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都江堰(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執理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中國的都江堰等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都江堰
  • 外文名稱: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 地理位置: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占地面積:220公頃 
  • 開放時間:冬季: 8:00-17:30 其它季節: 8:00-18: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80元∕人
  • 著名景點伏龍觀二王廟
  • 適宜遊玩季節:春夏最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景點美圖,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特點,建設沿革,名稱由來,修建背景,修建環境,修建過程,歲修制度,品牌建設,水利功能,歷史事件,司馬遷考察都江堰,諸葛亮設兵護堰,張陵傳道青城山,馬可·波羅遊歷都江堰,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黃炎培都江堰辦學,林森主持都江堰開水典禮,馮玉祥捐資建亭,解放軍搶修都江堰,考古發掘,主要景點,水利工程,二王廟,伏龍觀,安瀾索橋,臥鐵,其他景點,歷史意義,旅遊信息,交通,門票,路線,相關事件,疊溪洪水,汶川大地震,相關文化,景區文化,相關詩詞,同名作品,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縣)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區約50公里,距離青城山風景區20公里。
地理位置

氣候特點

都江堰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5.2℃,年均降水量近1200毫米,年均無霜期280天。這裡四季分明,夏無酷暑,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為24℃左右,平均最高氣溫僅28℃。冬無嚴寒,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4.6℃,平均最低氣溫在1℃左右。

建設沿革

名稱由來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定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關於都江這一名稱的來源,《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的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修建背景

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嘆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經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國多雨地區。發源於四川與甘肅交界的岷山南麓,分為東源和西源,東源出自弓槓嶺,西源出自郎架嶺。兩源在松潘境內漳臘的無壩匯合。向南流經四川省的松潘縣、都江堰市、樂山市,在宜賓市匯入長江。全長793公里,流域面積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年均總水量150億m3左右。全河落差3560m,水力資源1300多萬千瓦。
岷江是長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條支流,都江堰以上為上游,以漂木、水力發電為主;都江堰市樂山段為中游,流經成都平原地區,與沱江水系及眾多人工河網一起組成都江堰灌區;樂山以下為下游,以航運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餘條,上游有黑水河、雜谷腦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區的黑石河金馬河江安河走馬河柏條河蒲陽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馬邊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來自山勢險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間嶺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漲落迅猛,水勢湍急。
岷江出岷山山脈,從成都平原西側向南流去,對整個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懸江,而且懸得十分厲害。成都平原的整個地勢從岷江出山口玉壘山,向東南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達273m。在古代每當岷江洪水泛濫,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災,又是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岷江水患長期禍及西川,鯨吞良田,侵擾民生,成為古蜀國生存發展的一大障礙。
都江堰的創建,又有其特定的歷史根源。戰國時期,刀兵峰起,戰亂紛呈,飽受戰亂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儘快統一。適巧,經過商鞅變法改革的秦國一時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盛。他們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一中國過程中特殊的戰略地位,“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秦相司馬錯語)。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戰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後,首先下決心根治岷江水患,發展川西農業,造福成都平原,為秦國統一中國創造經濟基礎。

修建環境

都江堰位於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沖積平原的地方,它灌溉著灌縣以東成都平原上的萬頃農田。原來岷江上游流經地勢陡峻的萬山叢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減慢,因而夾帶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隨即沉積下來,淤塞了河道。
都江堰工程布置圖都江堰工程布置圖
每年雨季到來時,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勢驟漲,往往泛濫成災;雨水不足時,又會造成乾旱。遠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國杜宇王以開明為相,在岷江出山處開一條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為蜀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上,依靠當地人民民眾,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縣,建成了都江堰。

