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樂器文化在古絲綢之路的發展和文化交流中不斷創新,不斷促進音樂文化交流,形成了一個十分獨特的民族文化。維吾爾樂器是維吾爾音樂基礎,也是研究維吾爾音樂歷史的重要點。維吾爾樂器種類齊全,製作工藝高,它不僅是一個樂器,也是一個精美的工藝品。維吾爾樂器不僅是維吾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整個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吾爾族樂器
- 外文名:Uyghur musical instruments
- 分類:民族樂器
- 特點:種類齊全、工藝高超
- 演奏形式:形式豐富多彩
史話,樂器分類,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拉弦樂器,打擊樂器,演奏形式,
史話
維吾爾族傳統音樂中,有著品種繁多的樂器,如:木笛、葦笛、嗩吶、薩塔爾、艾捷克、彈布爾、都塔爾、熱瓦甫、卡龍、手鼓等,可以說是吹、拉、彈、打,應有盡有。有些樂器在日常生活中,在農民舉行的“麥西熱甫”里,在盛大的節日集會上,甚至精彩的雜技表演時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樂器伴隨著維吾爾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曾經歷過漫長的發展道路。
早在公曆紀元以前,維吾爾族還在過著遊牧生活的時代,已經是一個熱愛歌唱與舞蹈的民族,在日常放牧、部落集會、習俗祭祀以及薩滿術士等等活動中,常常使用葦笛、布爾咖、手鼓、鐵鼓樂器。最早的鼓,以木為框,以羊皮蒙面,以槌擊奏。葦笛是一根葦管,管口削平壓扁,吹出單音。
從兩漢時代到公元1949年之間的兩千多年中,維吾爾族樂器曾經歷過兩次比較明顯的發展時期。古代新疆是“絲綢之路”的樞紐通道,早在漢代,亞洲各國人民,沿著絲路,跨越蔥嶺,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有著頻繁的友好交往。居住在塔克拉瑪乾周圍綠洲上的各族人民,在當地傳統音樂文化的基礎上,吸收並融合了漢族音樂和印度音樂、波斯音樂、阿拉伯音樂的元素,創造了高昌樂、龜茲樂、疏勒樂等燦爛的綠洲音樂文化。它們曾受到漢族人民的歡迎,豐富了中原的音樂文化生活。
維吾爾族在從遊牧生活轉變到以定居農業為主的生活過程中,在音樂方面經歷了一次接受、吸收、融合綠洲音樂文化的發展時期。到公元十世紀初,以回鶻人(即古維吾爾族)為主先後建立起“河西回鶻”、“龜茲回鶻”、“黑汗王朝”、“高昌回鶻”五個封建王朝的時候,傳統樂器有吉里塔爾、簧(Kovuz)、笙(Boriya)蕭(Yalgzak)、笛(Nay)、口哨(Iskirit)、胡笳(Guz nayi)、篳篥(Baliman)、雙篳篥(Kox baliman)、橫笛(Sibisgu)貝(Duduk)、渠拉、角(Burga)、蘇爾奈(Surnay)、皆(Kovruk)、箜篌(Uragun)、掐箏(Barbit)、彈箏(barbat)、三弦(Uqtar)、五弦(Ribab)、阮鹹(Rabab)、琵琶(Barbab)、艾西塔爾、火不思(Kubuz)、奚琴(Kumuk girjiki)、拍板(Takildak)等多達五十種樂器,其中許多被傳入中原,收到漢族人民的歡迎。
