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21年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

南京市2021年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

《南京市2021年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是南京市城市管理局根據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總體部署和城市管理髮展需要,制定的實施意見。

2021年2月25日,寧政辦發〔2021〕8號發布《南京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城市管理局關於南京市2021年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認真遵照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市2021年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
  • 頒布時間:2021年2月25日 
  • 發布單位:南京市政府辦公廳 
  • 發文字號: 寧政辦發〔2021〕8號 
發布通知,意見全文,

發布通知

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城市管理局關於南京市2021年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寧政辦發〔2021〕8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市政府同意市城市管理局擬定的《南京市2021年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南京市人民政和厚乎府辦公廳
2021年2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意見全文

南京市2021年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意見
(市城市管理局  2021年2月)
2021年是“十四五”幾才墓盛開局之年,也是城市管理質效提升之年。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總體部署和城市管理髮展需要,現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盼棄微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和市委十四屆十一次全會部署,圍繞“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城市願景,緊扣“強富美高”總目標,把握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機遇,以城市管理“十四五”規劃為藍本,把滿足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貫穿於推進特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實踐中,走出符合南京特色的精細化管理新路,為南京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首位擔當貢獻更大力量。
(二)工作目標
2021年,全市城市管理要緊盯質效提升,以國家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複審、江蘇省高質量發展考核和江蘇省城市管理示範市(縣)創建等重大工作為抓手,以黨建業務融合驅動,加強全局謀劃,開展七大領域“質效提升行動”,努力實現環境衛生乾淨整潔、市容市貌清新靚麗、隊伍建設文明規範、民生福祉穩步提高、高質量發展再啟新局。
工作具體目標包括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85%以上,創建215個省級垃圾分類達標小區;主城區主幹道機掃率達100%,郊園區主幹夜辯符道機掃率達98%以上,道路整潔優良率達90%以上;完成200條背街小巷整治;新改建29座城鎮公廁、60座農村公廁,推動社會單位公廁加入開放聯盟,提升市民如廁體驗;開展盲道等無障礙設施違法事項專項整治行動等。
二、主要任務
(一)突出“一領四動”,開展垃圾分類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做垃圾分類的引領者、督導者,建立南京垃圾分類黨建引領、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全面發動、全民互動的“一領四動”機制。
一是加強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深入落實《南京市推進塑膠污染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膠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不提供免費塑膠袋和購物囑漏慨袋。逐步推進星級賓館、酒店等場所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膠消費品;推進同城快遞包裝汗捉重複使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推進綠色辦公,不採購一次性杯具,節約和重複使用辦公用品。加強對果蔬生產、銷售環節管理,推進地產潔淨農產品上市;推進飲料紙基複合包裝回收。