修建過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1、寶瓶口的修建過程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由於當時還未發明火藥,李冰便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都江堰寶瓶口都江堰寶瓶口
之所以要修寶瓶口,是因為只有打通玉壘山,使岷江水能夠暢通流向東邊,才可以減少西邊的江水的流量,使西邊的江水不再泛濫,同時也能解除東邊地區的乾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區,灌溉那裡的良田。這是治水患的關鍵環節,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2、分水魚嘴的修建過程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為了使岷江水能夠順利東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並充分發揮寶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開鑿完寶瓶口以後,又決定在岷江中修築分水堰,將江水分為兩支:一支順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寶瓶口。由於分水堰前端的形狀好像一條魚的頭部,所以被稱為“魚嘴”。
魚嘴的建成將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為二:西邊稱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順流而下;東邊稱為內江,它流入寶瓶口。由於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這樣枯水季節水位較低,則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生產生活用水;而當洪水來臨,由於水位較高,於是大部分江水從江面較寬的外江排走,這種自動分配內外江水量的設計就是所謂的“四六分水”。
3、飛沙堰的修建過程
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防止灌溉區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穩定的情況,李冰又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著寶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
飛沙堰採用竹籠裝卵石的辦法堆築,堰頂做到比較合適的高度,起一種調節水量的作用。當內江水位過高的時候,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使得進入寶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內江灌溉區免遭水災;同時,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產生了游渦,由於離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會被拋過飛沙堰,因此還可以有效地減少泥沙在寶瓶口周圍的沉積。
為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個石樁人像,放於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來確定水位。還鑿制石馬置於江心,以此作為每年最小水量時淘灘的標準。
在李凍的組織帶領下,人們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八年的努力,終於建成了這一歷史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全景都江堰全景

歲修制度

都江堰有效的管理保證了整個工程歷經兩千多年依然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漢靈帝時設定“都水椽”和“都水長”負責維護堰首工程;蜀漢時,諸葛亮設堰官,並“征丁千二百人主護”(《水經注·江水》)。此後各朝,以堰首所在地的縣令為主管。到宋朝時,制定了施行至今的歲修制度。
古代竹籠結構的堰體在岷江急流衝擊之下並不穩固,而且內江河道儘管有排沙機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積。因此需要定期對都江堰進行整修,以使其有效運作。宋朝時,訂立了在每年冬春枯水、農閒時斷流歲修的制度,稱為“穿淘”。歲修時修整堰體,深淘河道。淘灘深度以挖到埋設在灘底的石馬為準,堰體高度以與對岸岩壁上的水則相齊為準。明代以來使用臥鐵代替石馬作為淘灘深度的標誌,現存三根一丈長的臥鐵,位於寶瓶口的左岸邊,分別鑄造於明萬曆年間、清同治年間和1927年。

品牌建設

1982年,都江堰作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2000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根據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文化遺產定義的規定,由於都江堰水利工程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布局合理、運行科學,且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因此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水利功能

都江堰是一個防洪、灌溉、航運綜合水利工程。
李冰採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峽內用石塊砌成石埂,叫都江魚嘴,也叫分水魚嘴。魚嘴是一個分水的建築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為二。東邊的叫內江,供灌溉渠用水;西邊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灌縣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築了離碓(同堆),離碓就是開鑿岩石後被隔開的石堆,夾在內外江之間。離碓的東側是內江的水口,稱寶瓶口,具有節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漲,都江魚嘴淹沒了,離碓就成為第二道分水處。內江自寶瓶口以下進入密布於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統, 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 (《華陽國志·蜀志》),保證了大約300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 天府之國。都江堰的規劃、設計和施工都具有比較好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工程規劃相當完善,分水魚嘴和寶瓶口聯合運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為了控制水流量,在進水口 作三石人,立三水中 ,使 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 (《華陽國志·蜀志》)。這些石人顯然起著水尺作用,這是原始的水尺。從石人足 和 肩 兩個高度的確定,可見當時不僅有長期的水位觀察,並且已經掌握岷江洪、枯水位變化幅度的一般規律。通過內江進水口水位觀察,掌握進水流量,再用魚嘴、寶瓶口的分水工程來調節水位,這樣就能控制渠道進水流量。這說明早在2300年前,中國勞動人民在管理灌溉工程中,已經掌握並且利用了在一定水頭下通過一定流量的堰流原理。在都江堰,李冰又作石犀五枚,……二在淵中 (《華陽國志·蜀志》), 二在淵中 是指留在內江中。石犀和石人的作用不同,它埋的深度是作為都江堰歲修深淘灘的控制高程。通過深淘灘,使河床保持一定的深度,有一定大小的過水斷面,這樣就可以保證河床安全地通過比較大的洪水量。可見當時人們對流量和過水斷面的關係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套用。這種數量關係,正是現代流量公式的一個重要方面。
都江堰都江堰

歷史事件

司馬遷考察都江堰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馬遷奉命出使西南時,實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記·河渠書》中記載了李冰創建都江堰的功績。後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離堆處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紀念。

