用比較星星等之差乘上這個差數,再把這個乘積加上較亮星的星等,四捨五入,就可得到彗星的目視星等。例如,比較星 A 和 B 的星等分別是 7.5 和 8.2,其星等差 8.2-7.5=0.7。若彗星亮度在 A 和 B 之間,差數約為 6×1/10,於是估計的彗星星等為:0.6×0.7+7.5=0.42+7.5=7.92,約等於 7.9。
套用上面三種方法估計彗星星等時,應參考標註大量恆星星等的
星圖 ,如 AAVSO 星圖(美國變星觀測者協會專用星圖)。該星圖的標註極限為 9.5 等,作為彗星亮度的比較星圖是合適的。那些明顯是紅色的恆星,不用作比較星。使用該星圖時,應注意到星等數值是不帶小數位的,如 88,就是 8.8 等。另外,星等數值分為劃線和不劃線兩種,劃線的表示光電星等。如 33,表示光電星等 3.3 等,在記錄報告上應說明。
另外,SAO 星表或其它有準確亮度標識的電子星圖中的恆星也可作為估計彗星亮度的依據。細心的觀測者,還可以進行“核星等”的估計。使用一架 15 厘米或口徑再大一些的望遠鏡,要具有較高放大率。進行觀測時,觀測者的視力要十分穩定,而且在高倍放大情況下,核仍要保持恆星狀才行。把彗核同在焦點上的比較星進行比較,比較星圖還是用上述星圖。利用幾個比較星,估計的星等精確度可達到 0.1 等。彗星的核星等對研究彗核的自轉、彗核的大小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彗星與生命 彗星是一種很特殊的星體,與生命的起源可能有著重要的聯繫。彗星中含有很多氣體和揮發成分。根據光譜分析,主要是 C
2 、CN、C
3 ,另外還有 OH、NH、NH
2 、CH、Na、C、O 等原子和原子團。這說明彗星中富含
有機分子 。許多科學家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也許,生命起源於彗星!1990 年,NASA 的 Kevin. J. Zahule 和 Daid Grinspoon 對
白堊紀 -
第三紀 界線附近地層的有機塵埃作了這樣的解釋:一顆或幾顆彗星掠過地球,留下的
胺基酸 形成了這種有機塵埃;並由此指出,在地球形成早期,彗星也能以這種方式將
有機物質 像下小雨一樣灑落在地球上-這就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
命名規則 在 1995 年前,彗星是依照每年的發現先後順序以英文小楷排列。如 1994 年發現第一顆彗星就是1994a,按此類推,經過一段時間觀測,確定該彗星的軌道並修正後,就以該彗星過近日點的先後次序,以羅馬數字Ⅰ、Ⅱ 等排在年之後(這編號通常是該年結束後二年才能編好)。如
舒梅克·利維九號彗星 的編號為 1993e 和 1994Ⅹ。
除了編號外,彗星通常都是以發現者姓氏來命名。一顆彗星最多只能冠以三個發現者的名字,舒梅克·利維九號彗星的英文名稱為 Shoemaker-Levy 9。
由 1995 年起,
國際天文聯合會 參考小行星的命名法則,採用以半個月為單位,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的新彗星編號法。以英文全部字母去掉 I 和 Z 不用將剩下的 24 個字母的順序,如 1 月份上半月為 A、1 月份下半月為 B、按此類推至 12 月下半月為 Y。
其後再以 1、2、3……等數字序號編排同一個半月內所發現的彗星。此外為方便識別彗星的狀況,於編號前加上標記:
彗星 A/ 可能為小行星
P/ 確認回歸 1 次以上的短周期彗星,P 前面再加上周期彗星總表編號(如哈雷彗星為 1P/1982 U1 或簡稱 1P 亦可)
C/ 長周期彗星(200 年周期以上,如
海爾·波普彗星 為 C/1995 O1)
D/ 不再回歸或可能已消失了的彗星(如舒梅克·利維九號彗星為 D/ 1993 F2)
附 S/新發現的行星之衛星
如果彗星破碎,分裂成個以上的彗核,則在編號後加上-A、-B……以區分每個彗核。回歸彗星方面,如彗星再次被觀測到回歸時,則在 P/(或可能是 D/)前加上一個由 IAU
小行星中心 給定的序號,以避免該彗星回歸時重新標記。例如哈雷彗星有以下標記:1P/1682 Q1=1P/1910 A2=1P/1982 U1=1P/Halley=哈雷彗星。
中國人發現的彗星 截止 2015 年 4 月總計 14 顆:
60P Tsuchinshan 2(紫金山 2 號彗星)/發現者:
張鈺哲 團隊
62P Tsuchinshan 1(紫金山 1 號彗星)/發現者:張鈺哲團隊
