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奏樂器

吹奏樂器

吹奏樂器是樂器的一類,由帶孔的管子組成,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吹奏樂器一般是竹製的,包括笛、簫、笙等。由於吹奏樂器發音原理的不同,所以樂器極具個性化,其種類和音色豐富多彩。

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有:曲笛梆笛)、口笛等。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有:嗩吶海笛管子雙管喉管等。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有:笙、抱笙排笙巴烏等。

基本介紹

特色,簫,簡介,排簫,玉屏簫,尺八,短簫,二孔簫,三月簫,仙簫,四孔簫,簫筒,洞簫,瑟簫,其它簫種,笛,簡介,笛的由來,歷史,組成結構,演奏形式,代表作品及人物,嗩吶,簡介,由來,組成結構,演奏形式,選購,管子,由來,組成結構,演奏形式,代表作品,笙,簡介,由來,歷史,組成結構,品種,演奏形式,代表作品,蘆笙,由來,組成結構,演奏形式,排笙,由來,組成結構,演奏形式,巴烏,由來,組成結構,演奏形式,塤,由來,組成結構,演奏形式,葫蘆絲,由來,組成結構,演奏形式,

特色

因為吹奏樂器發音原理的不同,所以樂器極具個性化,其種類和音色豐富多彩。並且由於各種樂器的演奏技巧的不同以及地區、民族、時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樂中的吹奏樂器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極其豐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獨特的演奏風格與流派

簡介

也稱洞簫。古代時,將若干個竹管編成的排簫稱之為“簫”,後來把竹製單管直吹的樂器也稱為“簫”。簫的上端開有一個吹孔,管身開有六個音孔(前面有五個,後面有一個)。
簫
這種樂器大約在漢武帝時由西域傳入中原地區的,最初它只有四個音孔,經改造,才成了五孔.後來,在流傳過程中又多了一個音孔,便是如今簫的樣子。俗話說:“橫吹笛子豎吹簫”,不言而喻,簫則是豎著吹的.它的音色圓潤、柔和、悠揚、穿透力強.也就是說能傳送的比較遠,特別是夜深人靜時,遠處傳來簫音,使人另有一番感受。
構造 
簫,竹製、豎吹管樂器。長度約60--80公分,吹口開在頂端竹節處,管身開有六個音孔(亦稱指孔),前面五個,後面一個,順序由下往上排列,前面為一至五孔,後面每六孔。第一孔下面有底孔,兩個至五個不等,為高速筒音音準而設,數量以筒音調準來定。
早期的簫只有四個音孔,加上筒音可吹奏五聲音階。現代簫以六孔居多,作為普及型和專業演奏用簫。能吹七聲音階,有技術水平高的經過專門刻苦練習的職業演奏者,能用叉孔或按半孔指法,吹出十二平均律全部半音階,這是難度相當大的,所以有的專業演奏員為了擴大簫的樂器性能,設計了八孔、九孔、甚至十孔簫,以圖音準及轉調方便,但是音孔開得越多,民間傳統的指法、技法、韻味也將失去的越多,對於演奏民間樂曲、古典音樂極為不利。八孔簫基本上保持了簫的原有各方面的特點,在不失原貌的前提下增加了降7、降3兩個音孔,轉調十分便捷、音準。各調具體指法將在指法訓練中作詳細的介紹。
吹孔是利用竹管天然竹節開一小口,初學者用這樣的吹口比較容易吹響。有此程度較深,吹簫時間較長的演奏者將竹節打通,利用下唇及下巴將簫頂端抵住。其特點是能夠自由控制吹口的大小,能略微增加一些間坦,並加大強弱變化的幅度。

排簫

排簫是把長短不等的竹管按長短順序排成一列,用繩子、竹篦片編起來或用木框鑲起來。如果竹管長短一致,則在管中採到堵臘(深淺不同)而得到高低有別的樂音。故排簫有無底、封底兩種,分別叫作“洞簫”和“底簫”。
簫
古代,排簫同編鐘、編磬一樣,是非常受歡迎的樂器。它在南北朝、隋、唐各代的宮廷雅樂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一九七八年八月,考古工作者從湖北隨縣曾候乙墓--我國“古代音樂文化寶庫”中,首次出土了兩支排簫。它們的形狀獨特,好象鳳凰的一翼,都是由13根長短不同的細竹管依次排列,用三道剖開的細竹管纏縛而成,表面飾有色彩絢麗的漆繪。這兩支排簫雖然形制相同,但相應的管長有別,是一對“雌雄簫”,雄的稍長,雌的略短,古時的雌雄排簫常作合奏,互相襯托,有如男女聲二重唱。過去人們只能從魏、晉、南北朝以前的壁畫、石刻中,間接地看到我國古代的排簫,而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2400多年前春秋時代的排簫實物,這不僅引起國內外音樂界的讚嘆,而且也為研究我國古代音樂和樂器發展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盛唐時期,我國的排簫東傳日本,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仍珍藏著我國唐代的兩支排簫遺器,但當時在《東大寺獻物帳》上,則稱作“甘竹律”。一支為12管,由椽木和革帶纏合而成,高30.5厘米;另一支7管,高23.5厘米。兩支都已殘破,舊管內塞有紙堵,以便於調律,後經修補復原,其形甚為奇異。在北京中國音樂研究所里,珍藏著一支清乾隆時(1736-1795)製作的排簫,共16管,每管都刻有音名,工藝十分精緻,造型美觀,本制套架上還繪有兩條騰雲而起的金龍,富有民族風格。排簫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
1956年8月,全國第一屆音樂周在北京舉行時,經過廣泛徵求意見,我國文化部和中國音樂協會,確定以排簫的圖案,作為中國的音樂標誌--樂徽,用以代表我國悠久的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藝術。

