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崇侯虎,為有崇氏(今陝西戶縣)國君,侯爵,名
虎。受商封為侯,是
紂王的重要羽翼。那是商紂王時代,距今約3100年紂王為政殘虐,對百姓施以
炮烙之刑。
西伯昌(
周文王)暗中嘆息,被他獲知,告於紂王,紂遂囚
西伯於
羑里(今河南
湯陰北)。(《
史記·殷本紀》載“西伯昌聞之,竊嘆。崇侯虎知之,以告紂,紂囚西伯羑里”。)文王將欲伐崇,先宣言曰:“余聞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長老,聽獄不中,分財不均。百姓力盡,不得衣食,余將來征之,唯為民。“乃伐崇,令毋殺人,毋壞室,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崇人聞之,因請降。 (《
說苑·指武篇》)
相關事件
崇侯虎向殷紂說西伯的壞話,他說:“西伯積累善行、美德,諸侯都歸向他,這將對您不利呀!”於是紂帝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里。
閎夭等人都為西伯擔心,就設法找來有莘氏的美女,驪戎地區出產的紅鬃白身、目如黃金的駿馬,有熊國出產的三十六匹好馬,還有其他一些珍奇寶物,通過殷的寵臣
費仲獻給紂王。紂見了這些非常高興,說:“這些東西有了一件就可以釋放西伯了,何況這么多呢!”於是赦免了西伯,還賜給他弓箭
斧鉞,讓他有權征討鄰近的諸侯。紂說:“說西伯壞話的是崇侯虎啊!”西伯回國之後就獻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請求紂廢除炮格的刑法,這種刑罰就是在銅柱上塗上油,下面燒起炭火,讓受罰者爬銅柱,爬不動了就落在炭火里。紂答應了西伯的請求。
西伯暗中做善事,諸侯都來請他裁決爭端。當時,虞國人和芮(ruì,瑞)國人發生爭執不能斷決,就一塊兒到周國來。進入周國境後,發現種田的人都互讓田界,人們都有謙讓長者的習慣。虞、芮兩國發生爭執的人,還沒有見到西伯,就覺得慚愧了,都說:“我們所爭的,正是人家周國人以為羞恥的,我們還找西伯乾什麼,只會自討恥辱罷了。”於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讓出然後離去。諸侯聽說了這件事,都說:“西伯恐怕就是那承受天命的君王。”
第二年,西伯征伐犬戎。下一年,征伐密須。又下年,打敗了耆(qí,其)國。殷朝的
祖伊聽說了,非常害怕,把這些情況報告給紂帝。紂說:“我不是承奉天命的人嗎?他這個人能幹成什麼!”次年,西伯征伐邘。次年,征伐崇侯虎。建設了
豐邑,從岐下遷都到豐。次年,西伯逝世,太子發登位,這就是
武王。
史籍記載
崇侯虎譖西伯於殷紂曰:“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向之,將不利於帝。”帝紂乃囚
西伯於羑里。
閎夭之徒患之,乃求
有莘氏美女,驪戎之文馬,有熊九駟,他奇怪物,因殷嬖臣
費仲而獻之紂。紂大說,曰:“此一物足以釋西伯,況其多乎!”乃赦西伯,賜之弓矢斧鉞,使西伯得征伐。曰:“譖西伯者,崇侯虎也。”
西伯乃獻洛西之地,以請紂去炮格之刑。紂許之。
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只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
伐
犬戎。伐
密須。敗
耆國。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紂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伐邘。伐崇侯虎。而作
豐邑,自岐下而
徙都豐。西伯崩,太子發立,是為武王。
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詩人道西伯,蓋受命之年稱王而斷虞芮之訟。後十年而崩,謚為文王。(《史記·周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