波斯、印度傳來的樂器有豎箜篌、鳳首箜篌、琵琶、銅拔、碰鈴等。從新疆拜城、庫車、吐魯番的石窟樂器彩圖與出土文物可以看到,當時這些樂器被套用在各階層的音樂生活中。巴楚脫庫孜沙來出土的骨制殘笛,追溯到公元五世紀以前,在喀什地區不僅有木製笛,而且還有骨制笛。和田棗花公社出土的陶製器皿上的裝飾樂手,可以印證隋唐時代和田地區流行有琵琶等樂器。有些樂器不只用於當地民間,先後傳到了西亞、南亞許多國家。公元十世紀末,伊斯蘭教從河中地區傳至喀什,經過數世紀傳入哈密後,遍布了天山南北。在西亞文化的影響下,維吾爾族樂器又經歷一次變化,這次變化從西向東經數百年時間,有些原來的樂器,如:木笛、篳篥、嗩吶、銅角、螺貝、箜篌、琵琶、手鼓、鐵鼓、等,繼續流行在民間。大約在十世紀到十四世紀中,先後出現了許多新樂器,如薩塔爾、艾捷克、彈布爾、熱瓦甫、艾西塔爾、卡龍等。新樂器的產生與來源:一類是借鑑波斯系樂器與印度系樂器,在刀郎熱瓦普和庫布孜(Kubuz)的基礎上創製了細長柄、瓢形共鳴箱形制的弦樂器系列,即:薩塔爾、熱瓦甫、彈布爾、都塔爾。然而樂器形制卻獨具風格。另一類是在中亞地區先後引入了卡龍、箏等。公元十七世紀中,揚琴從西亞由海路傳入中國沿海城市。不久從中原傳到哈密。與此同時,揚琴從另一路的河中地區傳到喀什。在這段時間裡,箜篌、琵琶、艾西塔爾等逐漸相繼消失。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喀什地區有箏,拜城、庫車有箜篌、陶哨和口弦,哈密地區有琵琶。但是這些樂器已不在民眾音樂生活中露面,只是被當作文物收藏品。
在長期的民間音樂活動中,人們追求音樂與審美觀念相適應,不斷改進,其別致的形制、精美的花紋、琴弦的分布、聲音的音質與樂器的性能,都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而且形成獨特的樂器體系,成為維吾爾族優美的傳統音樂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傳統音樂文化的組成部分。
1949年以後,維吾爾族傳統樂器的發展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代,維吾爾族音樂藝術得到巨大的發展,產生了許多新的改良樂器,如採用十二平均律布弦的揚琴,音域寬廣的高、中音艾捷克,音量宏大、音質純淨的熱瓦甫,新設計創製的胡西塔爾等。隨著維吾爾族聲樂、器樂、歌舞劇、歌劇的發展,舞台上出現了各種樂器組合的樂隊形式。在廣大人民民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斷提高的形勢下,必然會有更多優秀的新型樂器出現,會有完美建制的民族樂隊出現,將更加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樂器分類
吹奏樂器
1.乃依,維吾爾族樂器中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古老的乃依用動物的骨頭製成,有兩或三吹孔。在匈奴或突厥時期多用於趕集畜生。現在吹奏的乃依多用木竹或金屬製成,其長度多變化;用骨頭製成的乃依有二十厘米,用木竹製成的有40-50厘米。乃依演奏很有特點:運氣較重,口風較緊,音量大小對比強烈,能較好地表現出維吾爾音樂的風格。多運用顫音、上滑音、下滑音、單倚音和復倚音等演奏技巧。常用 於獨奏、民間器樂合奏或為民歌、舞蹈伴奏,在樂隊中占有重要位置。著名演奏家有依明·艾則孜等。以筒音C1的乃依為例, 音域 C1—d3,有兩個八度零一個音,並可轉D、G、bB等調。乃依根據地方不同分為喀什乃依(Kaxkarnay)和哈密乃依(Qumulnay)。