二是完善分類投放運輸系統。持續推進垃圾亭房建設,加大亭房落地難問題的破解力度,最佳化現有收集點位,合理增設“其他垃圾”桶,防止垃圾滿溢;擴大街區、沿街店鋪垃圾“公交化”流動收集試點。堅持小區“三定一督”投放模式,開展分類定級和“除差”行動,開展達標片區、示範片區創建,提高參與率和投放準確率。將垃圾分類納入物業服務契約示範文本和物業優秀項目評選標準,進一步落實物業企業責任,加大引導支持力度。開展生活垃圾前中端收運計量試點,發揮垃圾分類信息平台作用,推進平台在垃圾計量管理、收運處置監管、回收服務等方面永講府旬的套用,提升數據收集統計和分析評估能力。推進建立完善“點、站、中心”三級可回收物回收體系,設定1處市級有害垃圾集中轉運點。
三是加快分類處理設施建設。建成投產六合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完成江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土建主體工程,開展江南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城東廢棄物處置中心地下空間工程;完成江北、江南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項目前期工作,開展城東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雨花台區分類貯存分揀中心基本完工,棲霞餐廚垃圾處理廠完成土建工程,開工建設麒麟轉運站、白下科技園轉運站。
四是提升農村和企事業單位垃圾分類質量。健全“戶分類、村收集、鎮中轉、區處理”的鎮村其他垃圾分類處理體系,提高農村餐廚、廚餘垃圾就近就地處置能力。市各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完善垃圾分類檢查考評制度,制定黨政機關、學校、醫院、文化體育場館、交通場站等行業垃圾分類導則,督促指導各單位落實責任。重點做好餐飲等行業垃圾分類指導,確保應分盡分。加強對單位分類投放和收集情況的執法檢查,將可回收物的分類成效納入考核體系,對弄虛作假、拒不配合或者違法違規投放行為依法予以處罰。
五是推動全民習慣養成。繼續開展入戶宣傳,加強入戶指導,增強市民參與意識、分類能力。打造一批垃圾分類教育示範基地,開展“萬人跟著垃圾去旅行”活動;開展分類分級培訓,依託市垃圾分類信息平台,組織線上培訓。推動市民註冊寧分類小程式,擴大參與群體基數。組織機關黨員社區報到,引導大學生、共青團員到社區、公共場所開展垃圾分類志願服務;中國小校、幼稚園深入開展垃圾分類教育實踐活動;每月開展垃圾分類全媒體報導,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二)突出精管善治,開展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加強對城市風貌整體性、協調性的整體調控,發揮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引領作用,打造城市空間特色景觀,繡出城市品質品牌。
一是建立街面秩序長效機制。拓展文明城市建設成果,推動門前三包和路(街巷)長制度融合,建立門前三包“綠、黃、紅”分級管理制度,實施聯合獎懲。規範攤點(群)設定管理,杜絕視窗地區亂擺攤點、占道經營現象。完成《南京市戶外廣告設定總體規劃》修編。開展環境整治提升月行動,清除全域衛生死角。最佳化道路塵量考評標準,檢測完成率、合格率均達90%以上。
二是改善街巷環境整體水平。實行“一街一策”,建立專家設計、市民參與的工作機制,通過精細設計、精準施策,改善街巷面貌,每個區至少打造2個以上精品(特色)街巷。結合視頻監控、有獎舉報和抽查檢查等手段,嚴查餐飲業、五小行業向雨水管道亂排油污等行為。每個街道創建1個亂張貼治理精品小區和1條示範街巷。
三是合理開展城市夜景亮化。探索建立全市統一的城市照明綜合運營管理服務平台,針對商業街區、景區、廣場等不同地段特點,推進微景觀建設;開展電話亭活化利用二期項目,加強公益廣告戶外載體建設。做好照明設施日常維護,開展主城區24桿高桿燈、1355桿步道燈節能消險改造,推進智慧燈桿建設。
四是強化考核的督導作用。圍繞高質量發展、對標找差等重點工作,加大考核的力度頻率,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突出國家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複查、江蘇省城市管理示範市(縣)創建等重大活動,把創建標準融入日常考核,實現創建工作常態化。加大捷運站點周邊、視窗地區等重點區域問題的查處力度,發現即扣分,重複發生的,加大扣分力度,推動重難點問題解決。
(三)突出綜合施策,開展民生實事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把市民的需求作為追求,圍繞市民關注關心的停車、違建、渣土等領域,綜合施策,進一步彰顯把市民切身利益放在心上的民生溫度。
一是加強停車管理。深化小區停車融合管理模式,提升泊位供給效能;強化機制創新,進一步推進秦淮區警網融合、“差別化”目標管理和雨花台區解決民眾反映突出停車管理問題整改機制試點。推廣浦口區“精治理、深融合、大共享”停車管理經驗;開展停車秩序整治,以專項整治促進常態化工作落實。探索非機動車市場化管理新途徑,解決非機動車管理主體難落實的問題,加強路面非機動車停放區域的劃線設定以及日常管理。強化共享腳踏車企業管理,實施精準運維,10月底前完成12萬輛破損腳踏車置換。
