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南省安化縣西北部,原稱“鹿步溪”,是遠古遺留的森林,曾是鹿的樂園,被譽為益陽的“西雙版納”。保護區總面積14239公頃,核心面積6094.3公頃。2017年12月20日,入選“中國森林氧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
  • 氣候類型: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 占地面積:14239公頃
  • 級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批准時間:1991年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氣候,水文,地質,地貌,土壤,區域範圍,保護對象,植物,動物,真菌,管理機構,地位價值,旅遊信息,旅遊線路,旅遊景點,當地特產,

歷史沿革

保護區創建於1999年4月,2001年9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6年2月申報升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6月通過國家林業局組織的專家評審,2008年12月通過環保部組織的專家評審。
2009年9月18日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氣候

保護區位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由於山多且高,受地形地勢等諸種因素的影響,小氣候特徵明顯。光熱水資源豐富,且高值期同步,極有利保護區植被的生長。

水文

保護區內溪溝、小河發育,主要屬資江水系一級幹流壤溪、潺溪次級支流。保護區內的地表水主要表現為河流溪水。受地形影響,區內河流溪水的坡降變化較大,一般在6.21‰—40.8‰之間。經調查檢測,由於區域內植被茂密,地表水水質普遍較好。無色、無味、無異嗅、透明度好;pH值7.09-7.34,屬中性;礦化度0.03-0.08g/L,為低礦化的淡水。保護區內或外圍的地下水類型,可分為鬆散堆積層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二大類。
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質

六步溪自然保護區地處湘西山地雪峰山北麓,位於揚子陸緣與華夏陸緣之間的雪峰山加里東弧形褶皺隆起帶中段。保護區及外圍地層發育基本齊全,主要出露為板溪群,南緣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和泥盆系。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經歷了多次的構造運動和多期次的岩漿活動,由此發育了不同方向、不同規模和不同期次的褶皺與斷裂,顯現了錯縱複雜的構造應變圖象。區內褶皺極發育,且多受斷裂截切而更趨複雜,背、向斜多不完整,形態各異。

地貌

保護區內地貌為褶斷侵蝕—剝蝕中低山型地貌,海拔高度500—1000m以上,屬中低山地;最高峰王尖1254.7m,最低點位於壤溪河水面,232.7m,相對高度1022米;“V”型河谷、沖溝極發育;出露岩層為淺變質碎屑岩

土壤

保護區的成土母岩主要是板頁岩。板頁岩分布較為廣泛,其風化物發育的土壤質地較粘重;在高溫多濕、植被覆蓋良好的成土環境下,土壤的淋溶作用強烈,鹼金屬鹼土金屬淋失嚴重,土壤呈酸性,鹽基飽和度普遍較低度,土壤腐殖質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肥力水平較高,適宜林木生長。保護區分布的主要土壤類型有:山地黃紅壤山地黃棕壤和山地黃壤。山地黃紅壤分布在海拔300—600米區域,山地黃壤分布在海拔600—900米區域(山地黃壤是保護區分布面積最多的土壤類型),山地黃棕壤分布於海拔900米以上區域。

區域範圍

湖南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南省安化縣境地內。地理位置東經110°44′56″~110°58′08″,北緯28°17′54″~28°25′53″之間。東、北與馬路鎮毗鄰,南鄰奎溪鎮,西與沅陵縣杜家坪鄉桃源縣西安鎮接壤,保護區總面積14239.0公頃。
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對象

植物

保護區內的地帶性植被常綠闊葉林,主要有樟科殼斗科、冬青科、山礬科、榆科、杜英科中的種類所組成。區內的植被類型主要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等3個植被型組、7個植被型、10個植被亞型、43個群系。其中包括櫸樹+青檀群系(Zelkova schneiderianaandPteroceltis tatarinowiiforest)、櫸樹群系(Zelkova schneiderianaforest)、青檀群系(Pteroceltis tatarinowiiforest)、金錢松群系(Pseudotsuga amabilisforest)以及榧樹群系(Torreya grandisforest)等珍稀植物群系。在金錢松群系中,有金錢松、杉木群落;金錢松、檫木群落;金錢松、毛竹群落;金錢松、欏木石楠、毛竹群落等,數量之多,實屬罕見。
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截止到2013年六步溪自然保護區現有維管束植物205科678屬2067種(含種以下等級),其中蕨類植物38科84屬274種,裸子植物7科13屬16種,被子植物160科749屬1777種,分別占湖南蕨類、裸子、被子植物種的38.2%、21.9%、37.1%。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3種:南方紅豆杉銀杏伯樂樹,Ⅱ級保護植物18種:金錢松篦子三尖杉榧樹鵝掌楸凹葉厚朴、中華結樓草、樟樹、閩楠野大豆、花櫚木、紅椿、喜樹、金蕎麥、香果樹黃皮樹傘花木櫸樹山豆根,其中櫸樹、糙葉樹紫彈朴的古樹數量多,青檀和櫸樹分布廣泛,資源相當豐富。此外,保護區內有35種蘭科植物,其中21種屬珍稀瀕危保護植物,保護區分布著如此豐富的蘭科植物資源,表明區內自然生態環境良好,適宜蘭科植物的繁衍生長。同時,考察中還發現有湖南植物新分布2種,分別為大果榆長毛赤瓟

