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條件,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構成,經濟,歷史文化,文學,風俗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地方特產,炸棗,炸五香,馬蹄酥,同安封肉,碗仔粿,番薯粉粿,進士芋,甘蔗,文昌魚,魚皮花生,燒肉粽,龍眼,黃金桂,印尼風味小吃,百味果酒,壕仔煎,
建制沿革
晉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晉安郡(郡治在今福州,隸於揚州),改東安縣為晉安縣。又析晉安縣置同安縣,此為同安縣級建置之始。當年又併入晉安。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晉安郡為晉平郡,同安為晉平郡晉安縣地。泰始七年,復為晉安郡。
梁天監元年(502年),析晉安郡置南安郡(治今南安縣,轄及興泉漳地),同安為南安郡晉安縣地。
陳永定初(557年~559年),升晉安郡為閩州,領建安、南安二郡,天嘉六年(565年),廢閩州恢復晉安郡。
光大元年(567年)改晉安郡為豐州(今福州),同安為南安郡晉安縣地。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豐州為泉州(今福州),改南安郡為南安縣,同安為南安縣地。大業二年(606年),改泉州為閩州。大業三年復改為建安郡(治所皆在今福州)。同安為建安郡南安縣地。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為建州,同安為建州南安縣地。武德五年(622年),析建州置豐州,同安為豐州南安縣地。
貞觀元年(627年)裁豐州。貞觀六年,改建州為泉州(今福州),同安為泉州南安縣地。中宗嗣聖初(684年),置武榮州轄南安縣,尋省。聖歷二年(699年),復置,次年復省。久視元年(700年),復置武榮州於南安縣東十五里。
景雲二年(711年),改泉州為閩州(今福州),而以武榮州為泉州(今泉州),隸於閩州都督府,同安為泉州南安縣地。
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泉州為長樂郡,不久改清源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泉州。同安先後為長樂郡、清源郡、泉州轄下南安縣地。
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4鄉置“大同場”,同安為大同場地。
僖宗光啟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為刺史,景福二年(893年),克福州。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安為其治地。
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梁太祖朱溫封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大同場為其轄地。
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升大同場為同安縣。
後晉開運四年(947年),南唐滅閩國,州將留從效自領漳州留後,割據漳、泉兩州,號“晉江王”,同安縣屬留氏。後漢乾祐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以留從效為節度使,同安縣為其轄地。
宋建隆三年(962年),留從效稱藩於宋太祖,不久去世,大將陳洪進推張漢思為留後,同安隸於張氏。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以陳洪進為節度使。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納土於宋,結束割據,同安縣始隨平海軍納人宋士。同年,宋復平海軍為泉州。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泉州市舶使蒲壽庚與知州田子真據城降元,同安歸元朝。
元世祖至元間(1264~1294年),升泉州為泉州路總管府,大德元年(1297年),置福建平海行中書省,以泉州為省治。大德二年,改泉州為泉寧府,大德三年,改行中書省為宣慰使元帥府。元惠宗至正十八年(1358年),復立泉州分省。順帝末泉州為陳友諒所陷,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命湯和討平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元泉州分省為泉州府,隸福建布政使司。同安一直隸屬泉州府,終明代未變。
清代,同安縣隸屬福建省泉州府。
清宣統三年九月二十九日(1911年11月19日)光復後,仍隸福建省泉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同安縣政隸南路道(民國三年改名廈門道)。
民國十六年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次年同安縣改直隸福建省。民國二十三年,隸於福建省第五督察區(駐節同安縣,民國三十二年遷駐永春縣),次年,改隸福建省第四專員公署至1949年9月。其中僅民國二十二年十一月至民國二十三年一月福建事變時改隸“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興泉省”。
1949年9月19日,同安解放,同安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於華東軍政委員會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7月,改屬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改為晉江專區)。
1973年9月,歸隸廈門市至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宋至清
北宋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正是南唐後主李煜亡國降宋三年後,迫於形勢的原南唐清源郡節度使、仙遊楓亭人陳洪進赴開封入朝覲見,並奉《納地表》獻出泉州、漳州兩郡及其所轄一十四縣(含莆田、仙遊、同安三縣),結束割據,歸順宋朝,標誌著泉、漳二州正式納入宋朝版圖,已經建立18年的宋朝正式統一福建全境。
宋代同安縣下轄3鄉33里,後並為27里,再縮為11里,即同禾、民安、翔風、嘉禾(以上屬綏德鄉)、長興、從順、感化、歸德(以上屬永豐鄉)、仁德、安仁、積善(以上屬明盛鄉)。
元代改里為都,3鄉之下統44都。永豐鄉下轄原從順里西界1~5都,原感化里西界6~8都,原歸德里西界9~10都,原長興里東界1~3都,計13都;明盛鄉下轄原仁德里西界11~13都,原安仁里西界14~16都,原積善里西界17~20都,計10都;綏德鄉下轄原同禾里東界4~7都,原民安里東界8~11都,原翔風裡東界12~20都、原嘉禾里西界21~24都,計21都。
明洪武元年(1368年)恢復里都圖制,里下轄都。增置在坊里轄縣城2隅。全縣共劃3鄉12里2隅44都。洪武二十年為防倭患,盡徙大小嶝島2都人民於內陸。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寧衛的中、左兩個千戶所移駐嘉禾嶼,並築廈門城,此後遂以中左所作為廈門島的代稱。廈門島為同安縣嘉禾里,下設四個都,每都下轄兩個圖。