142P Ge-Wang(葛‧汪彗星)/發現者:
葛永良 、汪琦
153P Ikeya-Zhang(池谷‧張彗星)/發現者:
張大慶
C/1977 V1 Tsuchinshan (紫金山彗星)/發現者:紫金山天文台員工
C/1997 L1 Zhu-Balam (朱‧巴拉姆彗星)/發現者:
朱進 P/1999 E1 Li (李彗星) 2 /發現者:李衛東
P/2007 S1 Zhao (趙彗星)/發現者:趙海斌
C/2007 N3 Lulin (
鹿林彗星 ) /發現者:
葉泉志 林啟生
C/2008 C1 Chen-Gao (
陳-高彗星 ) /發現者:陳韜 高興
P/2009 L2 Yang-Gao (
楊-高彗星 ) /發現者: 楊睿 高興
隕石流星關係 流星和彗星沒有必然聯繫,但大都是彗星尾跡產生的。
流星 是
行星際空間 的塵粒和固體塊(
流星體 )闖入地球大氣圈同大氣摩擦燃燒產生的光跡。若它們在大氣中未燃燒盡,落到地面後就稱為“隕星”或“隕石”。流星體原是圍繞
太陽運動 的,在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變軌道,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圈。許多流星從星空中某一點(
輻射點 )向外輻射散開,這就是
流星雨 。
隕石是太陽系中較大的流星體闖入地球大氣後未完全燃燒盡的剩餘部分,它給我們帶來豐富的太陽系天體形成演化的信息,是受人歡迎的不速之客。每天都約有數十億、上百億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它們總質量可達20噸。
隕石:地球會經常遭遇外來小天體。這些小天體進入地球
大氣層 後會和地球大氣劇烈摩擦並燃燒。這就是流星。如果流星還沒有燃燒完就落到了地面上,那就是隕石。隕石按照其主要化學成分分為石隕石、
鐵隕石 和石鐵隕石三種。
它們的半徑和質量彼此相差很大,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撞擊地球的小天體直徑在10公里以上,那么其造成的破壞將和當年恐龍那次一樣。
彗星各類 酒精彗星 “科學家發現酒精彗星每秒噴500桶酒”報導:科學家觀測發現,“洛夫喬伊”上噴射出來的是釀酒用的乙醇,彗星活躍時,每秒鐘噴出20噸飽含乙醇的液體,大約相當於500桶酒。
周期彗星 在給予周期彗星一個永久編號之前,該彗星被發現後需要再通過一次近日點,或得到曾經通過的證明,方能得到編號。例如編號“153P”的池谷·張彗星,其公轉周期為360多年,因證明與1661年出現的彗星為同一顆,因而獲得編號。其他未有編號的周期彗星請參閱網站。
彗星通常是以發現者來命名,但有少數則以其
軌道計算 者來命名,例如編號為“1P”的哈雷彗星,“2P”的
恩克彗星 和“27P”的克倫
梅林 彗星。同時彗星的軌道及公轉周期會因受到木星等大型天體影響而改變,它們也有因某種原因而消失,無法再被人們找到,包括在空中解體碎裂、行星引力、物質通過彗尾耗盡等。
編號/命名 中文名稱發現者/再發現者 周期(年)
2P/Encke恩克彗星Johann Franz Encke 3.30
5D/Brorsen
布羅森彗星 Brorsen 5.46
6P/d'Arrest達雷斯特彗星d'Arrest 6.51
7P/Pons-Winnecke龐斯·溫尼克彗星Pons & Winnecke 6.38
11P/Tempel-Swift-LINEAR 坦普爾·斯威夫特·
林尼爾彗星 坦普爾、斯威夫特、LINEAR小組 6.37
12P/Pons-Brooks 龐斯·布魯克斯彗星Pons & Brooks 70.92
13P/Olbers
奧伯斯彗星 Olbers 69.56
14P/Wolf沃爾夫彗星Wolf 8.21
15P/Finlay
芬利彗星 Finlay 6.76
16P/Brooks 2布魯克斯2號彗星Brooks 6.89
18D/Perrine-Mrkos佩倫·馬爾科斯彗星Perrine & Mrkos 6.72
19P/Borrelly 博
雷林 彗星Borrelly 6.88
20D/Westphal
威斯特 普哈爾彗星Westphal 61.86
21P/Giacobini-Zinner 賈科比尼-津納彗星Giacobini & Zinner 6.62
22P/Kopff 科普夫彗星Kopff 6.46
23P/Brorsen-Metcalf 布羅森-梅特卡夫彗星布羅森 & 梅特卡夫70.54
