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術(刻版印刷)

雕版印刷術

刻版印刷一般指本詞條

雕版印刷術是中國古人的重要發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圖文進行印刷的技術,它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幾個階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然後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板,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板上,再根據每個字的筆劃,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後,就可以印書了。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開始普遍使用。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雕版印刷術
  • 別名:雕版印刷
  • 分類:印刷術
  • 定義:在版料上雕刻圖文進行印刷的技術
  • 發明時間:唐朝
  • 材料: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刀
印書方法,發展歷史,背景,發明,雕版印刷發展,彩色套印流行,《弘簡錄》記載,史料記載,工作原理,相關內容,敦煌藏經洞,五代發展時期,兩宋成熟時期,帝王重視,

印書方法

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一下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著,用白紙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乾淨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後,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印刷成功了。這種印刷方法,因為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稱它為“雕版印刷術”。

發展歷史

背景

如果說自上古以來約4000年的文化發展,為印刷術的發明創造了規範的文字、雕刻技術、物質材料及圖文轉印術等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這些條件大約到公元3世紀都已十分成熟了)。到了唐朝。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科技的鼎盛時期。在國家統一、政治開明、文化繁榮的社會氛圍下,人們對書籍產生了大量的需求。所有這些都為印刷術的誕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發明

唐朝發明雕版印刷術,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早期印刷活動主要在民間進行,多用於印刷佛像、經咒、發願文以及曆書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鋒紙印普賢像,施給僧尼信眾。1966年在西安市西郊西安柴油機械廠發現雕版梵文陀羅尼經咒單頁,刻印於 704—751年之間,為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現收藏在英國倫敦博物館的唐鹹通九年(868)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的《金剛經》,是現存最早的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此件由7張紙粘成一卷,全長488厘米,每張紙高76.3厘米,寬30.5厘米,卷首刻印佛像,下面刻有全部經文。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純熟,圖文渾樸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濃厚勻稱,清晰鮮明,刊刻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
824年,元稹白居易詩集作序,說道:“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街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模勒即模刻,持交酒茗則是拿著白詩印本去換茶換酒。可見到九世紀初,印刷術的套用已由佛教咒語而擴大到人民喜歡閱讀的詩歌方面去了。835年前後,四川和江蘇北部地方民間都曾“以板印曆日”,拿到市場上去出賣。當時有人說民間所印曆書“已滿天下”,可知還不只四川和江蘇兩地印造。883年,成都書肆能看到一些“陰陽雜記占夢相宅九宮五緯之流”的書,和“字書國小”,“率皆雕版印紙”……在印刷術發明後的最初二百年內,它已經是人民大眾普及文化的一種重要媒介。

雕版印刷發展

9世紀唐朝中後期時,雕版印刷的使用已相當普遍。五代時期,不僅民間盛行刻書,政府也大規模刻印儒家書籍。自後唐明宗長興三年(932)起,到後周廣順三年(953),前後二十二年刻印了九經、《五經文字》、《九經字樣》各二部,一百三十冊。宋代雕版印刷更加發達,技術臻於完善,尤以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陽、四川的成都刻印質量為高。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張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經》,費二十二年,計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達十三萬塊之多,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書。
宋代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元、明、清三代從事刻書的不僅有各級官府,還有書院、書坊和私人。所刻書籍,遍及經、史、子、集四部。

彩色套印流行

彩色套印於北宋初年就在四川流行有“交子”,即用朱墨兩色套印的紙幣。14世紀時元代中興路(今湖北江陵),用朱墨兩色刊印的《金剛經注》,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到16世紀末,套色印刷廣泛流行。明代萬曆年間的閔齊、閔昭明、凌汝享凌初凌瀛初都是擅長套色印刷術的名家,清代套色印刷技術又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這種套色技術與版畫技術相結合,便產生出光輝燦爛的套色版畫。明末《十竹齋書畫譜》和《十竹齋箋譜》都是古版畫的藝術珍品。

《弘簡錄》記載

根據明朝時候邵經邦弘簡錄》一書的記載: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收集封建社會中婦女典型人物的故 事。編寫了一本叫《女則》的書。貞觀十年長孫皇后死了,宮中有人把這本書送到唐太宗那裡。唐太宗看到之後,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來。
貞觀十年是公元636年。《女則》的印行年代可能就是這一年,也可能稍後一些。這是中國文獻資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從這個資料來分析。可能當時民間已經開始用雕版印刷來印行書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則》印出來。雕版印刷發明的年代,一定要比《女則》出版的年代更早。
到了九世紀的時候,中國用雕版印刷術來印書已經相當普遍了。