2.嗩吶(漢譯:瑣爾奈衣),也稱新疆嗩吶,維吾爾嗩吶,蘇爾奈等。維吾爾樂器中鼓吹樂的主要樂器,源於波斯一代,傳入新疆,後傳入中原。用核桃,小葉桐,桑等作管體,通體鑲嵌繁複的骨角條狀紋飾。北疆伊犁地區還使用一種銅喇叭的嗩吶。用於獨奏、鼓吹樂合奏或歌舞伴奏。新疆嗩吶的演奏方法與嗩吶相同,發音柔和圓潤、略帶鼻音,音色明快,可以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它的獨奏曲目豐富,大多來自木卡姆和賽乃姆的音樂。新疆嗩吶定調豐富,非同一般。多彩的調音,造就了嗩吶的豐富全面。瑣爾奈衣主要有三種形制:喀什九孔瑣爾奈衣(Kaxkarnay),克希奈衣(Kexnay),瓊瑣爾奈衣(Qongnay)
3.卡爾奈依,維吾爾套用樂器,用於維吾爾鼓吹樂、樂舞音樂當中。音韻渾重,壯闊。最初木製,後用紅銅製作。一般長為1.5米,也有2米的。主要形制有兩種:瓊卡爾奈衣(Qongkarnay)和克其克卡爾奈衣(Kiqikkarnay)。瓊卡爾奈衣為長角,克其克卡爾奈衣為短角。卡爾奈衣發聲“嘟嘟”。即興吹奏不記譜
5.布爾格,維吾爾族樂器中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用牛角或山羊角製成,也有用銅支撐的。長約20-30厘米,呈半月形。舊時曾是水磨製粉時代,用以召喚鄉民送糧加工,同時亦用於大型民間鼓吹樂、慶典樂中。雖然現在不會出現在民間樂曲中,但仍能在南疆偏僻的村莊看到它的身影。
6.庫略來,維吾爾族樂器中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樂器。意為貝或螺角。曾用於大型鼓吹樂、宗教節慶活動中。曾流傳於阿圖什、喀什地區,現已絕跡。但仍有兩個被保存在艾則孜蘇丹陵寢。
彈撥樂器
1.都塔爾,琴聲渾厚、悠揚,是維吾爾族鐘情的傳統彈弦樂器,廣泛用於舞蹈、歌曲、民間說唱的伴奏和樂隊也是維吾爾族家庭中比較普及,備用的樂器。傳在遠古時期,以遊牧為生的維吾爾族牧人,吃完黃羊後他們就把黃羊的腸子隨意丟棄在大草地上,經太陽曬乾的黃羊腸子被風一吹,會發出了一種優美的聲音。演奏時右手五指並用,缺一不可,或撥或挑,或挑或掃,彈奏出來的琴音聲音雖小但音色卻很柔美,彈奏者盡可通過琴聲淋漓盡致的抒發感情。
2.熱瓦甫,也是維吾爾族中比較普及的樂器之一,在南疆地區更為多見,常常與其它樂器一起為歌舞伴奏,也用作獨奏和合奏。喀什的熱瓦甫琴身、琴桿和琴頭上部以獸骨鑲嵌出美麗而豐富的民族圖案,既是民族樂器,又是精緻的工藝品。琴頭的弦槽部位向後呈直角彎曲。琴桿上纏有二十八個絲弦品位。琴桿與音箱連線處兩側各設一彎角。琴桿、音箱上鑲有駝骨、貝殼等裝飾。熱瓦普有多種劃分:阿勒拉熱瓦普(Alla rawap),牧羊人熱瓦普(Qarvuqi rawap),且末熱瓦普(Qarqan rawap),安迪爾熱瓦普(Andir rawap)等十多種分類。
5.卡龍,是維吾爾樂器裡弦最多的古老彈撥樂器,代史籍中稱七十二弦琵琶、“喀爾奈”,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是演奏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中不可缺少的樂器。它盛行於新疆的麥蓋提、喀什、和田、莎車一帶和哈密等地。卡龍琴是偉大的維吾爾族學者和音樂家艾布·納斯爾·法拉比(約公元870—950年)發明的,據記載,相傳法拉比將一段粗大的楊木掏空,用獸骨做琴軸,用羊腸做琴弦,創造了第一個卡龍。後來用共鳴箱代替胡楊木殼,鋼弦代替羊腸,鐵軸代替獸骨,經過改進的卡龍琴,聲音更加優美悅耳,深得人們喜愛。卡龍有四個主要形制:三十弦卡龍,二十三弦卡龍,三十四弦卡龍,改良卡龍
拉弦樂器
