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淋巴管網路重塑形成收集淋巴管的分子機制研究

原始淋巴管網路重塑形成收集淋巴管的分子機制研究

《原始淋巴管網路重塑形成收集淋巴管的分子機制研究》是依託蘇州大學,由何玉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始淋巴管網路重塑形成收集淋巴管的分子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何玉龍
  • 依託單位:蘇州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目前對收集淋巴管生成與重塑的調控機制還了解很少。受體酪氨酸激酶Tie2是調控血管成熟的關鍵基因,我們的前期研究表明Tie1參與調控收集淋巴管形成,為闡述血管生成素-2(Angpt2)/Tie2信號途徑在淋巴管發育中的作用及Tie1是否通過Tie2發揮作用,我們建立了Angpt2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Angpt2-Flox)及Tie2-Flox小鼠模型,通過與淋巴管內皮細胞表達Cre的轉基因小鼠(Prox1-CreERT2)交配,製備雙重遺傳改造小鼠模型,利用三苯氧胺處理誘導基因敲除,分析Tie2介導的信號缺失對收集淋巴管發育與維持的影響與作用機制。液體剪下力在循環系統發育重塑中起重要作用,我們將分離原代淋巴管內皮細胞,並誘導基因敲除,比較分析液體剪下力對野生型與突變體淋巴管內皮細胞基因表達及Tie2下游信號的影響。此研究有助於闡述淋巴管成熟的分子調控,為研究相關疾病的發生機制提供實驗依據。

結題摘要

目前對集合淋巴管生成與重塑的調控機制還了解很少。本項目利用靶向受體酪氨酸激酶Tie1、Tie2及其配體血管生成素-2(Angpt2)的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開展淋巴管研究,主要結果包括:(1)利用靶向Tie1胞內域的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分析了胚胎髮育期敲除Tie1基因(Tie1△ICD/△ICD)對淋巴管與血管形成的影響。研究發現,Tie1缺失導致初始淋巴管連線異常並伴有皮下水腫(E13.5),但不影響淋巴管內皮細胞的增生與淋巴管管腔形成;而且對早期血管生長也沒有明顯的影響(E10.5)。原始淋巴管網路約在E15.5左右起重塑形成集合淋巴管,此過程在Tie1缺失的小鼠受阻;在胚胎髮育後期皮膚與腸系膜淋巴管分析結果進一步證實,敲除Tie1基因導致集合淋巴管與瓣膜形成缺陷。在此研究基礎上,我們分析了Tie1在出生後小鼠淋巴管生成與成熟重塑中的作用,在新生小鼠利用三苯氧胺誘導敲除Tie1基因導致皮膚淋巴管形態與功能異常;並發現敲除Tie1基因導致耳皮膚前集合淋巴管瓣膜數量顯著減少,集合淋巴管瓣膜可檢測到,但異常表達毛細胞淋巴管標誌物LYVE1。利用Ang2基因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進行的研究表明,胚胎髮育階段敲除Ang2基因對初級淋巴管網路形成沒有明顯影響,但毛細淋巴管管徑變細、以及淋巴管內皮細胞的數量顯著下降;而且集合淋巴管及瓣膜生成異常。由於Ang2不能直接結合Tie1,為分析Ang2與Tie1是否通過Tie2起作用,本項目也製備了靶向Tie2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並系統分析了出生後小鼠敲除Tie2對其淋巴管生成與重塑的影響。研究發現,相對於主靜脈內皮細胞,Tie2在淋巴囊內皮細胞呈低水平表達。在新生小鼠利用三苯氧胺誘導敲除Tie2基因,不影響皮膚淋巴管生長、集合淋巴管形成與瓣膜發育。為進一步研究Tie2是否在胚胎期淋巴管發育中起作用,我們利用在內皮細胞表達Cre重組酶的轉基因小鼠製備雙轉基因小鼠(Tie2Flox/-;Cdh5-CreERT2),胚胎髮育中期(E10.5-E12.5)誘導敲除Tie2導致皮膚初始淋巴管管徑變粗。該研究結果提示了TIE信號途徑在淋巴管生長、重塑與瓣膜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為闡明淋巴管發育調控及相關疾病的病理機制提供了重要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