24P/Schaumasse 肖馬斯彗星Schaumasse 8.22
25D/Neujmin 2 諾伊明2號彗星Neujmin 5.43
26P/Grigg-Skjellerup 格里格-斯克傑利厄普彗星Grigg & Skjellerup 5.31
27P/Crommelin 克倫梅林彗星Crommelin 27.41
28P/Neujmin 1 諾伊明1號彗星Neujmin 18.19
29P/Schwassmann-Wachmann 1 施
瓦斯 曼·瓦茨曼1號彗星施瓦斯曼、瓦茨曼 14.70
30P/Reinmuth 1 萊馬斯1號彗星Reinmuth 7.32
31P/Schwassmann-Wachmann 2 施瓦斯曼·瓦茨曼2號彗星施瓦斯曼、瓦茨曼 8.72
32P/Comas Sola 科馬斯-索拉彗星Comas Sola 8.78
33P/Daniel
丹尼爾彗星 Daniel 7.06
35P/Herschel-Rigollet Herschel & Rigollet
赫歇爾 -里高萊特彗星155.91
36P/Whipple
惠普爾 彗星Whipple 8.51
37P/Forbes
福布斯 彗星Forbes 6.35
38P/Stephan-Oterma 史蒂芬·奧特瑪彗星Stephan & Oterma 37.71
39P/Oterma 奧特瑪彗星Oterma 19.5
40P/Vaisala 1 維薩拉1號彗星Vaisala 10.8
41P/Tuttle-Giacobini-Kresak 塔特爾-賈科比尼-克雷薩克彗星塔特爾 & Giacobini & Kresak 5.46
42P/Neujmin 3 諾伊明3號彗星Neujmin 10.7
43P/Wolf-Harrington 沃爾夫·哈靈頓彗星Wolf & Harrington 6.45
44P/Reinmuth 2 萊馬斯2號彗星Reinmuth 6.64
45P/Honda-Mrkos-Pajdusakova 本田-馬爾克斯-帕賈德薩科維彗星
本田實& Mrkos & Pajdusakova 5.27
46P/Wirtanen 沃塔南彗星Wirtanen 5.46
47P/Ashbrook-Jackson 阿什布魯克-傑克遜彗星Ashbrook & Jackson 8.16
48P/Johnson
詹森 彗星Johnson 6.96
49P/Arend-Rigaux 阿倫-里高克斯彗星Arend & Rigaux 6.62
50P/Arend 阿倫彗星Arend 8.24
51P/Harrington 哈靈頓彗星Harrington 6.78
52P/Harrington-Abell 哈靈頓·阿貝爾彗星Harrington & Abell 7.53
53P/Van Biesbroeck 范比斯
布萊特 彗星Van Biesbroeck 12.5
54P/de Vico-Swift-NEAT 德威科-斯威夫特-
尼特彗星 de Vico & 斯威夫特& NEAT 7.31
55P/Tempel-Tuttle 坦普爾·塔特爾彗星坦普爾、塔特爾 33.22
56P/Slaughter-Burnham 斯勞特-伯納姆彗星Slaughter & Burnham 11.59
57P/du Toit-Neujmin-Delporte 杜托伊特-諾伊明-德爾波特彗星
du Toit & Neujmin & Delporte 6.41
58P/Jackson-Neujmin 傑克森- 諾伊明彗星Jackson & Neujmin 8.27
59P/Kearns-Kwee 基恩斯-克威彗星Kearns & Kwee 9.47
61P/Shajn-Schaldach 沙因-沙爾達奇彗星Shajn & Schaldach 7.49
63P/Wild 1
懷爾德 1號彗星懷爾德 13.24
64P/Swift-Gehrels 斯威夫特·格雷爾斯彗星斯威夫特 & 格雷爾斯9.21
65P/Gunn 岡恩彗星Gunn 6.80
66P/du Toit 杜托伊特彗星 du Toit 14.7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Churyumov & Gerasimenko 6.57
68P/Klemola 凱莫拉彗星Klemola 10.82
69P/Taylor泰勒彗星Taylor 6.95
70P/Kojima 小島彗星小島信久 7.04
72P/Denning-Fujikawa 丹寧-藤川彗星Denning & 藤川繁久9.01
