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
笑傲江湖》中,金庸先生將華山派內的內、外家之爭說到了極致。
內家拳專著
介紹內家拳專著。清
黃百家著,一卷。《清史。藝文志》著錄。所記拳法為
王征南所習。黃百家在其師王征南死後七年寫成此書。書中開頭寫道:"自外家至少林其術精矣.張三峰既精於少林,復從而翻之是名內家。得其一二者已足勝少林。
王征南先生從學於單
思南。而獨得其真傳。余少不習科舉,業喜事甚,聞先生名,因裹糧至寶幢學焉.先生亦自絕憐其技,授受甚難其人,亦樂得余而傳之."黃百家所述之內家拳主要內容有六路和
十段錦兩套拳法及內家拳的練法,內家拳打法,內家拳心法,內家拳所禁犯病法等.在黃百家內家拳打法中列有長拳滾斫,分心十字,擺肘逼門,迎風鐵扇,棄物投先,推肘補陰,彎心杵肋,舜子投井,剪腕點節,紅霞慣日,烏雲掩月,猿猴獻果,綰肘裹靠,仙人照掌,彎弓大步,兌換抱月,左右揚鞭,鐵門閂,柳穿魚,滿肚痛,連枝亂麻,燕抬腮,虎抱頭,四把腰等打法名稱.
內家拳法禁忌
黃百家《內家拳法》所記王征南口述的內家拳“十四禁忌”,即懶散、遲緩、歪斜、寒肩、老步、腆胸、直立、軟腿、脫肘、戳拳、扭臀、曲腰、開門捉影、雙手齊出。如果說“五字要訣”是內家拳的核心,“十四禁忌”則應是內家拳的外殼。兩者都是實踐的結晶,共同升華為理論,成為內家拳的準則乙
內家“十四禁忌”不但對狹義及廣義的內家拳(太極、八卦、形意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對其他拳種同樣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這是因為古今
拳術的淵源是一脈相承的。在繼承發展和創新的過程中,雖然形成了分支浩繁的流派,創樹了各自獨特的風格和特點,但就武術的作用和技術規範,還是
萬變不離其宗的。早年
沈壽老師對“十四禁忌”曾作過簡明精闢的闡述,現詳釋如下,供武術愛好者研究參考。
1、懶散:意識分散,雜念叢生,精神萎靡不振,垂頭喪氣,心馳外物,行拳心猿意馬之謂也。
如此,首先違反了“敬”字訣。內家拳行拳站樁要求“心靜、體柔、神壯、息勻、意遠、勁整”。心境不能寧靜虛無,則形體如何鬆柔圓活;形骸不能鬆柔圓活,則神安韻安能莊穆定勻;神韻不能莊穆定勻,則氣息如何調和勻沉;氣息不能調和勻沉,則意念如何虛遠專致;意念不能虛遠專致,則勁力如何整衡渾元。所以站樁行拳須全神貫注,心靜膽定,氣息綿沉,神固韻勻,方可生神凝神,而生氣聚氣,而生精固精。此自無而至有也。
藏精之舍曰丹田,乃氣海。
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氣沉丹田,呼吸根蒂,久事養氣,則精暖自爾蒸騰化氣,此氣即為炁,俗稱元氣、真氣、中氣。天富大氣,呼吸得天地之氣。善用之,與內氣合而鼓盪,為合體之氣。此即煉精化氣,氣若車輪,如九曲珠,氣遍全身,斂而入骨,貫頂為神,此為
鍊氣化神。神安而定,心境平靜,自然清輕上浮,渣滓沉降,久而明心見性,光明頓生,性靈畢現,此為煉神還虛。此是自有而至無也。
自無而至有,即是由松入柔,積柔
成剛,極其之,而為至剛。然此剛非硬也。自有而至無,即是剛復歸於柔,運柔
成韌,極其之,而為至柔。然此柔非軟也。無中有,有中無,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靜中育動,動中寓靜。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化剛為柔,運柔成剛,剛復歸柔,致成至剛至柔,剛柔相濟,剛柔相推,從而生變化。而變者愈變,化者愈化,以致變化無窮。自此,方始成就,臻於化境,豁然貫通,階及神明。
