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節目形式,節目背景,節目定位,節目特色,創作團隊,節目列表,參演嘉賓,讀書人,專家學者,藝術總監,表演嘉賓,獲獎記錄,播出信息,前期宣傳,播出平台,收視率,節目評價,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深刻洞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發展的內在關係,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新的判斷、新的概括和新的定義,賦予嶄新的時代內涵,體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與此同時,如何解讀好、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而言,既是重大機遇,更是一大挑戰。《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製作團隊感到,從優秀典籍入手傳播傳統文化,是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當代中國已經快速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人們閱讀的便利性、豐富性已經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時期。但是再輝煌的文化,一旦失去傳承就必然衰敗。作為重要的傳播陣地,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責無旁貸。因此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院聯手,運用創新的手法,把傳統經典搬上了螢屏讓“典籍活起來”。
節目定位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聚焦中華優秀文化典籍,從中甄選最值得講述的優秀傳統文化作品,以“文化節目+戲劇+影視化”的方式,講述典籍的成書、核心思想以及流轉中的閃亮故事,讓書寫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展現典籍里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
節目特色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聚焦享譽中外、流傳千古的典籍,講述從典籍出發的中華文明史。節目依託典籍的文化IP,另闢蹊徑捕捉典籍中的亮點,把“珍珠”串聯成文化之鏈,構建成深刻全面且有洞見的文化傳播、交流的歷史圖譜,對中華文明脈絡進行梳理。節目設立“歷史空間”、“現實空間”兩大舞台創新節目形態,在歷史空間中採用影視化拍攝手法,對典籍的故事進行可視化呈現。節目邀請知名導演擔當影視指導,口碑佳實力派的影視嘉賓進行故事演繹,結合環幕投屏、AR、實時跟蹤等舞台技術,展現千年歷史中經典書籍的誕生源起和流轉傳承。節目針對新媒體平台進行深度開發,設計網路衍生綜藝、短視頻、新媒體互動產品等多種內容產品,實現大小屏聯動的“疊加刷屏”。
創作團隊
出品人 | 總監製 | ||
監製 | 總策劃 | ||
藝術總監 | 田沁鑫 | 總導演 | |
總編劇 | 張昆鵬 | 副總導演 | 時冉、王金龍、李超 |
節目顧問 | 執行總導演 | 劉浩、張家齊、趙子弦 蔣坤鵬(第2期) | |
影視化執行總導演 | 宋誠、邵嵬姝 | 現場執行總導演 | 王若木 |
戲劇執行導演 | 李浩天 | 藝人統籌 | 李忱、劉萌、劉倩雲 |
節目統籌 | 黃瓘、王一筱、趙昭、毛祥宇、李純 | 導播 | 徐德立 |
撰稿組 | 呂帆、張欣、郭曜、王紫禕、余蕊、梅燦、李田、吳昊容 | ||
導演組 | 魏巍、劉胤佳、伍玥、黃子君、王銳、於藝晨 | ||
影視化攝影指導 | 林華全 | 宣傳總監 | 朴晶、張慶龍、連洪枳 |
宣傳統籌 | 謝沛然、張穎恰 | 行銷總監 | 石正茂、陳修汶、張璇 |
商務總監 | 張涵 | 廣告總監 | 梁麗莉 |
廣告統籌 | 姜自茹、王栩、邢會坤 | 著作權統籌 | 黃宇霏、王一筱 |
後期製作 | 舞美總設計 | 王琛 | |
美術指導 | 安然、楊振華 | 燈光總設計 | 楊浩 |
視覺總監 | 范琦、柯靜 | 音響設計 | 章超 |
影視錄音 | 曹旭龍 | 節目音樂 | 吉鵬 |
戲劇音效 | 丁盼 | 造型總監 | 趙雪彤 |
服裝總設計 | 化妝設計 | 蘭同嘎拉格、安晶 | |
技術監製 | 智衛 | 製片人 | 盧小波、左興 |
聯合製作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中國國家話劇院 | ||
學術支持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院 | 合作單位 |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節目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節目列表
第1期:《尚書》 | 播出日期 | 2021-02-12 |
浩如煙海的史書典籍,凝聚著前人的心血和智慧,傳承著華夏的精神和文明。《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秦朝博士伏生以命護之,終傳於天下。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千年,對話先賢,暢聊《尚書》的流轉傳承及其記錄的上古故事。 | ||
第2期:《天工開物》 | 播出日期 | 2021-03-07 |
老年宋應星在“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的帶領下,感受三百多年後的“天工開物”。宋應星以現代禮儀和袁隆平在稻田裡上演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三百多年後的人們何止是還在讀《天工開物》,更是在繼往開來的科學實踐中,在大地上奮力續寫了更加恢弘而璀璨的“天工開物”。 | ||
第3期:《史記》 | 播出日期 | 2021-03-21 |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宗旨,創作了《史記》這部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他不僅用獨特的筆觸描摹著上起黃帝、下至漢武約三千年的歷史,更用“不虛美、不隱惡”的樸素唯物史觀,對後世史學和文學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 ||