1.薩塔爾,音韻十分優美的樂器。通體用桑木製作,鑲嵌骨角黑白相間精細繁複。流傳在新疆南部喀什、和田、莎車、庫車等地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十二木卡姆》和流傳在新疆東部吐魯番地區的《吐魯番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薩塔爾史較為悠久,據1854年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寫的《樂師史》(古維文手抄本)中記載,早在十四、十五世紀時,維吾爾族民間已經出現這種樂器,並已有著名的演奏家了。它最早流行於南疆喀什、莎車一帶,後來逐漸傳至北疆各地。薩塔爾有三種主要形制:無品薩塔爾(perdasiz satar),古典薩塔爾(klassik satar),改良薩塔爾(jislah satar)。
2.艾捷克,維吾爾套用樂器,是新疆的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和塔吉克族的弓弦樂器,主要用於演奏民間音樂和古典音樂維吾爾十二木卡姆的曲調,是新疆特色民族器樂之一。艾捷克外型獨特别致,琴筒呈球形,琴的內側用蟒皮蒙裹,使共鳴體形成兩個半球形,在它的周圍有發音孔,音域約三個八度,有1─3根主奏弦,在琴桿下兩端設有5~10根共鳴弦,演奏時,將底柱立於左腿之上或夾於兩腿之間,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主要形制有九種:多朗艾捷克(Dolan gijak)、蓋提多朗艾捷克(Maketdolangijak)、龜茲艾捷克(Kuqa Gijak)、哈密艾捷克(Qumulgijak)、哈密方首艾捷克(Qumul 9simliq Gijak)、哈密旋首艾捷克(Qumul 7simliq Gijak)、新型艾捷克(Jislah Gijak)、低音艾捷克(Bass Gijak)和塔吉克艾捷克(Tajik Gijak)。
打擊樂器
1.達甫(達卜、手鼓),源於維吾爾民間,是維吾爾族古老的樂器之一,遍布天山南北,是樂隊合奏和歌舞中不可缺少的打擊樂器。鼓框用桑木製作,呈扁圓形,單面蒙以羊皮、小馬皮或驢皮,鼓框內側綴有三十餘枚小鐵環。自本世紀50年代以後,達卜還多用蟒皮蒙面,使發音清脆響亮達甫有五種形制:巫作達甫、歌用達甫、樂作達甫、樂舞達甫、舞用達甫。
2.納格拉即“鐵鼓”,在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因鼓身用鐵鑄成,故稱“鐵鼓”,又有“冬巴”之稱。據說古代人們把它系在馬鞍上當作戰鼓。大約在9世紀以後,它才成為維吾爾族的打擊樂器。鼓面蒙有駱駝皮或牛皮,六個納格拉為一套,每套分大中小三組,每組兩個,一奏高音,一奏低音,相差4—5度,用木捧敲擊。每逢喜慶的節日,彈奏者便會登上屋頂,敲起歡快的納格拉,吹起嗩吶,伴著鼓聲人們翩翩起舞,跳起狂熱的薩瑪舞。這鼓聲不僅為節日增強熱烈的氣氛,且極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演奏形式
維吾爾族民間音樂活動的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音樂生活現場,有不同的樂器與樂器組合演奏形式,樂器的演奏形式,概括起來大體有如下幾種:
獨奏與自彈自唱
自娛性的樂器獨奏,是最普及的一種形式。它遍及農民、小手工業者、其他勞動者,以及城鄉各個階層,如牧人牧放畜群在草原;牽駝人跟駝隊跋涉在瀚海戈壁上,常常用乃依吹奏《放牧人》(Pabiqi)、《商隊》(Karwan)等悠揚的樂曲。農民在勞動之餘在林蔭、果園,用巴拉曼吹奏些民歌曲調或者用熱瓦普彈奏些舞曲、民歌套曲等,解除勞動的疲勞。
民間職業歌手達斯坦其與柯夏克其,常常在城鄉巴紮上,彈著熱瓦普或是拉著艾捷克用唱、奏、說或說說唱唱的形式,演唱各種民謠、民間傳說愛情故事、或者是詼諧風趣的故事。他們今天在這個巴紮上演唱,明天出現在另外一地,過著趕巴扎的游唱生活。
