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是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建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文學警世格言(雙色)勸學
- 作者:吳建有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ISBN:9787807624905
- 定價:10.72 元
《勸學》是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建有。
《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說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這篇文章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較為系統地體現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全文可分四段...
《勸學》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前四句寫要想了解知識,必須通過學習,並以擊石起火這個簡單的比喻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後四句說萬事都需要自己動手動腦,思考創造,並指出青春很快會過去,應抓緊時間學習,切莫白白浪費了光陰。全詩詞句懇切,樸實自然,比喻形象生動,說服力強。作品原文 勸學 擊石乃有火...
《勸學》是唐朝詩人顏真卿所寫的一首七言古詩。前兩句通過對學習環境描寫來表達年少讀書時應該勤奮,後兩句通過頭髮顏色變化來表達年長時讀書已晚。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後悔已晚。作品原文 《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是王寶池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表達了追求學問貴在持之以恆。作品原文 學林探路貴涉遠,無人跡處有奇觀。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書山妙景勤為徑,知淵陽春苦作弦。風流肯落他人後,氣岸遙凌豪士前。作品鑑賞 在學問之路上跋涉,貴在持之以恆,不斷向遠處前進,就好比在沒有人到達的地方...
《勸學篇》是近代張之洞創作的作品,於1898年刊行,是闡述“中體西用”,宣傳洋務思想的代表作,共24篇。 該作品主張以“三綱為中國神聖相傳之至教”,以中學綱常名教之本,維繫世道人心。提出“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的觀點,主張先明內學,然後擇西學以用之。提倡立學堂、修鐵路等...
《孔子勸學》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於枯燥和單調的。但這篇文章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於,它把深奧的道理寓於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運用比喻時手法又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如文章開首,連用“青,取之...
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荀子撰有專文《勸學》,通過全面表達他關於學習的思想。在《勸學》中,荀子首先闡述了學習對於人增長知識和才幹、增進品德修養及全身遠禍的重要性,並且認為學無止境,學習是一個人一生的事情。關於學習的態度,荀子認為應該是專心致志、持之以恆,而不應該心浮氣躁而終身無所寄託。至於學習的內容...
《張之洞發表《勸學篇》》是指1898年5月5日張之洞發表《勸學篇》文章,共24篇。1898年5月5日,張之洞發表《勸學篇》。共24篇,4萬餘言。全書貫穿“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的論點,主張在維護封建統治的基本原則下接受西方資本主義的技術,猛烈攻擊維新派的“開議院、興民權”的學說。此書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
《勸學篇》是日本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福澤諭吉的文集,由福澤諭吉在1872年2月到1876年11月間撰寫的17篇論文組成,1880年(日本明治十三年)將這17篇文章結集出版。書中立足於人權思想,提倡自由平等,肯定人民為國家主人,同時號召人民捨身衛國,使日本文明追上先進國家。該書反映了日本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對於日本...
宋朱熹《勸學》《宋朱熹《勸學》》是2010年安徽省圖書館收藏的書法,作者是尉天池。主題 書法,草書 來源 安徽省圖書館 版本 安徽省圖書館 2010年11月 館藏信息 安徽省圖書館 創建時間 附註 描述 格式 TIF JPG
《勸學》是松本美彌子、森山あけみ編劇,南雲聖一執導,中尾明慶、柳澤奈奈、中村昌也、山本太一、柏木貴代、中山卓也、寺田有希、松下萌子主演的電視劇。該劇於2007年4月28在 日本首播。該劇講述了因大學入學考試落榜開始浪人生活的津吹淳一與預備高校朋友之間的愛情與友情,津吹淳一是個普通男孩且沒和女孩...
《教育智慧品讀》是2008年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殷海華、劉經華。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學教育名著名篇》之《勸學教育智慧品讀》。《勸學》是《荀子》一書的首篇,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目的、意義、態度和方法。本書著重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意義和學習應持的態度,還論述了學習的方法、方法、境界等。勸,是...
《勸學篇》是2018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勸學篇》是晚清名臣張之洞(1837—1909)撰寫的近代思想著作,共24篇,4萬餘言。全書貫穿“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的論點,主張在維護封建統治的基本原則下接受西方資本主義的技術,猛烈攻擊維新派的“開議院、興民權”的學說。此書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賞識,...
《勸學篇示直隸士子》是晚清政治軍事人物、湘軍首領曾國藩1869年創作的散文。作品原文 人才隨上風為轉移,信乎?曰:是不盡然,然大較莫能外也。前史稱燕趙慷慨悲歌,敢於急人之難,蓋有豪俠之風。余觀直隸先正,若楊忠憨、趙忠毅、鹿忠節、孫征君諸賢,其後所詣各殊,其初皆於豪俠為近。即今日士林,亦多剛...
勸學 《勸學》是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建有。
《名家美文話格言:勸學》是2014年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建有。內容簡介 《名家美文話格言》叢書具有與眾不同的編撰特點:一是儘可能顯示分散的警句格言之間的內在聯繫。二是充分揭示這些古老格言的現實警世與啟迪意義。三是力求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圖書目錄 從師 有教無類 教不嚴,師之惰 ...
古代的“勸學詩”,按其內容大體可以分為六類:一、立志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志詩》)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
《勸學篇·荀子》 是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2011.06.01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荀子 張覺。內容簡介 《勸學篇·荀子》主要內容簡介:荀子,名況,宇卿,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周朝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
《古人勸學四篇:大楷名文名篇》的主要內容包括了韓愈《符讀書城南》、白居易《勸學文》、司馬光《勸學歌》、朱熹《勸學文》等古代文人的書法作品,讓讀者在欣賞古代文學的同時,還能欣賞古代文人的書法。內容簡介 《古人勸學四篇:大楷名文名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目錄 韓愈《符讀書城南》白居易《勸學文》司馬...
《《勸學》之學習之道》是由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顧作義。本書以《勸學》為主線,結合孔子在《論語》中關於學習的論述,吸納當代有關學習的研究,闡述學習之道,並指明了學習的終極目標——積善成德以成仁。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華經典之道叢書”之一。《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說文,...
《勸學詩》是北宋趙恆創作的詩。表示的意思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考取功名後,才能得到財富和美女。作品原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解讀:表...
《勸學》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譯文 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年輕時不知道勤奮學習,年老時讀書就晚了。注釋:五更雞:天快亮時,雞...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是一句俗語,語出先秦·荀況《荀子·勸學》:“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意思是說君子廣泛地學習,並且經常把學到的東西拿來檢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塗,行為也就沒有過失。講解 原文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出自儒客先師荀子《勸學》,是一個俗語 ,比喻人經過學習或教育之後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示例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小林,老江何必派我來幫助你?”你們年輕人真是~釋義 青色本來是從藍草中取得的,可是從藍草中取得的青色,...
《君子之學美其身》是指君子學習是為了完善自我,提升品德修養,使自己的人格更高尚、更完美。這句話出自荀子的《勸學》篇,原文是“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原文 《君子之學美其身》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