第4期:《本草綱目》 | 播出日期 | 2021-05-02 |
本期節目走進醫藥學典籍《本草綱目》,通過講述李時珍是如何不畏從醫難、著書難和出書難,歷經近三十年修撰巨著的動人故事,致敬以李時珍為代表的中華醫者“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意志,傳承中國傳統科學求真務實、心繫民生、開拓創新的精神。 | ||
第5期:《論語》 | 播出日期 | 2021-06-13 |
一部《論語》,千古流傳;一位老師,萬世師表。本期節目以孔子和弟子之間的故事來講述《論語》當中貫穿始終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終在歷史的時空中凝望著觀眾們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 ||
第6期:《孫子兵法》 | 播出日期 | 2021-08-07 |
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與其說《孫子兵法》是一部兵書,更不如說它是給予觀眾們生活智慧的“哲學寶典”。本期《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以追根溯源的方式,重溫其作為“兵家聖典”的深刻意義和深厚內涵,共同領悟至今仍在指引著觀眾們的“重戰”“慎戰”“安國全軍”的思想。 | ||
第7期:《楚辭》 | 播出日期 | 2021-08-14 |
浪漫的《楚辭》跨越千年依然澎湃人心。為精煉有力地詮釋《楚辭》的精髓,節目重點聚焦《離騷》、《天問》和《橘頌》,力圖透過其華麗而飄逸的外表,引領觀眾感受它滾燙而堅毅的核心。 | ||
第8期:《徐霞客遊記》 | 播出日期 | 2021-09-05 |
本期節目識讀中國近代地理學奠基之作《徐霞客遊記》,它以徐霞客探尋長江源頭的過程為主線,擬定了“高山如父,江河如母”的創作路線,帶領觀眾在盪氣迴腸的“霞客行”中,感受這位千古奇人“朝碧海而暮蒼梧”的人生理想,以及追根溯源、探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 專家學者:蒙曼、陳慶江、孫靖國 | |
第9期:《道德經》 | 播出日期 | 2021-09-12 |
本期節目識讀中國哲學開山之作《道德經》,它以老子在守藏室期間的經歷為核心故事,展現老子求道、悟道、傳道的一生,求索“上善若水”的奧義,以此致敬偉大的哲學先賢,致敬偉大的東方智慧。 | ||
第10期:《周易》 | 播出日期 | 2021-09-20 |
節目穿越了上古、中古、近古三個歷史時期,帶領觀眾識讀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感受涵蓋萬有的深邃東方智慧,歌頌先賢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和美德。 | ||
第11期:《傳習錄》 | 播出日期 | 2021-10-10 |
本期節目圍繞集中體現王陽明哲學思想的語錄體著作展開,“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引領觀眾親臨陽明先生學堂,走進《傳習錄》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與三位讀書人一起為大家解讀“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諦。 | ||
參演嘉賓
讀書人
簡介 | 海報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專家學者
姓名 | 簡介 | 期數 |
---|---|---|
國際《尚書》學會會長 | 1 | |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 1-6、8、11 |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研究員 | 1、9 |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所長 | 2 | |
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 | 2 | |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 3 | |
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 | 3 | |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 3 |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內科學家 | 4 | |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 | 4 | |
解揚 |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副主任 | 4、11 |
上海開放大學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 5 | |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長 | 5 | |
鄭任釗 |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主任 | 5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 | 6 | |
蘇輝 |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編審 | 6 |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 7 | |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 7 | |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主任 | 7 | |
陳慶江 | 中國徐霞客研究協會副會長 | 8 |
孫靖國 |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室主任 | 8 |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老子研究會會長 | 9 | |
中國周易協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 10 | |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 10 | |