玉屏簫

產於黔東玉屏縣,屬簫中之珍品。其造型、製作和音樂別具一格,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並具有觀賞收藏價值的工藝精品樂器。“仙到玉屏留古調,客從海外訪知音。”是民間流傳的帶有神話色彩的詩句。玉屏簫的製作始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距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明、清兩代,玉屏簫曾作為貢品,故又有“貢簫”之稱。在1896年和1973年的倫敦和巴拿馬國際展賽會上,玉屏簫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是我國在世界上首獲榮譽的樂器。玉屏簫採用玉屏和鄰近鎮無、耀山等地所產的小水竹製作。這種竹子生長於湘黔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溪水與岩石交錯之處,竹節長、竹管細、竹質堅硬、纖維細密,是制簫的良好材料。
玉瓶簫玉瓶簫
玉屏簫的選材十分考究,製作工藝極度為精細。所用竹材都是在冬季採伐,經過選料、烤竹、刮皮、通節、開吹孔、音孔和校音等20多道工序而成。全長70厘米左右,管身呈扁圓形(系人工夾扁),所開孔為橢圓形,孔壁向內呈25度斜面,使發出的聲音非常優美動聽。
玉屏簫素以雕刻精美而著稱,一般是在管身外表塗以古銅色彩或淺黃顏色,然後雕刻出細膩而逼真的山水、花草和鳥獸等各種紋飾,有的圖案取材於民間故事、詩詞和典故,如有名的“龍鳳圖”,即是選自《東周列國志》中的“龍鳳呈祥”神話故事。在雕飾藝術的布局上,更妙於詩與畫的諧和,色調與紋樣的統一,自然色彩(竹的斑紋)與詩詞的協調,使之工藝纖巧,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

尺八

尺八,因簫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也有“簫管”和“南音洞簫”之稱。管身竹製,音色圓潤、柔美,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 早在東漢時期,尺八的前身就已流傳於民間。到了隋代和唐初,尺八成為宮廷中的主要樂器。
盛唐時期,尺八在當時的樂制、樂府和宮廷樂舞中,一直是重要的樂器。宋代以後,簫、笛等樂器逐漸取代了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國廣大地區已很難見到這種古代的樂器了。它只流行於閩南和台灣,是演奏民間音樂--福建南音離不開的樂器。 尺八的形狀和簫相近,但管身較簫短而粗,取其竹子的根部製成,全長60厘米左右,吹吶徑2厘米。選材和製作都十分考究。選材多採用石竹、觀音竹和茉莉花竹,從齊土的地方切下,將竹節挖通無底,管體長一尺八寸,上端內徑六分。
吹口最為重要,做成斜面月牙形,正面有5個按音孔,背面有1個按音孔。有的尺八設一膜孔,位置在吹口與正面音孔之間。 尺八的音色和演奏方法與簫相似,但音量較簫大。發聲原理也是通過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音。由於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氣的力度不同,以及手指按孔的變化,而使發出的音響和音高有別。尺八的音色圓潤、柔美、深沉而含蓄,並略帶淒涼之感。
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東傳日本。從隋高祖開皇20年(600年)起,正值日本聖德太子之時,日本曾屢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往中國,兩國間的友好往來日益頻繁,尺八和許多中國樂器,隨日本歸國使流傳東瀛。日本使用的尺八,已不限長短了,一般多為3節(竹節)5孔(前4後1),不設膜孔。可用於獨奏、重奏或參加樂隊合奏,既能吹奏古典樂曲,也能演奏現代樂曲,還經常與箏一起合奏,甚至還能與西洋管弦樂隊電子琴等合作。

短簫

短簫朝鮮族豎吹樂器,朝鮮語稱“單掃”。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坦然族聚居地區。 短簫外形與漢族洞簫相似,但管身細而短,全長約35-37厘米,故稱短簫。傳統短簫多為竹製,能吹奏五聲音階的曲調。演奏時,下唇抵住吹孔,口風衝擊吹孔邊棱,引起管內空氣振動而發音,同時頭部需左右搖擺,以使吹入管內的氣息有所變化,而形成幅度較大的顫攔音,別具特色。

