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台灣戰後早期,除利用已有道路作為現代公路及產業道路的基礎之外,對於古道的價值缺乏重視,許多古道隨者時間而逐漸湮滅,到了1980年代以後,才開始有較多登山愛好著及地理歷史學者逐漸開始重視古道,開始實地探查研究古道的路線、歷史和
遺蹟,也出現了較多的研究著作和介紹書籍出現,政府也開始整理各地古道作為觀光健行道路,使得台灣的古道開始得以被更多地認識。
歷史背景
移動的道路
台灣原住民自數千年以前即生活於台灣的平地和高山,其間因為各族內部的分裂、新獵場或耕地的找尋以及各族之間的衝突等原因,在台灣各地遷徙移動,而到近代漢人移入之後,更常迫使原住民搬離原本的住所,這些移動使台灣山區險阻間,逐漸形成固定的移動路線,成為後來古道的基礎。
各族之中,泰雅族早期從今
南投縣境內向東和北遷移,因而形成許多
雪山山脈及
中央山脈北部的道路。
布農族早期由西部
平原進入
南投中部,並繼續往東部、南部移動,形成南投境內、中央山脈中段,以及
玉山山脈地區的路線。排灣族和
魯凱族的活動範圍都跨越中央山脈南段,形成
南台灣主要的越嶺路線。此外,賽夏族在
苗栗山區,阿美族、卑南族在
海岸山脈的活動、平埔族在清代的大遷移,都形成了不少的道路。
開墾的路線
在明末開始,因海禁日漸廢弛,許多
福建、廣東地區的漢人開始移入台灣,後經過
荷蘭統治時期及鄭氏王朝到清朝收入版圖,移入開拓者日多,漢人移民早期由西部的
嘉南平原開始拓殖,漸次向中部、北部和東部的
宜蘭發展。
早期由於陸上交通不便,台灣各地區間尚主要依賴水路運輸,但隨著人數漸多,西部各地較大量的開發,陸上的交通也日形重要,當時漢人的往來通路,成為北宜間的古道、以及西部平原丘陵的古道的基礎,但因清代時有禁入番界的禁令,因此漢人的足跡較少進入廣大的山區。
“開山撫番”
清代前期和中期,政府的管理和漢人移民未及于山區,且有入山禁令,禁止漢人越過“番界”開墾,後經
牡丹社事件的刺激,才決定對山區加以拓墾統治,
沈葆禎因日軍出兵,以欽差大臣的身份派軍來台,在解決事件之後,即推行開山撫番的政策,決定將山區及台灣東部納入統治。
沈葆禎規劃了北中南三路的越嶺道開闢工程,北路由福建陸路提督
羅大春,修築由蘇澳至奇萊(今
花蓮港一帶),為今
蘇花公路前身。中路由提督
吳光亮由林圯埔(今南投
竹山)築至璞石閣(今
花蓮玉里,即所謂
八通關古道,南路由台防同知袁聞坼,修築自
赤山(今
屏東萬巒鄉境內)至卑南(今
台東市附近)。另修築射寮(屏東枋寮一帶)至卑南的道路,在一年之內即在台修路共859里,其形置為平路寬一丈,山澗道路寬六尺,沿途設防工事。
後光緒10年(1884年)台灣設省,首任巡撫
劉銘傳進一步推行開山撫番政符, 光緒11年開通烏來至宜蘭道路(今
北宜公路),12年,開
嘉義至卑南,13年,由集集到水尾(今花蓮瑞穗)之道,使台灣東西之間的交通往來更加便利。
警備道路
日本於1896年開始統治台灣,為了有效控制山區的住民,在1910年設立了蕃務署,訂立理蕃計畫,其後除對於不服統治的原住民加以討伐之外,並在山區大量設立注在所(警察機關),注在所之間則大量修築警備道路以方便聯絡,其中多延襲原住民遷程路線及清代所開的路,並進一步開拓,沿途並修築防禦工事,在1914年至1928年,共修了十四條山區警備道路。包括:內
