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範圍,行業優缺點,農產品市場,發展相關信息,發展展望,發展制約,發展規劃,發展現狀,發展意義,發展趨勢,發展市場,冷鏈,現狀,加拿大,中國,問題和展望,中國發展問題,中國發展期望,物流整合,
適用範圍
冷鏈物流的適用範圍包括: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
奶製品,朱古力;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藥品,所以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複雜,建設投資也要大很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由於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所以,食品冷鏈的運作始終是和能耗成本相關聯的,有效控制運作成本與食品冷鏈的發展密切相關。國內
肉製品消費將由250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1300萬噸左右,未來增長空間巨大。中國肉製品加工業已經經歷市場啟動階段,正值成長期。此階段的特點是消費群體迅速壯大,產量與銷售額持續增長。主要肉類人均占有量處在世界先進水平,肉類製品人均占有量遠低於已開發國家。在未來10年內,肉類加工業將進入一個新的高速發展時期。 肉類食品的消費除在城市仍有擴展的餘地外,在農村有著更大的增長潛力。隨著中國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類食品消費數量會在較長時期內持續增長。到2010年,國內肉製品人均年消費量將達10公斤,肉製品占肉類總產量比重將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達到已開發國家肉類轉化率1/3的水平。
速凍食品分析
速凍食品是利用現代速凍技術,在零下25攝氏度迅速凍結,然後在零下18攝氏度或更低溫條件下貯藏並遠距離的運輸、長期保存的一種新興食品,常見的有速凍水餃、速凍湯圓、速凍饅頭等。從1995年起,中國速凍食品的年產量每年已20%的幅度遞增,年產量接近1000萬噸。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各類速凍食品生產廠家近2000家,年銷售額達100億元。自1999年起的連續3年,全國連鎖超市中銷售的食品日用品中,速凍食品銷售額均名列第一。
速凍食品品牌中,三全、思念占據重要位置,並均以超過10%的市場占有率雄居第一集團。三全更以5億元的年銷售額成為全國速凍食品市場的龍頭企業。第二集團品類眾多,但每一種所占市場份額均十分有限。
速凍食品對貯藏運輸要求十分嚴格,必須保證在零下18攝氏度以下。專業化、社會化、並能不斷適應市場變化的速凍食品冷鏈配送體系尚未形成。
乳製品分析
自1990年,中國以牛奶為主的乳製品進入快速發展期。1990-2000的10年平均增長率為12.1%,位居世界第一。2003年產量達到1625萬噸,人均占有量達到10.4公斤/人。
一般情況下,生產的鮮奶都需要運至乳品廠進行加工,屬於鮮度要求嚴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運輸不當,會導致鮮奶變質,造成重大損失。為保證質量,鮮奶運輸有特殊的要求:為防止
鮮奶在運輸中溫度升高,尤其在夏季運輸,一般選擇在早晚或夜間進行;運輸工具一般都是專用的奶罐車;為縮短運輸時間,嚴禁中途停留;運輸容量要嚴格消毒,避免在運輸過程中污染,容器內必須裝滿蓋嚴,以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因震盪而升溫或濺出。
正因為如此,為了能保證質量,專業奶類企業大都是希望自己運輸,外包物流的意願不是很高。即使外包,大多也是部分區域短途配送和路線運輸外包,而且對技術和質量的要求比較高。
行業優缺點
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時機已經成熟,冷鏈物流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新鮮食品的需求,還能夠使食物在運輸途中儘量減少損失和浪費。雖然說冷鏈物流擁有眾多的優勢,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公眾認知度低、原有設備的落後等等。我們將對冷鏈物流行業進行一下“性格”分析。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產品儲藏保鮮技術迅速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農產品冷鏈物流得到較快發展。我國每年約有4億噸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冷鏈物流比例逐步提高。隨著冷鏈市場不斷擴大,冷鏈物流企業不斷湧現,並呈現出網路化、標準化、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態勢。在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的日益紅火時,優缺點也顯得日益明顯。
首先對冷鏈物流行業的優勢進行分析。第一,冷鏈物流提高了食品的保鮮能力,不會影響到食物的營養和味道,同時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存儲期限;第二,冷鏈物流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不同地域之間的食物輸送非常的方便,食物在運送到目的地時仍然很新鮮。第三,冷鏈物流為食品的安全輸送提供了保證,冷藏和冷凍食品需要一個完整的冷鏈物流對貨物進行全程的溫度控制,以確保食品的安全,而冷鏈物流可以實現裝卸貨物時的封閉環境、儲存和運輸等等。
其次是對冷鏈
物流行業的弱勢進行分析。第一,目前我國此行業的標準落實不到位,很多企業沒有按照國家標準執行,自律性差,行業發展舉步維艱。第二,設備落後、技術水平低,導致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第三,冷鏈物流理念推廣薄弱,冷鏈物流的要求比較高,相應的管理和資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溫物流要大,價格也相對偏高。而人們往往傾向於廉價的違規產品卻並不知情,由此也給冷鏈物流的發展添加了阻礙。
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勢頭還是不錯的,其中不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建議應該認真的分析此行業的“性格”,明確其優缺點,做到有的放矢,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應對自如。
農產品市場
據有關媒體報導,全國每年僅運輸途中腐爛變質的水果、蔬菜等食品價值約為700億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浪費。 這一損失正是由於採用不恰當的運輸方式所產生,如能在農產品運輸過程中引入
一站式冷鏈物流服務,才可最大限度減少果蔬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因此農產品冷鏈物流增長空間巨大,未來五年內社會投資將新增2000億元。到2015年,我國將初步建成農產品
冷鏈物流網絡服務體系,使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0%、30%、36%以上,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進入冷鏈系統的比重只有5%、15%、23%。在歐美日本等已開發國家,農產品進入冷鏈流通在95%以上。
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掌握三大特點:
1、建設投資大,系統龐大複雜。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複雜,建設投資也要大很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2、時效性。要求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由於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體系中的各個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所以食品冷鏈的運作始終是和能耗成本相關聯的,有效控制運作成本與食品冷鏈的發展密切相關。
3、高成本性。為了確保生鮮果蔬等在流通各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條件下,必須安裝溫控設備,使用冷藏車或低溫倉庫,採用先進的信息系統等。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統成本偏高。
農產品冷鏈物流:農產品冷鏈物流泛指水果、蔬菜、肉類等物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物品質量和性能的一項系統工程。它由冷凍加工、冷凍貯藏、冷藏運輸及配送、冷凍銷售四個方面構成。冷鏈物流需要綜合考慮生產、運輸、銷售、經濟和技術性等各個要素,並協調好各要素間的關係,以確保易腐、生鮮食品在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保值增值。冷鏈所適用的食品範圍包括蔬菜、肉類、水產品、奶製品和速凍食品等。
發展相關信息
發展展望
隨著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間併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中的翹楚!
