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縣博物館位於閩金三角廈、漳、泉腹地的同安縣縣城。博物館博大、奇絕,修繕後的同安孔廟古建築群為主要館舍,占地及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進入孔廟露天陳列場,上百件石雕,風雨中默立,講述古同安先民的智慧和歷史圖景,被譽為“同安兵馬俑”。陳列於孔廟廣場的60多件石像,造型生動、雕刻傳神,是鎮館之寶,造型有文官、武將、書生,瑞獸造型有羊、馬、虎、獅、猴、龜、麒麟、風獅爺等,以宋代石將軍為典型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同安縣博物館
- 類別: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 地點:位於閩金三角廈、漳、泉腹地的同安縣縣城
- 竣工時間:1989年上半年
-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 8:00 - 11:30 下午 14:00 - 17:00(春、秋、冬季時間)下午 14:30 - 17:30(夏季時間) 開放。
- 館藏精品:1290件(套)宋代汀溪窯青瓷器(亦稱珠光瓷),文物歷史價值
- 占地面積:占地面積3400平方米
- 展館隸屬:於縣文化局
發展歷史,基本陳列,館藏文物,開放時間,館址位置,
發展歷史
1989年上半年,孔廟主體維修基本完成,同年7月,成立同安縣博物館,1990年正式開館。隸屬於縣文化局。
該館館舍為同安孔廟古建築群。同安的文物藏品原由同安縣圖書館保藏,1985年底移交給同安縣文管會保管。1986年,同安縣文管會開始維修孔廟,繼而提出建立縣文博中心博物館。隨後,孔廟維修與文物徵集等基礎籌備工作同時進行。
同安縣博物館占地面積3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館區建築均為古建築。
基本陳列
同安縣博物館設定兩個展廳和一個石刻陳列場,大成殿展廳有《同安重要史跡陳列》《、同安歷史名人陳列》、《同安館藏文物》陳列三個基本陳列,史跡陳列,通過圖片、文字及文物資料,反映古同安(包括金門、廈門及龍海角美等地)從新古器時代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要的歷史事件及重要歷史人物的活動情況。名人陳列,通過對宋代偉大科學家蘇頌及第一次鴉片戰爭英雄人物陳化成等一批本地名人生平事跡陳列,表現同安先賢的偉績。
館藏文物
館藏文物陳列,選擇近300件有代表性的實物,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和歷史生活的側面。兩廊展廳,舉辦臨時性書畫展覽。舉辦過《同安館藏古書畫展》《、同安籍書畫家古今書畫作品展》、《廈門書畫家書畫作品展》、《同安現代農民畫展》。露天石刻陳列場,占地600平方米,展出從全縣各地徵集的古、近代石雕、碑記200多件,資料涉及地方宗教、建築、民俗、生產等方面。該館1290件(套),其中收藏的宋代汀溪窯青瓷器(亦稱珠光瓷),及宋至近代石刻文物有地方特色和歷史價值。
開放時間
同安縣博物館全年開館。
每天上午 8:00 - 11:30 下午 14:00 - 17:00(春、秋、冬季時間)
下午 14:30 - 17:30(夏季時間) 開放。
館址位置
地址:廈門同安區大同街道南門街174號
郵編:361100
同安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