二是加強渣土監管。加快推進渣土處置場地落地,推進土方銀行平台建設,在新開發片區設定黃土、砂石臨時轉運場,提高工程渣土資源化綜合利用率。推動郊園區渣土白天運輸常態化,加大主城區渣土白天運輸有限開禁力度。出台符合南京實際的新能源渣土車輛標準。在江北新區、浦口區、六合區開展渣土統一運輸試點,探索建立開放有序的市場格局。按照每周至少1次、重大活動隨機整治的頻率,開展渣土運輸專項整治,嚴查帶泥上路、拋灑滴漏等現象。
三是加強違建治理。始終保持對新增違建零容忍的態度,落實《南京市違法建設聯合監管實施辦法(試行)》要求,狠抓源頭治理,降低執法成本。堅持安居宜居導向,解決市民重點訴求違建問題,全年治理違建不少於50萬平方米,其中市民反映強烈、涉嫌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的違建不少於10萬平方米,力爭市民違建訴求及時處理率保持90%以上。
(四)突出科技賦能,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推進智慧城管建設,讓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城市管理領域“跑”起來,發揮“城市大腦”作用,推動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一是加快城管大數據運行管理平台建設。搭建城市管理數據服務中心,為跨部門數據共享提供服務支持。加快打造全市統一的數字城管、12319系統,升級行政執法案件管理系統,新建城管指揮調度和市民服務系統;對部分城管業務系統進行融合,實現市、區、街數據互通。推進城管大數據運行管理平台二期項目可研工作,年內啟動建設。
二是推進智慧渣土。發揮信息化手段在渣土運輸監管中的作用,依託大數據分析研判,針對高頻違規工地、違規路段,實施重點布防、精準打擊。完善智慧渣土3+1監管平台,研發集申報、審批、管理、執法於一體的手機端APP,提升使用便捷度。推進主城六區“兩票制”雙向簽收系統的使用,做好郊園區數據對接,實現全市渣土運輸車輛“兩點一線”全過程全時段監管。推進渣土車輛查驗合格證、準運證、通行證三證合一,提高辦證效率。
三是推進智慧停車。完成南京市智慧停車管理平台政府採購服務。進一步最佳化智慧停車平台的人員管理庫、收費員強制追拍系統、停車場備案系統、泊位審批系統監管模組等功能。發揮“寧停車”系統在提升車位周轉率方面的作用。在鼓樓區、秦淮區開展道路臨時泊位智慧型化改造和公共停車場數據接入試點,適時向全市推廣。加快路內路外停車數據“一張網”建設。
四是推進城管信用監管。推動城管信用信息系統與城管業務系統、市級信用平台“內通外聯”,實現信用信息“一網通”、信用工作“一網辦”。推進城管全行業領域分級分類信用監管,提高差異化、精準化監管能力。
(五)突出宣傳引導,開展公眾參與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以市民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好城管故事,展示好城管形象,讓公眾參與城市管理活動,在全市營造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濃郁氛圍。
一是加強城市管理宣傳。構建市區聯動的信息發布體系,做好重點政策信息解讀。提升《城管行》日播電視欄目和《城管小妹》周播動漫片等品牌節目質量。加大與新媒體合作力度,夯實“兩微”矩陣,增強“兩微”導向。深度挖掘城管系統幹部職工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營造比學趕超氛圍。持續開展“城管開放日”、“環衛工人日”,組織“垃圾分類進萬家”等具有鮮明城管特色的線下活動,讓廣大市民走近城管、支持城管。
二是加強城市管理輿情處置。提高政治站位,增強網際網路意識,強化對網路意識形態的領導,按照《南京市城市管理系統輿情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要求,落實責任分工,健全統一高效的網路輿情監測、分析、研判、處置等長效機制。推動關口前移,加強本部門本單位網路輿情風險排查,及時回應城市管理熱點、難點問題,保障市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三是加強公眾參與城市治理。推動城市治理圓桌論壇、公眾委員進區街、公眾委員觀摩城管執法等特色做法走深走實,形成公眾委員參與度高、積極性強的局面。暢通城治委、公眾委員、市民間的溝通渠道,結合年度重難點工作,通過專家諮詢、網路徵詢等形式,激發公眾參與城市治理的熱情。完善城市治理標準化,調整現行《城市治理單元治理通則》,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城市治理3.0地方標準,全年力爭創建10個省級示範單元。
(六)突出建章立制,開展依法行政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城市治理頑症難題,繼續探索實行跨領域跨部門執法,更加注重執法規範化,打造品行正、業務精、素質高的城管執法隊伍。
一是健全城市管理政策法規體系。出台《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若干規定(試行)》。研究制定《南京市城市管理非現場執法管理辦法》,探索24小時線上執法。做好《南京市違法建設治理條例》地方性法規的調研起草。
二是推進城管行政審批服務改革。簡化建築垃圾處置許可審批流程,將許可時限由5個工作日縮減至1個工作日。推動居民住戶類收費改革,將住戶垃圾費按類徵收、據實收費新政策向江北新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延伸。