由於一些企業不具備專業的冷鏈物流運作體系,也沒有冷鏈物流配送中心,而冷鏈物流中心的建設是一項投資巨大、回收期長的服務性工程,建立冷鏈物流中心顯然不適合他們。這些企業可與社會性專業物流企業結成聯盟,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實現冷鏈物流業務。
物流企業可與工商企業結成聯盟,先期按條塊提供冷鏈分割的
冷鏈運輸環節功能服務,輸出有針對性改進的物流管理和運作體系。冷鏈運輸是冷鏈物流的關鍵環節,尤其是乳製品要求嚴格,需要天天配送。
鮮奶的質量要求比較高,需要特殊條件的運輸,零售業與廠商結盟實現鮮奶的保質運輸。由於生產廠商有一整套的冷鏈物流管理和運作系統,能在運輸中保證鮮奶的質量,建立由廠商直接配送的運輸服務。例如,一些大型超市與
蒙牛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由蒙牛直接配送,利用蒙牛運輸要求和運輸工具直接到達超市的冷櫃,避免在運輸過程中的鮮奶變質,給超市造成重大損失,因此而影響蒙牛的信譽度。隨著合作的進展,與客戶建立起的合作關係趨向穩固,以及操作經驗的不斷積累,通過對生產商自有冷鏈資源、社會資源和自身資源的不斷整合,建立起科學的、固定化的冷鏈物流管理和運作體系。
麥當勞餐廳的冷鏈物流則是以外包方式完全包給
第三方物流企業即夏暉公司。夏暉公司是麥當勞的全球物流服務提供商,為麥當勞提供優質的服務。夏暉公司為了滿足麥當勞冷鏈物流的特殊要求,投資建立多溫度食品分發物流中心。分為乾庫、冷鏈庫和冷凍庫,配有冷鏈冷凍保存設備及冷鏈運輸設施,保質保量的向麥當勞餐廳運送冷鏈貨物。
共同配送是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探索最佳化出的一種追求合理化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國、日本等一些已開發國家採用較為廣泛、影響面較大的一種先進的物流方式,它對提高物流運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冷鏈物流的低溫特點,物流企業單獨建立冷鏈物流中心,投資成本高,而且回收期較長。而因為冷鏈食品的特點相同,社會整個冷鏈物流業應該聯合起來,共同建立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實現冷鏈物流業的共同配送。
從微觀角度看,實現冷鏈物流的共同配送,能夠提高冷鏈物流作業的效率,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可以節省大量資金、設備、土地、人力等。企業可以集中精力經營核心業務,促進企業的成長與擴散,擴大市場範圍,消除有封閉性的銷售網路,共建共存共享的環境。
從整個社會角度來講,實現冷鏈物流的共同配送可以減少社會車流總量,減少城市卸貨妨礙交通的現象,改善交通運輸狀況;通過冷鏈物流集中化處理,有效提高冷鏈車輛的
裝載率,節省冷鏈物流處理空間和人力資源,提升冷鏈商業物流環境進而改善整體社會生活品質。
發展制約
就我國當前的冷鏈物流現狀,中央和地方都在大力支持並提倡,力求發展,專家認為,發展冷鏈物流,其中可以促進諸如農產品、水產品、畜禽肉類等的商品流通,降低資源損耗,從而增強社會資源的利用率,而我國的冷鏈物流產業相對落後,這與起步較晚,技術落後等是分不開的,食品冷鏈產業蘊藏著很好的投資機遇,但有關專家也同時指出,
中國食品冷鏈產業發展存在三大制約因素,企業投資冷鏈產業應揚長避短,從突破制約因素中找到商機。
首先,設施設備不足。中國易腐物品裝車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庫和保溫場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產品都是用普通卡車運輸,大量的牛奶和豆製品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輸的,運輸這些易腐食品時大多在上面蓋一塊帆布或塑膠布,有時棉被還成了最好的保溫材料。
造成這種窘境的直接原因是中國冷鏈設施和冷鏈裝備嚴重不足,原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
其次,技術標準缺位。由於食品冷鏈是以保證易腐食品品質為目的,以保持低溫環境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鏈系統,所以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複雜,建設投資也要大很多。而中國的
冷鏈系統還只是一個早期的冷凍設備市場,掌握的冷鏈技術在很多食品種類上還不能完全套用,相對於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很大。同時,中國冷鏈的實施沒有國家或行業的專項標準,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自己制定了一些標準,因此在監管上也是空白。
第三,產業配套不全。易腐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必須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然而,中國冷鏈產業的整體發展規劃欠缺影響了食品冷鏈的資源整合,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缺乏配套協調。如在冷庫建設中就存在著重視肉類冷庫建設,輕視果蔬冷庫建設;重視城市經營性
冷庫建設,輕視產地加工型冷庫建設;重視大中型冷庫建設,輕視批發零售冷庫建設等問題。這些失衡使得中國食品冷鏈產業還未形成獨立完善的運作體系。
發展規劃
統籌多方協調
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
應充分發揮政府的巨觀調控作用,建立政府、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聯動機制,制定國家農產品冷鏈物流發 展規劃。根據中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和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特點,建立多種組織形式並存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以加工企業為核心,產供銷一體化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以