由此可見,心境泰然,思想集中,全神貫注,是武功升華化境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所以學藝者從學藝開始之日起就要認真注意和鍛鍊。
就健身而言,氣為血之帥。在人體,氣乃率血而行,氣隨心而行,隨心
靜寧而順暢。如思想散馳,則氣滯結障,而致血瘀。故攝心入靜,專心致志,可使氣順,氣順則血融;血融則血暢;氣血順暢,則血旺。極其至,筋脈和同,骨強髓盈,精神充沛,病安從來。試問,練武習拳者,“機巧生於內,名利擾於外,犬馬聲色之事亂其神,富貴榮辱之系其心,思想意念時起波瀾,心無片刻寧靜,靈魂出竅,神無片刻安定,行拳走架,好比行屍走肉”,則內功何以長?陽壽何以增?這也就是古今內家拳家和養生家歷來注重“勢勢存心揆用意?。視懶散為拳術首要大忌之原因。
2、遲緩:智慧不敏,感覺不靈,反應遲鈍,動作滯澀之謂也。
內家拳(樁)之運動,以虛靈為本。拳諺云:“心君泰然,百體靈動”,“神為主帥,身為驅使”。行拳站樁歷來是心動形隨,意發神傳。心之一動,百骸無有不動。即所謂一動無有不動。可見心意的靈動敏慧,是克服動作滯澀之根本。
心不
胡思,意不外馳,精不妄動,氣不輕浮,神不亂游。心境虛靜專致,神態安逸明清。內則自然心意空靈
清虛,明性立見,智慧頓開,百骸松和圓融,經絡氣血通暢。外則自然百體無滯,動作輕捷快利,感覺靈敏。
為求輕靈,上則須
虛領頂勁,以契其綱領;下則須尾間沉垂,以握掌舵向,豎其線路。即所謂“尾閭中正神貫頂”。頂勁虛領,則精神陡振,尾間下垂,脊椎立即準直。人體之棟柱,厥唯脊椎,為全體之主宰也。脊椎自然準直,節節松沉,自上貫穿其下,“立如秤準”,則自然周身輕靈,通體無澀了。否則上阻於肩肘,中滯於腰脊,下停於胯膝。心手無應,全體失統,無所主宰,舉措失當,自然機勢頓失,受制於人了。
如果說人之腰脊為一身之主宰,則腿腳為一身之根本。前進後退,左衝右突,動作的靈敏遲澀有否,除決定於腰外,很大程度決定於腿腳的功夫,所以《拳論》中有“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的論述。散亂者,手、眼、身、法、步無法協調,心、意、精、氣、神無以歸一之謂也。以致行拳站樁氣不能順,意不能專,身不能松,心不能靜,神不能安,勁不能整。自然感覺也不能靈敏,動作進退不能自如,身手不能虛實分明。則阻滯無斷,凸凹叢生。若發於腰,則上體呆滯,運轉卡澀;若發於腿,則兩腿遲重,進退無方。或說拳論中不是有“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之句嗎?其實這不是錯誤理解,就是片面理解。須知還有“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句,上下兩句起承轉接,截然不可分割。此言主要意指意、氣、勁三者運行路線。我們不妨作如是解:“始起發於腳,經與腿,及於腰,終形現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而手,總須完整一氣,毋使有缺陷處,毋使有凸凹處。”完整者,無阻滯無斷續之謂也。由腳而腿而腰而手,若有阻滯斷續,有凸凹缺陷,則心、意、氣、勁、神勢必不能完整歸一,從而造成“有始無終,有終無始,始亂終棄”的現象。以致心、意、神無以斂聚而致遠;勁、力、氣無由通達而散亂。因而不能支配身體收放自如,舉重若輕;不能把握機勢,發勁處處落空。從而造成拳諺所云:“遲緩失機勢,處處受人制”的必然結果。