三是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立以落實“三項制度”為目標的執法規範化考核體系。強化執法全過程記錄,建立執法音像記錄規範存儲、調用制度,推行住建部統一執法文書。加強專項執法,緊盯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餐飲噪音油煙擾民、占用盲道等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通過巡查管控、交叉執法等措施,提升執法成效。建立小區垃圾分類違規投放追究機制,完善勸阻、報告、處罰的閉環流程。針對金秋經貿洽談會、國家公祭日、元旦春節等重大活動、重要節日,周密細緻完成各項保障任務。
四是建設規範化執法隊伍。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抓好新思想武裝,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爭先創優活動,提高基層組織的引領力、凝聚力、戰鬥力。深入落實住建部“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建立長效培訓機制,通過交流駐訓等方式,提升執法人員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重點推進執法輔助人員管理,把好“進口關”,最佳化考核細則,定期開展輔助人員素質提升月活動,成立市級專項工作組,對輔助人員工作狀態進行明查暗訪。探索城管執法隊伍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力爭年底前心理干預機制在全市基層中隊落地。
(七)突出底線思維,開展安全發展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憂患意識,時刻保持“隱患無處不在、成績每天歸零”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抓牢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切實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一是抓實疫情防控。嚴格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部署,毫不鬆懈抓好本部門本單位防控工作。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增加對垃圾收集容器、轉運場站、公廁等重點設施消殺頻次。做好高危場所的廢棄口罩專車專線收運,提高生活垃圾處置效率,確保日產日清。嚴查占道售賣野生動物、現場宰殺活禽、生活垃圾亂倒等行為,確保疫情防控萬無一失。
二是抓牢安全生產。以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創建、安全生產三年專項整治以及環衛行業危險化學品使用專項整治等活動為契機,堅決扛起安全生產責任,落實《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重點事項清單》,推進行業(企業)安全生產由被動接受監管向主動加強管理轉變。聚焦市容環衛、渣土運輸、清洗管理等重點領域,拉網式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杜絕盲區漏點。完善掃雪防凍應急回響機制,進一步釐清道路、橋樑及相關設施的掃雪任務和責任單位,備齊備足各類掃雪器材及物資,鼓勵套用新技術新設備。
三是抓緊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轎子山填埋場環境問題整改方案要求,倒排工期、確保時序。做好長江江蘇段沿線4處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置環境隱患問題整改。全面排查梳理,強化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物處置和灰渣填埋場、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監管。按照時間節點要求,抓好南京市安全生產督導巡查反饋問題整改落實。
三、工作要求
一是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2021年,城市管理進入新階段,各項工作任務依然繁重,各單位要統一思想認識,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按照“項目化、清單化、節點化”原則,細化推進方案、明確責任到人,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
二是進一步強化要素支撐。各單位要加大對民生實事、重點工作財政支持力度,統籌使用有關資金,建立與城市發展速度和規模相適應的經費保障機制。創新投融資方式,吸引更多資源參與城市管理,積極推進環境衛生保潔等市場化運營,推動城市管理高效運行。
三是進一步強化區域協作。各單位要樹立協同發展理念,在生活垃圾及渣土處置等方面,與長三角城市特別是南京周邊城市,建立聯防聯治和應急互助機制。在行政執法領域,探索組織協調、信息共享、執法聯動等具體措施和規範,構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開放、協同發展格局,助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
四是進一步強化履職擔當。各單位要堅持問題導向,勇於攻堅、敢於擔當,紮實踐行“一線工作法”,真正做到工作推動在一線、成效體現在一線。尤其是各級負責人要以身作則,持續開展“城管局長查街巷”等活動,發現問題現場辦公,第一時間落實整改。