諸葛亮設兵護堰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為農業之根本、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徵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護,並設專職堰官進行經常性的管理維護,開以後歷代設專職水利官員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張陵傳道青城山

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年),張陵從洛陽越秦嶺到鶴鳴山修道,漢安二年(公元143年)七月一日,率弟子來青城山結茅傳道。張陵在青城一帶山區傳道13年,漢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在青城山羽化,葬第三混元頂。青城山成為天師道的發祥地,常道觀被稱為“仙都眾奧之妙,福地會昌之域,張天師羽化處焉”。歷代龍虎山的天師多來青城山朝拜祖庭,為漢天師張陵掃墓。 在天師洞旁有一顆古銀杏樹,要七八個大漢才能把它圍住,在四川省乃至全國的極其罕見,據說這個古銀杏樹是張陵親手種的。

馬可·波羅遊歷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間(公元1264~1294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從陝西漢中騎馬,行20餘日抵成都,遊覽了都江堰。後在其《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說:“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魚,船舶往來甚眾,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

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來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無與倫比。曾於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書簡》中設專章介紹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詳細介紹給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李希霍芬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黃炎培都江堰辦學

1941年,黃炎培到都江堰選定城東郊豐都廟為校址。翌年暑假,委派重慶職業學校校長陸叔昂來灌縣購置水田、耕牛、農具,為教學實習準備條件。1944年2月,“都江實用職業學校”開學,由沈肅文任校長,黃炎培偕夫人姚維鈞到灌縣主持開學典禮,並親為學校制定“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的校訓。學校提倡“手腦並用”的學風,注重學生思想修養、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的培養。學校建立董事會,黃炎培任董事長。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於1945年10月交由灌縣地方接辦。

林森主持都江堰開水典禮

1942年清明節,四川省政府及灌區14縣官員齊集都江堰舉行開水典禮,典禮由當時正住在灌縣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開堰前先在伏龍觀祭祀李冰,向李冰神像頂禮膜拜。祭畢,林森及其從祭人員乘轎直赴二王廟祭祀李二郎(二郎神)。祭畢,林森及其從祭人員又轉赴都江堰魚嘴,在鞭炮和萬眾歡呼聲中,親視開堰放水。
民國初年的二王廟民國初年的二王廟

馮玉祥捐資建亭

1941年、1942年、1945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數次在灌縣、青城山居留。抗日戰爭勝利前夕,馮玉祥寓居青城山真武宮。1945年8月11日晨,當他聽到抗戰勝利、日本投降的訊息時,當即捐資在真武宮側建亭,取名“聞勝”,並撰書刻碑一通立於亭中。

解放軍搶修都江堰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四川,入川後賀龍司令員指出,要先搶修都江堰,把已延誤的歲修時間搶回來。並決定從軍費中撥出專款,確定由王希甫負責,由駐灌縣解放軍協助搶修。12月29日,成立都江堰歲修工程臨時督修處。成都軍事管制委員會撥款3萬銀元作搶修經費。駐灌縣解放軍184師1500餘人在師長林彬、政委梁文英指揮下參加搶修工程。整個歲修工程於1950年3月底全部完工。4月2日按照都江堰傳統習慣舉行了開水典禮。

考古發掘

1974年都江堰遷建安瀾索橋,工人第一次在河床內挖出石人。後來,這尊石像被文物專家考證為李冰像,被移往伏龍觀供奉。由於李冰像上鐫刻有“建寧元年”字樣,證明為東漢建寧年間所造,因此排除了是李冰所造石人的可能。
李冰像李冰像
1975年初,在距李冰像出土地點約60米處,一尊持鍤石人像再度被發現,這尊“堰工”像,被多數考古界專家認為是李冰所造三石人之一。
在這尊石人像出土後,工作人員把它與此前出土的幾尊石像做了大致對比,發現這尊石像無論是雕刻手法還是服飾風格,都和“堰工”像十分接近,“說明兩者屬於同一時期。”至於2005年出土的兩尊石像,則只保留了石像的形狀,已看不出細膩的雕刻。
2014年4月24日上午,一尊重約兩噸的無頭石人像在都江堰外江閘口處被發現,有待專家進一步確認是否為都江堰“三神石人像”之一。24日上午10時許,負責都江堰外江防汛清淤的工人在外江閘七八號孔下游的消力池工作時,發現了這個“巨大的堅硬物體”。當他操控機器清理出物體周圍的細小石塊,才發現這竟然是一尊無頭石像。都江堰市文物局工作人員趕到後發現,這尊黃砂石像高2.2米、寬0.9米的石人足蹬官靴、著漢服、寬袍大袖、背部束腰,出土深度距河床地表約50厘米,除了無頭以外,保存完好。
都江堰年年歲修時都要清理河道。而這尊石像在河床淺表40厘米處出現,差點成為歲修漏網之魚。