所以內家拳家總是不厭其煩的告誡學者力戒遲緩,要求習練者通體無滯,絲毫不著力,不要讓絲毫重滯、阻澀、間斷參與式間。更須綿綿不斷,輕靈貫穿,則智慧生,敏捷現矣。
3、歪斜:上不領頂勁,中不守重心,下不把閭舵,頭容不正,線路(脊椎)不澀,外不能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身體前俯後仰,左歪右斜,前後左右失衡之謂也。
凡內家拳術歷來忌歪斜,講究“立身須中正安舒”。中正者,不偏不倚之謂也。安舒者,自然舒適,不緊張用力是也。內家拳視“立身中正”為身法的第一要素,這是因為它是拳式姿勢之準則,是人體運動時下盤穩固的基本條件之一。
王宗岳拳論有“立如秤準,活似車輪”句,可見立身平正是活似車輪的先決條件。行拳站樁如若頭無虛領頂勁,左右傾側;挺胸僵立,上重下輕;兩腿雙重,虛實不明;聳肩揚肘,手法含糊;忽高忽低,萎膝老步;提腰扭臀,轉動不靈;東歪西斜,規矩盡失,也就無中正安舒可言了。
從生理上講,頭懸身正是非常正確的姿勢。這樣可以保持頸椎脊椎的自然垂直狀態。也就是俗說的“豎線路”。它可以使頸椎中的神經中樞——延髓及脊椎中的脊髓不受任何壓逼。延髓中有四對腦神經,是管理呼吸、心搏等重要反射的中樞,故有“生命中樞”之稱。脊髓上連延髓,有頸、胸、腰和尾神經。是
周圍神經與腦的通道。“立如秤準”,即不歪斜。從而保持了這一通道不受擠壓,暢通無阻,這樣也就能保證肢體運動“活如車輪”了,尤其是腰胯的運動更是如此。
拳學上有關“立身中正”的論述不勝枚舉。如王宗岳《十三勢行功歌》說:“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清代
武禹襄《十三勢行功心解》說:“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又曰:“腰如纛”。許宜平有“喉頭永不拋”句。沈壽《常山蛇陣訣》說:“不偏一隅藝始高。”以上論述,皆言立身中正,忌歪斜。若腰不松,不正直,則造成臀部高聳,身體前傾,有前傾勢必有後仰,若尾閭失中,即尾骨不能對動向起到舵的作用,難使動作在任何角度,任何方向上“身正”,則神必不能貫頂,力必不能由脊而發。發出的勁也絕不可能均衡完整,專注一方。歷代先賢雖都沒有讀過物理學、人體
運動生物力學,但拳術的實踐告訴他們,如果不符合“立身中正”這一客觀真理,那么人體在拳術運動中就難以穩定,即使不傾跌倒地,也無法克敵制勝。近代有人提出“斜中寓正”、 “偏中求正”的理論,這是違反人體運動生物力學的,是不足為訓的,是不可取的。這只能為對手順勢借力創造條件。在這方面的實戰教訓難道還不夠多嗎?
《沈壽拳訣選》“四平訣”說:“心平則氣正,眼平則意正,頂平則頭正,肩平則身正。”這就具體說明了,如何通過“心、眼、頂、肩”順序,逐步調整做到不偏不倚,,無歪斜的正確姿勢,使自己的重心永不偏離自身的“底盤”,但須知站樁行拳原備身法,身法種種,不勝枚舉。所以身法中正並非叫你昂首直立,生硬挺霸;所謂“不偏不倚”,實非完全是形跡之謂,“乃神自然得中之謂也”。
吳公藻曾言:“重心為全體之樞紐,重心立,則開合靈活自如;重心不立,則開合失其關鍵。”陳鑫言:“身法正者,身樁端正,無所偏倚,虛靈內合,故不懼他人推倒”。可見“立身中正”是支撐八面,自立於不敗之地的先決條件。這也就不難明白內家拳視“歪斜”為大忌的原因了。