物流配送中心為核心,發展區域內農產品短途冷鏈物流體系:利用第三方物流,發展跨區域的農產品長途冷鏈物流體系。實施
供應鏈物流管理模式,推動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整體梯度推進
選擇重點品種、重點區域先行試點。
充分調動冷鏈環節行為主體的積極性,特別是重點培育第三方物流、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根據國家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以及區域資源稟賦和優勢農產品布局,積極推進各具特色的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選擇重要品種(高價值量農產品,如
熱帶水果;易腐敗產品,如肉類等)建立冷鏈通道試點。一是在大城市開展“生產基地+配送中心+超市”冷鏈物流試點和“生產基地+大型批發市場+配送中心+超市”試點。二是在農產品出口優勢產區開展“加工企業+生產基地”冷鏈物流試點和“加工企業+生產基地+第三方物流”試點。在總結示範、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向全國輻射、推廣。
建多元化機制
加大投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加拿大冷鏈物流發展的成功經驗表明,不管是物流企業、批發市場。還是配送中心,在起步階段,政府的支持和引導資金的投入至關重要。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還處於起步發展階段,一方面,在硬體設施建設、微觀技術和巨觀管理上還缺乏經驗;另一方面。由於從“田間一餐桌”整個物流過程鏈條太長,一家企業難以完成冷鏈物流系統建設。2005年,中國物流業增加值為1.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物流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和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更需要政府對現有的交通運輸、倉儲、配送各環節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因此,根據冷鏈物流自身發展的特點和發展的實際需求,政府需要加大資金投入,並逐步形成多方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依據供應鏈物流管理模式和多種形式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要求,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的對象,一是大型批發市場和配送中心,二是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三是產地加工企業。支持的重點內容主要是硬體設施建設、分析檢測設備、標準的制定與人員培訓等。
重視科技作用
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和硬體建設水平,加強生產、儲藏、加工、運輸、銷售各節點技術的改造與升級,全面推動中國農產品冷連物流跨越式發展。一是繼續加強運輸主幹線及其附屬場站的基礎設施改造,儘快形成與多式聯運相適應的配套的綜合運輸網路及完善的倉儲配送設施;二是鼓勵GPS、
自動識別等技術的套用,通過網路平台和信息技術將承運人、用戶、製造商、供應商及相關的銀行、海關、商檢、保險等單位聯結起來,實現對貨物的全程監控和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全社會整體運輸效率;三是引進、推廣自動化冷庫技術和庫房管理系統、真空預冷技術、無損檢測與商品化處理技術、運輸車溫度
自動控制技術等先進技術,提高技改能力和技術更新能力。
制定法律法規
建立健全檢查與監督機制。
加拿大冷鏈物流的健康發展得益於其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健全檢查與監督機構。同時,其中央與地方“分級管理、相互合作”的管理模式也值得我們借鑑。我國應儘快制定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指導準則與相關標準,包括整個冷鏈物流節點的相關標準和
良好操作規範。如原料基地生產標準與規範、預冷與貯藏標準、加工標準、運輸標準(特別是農產品運輸溫度標準)、銷售標準、
標籤標準,以及檢測方法標準、環境標準、服務標準等,並制定以GAP(
良好農業規範)、GVP(良好獸醫規範)、GMP(良好生產規範)、HACCP(危害
關鍵控制點分析)、ISO為基本原理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全程質量與安全控制技術規程,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現有國家和部門相關檢測機構的作用,根據冷鏈物流的要求,補充完善檢測項目和內容,並鼓勵在大型超市、批發市場建立相應的檢測平台,為農產品物流提供快速檢測服務。此外,要建立健全檢查與監督機制,積極推行專業認證和
市場準入制度,建立農產品冷鏈物流質量安全螢幕障。
出台相關政策
為了儘快推動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必須儘早制定和實施科學、有效的巨觀政策。在科技政策方面:將冷鏈物流技術發展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國家發展規劃和科技計畫;加大國家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科技政策性投入,設立專項基金,並列入預算;加大國家科技支撐計畫、863計畫、
火炬計畫、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國際合作等項目計畫的資助強度:重視農產品冷鏈物流平台建設,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部門重點實驗室、