73P/Schwassmann-Wachmann 3 施瓦斯曼·瓦茨曼3號彗星施瓦斯曼、瓦茨曼 5.34
74P/Smirnova-Chernykh 斯默諾瓦-切爾尼克彗星Smirnova & 切爾尼克8.52
75D/Kohoutek
科胡特克彗星 Kohoutek 6.67
76P/West-Kohoutek-Ikemura 威斯特-科胡特克-池村彗星West & Kohoutek & Ikemura 6.41
77P/Longmore 隆莫彗星Longmore 6.83
78P/Gehrels 2 格雷爾斯2號彗星Gehrels 7.22
79P/du Toit-Hartley 杜托伊特-哈特雷彗星 du Toit & Hartley 5.21
80P/Peters-Hartley 彼得斯-哈特雷彗星Peters & Hartley 8.12
81P/Wild 2 懷爾德2號彗星懷爾德 6.40
82P/Gehrels 3 格雷爾斯3號彗星Gehrels 8.11
83P/Russell 1
拉塞爾 1號彗星拉塞爾 6.10
84P/Giclas 吉克拉斯彗星Giclas 6.95
85P/Boethin 波辛彗星利奧波辛 11.23
86P/Wild 3 懷爾德3號彗星懷爾德 6.91
88P/Howell
霍威爾 彗星Howell 5.50
89P/Russell 2 拉塞爾2號彗星拉塞爾 7.42
90P/Gehrels 1 格雷爾斯1號彗星Gehrels 14.8
91P/Russell 3 拉塞爾3號彗星拉塞爾 7.67
92P/Sanguin 桑吉恩彗星Sanguin 12.4
93P/Lovas 1 洛瓦斯1號彗星Lovas 9.15
94P/Russell 4 拉塞爾4號彗星拉塞爾 6.58
95P/Chiron 奇龍彗星Kowal 50.78
96P/Machholz 1麥克霍爾茲1號彗星Machholz 5.24
97P/Metcalf-Brewington 梅特卡夫-布魯英頓彗星Metcalf & Brewington 7.76
98P/Takamizawa 高見澤彗星
高見澤今朝雄 7.21
99P/Kowal 1
科瓦爾 彗星Kowal 15.1
100P/Hartley 1 哈特雷1號彗星哈特雷 6.29
101P/Chernykh 切爾尼克彗星切爾尼克 13.90
102P/Shoemaker 1 舒梅克1號彗星C. Shoemaker & E. Shoemaker 7.26
103P/Hartley 2 哈特雷2號彗星哈特雷 6.41
104P/Kowal 2 科瓦爾2號彗星Kowal 6.18
105P/Singer Brewster 辛格-布魯斯特彗星Singer Brewster 6.44
106P/Schuster
舒斯特 彗星Schuster 7.29
107P/Wilson-Harrington 威爾遜-哈靈頓彗星Helin & Wilson & Harrington 4.30
108P/Ciffreo 西弗里奧彗星Ciffreo 7.25
109P/Swift-Tuttle 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斯威夫特、塔特爾 135.00
110P/Hartley 3 哈特雷3號彗星哈特雷 6.88
111P/Helin-Roman-Crockett 赫林-羅曼-克羅克特彗星Helin & Roman & Crockett 8.12
112P/Urata-Niijima 浦田·新島彗星浦
田武 、新島恆男6.65
113P/Spitaler 斯皮塔勒彗星Spitaler 7.10
114P/Wiseman-Skiff 懷斯曼-斯基夫彗星Wiseman & Skiff 6.66
116P/Wild 4 懷爾德4號彗星懷爾德 6.48
117P/Helin-Roman-Alu 1 赫琳-羅曼-阿勒1號彗星Helin & Roman & Alu 8.25
118P/Shoemaker-Levy 4 舒梅克·利維4號彗星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6.49
119P/Parker-Hartley 帕克爾-哈特雷彗星Parker & Hartley 8.89
120P/Mueller 1
米勒 1號彗星Mueller 8.43
121P/Shoemaker-Holt 2 舒梅克-霍爾特2號彗星C.Shoemaker, E.Shoemaker & Holt 8.01
122P/de Vico 德威科彗星 de Vico 74.41