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 10 | |
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 | 11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藝術總監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表演嘉賓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結果 | 獎項類型 |
---|---|---|---|---|
2021年 | 第2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電視綜藝節目 |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 | 獲獎 | 影視作品 |
第58屆亞廣聯獎電視娛樂節目獎 |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 | 獲獎 | 影視作品 | |
2022年 | 2021-2022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十大案例 |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 | 入選 | 影視作品 |
2022年 | 第二屆澳淶塢國際電視節金萱獎最佳綜藝節目 |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 | 提名 | 影視作品 |
2022年 | 國家廣電總局2021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 | 入選 | 影視作品 |
播出信息
前期宣傳
2021年1月2日,央視新聞微博公眾號發布《撒貝寧與秦朝博士共讀尚書》預告;2月10日,節目舉行開播啟動儀式並宣布於2021年2月12日首播。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 | 播出日期 | 播出時間 | 完結時間 | 網路平台 |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綜合頻道 | 2021年2月12日起 | 20:00 | 2021年10月10日 | 央視頻、央視網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收視率
期數 | 播出日期 | CSM60城收視情況 | ||
收視率% | 排名 | 市場份額% | ||
第一期 | 2021-02-12 | 0.854 | 15 | 2.631 |
第二期 | 2021-03-07 | 0.510 | 9 | 1.661 |
第三期 | 2021-03-21 | 0.515 | 11 | 1.721 |
第四期 | 2021-05-02 | 0.454 | 9 | 1.638 |
第五期 | 2021-06-13 | 0.459 | 13 | 1.603 |
第六期 | 2021-08-07 | 0.429 | 13 | 1.542 |
第七期 | 2021-08-14 | 0.463 | 14 | 1.696 |
第八期 | 2021-09-05 | 0.402 | 13 | 1.491 |
第九期 | 2021-09-12 | 0.475 | 12 | 1.782 |
第十期 | 2021-09-20 | 0.459 | 6 | 1.697 |
第十一期 | 2021-10-10 | 0.448 | 10 | 1.685 |
- 數據來源為索福瑞,調查範圍為四歲以上觀眾。
- 排名為晚間19:30-24:00自辦節目和所有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節目評價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仿佛是進入了深邃的時空隧道,“當代讀書人”引領讀者,完成了一次次穿越。觀眾在跨越時空的古今對話中,感受“弦歌不絕”的傳承,激發“思接千載”的心緒。多個舞台,不同場景,以一部古籍串聯;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為同一典籍發聲。節目既是忠於歷史的講述,也有屬於當代的表達:既有聲光電交織的宏大場面,又有特寫演繹的細膩情境,舞美設計、氛圍營造、觀眾席及表演位置的安排等都承擔著空間敘事的功能。也正是在歷史空間與現實空間交錯的舞台上,觀眾們看到藉由典籍,一個文化的共同體悄然形成。數千年傳承不息、一代代薪火相傳,那些古雅的文字中蘊藏人生感悟、社會哲思,在時間的長河中匯入中國人的血脈,成為心靈深處的文化基因。一種文明“亘古亘今”,一個民族“日新又新”,能量正蘊於此,秘密正藏於此。(人民日報評論 評)
《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同樣立足於優秀傳統文化。其聚焦在典籍中的經典名篇,第一期選擇解讀《尚書》用意深遠,讓這部雖然詰屈聱牙但位列“五經”之中,實為“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的經典古籍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同時,節目綜合運用了環幕投屏、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輔以舞台分區的形式,實現古今讀書人的跨時空相見。這種把書中文字可視化,典籍精華故事化,達到視覺、情感衝擊直觀化的表現形式,可以說是妙不可言。(人民網 評)
作為一檔文化類節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獨闢蹊徑,聚焦《尚書》《論語》《道德經》《傳習錄》《天工開物》《紅樓夢》《本草綱目》《孫子兵法》《史記》《詩經》《楚辭》等經典書籍,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以“戲劇+影視+文化訪談”的表現方法,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的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其中,穿越古今的戲劇化呈現方式,成為節目一大亮點。節目牽引著觀眾的思緒和情感,讓人們能夠在收穫知識的同時產生共情。(《今晚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