中試基地、質量標準與檢驗中心、食品安全評價研究中心等國家工程項目建設中,給予優先支持。在財政金融政策方面:建議把農產品冷鏈物流作為國家投資、政策引導和吸引外資的戰略重點,在預算安排和工農業建設項目計畫中,給予集中支持和傾斜;適當考慮冷鏈物流企業、批發市場、配送中心減免增值稅和所得稅;對農產品冷鏈物流業實行優惠貸款政策,包括低息、貼息、放寬還貸期限、放寬抵押條件、支持外資介入等。在產業政策方面:儘快理順多部門管理的局面,成立協調組織,理順科研、生產、貿易等部門的關係;按照
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根據優勢農產品的區域布局引導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的合理布局;加速農產品冷鏈物流園區建設,引導一體化發展。在貿易政策方面:鼓勵、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採取有效手段和政策,扶持與保護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商標和品牌,擴大其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引進、消化已開發國家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包括項目、設備儀器等硬體,以及產權許可證貿易或軟體貿易。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將加速冷鏈物流市場的快速擴容,規劃實施後,我國將增加1000萬噸冷藏庫的能力,預計將帶動社會投資2000億。編者也從空調製冷大市場專家口中獲知,農產品作為冷鏈物流中最大的市場,其消費市場遠超工業方面的需求。空調製冷大市場的專家還表示,隨著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食用動物蛋白、奶製品和即食類方便食品,以及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中國對冷鏈基礎設施的需求正變得空前巨大。但在市場擴容的同時,區域性的分化也非常嚴重,在一些經濟發達和靠洋沿海的大城市,國際性、區域性的盛會,如
北京奧運會、
上海世博會和
廣州亞運會,使得一線城市的國際化程度日益提升,冷鏈市場也有了顯著增長。再如如青島和大連,作為重要的出口市場,發展勢頭也非常迅猛。雖然,區域冷鏈經濟的崛起未必能代表全面的冷鏈物流產業的成長,但是其快速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發展現狀
受國家政策拉動和市場需求影響,中國冷藏車需求量增長呈逐年上升之勢。冷藏保溫車產量增速從2005-2010年的10%上升到2011-2012年的13.8%。2012年,中國冷藏保溫車產量達到7063輛,其中,北汽福田、鎮江飛馳以及中集集團市場份額均在10%以上。
冷鏈物流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與高新技術、高額投資、先進管理緊密相連。繼2010年國家發改委《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出台後,2013年中國各省市也相繼出台了冷鏈物流“十二五”規劃,基於這些規劃及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可觀。
發展意義
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無論是在綜合大賣場、超市還是在傳統的菜場購買肉類、乳製品、冷凍的包裝食品等一系列需要溫度控制來保鮮的產品時,除考慮產品是否是貨真價實, 無造假、偽劣和質量可靠外, 有沒有考慮到這些產品是如何從生產廠家配送到零售終端的? 因為非常溫產品在整個供應鏈中的質量保證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產品如果由於運輸和儲存中的問題而造成的不新鮮,會影響營養和味道變化還是小事,嚴重的情況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故可以等同於偽劣商品, 但是這背後的供應鏈往往是廣大的消費者所無法了解到的。
冷藏和冷凍食品需要一個完整的冷鏈物流對貨物進行全程的溫度控制(根據相關的規則),以確保食品的安全;這包括裝卸貨物時的封閉環境、儲存和運輸等等,一個環節都不能少;完整的冷藏食品供應鏈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元素,因此冷鏈物流的要求比較高,相應的管理和資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溫物流要大。
發展趨勢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巨觀經濟的影響仍在持續,中國巨觀經濟增速趨緩,物流行業遭受一定衝擊。但隨著政府各類“擴內需、保增長”政策的陸續出台,中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物流行業的市場前景也開始逐步好轉,農村物流、零售業物流等細分市場成為投資熱點。
“十一五”乃至未來更長時期,中國物流產業將進入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並呈現一些新的發展趨勢與特徵。第一,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物流產業規模將繼續快速擴張。第二,與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調整相適應。物流產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第三,隨著物流市場的進一步擴大,物流產業內的分工將越來越細。第四,物流服務方式日益多樣化。以現代信息技術、運輸技術、管理技術為基礎的集成化、一體化物流服務將得到更為廣泛的套用。第五,物流產業技術進步與創新步伐加快,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第六,合作互動將成為物流產業實現規模擴張、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第七,物流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日趨規範,市場秩序與環境條件進一步最佳化。