二孔簫

二孔簫佤族吹奏樂器,佤語稱“”、“嗯就”。流行於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為佤族古老的民間樂器。竹製,豎吹。管身下端帶竹節,在近竹節處開有兩個按音孔,上端開三角形或方形吹口。吹奏時,下唇堵住管口,兩唇併攏吹氣發音。兩手食指各按一孔,除筒音、按孔音外,還能吹奏泛音,也可用人聲與樂器結合發音,有時人聲與樂器發同音,有時樂器演奏高音(泛音),口哼低音,有合音效果。二孔簫音色低沉,情調悲切,多由女子吹奏。

三月簫

三月簫阿昌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盈江、梁河等縣。阿昌語稱作“潑勒鹹罕”。“潑勒”是簫,“鹹罕”是春天樹上的嫩葉。一般是春二、三月開始吹奏,到農忙栽插之際,就不再吹了,故名“三名簫”。三月簫以竹製作,長約20厘米,兩端吹口,上端四分之一處留一竹節,竹節側開一橢圓形發音孔,發音孔正中剛好是竹節橫隔處,橫隔向外方向削一小口,讓氣流剛剛能通過。有七個按音孔(前6後1)。音域有一個半八度。用蜂蠟做成片狀,貼在發音孔上方,以調整發音孔大小(調整音準),控制氣流的大小和音色變化。吹奏時下唇蓋住吹口大部,僅留一小空隙進入氣流。多用循環換氣法。音色清亮,多為男青年在野外吹奏。

仙簫

仙簫佤族吹奏樂器,竹製,豎吹。管長35厘米左右,吹口一端切削成瓶頸狀,套有嘴套,在靠近嘴套的管身面開一圓形發音孔。吹奏時氣流從管與嘴套接觸處的縫隙進入發音孔發音。管身開八個按音孔(前7後1)。音色柔和,音量較小。

四孔簫

四孔簫佤族吹奏樂器,佤語稱“力西”。流行於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部分村寨。竹製,管長約40厘米。一端開三角形吹口,豎吹,管身開四個按音孔。吹法與漢族的簫相近,音色柔和,多在青年人的愛情生活中使用。

簫筒

苗、瑤、彝族等吹奏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以及雲南、貴州省的苗、瑤、彝族村寨。苗語稱簫筒為“藏栽”,瑤語叫“步店”或“居昂列”,彝語叫“嘟嚕”,漢語統稱“簫筒”。以無節細竹做簫管,全長30-40厘米。管上開五至七個按音孔,吹口部分各族不同。苗族的多用苦竹製成,管頂端堵木塞,塞後部開一孔隙做吹口。瑤族的頂端正後方稍下開一圓形出音孔。彝族則有與苗族相近的,亦有上端管口不塞,在正前方開一三角形吹口,以唇墊管口吹奏。簫管音色輕柔、悠揚,主要用於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亦用於日常娛樂。

洞簫

洞簫黎族吹奏樂器。流行於海南島通什一帶,是黎族杞支系特有的管樂器,以一根無節長竹製成,長約90厘米。吹孔在管首,有一明一暗兩孔,管身開四個按音孔(前3後1)。音量較小,音色深沉而柔和,富於抒情性。運用超吹技法可吹奏出許多泛音,音域可達三個八度。技巧豐富,善奏連音、頓音、琶音、顫音。主要用於青年人的愛情生活。另有一種大型洞簫,長達三米,在吹口處另加一個小竹管吹奏,最下端的音孔用腳趾按。音色低沉渾厚。建國以後五十年代海南民族歌舞團曾將此類大洞簫改為低音管樂器,用於民族樂隊。

瑟簫

傣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思茅地區孟連縣。竹製,全長約25厘米,一端為吹口,豎吹。正面開五個按音孔,一、三、五孔稍大,其餘兩孔較大。背面距吹口9厘米處的竹節下開一按音孔。吹奏時,食指常在音孔上快速抹動,形成裝飾音。發音高亢響亮,常用於獨奏。

其它簫種

其它簫種其它材料製作的簫 按製作材料來區分,除以上介紹的竹製、木製以外,還有用金屬材料(銅管)、聚脂材料(塑膠管)製成的簫,選擇口徑和竹管(內徑)差不多的銅管或塑膠管,按比例打好指孔(音孔)和後出音孔,就能得到不同調的簫,吹奏方法與指法與竹製簫相同。其特點不容易破裂。但銅簫較沉、塑膠管較輕,音色雖與竹簫差不多,卻總覺得味道不如竹簫那么濃,那么美,除了合奏外,獨奏時很少有用銅簫或塑膠簫的。