4、寒肩:肘不能沉,肩不能松,肩胛緊鎖,兩肩高聳,狀如立寒冬溯風之謂也。以致氣血不通,勁路不暢。造成上勁不能由脊發,貫勁於指梢;下不能虛胸盈腹,引氣達丹田。
內家拳有“松肩沉肘”的基本要求,或稱“松肩垂肘”、“
沉肩墜肘”、“垂肩沉肘”、“沉肩曲肘”。總其所言,無非指肩關節須松沉,使鎖骨平準而微下沉,肘關節始終保持適度的彎曲和沉垂。從而達到“三垂”,即氣垂、肩垂、肘垂。氣垂則氣降丹田,身穩如山;肩垂則臂鬆勁活,肩催肘前;肘垂則兩膊自圓,能固兩肋。這樣才符合“勁以曲蓄而有餘”的技擊原理。拳諺云:“手如兩扇門”,則肩胛就是門的軸,即為樞紐。同時上肢又為手三陽經(即手陽明(大腸)經、手大陽 (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及手三陰經(即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之所在。從技擊角度看,肩若不能松垂,兩肩聳起,則氣血亦隨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肘若不能曲墜,揚肘懸起,則勁力滯澀於肩肘,則守不能上護頭面,中不能護胸腹,下不能護襠膝。即手起不了“兩扇門”的作用。此外,雙肩聳起,勢必導致胸背腰脊的僵硬,使經絡為之阻塞,同時壓迫了頸動脈,使大腦失氣血。頭為六陽之首,“百脈之宗”。十二經之中,六條陽經上行於頭,而六條陰經亦通過“別道奇行”匯合於頭。頭為周身之主,為全身綱領,五官百骸莫不本此為向背。寒肩的結果,使輸送氧氣和血液的頸動脈受阻迫,造成大腦缺氧少血,從而使大腦指揮失靈,智慧頓失;肩不能松沉,氣血涌擁胸際,則上重下輕,腳跟浮起;氣不能貼背,真氣不能自任督而行周天,遍體僵塞,則虛靈蕩然無存,勁力頓失,變化全無矣。同時,寒肩亦使手臂伸縮轉纏不能鬆柔圓活,也易被對手採用撅臂等手法挫之。從醫療保健角度來看,聳肩揚肘,造成肺等內臟經常向上提著,如俗說的“提心弔膽”、“挈心契肺”,使之處於緊張
狀態。又使氣血瘀塞於頸、脊、肩、肘等關節,而難以達到頭及指端,情緒緊張又使氣血不能平和暢達,周流於人體內外,致使內不能松臟腑,外不能柔腠理;內不能維陰陽之平衡,外不能防邪氣之侵襲。在改善健康方面也難獲得預期的效果。相反,如肩肘關節充分松沉圓活後,全部手臂的伸縮纏繞,就如同柳絲盪風,活潑而無滯機。從人體解剖學分析,肩關節是上肢極為重要的環節,因為肩關節活動範圍大,在肩部有
三角肌把肱骨、肩胛骨、鎖骨連在一起;有背闊肌把腰椎、肱骨連在一起;有胸大肌把肱骨、胸肋骨、鎖骨連在一起。所以,“沉肩垂肘”就會引起連鎖效應,使胸背部松沉下來,從而使內臟放鬆,體內布滿中和之氣,五臟平和,舒適滋潤,充滿美意,達到這種平靜寧和的境界,身體自會健康了。
5、老步:兩腿虛實不明,步法遲澀不靈,上下難以相隨,前進後退無方,摺疊轉換雙重,舉措張罔失措之謂也。
內家八樁步法僅一種步型,即“二字
馬步”。內家拳的步法有:口步、後步、碾步、沖步、撒步、曲步、塌步、斂步、坐馬步、釣馬步、連枝步、仙人步、分身步、翻身步、追步、逼步、斜步、紋花步,稱為練步十八法。前列步法,系原式所有,由博返約,實則僅五步而已。也就是後來廣義的內家拳稱謂的八法五步是也。