太魯閣道路(即合歡越嶺道)、能高越嶺道、八通關越嶺道、石鹿道路、匹亞
南山道、福巴越嶺道、
大甲溪道路、北坑溪道路、角板山至三星道路(後來的北橫公路)、
蘇花道路、內本鹿越嶺道、浸水營山道、
台東屏東道路(知本越嶺古道)、
關山越嶺道等。除了這些大的警備道路之外,又進一步修築規模較小的理蕃道路,其寬度大約僅容納一人通行。這些日本時代修築的山道成為現今遺留古道最多的一部分。
古道運動
當內地環保人士在為圍海造地、化工污染海域、保存紅樹林鼓與呼之際,台灣一條不到7公里的古道存留引發了全島保護運動。阿郎壹古道保護承繼“反國光石化”運動,對於台灣公民
環保運動的推動意義已然超越了議題本身。
延續幾百年來,先後經歷了中法戰爭、二戰,滿目瘡痍的阿郎壹古道僅存最後7公里,目前是台灣最早也是尚存完整的古道,守護著全台灣最後不足5公里的天然海岸線。
然而,2000年,台灣公路局計畫將環島公路——台26線貫穿阿郎壹古道,實現近700公里的環島公路的全線貫通。環保團體奮起抗爭,直至今日,這一美麗的缺口幸而尚存。
2011年,阿郎壹古道保護進入最後的“衝刺期”。被屏東縣暫時劃為“
自然保護區”的阿郎壹古道,得以在過去一年抵制住了公路開掘機的挺進。然而,這一保護傘馬上就將失去——“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期將在2012年1月失效。針對公路建設的環境評估已再次通過,機器的轟鳴聲已逐漸逼近。
“聽聽太平洋低聲的抗議,請為台灣最後的海岸線淨土留生路。”一位台灣當地的環保人士寫下這樣的句子,“路的缺口延續生態和生命的出口,台灣人更需要的,是心靈的公路。”
台灣古道的種類
按保存狀況區分
台灣的古道依目前(2006年)的保存狀況可分為三大類:
成為
公路或產業道路:清代或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古道,在戰後交通發展的情形下,許多成為建築公路或產業道路(尤其是
林道)的基礎,道路的修築,使原有的古道的原貌消失,大多僅僅剩下其中小部分與公路不重疊的路段才得以保留下來,如北宜古道發展成為北宜公路的基礎、合歡越嶺古道成為中部橫貫公路支線等等。
成為登山步道或觀光景點:一些在山區未成為公路的古道,經人探查之後,重新整建,使之成為登山健行的山路或步道,因而吸引大量遊客來參訪,如八通關古道、
草嶺古道、魚路古道、鳴鳳山古道等。
未成為公路,但因為常久未有人使用且未經過整建開發而湮滅不彰,其中大多已不見其名,其中少數如
馬里科灣古道、中之線警備道等因開始有登山隊查訪逐漸開始受到注目。
按地形區分
越嶺古道:目前保留的古道中大多數屬於此類,道路穿越阻擋交通山脈中較低平的鞍部,以聯繫山脈兩側之間的交通。台灣各個山脈的越嶺古道可詳見下段的介紹。
溪谷道路:延山間溪谷興建的的道路,如馬里科灣古道、大甲溪道路、中之線警備道等等,此外,許多越嶺古道中的不少路段也屬此類。
平地道路:早期台灣的道路中不少是在平原或丘陵地區,但因平地長期的開發以及現代交通的發達,這類古道大多已經不存,例如由
台北新莊經桃園中壢至
新竹的龜侖嶺古道,即為穿過台地及丘陵地形的古道。往來