二是完善分類投放運輸系統。持續推進垃圾亭房建設,加大亭房落地難問題的破解力度,最佳化現有收集點位,合理增設“其他垃圾”桶,防止垃圾滿溢;擴大街區、沿街店鋪垃圾“公交化”流動收集試點。堅持小區“三定一督”投放模式,開展分類定級和“除差”行動,開展達標片區、示範片區創建,提高參與率和投放準確率。將垃圾分類納入物業服務契約示範文本和物業優秀項目評選標準,進一步落實物業企業責任,加大引導支持力度。開展生活垃圾前中端收運計量試點,發揮垃圾分類信息平台作用,推進平台在垃圾計量管理、收運處置監管、回收服務等方面的套用,提升數據收集統計和分析評估能力。推進建立完善“點、站、中心”三級可回收物回收體系,設定1處市級有害垃圾集中轉運點。
三是加快分類處理設施建設。建成投產六合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完成江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土建主體工程,開展江南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城東廢棄物處置中心地下空間工程;完成江北、江南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項目前期工作,開展城東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雨花台區分類貯存分揀中心基本完工,棲霞餐廚垃圾處理廠完成土建工程,開工建設麒麟轉運站、白下科技園轉運站。
四是提升農村和企事業單位垃圾分類質量。健全“戶分類、村收集、鎮中轉、區處理”的鎮村其他垃圾分類處理體系,提高農村餐廚、廚餘垃圾就近就地處置能力。市各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完善垃圾分類檢查考評制度,制定黨政機關、學校、醫院、文化體育場館、交通場站等行業垃圾分類導則,督促指導各單位落實責任。重點做好餐飲等行業垃圾分類指導,確保應分盡分。加強對單位分類投放和收集情況的執法檢查,將可回收物的分類成效納入考核體系,對弄虛作假、拒不配合或者違法違規投放行為依法予以處罰。
五是推動全民習慣養成。繼續開展入戶宣傳,加強入戶指導,增強市民參與意識、分類能力。打造一批垃圾分類教育示範基地,開展“萬人跟著垃圾去旅行”活動;開展分類分級培訓,依託市垃圾分類信息平台,組織線上培訓。推動市民註冊寧分類小程式,擴大參與群體基數。組織機關黨員社區報到,引導大學生、共青團員到社區、公共場所開展垃圾分類志願服務;中國小校、幼稚園深入開展垃圾分類教育實踐活動;每月開展垃圾分類全媒體報導,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二)突出精管善治,開展美麗宜居城市建設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加強對城市風貌整體性、協調性的整體調控,發揮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引領作用,打造城市空間特色景觀,繡出城市品質品牌。
一是建立街面秩序長效機制。拓展文明城市建設成果,推動門前三包和路(街巷)長制度融合,建立門前三包“綠、黃、紅”分級管理制度,實施聯合獎懲。規範攤點(群)設定管理,杜絕視窗地區亂擺攤點、占道經營現象。完成《南京市戶外廣告設定總體規劃》修編。開展環境整治提升月行動,清除全域衛生死角。最佳化道路塵量考評標準,檢測完成率、合格率均達90%以上。
二是改善街巷環境整體水平。實行“一街一策”,建立專家設計、市民參與的工作機制,通過精細設計、精準施策,改善街巷面貌,每個區至少打造2個以上精品(特色)街巷。結合視頻監控、有獎舉報和抽查檢查等手段,嚴查餐飲業、五小行業向雨水管道亂排油污等行為。每個街道創建1個亂張貼治理精品小區和1條示範街巷。
三是合理開展城市夜景亮化。探索建立全市統一的城市照明綜合運營管理服務平台,針對商業街區、景區、廣場等不同地段特點,推進微景觀建設;開展電話亭活化利用二期項目,加強公益廣告戶外載體建設。做好照明設施日常維護,開展主城區24桿高桿燈、1355桿步道燈節能消險改造,推進智慧燈桿建設。
四是強化考核的督導作用。圍繞高質量發展、對標找差等重點工作,加大考核的力度頻率,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突出國家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複查、江蘇省城市管理示範市(縣)創建等重大活動,把創建標準融入日常考核,實現創建工作常態化。加大捷運站點周邊、視窗地區等重點區域問題的查處力度,發現即扣分,重複發生的,加大扣分力度,推動重難點問題解決。
(三)突出綜合施策,開展民生實事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把市民的需求作為追求,圍繞市民關注關心的停車、違建、渣土等領域,綜合施策,進一步彰顯把市民切身利益放在心上的民生溫度。
一是加強停車管理。深化小區停車融合管理模式,提升泊位供給效能;強化機制創新,進一步推進秦淮區警網融合、“差別化”目標管理和雨花台區解決民眾反映突出停車管理問題整改機制試點。推廣浦口區“精治理、深融合、大共享”停車管理經驗;開展停車秩序整治,以專項整治促進常態化工作落實。探索非機動車市場化管理新途徑,解決非機動車管理主體難落實的問題,加強路面非機動車停放區域的劃線設定以及日常管理。強化共享腳踏車企業管理,實施精準運維,10月底前完成12萬輛破損腳踏車置換。