永樂元年(1403年)從順里5都並為3都,感化里3都並為1都,長興里3都並為1都,歸德里2都並為1都,縣轄3鄉12里2隅35都。後都下設圖。成化六年(1470年),大、小嶝2都人民奏復其舊。至此,同安縣下轄12里2隅37都53圖。
明永曆九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所轄境域包括廈門島、鼓浪嶼、浯洲(大金門)、烈嶼(小金門)等島嶼。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移駐廈門島,翌年設立台廈兵備道(雍正五年(1727年)改為台灣道),管理台灣、廈門兩地政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駐廈門島。
雍正五年(1727年)分守興泉道移駐廈門島,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稱興泉永道,管轄興化府(仙遊、莆田)、泉州府和永春州(永春、德化)。至此,廈門島成為福建東南沿海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廈門成為《南京條約》中規定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乾隆四十年(1775年),析翔風、民安2里(丙洲除外,劃歸從順里)及同禾里的五、六、七都置馬巷廳。
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1843年11月2日),廈門正式開埠。
光緒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902年11月21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廈門鼓浪嶼租界土地章程》,鼓浪嶼成為“萬國租界”。光緒間行保甲制,改圖為保。至清末,同安的行政建制層級為:縣→鄉→里→都→保→甲(每保10甲,每甲10戶)。全縣共3鄉9里21都。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裁馬巷廳仍歸同安縣。
民國三年一月,析嘉禾里(廈門島)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縣轄3鄉11里27都224保。
民國四年(1915年),分出思明縣金門島、大小嶝設金門縣。思明縣只轄嘉禾里(廈門島,今廈門市思明區、湖裡區)。
民國十七年年版《同安縣誌》列清及民國同安縣行政區劃共分為3鄉11里27都2隅222保。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月“閩變”失敗後,廈門特別市政府和
興泉省隨之撤銷,廈門島恢復思明縣建制,與同安縣、金門縣均屬福建省政府直轄。
民國二十四年初,實施保甲制度,廢里、都舊制,重新進行區署、保甲(聯保)編制,年底完成,實行縣→區→聯保→保→甲層級制,同安縣劃為3區37聯保406保4045甲。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析出思明縣廈門島及同安縣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轄今泉州、
莆田、廈門三市)。
民國二十七年初,把聯保增至40個,並設22個辦事處,區署不變。全縣劃為3區22個辦事處40個聯保406保。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5月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廈門島淪陷。
民國三十四年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抗日戰爭勝利,國民政府恢復廈門市政府建制,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
民國三十二年,撤區建鄉設保,確立自治基礎,重新縮編為16鄉2鎮,下轄212保2963甲。
民國三十三年八月,再度整編為10鄉3鎮,轄150保。此區劃延用至同安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分別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福建省轄市。解放初,暫以民國舊保甲為基礎,劃全縣為7區150保2325甲。
1949年11月26日至1950年05月02日,相繼劃
思明區大同、深田、靖東3保歸廈門市開元區管轄。
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
1950年底開始,廢除保甲制,建立鄉政權。至1951年3月,全縣共建立7區2鎮,下轄139個鄉9個街道。
1952年,經過三年的剿匪、鎮壓反革命、土地改革,全面開展民主建政。10月,將原7區2鎮擴增為10區138鄉2鎮。
1953年11月,劃同安縣集美鄉歸廈門市禾山區。
1955年10月,精簡機構,縮小編制。重新劃為7區(東孚、後溪、洪坂、後寨、布塘、馬巷、洪鐘)1鎮(城關),下轄141鄉(其中東山、碧岳、田洋、朝宗、祥橋、鳳崗、五顯等7個縣直轄鄉)6條街(後爐、三秀、東溪、雙溪、西溪、西安)。
1956年6月,全面開展農業合作化和農業生產運動,合併區、鄉,將全縣原7區1鎮、141鄉合併為4區2鎮,下轄49鄉10個街道。
1956年7月,經上級批准增設灌口鎮,將灌口鎮周圍的農業人口區域增設張莊鄉,即為4區3鎮50鄉。同年12月,經省民政廳批准,城關鎮成立西溪、友誼、三秀、後爐、東溪5個居民委員會,同時撤消原6個街公所。
1957年,省人民政府指示將灌口區的金山、錦宅2鄉劃歸龍溪縣,又將東孚、鼎美等12鄉劃歸廈門市郊區。至此,全縣實為3區2鎮36鄉。
1958年1月,撤廈門市禾山區,改設廈門市郊區。
1958年3月,撤區並鄉,全縣為16個大鄉2個鎮。鎮下設居委會,鄉下轄高級農業社。
1958年下半年,開始建立人民公社,撤消原鄉建制。至1959年2月,全縣共建立7個人民公社,6個農林場,下轄127個大隊、5個居委會。
1960年4月,精簡機構,全縣合併為4個人民公社,下轄116個大隊、5個居委會,並設立10個農林場。
1961年9月,恢復區建制,全縣設5個區(下轄18個公社1個農場)、2個縣屬公社及12個農林場,下轄213個大隊、5個居委會。
1964年4月,撤消區級建制,全縣共劃為12個公社,下轄202個大隊、5個居委會,另設8個農林場。此後行政區劃相對穩定。
1969年2月,撤消東坑公社建制,所屬瓊頭等10個大隊並人馬巷公社,湖頭等8個大隊並人新店公社。全縣為11個公社202個大隊8個農林場。
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
1971年3月,原南安縣屬的大嶝公社及石井公社的蓮河、霞浯2個大隊劃歸同安縣。
1973年6月,同安縣再歸廈門市。
1980年,為3個街道、13個大隊更名、復名。1982年,調整區劃,全縣劃為12個公社(鎮),下轄210個大隊、11個居委會,並設7個農林場和18個社辦農林場。
1980年10月在湖裡劃出2.5平方公里創辦廈門經濟特區。
1981年9月,以禾山公社湖裡大隊的上河、長岸、薛厝、徐厝、蔡厝、村里、湖裡7個自然村組建湖裡街道辦事處,隸屬開元區管轄。其後,又將東渡、官任和塘邊等大隊劃入湖裡街道辦事處。
1983年4月,開元區增設篔簹