台南和嘉義地區的鐵線橋古道亦屬此類。
沿海道路:沿海興建的道路,以由蘇澳到花蓮的蘇花道路為代表(又稱臨海路,為今日蘇花公路前身)
各地區古道簡介
就目前仍保留或部分保古道中較著名的,依其地區和交通作用加以分類簡介。
橫斷中央山脈
中央山脈是台灣的骨幹山脈,成為台灣東西交通的很大阻礙,早期原住民即經由山脈中的各個隘口,穿越中央山脈,形成許多古道的基礎,晚清開山撫番時開闢了三條穿越中央山脈的道路,其後日本時代又進一建立如能高越嶺等警備道路,其中不少成為台灣後來三條橫貫公路的基礎。
沿中央山脈由南至北主要的古道包括:
比亞豪山道,東起宜蘭南澳鄉至
大同鄉接北宜公路,為早期泰雅族遷移的道路。
合歡越嶺古道:由霧社(南投仁愛鄉)至花蓮的太魯閣,為今日中部橫貫公路東段的前身,目前僅保留小段古道。
能高越嶺古道 由霧社
廬山至花蓮
秀林鄉銅門村,為戰後台灣最早東西電線貫通所經之路。
八通關古道,由南投
信義鄉東埔穿越八通關草原和
達芬尖山至花蓮玉里,是台灣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道之一,經過清代和日本時代的經營,是一條充滿古蹟和
自然景觀的路線。
關山越嶺道,由
高雄縣六龜到台東關山,主要路線成為今日的南橫公路,目前僅剩小段古道如中之關古道保留。
知本越嶺古道:早期為魯凱族往來中央山脈兩側的道路,由
屏東縣三地門,經知本主山出台東知本
溫泉,中經著名的高山湖大鬼湖、小鬼湖。
崑崙岰古道,為晚清開闢的四條撫番道路之一,由屏東縣萬巒到太麻里鄉的金侖。
浸水營古道,由屏東縣枋寮到
台東縣大武,是清代南部的開山撫番道路之一,早期稱作三條侖道。
大屯火山群
大屯火山群南為
台北市的士林、北投、東臨
金山、萬里、西為三芝、淡水、北為
石門鄉,來往這些地區的人們,在
大屯山區發展出許多古道,大致上以整個山區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大是在清代和日本時代所遺留的,古道的主要作用十分多樣化。
由大屯山區北方開始依順時針排列,主要古道有:
竹子山古道:北由石門鄉至竹子山,以采竹為主要功能。
挑硫古道,由陽金公路至大油坑,為開採硫磺而開闢的古道。
魚路古道:又稱作金包里大路,由士林經擎天崗至金山,以運漁貨為主要功能,目前除部分路段成為陽金公路,其他路段成為天母古道、絹絲瀑布古道等等。
鹿堀坪古道:由萬里鹿堀坪至磺嘴山鞍部的翠翠谷。
富士古道:由萬里富士坪至石梯嶺,以牧牛為要主的功能。
大
屯溪古道由三芝北新莊經
小觀音山到大屯山鞍部,為早期三芝居民運木炭往台北的交通要道。
台北至宜蘭
宜蘭地區(舊稱
噶瑪蘭)在清乾隆晚年間,由
吳沙等人開始移入後,漢人在當地逐漸發展,嘉慶年間且設立了
噶瑪蘭廳加以管理,當時更早開發的
台北盆地(屬淡水廳)與
蘭陽平原之間的交通往來日漸頻繁,而台北宜蘭之間的雪山山脈北段的主棱和支脈,即為淡蘭之間古道的主要阻隔。
順雪山山脈由東北至西南排列有:
淡蘭古道:由
基隆暖暖經瑞芳、
雙溪、貢寮至宜蘭頭城,為清代中期最重要的淡蘭孔道,目前仍保存的段落又可分為金字碑古道(又稱三貂嶺古道)、隆嶺古道和草嶺古道。
北宜古道和淡蘭便道:較淡蘭古道晚開闢,但在清代中後期已成為交通要道,從台北分成