123P/West-Hartley 威斯特-哈特雷彗星West & Hartley 7.58
124P/Mrkos 馬爾科斯彗星Mrkos 5.74
125P/Spacewatch 太空觀察彗星Spacewatch 5.54
126P/IRAS
艾拉 斯彗星IRAS衛星 13.29
127P/Holt-Olmstead 霍爾特-奧爾斯特德彗星Holt & Olmstead 6.34
128P/Shoemaker-Holt 1 舒梅克-霍爾特1號彗星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Holt 6.34
129P/Shoemaker-Levy 3 舒梅克·利維3號彗星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7.24
130P/McNaught-Hughes 麥克諾特-
哈根斯 彗星McNaught & Hughes 6.67
131P/Mueller 2 米勒2號彗星Mueller 7.08
132P/Helin-Roman-Alu 2 赫琳-羅曼-阿勒2號彗星Helin & Roman & Alu 8.24
133P/Elst-Pizarro 厄斯特-匹茲阿羅彗星Elst & Pizarro 5.61
134P/Kowal-Vávrová科瓦爾-瓦洛瓦彗星 Kowal & Vávrová15.58
135P/Shoemaker-Levy 8 舒梅克·利維8號彗星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7.49
136P/Mueller 3 米勒三號彗星Mueller 8.71
137P/Shoemaker-Levy 2 舒梅克·利維2號彗星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9.37
138P/Shoemaker-Levy 7 舒梅克·利維7號彗星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6.89
139P/Vaisala-Oterma 維薩拉-奧特馬彗星Vaisala & Oterma 9.57
140P/Bowell-Skiff 鮑威爾-斯基夫彗星Bowell & Skiff 16.18
141P/Machholz 2 麥克霍爾茲2號彗星Machholz 5.23
142P/Ge-Wang 葛·汪彗星葛永良、
汪琦 11.17
143P/Kowal-Mrkos 科瓦爾-馬爾科斯彗星Kowal & Mrkos 8.94
144P/Kushida 串田彗星串田嘉男 7.58
145P/Shoemaker-Levy 5 舒梅克·利維5號彗星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evy 8.69
146P/Shoemaker-LINEAR 舒梅克·林尼爾彗星C. Shoemaker, E. Shoemaker & LINEAR 7.88
147P/Kushida-Muramatsu 串田·村松彗星串田嘉男、村松修 7.44
148P/Anderson-LINEAR 安德遜·林尼爾彗星Anderson & LINEAR 7.04
149P/Mueller 4 米勒4號彗星Mueller 9.01
150P/LONEOS 羅尼斯彗星LONEOS小組 7.67
151P/Helin 赫琳彗星Helin 14.1
152P/Helin-Lawrence 赫琳-勞倫斯彗星Helin & Lawrence 9.52
153P/Ikeya-Zhang 池谷·張彗星
池谷薰 、
張大慶 367.17
154P/Brewington 布魯英頓彗星Brewington 10.7
155P/Shoemaker 3 舒梅克3號彗星C. Shoemaker & E. Shoemaker 17.1
156P/Russell-LINEAR 羅素·林尼爾彗星羅素、LINEAR小組 6.84
157P/Tritton
特里頓 彗星Tritton 6.45
158P/Kowal-LINEAR 科瓦爾-林尼爾彗星Kowal、LINEAR小組 10.3
159P/LONEOS 羅尼斯彗星LONEOS小組 14.3
160P/LINEAR 林尼爾彗星LINEAR小組 7.95
161P/Hartley-IRAS 哈特雷·艾拉斯彗星哈特雷、IRAS衛星 21.5
