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音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傳統音樂)

十番音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傳統音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十番音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傳統音樂,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十番音樂又稱“什歡”,源於福州,是由若干曲牌與鑼鼓段連綴而成的一種套曲,多用於年節、廟會、家宴等慶典活動。南平十番音樂於清末傳入延平樟湖。1990年由樟湖溪口傳入南平,後風行延平區各個鄉鎮。十番音樂是由十種樂器,即:浪串鼓、大鑼、小鑼、大撥、小撥、小鎖吶、笛子、二胡、三弦、斗卷十種樂器組成的合奏曲。

2011年12月14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申報的“十番音樂”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名錄擴展項目,項目編號:Ⅱ-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番音樂
  • 批准時間:2011年12月14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 保護單位:南平市延平區文化館
  • 項目編號:Ⅱ-2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十番”在民間又稱“葉歡”“什歡”“十番伬”,原是福州主要民間器樂,系若干曲牌與鑼鼓段連綴而成的一種套曲,由民間龍燈舞演變發展而來。最早只有擊樂“福套”“滴流水”“乾牌”等幾個鑼鼓曲牌,後“福套”發展成為“福、祿、壽、喜”四套;“乾牌”發展為“文乾”“武乾”二套。
樟湖“十番”源自福州“十番”,明清時期傳入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溪口。樟湖是千年古鎮,歷史悠久,遺留有許多古蹟和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
1990年,十番音樂由樟湖溪口傳入南平,並於2003年由延平區文化館牽頭成立“延平區文化館民間喜慶表演隊”。現《十番曲》已風行延平區各個鄉鎮。
十番音樂傳入樟湖地區,由師傅“無頭珠”(已故)傳給張安清。20世紀60年代傳給黃毓順。

基本特徵

南平十番音樂由浪串鼓、大鑼、小鑼、大鈸、小鈸、小鎖吶、笛子、二胡、三弦、逗管10種樂器組成,一般以12人為演奏單位,根據情況需要可以增加2~4人進行;演奏形式為坐奏和行奏,行奏主要套用於迎神賽會和年節的踩街上,坐奏主要套用於百姓的婚喪嫁娶以及家宴等民俗活動中;演奏方法為鳴鑼開道,大嗩吶為前奏,狼串鼓帶動小鑼、小鈸,然後先打請鼓,轉火炮鼓,再打慢鼓、點鼓,再由小嗩吶帶動各種樂器,鑼鼓摻在音樂中間。
十番音樂
十番音樂
南平十番音樂原以福州樂譜(工字譜)為主,經過一百多年不斷演變、改良,形成適應樟湖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樂曲。其曲牌大多數取材於人與自然的關係,有的也表現古老的傳說故事,頗具意境。廟會、踩街的演奏音樂以《月中春》《月中桂》《一枝花》為主,邊走邊奏;其它民間音樂,如《菊花串》《雙貴子》《上酒樓》等用在年節、喜慶上。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十番音樂已風行延平城鄉,成為必不可缺的民間藝術表演及民眾娛樂項目。《十番》曲是一種以風俗的性質通過非正式非官方形式創造、傳播的文化現象,是人們在民間宗教、節日慶典中廣為流傳,百姓喜聞樂見的音樂。因此具有社會學、民俗學研究的價值。

傳承狀況

解放後(特別是文革期間),十番音樂一度消失,曾瀕臨失傳。改革開放後又有了恢復,但原老藝人都已去世,健在的老藝人也因年事已高無法傳承新人。各地廟會、元宵、節日慶典、踩街活動都時興《十番》曲,但都是業餘的,且很多曲譜與原曲譜失真很多。

傳承人物

黃毓順,男,漢族,南平市延平區人,1953年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十番音樂(南平)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黃毓順是樟湖十番音樂的第三代傳人,20世紀60年代開始便跟隨當地閩劇團學習相關音樂。20世紀70年代師從第二代傳人張安清鑽研十番音樂的演奏技藝。在深入研究和整理傳統十番音樂樂器的演奏和配置方式的基礎上,黃毓順充分結合當地民俗的特點,豐富十番音樂的演奏形式,將之靈活運用於旱船、高蹺、舞獅、龍燈、花轎等民俗活動的表演中。此外,黃毓順還注重十番音樂曲譜的蒐集、整理工作,較完整地保留了相關工尺譜和《月中春》《菊花串》《雙貴子》等配鑼鼓樂譜。黃毓順在樟湖鎮溪口村建立了十番音樂培訓基地。黃毓順先後參加南平市舞龍大賽和延平區“創世紀杯”《龍騰盛世》大賽,分別獲得三等獎和二等獎。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南平市延平區太平鎮都要舉行一種以涼傘開道隨後跟著十番樂隊的民俗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