論拳法,不能捨身法而言步法,亦不能離步法而言身法。’拳經云:“有不得機得勢者,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所謂腰腿者,即指身法步法而言。所謂散亂者,即身僵腿澀,氣滯血瘀,神馳意迷,力板勁散,失機失勢之謂也。可見散亂之病,病源無非是身法和步法。發生於身法,則上體呆滯,運用輒乖,發生於步法,則兩腿虛實不明。虛實不能分,則“後腿不能送前腳”,“實腳不能送虛腳”,從而造成步伐笨重,行步滯澀不靈,無法做到“邁步如貓行,行步如膛泥”。這樣勢必導致腰腿各自行事。造成周身不能節節貫串,內勁無以聯貫完整,上下不能相隨。自然也就進退失據,閃展失誤,騰挪失靈,失機失勢了。
“機者,朕兆、動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也”。“勢者,形態、靜勢,靜而已形無有之趨者也。”內家拳(樁)動時存靜勢,靜時寓動機,動靜互為其根,此內家之妙也。“混沌未判,鴻蒙未開,本無動靜,何有陰陽?”陰陽始於動靜,故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以靜而成勢,以動而成機,機中有勢,勢牛有機,機勢難分。得機即得勢,得勢為得機。俗說:“機勢並得,服手服腳;機勢皆失,綁手綁腳。”所以內家拳是不允許“老步遲頓”的。
6、腆胸:腆者,挺凸也。腆胸即為過於矜持,努氣挺胸,氣涌胸際,神凝血滯,上重下輕,根腳拔起之謂也。
人體上身全賴脊椎骨支撐,故脊椎骨在人身猶如屋宇之棟樑。平時,人的脊椎骨呈自然彎曲狀。為求輕靈,行拳站樁上虛領頂勁,以契其綱領,下尾間斂垂,以豎其線路。這是因為百會虛頂與會陰斂垂,二點成一直線。上虛頂,下斂垂,即可使通體準直,符合“立身中正安舒”之要求。如腆胸,則成三點之勢,三點又不在 —:條直線上,則成干涉之狀。以致上不能虛頂,則綱不能舉;下不能斂垂,則目不能張。周身骨骼無法正直,筋肉不能順遂,破壞了立身中正,破壞了松靜輕靈的
充分必要條件,造成經絡血脈凝淤於胸;氣血浮涌結障於胸;肌肉筋骨僵硬於胸;勁力阻斷滯塞於胸。此外,胸部緊張,又破壞了呼吸的自然深長,妨礙血液回流心臟。考究全身則無一是處也。偶有動作,無不受掣肘。臨敵對陣,必為人所制,於健身更是百害而無一利。故腆胸為內家之一大害也。
7、直立:僵直而立,全無戒備之謂也。
支撐物體的底基稱為底盤,在物理學上稱為“底面積”。例如鐘座就是鐘的底盤。行拳站樁,二腳外緣的聯線範圍以內的面積,就構成了人體的底盤。
行拳站樁及競技運動中,人體的重垂線如能保持在底盤範圍內,那么人體就處於相對的穩定狀態。反之,如重垂線超出底盤,在沒有依託的情況下,又無法依靠樁步、騰空、步隨身換等技術,使之重新納入底盤,人體就會發生傾跌現象。
在拳術運動中,拳家會通過坐腰落胯、圓襠斂臀等措施,也就是通過蹲坐姿勢,保持兩腳齊整地踏實,端正身法,虛胸實腹,取得支撐八面,穩固厚重的“底盤”。一般來說,直立的底盤較小,重心較高,其穩定性較差。反之,兩腳距離越大,其底盤越大,重心越低,穩定性相對也較好。但是,人是兩足的靈物,不管你怎么大步站立,底盤總有窄的一面。而且步距愈大,步隨身換相對也較困難。於是,在實際的拳術及競技運動中,既要把對方的重垂線擊出底盤,又要使自己的重心相對穩定,就成了拳術及競技運動中的深邃學問了。
我們試比較直立與最大步距之間的優缺點。
直立狀態,底盤小,重垂線易偏離底盤;重心高,相對穩定性差。但重心高,如跌仆,則倒地所需時間長,如步法身法靈活,則便於補救。但勁力難以起腳跟,失卻根本。
最大步距狀態,底盤大,重垂線不易偏離底盤;重心低,相對穩定性較好。但步距大,步法遲澀不靈。重心低,如跌仆,則倒地所需時間短,加上步澀,難以補救,。