162P/Siding Spring 塞丁泉彗星Siding Spring
163P/NEAT 尼特彗星NEAT小組
164P/Christensen 克里斯坦森彗星克里斯坦森
165P/LINEAR 林尼爾彗星LINEAR小組
166P/NEAT 尼特彗星NEAT小組
167P/CINEOS 西尼奧彗星CINEOS小組
168P/Hergenrother 赫詹若斯彗星Carl W. Hergenrother
169P/NEAT 尼特彗星NEAT小組
170P/Christensen 2 克里斯坦森2號彗星克里斯坦森
171P/Spahr 斯帕爾彗星Timophy B. Spahr
173P/Mueller 5 米勒5號彗星Jean Mueller
174P/Echeclus 太空監測
175P/Hergenrother 赫詹若斯彗星Carl W. Hergenrother
176P/LINEAR 林尼爾彗星LINEAR小組
178P/Hug-Bell 胡格·貝爾彗星胡格、貝爾
179P/Jedicke 詹迪克彗星
180P/NEAT 尼特彗星NEAT小組
181P/Shoemaker-Levy 6 舒梅克·利維6號彗星
182P/LONEOS 羅尼斯彗星LONEOS小組
183P/Korlevic-Juric
科萊 維克-尤里奇彗星
184P/Lovas 2 洛瓦斯2號彗星
187P/LINEAR 林尼爾彗星
188P/LINEAR-Mueller 林尼爾-米勒彗星
189P/NEAT 尼特彗星NEAT小組
190P/Mueller 米勒彗星
192P/Shoemaker-Levy 1 舒梅克-利維1號彗星
193P/LINEAR-NEAT 林尼爾-尼特彗星
194P/LINEAR 林尼爾彗星
196P/Tichy 迪奇彗星
197P/LINEAR 林尼爾彗星
199p/Shoemaker 舒梅克彗星
200P/Larsen拉森彗星
201P/LONEOS 羅尼斯彗星
203P/Korlevic (P/1999 WJ7 = P/2008 R4) 科萊維克彗星
204P/LINEAR-NEAT (P/2001 TU80 = P/2008 R5) 林尼爾-尼特彗星
205P/Giacobini (P/1896 R2 = P/2008 R6) 賈科比尼彗星
206P/ Barnard-Boattini 巴納德-博阿蒂尼彗星
207P/ NEAT 尼特彗星
208P/ McMillan 麥克米爾蘭彗星
209P/ LINEAR 林尼爾彗星
210P/ Christensen 克里斯坦森彗星
211P/ Hill 希爾彗星
212P/NEAT 尼特彗星
213P Van Ness
214P LINEAR 林尼爾彗星
215P NEAT 尼特彗星
216P LINEAR 林尼爾彗星
217P LINEAR 林尼爾彗星
218P LINEAR 林尼爾彗星
219P LINEAR 林尼爾彗星
220P McNaught 麥克諾特彗星
221P LINEAR 林尼爾彗星
222P LINEAR 林尼爾彗星
已分裂的彗星
* 51P/ 哈靈頓彗星
* 57P/杜托伊特-諾伊明-德爾波特彗星
* 73P/ 施瓦斯曼·瓦茨曼3號彗星
* 101P/ 切爾尼克彗星
* 128P/舒梅克-霍爾特彗星
* 141P/麥克霍爾茲2號彗星
已消失的彗星
* 3D/ 比拉彗星
* 5D /布羅森彗星
* 18D/ 佩倫·馬爾科斯彗星
* 20D/威斯特普哈爾彗星
* 25D/ 諾伊明2號彗星
* 34D/ 蓋爾彗星
* 75D/科胡特克彗星
以下是國際天文聯合會列出的1935年以來出現的明亮彗星亮度排行榜
總星等 彗星編號/命名中文名稱
(-10) C/1965 S1 (Ikeya-Seki)
池谷-關彗星 (-5.5) C/2006 P1 (McNaught) 麥克諾特彗星
-3.0 C/1975 V1 (West)
威斯特彗星 (-3) C/1947 X1 (Southern comet) 南天彗星
(-0.5) C/1956 R1 (Arend-Roland) 阿倫-羅蘭彗星
(-0.5) C/2002 V1 (NEAT) 尼特彗星
0.0 C/1996 B2 (Hyakutake)
百武彗星 0.0 C/1969 Y1 (Bennett)
貝內特彗星 (0) C/1973 E1 (Kohoutek) 科胡特克彗星
(0) C/1948 V1 (Eclipse comet)
(0) C/1962 C1 (Seki-Lines) 關-林恩斯彗星
0.5 C/1998 J1 (SOHO) 索霍彗星
1.0 C/1957 P1 (Mrkos) 馬爾科斯彗星
