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背景
“十五”計畫是21世紀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其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國際上,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全球化為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深化改革開放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WTO所推行的市場經濟運行體制有利於我國加快市場化改革進程,全球性的資源配置有利於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促進產業升級。隨著中國經濟與國際逐步接軌,中國經濟越來越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例如如何控制擴大開放所可能帶來的經濟風險,尤其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所引發的對金融安全的關注,怎樣改革政府的管理體制和進一步轉變其職能使其與世界接軌都成為需要解決的新問題。
在國內,雖然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建立,但是隨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逐步發揮主導作用,由此而帶來的公平與效率的取捨成為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地區間居民收入差距明顯擴大,行業間收入差距,尤其是競爭性行業與壟斷性行業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擴大等問題都成為必須應對的挑戰。經濟效益較低,經濟發展結構不平衡等問題都成為進一步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阻礙。如何把握住改革開放帶來的契機,推動經濟社會科學可持續地發展成為新時代的新挑戰。
計畫制定
2000年10月,中共
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的建議》。2001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綱要》。“十五計畫”是中國新千年第一次置身於全球化背景之下的經濟計畫。
“十五”計畫的主要任務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推進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步縮小地區間的發展差距。
計畫內容
第一篇
指導方針和目標
第一章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
第二章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第二篇
經濟結構
第三章 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第四章 最佳化工業結構,增強國際競爭力
第五章 發展服務業,提高供給能力和水平
第六章 加速發展信息產業,大力推進信息化
第七章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布局和結構
第八章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地區協調發展
第九章 實施城鎮化戰略,促進城鄉共同進步
第三篇
科技、教育和人才
第十章 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持續發展能力
第十一章 加快教育發展,提高全民素質
第十二章 實施人才戰略,壯大人才隊伍
第四篇
人口、資源和環境
第十三章 控制人口增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第十四章 節約保護資源,實現永續利用
第十五章 加強生態建設,保護和治理環境
第五篇
改革開放
第十六章 推進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十七章 擴大對外開放,發展開放型經濟
第六篇
人民生活
第十八章 積極擴大就業,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第十九章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篇
精神文明
第二十章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第二十一章 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提高文化生活質量
第八篇
民主法制
第二十二章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第二十三章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第九篇
國防建設
第二十四章 加強國防建設,保障國家安全
第十篇
規劃實施
第二十五章 改善巨觀調控,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第二十六章 創新實施機制,保障實現規劃目標
詳細規劃內容見參考資料:
實施完成
從實施情況來看,“十五”計畫完成總體良好,提出的目標大部分實現,約2/3的計畫指標順利完成,完成百分數均值為108%。“十五”期間,我國
經濟總量、
綜合國力、人民生活和對外開放均又上了一個新台階,為“十一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為本世紀前20年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了一個好局。“十五”期間,經濟成長速度達到9%以上,2005年
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5萬億。這一時期中國全面免除了
農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