街道辦事處。1985年4月,禾山鄉的呂厝、烏林兩村劃歸開元區。
1984年4月,恢復馬巷鎮建制,下轄友民、三鄉、後亭、五美等4個居委會和五星村委會。同年9月,政社分開,建立鄉、鎮人民政府。改城關鎮為大同鎮、馬巷公社為後濱鄉、新民公社為祥橋鄉、策槽公社為西柯鄉、巷東公社為內厝鄉、果園公社為五顯鄉。蓮花、汀溪、新圩、新店、洪塘、大嶝等公社均保留原名改社為鄉。村委會更名30個。並成立新店鄉陳塘回民村委會。
1985年,大同鎮周圍8個村委會劃歸大同鎮。原大同鎮屬三秀山農場劃歸五顯鄉。
1987年,同安縣新店撤鄉建鎮,撤後濱鄉並人馬巷鎮。
1987年08月13日,廈門市人民政府頒布《關於調整廈門市行政區劃的通知》,決定設立湖裡區。將郊區的禾山鄉及所屬的高殿、馬壟、枋湖、縣後、鐘宅、高林、五通、後坑、江頭、蔡塘、後埔等11個村委會和江頭居委會以及開元區的湖裡街道辦事處及所屬的湖裡、村里、徐厝、石頭、東渡、塘邊、後埔等7個居委會歸湖裡區領導。1同時,郊區更名集美區,
1987年9月,原郊區禾山鄉管轄的何厝、前埔、洪文、西林、蓮坂等5個
行政村劃歸開元區。此外,開元區還轄何厝、前埔、洪文、西林4個村民委員會。
1988年12月,新圩撤鄉建鎮。
1991年12月,大嶝、蓮花、西柯、汀溪、內厝、祥橋、洪塘、五顯全部撤鄉建鎮。
1992年3月,改祥橋鎮為新民鎮。
1993年3月,馬塘從新圩村析出,建立馬塘村民委員會。至1997年4月,全縣共轄12鎮、7個農林場,213個村委會、18個居民委員會,2175村民小組、246個居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1997年4月,全縣共轄12鎮、7個農林場,213個村委會、18個居民委員會,2175村民小組、246個居民小組。
鎮(場)名稱 | 村(居)委會名稱 | 村(居)委會駐地 | 村(居)委會管轄自然村 |
大同鎮 (駐城西路下轄12個居委會187個居民小組8個村委會101個村民小組) | 西 溪 | 祥路街 | |
陸 豐 | 溪埔尾路 | |
雙 溪 | 松柏林街 | |
西 安 | 城西路 | |
三 秀 | 三秀路 | |
後 爐 | 後爐街 | |
北 鎮 | 北鎮巷 | |
南 門 | 南門路 | |
東 溪 | 新街埕 | |
溪 邊 | 溪邊街 | |
城 西 | 城西 | |
銀 華 | 銀華廠 | |
祥橋村 | 祥路頂 | 祥路頂 外較場 後溝 三香 程厝 後厝 古溪 芸溪 祥路 霞路 蓮湖 土樓仔 角周 |
朝元村 | 張厝 | 張厝 田厝 洋坂 埕西 小西門 田中央 下埕 白礁 洪厝 後坂 西池 |
過溪村 | 草仔市 | 草仔市 下魏 鰲峰埔 幕庵 下寮 烏山尾 營邊 六落 三落 宮邊 上寮 |
田洋村 | 湖厝宅 | 湖厝宅 前宅 浮蓮 雙筧 郊邊 東洋 桐嶼 上田 上坊 石門 東莊 上厝 |
古莊村 | 官田 | 官田 古莊 下松腳 |
碧岳村 | 鋪前 | 鋪前 岳口 五甲 |
東山村 | 雙圳頭 | 雙圳頭 社壇 後亭 下間 大學 埔地 北門外 |
頂溪頭村 | 頂溪頭 | 頂溪頭 |
馬巷鎮 (駐巷南路下轄4個居委會52個居民小組30個村委會281個村民小組) | 後 亭 | 街市頭 | |
友 民 | 六路後 | |
五 美 | 池王宮前 | |
三 鄉 | 元帥爺宮 | |
五星村 | 巷南路 | |
瓊頭村 | 瓊頭 | 瓊頭 陳下厝 |
井頭村 | 井頭 | 井頭 後寮 |
城場村 | 城場 | 城場 周邊 丁亭 |
窗東村 | 窗東 | 窗東 |
蔡浦村 | 蔡浦 | 蔡浦 |
山亭村 | 山後亭 | 山後亭 後郭 店頂 浦頭 下邊 |
亭洋村 | 亭洋 | 亭洋 新鄉 利來美 黃厝 坑尾 則大行 塘厝港 |
鄭坂村 | 鄭坂 | 鄭坂 山頂頭 小洲 |
陳新村 | 陳頭 | 陳頭 新宅 |
後蓮村 | 後蓮 | 後蓮 曾厝 |
曾林村 | 曾林 | 曾林 路山頭 後垵 |
後許村 | 後許 | 後許 新厝 後葉 東塘 |
沈井村 | 沈井 | 沈井 芸頭 長生洋 |
桐梓村 | 塘仔頭 | 塘仔頭 |
內垵村 | 內垵 | 內垵 下莊 |
黎安村 | 內林 | 內林 山前 田邊 林柄 |
垵邊村 | 垵邊 | 垵邊 上吳 下厝尾 |
前庵村 | 前庵 | 前庵 青泉 |
內官村 | 內官 | 內官(邵厝) 東邊(東埔) |
何厝村 | 何厝 | 何厝 雙溪湖 赤仔埔 |
同美村 | 下方 | 下方 山頭 同美 萬家春 後柄 打埔 |
西爐村 | 李厝 | 李厝 西爐 小崎 下李 |
趙厝村 | 趙厝 | 趙厝 前厝 |
後濱村 | 後濱 | 後濱 上莊 路邊許 張林 |
洪溪村 | 侖頭 | 侖頭 洪坑 後溪 小後者 新厝下 竹仔腳 胡厝 宮山 |
西坂村 | 下坂 | 下坂 西亭 |
市頭村 | 市頭 | 市頭 市頭場(根嶺) 孫厝 |
朱坑村 | 朱坑 | 朱坑 造店 根嶺 |
舫陽村 | 蘑菇場 | 蘑菇場 溪上 下內田 坪邊 店頭莊 古垵 |
新店鎮 (駐新店下轄1個居委會10個居民小組33個村1個農場346個村民小組) | 新 興 | 新興街 | |
新店村 | 新店 | 新店 東村 |
蓮河村 | 蓮河 | 蓮河 |
霞浯村 | 霞浯 | 霞浯 赤土埕 前嶺 |
沙美村 | 沙美 | 沙美 |
珩厝村 | 珩厝 | 白頭 珩厝 |
霄壟村 | 霄壟 | 霄壟 |
東園村 | 東園 | 東園 埕前 紅山果場 |
茂林村 | 茂林 | 茂林 東坂 |
大宅村 | 後宅 | 後宅 大宅 陳坂 新村 |
呂塘村 | 林邊 | 林邊 尾頭下 西林 董水 中保 後樹 董水前 呂塘(片村) |
溪尾村 | 溪尾 | 溪尾 浦尾 |
陳塘回民 | 陳塘 | 陳塘 |
祥吳村 | 下曾 | 下曾 宋坂 宋厝 溝沙 頂曾 上吳 東浦 浯溪 後山 |
湖頭村 | 湖頭 | 湖頭 吳厝 |
東坑村 | 東坑 | 東坑 |
洪前村 | 東頭 | 東頭 山前 山尾 東山 洪前 大中 前邊 東蓮 |
洪厝村 | 洪厝 | 洪厝 前埔邊 楊厝 |
爐前村 | 爐前 | 爐前 雙過山 |
下後濱村 | 下後濱 | 下後濱 文崎 |
下許村 | 許厝 | 許厝 |
垵山村 | 山頭 | 山頭 南邊 內垵 |
劉五店村 | 劉五店 | 劉五店 浦南 桂園 新村 |
東界村 | 東界 | 東界 林頭 石塘 洪坑 宋洋 |
鐘宅村 | 頂鐘宅 | 頂鐘宅 下鐘宅 後房 |
浦園村 | 浦園 | 浦園 林厝 林前 肖厝 |
西濱村 | 西濱 | 西濱 南美 下店 |
澳頭村 | 澳頭 | 澳頭 上蘇 |
歐厝村 | 歐厝 | 歐厝 和美 小鄉 |
彭厝村 | 彭厝 | 彭厝 後墩 前埔 布塘 |
前浯村 | 前浯 | 前浯 |
浦邊村 | 浦邊 | 浦邊 郭厝 石厝 山頭 |
後村村 | 後村 | 後村 汪厝 港尾 竹浦 下家 海頭 |
蔡厝村 | 蔡厝 | 蔡厝 後頭 吟兜 梁厝 後坑 埔邊 後珩 |
鼓鑼農場 | 洋塘 | 洋塘 馬池塘 下店 |
新圩鎮 (駐新圩下轄16個村172個村民小組和1個居委會2個居民小組) | 龍新 | | |
新圩村 | 新圩 | 新圩 後行 洋尾 林尾 面前 埔尾下 何宅 後溪 後行茶場 |
馬塘村 | 馬塘 | 馬塘 |
古宅村 | 古宅 | 古宅 涵頭 芹內 前茶寮 後地 宮央 大路 下鋪 七房場 |
後埔村 | 後埔 | 後埔 西洋 田中央 下寮 後湖 大埔茶場 |
後亭村 | 後亭 | 後亭 溪口 |
金柄村 | 金柄 | 金柄 李厝寮 尾林 方田 鐘厝 |
鳳路村 | 路坂尾 | 路坂尾 黃崗 御宅 馬池 曾溪 |
烏山村 | 烏山 | 烏山 宮仔尾 田邊 上宮 下曾尾 前山 松管院 |
雲頭村 | 雲頭 | 雲頭 溫溪 曾壩洋 同光 |
面前埔村 | 東寺莊 | 東寺莊 面前埔 深溪 |
上宅村 | 上宅 | 上宅 後田洋 |
詩坂村 | 詩坂 | 詩坂 下埕 新市 溪仔墘 |