(1) C/1970 K1 (White-Ortiz-Bolelli)
1.7 C/1983 H1 (IRAS-Araki-Alcock) 艾拉斯-荒貴-阿爾科克彗星
(2) C/1941 B2 (de Kock-Paraskevopoulos)
(2.2) C/2002 T7 (LINEAR) 林尼爾彗星
2.4 1P/1982 U1 (Halley) 哈雷彗星
(2.4) 17P (Holmes) [Oct. 2007] 霍爾姆斯彗星
2.5 C/2000 WM_1 (LINEAR) 林尼爾彗星
2.7 C/1964 N1 (Ikeya) 池谷彗星
2.8 C/2001 Q4 (NEAT) 尼特彗星
2.8 C/1989 W1 (Aarseth-Brewington) 阿塞斯-布魯英頓彗星
2.8 C/1963 A1 (Ikeya) 池谷彗星
2.9 153P/2002 C1 (Ikeya-Zhang) 池谷-張彗星
3.0 C/2001 A2 (LINEAR) 林尼爾彗星
3.3 C/1936 K1 (Peltier)
佩爾 提爾彗星
(3.3) C/2004 F4 (Bradfield) 布雷得菲爾德彗星
3.5 C/1942 X1 (Whipple-Fedtke-Tevzadze)
3.5 C/1940 R2 (Cunningham)
坎寧安 彗星
3.5 C/1939 H1 (Jurlof-Achmarof-Hassel)
3.5 C/1959 Y1 (Burnham)3.5 C/1969 T1 (Tago-Sato-Kosaka) 多胡-佐藤-小坂彗星
哈雷彗星 3.5 C/1980 Y1 (Bradfield) 布雷得菲爾德彗星
(3.5) C/1961 O1 (Wilson-Hubbard) 威爾遜-哈巴德彗星
(3.5) C/1955 L1 (Mrkos)
馬爾科斯彗星
3.6 C/1990 K1 (Levy) 利維彗星
3.7 C/1975 N1 (Kobayashi-Berger-Milon) 小林-博爾格爾-米倫彗星
3.9 C/1974 C1 (Bradfield) 布雷得菲爾德彗星
3.9 C/1937 N1 (Finsler)
最亮彗星列表 目視亮度近日點(AU)絕對亮度 年份名稱
-18 0.006 +4.0 1680 (Kirch)
-10 0.008 +0.8 1882 九月大彗星
-10 0.008 +6.0 1965 池谷-關彗星
-8 0.177 -1.8 1577 第谷彗星
-8 0.026 +3.8 1865
南天大彗星 (Abbott)
-7 0.585 +0.0 66 哈雷彗星此次回歸
近地點 只有 0.033 AU
-7 0.091 +3.4 1821 Nicollet-Pons
-7 0.006 +4.9 1843 三月大彗星
-6 0.222 +0.5 1744 歇索彗星有6-7條彗尾
-6 0.005 +7.1 1880 南天大彗星(Gould)
-5? 0.38 +0.5 1402
-5 0.067 +6.0 1668 (Gottignies)
-5 0.042 +6.0 1695 (Jacob)
-5 0.043 +6.8 1847 Hind
-5 0.061 +7.0 1882 Wells
-4 0.486 +2.0 1472 (Regiomontanus)
-4 0.089 +6.0 1593 (Ripensis)
-4 0.106 +4.9 1665 (Hevelius)
-4 0.005 +6.3 1887 南天大彗星(Thome)
-4 0.129 +5.0 1910 白日彗星
-3 0.169 +4.8 1582 第谷彗星
-3 0.215 +4.0 1758 (De la Nux)
-3 0.126 +6.2 1830 (Herapath)
-3 0.176 +5.2 1927斯基勒魯普-馬里斯塔尼彗星
-3 0.110 +6.0 1947 南天彗星
-3 0.142 +5.2 1973 科胡特克彗星
-3 0.197 +4.6 1976 威斯特彗星
-2 0.77 +3.5 1092
-2 0.255 +3.0 1533 (Apian)
-2 0.223 +4.0 1737 (Bradley)
-2 0.342 +4.0 1819 (Tralles)
-2 0.227 +4.2 1823 (De Breaute-Pons)
-2 0.192 +5.2 1895 Perrine
-2 0.031 +6.6 1962關-萊恩斯彗星
-1 0.825 +3.5 1264