簡介

笛子,又稱竹笛。顧名思義,是由竹子製成。上面開有吹孔和膜孔各一個,按指孔六個.它音色清脆,音域寬廣,能吹 兩組多的音。常規的笛子有兩種,即曲笛和梆笛,為民間常用的樂器之一。曲笛善於表現悠揚委婉的情致,具有濃厚的江南韻味。而梆笛短於曲笛,它的音色高而明亮,善於表現剛健、豪放、活潑、輕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北方色彩。
笛
演奏家一般都是曲笛、梆笛兼而習之,融南北笛韻於一身。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曾這樣寫到:“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從這首詩中就可感受到笛聲的藝術魅力。主要作品:“五梆子”、“鷓鴣飛”、“姑蘇行”、“蔭中鳥”等。

笛的由來

古稱橫吹橫笛。原流行於西北少數民族地區,漢代傳入長安,後流行於全國,為民間常用的樂器之一. 早在漢代已出現竹製笛,漢代笛多為七孔,公元前一世紀末漢武帝時,笛稱之為橫吹,在鼓吹樂中占有重要地位。這與張騫通西域(今新疆及中亞一帶)後,傳入西域胡笛的吹奏經驗和笛曲有關。北周和隋 代始有橫笛之名。唐宋時期的笛均無膜孔。橫笛有膜孔的記載見於《清史稿樂志》:"笛,截竹為之,皆間纏以絲,兩端加龍首龍尾,左一孔,另吹孔,次孔加笛膜"。使用笛膜後,笛的音質、音量都有了明顯變化。

歷史

笛子雖然短小簡單,但它卻有七千年的歷史。大約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時候,笛子由骨制改為竹製。在公元前1世紀末漢武帝時,笛子稱為"橫吹",它在當時的鼓吹樂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7世紀開始,笛子又有了改進,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現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並且演奏技術也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到了10世紀,隨著宋詞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吟詞唱曲的主要樂器,在民間戲曲以及少數民族劇種的樂隊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樂器。

組成結構

古代笛多為竹製,但也有鐵笛、鋼笛、瓷笛、玉笛,玉笛常見於唐宋以來詩文之中。故宮博物院和中 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均藏有清代龍頭笛,笛身塗紅漆,上面描繪金龍。現代常用的笛多用紫竹、鳳眼竹(斑竹)、湘婦竹、黃枯竹、長莖竹、梅鹿竹等製作,長度依調高而定,內膛去節中空,管身上開吹孔 、膜孔各一個,按音孔六個,音色清脆,音域較寬,常被作為旋律主奏樂器,表現力很豐富。能吹出兩組 多一點的音。前出音孔一個和後出音孔二個。吹孔七端管內堵有軟木製的笛寒,笛寒至吹孔一段的管身內 膛稱海底或笛腦。前出音孔可用以調音,後出音孔距笛尾最近,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也可系飄穗之用。有的笛通體雕刻龍鳳鳥獸花紋,繪尾兩端鑲牛骨或象牙。明清以來,笛被用於多種戲曲音樂伴奏,漸漸 分出梆笛(過去用於伴奏梆子戲)與曲笛(過去用於伴奏崑曲或用於合奏)兩種。梆笛短於曲笛,音高一般相差四度。 邦第一主要伴奏梆子腔而得名,音域稍高,音色明亮,常用舌上的技巧,富於節奏、裝飾音 型的變化,善於表現活波輕快、剛健豪爽的情緒,具有北方音樂的特點;曲笛以主要伴奏昆強(崑曲)而 得名,音域較低,音色醇厚豐滿,講究用氣的技巧,富於力度和音色變化,善於表現內在含蓄、柔潤婉約的氣質,具有南方的特色。解放後,對笛進行了多次改革,先後制出了成套的十二調的笛,並在曲笛的基礎上改制了加鍵笛,保留原有的六個音孔,用鍵子控制新增的半音,便於臨時升降半音及轉調。
笛
品種和規格 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調笛。還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順笛等。
曲笛:因伴奏崑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線(即纏絲)笛,因盛產於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這種笛子多為C調或D調,管身粗而長,可能是大橫吹的遺制。音色渾厚而柔和,清新而圓潤。廣泛流行在我國南方各地,最適於獨奏或合奏,是江南絲竹、蘇南吹打、潮州笛套鑼鼓等地方音樂和崑曲等戲曲音樂中富有特色的重要樂器之一。
梆笛:因伴奏梆子戲曲而得名。這種笛子通常稱為:F調梆笛、G調梆笛、A調梆笛。管身較曲笛細而短,可能是小橫吹的遺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種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於北方的吹歌會、評劇和梆子戲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劇等)的伴奏,也可用來獨奏,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
定調笛:每支笛子固定一個調,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它適應不同調子樂曲的演奏,最適宜獨奏或參加樂隊演奏。它給吹奏者帶來方便,可以不變指法,只用與樂曲相應的調笛吹奏即可。定調笛在笛身的吹孔與音孔之間,裝置銅製插口以調節吹孔與音孔的距離。這種經過改進的定調笛,能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可通過調節管長來控制音準。定調笛將對我國的竹笛名稱統一起積極作用,因為它不再有曲笛、梆笛之分,而是以第三孔的音高定名,這既符合民間傳統演奏習慣,又解決了笛子在調高問題上的混亂,並為記譜和演奏帶來很大方便,它完全適用於傳統的六孔笛和各種改革笛。
玉屏笛:產於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用當地的小水竹製成。笛身呈橢圓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鳥獸、蟲魚或詩文等圖飾,工藝精細。成對的雌雄笛更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騰龍";雌的笛管略細,發音明亮,上刻"彩風"。這種龍風對笛,在工藝上頗具特色。
短笛:又叫學生笛,笛身短小,一般無基音孔。分有膜孔和無膜孔兩種,練習或合奏用的。
低音笛:隨著樂器的改進,加之音樂多樣的發展。笛子種類也就越來越豐富。例如:低音長管、彎管低音笛等等。第三孔的音高低於b1的稱為"低音笛",如:大A調、大G調、大F調、大調、大C調等。