發展市場
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市場的持續變化,使很多專門的加工企業進入到農產品加工當中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的農產品加工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中發展最快、總量最大的產業,企業也從以往的小型作坊發展到大型綜合加工企業,為帶動我國農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出了卓越貢獻。這種大型的加工企業更加有能力聯合大型冷鏈物流企業進行合作,並利用企業的資源聯合各地倉儲和行銷點,輔助冷鏈物流的順利進行,節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詳見《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以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運營商為主導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由於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產品供應從以往的計畫經濟模式轉向了市場經濟,出現了很多的農產品市場,這些市場在當地政府的干涉或自身發展下發展成為專門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根據自身的特點定位市場、創建品牌,隨著制度和模式的完善和成熟,這些市場也成為了冷鏈物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以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導的冷鏈物流模式,通過運營商的運作,由下向上的將整個物流鏈條串聯起來。先由市場將消費者的需求反饋給各種專門的供應商,供應商再將需求反饋給更上一層,也就是農戶或相關加工企業,通過這種信息的交流促使生產商所生產的的產品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將各個環節的風險都降到了最低。另外,這種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的銜接點,在一定程度上,批發市場能夠更加精準的掌控市場需求的產品種類和數量,也有能力對各個環節進行調度,確保產品能夠在某個時間到達,並將產品派送到各個銷售點,這樣便可以更好的促進各個環節中的連線,減少產品缺貨和積壓現象的出現,將冷鏈物流的成本和損失控制在最低。占據著如此優勢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了給上下游的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很多批發市場都發展了存儲、批發、加工和運送為一體的系統服務,也成為一種重要的冷鏈物流模式。
以連鎖超市為主導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超市在我國興起的時間不長,初期的超市所販售的東西和“百貨商店”的產品沒什麼不同,但隨著超市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超市將生鮮農產品也納入到了銷售範圍。超市中的農產品更加標準化,且超市里常設的冷鏈設備能夠非常好的滿足產品的需求,加工和包裝也更加系統正規,所以受到很多消費者的歡迎。連鎖超市在各個城市中的布點較多,能夠及時將產品在超市內部進行調度,超市中成熟的促銷手段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產品的積壓,因此超市所占據的農產品市場份額也在逐年擴大。超市能夠直接接觸消費者,根據產品的銷售情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反饋,超市對消費者的需求把握的非常準確,並根據這些數據及時的調整各種產品之間以及與上游供應商和生產商之間的調度。另外,在較大規模的連鎖超市運營中,甚至可以繞過中間的經銷商,達到和農戶或生產商之間的對接,這樣農戶可以根據超市的需求進行種植,生產加工商也可以根據超市的調度進行生產和加工,超市則直接收購這些產品,這樣的模式在大大降低風險的同時更能夠提高各環節的收益,還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惠的價格,使產品的流通更加順暢,提高效率。
“十二五”期間國家對冷鏈物流的發展進程作出了明確規劃,將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培育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冷鏈物流領軍企業,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上下游銜接、功能完善、管理規範、標準健全的農副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
1960年,我國處於經濟困難時期,一遇到自然災害,就會導致農副產品短缺。為此,國家在一些大城市和農副產品主產區建立一批大型冷庫,並配備少量冷藏車。這些設施對穩定市場價格和保障居民副食品供應發揮了一定作用。
改革開放後,我國冷鏈物流有了進一步發展。1985年,國家對農副產品生產和購銷政策進行重大改革,使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興起。為確保各地農副產品均衡供應,政府新建、擴建一批冷藏設施,帶動了城鄉之間的冷鏈物流,促進了冷藏運輸車行業的發展。
