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音樂(辛莊十番音樂)

十番音樂(辛莊十番音樂)

十番音樂(辛莊十番音樂),江蘇省常熟市傳統音樂,江蘇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十番音樂在明末清初盛行於蘇州,演奏者主要為以演唱崑曲為主的堂名班社。辛莊堂名興盛於清末民初,當時辛莊鎮境內有春和堂、宣和堂、福和堂、中和堂、鴻福堂、繡和堂、合繡堂等,其服務對象為喜慶、做壽、喬遷、待神、開張、掛牌以及民間節日、廟會等活動。辛莊十番音樂以清唱戲文和演奏民間器樂曲為主要內容,與崑曲互相滋養和滲透,既現古典戲劇的古樸典雅,又開通俗演唱先河。代表作有《將軍令》《一枝花》《萬花燈》等。

2009年6月20日,十番音樂(辛莊十番音樂)列入江蘇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編號:JS-02-Ⅱ-0014-0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番音樂(辛莊十番音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批准時間:2009年6月20日
  • 非遺級別:省級
  • 申報地區:江蘇省常熟市
  • 遺產編號:JS-02-Ⅱ-0014-02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表演形式,演出道具,藝術特點,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辛莊鎮位於常熟南大門,南與蘇州市相城區接壤,西與無錫錫山區緊鄰,地理位置十分顯要。十番音樂在明末清初盛行於蘇州,演奏者主要為以演唱崑曲為主的堂名班社。辛莊“堂名”興起於清末民初,最早的是陳惠生於清代光緒年間建立的“合和堂”。其後,吳毓芝建立“春和堂”。
20世紀20至40年代,辛莊堂名十分興盛。除“春和堂”“合和堂”外,在當地活躍的堂名還有“中和堂”“福和掌”“繡和堂”“合繡堂”等。辛莊春和堂一度在常熟城內縣南街湖園茶館方廳掛牌,影響廣泛。
20世紀50年代,堂名班社絕大部分停業,多數十番音樂藝人紛紛改行,成為業餘文藝宣傳隊成員,參加城鄉文藝宣傳及其他民眾性演出活動;而藝人中技藝較高者被各級專業藝術團體吸收,他們各自在發展民樂和傳承十番音樂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績。
進入21世紀,辛莊十番音樂在當地政府的重視下,在老一輩傳人吳錦亞、包魯儒的支持下,齊聚起一批中青年十番音樂好手,恢復成立辛莊“春和堂”“中和堂”。

基本特徵

表演形式

十番音樂是在演唱崑曲戲文前後都要演奏的樂種。它以鑼鼓段、鑼鼓牌子與絲竹樂段交替或重疊進行為主要特點。
十番鑼鼓樂隊12人為“全堂”。演奏形式為坐樂,用兩張方桌,絲竹樂器置桌上,鑼鼓架放在桌後。樂手用坐左、右、後三側,前端扎繡著“堂名”名稱的桌帷。桌子豎放於廳堂,前端朝向廳堂中央。樂手面對廳常大門者為上首,對面為下首。
十番吹打在堂名演出時,樂手、樂器的位置與十番鑼鼓演奏一樣,為坐奏,稱“堂名先生”。也有以行樂或立奏方式進行,稱“吹鼓手”,只奏“和吹”,最少4人即可演奏一般粗吹打曲,即大嗩吶2人,單堂兼小齊鈸1人,鐋鑼1人。