主要景點

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 都江堰建成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
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岷江魚嘴分水工程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設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洶湧的岷江分成內外二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
岷江魚嘴岷江魚嘴
在古代,魚嘴是以竹籠裝卵石壘砌。由於它建築在岷江衝出山口呈彎道環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魚嘴上面的彎道繞行,主流直衝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勢不再受彎道制約,主流直衝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決了內江灌區冬春季枯水期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澇問題。
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飛沙堰溢洪道又稱“泄洪道”,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故又叫它“飛沙堰”。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實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飛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飛沙堰飛沙堰
寶瓶口引水工程
寶瓶口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壘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寶瓶口。留在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與其山體相離,故名離堆。離堆在開鑿寶瓶口以前,是湔山虎頭岩的一部分。由於寶瓶口自然景觀瑰麗,有“離堆鎖峽”之稱,屬歷史上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寶瓶口寶瓶口

二王廟

二王廟位於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臨都江堰,原為紀念蜀王的望帝祠,齊建武(公元494~498年)時改祀李冰父子,更名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後,李冰父子相繼被皇帝敕封為王,故而後人稱之為“二王廟”。廟內主殿分別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並珍藏有治水名言、詩人碑刻等。建築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東岸,規模宏大,布局嚴謹,地極清幽。是廟宇和園林相結合的著名景區。占地約5萬餘平方米,主建築約1萬平方米。二王廟分東、西兩菀,東菀為園林區,西菀為殿宇區。全廟為木穿逗結構建築,廟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環境,依山取勢,在建築風格上不強調中軸對稱。
二王廟二王廟

伏龍觀

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其下臨深潭,傳說因李冰父子治水時曾在這裡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故於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龍觀”。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撫祟實以為:“於雖齊聖,不先父食。況以公之賢:又有功於蜀,其施力程能固無待乎其子。今乃數典忘祖,於掩其父得無紊欽?”
都江堰(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安瀾索橋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位於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始建於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原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安瀾索橋安瀾索橋
索橋在四川西部地區起源較早。安瀾索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從所考,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水經注·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橋為1974年重建,下移100多米,將竹索改為鋼索,承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混凝土樁。

臥鐵

臥鐵是埋在內江“鳳棲窩”處的淘灘標準,也是內江每年維修清淘河床深淺的標誌。相傳李冰建堰時在內江河床下埋有石馬,作為每年淘灘深度的標準,後來演變為臥鐵。現有四根臥鐵分別是明朝萬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國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遊客在離堆古園內噴泉處能看到的這四根臥鐵的複製品,其真品還埋在內江河床下。
臥鐵臥鐵

其他景點

奎光塔、虹口景區、南橋、園明宮、清溪園都江堰城隍廟玉壘關離堆公園秦堰樓玉壘山公園、擲筆槽、青城外山景區、青城前山景區青城後山景區兩河漂流藥王廟、幸福大道翠月湖、靈岩。
秦堰樓秦堰樓

歷史意義

都江堰的創建,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
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與之興建時間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侖的灌溉系統,以及中國陝西的鄭國渠和廣西的靈渠,都因滄海變遷和時間的推移,或湮沒、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獨樹一幟,由興建源遠流長,至今還滋潤著天府之國的萬頃良田。
都江堰都江堰
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水利工程體系
李冰主持創建的都江堰,正確處理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泄洪道、寶瓶口引水口等主體工程的關係,使其相互依賴,功能互補,巧妙配合,渾然一體,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統工程,聯合發揮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
美麗都江堰美麗都江堰
李冰所創建的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域水利網路化的典範。後來的靈渠它山堰漁梁壩戴村壩一批歷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記。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放後,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經濟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適應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都江堰水利事業工程針對岷江與成都平原的懸江特點與矛盾,充分發揮水體自調、避高就下、彎道環流特性,“乘勢利導、因時制宜”,正確處理懸江岷江與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統一在一大工程體系中,變水害為水利。
兩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這樣偉大的科學成就,世界絕無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稱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1986年,國際灌排委員會秘書長弗朗傑姆,國際河流泥沙學術會的各國專家參觀都江堰後,對都江堰科學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給予高度評價。1999年3月,聯合國人居中心官員參觀都江堰後,建議都江堰水利工程參評2000年聯合國"最佳水資源利用和處理獎"。