史料記載

唐朝時候,詩人白居易把自己寫的詩編成了一部詩集——《白氏長慶集》長慶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825年1月2日),白居易的朋友元稹給《白氏長慶集》寫了一篇序文,序文中說:當時,揚州與越州一帶,有人把白居易的詩“繕寫模勒”,在街上販賣,或換做茶酒。這裡的“模勒”兩字就是雕版印刷的意思。
舊唐書
《舊唐書》還有這樣一條記載,大和九年(公元835年)12月,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曆書。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據另外一些古書的記載情況是這樣:當時劍南、兩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曆書,在街上出賣。每年,管曆法的司天台還沒有奏請頒發新曆,老百姓印的新曆卻已到處都是了。頒布曆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權,東川節度使馮宿為了維護朝廷的威信,就奏請禁止私人出版曆書。曆書關係到農業生產,農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雖然唐文宗下了這道命令,民間刻印的曆書仍舊到處風行。就是在同一個地區,民間印刷曆書的也不止一家。
黃巢起義的時候,唐僖宗慌慌張張逃到了四川。皇帝也逃跑了,當然沒有人來管理禁印曆書的事了。因此,江東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編印了曆書出賣。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有兩個人印的曆書,在月大月小上差了一天,發生了爭執。一個地方官知道了,就說:“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麼關係呢?”曆書怎么可以差一天呢?那個地方官的說法真叫人笑掉了牙。這件事情卻告訴我們,單是江東地方,就起碼有兩家以上印刷曆書。
《家訓》
當時跟著唐僖宗逃到四川的柳毗在他的《家訓》的序里也說,他在成都的書店裡看到好多關於陰陽、雜記、占夢等方面的書籍。這些書大多是雕版印刷的。可見當時成都的印刷業比較發達,不但印曆書,還印其他各種書籍了。
唐代刻印的《金剛經》
唐朝刻印的書籍,保存下來只有一部鹹通九年刻印的《金剛經》。鹹通九年是公元868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這一千多年前的印刷品,是怎樣保存下來的呢?這裡還有一段故事。
甘肅墩煌東南有坐鳴沙山,早在晉朝的時候,有一些佛教徒在這裡開了山洞,雕刻佛像,建築寺廟。山洞不斷增加,佛像也跟著增多,人們就把這裡稱為“千佛洞”。一九零零年,有一個王道士在修理洞窟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密閉的暗室,打開一看,裡面堆滿了一捆捆紙卷,其中有相當多的紙卷是唐代抄寫的書籍,還有一卷是唐代刻印的《金剛經》。
這部《金剛經》長約一丈六尺,高約一尺,是由七個印張粘連而成的卷子。卷首有一幅畫,上面畫著釋迦牟尼對他的弟子說法的神話故事,神態生動,後面是《金剛經》的全文。卷未有一行文字,說明是鹹通九年刻印的。這本書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雕板印刷書籍。圖畫也是雕刻在一塊整版上的,也許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畫。
印刷術的錯誤理解
到了五代時候,有個封建官僚叫馮道。他在短短的五個朝代中做過四個朝代的大官,是個卑鄙無恥的傢伙。他看到江蘇、四川等地人民販賣的印本書籍,各種各樣都有,單單沒有儒家經典,就在後唐長興三年向皇帝建議雕版印刷儒家經典。當時共印九種經書,經歷了四個朝代,直到後周廣順三年,先後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才全部刻成。因為這次刻書影響比較大,後來竟有人認為印刷術是五代時候馮道發明的,這當然是錯誤的。
北宋《大藏經》
到了宋朝時候,印刷業更加發達起來,全國各地到處都刻書。北宋初年,成都印《大藏經》,刻板十三萬塊;北宋政府的中央教育機構——國子監,印經史方面的書籍,刻板十多萬塊。從這兩個數字,可以看出當時印刷業規模之大。宋朝雕板印刷的書籍,已知的就有七百多種,而且字型整齊樸素,美觀大方,後來一直為中國人民所珍視。
板材劃分
宋朝的雕版印刷,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銅板雕刻。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北宋“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刷廣告所用的銅版,可見當時也掌握了雕刻銅版的技術。
說起印製書籍,雕版印刷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創造。一種書,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寫不知要快多少倍了。
可是用這種方法,印一種書就得雕一回木板,費的人工仍舊很多,無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書籍,有些書字數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萬一這部書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么,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沒用了。有什麼辦法改進呢?