冷鏈物流起步階段是個較漫長的過程,這數十年中,不論是冷庫還是冷藏車數量都較少。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真正快速發展是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的。那時,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希望常年吃到新鮮的蔬菜、水果。農業主產區的地方政府和當地農民希望錯開產品上市時間,獲取更多的利潤,這類需求帶動了冷鏈物流快速發展。
未來5年,國家為提高冷鏈流通率及冷藏運輸率設定了較高的發展目標,作為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之一,冷藏車的供給必然要跟上步伐,這將給發展緩慢的冷藏車企業帶來機遇。希望生產企業無論在產品質量、產能準備方面,還是在售後服務、市場布局方面,都要提前做好準備,既能提供過硬的產品,也能讓企業大展宏圖。
對於冷藏車企業來說,有一串目標數字值得關註:國家要求到2015年,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由5%、15%、23%提高至20%、30%、36%以上,基本實現成倍增長。此外,果蔬、肉類、水產品的冷藏運輸率分別由15%、30%、40%提高至30%、50%、65%左右。
冷鏈
將物聯網技術套用於冷鏈物流的原材料採購、產品儲存、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能夠對整個過程實施智慧型化監控。
產品在原材料的採購過程中很少採取預冷措施,對操作的規範性要求不高。在生產過程依照生產廠商的規定進行操作,操作過程的透明度不高,不能確定是具體的哪方面出了問題,更不能確定相應的當事人。物聯網的採用,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在採購原材料的時候就對其進行電子標記編碼,建立資料庫,通過電子標籤,能夠對產品在整個生產加工的過程進行連續的監控,包括當前的溫度、濕度以及相應的操作人員,全部錄入資料庫的數據,很容易就清楚了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問題。能夠立刻進行改善,也能夠確定事故的責任歸屬。
在產品生產完成以後,不是直接進入市場,而是要進行儲存,再根據需求進行物流配送到物流中心或者是銷售點。儲存水平相對於以前來說,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不能保證所有的產品都是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儲存,這樣可能造成部分產品在倉庫的儲存時間過長,後面的銷售時間很短的情況,特別是冷藏的產品的保質期短,更容易出現這類問題。物聯網技術的運用之後,儲存管理變得更加的簡便、快捷高效。在生產加工時對產品的電子標籤,在儲存的時候運用其自動識別功能,在入庫的時候通過讀寫器就能很快的記錄產品的入庫時間和相應的數量等信息。倉庫的管理過程中不再需要人員逐個的進行清點盤查,通過讀寫器進行快速的讀取或者通過資料庫查詢相應的數據就清楚倉庫庫存的詳細情況。產品出庫的時候,利用資料庫能夠快速確定產品,從而避免了先進後出現象的發生。產品上的電子標籤還能夠對周圍的環境進行監測,並把數據反饋給物聯網,物聯網通過智慧型處理,調節倉庫的環境,提高儲存質量。
移動設備上製冷的成本高,效果差。其運輸過程是冷鏈物流中最薄弱的環節。運輸車輛多種方式並存,特別是長距離的冷藏效果不好,造成大部分的產品質量下降,甚至使產品失去使用功能。通過產品上的電子標籤,把在運輸途中的信息反饋給予系統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據反饋的信息進行智慧型處理,及時控制調查節製冷設備,可以保證在運輸的過程中產品的質量。
由於銷售點分散,銷售量小,銷售次數多,銷售過程複雜多變。同樣的商品在同時間可能面臨不同的溫度。通過物聯網的電子標籤,可以清楚的知道具體情況,根據冷鏈物流的控制中心,控制其製冷設備,銷售人員根據數據的提示,快捷的找到相應生產日期在前的產品。以確保先生產先消費,避免產品超過了保質期還未出售的情況。
在冷鏈物流中利用物聯網的技術,給企業帶來了很多的好處,保證產品的安全和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和顧客滿意度,降低生產成本,劃分冷鏈上相關的責任。同時,也便於政府部門對冷鏈上產品監測。
冷鏈物流大多是以生產端結合市場的情況進行生產和配送,由於信息獲取的不及時、準確性低以及高成本,生產和配送無法達到最最佳化。在生產和用戶之間存在著大量的庫存,造成生產廠家的資金積壓,影響其資金的流動周期。因此,在冷鏈物流中運用物聯網技術,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控制從生產到銷售以及到用戶的全部信息,在銷售端也能夠很迅速的把銷售的情況反饋給生產廠家。生產廠家獲得了信息後,能夠根據市場的具體變化來安排生產,在減少庫存的同時也減少了企業生產風險。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變得更加智慧型化,更加可控,必定是未來冷鏈物流的發展方向。
現狀
加拿大
加拿大農產品冷鏈物流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建起了
水運、鐵路、公路、民航共同發展的綜合冷鏈物流體系,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實現了較好的銜接和配合,形成了與加拿大經濟發展相匹配的冷鏈物流網路。主要有三大冷鏈運輸走廊,一是以
哈利法克斯港和蒙特婁港為中心的東海岸運輸走廊,覆蓋大西洋的主要海運業務;二是以溫哥華為中心的西海岸運輸走廓,主要處理加拿大與亞太地區和國家的貿易貨物;三是以五大湖地區為中心,由公路和鐵路組成的跨越美加口岸的南北運輸走廓,聯繫著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貿易往來。此外,東西海岸間形成了沿美加邊境、貫穿東西的加拿大鐵路公司(CN)和太平洋鐵路公司(CP)的鐵路運輸通道和暢通發達的高速公路運輸網路,以及聯接五大湖地區與東海岸的
聖勞倫斯水道系統。
加拿大冷鏈物流的發展特點與其人口、經濟分布及經濟結構有密切關係。首先是
人口因素。加拿大幅員遼闊,但人口總數僅3200萬,並集中分布在美加邊境一線,其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十大城市之中。與人口分布相對應,形成了加拿大相對集中的區域經濟結構特點。經濟結構的這種特點決定了加拿大的冷鏈物流業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如