二是加強渣土監管。加快推進渣土處置場地落地,推進土方銀行平台建設,在新開發片區設定黃土、砂石臨時轉運場,提高工程渣土資源化綜合利用率。推動郊園區渣土白天運輸常態化,加大主城區渣土白天運輸有限開禁力度。出台符合南京實際的新能源渣土車輛標準。在江北新區、浦口區、六合區開展渣土統一運輸試點,探索建立開放有序的市場格局。按照每周至少1次、重大活動隨機整治的頻率,開展渣土運輸專項整治,嚴查帶泥上路、拋灑滴漏等現象。
三是加強違建治理。始終保持對新增違建零容忍的態度,落實《南京市違法建設聯合監管實施辦法(試行)》要求,狠抓源頭治理,降低執法成本。堅持安居宜居導向,解決市民重點訴求違建問題,全年治理違建不少於50萬平方米,其中市民反映強烈、涉嫌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的違建不少於10萬平方米,力爭市民違建訴求及時處理率保持90%以上。
(四)突出科技賦能,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推進智慧城管建設,讓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城市管理領域“跑”起來,發揮“城市大腦”作用,推動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一是加快城管大數據運行管理平台建設。搭建城市管理數據服務中心,為跨部門數據共享提供服務支持。加快打造全市統一的數字城管、12319系統,升級行政執法案件管理系統,新建城管指揮調度和市民服務系統;對部分城管業務系統進行融合,實現市、區、街數據互通。推進城管大數據運行管理平台二期項目可研工作,年內啟動建設。
二是推進智慧渣土。發揮信息化手段在渣土運輸監管中的作用,依託大數據分析研判,針對高頻違規工地、違規路段,實施重點布防、精準打擊。完善智慧渣土3+1監管平台,研發集申報、審批、管理、執法於一體的手機端APP,提升使用便捷度。推進主城六區“兩票制”雙向簽收系統的使用,做好郊園區數據對接,實現全市渣土運輸車輛“兩點一線”全過程全時段監管。推進渣土車輛查驗合格證、準運證、通行證三證合一,提高辦證效率。
三是推進智慧停車。完成南京市智慧停車管理平台政府採購服務。進一步最佳化智慧停車平台的人員管理庫、收費員強制追拍系統、停車場備案系統、泊位審批系統監管模組等功能。發揮“寧停車”系統在提升車位周轉率方面的作用。在鼓樓區、秦淮區開展道路臨時泊位智慧型化改造和公共停車場數據接入試點,適時向全市推廣。加快路內路外停車數據“一張網”建設。
四是推進城管信用監管。推動城管信用信息系統與城管業務系統、市級信用平台“內通外聯”,實現信用信息“一網通”、信用工作“一網辦”。推進城管全行業領域分級分類信用監管,提高差異化、精準化監管能力。
(五)突出宣傳引導,開展公眾參與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以市民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好城管故事,展示好城管形象,讓公眾參與城市管理活動,在全市營造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濃郁氛圍。
一是加強城市管理宣傳。構建市區聯動的信息發布體系,做好重點政策信息解讀。提升《城管行》日播電視欄目和《城管小妹》周播動漫片等品牌節目質量。加大與新媒體合作力度,夯實“兩微”矩陣,增強“兩微”導向。深度挖掘城管系統幹部職工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營造比學趕超氛圍。持續開展“城管開放日”、“環衛工人日”,組織“垃圾分類進萬家”等具有鮮明城管特色的線下活動,讓廣大市民走近城管、支持城管。
二是加強城市管理輿情處置。提高政治站位,增強網際網路意識,強化對網路意識形態的領導,按照《南京市城市管理系統輿情管理實施辦法(試行)》要求,落實責任分工,健全統一高效的網路輿情監測、分析、研判、處置等長效機制。推動關口前移,加強本部門本單位網路輿情風險排查,及時回應城市管理熱點、難點問題,保障市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三是加強公眾參與城市治理。推動城市治理圓桌論壇、公眾委員進區街、公眾委員觀摩城管執法等特色做法走深走實,形成公眾委員參與度高、積極性強的局面。暢通城治委、公眾委員、市民間的溝通渠道,結合年度重難點工作,通過專家諮詢、網路徵詢等形式,激發公眾參與城市治理的熱情。完善城市治理標準化,調整現行《城市治理單元治理通則》,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城市治理3.0地方標準,全年力爭創建10個省級示範單元。
(六)突出建章立制,開展依法行政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城市治理頑症難題,繼續探索實行跨領域跨部門執法,更加注重執法規範化,打造品行正、業務精、素質高的城管執法隊伍。
一是健全城市管理政策法規體系。出台《南京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若干規定(試行)》。研究制定《南京市城市管理非現場執法管理辦法》,探索24小時線上執法。做好《南京市違法建設治理條例》地方性法規的調研起草。
二是推進城管行政審批服務改革。簡化建築垃圾處置許可審批流程,將許可時限由5個工作日縮減至1個工作日。推動居民住戶類收費改革,將住戶垃圾費按類徵收、據實收費新政策向江北新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延伸。