演奏形式

竹笛的發音清脆嘹亮,充滿活力。特別擅長演奏優美抒情的旋律,常在器樂合奏中擔任領奏。笛子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較大,技巧豐富,表現力很強,是我國吹奏樂器中一件重要的樂器。笛子可演奏各種不同的風格、情緒的樂曲,可獨奏、重奏與合奏。在西洋樂隊中,有時作為色彩樂器,可獲得獨特的效果。梆笛(短笛)發音高亢奔放,音區較高。曲笛(長笛)發音優雅潤厚,音區一般比梆笛低四度。笛子的演奏技巧主要有:華攝(又叫"打嘟嚕"、"滾舌",顫動舌尖而發出的震音)滑音(有指滑、氣滑兩種,指滑音幅度大)剁音(用急速、大幅度的指滑音造成的強音) 歷音(大幅度的順音階而上或下的裝飾音)疊音(本音上方二度或三度的短而輕的倚音)打音(本音吹出後的上方二、三度短而輕的裝飾音) 顫音、吟音(或稱"揉音")吐音(慢速的吐音是使旋律或長音斷開、快速吐音有單吐、雙吐)等。

代表作品及人物

常奏的笛子曲有:《鷓鴣飛》、《三五七》、《早晨》、《姑蘇行》、《喜報》《今昔》、《帕米爾的春天》、《蔭中鳥》、《喜相逢》、《五梆子》、《小放牛》、《百鳥引》等。

嗩吶

簡介

嗩吶又名嗽叭,它是民間運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除了用於合奏獨奏外,也用於戲曲、歌舞的伴奏。在民間,每逢喜慶節日,吹打和鑼鼓樂隊中大都離不開它,有的民間藝人能控制氣息,也可吹出柔美的簫音。嗩吶音量宏大,音色高亢明亮,擅於表現熱烈奔放和歡快、活潑的情緒。有的演奏家創造了許多高難度、複雜的演奏技巧,如滑音、吐音、氣拱音、氣頂音、三弦音、簫音等。還能模仿雞啼鳥鳴,人聲歌唱等特殊技巧。從而大大發展了其樂器表現力。已湧現了帶鍵的半音嗩吶,高、中、低音配套,用於新型的民族笛弦樂隊中。主要作品:“百鳥朝鳳”、“山東大鼓”等
嗩吶嗩吶

由來

嗩吶,古稱瑣嘹,蘇爾奈。又稱喇叭、小嗩吶、海笛。原是波斯樂器,明代以前傳入中國,先為軍中之樂, 後入民間.明王圻《三才圖會》(1607)即"嗩奈"其制如喇叭……不知起於何代,當是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嗩吶兩晉時期(公元265--420年)已流行於新疆地區。清代稱"蘇爾奈"。其名出自阿拉伯語surna的音譯。明代王西樓《朝天子》詞曰:"喇叭鎖哪,曲而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對其在當時的藝術表現功能描繪的十分生動。

組成結構

嗩吶,在木製的錐形管子上開八孔(前七後一),木管上端裝一銅管,銅管上端套一葦制哨子,木管下端裝一喇叭形銅質擴音器。音色高亢明亮,有的民間藝人能控制氣息,吹出柔美的聲音。經過改革的嗩吶有高、中、低三種,有的還加了音鍵,擴大了音域。嗩吶由雙簧哨子(蘆葦製成)、蕊子(銅製)、桿子(木質圓錐體,共有八個音孔,前七後一)和銅碗(喇叭形)四部分組成,豎吹,有大小不同的規格。