旅遊信息

交通

都江堰距成都市39公里,20分鐘高速公路車程即可到達,成都西門車站10分鐘一班旅遊車直達都江堰市,在都江堰市內可乘1路、4路公共汽車或計程車到達景區。
從成都市駕車區經成灌高速公路到都江堰,約30分鐘車程。
另外,有大巴車從成都茶店子直達都江堰市客運中心,每天早6:30發班,下午7:00收班。
也可在市區乘坐市域軌道交通成灌線(成灌快鐵 ),分段計價,最高票價為15元。
成都東客站有直達都江堰市客運中心汽車,但每天只有一班在下午3:00左右發車,大約2小時到達。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客運站已於2013年開通至都江堰地面運輸班線,該班線的開通填補了成都以西沒有直達機場班線的空白,為該區域的旅客直達機場提供了一種快捷的方式,同時也滿足了機場到港旅客前往都江堰、青城山一線的出行需求。
成都至都江堰班線目前處於試運行階段,每天有6個班次從機場發往都江堰,發班時間分別為11:20、12:30、13:30、14:20、15:20、17:00,都江堰有8個班次發往機場,發車時間為9:45、10:35、11:25、12:20、13:30、14:30、15:40、17:10,全程票價為24元。
乘車地點:雙流機場1號航站樓與2號航站樓之間(原支線航站樓出港廳)。線路、站點、時刻的調整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調度站公布信息為準,可查詢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官方網站。
市區內有便捷的公共運輸,乘公車遊客可以很方便地到達各個旅遊景點。另外市區內有綠色無污染的計程車,價格便宜。如果你想領略市區內的風采,還可以乘坐人力三輪車。

門票

1、景區門票價格:都江堰門票:80元
2、都江堰半票:45元 購買對象(1、身高1.1-1.4米之間的兒童;2、6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憑本人有效證件;3、學生證、軍官證)
3、都江堰免票:持軍人證的現役軍人;國防軍事院校的在校學員。持成都市老年優待證的遊客。持國務院頒發的老年、軍人離休證,無使用期限限制。全國、港、澳、台老年人(70歲以上)。殘疾證。人大、委員(憑本人委員證)。旅行社經理資格證、全國導遊證。新聞、廣電總署記者證。中、小學生團隊,愛國主義教育(先需都江堰市教育局審核,憑學校介紹信到旅建辦開據免單,只限於參觀都江堰景區,免費開放時間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道教皈依證;1.2m以下兒童。、感恩卡:首先對持感恩卡的遊客進行身份確認(姓名、證件號碼等相關信息);並在電腦上查詢、錄入遊客的相關信息,對尚未錄入信息的感恩卡,作好補錄登記。、婚紗影樓:憑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商業外景拍攝許可證及年卡進入。殘疾人憑殘疾證免費進入景區,盲人、雙下肢殘疾人和其他重度殘疾人,允許1名陪同人員免費進入景區。
特殊: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學生、成都東軟學院學生和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憑學生證可購買15元一張的優惠門票;當地市民憑身份證可購買15元一張的優惠門票。

路線

建議遊玩時間: 3小時
最佳旅遊時節:春夏最佳。
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
上午抵達並遊覽都江堰風景區:先參觀南橋,再從離堆公園進入都江堰風景區,遊覽災後的離堆公園觀碑亭、離堆、堰功道、川西第一名園——清溪園,遊覽戰國秦昭王時期(公元前227年),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上修建的中華第一古堰—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寶瓶口引水口、飛沙堰泄洪壩、觀魚嘴分水堤。過安瀾索橋隔著岷江內江遠觀在5.12地震中被損壞後正在重建的秦堰樓、紀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廟。
下午遊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稱的道教發祥地——青城山,從山門進入,拾級而上,經雨亭、天然閣、怡樂窩、引勝亭,便來到了天然圖畫坊。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清代亭閣;經山蔭亭、凝翠橋、五洞天來到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結茅傳道居住地——天師洞,原路下山,感受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於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岩泉融為一體的青城之“幽”。