兩路,一是由台北經深坑石碇往坪林,另一路由新店往坪林,最後越雪山山脈至宜蘭礁溪。成為現今北宜公路的基礎,宜蘭境內的
跑馬古道即這條古道所遺留的部分。
桶後越嶺古道,為早期泰雅族人的移動路線,由
台北縣烏來鄉
孝義,至宜蘭礁溪鄉的小礁溪。
哈盆越嶺古道,亦為早期泰維族人的移動路線,由烏來
福山經哈盆,到宜蘭員山鄉
橫斷雪山
雪山山脈及其插
天山以降的西線支脈由東北而西南成為桃、竹、苗境內的主的山脈,該地區的古道主要為泰雅族遷移的道路,部分在日本時代進一步開發成為警備道路。較著名的古道有:
巴福越嶺古道(或稱福巴越嶺道):由到台北烏來福山到桃園
復興鄉巴陵,因拉拉山
神木的開發而成為熱門登山路線。
角板山三星警備道,由桃園復興到宜蘭大同鄉,大部分成為今天北橫公路。
司馬庫斯古道:由新竹尖石鄉的司馬庫斯部落到宜蘭大同鄉棲蘭附近,高山湖泊
鴛鴦湖為中途重要景點。
喀霞羅古道:又稱作石鹿古道,最早為泰維族人往來的通道,由
新竹縣尖石鄉到
五峰鄉,穿越雪山山脈支脈的喀霞羅大山。
出雲稍來警備線,為日本時代所建道路,北起苗栗泰安鄉,至
台中和平鄉白冷,穿越雪山山脈尾棱,聯絡大安溪、大甲溪二河谷。
北坑溪古道:北起新竹五峰鄉觀霧附近,南至泰安鄉
梅園與出雲稍來警備線相連,穿越雪山支棱,為日本時代為鎮壓泰維族喀霞羅部而開的路線。
苗栗丘陵
苗栗西半部地區山勢由南而北並排,雖山勢不高,但各溪谷和海岸之間的來往受到阻隔,也因此在各山脈間形成許多往來的道路。其中較著名的有:
鳴鳳古道,由
頭屋鄉至獅潭鄉,穿越鳴鳳山故得名,早期為賽夏族的來往通道,後由當地的客家人進一步開發。
虎頭崁古道,由銅鑼鄉至通霄鎮和
苑裡鎮,為清代商旅往來的通道。
南投地區
南投除東面倚中央山脈之外,中部有許多山脈丘陵縱橫,
濁水溪及
巫溪的上游流貫其間,形成許多大小盆地谷地,各盆地之間以及與西部縣市間逐漸形成各種道路,現因縣內現代公路的開發,大多早期古道已不存,僅剩下少數山區片斷。
水沙連古道:分南北兩路,北路起南投草屯,南路起於集集,兩路最後都到埔里,支線甚多,現大多成為台21線以及台14線(中潭快速公路)。僅少數路段保留成為登山路線。水沙連為南投
中部地區地區的古稱,該山道為早期邵族、布農族所踩踏出的山徑。
八番崎越嶺古道:由台
中東勢到南投埔里,為清中葉漢人移入
埔里盆地一帶的道路,現大多為後現今的台21線取代,只剩下小部分山路保留。
埤亞南警備線,由仁愛鄉惠孫林場一帶至霧社,為日本時代為統治當地泰雅族人所築道路。
橫越海岸山脈
海岸山脈雖然高度最高只有一千餘米,寬度僅十餘公里至二十餘公里,但綿延於東部花東海岸和花東縱谷之間,仍成為交通的阻礙,早期住在當地的阿美族人及卑南族人沿著其中的河谷來往,形成一條條通路,其後晚清吳光亮開闢山道穿越中央山脈至花東縱谷後,也曾進一步開闢貫通海岸山脈的道路。(即安通越嶺古道)
海岸山脈由北至南主要的古道包括:
磯崎越嶺步道,由花蓮豐濱磯崎,到
鳳林鎮東富村,為阿美族人來往要道。
奇美古道,由花蓮豐濱的大港口至瑞穗鄉,為沿
秀姑巒溪下游峽谷形成的古道。
安通越嶺古道:由台東長濱至花蓮玉里,從原住民時代到日本時代一直是重要來往孔道,現成為觀光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