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開國上將)

劉震(開國上將)

劉震(1915年3月3日—1992年8月20日),男,原名劉幼安。湖北省孝感孝昌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奠基人之一。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中央軍委委員,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震
  • 別名:原名劉幼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孝昌縣
  • 出生日期:1915年3月3日
  • 逝世日期:1992年8月20日
  • 職業: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 畢業院校:紅軍大學第一期,軍事學院戰役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奠基人之一
  • 代表作品:《劉震回憶錄》
  • 軍銜:上將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之後,榮譽成就,主要作品,人物評價,人物軼事,後世紀念,銅像,圖書,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5年3月3日,劉震出生在湖北省孝感孝昌縣的小悟鄉劉家嘴一農民家庭。在貧寒的家庭環境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土地革命

1930年3、4月間,孝感東北部的革命運動迅猛發展,劉震在這個時候參加了赤衛軍。在鬥爭中,劉震逐漸認識到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是真正為窮人打天下的隊伍。
1931年9月加入紅軍,被分配到陂孝縣紅軍游擊大隊當戰士。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2年春,劉震被調到鄂東北道委特務4大隊1分隊1班當戰士。
1932年8月,在河南光山柳林河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劉震
1933年6月,中共鄂東北道委特務4大隊改編為紅25軍手槍團,劉震在1分隊1班當戰士。
1934年5月,擔任224團1營1連指導員
1934年11月,紅25軍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名義,開始了長征。劉震從224團調到225團,任1營1連指導員。在長征途中,認真執行上級命令,率領部隊完成了上級賦予的戰鬥任務。因在戰鬥中指揮有方,被任命為1營政委。
1935年9月,紅25軍抵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勝利完成了長征。整編後,任紅15軍團第75師225團政治委員,帶領部隊先後參加了陝北勞山、榆林橋戰役。
1935年11月初,紅15軍團和紅軍陝甘支隊(即紅一軍團)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次年2月,由紅一方面軍組成的“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東渡黃河,進行了東征戰役。這時,劉震調到強渡黃河的突擊團223團,任團政治委員。
1936年2月24日晚,東征渡河戰鬥打響了,223團以突擊隊為先導,他率1營為第一梯隊,利用夜色掩護,從無定河出發,在山西石樓縣賀家凹西北登岸。經激烈交火,先頭部隊占領了灘頭陣地,次日拂曉,全團渡過黃河,爾後劉震率第223團轉戰晉西北。
1936年4月,223團擴編為73師,劉震任該師政治委員。東征戰役結束後,奉命到紅軍大學第一期學習。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後,重返紅15軍團,擔任75師政委。 抗日戰爭爆發後,75師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688團,劉震任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

1937年12月,率部隨344旅開赴冀西平(山)、井(陘)獲(鹿)三角地區,伺機打擊正太、平漢路之日軍。次年3月,又奉命開赴晉東南,參加粉碎日軍“九路圍攻”的作戰。
1938年6、7月間,為了配合國民黨軍隊粉碎日軍對中條山的進攻,奉命率領688團3營600多人開進中條山。除配合國民黨軍隊的作戰行動外,劉震還支持發展當地民眾性的游擊鬥爭,並積極擴充部隊,僅半年時間,就發展到近千人。
劉震將軍劉震將軍
1938年11月,第344旅組建獨立團,劉震任團長,奉命到冀魯豫邊區開展鬥爭。
1939年2月,邊區部隊統一組成冀魯豫支隊,獨立團改為該支隊第1大隊,任大隊長。在支隊和中共魯西南地委的領導下,指揮第一大隊為保衛魯西南根據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40年初,劉震被任命為新組建的八路軍第2縱隊第344旅旅長。
1940年5月,率部參加了討伐頑軍石友三的戰役。
1940年6月,奉命南下的第2縱隊在渦陽與新四軍第6支隊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第344旅編為第4縱隊第4旅。合編後,率領第四旅擔任開闢和堅持淮上根據地的任務。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第四旅奉命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第10旅。
1941年5月,率10旅奉命進到津浦路東,在洪澤湖以北和以東地區,開展邊沿區鬥爭。
1941年9月,第10旅奉命撥歸新四軍第3師建制,調往蘇北淮海地區,實行主力地方化,劉震任第10旅旅長併兼任淮海軍分區司令員。
1944年春,蘇北新四軍部隊開始對日軍反攻,劉震指揮部隊先後進行了高溝戰役、楊口戰役、林公渡戰鬥和葉圩子戰鬥。還參加了阜寧戰役,給蘇北的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擴大了抗日根據地。
1945年1月,中共華中局決定由劉震兼任淮海地委書記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可盤踞在淮陰、淮安兩城的偽軍拒絕向抗日軍民繳槍。