多倫多、
蒙特婁、
溫哥華、
渥太華和
魁北克等,形成了有效連線各大城市的長距離運輸通道。同時,加拿大的原材料產地與加工業中心距離往往較遠,也要求加拿大必須有一個良好、高效的冷鏈物流體系。其次是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在加拿大經濟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出口貿易中,美國占83.6%,歐洲5.5%,日本3%;在進口貿易中,美國占71%,歐洲8%,日本3.2%。大量的進出口貿易要以發達的、高效的冷鏈物流體系為基礎。第三是
企業組織結構的變化。加拿大作為已開發國家,因其勞動力的成本價格昂貴和環境保護等要求較高,企業將生產過程分解,把勞動密集型的生產轉向勞動力價格較低的地區,把有污染的生產環節轉向開發中國家,因此產生了大量生產過程對運輸以及配送服務的需求,促進了多式聯運的發展。上述幾個方面的基本特點決定了加拿大要有一個先進的、高效的和低成本的冷鏈物流體系,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
中國
根據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資料顯示,中國由於冷鏈的問題造成每年約有1200萬噸水果和1.3億噸蔬菜的浪費,總值在100億美元。這些數字的真實性有多少我們暫時不去追究,但是由於不按照國家有關食品冷藏冷凍的規範來操作需要冷鏈物流的食品是一個事實,非正式的統計是約有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類和水產以傳統的車廂(常溫和保溫車)進行運輸。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有:
1.服務的質量;
2.運輸的質量;
3.缺乏可靠的物流服務商(特別是大型區域和全國範圍的物流服務提供商);
4.高費用;
5.運輸和儲存等基礎設施的不足。
問題和展望
中國發展問題
第一、使用價格相對較高的冷鏈物流對企業是否有好處。這是一個利益的問題,並牽涉到整個價值鏈上的各方。如果一些供應商想使用正規的車,但是零售商或消費者並沒有因此而給予額外的照顧(沒有在零售上得到好處),而是與其它的供應商同等對待(如在收貨時所執行的標準不同,無法嚴格執行,從而打擊了好的品牌)。由於並沒有因為某個供應商提供較好的冷鏈物流而給予額外的照顧,這樣一來就間接地鼓勵了供應商使用非標準的車(雜牌軍)。而真正能做到的供應商則在少數,這是一個利益的問題,而不是一個物流的問題。最大的阻力在於一些供應商也想使用正規的車,零售商並沒有給予額外的照顧。上海的一些零售商嚴格要求使用冷藏車,這在整箇中國要求是最高的。
第二、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強有關冷鏈規則的執行力。雖然有相關的法規,但政府更多地關注除冷鏈物流以外的地方(如產品的產地、衛生問題等),而沒有更多地查冷鏈的質量,故那些使用全程冷鏈物流的企業則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品牌, 而自定標準來運作冷鏈物流, 這裡面的代表是麥當勞、光明乳業等品牌企業。他們自己沿用國際的認證體系,對全程的冷鏈物流進行管理。
第三、正規的提供第三方冷鏈物流的物流公司規模大的不多,更多的是游擊隊圍攻正規部隊, 一些第三方物流以價格來競爭,無利潤來進行投資和擴大規模。在“量”就是王的物流運作中,如果沒有足夠的量,價格會因物流高成本而居高不下,便會制止更多的潛在客戶使用正規的服務。光明的領鮮物流和夏暉都是依託光明和麥當勞的配送來發展第三方,如果沒有大的客戶是較難發展的。物流企業本身的提高,如何能進一步為企業的服務做好也是一個需要提升的問題, 因為這畢竟是一個年輕的行業。第三方物流本身也要減低成本和擴大規模,儘快使其成為一個良性循環。同時這也需要有一個較長期的合作過程。因此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強化食品的供應鏈規則的執行和監督,引導企業向正規的冷鏈物流發展,而不能完全要靠公司為了品牌而自律。同時第三方物流也需要積極開展工作和培養人才來發展和壯大自己;建冷庫已經不是一個尖端的技術,同時購買冷藏車方可以投資,而不是較多的一年一定的契約,否則規模較大的投資會不太可能。雙方的誠信還沒有建立起來,利於長期的合作,而更多的是短期行為。長期的戰略合作的缺乏也是制約這個行業發展的一個因素。
第四、沒有使用整體成本的概念,企業比較注重單價成本,而沒有考慮如何通過使用合格和優質的物流服務商來減少貨物的損失等,因為在冷鏈物流中的消耗是可觀的。這個也是中國物流中較為嚴重的現象。
第五、冷鏈是否真的可以大力投入於水果、蔬菜這類的產品。每年的蔬菜、瓜果類的食品損失能達到數千億元,然而要求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去服務於蔬菜、瓜果類的食品,計算一下成本,冷鏈物流企業根本就無利可圖,導致一些物流企業根本就不去做這類食品的冷鏈,這也是蔬菜、瓜果、損失的重要原因。
中國發展期望
這種不按有關的標準運作、做不大、純價格競爭、大量使用常溫/保溫車輛來代替從事冷鏈物流的現象是冷鏈物流的現狀。中國的冷鏈物流似乎陷入一個怪圈,一方面要求有質量的服務商,而另外一方面又往往使用價格便宜的非正規的服務商。因此政府有關部門需要 強化食品的供應鏈規則的執行和監督,引導企業向正規的冷鏈物流發展,而不能完全要靠公司為了品牌而自律:同時第三方物流也需要積極開展工作和培養人才來發展和壯大自己; 但是也有企業雖然投入較大,基礎設施也非常先進,但是在管理等方面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在這方面,夏暉物流做得比較突出,其領先的管理技術和品牌,如通過第四方物流,來管理和最佳化社會上資源,堅持不懈地按照流程來管理並幫助其通過整合社會資源。管理是一個重點,一個九年的庫,管理有方,包括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等,車輛也不是最高等級的車輛,但其領先的管理手段如路線的最佳化,人員的素質,全球的認證等均在行業中領先。
