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陰陽二爻相互推移,使卦象和爻象顯出變化。《易傳》提出的哲學命題。本意在說明卦爻變化的原因和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 定義:陰陽二爻相互推移,使卦象和爻象顯出變化
  • 出自:《易傳》
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爻分陰陽。陽爻(—)為剛,陰爻(--)為柔。“剛柔相推”既包括陰陽爻互變,從而由此卦變為彼卦,又包括同一卦體內陰陽爻所顯示的消長進退關係。《易傳》認為此命題也適用於自然現象和社會人事。
《彖·豐》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訊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肯定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沒有不變化的事物。《繫辭》說:“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三極之道”即天、地、人三材之道。道,即陰陽對立統一規律。“六爻之動”,指卦爻的所有變化。依《易傳》,卦爻上所出現的一切吉凶、悔吝、進退、剛柔之象,皆是天、地、人現實變化的反映,受“一陰一陽”之道的支配。因此所有卦爻和實際生活中的運變,其根源都在於陰(柔)和陽(剛)的相互作用,相互推動。還要看到,剛柔相推的結果,總是使事物的變化呈現為“一陰一陽”消長轉化的往復過程。《繫辭》說:“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這種循環往復的特點,正是由陰陽的對立統一所決定的。
見一陰一陽之謂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