從比較中可以看出,拳家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在直立和最大步距狀態下尋找、調整最適合自己的最佳步距,在取得相對穩定性的基礎上,取得最大的靈活性。以確保穩定與靈活的統一。取得支撐八面,穩如泰山的“底盤”。經過大量的實踐,拳家們在調整、選取最佳的步距後,再採用“四六步”或“三七步”較符合上述原則;而直立步,尤其是僵直而立,全無戒備的狀態則為最差狀態。拳諺說:“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所以內家拳力戒直立。 8、軟步:軟襠萎膝,疊步“過勁”,足膝偏撇,掀腳拔跟之謂也。
襠部即會陰部,站樁行拳,襠要圓而虛,要裹襠、吊襠,不可夾襠(尖襠)、平襠。它的原理與拱型橋洞建築是相似的,這是因為拱型的抗壓承重能力大於尖形及水平形。兩胯根撐並,兩膝呈微向里扣之意,襠自然能圓。會陰處虛虛上提,不使其有下盪之意,襠自然能虛。襠的虛圓,使胯骨的骨節撐開;胯骨節周圍的韌帶極緊,必須撐開撐圓至足,以增加其伸縮旋轉的靈活性和擴大其活動的幅度,使下盤輕靈而旋轉無滯,並加強腿部的彈性和弓勁。而軟襠,即表現在仆步、弓步、馬步等步法時,襠部全部下落,軟弱無力地貼近地面,似同癱瘓。這樣不但起身費勁,遇到對方進逼,就會癱倒在地。
所謂萎膝,也叫“軟腿”,主要表現在弓箭步時,後腿膝部向下彎曲。所謂“弓箭步”,顧名思義,是“前腿如弓,後腿如箭”的意思。技術要求為前腿弓,後腿蹬,因而也稱之為“弓蹬步”,其後腿膝關節必須保持一定的松沉度,不可蹬得僵直,做到自然地直而不僵,符合“勁以曲蓄而有餘”。但如相反地走向另一個極端,使後腿向下曲而不直,就成軟腿萎膝了。拳訣說:“勁起於腳,發於腿。”作為進攻性的弓箭步,如果出現軟腿萎膝現象,下盤出現支撐與後蹬無力,出擊也就無勁可言了。
犯此毛病的拳家,大都是誤解了古典拳經中“
曲中求直”之意。所謂“曲中求直”,其原意是“曲以蓄勁,直以發放”。是就發力的蓄髮方式而言的,根本不是叫人做“軟腿萎膝”的弓箭步。但有時為了突出下沉的氣勢,也有使前腿弓至脛骨豎直為度,後腿微微開膝,膝尖微轉向外側。這時,後腿的膝部雖有微小的彎曲,但因為微小的彎曲是撐開的,而不是向下彎曲軟垂的,它導致襠部的拱度和弓勁增大,自然不屬於軟腿萎膝之列。
所謂疊步,顧名思義,是步子重疊的意思。表現在弓箭步或虛步時,前後兩腳其橫間隔過窄,使前後兩腳踏在同一直線上,“疊步”兩腳前後相疊,造成底盤過窄過小,重心就會不穩。“自立不穩,如何發人?”遇敵襲擊我之側翼,就不免有傾跌之慮。
“過勁”表現為弓箭步前腿膝尖的垂直線超過腳尖,使身體重心過於偏前,易為人引進落空而跌仆。
所謂足膝偏撇,就是足尖的方向和膝尖的方向不一致,從而造成扭曲。以致使起於腳的勁,滯澀於膝間,無法經由腿,而腰而脊,形於手指。勁力無法貫穿順達,下盤亦不穩固,臨敵對陣無有不敗之理。
掀腳拔根,表現在各種步法的定式時腳掌的掌心不能含空,全掌貼住踏實地面,造成部分掌緣翹起,離開地面,甚至拔起腳跟。以致不能利用地球這一最大的質量 M,守不能將敵方的勁力通過地面化解於無蹤;攻不能勁起腳跟,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發揮最大的威力。攻守無當,失機失勢。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軟步”是屬於下盤系列的問題,而下盤是平衡和支撐全身的根基,基礎不紮實,不靈活,就好比空中樓閣。拳諺說:“自立不穩,如何發人;下盤不靈,何來虛靈?”是故,內家拳視軟步為大忌。