演奏形式

嗩吶是民間運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運用的地區和範圍很廣,除了用於合奏、獨奏外,也用於戲曲、歌舞等伴奏。在民音吹打樂或地方戲曲樂隊中,嗩吶經常作為領奏樂器使用。嗩吶音量宏大,聲音粗獷 ,宜於表現歡快、熱烈、雄壯的樂曲和熱烈奔放的場面,可以演奏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還可模仿飛禽 和昆蟲的鳴叫聲。大多用於民間節慶、婚喪嫁娶和戲劇場面,常與打擊樂配合。演奏風格上大之分南北兩 派。男派大部分用於吹奏戲曲曲牌或作戲曲伴奏。北派流傳較廣,演奏技巧也十分複雜。嗩吶善仿人聲及其他動物鳴叫和自然音響。北方有種"咔腔",成套的模仿戲曲、歌曲的任務唱腔,甚至連模仿念白台詞都十分逼真。演奏技巧主要有:滑音、顫音、吐音、花舌音、氣拱音、氣頂音、三弦音、簫音等。此外, 嗩吶由一種"循環換氣法",即在吸氣時鼓腮使長音不斷的呼吸方法。

選購

嗩吶的發音震動好,與樂器的木料和哨片都有直接的關係。製作嗩吶的木料,選材必須是很講究的。用一個哨片,放在各種木料嗩吶吹出來的聲音都不一樣。適和製作嗩吶的木料有以下幾種:大紅木,花梨木棗木酸枝木,烏木,紅木老紅木黑檀木,大葉紫檀木,小葉紫檀木,這些木料都生長在熱帶雨林,生長緩慢。木料堅硬結。但是用太硬的木料製作嗩吶音色不震動。
嗩吶嗩吶
嗩吶發音好一些的要屬老紅木和紫檀木。紫檀木有兩種,一種是大葉紫檀木,一種是小葉紫檀木。在視覺怎么分辨大葉紫檀和小葉紫檀嗩吶呢?大葉紫檀—— 首先看大葉紫檀的木紋圖案,線條寬,棕眼長,表面光滑。新做出來的大葉紫檀嗩吶顏色為紫紅色,2,3個月後嗩吶木料顏色根據接觸空氣,氧化明顯變深紫黑色,或黑褐色,無檀香味。 大葉紫檀的木沫為紫紅色,如途在衣服上或手巾上不容易掉,像血狀。也有人稱之為雞血檀。大葉紫檀嗩吶的木料震動聲音,明亮,乾脆,渾厚,比較適用於吹合奏曲的嗩吶。再說說小葉紫檀,外觀看,木料顏色為棕紅色,木紋細膩,棕眼細小,光滑。木料里散發著淡淡的檀香味。小葉紫檀的聲音震動也為比較脆亮,但缺少點柔和的音色。比較適用於吹合奏曲。
老紅木,一般的清朝的古家具有一些是真正的老紅木,的老紅木已經很稀有了,很難買的到。在木料廠找老紅木,很難找到,上萬根木料里也就能找出1 到2根是本色純黑的老紅木。有的木料廠沒有這種純黑老紅木,一般都是用普通的淺顏色紅木,用一些化工原料加以處理後,使木料顏變深,充當老紅木賣。如果經常吹這把嗩吶,手指和木料經常摩擦,兩個月左右,在嗩吶音孔上或嗩吶桿的內堂顏色就會變淺,或變白。這就是假木料!有些廠家用一些爛雜木做的嗩吶。一個辦法辨認,用小刀或者是用砂紙在你的樂器不明顯的地方稍微的弄一點木削下來,馬上就會水落石出。也有一些廠家用烏木和黑檀木充當老紅木樂器賣。
老紅木和普通的紅木在聲音上有什麼區別呢?一般年久的老嗩吶吹出來的音色,要比新買的嗩吶音色要好很多,音色熟,不刺耳。木管樂器要比銅管樂器體現更明顯些,這說明新樂器新木料是需要一段期間磨合的,要演奏者把樂器的聲音吹開。一般廠家做木管樂器也是這樣,先買完木料,先存放1到2年在製作。這樣木料里一些水分和物質自然的氧化後,做出的樂器才好用,而且做出的樂器還不容易裂。老紅木也是這樣,我們買到的時候,原木是很早就被砍伐的了,也許是在熱帶雨林里枯死的老紅木樹,或者是砍伐後,當時沒人運走,經受常年的風吹雨打,木料自然氧化變黑。只有這種紅木才能稱之為老紅木。小葉紫檀名貴但好買,這種老紅木實在難買。這種老木料做出的嗩吶,音色鋼種有柔,不管是吹歌或吹曲,都含有水亮的優美音色。普通的老紅木則音色稍軟,缺少剛亮的音色。

管子

由來

管子流行於我國北方,古稱篳篥或觱篥。約於公元581-618年(隋)由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傳 入中原。隋唐的九部樂、十部樂中篳篥都是十分重要的樂器。唐代,隨著音樂文化的東漸,他也傳入朝鮮、 日本。今日本奈良正倉院中仍珍藏著唐代的篳篥。宋以後,流入民間。現主要在我國北方民間流行,南方主要在廣東、福建一代使用。

組成結構

管子為木製,上開八孔(前七後一)。管口插一葦制的哨子。解放後,管子的製造和吹奏技術都有了發展。經過改革的管,音域擴展為二組又六個音,加鍵管都能演奏十二個半音,在合奏和獨奏中發揮更大的效能。在樂隊中經常使用的有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鍵管。