-1 0.493 +1.2 1433
-1 0.519 +1.8 1532 (Fracastor)
-1 0.281 +4.5 1558 (Hesse-Gemma)
-1 1.026 +2.4 1664 (Hevelius)
-1 0.281 +4.4 1677 (Hevelius)
-1 0.674 +7.7 1770 梅西耶彗星近地點僅0.0015AU 歷史第二
-1 0.250 +4.9 1844 (Wilmot)
-1 0.909 +6.0 1853 Schweizer 近地點僅0.089AU
-1 0.307 +4.8 1853 Klinkerfues
-1 0.822 +3.9 1861 Tebbutt
-0.5 0.316 +5.1 1957 阿侖德-羅蘭彗星
0.0 0.230 +5.5 1996 百武彗星近地點僅0.1AU
love joy彗星
21p
歷史上絕對亮度最大的彗星近日點遠達 4.1 AU,所以並不算亮
地球“送水工” 大約 45 億年前地球形成的時候,太陽的熱量把太陽系裡的大部分水分趕到了星系的外圍地區,這些水分至今還以冰凍的形式存在於土星環,木星的衛星歐羅巴,海王星、天王星以及數以十億計的彗星之中。但是地球上也有足夠的水分,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很好奇這些水是怎么來的。
烏鴉座周圍發生的一場“彗星風暴” 目前有一種主流理論認為:這些水是地球形成約 5 億年之後,一連串呼嘯撞向太陽的彗星帶來的。上周科學家發現至少部分彗星擁有和地球上的水相同化學特性的物質,這一理論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
就在這一研究進展公布後不久,美國天文學家又發現了支持上述理論的另一個重要證據。這一證據來自北半球能觀測到的一顆明亮恆星-
烏鴉座 的 Eta Corvi,這顆恆星距離地球約 400 萬億英里遠。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首席研究員凱里·利斯說:“在那裡我們觀測到一場原始彗星‘風暴’,它猛烈地撞擊了離它比較近的一個星體。”
利斯和他的同事們觀測到的實際上是一些宇宙塵埃的紅外特徵,這些塵埃與烏鴉座的距離大約 3 個天文單位遠,也就是 3 個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斯皮策紅外太空望遠鏡的詳細觀測表明,它們是巨大岩石星體發生強烈撞擊而產生的。利斯說:“我們觀測到了納米鑽石和非結晶體的矽,這表明與彗星相撞的天體最小體積相當於小行星穀神星,最大則是地球的幾倍。”
由這一觀測結果還不足以得出宇宙塵埃是由撞擊產生的結論。利斯承認除了由小彗星組成的“風暴”外,他也觀測到一個大體積星體的殘跡。“結果我們還不能確定,現在只知道有大量物質噴射到周圍。”利斯及其同事並不能觀測到所有的物質,他們所觀測到的是只包含冰粒和有機化合物的特殊物質,而這些物質只有粉碎的彗星才有。
除此之外,這些遙遠的塵埃所具有的化學特徵和 2008 年落入蘇丹的 AlmahataSitta 隕星非常吻合。該隕星很可能來自海王星以外的柯伊柏帶(Kuiper Belt),那裡分布著數十億顆彗星,冥王星和
鬩神星 等矮行星也分布在那個區域,事實上它們本身就屬於巨大的彗星。
匯集所有的發現,你就會得到一幅描繪太陽系誕生 10 億年之後,水分甚至是形成生命的基礎物質是如何出現在地球上的畫面。因為烏鴉座的星系已經形成 10 億年了,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那裡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一開始你可能不會這樣認它有利於生命形成的彗星“風暴”的證據。然而當前的答案是:沒有。“我們研究了大約 1000 個星系,滿足這個條件的就只有烏鴉座。”但他同時也強調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區域沒有這種證據。如果得到美國國會的批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最早能在 2018 年投入使用,那么這架更加靈敏的望遠鏡可以找到更多令人期待的線索。也就是說,得出“地球上的生命源於一次宇宙意外相撞事故”的結論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