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的先驅 說起近代動畫的先驅者,不得不首先提到17世紀的
耶穌會 教士
阿塔納斯·珂雪 (Athanasius kircher)。1640年,珂雪發明了“魔術幻燈”(The Magic Lantern)。這可以說是動畫,也是所有電影的開始。所謂魔術幻燈是個鐵箱,裡面放一支蠟燭,鐵箱兩邊各開一個小洞,洞上覆蓋透鏡。將一片繪有圖案的玻璃放在透鏡後面,經由燈光通過玻璃和透鏡,圖案便可以投射在牆上。
魔術幻燈經過不斷改良,17世紀末,鐘安斯·桑(Johannes Zahn)擴大了裝置,把許多玻璃片放在旋轉盤上,在牆上出現了一種運動的幻象。1799年,羅貝爾松(Robertson)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魔術幻燈(Fantascope)。18世紀末19世紀初,魔術幻燈在法國風行起來。音樂會、雜耍戲院、綜藝場中,魔術幻燈表演成為大家愛看的娛樂節目。1839年,希爾德(Henry Langdon childe)的魔術幻燈已有淡入淡出的效果。1870年,亨利·R·埃爾(Henry R.Heyl)發明可以投影
彩色照片 的
幻燈機 (Phasmartrope)。1870年,巴黎的蒙瑪特高地的黑貓咖啡館由Tenot和Carand‘Ache組織的歌舞表演中投影的效果已經相當不錯了。
古代中國也有類似的對“光”、“影”的探索。宋代(公元10世紀)民間出現一種可以令影像活動起來的裝置——走馬燈,也叫騎馬燈。走馬燈點燃之後,上升的氣流驅動紙燈旋轉,燈屏上即出現人馬追逐、物換影移的連續畫面,還可以演繹簡單的故事情節。還有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民間藝術瑰寶——皮影戲(如右圖)。關於皮影的起源眾說紛紜:一說西漢文帝
劉恆 時,
宮女 為逗太子玩樂,用梧桐葉剪成人形,在視窗玩弄而得靈感,有陝西歌謠唱到“汗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葉昭窗紗,文帝治國安天下,禮樂傳入百姓家”;又傳說在漢武帝劉徹時,“因
愛妃 李夫人 過早去世,帝思念不已,時有齊人少翁言能至其神,於是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
帝居 他帳遙望。見有好女
如夫人 之貌,還醒坐而步,仿佛是夫人之像”。之後經唐、宋發展,
皮影 已經相當普遍,到元朝,蒙古人更是把皮影作為軍隊的康樂活動,由於成吉思汗的遠征,皮影戲流傳到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地。皮影戲是一種由幕後透射光源的影子戲,與魔術幻燈系列發明從幕前投射光源的方法、技術雖然有別,卻反映出東西方不同國度對操縱光影有著相同的痴迷。印度尼西亞的皮影戲也久負盛名。皮影戲在17世紀,被引入到歐洲,1776年,法國的塞拉凡在
凡爾賽宮 表演皮影戲,曾經風靡一時,其影像的清晰度和精緻感,不亞於同時期的魔術幻燈。
走馬燈 動畫史上的第一 第一部利用逐格拍攝技術使無生命的物象造成活動錯覺的影片:是1898年美國維太格拉夫電影公司製作的《矮胖子》 ,出主意的是艾伯特.E.史密斯,他從小女兒的馬戲玩具構思出雜技家和動物的形象,然後用逐格拍攝方法拍成。 第一部剪影電影:是1916年美國布雷畫片公司製作的《裁縫英巴特》 ,由C.阿倫.吉爾伯特繪製。
白雪公主 第一部卡通片:是1900年J.斯圖亞特.勃拉克頓製作的美國卡通片《迷人的圖畫》 ,
愛迪生 公司1900年11月16日登記於出品目錄。
第一部帶故事性的卡通片:是1908年愛米爾.科爾為法國電影實業家裡昂.高蒙繪製的卡通片《幻燈戲》 ,1908年8月17日在巴黎首映。
第一部有聲卡通片:是1922年美國卡通片《
三極體 》 ,是一部物理卡通片,用以表現三極真空管的製作過程,由西電公司的E.B.克拉夫特製作,1922年10月27日在
耶魯大學 映出;採用的音響系統就是後來加以改進的維太風。
第一部向電影院發行的有聲卡通片:是1925(?)年馬克斯.弗萊謝爾製作的《我的肯塔基老家》 ,由英克威爾製片公司出品。這部卡通片里,皮博狗吹長號,說了一句話:"現在讓大家一起跟著節拍唱起來。"它採用了德.福雷斯特的音響系統。
第一部全部對白卡通片:是1928年華爾特.狄斯耐繪製的美國卡通片《威利號汽艇》 。這部卡通片於1928年11月18日在紐約首映,也是第一次向觀眾介紹
米老鼠 這一著名動畫人物。 實際上,狄斯耐在同年先完成了全部有聲對白卡通片《飛機迷》,不過它發行於《威利號汽艇》之後。
第一部彩色卡通片:是1916年
派拉蒙公司 發行,布雷製作公司繪製的美國卡通片《湯默斯.凱特首次露面》,採用
布魯斯 制天然色工藝。此後無人再進行試驗,直到1930年
環球影片公司 拍攝《