演奏形式

管子的聲調高亢,音質堅實,近人聲,管有雙簧哨子(蘆葦制)和桿子(多用紅木,也有用鉛或錫製成的)兩部分構成,桿上共八孔。另外,還有一種兩隻管子並列吹奏。稱為"雙管"。管子的演奏技巧與嗩吶大致相同,但其勇氣較嗩吶吃力。管子因為音色高亢在北方管樂隊中常常用以領奏。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江河水》原名《江兒水》後還有改編為二胡曲,也很動人。

簡介

笙是由若干竹管和銅製的簧片構成。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它的音色和演奏出來的聲音特別富有悅耳的感染力,這是它的簧片通過空氣穿流後、引起的共振而產生的柔美之聲。這個樂器的特點還有演奏控制技巧的不同所得到的不同效果,強弱時對比特別明顯,同時發音可達到三個以上,有和聲樂器之稱。可以說它的音響魅力可與高貴、美麗等詞相併,能使人聯想到古代宮庭。該樂器由多種簧管之方式組成,如十三、三十七簧都有 ,早在南北朝就被廣泛使用。
笙

由來

是一件十分古老的中國樂器。作為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早在殷代甲骨文(公元前1401-- 前1122)中就有關於笙的記載。《詩經》中有"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小雅,鹿鳴)的記載。《爾雅·釋樂》記:"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到戰國、秦漢,笙作為重要的樂器已 非常流行,它與並存,在當時不僅是為聲樂伴奏的主要樂器,而且也有合奏、獨奏的形式。南北朝到 唐時期,竽、笙仍並存套用,但竽一般只用於雅樂,逐漸失去在歷史上的重經作用,而笙卻在隋唐的燕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當時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築、十七簧、 十三簧。唐代有十七簧的義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備兩根義管,需要時,再把它臨時裝上去。宋元豐三 年(公元1080年),楊傑記述"今巢笙、和笙,其管十九,二十二管發律呂之本聲,以七管為應聲,用之 已久,而笙至和。"明清時代,民間流行的笙有十七簧和十三簧的。

歷史

笙笙是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它以簧、管配合振動發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笙
遠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就已有了笙的雛型。在出土的殷墟(公元前1401~前1122)甲骨文中有“和”的記載。“和”即是後世小笙的前身。《爾雅·釋樂》記載:“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在中國古代樂器分類中,笙為匏類樂器。《詩經》的《小雅.鹿鳴》寫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可見笙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從戰國到漢代的文獻中,共同記載著笙和兩種同類樂器。《周禮·春官》中有;“笙師,……掌教竽、笙、塤、、簫、、管。”“笙”為官名,其職務是總管教習吹竽和笙等樂器。竽和笙的區別是:笙體小、簧少;竽體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編管插入葫蘆內,並以葫蘆作為共鳴體,故一些文獻認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竽,如《呂氏春秋. 仲夏紀》高繡註:“竽,笙之大者”。春秋戰國時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竽還一度在宮廷、貴族或市民中廣泛地流行。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記載竽為36簧。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6管,並設有摺疊管,用於產生低音,簧是用銅片製成的。從出土的西漢百戲陶俑和東漢石刻百戲畫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戲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隋唐時期竽還存在,但在九、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採用。唐代湧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詩人還為笙寫下了詩作。
到了宋代,竽則銷聲匿跡,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無竽色。
過去的笙,音域不廣,一般只用於合奏或伴奏,很少用於獨奏。在演奏樂曲遇到音不夠時,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後的笙已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獨奏樂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調,也能奏出優美抒情的旋律,代表曲有《孔雀開屏》、《鳳凰展翅》等。

組成結構

笙的構造是:將銅製的簧片裝在若干竹管下端,這些竹管插在一個匏制、木製或銅製的帶有吹孔的斗 子上。吹時用指按著竹管下端所開的孔,使簧片與管中氣柱發生共鳴而發出樂音。演奏時,除單音外、大 都用二音、三音或四音配成和音。早期的笙為竹製,後來改為銅製。明清時期,民間流傳的有方、圓、大 、小各種不同的笙的形制。解放後,笙類樂器得到進一步的改進。出現了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 以及及擴音笙、中音抱笙、鍵盤排笙等,形成各音區的系列笙的建制,在大型民族樂隊中起著重要作用。小排笙、排笙(鍵盤笙)等多種形制。笙的吹奏技術也有較大發展,除了用於伴奏、合奏外,已發展成為 獨奏樂器。笙的形制主要由笙斗、笙管、笙簧三部分組成。笙斗有方形、圓形兩種,上插笙管,並通吹口 。笙管多為竹製,現為銅質。吹奏者將氣流吹入笙斗,通過笙管是笙簧振動而發音。
笙