解放戰爭

1945年9月6日,指揮部隊採取重點爆破與猛烈火力相結合的打法,迅速攻入淮陰城,擊斃偽軍28師師長,全殲該師9000餘人,取得了部隊從長期游擊戰轉向對預有防禦城市的攻堅戰的重要經驗。隨後,又率部參加了解放淮安城的戰鬥。
劉震將軍劉震將軍
1945年9月下旬,新四軍第3師奉命進軍東北,劉震被任命為副師長。
1945年11月底,3師在錦西編入東北人民自治軍(後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
1945年12月下旬,奉命在義縣地區指揮5個團阻擊國民黨部隊,掩護東北人民自治軍總部在遼西前線安全轉移。
1946年1月,率8旅主力及師特務1團,攻克吉林通遼,全殲國民黨守軍1400餘人。
1946年3月,劉震被任命為中共吉江省委書記,併兼吉江軍區司令員。同年6月,奉命和吳法憲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任司令員。
1947年春,率領第2縱隊參加了三下江南戰役,在打靠山屯及新立屯等戰鬥中,殲國民黨軍3200多人,使第2縱隊在戰鬥中提高了打運動戰、攻堅戰的能力。
1947年5月,率第2縱隊參加了東北民主聯軍發起的夏季攻勢。5月16日,指揮部隊經長途奔襲,對懷德發起總攻,經過激戰,於17日攻克懷德,全殲守敵5000餘人。緊接著,率第2縱隊主力迅速迂迴,進行大黑林子殲滅戰。
1947年6月,第二縱隊攻克昌圖
1947年9月,指揮部隊參加秋季攻勢。在12月開始的冬季攻勢作戰中,率部經5個小時激戰,攻克彰武,全殲國民黨守軍49軍79師9000餘人。中共中央為此專門致電嘉勉。
劉震將軍劉震將軍
1948年10月3日奉命參加攻克錦州的戰鬥。
1948年10月14日10時,在攻占了錦州城西北的外圍據點後,發起了對錦州的總攻。他指揮部隊從西北門突破,經過縱深戰鬥,15日18時攻錦戰鬥勝利結束。第2縱隊在該戰中殲國民黨軍1.5萬餘人。幾天后,率部趕赴遼西,協同兄弟部隊全殲廖耀湘兵團。
1948年11月1日,指揮2縱隊和第1縱隊,擔負了主攻瀋陽的重任。戰至次日拂曉,全殲瀋陽守敵,在攻瀋陽戰鬥中,第2縱隊共殲國民黨軍3.1萬餘人,俘獲國民黨軍兵團司令周福成等將官18人。
遼瀋戰役後,第2縱奉命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劉震任軍長,隨即率部入關,參加平津戰役。在解放天津的戰鬥中,39軍完成了從城東突破的任務,殲國民黨軍2萬餘人。
1949年4月,劉震被任命為新組建的14兵團副司令員兼39軍軍長,繼續指揮部隊向華中南挺進。
1949年8月1日,改任13兵團副司令員兼39軍軍長。
1949年9至10月,率部參加了衡寶戰役,殲國民黨軍1.2萬餘人。之後,又指揮部隊參加了廣西戰役,殲滅白崇禧集團殘部3.2萬餘人,並與兄弟部隊協同作戰,解放了廣西全境。

建國之後

1950年10月,劉震被任命為中南軍區空軍司令員。
1950年11月調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兼志願軍空軍司令。
1951年9月25日、26日、27日,劉震將軍指揮空四師,大戰美空軍,三天擊落美機26架,擊傷8架,首創擊落美最先進F-86飛機戰績。
1975年劉震與楊得志(左2)韓先楚(左1)1975年劉震與楊得志(左2)韓先楚(左1)
1951年12月2日、5日、8日,劉震將軍指揮空三師再戰美空軍,共擊落敵F-86飛機9架,F-84飛機4架,擊傷F-86飛機2架。此次空戰規模空前,戰果輝煌。”
1954年3月,劉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
1954年10月入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1958年9月兼任空軍學院院長、政治委員。
1973年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
1977年起任新疆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3書記(後為第2書記)。
1965年空軍黨委常委合影(前排右一為劉震)1965年空軍黨委常委合影(前排右一為劉震)
1980年至1985年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他還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補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在中共十一次和十二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在1985年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上,被增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共十三大時,繼續當選。
劉震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著有《劉震回憶錄》。
198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92年8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榮譽成就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奠基人之一。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中央軍委委員,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主要作品