演出道具

十番鑼鼓根據所用樂器的不同,可分為“清鑼鼓”和“絲竹鑼鼓”兩大類。清鑼鼓,俗稱“素鑼鼓”,只用打擊樂器演奏,又分為:①粗鑼鼓:樂器用綽板、小木魚、單堂、單皮大鑼、戲鑼和大小齊鈸等;②細鑼鼓:除上述樂器外,加馬鑼、春鑼、七冒、雙磬、鐋鑼和撲鈸。絲竹鑼鼓,俗稱“葷鑼鼓”,兼用絲竹樂器演奏,可分為:①笛吹鑼鼓:以曲笛為主奏,鑼鼓部分用粗鑼鼓為主,偶爾也有用細鑼鼓者;②笙吹鑼鼓:以笙為主奏,鑼鼓部分用細鑼鼓為主,亦有用粗鑼鼓者;③粗細絲竹鑼鼓:俗稱“鴛鴦拍”。“粗”指大、小嗩吶及曲笛,“細”指笙吹鑼鼓的樂器編制。其絲竹樂段由粗、細絲竹更番演奏。
十番鑼鼓所用樂器,少則10餘件,多則30餘件。必用的樂器有:曲笛嗩吶長尖、曲弦、提琴等管弦樂器和大鑼、鐋鑼、馬鑼、春鑼、七冒、戲鑼、雲鑼、大小齊鈸、雙磬、單堂、單皮、小木魚、綽板等打擊樂器。規模較大時增加簫、管、雙清琵琶二胡、南方板胡等絲竹樂器和興鑼、汪鑼、點鼓等。
十番吹打在民間稱為“吹打”“鼓吹”,分以下兩類:①“粗吹”,用大嗩吶一對為主奏,不用弦樂器,有時加長尖及號筒。打擊樂器必備的有單堂、小齊鈸、鐋鑼,還有興鑼、汪鑼、大鑼等;②“細吹”,用小嗩吶,還有絲竹樂器如曲笛、簫、管、笙、曲弦、琵琶、雙清、提琴和胡琴等。打擊樂器除粗吹所用者外還有點鼓、春鑼、雲鑼和小木魚,不用大鑼。
堂名有供自己演出的樂輿,其中設有桌椅,供演出樂手圍坐。演奏的所有樂器也置放在這個樂輿內。堂名的樂輿通常拆散裝在箱內,運輸時用肩來挑,故堂名常以擔為單位,一個堂名班子亦可稱為一擔堂名。

藝術特點

十番吹打與十番鑼鼓的演奏效果各有特色,十番鑼鼓因其人多音量大,更顯熱鬧、歡快;十番吹打一般沒有固定的鑼鼓段,比較簡單。
辛莊十番音樂的每個樂手要求掌握多種樂器,而且能演唱崑曲等不同行當的曲調,因此他們的音樂素養一般都比較高,技術比較全面,在演奏中配合默契,即興發揮,互相襯托,色彩豐富。
辛莊十番音樂以打擊樂為主要表現手段,尤其是鼓段,鼓點是指揮,並具有領奏的地位。鼓手通過擊奏鼓心、鼓邊等不同部位的交叉變換,強擊弱擊的此起彼伏,節奏速度的時緩時疾,可以形成多種氣氛。
辛莊十番音樂中有絲竹樂器,這是蘇州十番的創造,很有特色。各種絲竹樂器配備恰當,如吹樂以曲笛為主,曲弦與之形成對比:二胡既烘托曲笛的主調,又中和彈弦樂的稜角。所有絲弦樂在合奏中形成你繁我簡、你揚我抑、互相襯托和互相補充的效果。
前輩藝人給辛莊十番音樂創造了獨特的諧音字記譜方法,即“鑼鼓譜”。各個諧音字不僅表達了不同的樂器,而且能表達不同的擊法,這是一般只記節奏的擊樂記譜法無法勝任的。

代表作品

十番鑼鼓類:《粗旺》《喜元宵》《萬花燈》《下西風》《大如意》《香袋》和《十八拍》等。
十番吹打類:《將軍令》《普天樂》《山坡羊》《傍妝檯》《水龍吟》《一枝花》《春日景和》《雁兒落》和《一機錦》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辛莊十番音樂是蘇南民間音樂的主要樂種之一。它與崑曲相扶相依,保存了大量古代音樂的曲目,是研究民族古典音樂的重要資料,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地方民間文化寶貴遺產。辛莊十番音樂曲目豐富多彩,配器精緻多變,演奏細膩協調,能夠表現各種複雜的情緒色彩,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較高的藝術價值。十番音樂與堂名成為一體,堂名班社人員精幹多能,輕便易行,深入民間,為婚喪喜慶民俗活動服務,成為眾多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承狀況