東寮村 | 東寮 | 東寮 院西 井上 樹兜 下洋 蔣尾 鋪內 岩後 |
桂林村 | 桂林 | 桂林 草埔宮 前邊 園下 後寮 七里 寮仔上 |
莊垵村 | 莊垵 | 莊垵 姑井 何壟 松兜 西許 |
村尾村 | 村尾 | 村尾 村內 村尾內(片村) |
蓮花鎮 (駐美埔下轄19個村194個村民小組) | 蓮花村 | 村林 | 村林 寨內 垵柄 向溪 五斗區 |
後埔村村 | 後埔村 | 後埔村 竹林邊 納場 東墩 新蓮 墩里 土樓 幕邊 |
蔗內村 | 南山 | 南山 珩尾 百穀 嶺尾 筧里 內庵 街頭 樹兜 格口 |
內田村 | 祖厝 | 祖厝 寨內 後溪 中厝 |
上陵村 | 碗窯 | 碗窯 店邊 土樓 山珩 下窯 竹仔腳 大祠 東麵茶場 |
軍營村 | 東厝 | 東厝 大廳 面前山 西鼓格林場 谷山尾茶場 |
淡溪村 | 上社 | 上社 田中央 龍潭侖 上江 下江 |
白交祠村 | 白交祠 | 白交祠 |
西坑村 | 西坑 | 西坑 |
羅溪村 | 羅溪 | 羅溪 洪田 柿腳 桿仔樹 村里 庵邊 巷仔內 |
尾林村 | 尾林 | 尾林 |
水洋村 | 水洋 | 水洋 蓋集尾 |
小坪村 | 小坪 | 小坪 半嶺 道地 廟村 內山 新城 洋尾 侖仔尾 嶺兜 |
澳溪村 | 九溪尾 | 九溪尾 內坑 樹後 田洋 大社 溪埔店 石佛內(片村) 新厝 溪埔下 康厝 中莊 將軍洋 後溪 井內 張溪 田中央 山前 湖社內 新厝仔 下坪內 草埔頭場 |
雲埔村 | 車頭 | 車頭 洋頭 下溪 下坂 山邊 田洋 後幕 三姓(片村) 中厝 林腳 尾厝 石丹 蔡厝 孫厝 蘇厝 四甲內(片村) 洋尾 魚池埔 田裡 大路尾(片村) 東溪 內寮 |
雲洋村 | 溪墘 | 溪墘 溪埔 賽橋 坪邊 後洋 桐湖 中甲 埔山 土樓 雲標 磚仔厝 內林(片村) 上內林 下內林 散厝 花厝 庵仔下 後格 深田尾 大源坑 |
窯市村 | 樓里 | 樓里 龍蝦 溪仔後 頂壩 下壩 壩內 東市 王厝 旗桿 蓮山頭(片村) 上坂 茂林 苦竹尾 當店 圩里 上長沙 下長沙 瓦窯 |
溪東村 | 溪東 | 溪東 溪東地 茂口 洞光 峰星耕山隊 |
美埔村 | 美埔 | 美埔 田洋 林後 下尾 面前山 張厝 庵邊頭 洪厝邊 西洋 廟山 蔡林 溪周 大溪口 寨仔邊 |
新民鎮 (駐烏塗下轄17個村210個村民小組) | 杜橋村 | 杜橋 | 杜橋 |
西洪塘村 | 西洪塘 | 西洪塘 霞尾 塘邊 上坂 坂下 後埔 長房 田裡 |
西湖村 | 西湖塘 | 西湖塘 山坪 珠厝 |
四口圳村 | 四口圳 | 四口圳 山前 頂厝 石丹 下厝 後垵 土厝 古湖 |
後宅村 | 後宅 | 後宅 橄欖樹 前埔 草塘 溪頭洋 赤嶺 赤坪 |
禾山村 | 後路 | 後路 劉塘 牆後 乙樓 宋厝 上坑 新橋 前山 九棧林 前房 山尾林 |
梧侶村 | 大社 | 大社 下邊 大店 下社 新厝坂 梧侶(片村) |
烏塗村 | 大社 | 大社 東宅 下埔 壩仔埔 溪仔尾 烏塗(片村) |
西塘村 | 大厝 | 大厝 茂林 馬垵 土樓 祖厝邊 六柱 林邊 坂尾 埔尾 周厝 下邊 溝墘 新厝 新厝仔 下半林 佘厝 西塘(片村) |
洋厝埔村 | 洋厝埔 | 洋厝埔 西山洋 西山吳 青塘後 後壁地 後厝 |
西山村 | 長尾坑 | 長尾坑 下路 大松 |
蔡宅村 | 大社 | 大社 後英 田中央 龍眼林 深田 前山 內寮 蔡宅(片村) |
湖柑村 | 新厝角 | 新厝角 牆仔內 過溪 棋盤厝 奈仔頂 三角埕 城仔尾 湖井宅 湖美杉 下厝 大垵(片村) |
柑嶺村 | 美宅 | 美宅 劉營 下棋盤 埔崎頭 奈仔尾 新厝 下半林 官圳 下土樓 面前厝 塔埔尾 新店仔 深里 頂柑欖嶺(片村) |
鳳崗村 | 崗頭 | 崗頭 古山 中山 下柑欖嶺 |
溪聲村 | 坑仔口 | 坑仔口 後溪 滸井 下莊 金崗山 赤土樓 竹仔林 |
溪林村 | 上院 | 上院 林嶺頭 林窯 走馬人 乙畝 烏山 |
汀溪鎮 (駐洪坑下轄13個村113個村民小組) | 隘頭村 | 隘頭 | 隘頭 鋪里 圭母岫 杜生林 大嶺溪 洪坑 坤澤洋 下土樓 溪湖 |
路下村 | 路下 | 路下 新厝 六路 向陽 |
褒美村 | 九房頭 | 九房頭 路嶺 壩仔埔 西坑 圳口尾 中甲 大埔內 過坑 灣湖 新間 觀石內 草埔路 虎梅坪 五雲 斗拱 後崎 灰沙埕 峋內 上田洋 下田洋 棋盤 深里 上洋 下書房 車田 上邦 下埕 南洋院 |
古坑村 | 宮下 | 宮下 古坑內 田洋 寨下 蔡壩 後洋 美岐山 石獅 坑內 土圳頭 後坑 馬湖 店前 |
西源村 | 仙坪腳 | 仙坪腳 南門 新厝 吳厝 英田 溪仔墘 香埔 土寨 新厝內 龜仔山 湯里 坑內 |
荏畲村 | 埔里 | 埔里 過溪 岳口 大畲 荏畲(片村) |
頂村村 | 古林 | 古林 頂村 山頂洋 吊筧 |
堤內村 | 堤內 | 堤內 |
半嶺村 | 進美山 | 進美山 半嶺 大丘田 枋腳 大埔 新田 東堤 會林 吊燈 後窟 格仔埔 |
前格村 | 前格 | 前格 山東 山東仔 寨仔壟 大壟尾 五里林 |
五峰村 | 茂林 | 茂林 坂頭 下埕 彎坑 墩後 後溪 許厝 內田 莊上 內厝 後坑 行頭 嶺頭 前湖 雙圳 後坪 |
汪前村 | 汪前 | 汪前 軍山 芸山 塔林下 石壁 山坪 珩後 石蓮 內田 洪仔尾 |
造水村 | 一甲 | 一甲 二甲 三甲 虎空 造水 竹山 鄭宅 |
西柯鎮(駐西柯下轄15個村202個村民小組) | 西柯村 | 下柯 | 下柯 東柯 頂柯 |
丙洲村 | 丙洲 | 上鄉 下鄉 大埔 |
呂厝村 | 呂厝 | 呂厝 後吳 東頭埔 何厝 |
浦頭村 | 浦頭 | 浦頭 八卦 |
瑤頭村 | 瑤頭 | 瑤頭 |
卿朴村 | 大社 | 大社 溪頭 下厝 新厝 郭厝 卿朴(片村) |
西浦村 | 西浦 | 西浦 頂山頭 番仔厝 西埔 漸前 新厝頂 |
陽翟村 | 土樓 | 土樓 下店尾 燒灰 東亭 西亭 雙溪口 泥山 圳岸 瓮窯 二房三 陽翟(片村) |
下山頭村 | 下山頭 | 下山頭 |
埭頭村 | 埭頭 | 埭頭 竹仔林 坂田 |
官潯村 | 西官潯 | 西官潯 東官潯 官田洋 官潯(片村) |
潘塗村 | 潘塗 | 潘塗 后庄 紅墩 西吳 |
美星村 | 大尖山 | 坑內 尾厝 |
洪塘頭村 | 洪塘頭 | 洪塘頭 下洋 蔡店 孤單厝 下尾 劉山 上店 劉埭 塘邊 東亭 |
後田村 | 後田 | 後田 後詹 蔡林 |
五顯鎮 (駐五顯宮下轄15村170村民小組) | 垵爐村 | 垵爐 | 垵爐 五顯宮 |
下峰村 | 下峰 | 下峰 寨陽 美珠堂 下歐坑 上峰 新豐 新泉 |
布塘村 | 布塘 | 布塘 陳欽寮 棋盤厝 竹仔林 彭美 大溪 緝熙亭 趙厝 |
店仔村 | 店仔 | 店仔 田坂下 上埔 杜厝李 溪墘 過山埔 |
溪西村 | 溪西 | 溪西 東塘 潭內 寮野 上吾頭 下吾頭 大尖 彭溪 |
竹山村 | 蔡厝口 | 蔡厝口 北山 山頭 西山 安生 |
後壟村 | 後壟 | 大後壟 小後壟 後壟(片村) 石厝 新山 山頭後 |
軍村村 | 軍村 | 軍村 烏石 東行 後埔 下埔 下寮 蹺內 |
後塘村 | 後塘 | 後塘 後壩 坂壟尾 寨仔山 白石 過溪 |
上厝村 | 上厝 | 上厝 潘厝 馬塘 大泉 |
明溪村 | 宮仔邊 | 宮仔邊 後燒 後溪 大片 崎路 布厝 加墩 馬豆 黃坂 下路壩 茂安 |
宋宅村 | 塘邊 | 塘邊 下許 宋宅 宋南 |
四林村 | 新宅 | 新宅 梨仔林 丘厝 水果內 西坑尾 莊上 洪厝 秀人尾 |
西洋村 | 嶺下 | 嶺下 東市 竹仔林 劉厝 新店仔 新厝 新安 坪山 西洋(片村) |
三秀山村 | 三秀山 | 三秀山 |
洪塘鎮 (駐洪塘下轄19村147村民小組) | 洪塘村 | 洪塘 | 洪塘 埔下 下劉 |
三忠村 | 三忠宮 | 三忠宮 枋兜 下茂庵 溝墘 後曾 壩口 朝拜埔 |