相關事件

疊溪洪水

1933年8月25日,岷江上游茂縣境疊溪發生7.5級地震,山岩崩塌,橫斷岷江及其支流。10月9日,岷江被堵塞斷流45天后,幹流小海子潰決,積水一涌而下。10月10日1時許,洪水進入都江堰市境,洪峰流量約每秒1.02萬立方米,沖毀都江堰金剛堤、平水槽、飛沙堰、人字堤等水利工程及安瀾索橋。內、外江水匯成一片,汪洋無際。16個鄉鎮受災,毀農田1000公頃,死亡5000餘人。紫坪、白沙岷江沿岸1萬餘立方米木材、1000多噸煤炭及藥材漂沒無遺,都江堰以下各河流沿岸房舍、橋樑、碾磨沖毀無數,流離失所的災民在萬人以上。

汶川大地震

都江堰水利工程歷經2000多年,經受住2008年5月12日8級的汶川地震汶川地震不僅危及震區人們的生命和生活,也嚴重威脅著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內的世界遺產地及1000多處文物的安全。重災地區都江堰水利工程完好,二王廟、青城山道觀受損。
2000年底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青城山與都江堰地處此次地震發生地中心地帶,四川省文物局有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當地餘震不斷,但處於岷江中的水利工程尚未有受損的跡象,截止2010年,僅有報告稱景區大門受到輕微損壞。已知的訊息是,處於岷江中的這幾處設施,基本無恙,雖然餘震不斷,但因為其設計具有相當的防震性,相信魚嘴、寶瓶口、飛沙堰這幾處重要設施應無大礙。這也是都江堰歷經2000多年,仍能在今天發揮著防洪灌溉作用的原因。
而處於都江堰市西門外岷江右岸的山坡上的二王廟是國內最大一處紀念李冰父子的祀廟,歷史上曾經過多次重建,二王廟已經垮塌。位於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處的青城山屬於道教勝地。山上分布大小道觀約百餘座,有數座道觀出現垮塌,而一些大型道觀寺廟,也出現牆體裂縫等多處受損跡象。
汶川大地震將都江堰人引以為豪的美景撕裂大半,都江堰的城區和景區一些建築上,貼有“危險”或“可使用”標誌,請遠離不安全的場所,在安全的地方用餐、休息。