爵士歌王 》,片中才穿插了
沃爾特 .蘭茲製作的彩色卡通片段,採用的是二色法工藝。
第一部有聲彩色卡通片: 是1931年特德.埃斯鮑製作的美國卡通片《戈夫山羊》 ,採用二色法工藝,1931年7月6日在洛杉磯首映。
第一部大型卡通片:是1917年阿根廷的一部諷刺當時總統伊里戈耶恩的《背叛》 ,唐.弗.范里製作,映六十分鐘。
第一部寬銀幕卡通片:是Walt Disney在1956年製作的《貴夫人和流浪漢》 。
第一部使用動畫攝製機拍攝的卡通片:是1940年Walt Disney攝製的影片《
幻想曲 》 。
第一部木偶電影:是1919年阿根廷弗.范里製作的政治諷刺木偶片《穿禮服者在科隆劇院的晚上》 。
第一部使用電子控制的木偶電影:是1950年英國和法國合拍的木偶片《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盧.布寧製作。
第一個動畫電影製片廠:是1911年約翰.R.布雷和厄爾.赫德在紐約市第42號街建立的布雷-赫德製片廠。
第一個職業卡通片製作家: 被公認是法國人愛米爾.科爾,他在1908-1918年間,共繪製了大約一百部卡通片。
第一部歐洲製作的大型剪影電影:是1926年洛特.萊因格爾製作的德國
剪影片 《阿赫默德王子歷險記》。
第一部英國卡通片:是1906年城市貿易公司的《藝術家之手》 ,前魔術家沃爾特.布思拍攝,內容表現一個畫家畫出一個小販和他老婆在跳舞。
第一部英國製作的膠片錄音有聲影片:是
德福雷斯特 風諾電影公司1925年的英國喜劇短片《紳士》,由威廉.J.埃利奧特編寫和導演,第二年,德福雷斯特風諾電影公司又在克拉彭製片廠拍攝了四部劇情短片。1927年,還拍了伊迪絲.西特韋爾朗誦她自己寫的詩篇,以及西爾比.桑代克在
肖伯納 的話劇《
聖女貞德 》一場中表演的影片。
英國第一部大型卡通片:是1946年繪製的一部供教學用的《船舶駕駛》,由約翰.哈拉斯和喬伊.巴切勒為英國海軍部拍攝。
英國第一部商業性發行的大型卡通片:是1954年約翰.哈拉斯和喬伊.巴切勒製作的《動物農莊》,它也是第一部被列入X級(禁止兒童觀看)的卡通片。
美國第一個固定的動畫人物: 是"陸軍上校漢柴.利亞爾",1917年他在布雷公司製片廠繪製了卡通片《陸軍上校漢柴.利亞爾在非洲》,這一人物在卡通片中一直延續到1917年,1922年又恢復出現。
美國第一部大型卡通片: 是1937年Walt Disney製作的《白雪公主》 。
第一部Walt Disney的彩色卡通片:是1932年用三原色工藝製作的《
花和樹 》,1932年7月在洛杉磯的格勞曼
中國大戲院 首映,它經常被人誤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卡通片。
花錢最多的卡通片:是Walt Disney製片廠拍攝的《
狐狸和獵狗 》 (1982),耗資一千萬美元
最長的美國卡通片:片長超過二小時放映時間的美國卡通片只有一部,就是1970年約翰.威爾遜製作的《脛骨小巷》,放映二小時又五分鐘。
著名動畫角色
唐老鴨 第一次登上銀幕:
米老鼠和唐老鴨 是美國動畫大師Walt Disney繪製的兩個最著名的動畫角色。唐老鴨第一次出現在1934年的卡通片《三隻聰明的小雞》 。
最受歡迎的動畫角色:是舉世聞名的
米老鼠 ,它誕生於1928年11月18日,那天也是第一部有聲卡通片《威廉號汽艇》首次公映之日,而米老鼠則是這部卡通片的主角。實際上,它並不是Walt Disney而是另一位叫烏巴.伊威克斯的卡通片家創造的。但米老鼠的聲音則是Disney設計的。到1934年,米老鼠已成為接到影迷來信最多的好萊塢明星。以米老鼠為主角的卡通片共拍攝了11部,其中三十年代製作87部。最後一部米老鼠卡通片是1953年的《簡單事情》。
美國動漫發展史 美國第一部卡通片出現於1906年,至2002年為止,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
一.1906~1937年是開創階段。1906年,第一部卡通片《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由美國人布萊克頓拍攝完成,美國卡通片史正式開始。這一時期的動畫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鐘左右,用於正式電影前的加演,製作比較簡單粗糙。這個時期的動畫先驅還有溫莎·麥克凱、派特·蘇立文、弗萊舍兄弟等.麥克凱是美國商業動畫電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龍》〈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等。蘇立文刨作了美國卡通片史第一個有個性魅力的動畫人物“
菲力斯 貓”。弗萊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