蘇店村 | 蘇店 | 蘇店 內宅上 內宅下 內宅(片村) 枋厝 祖厝邊 小古宅 頂店 下張 |
新霞村 | 新厝後 | 新厝後 後埔 花廳 古來潭 尾厝 |
郭山村 | 郭山 | 郭山 劉厝 埔墘 後西尾 前院 新厝 |
龍泉村 | 陳村 | 陳村 前垵頂 寨仔 前垵下 前垵(片村) 許垵 陳龍秋 |
新厝村 | 新厝 | 新厝 頂劉 董厝 尤厝 頂歐坑 |
東宅村 | 東宅 | 東宅 過坑 蘇龍秋 行軍塘 月龍 五里宮 |
下溪頭村 | 下溪頭 | 下溪頭 |
康潯村 | 康潯 | 康潯 |
新學村 | 學殼坑 | 學殼坑(護國坑) 下宅 宮口 新厝仔 |
蘇厝村 | 大鄉 | 大鄉 白石 新宅 尾厝 蘇厝(片村) |
石潯村 | 石潯 | 石潯 磁灶尾 |
龍東村 | 龍窟東 | 龍窟東 |
龍西村 | 龍窟西 | 龍窟西 |
大鄉村 | 大鄉 | 大鄉 後房 頂厝 下厝 後麝(片村) |
下墩村 | 下墩 | 下墩 社壇 |
塘邊村 | 塘邊 | 塘邊 山仔后 下山仔后 布厝宅 面前 御上山(和尚山 和祥山) |
埔後村 | 埔後 | 埔後 梧桐 |
內厝鎮 (駐內厝下轄15個村1個農場136個村民小組) | 上塘村 | 西塘 | 西塘 內厝 蔡厝口 上塘 頂內田 |
前垵村 | 前垵 | 前垵 小光山 內頭 黃山前 前宅 古山 古店 大埔 洋坂 美洋 蔡宅 小路邊 下沙溪 上沙溪 小盈 林下 |
後垵村 | 後垵 | 後垵 |
黃厝村 | 黃厝 | 黃厝 東燒尾 內塘邊 周后 黃山 東美 市仔口 |
許厝村 | 許厝 | 許厝 後房 許山頭 珩溪 |
蓮塘村 | 蓮塘 | 蓮塘 橫路 店頭 東崗 |
蓮前村 | 蓮前 | 蓮前 院內 蓮後 張厝 斗門 蔡塘 東山 溪邊後 |
霞美村 | 下美店 | 下美店 後坑 塘頭 |
趙崗村 | 趙崗 | 趙崗 東界 |
曾厝村 | 曾厝 | 曾厝 |
官路村 | 官路下 | 官路下 馬池內 壩上陳 |
美山村 | 美山 | 美山 營上 美仙湖 壩上許 西林 |
新垵村 | 新垵 | 新垵 茂前 官塘 面前山 田中央 水鎮尾 |
鋤山村 | 大鄉 | 大鄉 屏鄉 松後 蔗下 土坑 |
瓊坑村 | 瓊坑 | 瓊坑 花樅 |
後田農場 | 後田 | 後田 墩後 蔗下 |
大嶝鎮 (駐田墘下轄9村72村民小組) | 田墘村 | 田墘 | 田墘 山頭 上紅壁 路口 土厝 |
蟳窟村 | 下蟳窟 | 下蟳窟 上蟳窟 下紅壁 |
嶝崎仔 | 崎口下 | 崎口下 嶝頭 |
雙滬村 | 雙滬 | 雙滬 東蓮 |
東埕村 | 後店 | 後店 東蔡 坑尾 麥埕 溪墘 |
小嶝村 | 前堡 | 前堡 後 |
北門村 | 北門 | 北門 |
陽塘村 | 陽塘 | 陽塘 |
山頭村 | 山頭 | 山頭 |
鳳南農場 (駐大埔下轄4個村31個村民小組) | 南山村 | 田洋 | 田洋 山仔頭 大社 南山(片村) |
土樓村 | 赤松 | 赤松 壩仔內 四角河 土樓 橋上 院前 磚仔 羅厝 土樓耕山隊 |
新塘村 | 新塘鋪 | 新塘鋪 上塘邊 下塘邊 塘邊(片村) 新厝 塔圳 竹仔腳 |
後坂村 | 西公林 | 西公林 林尾外 後坂 滸空內 高浦 路林 |
場部 | 大埔 | 大埔 大西 小西 社仔後 院林 寨仔兜 |
白沙侖農場 | | 白沙侖 | 白沙侖 魚池口 鵝仔內 東山 壩頭 花厝 湖井 孤單厝 |
竹壩華僑農場 | | 新村 | 新村 竹壩 上寮 下莊 劉厝 鳳梨山 四房山 |
北山農場 | 西崤 | 西崤 | |
大帽山農場 | | 埔頂大鄉 | 埔頂大鄉 山後橋 山邊 宮仔尾 埔頂 紅毛嶺 加塘 內官 劉厝 村門 古坑 寨仔尾 上鋪 後爐 後爐埔 後茶寮 山根 甘露寺 羅田 後厝 大寮 東嶺 大箱 後頭洋 |
祥溪林場 | | 水吼 | 水吼工區 上陵工區 河溪工區 崎溪工區 |
汀溪防護林場 | | 溪後 | 溪後 鳳梨村 席草洋 杉際內 烏石岩 溪心 新岩湖 石鼓山 後目池 大麥畲 田中央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同安縣位於福建省東南部,地理位置介於北緯24°32′35″~24°54′46″,東經117°54′46″~118°24′32″之間,北靠安溪、南安,東連南安,西接長泰,西南與廈門郊區毗鄰,東南隔海與金門島相望。境內陸地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40.3公里,全縣土地總面積1078.55平方公里,海岸線86公里,海域面積167平方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成梯級下降,構成向東南開口的大馬蹄形。最高點位於北部的雲頂山,海拔1175.2米。
地質條件
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同安縣經歷多次地殼構造運動,斷裂構造極為發育,其中對同安縣現代地貌景觀具有控制作用的斷裂構造為北東向、北西向兩組斷裂,局部發育有東西向斷裂及南北向斷裂。
三疊繫上統:該地層出露於縣西北部與長泰、安溪兩縣交界處白格尖、淡溪一帶,由上統文賓山組上下段組成。下段由灰白色、灰紫色中薄層狀石英細砂岩、灰白色薄層狀中細粒石英砂岩夾粉砂岩、泥岩組成,上段由灰色細砂岩、灰色石英粉砂岩、灰色粉砂岩泥岩夾石英細砂岩、灰色紅柱石角岩組成。厚度大於646米。
上三疊統—侏羅系:該地層出露於同安縣東南部的新店盤山一巷東林場一帶,處於東南沿海動力變質帶上,岩石受後期構造應力作用,普遍產生變質或片理化,主要由片岩、變粒岩及各種混合岩、混合花崗岩組成。
侏羅繫上統:1、長林組,該組見於同安縣北西部與長泰縣交界處的西坑村南部。上部為灰色泥岩、紫紅色泥質粉砂岩、流紋岩及粉砂岩;下部為灰色復成分礫岩夾鈣質中粒砂岩及粉砂岩,深灰色矽質泥岩、灰色矽質膠結粉砂岩。厚度為244米。2、南園組,該組主要出露在汀溪、小坪、三秀山一帶以北與安溪、南安兩縣交界處,新圩以東的古宅、大帽山農場、白雲山一帶與南安縣交界處,南部大帽山、美人山、美星、瓊頭等地亦有零星出露。
第四系:該系廣泛出露全縣各地,分布面積占全縣面積的五分之二。
地形地貌
根據形態特徵,同安縣境地貌可分為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灘涂、盆谷、海岸、島礁等類型。
中山:分布於縣境北部和西北部,海拔8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500米,山坡陡峻,坡度30°以上,有的達45°~60°,切割強烈,河谷構成“V”形,面積22.79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面積的2.1%。
低山:主要分布於蓮花、汀溪兩鎮,海拔500~800米,相對高度大於200米,坡度30°~45°,山嶺較中山舒緩,河谷為“V”和“U”形,有階地分布,溪流短促,山間盆谷發育。面積69.57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面積的6.5%。
高丘:分布於山地邊緣,河谷兩側,海拔250~500米,相對高度100~200米,排列整齊,呈渾圓的饅頭狀,坡度和緩,為20°~30°,基岩露頭少。面積93.17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面積的8.6%。
低丘:分布於高丘陵外緣的山間盆谷周圍和沿海地區。海拔50~250米,相對高度50米左右,坡度10°~25°。地勢起伏舒緩,破碎零亂。面積255.21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面積的23.7%。