相關文化

景區文化

水文化
由都江堰而產生的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學、水文物、水神學等,諸如“二王廟”、“伏龍觀”、“觀景台”等處的人文景觀;改建魚嘴挖掘出土的東漢李冰石像和“飲水思源”石刻;歌頌李冰父子降龍治水的民間傳說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學色彩的祭祀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詩、詞、書畫的水文學等,形成獨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都江堰有塊石碑,上面刻著“深淘灘,低作堰”字樣。
對修建者的紀念
都江堰建於公元前256年,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來,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夠如此富饒,被人們稱為“天府”樂土,從根本上說,是李冰創建都江堰的結果。所以《史記》說:“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李冰父子塑像李冰父子塑像
治水哲學思想
都江堰源遠流長,惠澤後代,其奧秘除了巧奪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指導思想、“歲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難彎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則,以及“砌魚嘴立湃缺,深淘灘、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經驗和治堰準則。
都江堰工程在兩千多年運行中,充分發揮了工程潛能,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獨具特色寶貴的經驗。其中文化內涵豐富,反映了治水先驅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都江堰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充分反映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正確性和長期性。都江堰水文化的內涵,反映了在工程修建、維修、管理和發展的全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遺產之一。這也是聯合國評定都江堰工程為世界重要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
治水三字經
人們在長期實踐中創造了都江堰水文化,其內涵深刻,是都江堰工程長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原則,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準則,人們稱之為“八字格言”。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經,更是人們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經驗總結和行為準則。“深淘灘,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鑒,挖河沙,堆堤岸,砌魚嘴,安羊圈,立湃闕,鑿漏罐,籠編密,石裝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畫符,鐵椿見,歲勤修,預防患,遵舊制,勿擅變”。
深淘灘,低作堰深淘灘,低作堰
治水三字經是千餘年來人們治理都江堰經驗的概括,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治理都江堰的行為準則。曾經有人批評《治水三字經》中的“遵舊制、勿擅變”是保守思想的反映。實踐證明《治水三字經》中的每一項措施,都是人們從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值得珍視和繼承。所謂遵舊制、勿擅變者,就是在治理都江堰時要按客觀規律辦事,而《治水三字經》就是千百年來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經驗總結。“勿擅變”不是不變,而是要遵循客觀規律辦事。實踐證明《治水三字經》文化內涵,是人們長期實踐的結果。隨著人們繼續實踐,《治水三字經》的意義將與時俱進,長期指導著都江堰工程的保護與發展。
都江堰工程按水勢和地形特徵,以榪槎截流導流、卵石護岸、竹籠盛石築堤、臥鐵展示淘灘標準,以及“遇彎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灘,低作堰”等遺蹟構成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工藝精湛,造型優美,功能顯著,顯示出都江堰水文化特徵,具有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至於降伏孽龍的傳說,望娘灘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文化內涵深刻,體現了人們對都江堰的愛護和依戀之情。寶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則,更顯示出勞動人民的智慧,指導著灌區人民正確運用都江堰水資源,使灌區工農業生產能夠乘勢利導,驅利避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政府每天在《川西日報》公布都江堰寶瓶口水位,讓灌區人民及時掌握都江堰水情,安排生產和防洪抗旱等工作。寶瓶口水則,至今仍具有指導灌區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的意義。李冰神像的出土,“臥鐵”的發現,展示都江堰水文化,引起人們對建設都江堰先行者的緬懷和崇敬。
都江堰放水節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為中心的廟會活動。李冰主持創建都江堰,使長期苦於水旱災害的川西平原一下子成為富庶的、世人矚目的“天府之國”,人民對他的感戴之情是沒齒難忘的。兩千多年來,李冰父子鑿離堆,開堰建渠為天府之國帶來的福澤一直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廟從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歷史上一直既有官方主持的祭奠活動,也有老百姓的民間祭祀活動,官方的祭祀活動更為隆重。據史料記載,官方的祭祀活動正式頒定,是在宋開寶七年(929年),初定為每年祭祀一次,後改為每年春秋祭祀兩次。早期的祭祀十分隆重,有十分隆重的血祭遺風。現代代之以“清明放水節”慶典活動,已成為都江堰特有的風俗。
都江堰放水節都江堰放水節
二王廟廟會
時間:每年的農曆6月24日-農曆6月26日
二王廟廟會二王廟廟會
相傳農曆六月二十四是二郎神生日,兩日後為李冰生日,正值鳥語花香之時,受到都江堰恩澤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二王廟焚香祭祀,懷念都江堰的締造人李冰父子,由道廟主持舉行盛大的“川主清源妙道真君”祭典大會,擺設道場三天。今二王廟廟會,不僅增添了歌舞表演、川劇表演等內容,還有川劇變臉等絕活展示;每歲廟會,二王廟內煙霞蒸騰,萬人朝拜,空前盛況,不減當年。

相關詩詞

清山春《灌陽竹枝詞》詩:“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開時涌岸邊。喜看榪槎頻撤處,歡聲雷動說耕田。”
清何盛新《伏龍觀》詩:“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斷澗流紅葉,空潭起白雲。憑空橋架索,薄暮樹浮曛。龍女今何在,懸崖問柳君。”
清董湘琴《游伏龍觀隨吟》:“峽口雷聲震碧端,離堆鑿破幾經年!流出古今秦漢月,問他伏龍可曾寒?”
清黃俞《都江堰》詩:“岷江遙從天際來,神功鑿破古離堆。恩波浩渺連三楚,惠澤膏流潤九垓。劈斧岩前飛瀑雨,伏龍潭底響輕雷。築堤不敢辭勞苦,竹石經營取次裁。”
《都江堰二王廟對聯》①一門兩禹,六字春秋②上聯:六字炳千秋,十四縣民命食天,儘是此公賜予;下聯:萬流歸一匯,八百里青城沃野,都從太守得來。

同名作品

都江堰楹聯
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
——余秋雨
散文
題目:《都江》
作者:余秋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