大力水手 >等。華特·迪斯尼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聲卡通片<
汽船威利號 〉,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卡通片《
花與樹 》。
二.1937~1949年是美國卡通片的初步發展時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長達74分鐘,這在美國卡通片史上是個史無前例的創舉,繼而推出《
木偶奇遇記 》《
幻想曲 》《
小鹿班比 》等動畫長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動畫長片的拍攝,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復過來。
查克·瓊斯 創作的動畫短片如《
兔八哥 》《戴飛鴨》等在戰爭期間也非常受歡迎。
白雪公主 三.1950—1966年是美國卡通片第一次繁榮時期。這個時期,迪斯尼公司幾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經典卡通片,如《
仙履奇緣 》《
愛麗斯夢遊仙境 》《
小姐與流氓 》《
睡美人 》,等等。其他的動畫製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擠之下紛紛關門停業,迪斯尼公司成為動畫電影業的霸主。
四.1967~1988年是美國動畫的蟄伏時期。1966年12月15日,偉大的華特·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國動畫業也進入蕭條時期。此時,電視動畫逐漸發展起來,漢納和芭芭拉是電視動畫的代表人物,他們創作了電視系列片《貓和老鼠》《
辛普森一家 》等。整個70年代,只有數部卡通片,質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動畫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紀,迪斯尼公司努力培養新人,處於新舊結合時期,拍出了頗有爭議的動畫電影,如 《
黑神鍋傳奇 》等。80年代後期,迪斯尼公司開始嘗試著利用電腦製作動畫,1986年的《
妙妙探 》,第一次用電腦動畫製作了倫敦鐘樓的場面。同時,公司任用了專業的企業經理人麥克·艾斯納接管了公司。
五.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
小美人魚 》,獲得了極大成功,標誌著美國卡通片又一次進入繁榮時期,一直持續至2002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很多,例如創造了票房奇蹟的《
獅子王 》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卡通片:《
玩具總動員 》 以及可以亂真的《恐龍》,等等。20世紀90年代末期,各個大製片公司紛紛涉足動畫界,使這一時期的美國動畫異彩紛呈。
據《美國動畫大百科全書》(傑夫‘倫伯格著,切克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統計,自1911至1998年,美國共生產卡通片2286部。
美國動畫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動畫家主要有:
溫莎 .麥克凱,代表作品有《恐龍》1914、《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1918;弗萊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紀20年代、《
大力水手 》20世紀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紀40年代;華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
米老鼠 》 1928、《唐老鴨》1934和《白雪公主》 1937、《
小飛象 》1941、《
睡美人 》1959、《
幻想曲2000 》等41部經典卡通片;漢納一芭芭拉,代表作品有<貓和老鼠》1939、《
辛普森一家 》20世紀60年代、《傑特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凱利.艾西貝瑞,代表作品《小雞快跑》1998 、《
埃及王子 》1998 、《
怪物史萊克 》2001、 《
小馬王 》2002等。