9、脫肘:肘部懸揚,猶如肘關節脫臼之謂也。
脫肘也稱為“懸肘”、“揚肘”、“寒肘”、“抬肘”或“舉肘”。拳諺有“肘不貼肋”、“肘不離肋”兩句很辯證的話。“肘不貼肋”,就是使腋窩保持適度懸空,保證肘部有足夠的迴旋餘地。“肘不離肋”,就是在保證肘有迴旋活動餘地的情況下,肘儘量靠近,不離開肋部,便於保護兩肋兩腰要害部位。以免肘部揚起,造成舉高腋空,“側門”(兩脅側門)大開。側門空虛,易為敵所乘。此外,肘部舉揚,肩、肘、腕等關節自然就難以松沉,造成氣血阻塞,勁力滯澀,兩臂無勁,勁不能由脊發,亦不能貫於手指,攻不能放人致遠,近乎外家之斷勁矣。所以古今內家拳無不力克脫肘惡習的。
10、戳拳:腕骨不正,握拳不直,形如印戳,拳與前臂不在同一直線上,猶脫榫的錘子之謂也。
內家拳的拳形為四平拳,即拳的四維均須平整。握拳的形式,以中指領先,四指併攏捲曲,指尖稍微觸貼掌心。然後將拇指輕輕蓋壓於中指中節,形成四平拳。因內家拳乃柔中寓剛之術,不以剛硬為能,所以握拳亦不宜緊實,外形似緊非緊,內則大松,以鬆柔為好。但雖為松握,須有團聚之意,使之有分之不開,擊之不散的作用。握拳時,拳背須與前臂
齊平,腕骨正直,腕背自然伸直,不可歪曲,不可內拗或外突;形成戳拳。若用戳拳猛擊敵人,遇到阻力,首先會使自己的腕關節扭斷或扭傷,擊人的力量也會大打折扣。所以戳拳只有形式上的“美觀”,沒有任何技擊價值。古今內家拳術好手是決不會有這種中看不中用的戳拳習慣的。
11、扭臀:扭臀亦叫“晃臀”、“擺臀”、“搖臀”、“游臀”。是尾閭不正,臀部外突,或臀部時而前順,時而後撅,或扭來扭去,如“游魚擺尾”之謂也。
臀的生理構造是外突的,外突的臀部,在行拳過程中,容易引起臀部的扭擺和晃動。或時而前順,或時而後撅,或扭來扭去。常會造成“點頭哈腰”,前俯後仰,破壞了“立身中正”,或是“游魚擺尾”,破壞了“尾閭中正”,喪失了舵的作用。致使發勁無定向,放勁失平衡,勁不能“專注一方”。所以內家拳家提出“斂臀”或叫“護臀”的技術規範。要求站樁時不要撅起臀部,應向里稍微收進,儘量放鬆臀部和腰部的肌肉,輕輕使臀肌向外下方舒展,然後再輕輕向里向前收斂團聚,就像用臀把骨盆裹護起來,把小腹承托起來那樣,這樣配合虛領頂勁、松腰落胯、圓襠,就能使尾閭的舵向作用相對穩定,從而保證“尾閭中正”,“立身中正”。有助於增強脊柱的靈活性和背脊的彈性,同時,斂臀也相對降低了身體的重心,有利於動作的平衡和蓄、引、拿、化、發勁的穩健,有助於“力由脊發”,發勁渾整,專注一方。
12、曲腰:“點頭哈腰”,中軸扭曲之謂也。
拳諺曰:“點頭哈腰,武藝不高。”或稱“低頭貓腰,傳授不高”。形象地描述了曲腰的弊病。
“腰為一身之主宰”,是人上下體轉動的關鍵,對協調全身動作,調整重心,平衡身體,輸送勁力,都起主導作用。
內家拳對腰的要求是松而沉著,直而不僵。“松而沉著”,使下盤穩固有力而不失輕靈,“直而不僵”,使中軸旋轉穩定靈活而不失沉著。這樣方能做到支撐八面而穩固厚重,八面轉換而輕靈圓活。
此外,腰部的“松而沉著,直而不僵”,避免了脊椎的生硬挺拔,使脊椎有正常的自然“彎曲”,形成了俗說的“身弓”,增加了脊柱的彈性,緩解了行拳過程中所產生的震動,既起到了護腦的作用,又穩定了重心,平衡了身軀。這樣才能使“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
其實,“曲腰”本身就屬於“歪斜”的範疇。這裡的內容可視作對“歪斜”的進一步說明。而內家拳術把“曲腰”單獨視作一大忌,可見對它的重視了。
13、開門捉影:撒開兩臂,“正門”大開;探頭探腦,如捕風捉影之謂也。