品種

笙的品種繁多,外形式樣有大的、小的,圓形的、方形的,長嘴的、短嘴的等。套用較為普遍的傳統笙多為17 簧。
解放後試製成功擴音笙、加鍵笙、轉盤笙、低音笙和排笙等新品種,笙的簧數也由13 、14 個增加到21 簧、24 簧、26 簧、27 簧、32 簧、36 簧和51 簧,從而克服了音域不廣、不能轉調和快速演奏不靈便等缺點,給笙帶來了新的生命力。

演奏形式

笙的音色甜美、柔潤、音量較小,變化幅度不大,而色澤明亮。笙能吹單音,也能吹和音(二至四音),最常見的是平行八度、四、五度、有時也能吹奏三度或和弦。故笙大多常用來為嗩吶、笛子伴奏。或在樂隊中作"溶合劑",調和各族樂器的音色,飾潤、軟化某些獨奏樂器的個性。笙的獨奏曲業有很大發展。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鳳凰展翅》(胡天泉)、《草原騎兵》等。

蘆笙

由來

蘆笙是西南地區苗、瑤、侗等民族常用的簧管樂器。西漢初即已出現。

組成結構

蘆笙大小不一,管的數目也不盡相同,單管、雙管以至五管、六管、八管、十管都有,但較常用的是六管蘆笙。六管蘆笙是用六根長短不一的竹管,分成兩排插入木製的笙斗中,每管 的根部各裝一個銅質簧片;管的下端各開一個小孔,吹奏時手指按孔發音。有的蘆笙,在竹管 上端套上竹篾折成的三角形喇叭或套上稍大的竹筒,起共鳴作用。解放後,對蘆笙進行了多次改 革,先後有十五管、二十管、二十六管、三十六管的蘆笙出現。有的將木製笙斗改為金屬笙斗, 有的加上音鍵,擴大了音域,能吹奏十二個半音,解決了轉調的問題,可以演奏較複雜的樂曲。

演奏形式

蘆笙多用於獨奏、合奏和舞蹈伴奏。貴州苗族地區,有大小不同的四種蘆笙組成的樂隊,並且有一整套傳統的蘆笙曲。

排笙

由來

排笙是解放後根據蘆笙的原理改革發展而成的。

組成結構

排笙有三十個管,用鍵盤彈奏,用腳踏風箱吹氣。

演奏形式

排笙的30個管增大了音量,擴展了音域,是樂隊中的低音管樂器。

巴烏

由來

巴烏為雲南地區彝、苗、哈尼等少數民族使用的單簧吹管樂器。

組成結構

巴烏用竹管制成,有八個按孔(前七後一),吹口處裝一尖舌形銅質簧片。演奏時橫吹上端,振動簧片發音。

演奏形式

巴烏音量較小,音域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於伴奏舞蹈、獨奏等。巴烏是一件極富民族色彩的樂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寬廣的音調,亦可演奏技巧性強的華彩樂段。合奏時巴烏音色易和其它樂器融合在一起。

由來

作為吹奏樂器。至少已有七千多年歷史。塤是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塤的起源與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用以誘捕獵物。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為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

組成結構

原始社會的塤,器形多樣,如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發掘的陶塤,呈橢圓形,只有吹孔,無音孔, 距今約七千年。陝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欖,也只有一個吹孔,用細泥捏塑而成 ,是塤的原始形態之一,距今約六千年。商代的塤比原始時期和夏代有了較大的發展,有陶製,石制和 骨制的,以陶製最為常見,形體多為平底卵形。戰國時期陶塤也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狀的。秦漢 以後,塤主要用於歷代宮廷雅樂。考古發掘和傳世塤中也偶見一些特殊形制的陶塤或瓷塤。故宮博物院 和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有清代宮廷所用的紅漆雲龍塤,它高八點五厘米、腹徑七厘米。
塤體有 六個音孔:前四後二,通體紅漆,描繪金龍和雲紋。今人改進研製的九孔陶塤,以古制六孔塤為基礎, 然後擴展其肩部和內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個:前六後二,加上吹孔、共為九孔。為便於運指演 奏,儘量減少複雜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於笛子的音孔順序排列。專業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個音, 包括兩個八度內的全部半音和一個泛音。

演奏形式

專業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個音,包括兩個八度內的全部半音和一個泛音。在指法上有顫音、打音、抹音等技巧。九孔紫砂陶塤已在今日中國民族樂隊中普遍使用。

葫蘆絲

由來

葫蘆絲是流行於雲南地區傣、彝、阿昌等民族的樂器。

組成結構

葫蘆絲用半截小葫蘆作為音箱,以三根長短不一的竹管並排插在葫蘆的竹管下端,嵌有銅質築片,中間較長的一根竹管開七孔。吹奏時,口吹葫蘆細端,指按中間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時,左右兩根竹管同時發出固定的單音,與旋律構成和音。
葫蘆絲葫蘆絲

演奏形式

葫蘆絲音色柔和,常用於獨奏和合奏。
葫蘆絲葫蘆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