美國主要動畫製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於1923年,一直由
華特·迪斯尼 掌門,1967年華特去世後,由他的哥哥羅伊掌管,後交給華特的女婿
米勒 ,在80年代僱傭職業經理人艾斯納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獲新生;華納兄弟公司,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20世紀30、40年代開始製作動畫短片,1962年關閉了動畫部門,直到20世紀90年代,又開始重新製作卡通片;
夢工廠 ,成立於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層領導人卡贊伯格、音樂界泰斗
大衛·格芬 以及著名大導演斯蒂文·史匹柏共同組建,從1998年開始陸續推出非常有票房號召力的大型卡通片,欲與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禮,2001年出品的《
怪物史萊克 》獲奧斯卡大獎。
美國卡通片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鮮明的特點。它以劇情片為主,情節曲折,生動有趣,人物性格鮮明,音樂優美動聽,引人入勝,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適合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口味。多以大團圓結局,悲劇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廣大觀眾的心理需求。
人物造型設計 規範,與生活中的原形差別不大,大多不大變形,形象優美;動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誇張:大頭、大眼、大手、大腳,成為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鑑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紀末,大量運用數位技術與電影技術結合,使畫面更趨逼真形象,達到完美的畫面效果。美國善於塑造典型,推出動畫明星,從1914年的恐龍葛蒂到2002年的小馬王斯皮爾特和怪物史萊克,美國為世界動畫藝術寶庫推出了難以計數的具有各種造型和各種鮮明性格的為全球人稔熟和喜愛的動畫明星,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與之比肩的。美國卡通片在世界動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領著世界卡通片的潮流和發展方向
日本動漫發展史 日本動畫(Anime)已有七十年的歷史.其可分為六個階段:
1。 戰前草創期
戰前草創期--由1917年日本開始有動畫至1945年日本戰敗為止。
這段時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為題材,而後期則由於
日本軍國主義 猖獗,因此動畫題材不離宣傳、誇耀日本軍國主義的路線。如1942年的《
海之神兵 》即為此類。但是這也造成了戰鬥、爆炸畫技的進步,這也是今日日本動畫最引以為傲的技術。
2。戰後探索期
戰後探索期--由日本戰敗至1974年為止。
日本戰敗後,有些人鑒於戰爭的教訓,開始將反戰題材用在動畫上。這種題材影響深遠,直到現在還頗為流行。另外也有些人嘗試不同的動畫題材。所以這個時期的動畫題材從很有意義到很低級的題材,應有盡有。像1968年《太陽王子大冒險》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而成為後來高水準動畫的基礎。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像1970年《無敵鐵金鋼》就是一部典型的爛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劇情很差,這帶給了日本動畫不良的影響。
3 。題材確定期
題材確定期(第一次動畫熱爆發)--自1974年《宇宙戰艦》上演至1982年為止。
這個時期日本動畫界經過探索期,確定了動畫和卡通的分野。卡通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所以我們不予置評。《宇宙戰艦》是日本動畫史上第一部“超級劇情片”,由
松本零士 負責腳本及人物設計(Character Design)。該片在電視上播出後,造成“松本零士旋風”。後來並有《冱屺宇宙戰艦》,《永遠的大和號》及《宇宙戰艦完結篇》等三部電影,壽命長達十年。在該片後,松本零士另有《