’
胸腹為“正門”,也稱為“大門”、“紅門”或“
洪門”。人之五臟六腑皆位於胸腔和腹腔,是不能有絲毫疏忽,受到傷害的。在競技運動中,除運用身法的閃展騰挪來避免受到襲擊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四肢來護衛。尤其是依靠兩臂來護衛。拳諺說:“手是兩扇門,全靠腿打人。”其中說的是兩臂的防守作用,上護頭面,中護胸、心窩、胃脘、肋腋與腰側,下護小腹、襠部。如果撒開兩臂,無疑將胸腹要害暴露於敵,任其上下其手。這是十分危險的,輕則受傷,重則致命。所以內家拳學從健身、技擊的要求出發,提出了“沉肩垂肘”、“肘不貼肋”、“肘不離肋”、“兩膊相系,不離中線”。“三尖相對守中央”的技術規範。所謂“中線”,即以頭頂百會至尾骨為一線。所謂“中央”,即以鼻與臍為界。兩手運作各緊緊護住自己的半個身,即左手護住左半身,右手護住右半身,在圓轉過程中,兩手的運行路線在“中線”、“中央”處稍加重疊。沈壽拳訣說:“兩手亂環不離中”,“當中一擊首尾動”,“攻我身軀首尾保”。即是形容兩手似蛇之首尾,緊緊護住“正門”和“側門”,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基礎上伺機擊敵。
關於頭,上文已有提及。頭為“百脈之宗”,“六陽之首”。十二經絡中,六條陽經上行於頭,而六條陰經則通過各種“別道奇行”匯合於頭。頭為全身之綱領,綱舉目張,身法的穩定,脊椎的中正,腰胯的轉換,眼法的平準,呼吸的順暢,步法的靈動。總之,心、意、精、氣、神,手、眼、身、法、步,無不與俗稱“六斤四兩”的頭有關,都需要從“頭”做起。頭位於人的最高位,雖然僅僅只有“六斤四兩”,然而影響很大。若“探頭探腦”,一則形象不美,二則“首腦”暴露於敵,易為敵所乘;三則破壞了立身中正,更易產生由“探頭探腦”所引起的連鎖問題。例如強項硬頸,精神不專,身體失衡,行動遲澀,虛實不明,歪斜等問題。可以說幾乎與其他內家的十三禁忌全部相關聯。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探頭探腦,“開門捉影”,是必須認真克服的。
14、雙手齊出:即用“二隻拳頭打人”,一發無餘,不作後顧之慮之謂也。
出者,過頭也。過直也。所以,“雙手齊出”並不是絕對地簡單地反對用二隻拳頭打人,更不是反對雙按、雙動、雙推等拳法。而是反對“兩膊不相系”,“首尾 (兩手)不呼應”,上下不協調、不相襯、不相隨,這是因為首尾無呼應,則首尾無法互保,防守出現漏洞,攻擊必現破綻;上下不相隨,則手到步不到,形如斜塔,就不免有自行傾跌之慮,更談不上臨陣對敵了。或步到手不到,錯失良機,為敵所乘。
雙手齊出的另一種表現為,兩臂挺直,出手過遠。知內家拳站樁行拳須周身內外三合,表現在外三合,即各關節左右合住,上下對齊,兩手兩足等對稱合住,手與足、肘與膝、肩與胯合住。開則俱開,開中有合;合則俱合,合中有開。這樣就要求兩臂不能挺直,出手太遠,做到“勁以曲蓄而有餘”。避免重心前移,被人乘勢借力牽動,因失重心而跌仆,也避免被人乘機入侵。
內家拳十四禁忌,其實質是互相關聯的,不能截然分割。深刻理解,真正明了它的內容,不但對學習掌握內家八樁(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還掌握了研究評判內家拳的重要尺度,內家拳也就易於向大乘階段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