著有《劉震回憶錄》(1990年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還參與編輯了《星火燎原》(解放軍出版社)。
劉震(開國上將)

人物評價

劉震上將是我軍一員能征善戰的猛將,素以勇挑重擔、敢打惡仗、敢啃“硬骨頭”的頑強戰鬥作風而享譽軍內外。尤其是在東北戰場上,他率領的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打得敵軍望風而逃,被譽為“東北猛虎軍”。抗美援朝戰場上,劉震指揮年輕的志願軍空軍重創水平一流的美國空軍,引得美空軍參謀長范登堡將軍不由驚呼:“中國共產黨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主要空軍強國之一。”(徐海東
劉震同志戎馬一生,戰功卓著。他雖然和我們永別了,但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他的功績將永垂青史。人民不會忘記這位百戰功高的戰將。(人民日報)
劉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位叱吒風雲的將軍。他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歲擔任團政委,21歲擔任師政委,30歲被任命為縱隊司令員。1955年我軍首次授銜時,年僅40歲的他成為當時57位上將中最年輕的一位。(廣州日報

人物軼事

參與籌建遼瀋戰役紀念館
198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聯合下發了(廳字【1985】139號)《關於修建遼瀋戰役紀念館的批覆》,同意在錦州修建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1986年4月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發出《關於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組任字【1986】36號),任命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劉震為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委員,直接參與領導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的建設工作。劉震同志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召開的全部四次會議,參與審定了建築設計方案、陳列大綱細目、陳列藝術設計方案和《攻克錦州》全景畫創作樣稿,協助解決了資金不足等建館工作中的各種重大難題,為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的順利落成做出了重要貢獻。1986年7月10日,劉震同志參加了在遼瀋戰役烈士陵園舉行的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建設奠基典禮。1988年10月31日,上午9時28分,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落成典禮隆重舉行。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劉震同志出席了典禮儀式。
出席建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全體人員合影出席建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全體人員合影
遼瀋戰役紀念館遼瀋戰役紀念館
參與編輯《遼瀋決戰》
1983年8月1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的陳雲同志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了《遼瀋決戰》一書編輯出版會議。會上經陳雲同志提議,成立了《遼瀋決戰》編審小組。劉震同志為編審小組成員。在劉震同志及《遼瀋決戰》編審小組其他成員和《遼瀋決戰》編輯部組成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由中共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遼瀋決戰》編審小組和解放軍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合編的《遼瀋決戰》(上、下)一書,於1988年10月遼瀋戰役勝利四十周年之際由人民出版社順利出版,並在1988年10月31日,上午9時28分,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落成典禮上首發。另外,劉震同志還是1992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遼瀋戰役紀念館管理委員會和《遼瀋決戰》編審小組合編的《遼瀋決戰》(續)的編審小組成員。
《遼瀋決戰》《遼瀋決戰》

後世紀念

銅像

2007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之際,江蘇省泗陽縣在人民公園(又稱泗陽愛園烈士陵園)昭忠祠(泗陽縣革命歷史陳列館)前,隆重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人民空軍的奠基人之一”劉震將軍銅像落成揭幕儀式,以此緬懷劉震將軍在泗陽生活和戰鬥的光輝歷程。泗陽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王嶺,新四軍研究會三師分會副秘書長、江南詩詞學會秘書長孫家軒,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江南詩詞學會會長邵黎黎,劉震將軍次子劉衛平大校等出席儀式。
劉震將軍銅像落成揭幕儀式劉震將軍銅像落成揭幕儀式

圖書

《一將難求——四野名將錄》:著名軍事文學作家張正隆繼《槍桿子1949》之後推出的又一軍事雄文。書名取自元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他再次深度抒寫四野戰史,首次聚焦四野名將——梁興初李天佑丁盛鐘偉胡奇才韓先楚、劉震、鄧華賀晉年黃永勝劉亞樓解方蘇靜吳克華李作鵬徐國夫等人的軍事生涯。戰爭親歷者的口述史,首次公開發表來自於四野名將後人的百餘幅珍貴老照片。於2011年9月出版於白山出版社
劉震(開國上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