銀河鐵道999 》,《一千年女王》等受歡迎的作品。繼松本零士之後,由
富野由悠季 原作小說改編成的《機動戰士》在1979年開始上演,由於劇情結構複雜而嚴密,受到動畫迷熱烈的支持。該片後來的三部電影亦非常賣座。但自此以後,動畫熱逐漸消退,動畫界進入間歇期。
4 。畫技突破期
畫技突破期(第二次動畫熱爆發)--自1982年《
逾時空要塞 》(1)(MACROSS)上演至1987年為止。
逾時空要塞 該時期由於人們追求視覺享受成為風潮,因此動畫畫技力求突破。此時期之畫技突破有《》創新的視點快速移動效果,造成極佳的動感;《
風之谷 》(2)和《
天空之城 》精細寫實的背景;《機動戰士Z》和《機動戰士ZZ》的強調反光,明暗對比等,皆對後來的動畫貢獻很大。由於題材已確定,加上畫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現。如1982到1984年的《
逾時空要塞 》;1984年《風之谷》;1985,1986年《機動戰士Z GUNDAN》及《GUNDAM Z Z》;1986年《天空之城》及《亞利安》等多部好片。日本動畫發展至本時期結束時(1987年),劇情、內容、畫技皆已達到極高的水準。於是動畫進入了成熟期。
注1:該片曾於1985年在中視以《宇宙戰艦》為名播出。
5。 路線分化期
路線分化期(成熟期)--自1987年起。
動畫進入成熟期後,便出現數部佳片。如《古靈精怪》;電影《機動戰士GUNDAM-逆襲邗汊-》及《
王立宇宙軍 》;和日本電視史上第一部以高中生以上為主要對象的文藝動畫連續劇《
相聚一刻 》等。其中《相聚一刻》曾獲得1988年日本動畫優秀作品排行榜第二名(該年排行第一是《聖鬥士星矢》);另外還有《
天空戰記 》,《
機動警察 》等多部佳作(《天空戰記》曾獲1989年動畫排行第一名)。
當日本動畫發展到此後,有人認為幼年觀眾群已被忽略了四,五年,也該考慮製作低年齡路線。於是自1987年後半年以來,電視上的高年齡層動畫逐漸減少,而轉向動畫電影。以至於造成日本電視上找不到幾部好片,而電影則幾乎部部精采的情況。
6。 未來的發展
未來的發展--由於路線的分化,因此動畫界都將新片的注意力放在電影上。如已公開的《古靈精怪》、《
五星物語 》、《宇宙皇子》、《
金星戰記 》和電視上的《
機動警察 》、《機動戰士OAV》等。尚未公開的有將於1990年後半上演的《
八犬傳 》及《王立宇宙軍-完全版-LD》和《宇宙皇子-天上篇》。未來動畫的路線會如何變化實在很難下定論,只有讓時間來決定吧!
中國動漫發展史 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時期。1918年《從墨水瓶里跳出來》等美國卡通片陸續在上海登入,使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人對神奇的卡通片著迷。抱著創造中國人自己的卡通片的信念,以
萬籟鳴 、
萬古蟾 、
萬超塵 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動畫人應運而生,成為中國卡通片的開山祖。經過他們艱苦的探索與研製,1922年攝製了中國第一部廣告卡通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之後,1924 年中華影片公司攝製了卡通片《狗請客》、上海菸草公司攝製了卡通片《過年》。這兩部影片是中國最早的卡通片。但它們都沒有產生影響,產生影響的是
萬氏兄弟 於1926年繪製的《
大鬧畫室 》。1935年,萬氏兄弟推出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卡通片《
駱駝獻舞 》,1941年又推出中國第一部長卡通片《
鐵扇公主 》。
1946-1956年是
中國卡通片 的穩定發展時期。在毛澤東的領導下,1949 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之前,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東北電影製片廠 生產力木偶片《
皇帝夢 》(1947)、卡通片《瓮中捉鱉》(1948),為建國後的生產奠定了基礎。1950至1956年這一時期,中國卡通片的創作和生產呈現以下特點:在題材上,用童話的故事服務於少年兒童,拍攝了《
小貓釣魚 》(1952)等;風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製作了木偶片《神筆》(1955)、卡通片《
驕傲的將軍 》(1956);技術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轉化,攝製了中國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傳統卡通片《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 》(1955)。