工作原理

雕版印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將書稿的寫樣寫好後,使有字的一面貼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木版上的反體字墨跡刻成凸起的陽文,同時將木版上其餘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約凸出版面1~2毫米。用熱水沖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過程就完成了。印刷時,用圓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勻刷於板面上,再小心把紙覆蓋在板面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文字或圖畫的正像。將紙從印板上揭起,陰乾,印製過程就完成了。一個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張,一塊印板可連印萬次。刻板的過程有點象刻印章的過程,只不過刻的字多了。印的過程與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紙在下。雕版印刷印刷的過程,有點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陽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陰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紙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見,雕版印刷既繼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術,又有創新技術。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里發現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剛經”末尾題有“鹹同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樣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日期記載的印刷品。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開始只在民間流行,並有一個與手抄本並存的的時期。唐穆宗長慶四年,詩人元稹白居易的《長慶集》作序中有“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燁賣於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燁賣”就是叫賣。這說明當時的上層知識分子白居易的詩的傳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1944年,發現於成都唐墓,是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雕版印刷唐代尚未盛行。五代時期開始印製大部儒家書籍馮道始印“五經”。以後,經典皆為版刻本。宋代,雕版印刷已發展到全盛時代,各種印本甚多。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木。因此,對刻印無價值的書,有以“災及梨棗”的成語來諷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棗樹木。可見當時刻書風行一時。雕版印刷開始只有單色印刷,五代時有人在插圖墨印輪廓線內用筆添上不同的顏色,以增加視覺效果。天津楊柳青版畫仍然採用這種方法生產。將幾種不同的色料,同時上在一塊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於紙上,印出彩色印張,這種方法稱為“單版複色印刷法”。用這種方法,宋代曾印過“會子”(當時發行的紙幣)。單版複色印刷色料容易混雜滲透,而且色塊界限分明,顯得呆板。人們在實際探索中,發現了分板著色,分次印刷的方法,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幾塊印刷板分別載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於同一張紙上,這種方法稱為“多版複色印刷”又稱“套版印刷”。“多版複色印刷”的發明時間不會晚於元代,當時,中興路(今湖北江陵縣)所刻的《金剛經注》就是用朱墨兩色套印的,這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多版複色印刷在明代獲得較大的發展。明清兩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明代設立經廠永樂北藏,正統的道藏都是由經廠刻板。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龍藏,都是在北京刻板。明初,南藏和許多官刻書都是在南京刻板。嘉靖以後,到16世紀中葉,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相關內容

敦煌藏經洞

1900年,敦煌藏經洞被發現,內藏大量唐五代的文獻,除有大量的寫本外,也有不少印刷品,從而使人們能看到當時印刷品的風貌。 藏經洞發現後,先後有英國人、法國人、日本人、俄國人來到這裡,盜走了大量珍貴文獻,其中印刷品幾乎全部被外國人盜走,國人無不痛心。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率考察隊來到敦煌,盜走了大量文獻,其中就有著名的印刷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件現藏倫敦大英圖書館,這是印刷史上十分珍貴的一件印刷品。它為捲軸裝,前有刻工精美的插圖。後有刻印年代和施印者姓名,文字雕刻嫻熟精美,印刷墨色均勻而厚重。一般認為它是印刷術發展到很高水平的產品。從落款可知,其刻印年代為唐鹹通九年(868年),為王玠出資施印。該經全長5.25米,由7張印紙連線而成卷裝,每張紙高26.67厘米,寬75厘米。藏經洞發現的唐代印刷品中,還有乾符四年(877年)曆書和中和二年(882年)的曆書,以及字書《大唐刊謬補缺切韻》。藏經洞的印刷品。約有幾十件,反映了唐代中後期的印刷,已經發展到很高水平。不但刻印精良,而且品種齊全。