“十番”樂班的負責人稱為“班頭”,也叫“主客”或“知客”,負責接談生意、聯繫業務、召集本班成員練樂及出堂會等。進入樂班的學徒一般先試學1年,如果合格,則續學6年,再幫師1年,其8年結業。在樂班邊學邊演的學員常被稱做“小堂名”,而出師後正式以樂班為業的演出人員則被稱做“大堂名”。“班頭”物色學徒,一般要挑選上過學、能讀懂“本子”(劇本)、長相清秀、喉音清潤、手腳靈巧、腦子聰明的男孩,離家脫產到先生家學藝。晚上、清晨是學習吹、拉、彈、打和吊嗓子的重要時刻。據老藝人稱,經3~5年刻苦學習,能用3~5件樂器已經不錯了,幾十年難出一個“全材”。
演奏“十番”的堂名班子往往有一批固定的主客(稱為“門圖”)。他人一般不得隨意插手,主客多生意就多,收入也才穩定。主客還能傳子傳孫,堂名班主也往往代代相傳。
清末民初,常熟城鄉中較有影響力的堂名大約有如下幾個:
十番音樂(辛莊十番音樂)
近代常熟堂名班社情況
20世紀50年代以來,辛莊十番音樂伴隨著堂名的衰落而逐漸萎縮。進入21世紀後恢復的“春和堂”“中和堂”是目前辛莊十番音樂主要的演出班社和傳承發展的載體,但其服務對象、範圍與功能等與過去相比都有所萎縮,並且後繼乏人現象也十分突出,辛莊十番音樂整體上呈現瀕危狀態。

傳承人物

傳承譜系
其他堂名班社均為春和堂分支。春和堂傳承譜系如下:
第一代:吳毓之;
第二代:吳錦亞、包魯儒、許玉林、周榮林;
第三代:談瑞元、管金文、俞興元等;
第四代:單寶興、單寶康、包冬良、楊建平等。
代表性傳承人
吳錦亞(1929—2011),江蘇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傳承項目“十番音樂(辛莊十番音樂)”。
包魯儒,1927年12月生,江蘇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傳承項目“十番音樂(辛莊十番音樂)”。
單寶興,常熟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辛莊堂名”。

保護措施

辛莊鎮政府對辛莊十番音樂制定了長期保護規劃,並積極採取保護措施:開展辛莊堂名的展示交流活動,組織十番音樂藝人成立“辛莊堂名俱樂部”,定期開展各類展演活動;定期舉辦講座,並舉辦堂名學術研討會;搶救錄製原生態的《將軍令》《蘇南十八拍》等曲目;徵集實物資料(書籍、圖片和演奏樂器等),做好建檔工作,結集出版十番音樂專著,製作專題資料片;完善藝人檔案,鼓勵老藝人收徒傳藝,制定長期傳授傳習計畫,扶持新一代傳人。
“辛莊堂名”保護單位:辛莊鎮文化站。

社會影響

20世紀50年代以來,吳錦亞除培養堂名樂手60多名外,還曾在江蘇省崑劇院戲曲研究室、蘇州大學中文系崑曲班、蘇州教育學院等單位授課或編寫教材,已編寫《工尺譜常識》《崑劇鑼鼓》《崑劇鑼鼓的特色》和《鑼鼓段的用途》等。1979年2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所錄《蘇南吹打》專欄,均由辛莊堂名傳人吳錦亞等演奏。其中《將軍令》《香袋》正式播出,曾被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系轉錄作為教學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