1957-1965年是
中國卡通片 第一個繁榮時期。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建立,使中國有了第一家獨立攝製
美術片 的專業廠。在毛澤東關於“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 ”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藝術家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使中國卡通片生產進入繁榮昌盛的發展時期。產量上升,在藝術上和技術質量上都達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國際電影節獲獎,形成了被世界公認的中國動畫學派。這一時期,生產出享譽世界的經典大片《
大鬧天宮 》(上下集,1961、1964)。新片種不斷問世:1958年,第一部中國風格的
剪紙片 《
豬八戒吃西瓜 》試製成功; 1960年,創作出第一部
摺紙片 《
聰明的鴨子 》;1961年,第一部
水墨卡通片 《
小蝌蚪找媽媽 》誕生,為世界動畫影壇增添了最能代表華夏風範的新片種; 1963年,又拍出水墨卡通片《
牧笛 》,用水墨表現人物、家畜和山水,擴大了水墨卡通片的表現領域。此外,題材多樣化,也是這一時期卡通片生產的一大特點。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時期。1967年、1969年和1970、 1971年這4年時間全國的卡通片生產廠家都“停產鬧革命”。1972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率先恢復生產,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為止,共攝製卡通片17部。這一時期的卡通片,如《
小號手 》(1973)、《小八路》(1973)、《
東海小哨兵 》(1973)等,都以描寫建國前的革命戰爭,描寫
社會主義社會 的階級鬥爭、路線鬥爭和思想鬥爭,歌頌工農兵為內容。在表現手法上,遵循
寫實主義 。1976年攝製的水墨
剪紙片 《
長在屋裡的竹筍 》,將中國的水墨畫與
民間剪紙 巧妙結合,為世界卡通片的百花園地又增添了一棵新苗。 1976~1989年是中國卡通片第二個繁榮時期。
從1978年底開始,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年代。這一時期,是20世紀中國卡通片最繁榮的年代。這10年間,湧現出多家新的卡通片生產部門,改變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枝獨秀的局面;全國共生產電影卡通片219部,產生了批代表
中國卡通片 最高水平的優秀影片,如 《
哪吒鬧海 》 (1979)、 《
天書奇譚 》 (1983)、《
鹿鈴 》(1982)、《
山水情 》 ( 1988),以及《
狐狸打獵人 》(1978)、 《
我的朋友小海豚 》(1980)、《
雪孩子 》 (1980)、《猴子撈月》(1981)、《南郭先生》(1981)、《
鷸蚌相爭 》(1983)、<蝴蝶泉》(1983)、《
火童 》(1984)、《
金猴降妖 》(1984—1985)、《草人》(1985)、 《
夾子救鹿 》 (1985)、 《女媧補天》 (1985)、《魚盤》(1988)、《
不射之射 》 (1988)等;首次生產電視卡通片;首次生產動畫系列片,也產生了一批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的優秀的作品,如《葫蘆兄弟》(1987)、《邋遢大王歷險記》 (1987)、 《
黑貓警長 》 (1984~1987)、《
阿凡提的故事 》(1981~ 1988)等;題材更為廣闊,出現多部內容深刻、諷喻尖銳、針砭時弊的藝術卡通片,如《
三個和尚 》(1980)、《
超級肥皂 》《
新裝的門鈴 》 (1986)、《
牛冤 》(1989)等,對糾正“卡通片即兒童片”的偏見,擴大卡通片的客群群體,具有重要意義;同時,
中國卡通片 的社會影響和國際聲譽也大幅度躍升,贏得了廣泛的讚譽。1990~2002年是中國動畫業陸續擴大規模的時期。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卡通片開始走上有別於傳統的道路。與國外卡通片生產廠家的經驗交流,數字生產手段的大量介入,各種體制的製作單位的多元發展,一專多能動畫人才的不斷成長,等等,這些都使中國卡通片的生產在數量和質量上出現了飛躍。尤其是從1995年起,中國電影放映公司對卡通片不再實行統購統銷的計畫經濟政策,將動畫業推向市場,改變了卡通片生產狀態和經營方式,逐步確立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觀念。90年代