台地:海拔50米以下,分布廣,面積大。中部的新民鎮、五顯鎮和新圩鎮山前地帶,以洪積台地為主;東南沿海的洪塘、馬巷、內厝、新店、大嶝等鎮以剝蝕台地為主。台面微坡起伏,坡度10°以下,其間為淺坳谷所切割,總地勢向海或河流方向緩緩傾斜下降。面積461.80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面積的42.8%。
平原:分為沖積平原和海積平原。沖積平原僅在境內的四大河流下游兩岸成條帶狀分布,海拔10米以下,地勢平坦,向濱海微斜。海積平原多分布於南部和東南沿海地區,海拔3米左右,地形開闊、地勢平坦,向海微斜。全縣平原面積80.75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面積的7.5%。
盆谷:廣泛分布於蓮花、汀溪等鎮的山區,海拔50~800米間均有分布,谷盆寬闊,形狀各異,多發育於溪流交匯處。
灘涂:主要分布在新店、西柯沿海一帶,以泥、泥沙為主,面積67.33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面積的6.2%。
海岸:縣境內海岸線漫長曲折,東起新店蓮河,西至西柯後田,全長66公里,還有大嶝、小嶝、角嶼和鱷魚嶼等島嶼,海岸線長20公里。主要類型為港灣泥質海岸、紅土階地侵蝕海岸和人工海岸。
島礁:主要島嶼有大嶝島、小嶝島、角嶼、鱷魚嶼4島,面積12.76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18%,另外,在100平方公里海面上還分布著香爐礁、石鼓礁(以上在西柯鎮附近海域)、嶼頭礁、虎頭孔礁、嶼尾礁(以上在馬巷鎮附近海域)、牛心石、涵口礁、和尚礁、奢罾石、西礁頭、大石部、小馬礁、大馬礁、石帽礁、土地公礁、土中礁、尾壩頂礁、歐厝礁仔、路邊礁、鱟尾礁、七星礁、鯊魚礁、長礁(以上在新店鎮附近海域)、三礁石、籠床礁、南鯊魚礁、升礁、沙螺礁、大石、荔枝礁、殺狗礁、黑石堡礁、虎頭寨礁、觀音礁、毒礁、港心礁、華礁、虎背礁、大礁、白礁、前礁、白哈礁、螺頭礁、掌形礁、卡仔礁、小掌形礁、倒牛礁、小嶝東礁、角嶼西礁、琴尾礁、戶口礁、東礁、內灶礁、外灶礁、家婆髻石、大嶼頭礁、小嶼頭礁、大冇頭礁、白頭礁、塭仔礁(以上在大嶝鎮周圍海域)等60個礁石。
同安縣境內主要山峰103座,其中海拔500米以上中低山56座,200~500米的丘陵47座。
氣候
同安縣境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熱量充足,冬冷但無嚴寒,夏熱而無酷暑,秋涼氣爽宜人,春暖晴雨多變。氣候隨各片區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不同可分為沿海、中部平原、北部西北部山區3種類型。以同安城郊氣象站為低海拔片區代表點,年平均氣溫21℃,最冷月元月份平均氣溫12.8℃,最熱月7月份平均氣溫28.4℃,年平均降水量1467.7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030.7小時,年平均蒸發量1685.2毫米。
水文
同安縣溪澗縱橫,流向差異大。水系呈樹枝狀。其發育受北東向及北西向兩組斷裂控制。主要河流作北西往南東流向,其支流呈北東或南,自四周注入東、西溪,流至團結埭,注入東咀港。全縣幹流總長117.28公里,總流域面積701.75平方公里。
全縣多年平均徑流深為600~1000毫米,從西北往東南遞減,徑流分布趨勢基本上和降水量相似,西北汀溪、蓮花多年平均徑流深1050毫米,中部為800~920毫米,東南沿海新店、大嶝海島為550~680毫米。徑流大部分集中在4~10月,占年徑流量的79.1~88.6%。
土壤
同安土壤類型分為磚紅壤性紅壤、紅壤、黃壤、潮土、鹽土和水稻土6個土類、17個亞類、28個土屬、40個土種。全縣土壤面積111.77萬畝,其中磚紅壤性紅壤占20.95%、紅壤占49.58%、黃壤占0.97%、潮土占0.13%、鹽土占0.08%(不含海泥土)、水稻土占28.29%。
土壤隨海拔高度變化,表現出垂直地帶性分布,海拔200米以下分布著磚紅壤性紅壤。這是分布最廣的地帶性土壤;海拔200~900米的丘陵山地,分布著紅壤;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分布著黃壤。由於地形變化及農業生產條件等差異,土壤呈明顯的地域分布,紅壤主要分布在北部的蓮花、汀溪和東部的新圩、內厝等鎮及大帽山農場;黃壤主要分布在蓮花、汀溪等鎮的北部山區;潮土主要分布在五顯、汀溪、新民、新圩等鎮的河流沖積平原,以黃沙土、灰沙土兩個土屬為主;鹽土主要分布在新店、馬巷、洪塘、西柯及大嶝的濱海灘涂和沙灘,土壤發育過程隨墾殖歷史的遠近,依次為海泥土、鹹土、埭田;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新店、馬巷、內厝、洪塘、新民、五顯、西柯的平原、台地,海拔在50米以下,以黃泥田和紅土田土屬居多,其次是灰泥田、潮沙田和埭田,還有小面積的冷爛田。
同安耕地土壤肥力屬中等偏差,有機質速效磷含量中等,全氮、速效鉀偏低,缺銅、硼等微量元素,耕層土壤偏酸,質地偏沙。林業用地土壤只有二級肥力和三級肥力,分別占15.1%和84.9%。
植被
同安的典型森林植被為亞熱帶雨林區,屬閩南博平嶺東南溫熱帶雨林小區,種類成份繁多,層次結構複雜。原生植被因長期受人為活動影響早已絕跡,現有植被均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森林覆蓋率42.6%。典型植被群種以馬尾松、相思樹、杉木、桉樹、木荷等為主。據1980年林業調查資料,全縣可分為7個植被類型,15個群系,16個群叢。隸屬190科、732屬、1306種,其中人工引種43科、141種。
次生植被
常綠闊葉林:該植被主要分布於中部海拔300米以下丘陵台地,約占林業用地的15%。主要建群種有木荷、相思樹、桉樹、木麻黃、火力楠、黃杞。主要群落有木荷—桃金孃—芒萁骨、相思樹—桃金孃—南嶺蕘花—野枯草。
常綠針葉林:該植被成片連續分布於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地,約占林業用地的60%,主要建群種有馬尾松、杉木、柳松、濕地松、火炬松、短葉松、加勒比松等。主要群落有杉木一桃金孃—灌木—芒萁骨、馬尾松—杜鵑—卡氏烏飯—芒萁骨、馬尾松—桃金孃—小葉赤楠—芒萁骨、杉木—馬尾松—桃金孃—芒萁骨。
針闊混交林:該植被呈塊狀分布於各鎮海拔300米以下的部分丘陵山地,占林業用地的5%。主要建群種為馬尾松與木荷、馬尾松與相思樹、馬尾松與火力楠、馬尾松與閩粵栲、米櫧混交。主要群落有馬尾松+木荷—桃金孃—芒萁骨、馬尾松+相思樹—桃金孃—南嶺蕘花—野枯草。
灌叢草被:該植被主要分布於海拔600米左右的山脊、山頂地段和蓮花鎮白交祠、軍營一帶。主要群落有杜鵑+卡氏烏飯+刺芒野枯草+芒萁骨、桃金孃+小葉赤楠+芒萁骨。
人工植被
毛竹林:毛竹林呈零星塊狀分布於海拔300~500米的山坡中、下部或窪地,多為人工毛竹純林。平原地區亦有小面積雜竹林分布。主要群落有毛竹林—芒萁骨+東方毛蕨。
經濟林:分五類,1、油茶林,多分布於蓮花、汀溪鎮低山丘陵的緩坡地段。主要群落有油茶—桃金孃—芒萁骨;2、油桐林,零星分布於新民、蓮花、汀溪、內厝等鎮,多為人工栽植。主要群落以油桐、芒萁骨為主。3、茶葉林,分布於蓮花、汀溪、新圩等鎮海拔較高地勢較開闊的山地。多為人工栽培。4、果樹林,塊狀或散生分布於低丘台地和村鎮附近,其中洪塘、五顯、新民、新圩、西柯等鎮分布面積較廣,主要樹種有龍眼、柑桔、荔枝、番石榴、桃、李、柚、梨、芒果、香蕉、鳳梨蜜、枇杷等。5、橡膠林 多種植於蓮花、新民鎮及鳳南農場的丘陵坡腳避風地段,面積1000多畝,為人工引種。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據1980年調查,全縣土地總面積1078.55平方公里,折合161.78萬畝,其中:耕地36.44萬畝,占全縣土地面積的22.52%;茶果園4萬畝,占2.47%;林地54.50萬畝,占33.69%;荒山荒地16.83萬畝,占10.40%;淡水面積2.53萬畝,城鎮居民占用地6.29萬畝,道路河流占用地27.43萬畝,鹽用地3.65萬畝,灘涂10.10萬畝。