五代發展時期

五代十國只有53年,朝代更迭頻繁,各地割據,是一個動亂的年代。但在印刷方面,並未受很大的影響,而是在唐代的基礎上,持續發展,證明了胡應麟關於雕本“擴於五代”的論斷。五代印刷中,最為著名的是馮道(882—954年)主持刻印儒家的《九經》,是印刷史上劃時代的創舉,也是歷史上由政府主管的第一次大規模儒家經典的刻印。這次刻印工程是在國子監進行,也稱監本《九經》,它開創了國子監印書的歷史。這對以後歷代國子監印書有很大的影響。五代時。另一項印刷工程是駐守於甘肅西部一帶的軍事首領曹元忠(905—980年)主持的刻印佛像、佛經。曹元忠所印的佛經、佛像早已失傳。1900年敦煌藏經洞發現後,這些印刷品才大白於天下。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盜走文物五千件,其中就有曹元忠主持刻印的《觀音菩薩像》(5件),《大聖毗沙門天王像》(11件),《文殊師利菩薩像》(11件),《阿彌陀菩薩像》(5件),《地藏菩薩像》等。在1907年斯坦因的盜品中,也有同樣的印品。這些佛像印品,多為上圖下文的單頁。大都有刻印者、刻印年代,有的還有刻工姓名。例如在《觀世音菩薩像》下部就刻有“弟子歸義軍節度、瓜沙州觀察;曹元忠雕此印板。奉為城隍安泰、闔郡康寧;東西之游路開通;時後晉開運四年(947年)丁未歲七月十五月記。匠人雷延美”。曹元忠刻印的《金剛經》為折裝,也有刻工雷延美的姓名。其刻印年代為天福十五年(949年)。雷延美是我們現知最早的刻版工匠。曹元忠組織刻印的一批佛像、佛經有兩件刻有他的姓名。其他的五代敦煌印刷品大概也是由他和他的弟子所刻印,刻印都達到很高水平。五代時,由私人出資進行印刷活動的以蜀相毋昭裔(902—967年)最為著名,也可稱為歷史上第一個私家刻印書籍者。據《宋史》記載,毋昭裔印的書有《文選》、《初學記》和《白氏六帖》等。這些書都是自己出資刻印的。五代時,以杭州為中心的吳越經濟文化十分繁榮。以吳越國王(929—988年)為首的統治者,虔誠信奉佛教。刻印了較多的佛經。1917年浙江湖州天寧寺塔發現一件佛經印刷品《寶篋印經》,高7.5厘米,長60厘米,每行8—9字,卷首有圖像,圖像前印有:“天下都元帥吳越國王印《寶篋印經》八萬四千卷。在寶塔內供養。顯德三年丙辰歲記”等文字,可知為公元956年所印。1924年杭州雷峰塔倒塌,在塔磚孔中發了另一件吳越國印佛經《寶篋印陀羅尼經》,框高5.7厘米,長205.8厘米,每行10—11字,圖前印有“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國王造此經八萬四千卷,捨入西關磚塔,永充供養,乙亥八月日記”,乙亥年為975年,已為宋開寶八年,但宋的統治還未達及吳越。魯迅的《論雷峰塔倒掉》一文,記述了這件事。當時人們為了尋找印經,幾乎將塔磚全砸碎了。1971年於浙江紹興塗金舍利塔中發現另一件吳越國印的《寶篋印陀羅尼經》,當時置於10厘米長的竹筒內,其刻印年代為“乙丑”年,即965年。除了發現的上述幾件印刷品外,據記載,當時杭州靈隱寺高僧延壽(904—975年)也印過十多種佛經和佛像,總數達40萬份。首府設於江寧(南京)的南唐,據史載也印了很多書,著名的有劉知幾(661—221年)的《史通》和徐陵(507—583)所編的《玉台新詠》。

兩宋成熟時期

繼五代之後,從公元960年至1279年。在這一時期。印刷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雕版印刷技術更趨成熟,印書量大增,印書品種包括儒家道家、佛教以及諸子百家,經史子集等各個門類。在印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印刷的成熟鼎盛期。 宋代翻開了印刷史上輝煌一頁。印刷術經過唐、五代幾百年的發展,技術已日臻成熟,進入宋代後,由於政府的重視和提倡,印刷業大興,揭開了印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宋版書流傳到今者已為數不多。歷代藏書家都以擁有宋版書為榮。素有“一頁宋版書,一兩黃金”之稱。因為宋版書不僅年代久遠。而且校勘精細。刻印精良,紙墨上乘。這都表現了當時高超的印刷技藝。

帝王重視

宋代以文治國,幾代帝王都十分重視文化的建設,宋代建國不久,就組織編寫了《太平廣記》、《太平御覽》和《文苑英華》三部大型叢書,總計2500卷。隨後又編寫了《冊府元龜》、《資治通鑑》等大型史書,並在國子監刻印了《說文解字》、《十三經》、《十七史》等大型叢書。宋代民間印刷業的興盛,開創了書籍作為商品廣泛流通。在印刷史和版本學上分別將私人刻本稱為家刻本、家塾本、坊刻本、書棚本等。家刻本多為文人及大戶人家刻印自己或祖上所著書籍,也刻印自己認為珍貴的書。這類刻本多為贈送或低價出售,不以營利為主。例如,詩人陸游之子多次刻印其父的詩集,以贈親友。在民間印刷業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書坊刻書。宋代的書坊類似於現代的出版社,它集編書、印書、賣書為一體。它的特點是以營利為目的,由於有著市場的競爭,也很重視質量。宋代民間書坊印刷最為著名的有河南開封、福建建陽、浙江杭州、四川眉山以及江西等地。在唐、五代時期,佛教印刷品所占的比例很大,到了宋代。則以“經、史、子、集”四大類書為主體。印量及品種都大大超過佛經。但與前代相比,佛經的印量、規模等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據史載,僅佛經總集《大藏經》就有六次刻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