國產卡通片 的一大特點是大型動畫連續片系列片盛行。中國從影院動畫藝術短片唱主角,轉入電視卡通片大型化、連續化、系列化的國際潮流。在製作方面,國內
電腦動畫 技術實力也明顯增強,電腦繪製背景技術已較為普及。三維和二維電腦動畫發展迅猛,形成了從策劃、創作、傳播到系列產品開發的“大動畫體系”新概念,從而推動了動畫業的騰飛。
20世紀90年代成為
中國卡通片 生產的轉折時期。這一時期生產的優秀動畫長片有:《
寶蓮燈 》 (1999)、 《熊貓小貝》(1999)、《
馬可波羅回香都 》(2000);優秀動畫短片有: 《鹿與牛》 (1990)、《雁陣》 (1991)、 《
醫生與皇帝 》 (1991)、《抬驢》 (1991)、《眉間尺》 (1991)、《
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 》 (1992)、《
麻雀選大王 》(1992)、《鹿女》(1993)、《
音樂船 》(2000)等;優秀系列卡通片有:《
大盜賊 》 (1990)、《
舒克和貝塔 》 (1989~1992)、《葫蘆小金剛》(1993)、《藍皮鼠與大臉貓》(1993~1994)、《
哭鼻子大王 》(1994)、《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1995)、 《
自古英雄出少年 》 (1995—1996)、《l的旅程》(1997)、《
傻鴨子歐巴兒 》 (1997)、《學問貓教漢字》(1998)、《
海爾兄弟 》(1998)、《怎么來的》(1998)、《西遊記》(1999)、《
霹靂貝貝 》(1999)、《
的篤小和尚 》(1999)、《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2000)等。
進入2l世紀,中國的動畫公司、生產企業和卡通片產量持續增長。至2002年全國動畫製作公司(包括相關企業)已有120多家,比上世紀80 年代末的20多家,增加了5倍。2001年中國共生產動畫短片7部,系列卡通片42部,總產量約18000分鐘,比2000年增長5000分鐘;2002 年共生產53部動畫系列片及短片,總產量共約17300分鐘,接近2001年的水平。多年被忽視的藝術性動畫電影短片,2001—2002年有一批作品問世。如:《回想》《誰的丈夫離得最遠》《誠信漂流記》《
大夢敦煌 》《黑貓》《射線》《塘》等。電腦動畫和網路媒體動畫飛速發展。電視系列片《藍貓淘氣3000問》全部通過電腦完成製作,2001年推出的《
小虎斑斑 》是中國第一部全三維製作的卡通片。各種動漫網站十分活躍,尤其Flash動畫,已在青年學生和動畫愛好者中流行開來。動漫創作和展播活動十分踴躍。動畫教育發展迅猛,到2002年底,開辦
動畫專業 的高等院校已超過70所,在校學生共約5000餘人。動畫理論研究方興未艾,文章著作層見疊出。這一時期,卡通片生產仍以系列片為大宗。主要有:《
小虎還鄉 》《可可、可心一家人》《
千千問 》《我們的家園》《西西瓜瓜歷險記》《
白鴿島 》《小將狄青》《
我為歌狂 》《
城市野戰排 》《
中華上下五千年 》,等等。
動畫 據統計,從1922年
萬氏兄弟 生產第一部廣告卡通片起,至2002年,中國共生產卡通片1168部。
中國的動畫大師和有成就的動畫家主要有:
阿達 ,主要作品: <哪吒鬧海》 (1979,合作)、 《
三個和尚 》 (1980)、《
蝴蝶泉 》(1983,合作)、《
三十六個字 》 (1984)、 《
三毛流浪記 》 (1984,合作)、《超級肥皂》(1986)、 《
新裝的門鈴 》(1986,合作);
唐澄 ,主要作品: 《
小蝌蚪找媽媽 》(1960,合作)、 《大鬧天官》 (1961,合作)、《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合作)、《
鹿鈴 》(1982,合作);
靳夕 ,主要作品:《小小英雄》(1953)、《
小梅的夢 》(1954)、《
孔雀公主 》(1963)、 《畫像》(1965)、《
西嶽奇童 》(1984,合作)、《神筆》(1955)等;
錢運達 ,主要作品:《
絲腰帶 》(1962)、《
紅軍橋 》(1964)、《
張飛審瓜 》 (1980)、《天書奇譚》 (1983,合作)、《女媧補天》(1985)、《
邋遢大王奇遇記 》(1986~1987,合作);
尤磊,主要作品:《半夜雞叫》(1964)、《
小八路 》(1972)、《
大櫓的故事 》(1975)、《
愚人買鞋 》(1978)、《喵嗚是誰叫的?》(1979)、《蛐蛐》(1981)、《