縣境內海拔50米以上的丘陵山地66.11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40.80%,主要分布在蓮花、汀溪、新圩等鎮,是森林植被的主要分布區;耕地多分布在海拔50米以下的台地、平原,包括新民、西柯、洪塘、五顯、內厝、馬巷、新店、新圩等鎮,為糧、油及經濟作物主產區;淺海灘涂集中分布在新店、馬巷、大嶝、西柯等鎮,為漁業生產區。
1986年,縣政府組織力量對全縣土地利用現狀進行調查統計:全縣土地總面積1433151畝,其中耕地344587畝、林地508674畝、果茶園81165畝、水域42320畝、牧草地22500畝、交通道路用地186156畝、城鄉居民及工礦用地109702畝、未利用土地138047畝。
1989年5月至1991年春,聘請駐軍對全縣土地利用現狀開展規範調查:全縣土地總面積163.20萬畝,其中陸地面積152.48萬畝,灘涂10.72萬畝。陸地面積中,耕地48.13萬畝、林地53.59萬畝、園地9.4萬畝、水域11.54萬畝、居民及工礦用地11.79萬畝、交通道路用地1.85萬畝、未利用土地16.18萬畝。
1993年8月,縣政府對全縣土地資源進行普查:全縣土地總面積161.85萬畝,其中耕地33.27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20.6%;林地72.19萬畝,占44.6%;園地9.39萬畝,占5.8%;水域17.16萬畝,占10.6%;交通道路1.78萬畝,占1.1%;村莊工礦用地11.82萬畝,占7.3%;未利用土地16.19萬畝,占10%。
水資源
同安縣全縣水資源總量:枯水年5.02億立方米,平水年8.31億立方米,豐水年12.6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總來水量8.62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資源1672立方米,為全國人均值的64%,福建人均值的40%。在水資源總量中,地表水資源年均總量為7.82億立方米,為全國水資源總量的0.015%,為福建水資源總量的0.76%。每平方公里產水量:枯水年51萬立方米,平水年85萬立方米,豐水年130萬立方米;地下水可開採儲量:枯水年0.54億立方米,平水年0.8億立方米,豐水年1.2億立方米。
全縣現有水利工程的總供水能力:豐水年4.63億立方米,平水年3.20億立方米,枯水年2.21億立方米,基本能滿足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需要。
植物資源
同安植物資源豐富,全縣各類主要植物共190科732屬1306種。
一、森林植被資源
主要優良樹種有屬用材樹種的杉木、馬尾松、柳杉、栲樹、米櫧、木荷、黃梔、楓香、桉樹、麻楝、銀樺、相思樹;屬經濟樹種的油茶、油桐、巴西橡膠、板栗、烏桕、山蒼子。此外還有5種纖維類、10種油料類、7種澱粉類、5種栲膠類、10種飼料類、6種綠肥類、7種農藥類的野生植物。
二、水果資源
同安縣,全縣有水果種類50多個,其中亞熱帶水果有龍眼、荔枝、柑桔、枇杷、楊桃、柚等;熱帶水果有鳳梨、香蕉、番木瓜、番荔枝、西番蓮、人參果、鳳梨蜜等;溫帶水果有桃、李、柿、葡萄、板栗等;還有餘甘、枳殼、楊梅、芭蕉、草莓、石榴、桃金孃等野生、半野生果樹。其中龍眼為大宗果樹,現有48個品種和優良單株。
三、藥材資源
同安縣全縣中藥材植物共有586個品種,隸屬101科。其中全國重點普查117種,省重點普查42種。種植主要品種有薑黃、澤舍、一見喜、白菊花、生地、麥文冬、玫瑰茄、川芎、紫蘇、乙金、排草、春砂仁、肉桂、厚朴、枳殼、水枝子等。
動物資源
水生動物:同安海區水生動物種類繁多。據調查,海區浮遊動物有原生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毛齶動物門、節肢動物門、軟體動物門、被囊動物門379種,蝦蟹類76種,貝類77種,海水魚類420種,其中文昌魚、真鯛、馬鮫、鯧、石斑魚、對蝦、三疣梭子蟹、無針烏賊、海蜇、海豚等經濟價值較高。可供養殖的有貝類4種、海水魚類4種、蝦蟹類3種。淡水魚類常見的有12科28種,其中鯉科類14種。人工養殖的有鯽魚,自然增殖的有青蝦、毛蟹、河蚌、河蜆、田螺等。
野生動物:縣境內的野生動物主要有毛屬類16種、鳥類51種、爬行類和兩棲類25種。其中出沒於汀溪林區的蘇門羚屬國家一類珍稀野生動物。
兩棲、爬行類:虎紋蛙、棘胸蛙、蟒蛇、黑眉錦蛇、烏游蛇、漁游蛇、草游蛇、小頭蛇、翠青蛇、橫紋斜鱗蛇、灰鼠蛇、滑鼠蛇、烏梢蛇、繁花林蛇、中國水蛇、銀環蛇、金環蛇、眼鏡蛇、眼鏡王蛇、海蛇、五步蛇、竹葉青、赤鏈蛇、三索綿蛇、五綿蛇。鳥 類:紅喉潛鳥、黑喉潛鳥、小鵬鷉、白鶼鶘、蒼鷺、白鷺、鴛鴦(70年代已少見)、咤雕、小隼、小鷓鴣、環頸雉、花田雞、銀鷗、山斑鳩、短耳鴞、斑魚狗、戴勝、三寶鳥、大擬啄木鳥、八色鶇、雲雀、家燕、金腰燕、樹鷚、白鶺鴿、灰鶺鎢、灰山椒鳥、太平鳥、棕背伯勞、楔尾伯勞、八哥、灰椋鳥、灰喜鵲、喜鵲(70年代已少見)、鷦鷯、鵲鴝、烏鶇、紫嘯鶇、虎斑地鶇、銀耳相思鳥、黃腰柳鶯、白腹鶲、大山雀、暗綠繡眼鳥、麻雀、燕雀、栗鷗、烏鴉(70年代已少見)、田鷚、絲光椋鳥。
人口民族
人口
同安縣戶口,明代始有數次統計記載。但由於逃稅匿口等原因,數字難於確證。至清雍正年間,實行“地丁合一”,取消人頭稅,人口統計就較明代準確了。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起,重編保甲,厲行戶口管理,登記人口變動。然而老百姓為逃避苛稅和抽丁,多有隱匿。
解放後,特別是統購統銷政策實行後,建立較完善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先後進行四次人口普查,人口登記統計工作日臻完善。隨著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文化大革命”以前人口政策的失誤,同安縣人口總量迅速膨脹,1996年底達54.64萬人,為1949年的2.71倍,從而使計畫生育、優生優育成為當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中心工作之一。
民族構成
同安人口大部分為中原移民的後裔,歷代均以漢族為主體。1964年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281745人,其中漢族281700人,占99.984%,少數民族45人,占0.016%。其中回族5人(城關鎮1人、新民公社4人),侗族1人(住馬巷),外國人加人中國籍的36人(馬巷鎮2人、新店公社9人、東坑公社1人、馬巷公社2人、洪塘公社1人,新民公社2人、竹壩華僑農場19人),民族不詳的3人(新店、巷東、新圩各1人)。1982年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455329人,其中漢族455278人,占99.989%,少數民族51人,占0.011%。外國人加人中國籍的12人。1990年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513281人,其中漢族512815人,占99.91%,少數民族計16個民族人口466人,占0.09%。