三是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立以落實“三項制度”為目標的執法規範化考核體系。強化執法全過程記錄,建立執法音像記錄規範存儲、調用制度,推行住建部統一執法文書。加強專項執法,緊盯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餐飲噪音油煙擾民、占用盲道等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通過巡查管控、交叉執法等措施,提升執法成效。建立小區垃圾分類違規投放追究機制,完善勸阻、報告、處罰的閉環流程。針對金秋經貿洽談會、國家公祭日、元旦春節等重大活動、重要節日,周密細緻完成各項保障任務。
四是建設規範化執法隊伍。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抓好新思想武裝,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爭先創優活動,提高基層組織的引領力、凝聚力、戰鬥力。深入落實住建部“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建立長效培訓機制,通過交流駐訓等方式,提升執法人員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重點推進執法輔助人員管理,把好“進口關”,最佳化考核細則,定期開展輔助人員素質提升月活動,成立市級專項工作組,對輔助人員工作狀態進行明查暗訪。探索城管執法隊伍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力爭年底前心理干預機制在全市基層中隊落地。
(七)突出底線思維,開展安全發展工作質效提升行動
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憂患意識,時刻保持“隱患無處不在、成績每天歸零”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抓牢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切實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一是抓實疫情防控。嚴格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部署,毫不鬆懈抓好本部門本單位防控工作。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增加對垃圾收集容器、轉運場站、公廁等重點設施消殺頻次。做好高危場所的廢棄口罩專車專線收運,提高生活垃圾處置效率,確保日產日清。嚴查占道售賣野生動物、現場宰殺活禽、生活垃圾亂倒等行為,確保疫情防控萬無一失。
二是抓牢安全生產。以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創建、安全生產三年專項整治以及環衛行業危險化學品使用專項整治等活動為契機,堅決扛起安全生產責任,落實《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重點事項清單》,推進行業(企業)安全生產由被動接受監管向主動加強管理轉變。聚焦市容環衛、渣土運輸、清洗管理等重點領域,拉網式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杜絕盲區漏點。完善掃雪防凍應急回響機制,進一步釐清道路、橋樑及相關設施的掃雪任務和責任單位,備齊備足各類掃雪器材及物資,鼓勵套用新技術新設備。
三是抓緊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轎子山填埋場環境問題整改方案要求,倒排工期、確保時序。做好長江江蘇段沿線4處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置環境隱患問題整改。全面排查梳理,強化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物處置和灰渣填埋場、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監管。按照時間節點要求,抓好南京市安全生產督導巡查反饋問題整改落實。
三、工作要求
一是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2021年,城市管理進入新階段,各項工作任務依然繁重,各單位要統一思想認識,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按照“項目化、清單化、節點化”原則,細化推進方案、明確責任到人,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
二是進一步強化要素支撐。各單位要加大對民生實事、重點工作財政支持力度,統籌使用有關資金,建立與城市發展速度和規模相適應的經費保障機制。創新投融資方式,吸引更多資源參與城市管理,積極推進環境衛生保潔等市場化運營,推動城市管理高效運行。
三是進一步強化區域協作。各單位要樹立協同發展理念,在生活垃圾及渣土處置等方面,與長三角城市特別是南京周邊城市,建立聯防聯治和應急互助機制。在行政執法領域,探索組織協調、信息共享、執法聯動等具體措施和規範,構建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開放、協同發展格局,助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
四是進一步強化履職擔當。各單位要堅持問題導向,勇於攻堅、敢於擔當,紮實踐行“一線工作法”,真正做到工作推動在一線、成效體現在一線。尤其是各級負責人要以身作則,持續開展“城管局長查街巷”等活動,發現問題現場辦公,第一時間落實整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