建冷庫已經不是一個尖端的技術,同時購買冷藏車也不是非常貴了,故基礎設施的不足也就不是一個問題(特別是在中國資金過剩的今天),最難是冷鏈的管理人才的培養和建立一個好的管理體系。中國冷鏈還是缺乏管理和人才, 畢竟現代冷鏈物流的發展在中國還是不太長,在物流裡面也是一個附加值較高的領域,內部一點一點培養起來,否則會是一個很大的制約,第四方的物流管理是輸出管理,是一種重管理、輕資產的方式。政府出台的物流企業的標準就是要求擁有多少固定資產,這是一種誤導,會重資產,而產生浪費資源。
雖然中國現代冷鏈物流發展的瓶頸和問題多多,但也不全是壞訊息,值得高興的是,國家在這方面的法規越來越嚴,認識度越來越高,零售終端對供應商的要求越來越高, 也在不斷要求正規冷鏈的需求;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也是中國冷鏈發展的關鍵, 更主要的是市場供求關係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產品本身的競爭,一個能保證溫度的產品要比另一個不能保證溫度的產品更受零售商的歡迎。在
華東地區,對冷鏈的認識和需求均提高很快,它又是全國做得最好的地區,上海又是華東最好的,上海的消費者有理由感到欣慰。所以下一次作為消費者的你在購物時請更多地關注產品背後的冷鏈物流, 這將會間接地幫助這個行業的發展。
1 已開發國家的冷鏈物流意識強已開發國家把產後貯藏加工保鮮放在農業的首要位置,如美國農業總投入30%用於生產, 70%用於產後加工保鮮;義大利、荷蘭農產品保鮮產業化率為60%,而日本則大於70%。歐、美、日等國食品冷藏運輸率均達到80%~90%,日本果蔬在流通過程中有98%通過冷鏈,果蔬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美國的蔬菜水果低溫物流更為典型,產品從田間收穫後到消費者的冰櫃一直在低溫環境中流通,水果蔬菜在物流環節的損耗率僅有1%~2%。
2 制定有國家或行業標準,並有專門機構管理國外已開發國家對冷鏈物流行業制定了相關規定和技術標準,對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的每一個環節提出明確要求,對有些食品還專門制定了行業標準,對保鮮物流系統中的各階段做出具體的溫控規定,並對各種運輸工具也有專門的規定,包括容器和托盤等。與此同時,還成立了專門的機構負責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運作管理,使得冷鏈物流處於國家和公眾的監督之下。實踐表明,國家或行業標準的制定,專門機構的監督管理,對保證冷鏈物流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3 冷鏈物流的硬體設施完善國外冷凍設備比較先進,各種制冷機和速凍設備齊全。冷藏運輸主要有公路冷藏運輸、鐵路冷藏運輸和冷藏貨櫃多式聯運等,其中冷藏貨櫃多式聯運是冷藏運輸的發展方向。冷藏貨櫃運輸是一種可實現“門到門”的現代化運輸方法,即處於流通中間環節的冷庫預冷間的“門” 到處於流通末段環節零售商冷庫的“門”。據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的統計數據, 2005 年全球食品冷藏能力達到10 億立方英尺,其中冷藏貨櫃能力超過60%。
基礎設施建設
據冷鏈委的統計,我國現有2萬座冷庫,2013年我國冷鏈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24.2%,增幅同比提高16%。下半年受氨爆炸事故的影響大部分項目已經停工。
截止2013年10月,2012年-2013年期間已建成的冷庫數量共18個,已動工的冷庫數量為15個,已簽約未動工的冷庫數量9個。
根據中國物流協會冷鏈委對全國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畫單列市的單體1000噸以上的公用型冷庫(企業自建自用除外)的統計,全國直轄市、省會城市、計畫單列市的公用型冷庫總計981.73萬噸,2,454萬m3,據此推算全國的公用型冷庫總計2,637.09萬噸,折合7,127.27萬m3,已經超過了十二五規劃的目標。
2013年各省市自治區公共冷庫容量分類結果
類別 | 冷庫容量(萬m3) | 數量(個) | 分布省市 |
第一類 | ≥1000萬m3 | 1 | 山東 |
第二類 | 300-1000萬m3 | 5 | 福建、浙江、上海、廣東、江蘇 |
第三類 | 150-300萬m3 | 14 | 天津、北京、雲南、四川、湖北、新疆、河南、湖南、遼寧、河北、黑龍江、寧夏、江西、安徽 |
第四類 | ≤150萬m3 | 11 | 重慶、廣西、海南、山西、內蒙古、吉林、陝西、青海、甘肅、西藏、貴州 |
資料來源:產業信息網整理
東部11個省、市的冷庫容量占到全國總量的63%,中部8個省、市占全國總量的18%,西部12個省、市只占全國總量的19%。占全國省、市數量1/3的東部,擁有全國2/3的冷庫容量,我國東部與中、西部冷庫容量存在較大差異。
我國有7個省、市的人均冷庫容量超過0.1m3,其中,天津的人均冷庫容量最大,達到0.251m3,接近2010年日本人均冷庫容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48倍。2012年,我國人均冷庫量0.056m3與美國人均庫容量0.365m3和日本人均庫容量0.233m3差距開始十分明顯,我國冷鏈發展仍處在較低的水平。
物流整合
冷鏈物流作為物流行業的一個分支,是隨著工業和商業的需求增多而不斷發展起來的一個行業,冷鏈物流的發展需要
冷庫的密切配合,但是我國的冷庫在長時代的打算經濟體系下,只是起到一個低溫蘊藏倉庫的作用,這極大的制約了冷鏈物流發展。
以冷鏈物流相對發達的深圳冷庫為例,深圳冷庫容量達幾百萬噸左右,但是冷鏈配送企業還不上規模,且分布零散,所以導致偌大的冷庫資源不能充分的調配利用,如果能將這些冷庫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則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要想充分利用冷庫資源來推動冷鏈物流的發展,必須首先對整個冷庫鏈進行整合,要大力建造和改進新型冷庫,讓用在冷鏈物流上的冷庫真正起到冷鏈環節作用,而不只是冷藏作用,其次要將冷鏈物流所涉及的生產、運輸、銷售、經濟和技術性等各種問題集中起來考慮,協調相互間的關係,爭取讓整個冷鏈物流系統高速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