經濟
綜述
2016年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3784.2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45億元,下降5.5%;第二產業增加值1558.62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2202.18億元,增長9.8%。三次產業結構為0.6∶41.2∶58.2。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7282元,增長6.3%,折合14646美元。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電607.68千瓦時,比上年減少1.94千瓦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水9.92噸,減少0.56噸。
歷史文化
文學
同安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
閩國時期正式設縣,歷史文化積澱豐厚。這裡的農民畫發展較早,普及面廣,長期吸收戲曲,舞蹈、音樂的精華,建立了一支以農民為主體,兼有年畫、風俗畫、牆畫、繡花、剪紙、雕刻等多畫種的業餘美術隊伍。這幾年又不斷吸收當代國畫和西洋畫的技巧,使當地農民畫從題材內容到表現形式,都從量多面廣向高質量、高技巧發展,多次參加省級以上各種展覽活動,獲獎率較高,其中《香蕉家禽》、《農村經濟搞活了》、《同安車鼓》、《龍舟競渡》等4 幅入選1983年全國農民畫展並獲獎。《同安車鼓》被選送出國巡展。 1987年作品《春》入選參加中國首屆藝術節展出並收藏。1988年有14 幅作品入選省農民書畫大賽展,4幅獲優秀獎。1989年《春》、《採茶舞》、《錦上添花》、《春播忙》收入《中國現代民間繪畫選萃》一書。 1988年,同安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
風俗文化
歲時節日:同安民間傳統節事多且雜,幾乎月月有節,一月多節。其淵源有三:一是中原古農曆歲節南傳(如春節、夏至、中秋、冬至等);二是南傳或本地形成的宗教節事,如清明、中元、佛誕日等;三是由同安本地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形成的獨特地方節事,如保生大帝誕辰、岳口“走康王公”及八月二十六祭“陷城祖”等。民國以來特別是解放以後,某些次要節日及迷信節事有所破除,但近年來又重新流行起來。
信仰:除了正統的佛、道、基督教信仰外,同安民間信仰主要有鬼神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忠臣義士崇拜等。城鄉街巷、里社寺觀宮廟遍布,上山拜菩薩,角落祀王爺,各式各樣神道難以計數,明清時期即有“淫祀”之稱。至於“靈石”、“靈木”、“靈物”之類的崇祀,隨處可聞。觀音、天公(玉皇)、媽祖婆、保生大帝、池王爺則是其中主要崇祀的五大神道,並隨同安籍的“三胞”播遷至港台南洋。南門的銀媽祖、白礁的慈濟宮、馬巷的元威堂至今享有“祖廟”之尊,每年回鄉朝聖的“三胞”絡繹不絕。
風景名勝
同安山川毓秀,擁有不少名勝古蹟。坐落在縣城以東的梵山寺、
梅山寺,宋代理學家朱熹曾在那裡留下不少碑文石刻。縣境內還有宋、明、清各代文物墨跡,如宋代的婆羅門塔和
古窯址,明代的石塔,清代的
甘露寺和績光銅柱牌坊等等
著名人物
同安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科技巨匠
蘇頌、民間醫聖吳夲、理學名宦林希元、一代直臣洪朝選、民族英雄
陳化成、語言大師盧戇章、曠世奇才辜鴻銘、華僑旗幟
陳嘉庚、婦產科專家
林巧稚、化學家蔡啟瑞、桌球世界冠軍
郭躍華、原交通部部長彭德清等尤為突出,素有“海濱鄒魯之地、聲名文物之邦”的美譽。
同安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與金門、台灣有著緊密的血緣、地緣、史緣、神緣聯繫。
唐代定居現地廈門禾山“南陳北薛”的
陳黯、薛令之,開同安“
海濱鄒魯”之先河;北宋同安白礁神醫
吳夲又醫濟人成為今天閩台兩地共同信仰的
英靈;
蘇頌以成功研製“水運儀象台”攀登十一世紀中外科技高峰;南宋
朱熹首任同安,興賢育才,留芳千古。由明至清,銀同寶地,更是英賢競立,人才輩出。“理學名宦”“
林希元”“二疑”體用,為朱子之真傳嫡派;“
雙冠南宮”的許鐘斗被
泉州府地稱為“天下第一敖(能幹),許獬進士頭(即會元)”;洪朝選居官清廉,剛介直聲;
陳永華渡台先賢,創功立業;
陳化成捐軀為國,彪炳史冊。
地方特產
炸棗
炸棗:廈門同安著名的古老小吃,為同安五寶(馬蹄酥、封肉、炸棗、炸五香、碗仔粿)之一。
炸五香
五香條:“五香”是廈門同安傳統小吃。長期以來,每逢過年過節、婚壽喜慶,家家戶戶辦喜事必備的五香配酒是最美味的佳肴之一,所以拿來招待親朋好友是最好不過,這已成了廈門同安的傳統風俗之一。“色澤赤褐色,鮮香酥脆,餡潤滑甜美,熱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馬蹄酥
馬蹄酥:廈門同安傳統特產,盛行於同安。用麵粉制皮加香油作為進香的供品,所以俗稱香餅。
同安封肉
封肉: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碗仔粿
碗仔粿: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番薯粉粿
番薯粉粿:廈門同安傳統小吃,盛行於同安新店鎮一帶。
進士芋
進士芋:同安汀溪褒美的檳榔芋,久負盛名。有“褒美進士芋”的美稱。
甘蔗
甘蔗:同安大同鎮田洋村的甘蔗,久負盛名。由於田洋村土壤、氣候等原因,種出來的甘蔗甜份多,味道足。
文昌魚
文昌魚:廈門同安區特產。這種魚沒有頭,也無鰭無鱗無脊根,甚至連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都沒有,心臟是一個能跳動的腹血管,血無色,全身半透明,除口和咽喉外,就是一條直腸和肛門,構造較簡單。
魚皮花生
魚皮花生:廈門同安素有盛譽特產之一,因表皮裹有魚肉而故名。
燒肉粽
燒肉粽: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龍眼
龍眼:同安一大特產。現有多個品味,具有粒大、皮薄、汁多、味美等特點。龍眼曾為上奉帝王的貢品。
黃金桂
黃金桂:廈門同安名茶,又名黃,是烏龍茶中的珍貴品種,曾獲全國優質名茶之冠。黃金桂具有萌芽早,採制早,上市早,外形細、勾黃,肉質香、醇、鮮的特點,使其成為烏龍茶中的珍品。
印尼風味小吃
印尼風味小吃:廈門同安竹壩華僑農場最具特色的東南亞美食。最常見的有黃飯、咖喱雞、海蠣片、什菜湯、印尼肉串、印尼春卷、美果魚絲、加多加多、土豆肉丸、豆腐肉丸、酸甜牛百、椰城牛肉、萬隆冬粉、巴東牛肉、苦瓜肉丸、海南白斬雞、索托牛肉湯等。每一款均帶有濃烈的東南亞蕉風椰海風情,熱辣辣地挑逗客人的味蕾。
百味果酒
百味果酒:產於廈門同安竹壩百味果酒莊。該酒莊聘請著名釀酒專家熱拉爾?高林先生擔任總技師,同時引進全套發醇設備和醋化設備。生產出高品質的果酒、果醋系列產品。其中部分產品經過法國有關部門檢測,完全達到法國同類產品標準,並獲註冊登記。竹壩百味果酒把高品味的法國飲食文化奉獻給遊人。
壕仔煎
壕仔煎:廈門同安最具家鄉風味的小吃。原料主要用韭菜、海蠣、拌點地瓜粉、油放到鍋里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