動物

保護區屬東洋界華中區西部山地高原亞區,截止到2013年發現有脊椎動物28目78科224種,其目數、科數和種數分別為湖南省已知種類數的66.7%、64.3%和27.3%。其中魚類4目11科31種,兩棲類2目8科19種,爬行類2目7科20種,鳥類13目35科127種,哺乳類7目17科27種。
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依據國家林業局2003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保護區內有國家I級保護動物3種:白頸長尾雉雲豹林麝,國家II級保護動物21種:大鯢虎紋蛙、鳶、蒼鷹、赤腹鷹雀鷹松雀鷹普通鵟蛇雕燕隼紅隼白鷳勺雞紅腹錦雞紅腹角雉草鴞紅角鴞領角鴞雕鴞、斑頭鵂鶹和穿山甲。同時考察中還發現湖南動物新分布種2個,即:魚綱的紅尾副鰍兩棲綱的無聲囊樹蛙。
六步溪自然保護區昆蟲有860種,分別隸屬於16目122科657屬,其中以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為主,占總數的73.8%。同翅目、半翅目和雙翅目亦占有一定的比例。蜻蜓目、螳螂目蜚蠊目等翅目、直翅目、革翅目廣翅目和脈翅目昆蟲亦有分布。

真菌

截止到2013年六步溪自然保護區有大型真菌19目43科82屬188種。其中真菌門子囊菌亞門的有7目8科9屬13種,擔子菌亞門層菌綱腹菌綱的有12目35科73屬175種。其中有59種為湖南新記錄。

管理機構

湖南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為安化縣人民政府直屬副處級事業單位。下設辦公室、科研項目科、資源保護管理科、社區共管科、蒼場管理站、木榴管理站、六步溪資源監測站等部門和單位。

地位價值

保護區地處湘西山地北麓,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部亞地帶,具有華中——華中植物區系交匯和過渡地帶獨特的森林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生物資源種群(落),區內植物成分複雜,種類繁多。是雪峰山山地植被小區的代表,也是同緯度地區動植物資源最為豐富和完整的區域。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和保護意義。
保護區不僅是湘西山區植物種類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區一處重要的生物基因庫。
六步溪獨特的生態環竟和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群落,使該區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生物基因庫和珍稀、瀕危物種繁衍生息的樂園,是生態旅遊、科學研究重要基地。

旅遊信息

旅遊線路

線路一:長沙——益陽——安化〔全程硬化〕、安化——木榴——六步溪〔全程硬化〕
旅遊景點有:船溪峽谷、生態走廊;網溪峽谷、108將〔在網溪鄉菜家組108棵參天古松,樹齡有近百年〕;六步幽谷;六步清溪;土匪寨遺址。等等
線路二:安化——馬路——蒼場〔六步溪〕
旅遊景點有:南溪古楓群落村寨;下官溪峽谷瀑布;冷峰尖永福古寺。

旅遊景點

六步幽谷
在六步溪南側有一幽靜峽谷,枯水季節可通過溪灘入內。幽谷口狹窄細長,僅容一人通過,進入後豁然開朗,谷內寬約20米,長近40米,兩邊峰谷聳立,古樹密布,綠影下瀑布飛流,流水淙淙。陽光下鬱鬱蔥蔥清新可人,陰雨天浮雲霧海翻騰,引人入勝。
船溪峽谷
船溪是六步溪眾多峽谷中,最美最神秘的峽谷之一。邁步群林之中,徘徊溪畔之間,呼吸著清香之氣,仿如置身於一幅巨大的山水彩繪里,似幻如夢,有如身臨仙境之感。
在溪的一側,有條棧道。棧道彎彎、沿著溪水、繞著山彎。緩緩向山谷的深處延伸,谷中奇景盡收眼底。
六步清溪
又稱“鹿步溪”,相傳六步溪區域原來是白鹿頻繁活動地帶,每日可見白鹿們在溪水中飲水、嬉戲,矯健的白鹿正好六步左右可以跨過溪谷,因此得名。六步溪溪水清澈見底,宛如一條玉帶蜿蜒在六步溪保護區內各山嶺間,給蔥鬱森林帶來了靈動的活力,為重重山嶺增添了智慧的靈氣。

當地特產

安化紅茶
在清同治至清末期間,安化紅茶在1854年創製成功後,安化紅茶問世後,以其獨特的品質,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同治《安化縣誌載》:“安化紅茶之初興也,茶商打包封箱竟冒充武夷茶以求售者,銷路很好,熟知安化紅茶清香厚味,不亞於武荑,安化固十倍武夷。於是公開以“安化”茶號進入國際市場,暢銷西洋等處,以至享有無“安化”字號不買的美譽。
六步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清末民初,安化“湖紅”與安徽“祁紅”、福建“建紅”鼎足而三,同為中國紅茶之正宗。更引人自豪的是:在民國四年(即1915年),安化茶葉(紅茶)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同時此殊榮的還有貴州茅台酒。
因產自中國安化縣而得名。是中國古代名茶之一,上個世紀50年代曾一度絕產,以至於默默無名。2010年,湖南黑茶走進中國上海,成為中國世博會十大名茶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