老豬選貓 》(1983,合作);
胡進慶 ,主要作品:《
長在屋裡的竹筍 》(1976,合作)、《
丁丁戰猴王 》(1980)、《
淘氣的金絲猴 》(1982)、《
鷸蚌相爭 》(1983)、《草人》(1985)、《葫蘆兄弟》(1986~1987,合作)、 《葫蘆小金剛》 (1989—1990,合作)、《螳螂捕蟬》(1988)、《強者上鉤》(1988);
何玉門 ,主要作品:《
善良的夏吾冬 》 (1981)、 《
長大尾巴的兔子 》(1987)、《
木頭姑娘 》(1958)、《小鯉魚跳龍門》(1958)、《小溪流》(1962年)、《渡口》(1975)、《好貓咪咪》(1979)、《
狐狸列那 》(1989);
林文肖 ,主要作品:《
雪孩子 》(1980)、《
摔香爐 》(1981)、《
金猴降妖 》(1985,合作)、《夾子救鹿>(1985,合作)、 《不怕冷的大衣>(1987)、《
舒克和貝塔 》(1990,合作);
周克勤 (1942.3.28~),主要作品:《猴子撈月》(1981)、《
小熊貓學木匠 》(1982)、《
長了腿的芒果 》 (1983)、 《
水鹿 》(1985)、《葫蘆兄弟》(1986—1987,合作);
閻善春,主要作品: 《
老狼請客 》(1980)、《網》(1985)、《
邋遢大王奇遇記 》 (1987,合作)、 《山水情》(1988,合作);
常光希 ,主要作品:《
蝴蝶泉 》(1983,合作)、《
夾子救鹿 》(1985,合作)、《奇異的蒙古馬》(1989~1990);
王柏榮 ,主要作品:《抬驢》(1982)、《老鼠嫁女》(1983)、《
火童 》(1984);
曲建芳,主要作品: 《
阿凡提的故事 》 (1981~1988);
鐘泉,主要作品《
牛冤 》(1989)、《雁陣》(1991)。
中國卡通片 的主要生產部門有:上每美術電影製片廠、中央電視台青少年節目中心卡通片部、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
北京電視台 青少年中心的卡通片部,等等。
秦時明月 在世界動畫舞台上,中國動畫學派以獨特的風姿,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讚譽。強調思想性,重視以健康的內容引導觀眾,是
中國卡通片 突出的優良傳統。中國卡通片是一片淨土這裡沒有血腥,更沒有色情。這是任何一個
資本主義 國家卡通片做不到的。而堅持民族繪畫傳統,則是中國卡通片顯著的藝術特點。中國有著悠久歷史的繪畫、雕塑、建築、服飾,乃至戲曲、民樂、
剪紙 、皮影、
年畫 等民族民間藝術,都為各種類型的卡通片,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借鑑材料。例如,《
鹿鈴 》《
山水情 》等
水墨卡通片 ,脫胎於中國畫中的寫意花鳥和寫意山水;《
大鬧天宮 》《
哪吒鬧海 》《
天書奇譚 》等傳統卡通片,借鑑的是中國古代寺觀壁畫;《
漁童 》《
金色的海螺 》《
牛冤 》等
剪紙片 ,吸取的是中國皮影和
民間剪紙 的外觀形式,《南郭先生》《
火童 》融合了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的剛健風格;《
三個和尚 》中,人物的舉手投足,清新的背景音樂設計,均採用中國戲曲,《
驕傲的將軍 》《
醫生與皇帝 》,將京劇臉譜賦予角色;中國卡通片中描寫的神仙、鬼怪、法術也完全本土化,像峨冠博帶、行走駕雲的太白金星,時而鑽出地面、愛管閒事、矮得像地缸似的土地爺,穿著紅兜肚、腳蹬風火輪、可以變成三頭六臂的白胖童子
哪吒 ,手持如意金箍棒、一個斤斗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能辨別忠奸、善惡的獬豸、諦聽,還有順風耳、千里眼、人參娃娃……這些植根於中國神話、童話、民間傳說和文學作品的動畫形象,全然土生土長,別無依傍,與古希臘、古羅馬以及歐美等國的神祗、魔鬼、魔法、
巫術 迥然不同;即使繪寫現代生活的卡通片,從服飾習俗、環境描繪到人物面貌、性格特徵,也都純然是一派中國氣概。正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借鑑和對本土現實生活的提純,使中國的卡通片呈現地道的中國風貌。此外,形式不拘一格,也是中國卡通片的特點。五千年悠久文明史形成的豐厚的文化底蘊,造就了不同風格的中國動畫家,帶來了中國卡通片百花齊放的格局。即便同是
水墨卡通片 , 《
小蝌蚪找媽媽 》用的是
齊白石 的畫意,《
牧笛 》取的是
李可染 的筆法,而《雁陣》掇的是
賈又福 的墨趣。捃摭各殊,造境相異。這使中國卡通片在形式上,無仿無循,千姿百態,從而得以獨樹於世界動畫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