城鄉巴紮上,是買達(Maida)經常活躍的場所,他們以說為主,以唱為輔的形式,宣講些宗教性歷史故事。買達通常用一隻打甫或是薩巴依伴奏。
兩件樂器的演奏
這是一種以管、弦樂器奏旋律,一種打擊樂器擊節奏的演奏形式,這種形式經常出現在自娛性的“喔圖如西”(Aotu-urxi),即人數不多的聚會,常常由主人或客人中彈奏樂器的高手,用一把都塔爾(或彈布爾)與一隻達甫,在聚會中自彈自唱,或為大家歌舞伴奏。
上面提到的民間職業歌手達斯坦其,有時是兩人結伴演唱,兩人演唱時一般是主唱者奏熱瓦普(或艾捷克),幫唱者奏甫。
表演雜技達爾瓦牧的西(走繩曲)時,通常用吹鼓樂伴奏,一人吹蘇吶依,一人打納額熱。吹奏一種配合走繩動作的、風格獨特的音樂套曲。蘇吶依、納額熱音量洪大,在人山人海的廣場上,能夠取得異常熱烈的效果。
小型樂隊的演奏與伴奏
這類形式通常是由三—五件樂器,有時多達十多種樂器組合而成的小型樂隊,在喀什、和田、伊犁、吐魯番等地區有個基本的樂器組合形式,但也要看音樂活動現場的樂器條件而定,主要的樂器,尤其是打甫是不可缺少的,其餘的樂器可多可少。哈密、麥蓋提、阿克蘇、阿瓦提的樂隊,樂器組合都比較穩定,這類樂隊的組合形成主要有下列幾種:
演唱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構成樂隊的樂器組合,除上述薩塔爾與達甫外,在不同的地區,還有多種樂器組合。
新疆喀什、吐魯番與伊犁等地區由薩塔爾、彈布爾、鏘、達甫等樂器組合。
葉爾羌河與塔里木河流域地區,由卡龍、刀郎熱瓦甫、刀郎艾捷克、打甫等樂器組合。在室外,有時用卡龍、刀郎熱瓦甫、刀郎艾捷克、蘇爾納依、納額熱組合。
麥西熱甫中的歌舞樂隊。維吾爾族的生活習俗,農村每年初春,麥種前和秋季麥收後,或是婚禮喜慶的日子是音樂活動最集中、最頻繁的時間。在城鄉經常舉行規模較大的各種麥西熱甫,在麥西熱甫中職業的或半職業的乃額買其來爾(Naiermaiqilai歌、樂手)五人或者更多一些,用彈布爾、熱瓦普、艾捷克、鏘、達甫等樂器組合成樂隊,按傳統娛樂程式,時而演奏樂曲為舞蹈伴奏,時而歌舞,非常熱鬧,上述各地演唱木卡姆的樂隊,特別是刀郎樂隊與哈密樂隊,也經常在麥西熱甫中,除穿插唱奏些民歌套內外,主要是演奏演唱《木卡姆》中的段子。
在傳統習俗的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宰牲節),通常是由大小七隻納額熱與一支蘇爾納依、兩支喀爾納依組成吹鼓樂隊,在民眾歡慶節日的廣場上,吹奏《吹鼓套曲》、《薩瑪舞曲》和《納額熱舞曲》等,人群隨著樂聲翩翩舞蹈。 婚禮中,新娘到男方家途中與門前,也常常是小型吹鼓樂組活躍的場合。
大合奏
以往,喀什、英吉沙、莎車、和田等地,每年春秋農閒季節,常常舉行盛大的宗教性的民眾集會。如喀什在每年初春,舉行民眾性的祈禱“神靈”消災的宗教儀式札熱亥特買(Zalahaitimai).英吉沙每年秋季舉行哀斯吐比更·歐特汗帕的夏依姆(Aodihan padixayimu)人們來自四面八方,在人山人海的集會中,匯集了各種各樣的樂器,數十隻蘇爾納依、數十對納額熱、上百個達甫和薩巴依、薩塔爾、彈布爾、熱瓦普、喀爾納依、螺貝等,齊聲彈奏《薩瑪》、《賽乃姆》、《麥西萊普》、《夏迪亞乃》等樂曲,聲勢浩大,人們把生活中遭遇的痛苦之情和對生活美好的願望,傾注入歌、舞音樂之中。
除上述的四類樂器演奏形式外,還有許多使用樂器的生活現場,如城市中茶、飯館裡小樂隊的演奏。另外還有巴克西、達汗(Dahan有·)以達甫、艾捷克和薩巴依等樂器,用巫術為患者治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